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57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57讲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暇满难得这部分了,从我们修行开始,步入修行之道,就是要认识到人身难得和暇满义大。祈愿此次说法的每一个字,能当下调伏其他有情的心、整个菩提道次第,尤其菩提心,在一切如母有情心中生起。听闻这个教法,你的内心会得到受用,将来还能够因此利益他人,由于你现前曾经发愿发心要广泛地利益其他的有情,所以当你向别人解说这个教法的时候,每个字都会格外流利。现在闻法的时候这样发愿,将来说法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调伏其他有情的心,令菩提道在他们的心中生起,这是愿心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发起。 听法的时候如果禅思,这是一切诸佛在引导我们听法,对自己就会有相当的帮助,使自己觉得和诸佛的联系更加紧密,由衷地感受到一切诸佛正在教导我们,引领我们达到究竟解脱,以至成佛的安乐。内心这样地禅修思维,使自己领受一切诸佛的加持。思维为了量如虚空、无边的如母有情,无论经过多少数劫,或者多么艰辛困苦,我一定要证得一切种智,消除一切无明,圆满一切成就,因此我要一心修学传承上师的一脉法门,如法恭敬聆听圣教。现在我们能够有机会,通过网络,在短短的时间内,听闻三遍广论,也是在尽量积集众多的功德资粮,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听法,用心去修,将来能够趣入解脱。 已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的次第 丙一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丁一:正明暇满 戌一:闲暇 离开八无暇就是有暇,就像原文上讲的「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我们要仔细思维人身是多么的不容易得到,仔细地思维就可以得知,人身难得不是指娑婆世界没有人,但是人的数字与昆虫、其他动物以及看不见的有情相比,比例才有多少?所以是非常难得。得到人身非常不容易。 闲暇里面:离开了八无暇――执持邪见、生在旁生、生在地狱、饿鬼、没有佛教的地方、生在边地、懱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反过来没有堕在这八种当中,那么就是有暇的人身。 一、人的无暇:1、边地,无四种游行的地方;2、根不具,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六根不具足;3、无佛教、无佛出世,不能了解应取应舍没法修行;4、邪见,妄执无先后世、业果三宝,不能信解正法。 二、非人无暇:1、旁生(畜生);2、饿鬼;3、地狱,这三种都属于苦逼恼,有很多苦不能修行,4、长寿天,无想天和无色天,为诸欲事散乱的诸欲天,心散乱,没有善根修解脱道,圣人除外。 「此八处中·以无闲暇·修作善品·故名无暇。」 暇满人身如何难得,我们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佛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是因为六道趣去都是有漏善恶所招致的苦果。我们今天有幸得到人身,有听闻佛法修学的机会,但要思维暇满人身难得,不可以放弃修行的机会,更不可懒惰懈怠,又恐怕寿命不能常保,这一世不能久住,知道死亡必会降临,当念一切皆是无常,观六道无非是苦,信业果不虚,明解脱的功德,希涅槃之大道。 要学的话,如果没有师父亲承教授则解脱不了,没有师父的教授引导,就会盲修瞎练,所以欲求菩提正道求解脱,又非依止善知识开示正法,依教起行,没有成功的可能,由善知识引导决定成功。此为大小三乘人天所共之路。如果想真实了知显密性相的一切法义,最初应当依此教授共所修学。 人身难得,我们萃取宝贵人身的精华,要思维人身不是你想得就能得到的,你过去生中不是持戒圆满、做十善业的功德所致,今天你是得不到人身的。在一切众生利乐之源的佛法僧中,我祈请佛法广布,所有的众生得大快乐。我们要思维一下,我们无量劫以来哪一种痛苦没有受过,哪一种快乐没有享受过?所以我们要向与十方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上师无垢的莲足下恭敬顶礼呀!这样依止使我得以一切圆满,我虔诚地依止礼拜上师本尊,我对那些至心求法的修行者心怀悲悯,所以为了修这个正法要宣说教法,令身不空过。 