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论语禅:以孝悌治天下 |
 
论语禅:以孝悌治天下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说,‘孝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孝道会影响政治。’这也就是从政,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从政呢?” 《朱熹集注》说:“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意思是孔子不从政,有难言之隐,只好如此回答别人的提问。那么按照朱熹的意思,孔子是想要从政的。 我们要知道,孔子是圣人,他不为个人名利去追求政权,他并非那种千方百计追名逐利的政客,所以如果说孔子追求从政就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能够在天下推行仁政,给百姓带来利益,孔子也是愿意出来从政的,而是当时的环境使他无法从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终生热衷于实现仁政的理想,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好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五十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十四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没有去从政,但是他却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影响政治,这就是他一生不懈地弘扬他的礼教,从孝道开始,使天下风气潜移默化地转变,这就是他的大政治思想。国是一个一个小家组成的,搞好国政,离不开家政。所以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也就是政治。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孝经》)如果能推行孝道,“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所以“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出自《孝经》)。多一家行孝,就多一家孝子,天下人都行孝,那天下人都是孝子,那就可以无为而治了。 所以,从根本来说,孝才是最大的政治。孔子通过创办教育,把这些理念教导给学生,从他那里出去的学生无论从事各种行业,还是参与国家政治,都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礼俗和政治风气。 孔子以提倡孝道来影响社会和大众,虽不从政实则已经改变了社会风气,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一个国君一地一时的影响。即使是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也必须以孝道治国才能成为好皇帝,以大孝著称的舜即是如此。 以孝治理天下,便是“为政”一篇的总纲,正如澫益禅师《论语禅解》“此便是为政以德”。因为孝是修身的起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要想建成参天大厦,先要有牢固的基础。所以,从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修行,就是不断充实自己的道德,这种修行以什么为起点,自然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这就是以孝悌治天下的道理。 论语禅: 以孝悌为修行之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