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论语禅:美在天然 |
 
论语禅:美在天然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一张白纸然后就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产生在仁之后呢?”孔子说:“商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描写卫君夫人庄姜之美的。“巧笑”是形容她笑得很迷人,“美目”是说她的眼睛很漂亮,“盼兮”是她的眼睛晶亮有神的样子,如现在的时髦话“电眼美女”,她的眼睛可以电倒你。 “素以为绚兮”,素就是像一张白纸那样,“为绚兮”,是说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子夏在这里是寻找庄姜美的根源。因此孔子在他思考的基础上回答他:“绘事后素。”意思是“一张白纸才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因为庄姜就是一张纯洁无暇的白纸,所以她不用修饰就能显出一种天然之美、自然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像《关雎》的“窈窕淑女”一样,借她来歌颂后妃之德。这里也是用庄姜之美,来显示美的纯洁无暇,揭示人的天然之性。 “礼”作为“仁”的表现形式,子夏在孔子的启发下,马上认识到“礼”是美的人性的自然流露,它是产生在“仁”之后的,这就是上文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其礼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仁,所表现的礼也是虚伪的、做作的,甚至于对社会有害的。这就是说,仁就是美的本质和源泉,就像《诗经》中庄姜纯洁无瑕的本性,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仅仅是美的表现形式。如果只追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即使你天天涂脂抹粉精心打扮,也只是东施效颦。苏轼有一诗说得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的美来自天然,不是东施可以从外表上所能模仿的。仁与礼的关系也是这样,没有仁的本质,就没有礼的形式。所以动物是不可能有礼的,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还有善良的本性,所以也只有人才是能够学礼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一张白纸才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有着各种私心杂念的人,他所表现的“礼”,不管其形式多么豪华夸张,都是虚伪的表现。惯于搞阴谋诡计的人,他善于隐饰自己,外表看起来文质彬彬,对于上司更是礼节隆重,可是在他礼貌的背后却隐藏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只能说是“礼”的叛徒。相反,还有一种人,他表面上不修边幅,就像济公禅师一样,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看起来乞丐相,却有一颗菩萨心,这种人外表怎么也不可能文质彬彬,可实际上却是顿悟了的圣人,一旦出现在众生面前就会给人带来幸福,所以我们也不能以平常眼光来看待这种人。什么是“礼”,“礼”是从清净心里流露出来的。像济公禅师那样的圣人,他只有清净心了,哪里还需要世俗礼节的约束呢? 唐代禅师懒残也是一个不修边幅,不顾世俗礼节的高僧。其名为懒残,说他性懒食残,与众不同。更特异的是皇上的使者来了,他也不谢恩,鼻涕流下来被使者讥笑,他也毫不在乎。圆悟克勤所著《碧岩录》卷四说:“懒瓒和尚隐居衡山石室中,唐德宗闻其名,遣使召之。使者至其室宣言:‘天子有诏,尊者当起谢恩。’瓒方拨牛粪火,寻煨芋而食,寒涕垂颐,未尝答。使者笑曰:‘且劝尊者拭涕。’瓒曰:‘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耶?’竟不起。使回奏,德宗甚钦叹之。” 懒残禅师为什么不擦鼻涕?他回答“我怎么有功夫替俗人擦鼻涕”,这就是禅师开悟的话,因为开悟了,才知道这个肉身是臭皮囊,能擦外面的鼻涕,能擦去里面的肮脏吗?所以这个禅宗的公案告诉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礼节去衡量开悟的禅师。对于一般人来说,皇上派人下诏了,这是莫大的荣幸,哪敢有丝毫的怠慢?可禅师不同,他看破了世间名利,没有名利心就一切无所求,无所求他就能够展现本地风光,哪会为了个人名利巧言令色呢? 论语禅: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