这次获得宝贵的暇满人身,应该尽量萃取他的精华,因此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心和禽兽的心的差别在哪里?否则,我们这辈子得到这个人身了就会只为了吃喝玩乐、世间的名闻利养而虚度光阴,不知道人身的宝贵呀!!要考察一下禽兽的心。禽兽会想:“我要得到快乐,不要受寒、饥饿。”如果你也是那样想,就和禽兽无异。因此,你务必要萃取人身精华,切莫贪恋享乐。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也说:宝贵的暇满人身,十分难得。如果现在不设法从中获益,来世怎能重获人身呢?至于来世怎能重获人身,意谓着除非你能设法从今世的人身获益,否则不可能再获人身。为什么必须从这一世的宝贵人身获益而且再获人身呢?因为不想受苦而想得快乐;你不可能想受苦而不想得乐。有了这一世宝贵的人身,我们才有机会创造离苦得乐的因。苦乐都造自于自己的心,并非外求而来。自己的心既是乐之因,也是苦之本。得乐或息苦都必须在自心之内下功夫。工作室就在你的内心。你必须消除召来苦难的心念,同时也要认知、明白错误的思惟方式,以及带来安乐、正确的思惟方式。这得靠象佛法般的正确教法。你要设法在自心的工作室内,透过闻、思、修,祛除召引苦难的消极心态,增长带来安乐的积极心态。 要思维让我们这个身体未生于八无暇当中,能听到正法,修习有闲是名为暇。与此不能是名无暇。无暇有八:一是地狱,二是饿鬼,三是畜生,位于三途受苦,不得自在,这是三恶道,不闻佛名;四是边地,谓生边地是文化落后,没有正法的地区,风俗野蛮丑陋,不闻佛法的因,或为劣人邪命所俘,这些都是很难闻佛法的;第五长寿天,谓状如昏沉,不知劫数,定力消失,沉而下堕,有禅提心,视为常见;六无佛出世,谓无教法闻修;七诸根不具,盲聋喑哑残疾不闻佛法;八邪见,印度的外道执着没有三世,不信因果以死来作为解脱,视为断见。佛在世的时候,善行比丘侍侯佛二十五年,惟见佛过致生邪见,后于花圃中生作饿鬼道,故随至佛出世,亦无成就佛果的希望。莲花生大师在西藏的时候,以大乘法降服外道,但不受佛法者还有很多,也是无暇。八无暇,是指八种没有机会见闻修学佛法的众生,他们苦不堪言,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我们要多思维,要以有暇身取为心要。 真正修行要具备的条件有三点: 1、要有修法的心而且找到善知识。 2、要有暇满的人身而且能和善知识相应。 3、有正确的修行方法 这三个条件,你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现在我们有修法的心,也有了善知识,就要靠这个身体去行,因此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个人身何等的难得,千万不要浪费。就像我们现在得了必死之症,幸而找到非常珍贵的药,能治好这个病。暇满人身,就是治疗这个必死之症的药,就修行来说,这一点太重要了。 我们在生活中,所有有种种鸡毛蒜皮的问题,互相斗争、互相嫉妒、嗔恨、我慢造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人身暇满义大,就在世间上斗争,斗闲气,不知道珍惜人身。因此我们要对暇满人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谈得上如何摄取心要而进一步修行。我们想一想,我们得到人身干什么去了?吃喝玩乐、名闻利养、世间八法。所以应该断八无暇,常得有暇,暇满人身非常难得,又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如何得到暇满的人身哪?经上说了,由于数生持戒的功德,能够断除堕落畜生等八无暇当中。 无暇,就是没有空闲修学佛法,没有空闲是不行的呀!只要离开八种无暇,就是有暇。也就是说可以修行了。所谓八无暇刚才我们也说了,生在边地没有正法的地方你怎么去修行?二懱戾车性为騃哑,盲聋喑哑手脚残缺个性痴呆、迟钝等诸根不具不能修行;三没有佛教无佛出世,有佛出世,就像刚才我们说的,有的人也不一定得度,不能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善恶取舍不知道;四执邪倒见,妄执没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不信佛法,不信解正法;五旁生,落入畜生道;六饿鬼;七地狱;这是三恶道,受苦逼迫没有办法修行。八长寿天,无想天、无色天,为什么不能修行哪?无想天没有修行的心识,没有办法修行;无色天的凡夫没有善根修解脱道,一旦堕在这八种难处当中,就没有修道的机会了,所以得到暇满人身,就要策励自己努力修行,断除生死。一定要下功夫,抛除自己的习气毛病,利益暇满人身,明辨善恶。 今生我们遇到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开示圆满正觉的究竟解脱道。我们幸遇大乘上师,而且获得圆满的人身,因此有机缘实践佛法。从今天、此刻起,我们还有若干年、月、日、时、分、秒可以活吗?死后的命运取决于每一天、时、分、秒。在解脱生死轮回以前,死后只有两条路可走:恶趣或善趣,没有第三条路了。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都是下决定、做准备的时机。在死亡来临之前,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我们都能够自由抉择;你可以决定不要堕入苦趣,往生善趣。每一天、每分钟都关系重大。因为每一天、每分钟,我们都在逼近死亡。由衷地慎重考量!你还有机会抉择投生到哪一趣,并预作准备。生命中每一刻都十分重要,非常珍贵。龙树菩萨在《宝蔓论》中说:贪嗔痴的行为是不善业,苦趣的众生由此产生。反之,善业引生善趣的众生,生生世世受乐。龙树菩萨进而解说,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日常生活的问题以及永无止境的轮回之苦等等,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善业或恶业。 任何行为都涉及两种动机:因果动机及临境动机。因果动机,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始动机,亦即做某件事情时,内心升起的第一个念头,起始的意业。在因果动机趋动你去造身语业的过程中而起的内心的念头,称为临境动机,亦即随后的意业。因此,业和念头有关。善趣众生的果报身(天或人)和恶趣众生的果报身(地狱、饿鬼或畜生)都是自心的思惟方式、动机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因果动机创造出来的。在达到资粮道的忍位之前,我们还没有把握不会堕入恶趣。但是一旦达到了,就有十足的信心不再投生恶趣。当我们达到见道,超脱贪爱,就不再造恶业,也就是断除轮回的因。不过,直到消除一切烦恼障之前,死后都唯有两条路可去:恶趣或善趣。到底走哪一条路,完全取决于业,尤其是意业、动机。 阿底峡尊者的心传弟子仲敦巴曾经请示:“出于俗虑所造的业,果报如何?”阿底峡尊者答道:“果报就是它本身。”我想“它本身”的意思是唯有苦受。为了弄清楚尊者的答案,仲敦巴再问了一遍,这次的问题是来世的果报如何。阿底峡尊者答覆:“地狱、饿鬼、畜生道!”意思是说,任何基于贪恋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 一般而说,招致投生恶趣果报的恶业,是以十不善业为例:杀、盗、YIN、妄、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此外,例如受具足戒的比丘造的恶业,有不同的层次,包括他胜(波罗夷)、堕(波逸底迦)、以及各对应说(波提提舍那)。《掌中解脱》中说,他胜的果报是投生难以忍受的热地狱苦趣;堕是投生黑绳地狱;最轻的罪-─各对应说的果报是堕入等活地狱,不持好戒律是不行的。当我们在修净障、积聚资粮,忏悔罪障法门,比如金刚萨埵禅修或礼忏,同时忏悔已经造下的一切恶业,千万要记住,恶业的定义是:凡是出于贪恋今世而造的业,都是恶业。记住这个比较广义的恶业定义,我们就会以更开阔的观点,看待必须净除的恶业。否则我们的忏悔,会相当局限。此外,不要只想到这一世的恶业,还要追溯无始劫以来的过去世。 我们过去或许可能自认为在修行,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发心,就是发心微弱,而且修得不够彻底。我们或许持咒,不过由于心思散乱或没有定力,善行相当微薄。修法结束的时候,我们往往没有回向所累积的功德,或是怀着慢心回向,因而削弱功德。或即使我们把功德回向证得佛果;但是嗔心、邪见足以摧毁功德,延迟证果达好几劫之久。 我们所造的善业微不足道。就是造了若干善业,也不够彻底。然而我们造的恶业却力量强大。假使死亡马上来临,我们势必堕入恶道。一旦堕入恶道,就连自求来世安乐和解脱的修行机会都没有了。既没有机会为自己修行,也没有机会为了利他而修行。我们会完全陷在苦难之中。再造更多的恶业。就这样,死了又投生恶趣,不知道要漂泊多久,难以计算!我们不仅每一秒钟都在逼近死亡,也更接近寒热地狱。前面我说过,我们一直在逼近死亡,其实,比那个更严重的,我们正不断地接近恶道。 我们要时常想想,恶趣是多么的可怕,想一想我们今生有没有象过去生把戒律持的非常清净?福德资粮修的非常圆满?这是他的难得。然后就思维圆满,这是圆满,暇满难得。 戌二:思维圆满 圆满一是五自圆满,二是五他圆满。 一、五自圆满: 1、人; 2、生中,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 3、根具,支节眼耳皆悉圆具; 4、业未倒,谓未自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 5、信处,谓信毗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处。 二、五他圆满: 1、佛降世或出世,谓经三大阿僧祗劫积集资粮,坐菩提座现正等觉。三大阿僧祗劫呀,很不容易遇见佛出世,就像前面我们说过的一样。三大阿僧祗劫:就是《俱舍论颂疏》卷十二:“《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祗耶。是第五十二,一数”。一数,就是十的五十一次方”我们可以想想,遇见佛出世是多么不容易,三大阿僧祗劫才能遇见呀。 2、说正法,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 3、教法住世,谓从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胜义正法,可现修证未坏灭故。 4、法住随转,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 5、有他具悲愍,谓有施者,及诸施主与衣服等。 前四他圆满者,现在不具。然说正法,法教安住,随住法转,尚有随顺堪为具足。 我们要思维圆满的身不容易得,圆满有十。龙树菩萨云:“自圆满五,他圆满五。” 自圆满五: 1、人;2、生于中国;3、诸根具足;4、无宿业颠倒,易得发心;5、正信。这是赞叹人身 1、赞叹人身者,以地狱、饿鬼、畜生,苦难自在,或如牛马不能自御冷热。天人、阿修罗,虽寿较长,或有享受,但不能受戒学法,故未若人身殊胜。 2、中国者,有地方之中国,与佛法之中国的分别。南赡部洲菩提道场,为千佛成道庄严之地,历劫不坏,本来成为佛法之中国(中土)。但自外道侵入,人心陷溺,而佛法慢慢衰败,印度已成边地,此地方之中国也。佛经上所言之中国,不是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而是指印度金刚地为中国。西藏自松赞干布以观自在化现,弘扬佛法,遣使入印学习梵文正草(正书梵文字、草书龙宫字也)。又创正草藏文,翻译经论。后文成公主入藏,创建塔庙,造像供养,而八大菩萨,亦多示现应化。迨松赞干布第五世孙持松德尊接王位,礼迎坞金堪布莲花生大士等善贤三藏一百八尊班智达,入藏弘法,建立桑野大寺等多数法幢。又罗乍瓦清波白若渣那大呢感译经三藏一百八尊入藏传教,并广译经论,是时藏中已不啻当日之菩提道。这个时候,中虽偶经战乱,教证一切,迄未衰失,且正自发扬光大而未有已,是为佛法之中国。 3、根不具者,不见佛之庄严,不闻佛之功德,信心难启,遑言其他。 4、无宿业颠倒者,自非邪命而活,如猎人等,身、口、意三门易得清净,发心不难。 5、正信者,远离邪依邪见,知教证功德,皈投三宝,信心具足,此为最要。上五关于自身,为佛法顺缘,为自圆满五。 他圆满五者,谓:1、佛出世。2、说正法。3、教法住世。4、住法随转。5、他悲愍。 1、释尊出世二十九年以前,六年苦行之中,如日初出无光。成道以后,为一圆满。 2、梵天请转法 轮,为二圆满。 3、佛法未灭以前,为三圆满。 4、佛法未衰,讲授大德慈力无边,有持有说发心可学,为四圆满。 5、他悲愍,有诸施主与衣服等,为五圆满。 此五属于他人助成之法缘,以是修学之助缘,故明他圆满。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劫。住劫之中,佛未出世,喻为黑暗时。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百劫。又满吉祥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此后百边围劫无佛出世。又俱贤劫中八十四俱胝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五百劫。又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此后七百劫无佛出世。又俱喜劫中六万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九百劫。正显示无佛时多。现在为贤劫,劫初海中见千朵千叶莲,天人知为千佛当出世矣!至人寿八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释迦佛出世,此后若干年无佛出世。我们生贤劫中,值佛出世,正法长住,有持有说,应该庆幸呀! 莲花生大士云:“往昔庄严劫有现生王佛出世,曾授密法,现在贤劫,释迦佛出世,及未来一俱胝劫后,华严劫中,文殊生佛出世,均得闻密法,除此三劫之外,余均无有密法。”又佛在定中,与无佛同,释尊成道时,本不说法,后由梵王等启请,始转法 轮。印度有班智达名米底乍那(度耳)尊者,其母入日寿(孤独)地狱,在人家灶中。尊者以神通见之,愿入其家为牛工,荐度其母。阿底峡尊者知之,叹曰:“西藏人福薄,故此尊者只作一牛工而已!”正说众生业重不遇佛法也。 释尊正法一千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一万年。过此无佛法住世,吾人当此末法之时,不知闻法修学,正如日出光明,无目不见也。亦如见大海,不食一滴,终不济渴,是无明黑暗,乃难得光明湔除也。 般若经云:“非依善知识,无由成佛道。”谓:佛法八万四千,如无师承,不得口诀,难期成就。阿底峡尊者入藏,有空、我、肿等三大弟子,一日问尊者曰:“如何成佛道?龙树、月称之述论孰重?”答:“以善知识口诀要紧。”又问:“何故?”答:“三藏尽通,仍非善知识不可,一人与法离开不得。”又问:“三门清净,即是口诀耶?”答:“尚不止此,须知清净修人天福,为此生来世,均不究竟,故应重在善知识口诀。”是殆赞叹发菩提心修无漏业也。 无垢光尊者论中有别说八无暇: 一、对爱起贪,对仇起嗔,纵学佛法,终难成办。 二、愚痴无慧,不能深入法义。 三、见戒不合,与佛法相背。莲花生大士初入藏中云:“西藏见是龙树,而戒不是,见、戒相反,背道而驰。” 四、修学不精进。 五、虽修而感应未孚,病及违缘,不知忏悔,反疑佛法。 六、愿修学而自无主宰。 七、因缘不具,勉强学佛,不为解脱轮回,或为其他,不止无暇,且造业。 八、出家持清净,但未知如法修行,而大德自诩,希图名闻利养。 又说: 一、不合和伴侣,不思利他。 二、性劣,虽遇善知识,刚强难化。 三、于恶道及此本世苦,不起恐怖心,不思救济,厌离心弱。 四、于诸大德言教,无尊重信仰心。 五、三毒增上,三门(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与佛法相背。 六、于大法不知胜妙,无希求心。 七、受戒不护,破犯无惭。 八、破犯密戒,不发露忏悔。 如是当知,须具足十圆满,离开八无暇等,方为难得之人身,当时时观察思维,如已圆满远离,应生欣幸,精进修学,即身成办,若未离开,当清净三门,励令无失。不然者,纵遇善知识,开示修学,亦无义利,以在无暇中,终不免为修学之障难。因为我们要思维十圆满,修法必须具足十个条件:“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五项自圆满。“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五项他圆满。 自圆满是自己修法必须具足的必要条件: 一、就是要得人身,没有人身如何修行?如前讲的恶趣苦不堪言没法修行,天人享受没法修; 二、生于有四众弟子游行的地方,也就是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 三、诸根具足,手足完整不是盲聋喑哑; 四、业未倒,就是没有自做或教他做五无间罪,修行就是在净除这些罪障; 五、信处,就是真正所信之处,相信佛法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所生之处。 他圆满是修法外的相应条件: 一、佛降,佛出世要三大阿僧祗劫,积累无数的资粮,在那么长的时间舍头目脑髓,把好处都给人家,将功德回向,还要有一大群相应的弟子努力去行,佛才能出世,我们应该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佛出世的难得可贵。 二、说正法,大家都说,佛出世了,当然要说正法,其实不是这么简单,没有相应的人,佛就不说佛法,佛说法一定有因缘,所以佛出世又说正法真是难得难遇呀! 三、教住,教法住世不是说有经论就可以了,也不是说我们听懂了、会说就够了。必须如法相应的能够亲自证得,要胜义正法住世,所以正法的时候才是教法住世,像法的时候教法就没有了,末法的时候更没有了。 四、随教转,就是法住随转,已经现证正法的人,把他所证的相应的圆满内容,或者随顺内容正确告诉我们,通常法住随教转必须有两个条件,具足师承(传承)和如法验证,如果没有师承,不算;尽管有师承,但是没有真正照着验证这也只是随顺而已。 五、有他具悲悯,就是修行的外援,有施主供养饮食,衣服等。 前四他圆满现在不具足,佛已经涅槃,但还有说正法、教住、随教转的随顺。也就是有传承的师长,如理说法,无论质、量,次第都正确圆满无误,只要我们肯发心,如理思维作意,一定走得上去,一定会成就。这个我们一定要深信,这就如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说的,我们还是具足这些。 这就是十圆满。我们离开八无暇得到十圆满以后就要思维暇满义大。得到人身了得到十圆满的人身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他实现重大的意义呢?使它不空过?这就要明了我们在修行当中,必须要做、要发心、要明了三种层次的安乐。 如果你了解菩提道次第,就知道可以从这一世的宝贵人身获得的利益。首先,是来世的安乐,意思是指获得善趣的果报身,诸如天、人。第二层的利益,是解脱生死轮回,永远免除业和烦恼的束缚。第三层,是达到无住无忧的境界,亦即究竟证悟,消除二种障碍(烦恼障及所知障)。这三大利益或三种层次的安乐,就是寂天菩萨,在我们前面引述的偈颂中指出的,我们应该善用这世的宝贵人身,撷取精华。 为了获得这三种利益,必须依循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如法去修,如法信受,如法奉行。 第一阶是下士道。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中说明如下:一个人如果发心,完全断除对今生的贪着,并在来世获得善趣的果报身,就应该了悟恶业的过患,舍离十恶业,力行十善业。这个人防护三业,持守戒律,目的仅在于获得来世安乐,称为下士。 第二阶是中士道。中士见到整个生死轮回,肇自业和烦恼的蕴身,唯苦无乐。由于受报的蕴身,被烦恼的种子染污,会再引生来世的轮回。中士了悟轮回纯粹是苦,犹如置身火坑,于是想要摆脱,彻底出离轮回;轮回及其盛事,毫无吸引力。中士的目标,在于自求解脱轮回,摆脱业及烦恼的束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 接着是第三阶的上士道,完全舍弃自我爱惜,转而爱惜其他众生,发愿为了利他,成就佛果。完成这个心愿的方法,是透过经乘,亦即波罗密多乘,修习六度的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个基础上,根器更高的大上士,进而修习果乘,亦即金刚乘。到这才修密乘。 修习上士道,有赖于先修习中士道,就是一般必须具足舍离整个六道轮回的发心,力行戒定慧三学。修习中士道,则取决于下士道的前行,也就是一般必须具足断除贪着今生的发心,持守戒律,诸如十善等等。凡实践佛法或世间法者,是为了求来世得到人天身,这种人称为下士。以这种发心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只是轮回的因。凡是想要解脱轮回而修习佛法,厌弃一切轮回的行为,这种人称为中士。所有这样的行为,都是善业,都会成为解脱轮回的因。凡是所作所为,不仅为了自求解脱,而且是为了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这种人称为伟大、无上士。上士道的大乘修行者,这样的作为,就是成就佛果的因。三士的区别完全在于不同的发心。 丁二、思其义大 义大就是指利大,人身得到了,怎么样能使它发挥大的作用: 1、得毕竟乐,就是成佛。 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 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 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 会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 这都是广论上原文给我们说的。给我们比喻就是为了究竟的利益,为了成佛,趋向解脱。所以在这里发心一定要到位,要思维得到这个圆满具足的闲暇人身了,更当思维暇满的意义、难得。我们得到人身不容易,遇到佛法修行更不容易,要思维法义,观照自己的心。 暇满利大是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但是如果不如理思维就像最好的东西摆在床边,派不上用场,反倒是累赘。我们常犯的毛病是想把自己所懂的佛法,当成照妖镜去照别人,看遍天下没有一个人可取,只有自己最好,养成我慢如高山的习气,注定永远堕落。不懂之前要靠善知识,懂了以后要靠自己,关键就在思维,真正能够如法了解,用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清楚地看到污垢,才有机会洗除干净,所以佛法又称内明。思维这两个字不要轻易的放过,不要看的那么简单,思维的方向尤其不能搞错,如果你弄错了,那就完全颠倒佛法的真实意义。比如听人讲法,觉得讲的真好,非常殊胜,内心想,对,某人就是犯这个毛病。是越听越起劲,下了课就对某人说,你看我说的一点都没错,你就是犯这个毛病。其实佛法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了解内明的特点,不是听完了下去给别人说,自己一点不去实践。为了引毕竟乐,要勤修清净法,修学佛法是为了得到毕竟的安乐――成佛。这和普通的乐不一样,如果你只贪图眼前的快乐,五官上的刺激,将来必受大苦,所以修学佛法一定要精进。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就是懒惰,累了休息一下,困了睡一会,都只会贪著暂时的快乐,真正的毕竟乐是修习正法。假定不修正法,如果你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就是为了眼前的快乐,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觉得很舒服,那就于畜生无异呀!就如广论上讲的如大象贪着井边的草一样,陷入陷阱里面。我们如果贪图现世的快乐一定会堕落下去,可怕呀!暇满难得应勤修行呀! 有了这种殊胜妙菩提的种子,难得的人身,就像得到了最殊胜的如意宝珠一样,这个宝珠聚积种种的功德,能够超越脱离生死轮回。祖师大德一再地告诫我们,得到这样暇满的人身不好好修行,那是自己欺骗自己,这是最大的愚痴,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了。了解了上面的道理,不认真努力,而且往后退失,这就是无始劫以来的愚痴习性,一时转不过来,所以我们要忏悔,要思维。如果听懂了不这么去做,仍就马马虎虎、退缩、心力提不起来,临终的时候必会起大忧恼,地狱之火一定会烧到我们身上。猛力的悔恼之心一定会烧我们的心。现在获得难得的人身了,没有善加利用,又被引到地狱里去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策励自己,努力修行不要马虎。 要忆念暇满精进努力,仲敦巴尊者告诫弟子谨俄瓦:“你有没有忆念得到暇满的人身哪?” 原文上不是说了吗?敦巴亦谓慬哦瓦云·「忆念已得暇满人身乎。」慬哦亦于每次修时必诵一遍,生起相应的心。 经上告诉我们:“火烧头燃尚可暂置,无常盛火应速灭除。”,火烧头,身着火,任何状态都可暂时不管,因为惟有得到人身,才可以消除无常盛火。这是千真万确的。了解了这个道理,应想办法推动自己,像祖师一样精进努力安心办道。为了修行解脱努力严持戒律,如法地修习正法。这样才没空过自己宝贵的人身。得到人身,成就众生的事业,就如草地煮茶。何能成就利益众生,广度众生的事业?比如草地烹茶,非具水、火、石棉、茶叶、器具等因缘作用,不能圆满。试问成佛作祖,从无始以来,千生百劫皆已无果空过,今欲一蹴得之,不当具足众缘耶?缘具足已,最低限度也应念无常,观六道苦,修人天乘等,惟非本法所尚。要入大乘,为了修行解脱,特别须修戒定慧。由正皈依、发菩提心,了知惟佛能救,但凭此身,依怙三宝。若此者,虽身在家,已为大乘佛子矣! 释尊于涅磐经中,对阿难尊者说:“人身难得”,有“盲龟值木”之喻。龙树菩萨劝诫乐行国王书也引此喻,励其修学。另一喻云:“壁上撒豆,针尖著芥,如偶值者,尚较得人身为易。”由此可知人身难得矣! 我们应该好好思维使自己不退转。如果你对这个法不能信解,不能心生恭敬,那么我们自己在修道上进步不了。每天会把很多大好光阴虚度过去,非常非常可惜。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用功,好好发心。如果说修大乘道就必须这样如法的发心。得现世的增上生乐、离恶趣都需要发这个心去修学。得增上生自身受用,眷属圆满的因,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修来的。广论上讲:“与此工价已,令今作我利,于此无恩利,不应与一切”。“由依人身筏,当度大苦流,此筏后难得,愚莫时中眠。” 我们要好好的串习暇满义大难得,不是说这一辈子得人身了,下一辈子还想要就能得到,那是不容易的。就像佛抓地下一把土问阿难一样:“我手上土多,地下土多呀?”阿难回答说:“当然是地上的土多。”“你要知道得人身者如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呀!”要思维数目的差别呀! 从数目差别上说地狱如晚星,饿鬼如昼星。以畜较人,亦如其例。善恶两道,尤非比拟。又地狱中人如尘沙,人道如爪上泥。又如地上虫类,试就一家论之,当知人与蚁之倍数,人身亦既难得矣!生中国者几何?入佛子数者几何?皈依三宝真正信佛的又有几个呢?可信佛法难闻矣!荡巴桑结云:“得人身空过,是诚可惜!发菩提心,守清净戒,较得人王为贵,得最上密法,受大灌顶,较金轮王为荣。浪掷人身,如宝投水。”人身非幸运而得,从无始乃至今生,俱有因缘,如非善因决难成就。密勒日巴尊者云:“人身诚难得,得之造业则甚易而力大,业力所牵,此身中断,殊大可惜!”当知以之修学无上道,其力量亦不小,上取下取,即在一转念间。因得人身,如得度苦海之船,然今生一失,下世得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实无把握也。入佛子菩提行论(入行论,寂天菩萨造)云:“我此生不行持,未免枉得人身,要想永久受苦,与永久得乐,均视此身。”“谨俄瓦格西,昼夜修学不寝,恐时间空过,阿底峡尊者之弟子某,劝其少休。格西答曰:‘一思人身难得,即不敢休息。‘终身念不动明王咒九百万遍。”其精勤策励为何如也?巴祖仁波切求加持偈曰:“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所以“菩萨愿起菩提行 菩提行依菩萨愿 愿行相资必不离 戒是南针道金绳” 修智慧度内分五:识善恶、明因果、临境正知不倒、识障盖,能方便对治、修令般若时时现前。 静则一念不生 动则万善相随 静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想一想,我们这一生得到人身非常不容易,要好好思维这方面的法义,使我们在心中生起意乐,不要使这个人身空过。 下面就是要思维难得了,就是我们今天开的课题。 丁三:思维暇满难得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说(就是《律经十七事》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就是指佛爪。佛爪粘尘稀少可知)。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为什么说难得呢?要思维一下。)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我们想一想,从恶趣死生到善趣的有几个呢?犹如大地土,从死没生到善趣的,如爪上尘,人身特别难得,如前面我们讲的盲龟浮木的故事一样,不容易遇到呀!什么因缘难得呢?)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善趣的人,多部分受行于十不善业。),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难得有三点: 1、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 2、又如于菩萨所,起瞋恚心,一一刹那,尚须经劫住阿鼻狱,(对菩萨起一念的嗔恚心,一刹那就会无量劫堕在阿鼻地狱受苦),况内相续(就是自己的身心相续不断),现有往昔多生所造众多恶业,果未出生,对治未坏,(果未出生,对治未坏,在《略论释》讲:[既然尚未受果,又未加以对治坏灭]岂能不经多劫住恶趣耶? 3、如是若能决定净治往昔所造恶趣之因,防护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然能尔者(就是能如此作),实极稀少。若未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修善,相续为恶,故经多劫,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故极难得。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所以我们要想一想人身的可贵呀! 《入行论》云(《入行论·不放逸品》卷四,宗大师引这段文以证明前面说的:“若未如实修”至“故极难得”一段结论):“我以如是行(如我今所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恶全无善(唯恶:就是造罪。全无善:就是不能作善)。若时能善行(就是这个时候有机缘能作善行,指的就是暇满人身的时候),然我不作善,恶趣苦蒙蔽(苦就是身心受苦,蒙蔽就是迷于取舍。谓若生恶趣后,长时恒为苦受之所逼恼,于取舍处,悉皆愚迷莫辩。这是入菩萨行论广解里所说),尔时我何为?未能作诸善(入菩萨行论广解里所说其时我纤毫善事亦不能作,故应及今得暇满时励力勤修也。无能为善,恶趣极难解脱),然已作众恶,经百俱胝劫,不闻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说人极难得,如龟项趣入,海漂轭木孔(这是盲龟浮木的比喻,在我们修行的道上要把这个人身利用。轭就是驾车的时候放在牛颈上的曲木)。虽刹那作罪,尚住无间劫,况无始生死,作恶岂善趣?”若(略论上讲,于菩萨前若起嗔恚.随其一一刹那.须经一一劫数处无间狱。又《略论释》240页说佛云:‘于有情施主,若起不善意,随所经刹那,一一处无间。’对众生只要你一刹那起一念嗔恚心,将来一一处无间地狱呀!入行论广解上说:‘如于菩萨起嗔恚心,仅一刹那所作之罪,亦当历劫堕无间狱。’多可怕,苦不堪言呀,我们想一想。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人身呀,不可以随随便便不在乎,使它空过,再得就非常不容易了,应励力思惟呀。难得易失,既然得到了就要珍惜使它发挥作用,‘若以众宝饰金器,而用除弃吐秽等,若生人中作恶业,此极愚蒙过于彼。’‘得极难得人身已,应勤修证所思义’得到人身了应该思维义大,用功去修)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回向 寒冬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