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8、自欢喜经 (南)二八 自欢喜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8、自欢喜经 (南)二八 自欢喜经

 

  二八 自欢喜经

  本经相当于漠译之长阿含卷第一八之自欢喜经(大正藏一),及信佛功德经(大正藏一

  八)。本经非采取佛直说之形式,是长老舍利弗说此后而佛给于认许方式之经。佛住于

  那兰陀之波波利庵婆林时,长老舍利弗于世尊前、披露其余之沙门婆罗门所远不及世尊

  之等正觅,(对世尊之)胜智有绝大之信念。自己欢喜得世尊之教示,幸获圣智安住于法,

  并赞叹世尊所说之诸善法、十二处法、四种之入胎、四种之记心、四种之见定、七种之

  人施设、诸精勤、四种之通行、言正行、士夫戒正行、四教诫法、他人解脱智、三常住

  论、宿住随念智、有情生死智、二种之神通等法之说示,叙述自已之了解;世尊认可此,

  而付嘱舍利弗宣说之。

--------------------------------------------------------------------------------

  长部经典三                                          九二

  99             二八 自欢喜经

  如是我闻。

  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波波利庵婆林。其时,长老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诣已、

  礼拜世尊,退坐一面。坐一面已,长老舍利弗,如是白世尊曰:

  ‘世尊!我今信奉1世尊之胜智,无论过去、未来、现在之沙门、婆罗门皆未曾

  有比世尊更殊胜之[证得]。

  ‘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言:‘世尊!我今信奉世尊之胜智,无论过去、未

  来、现在之沙门、婆罗门皆未曾有比世尊更殊胜之[证得]。’此言公然宣示,一向

  受持,如狮子吼。舍利弗!汝[之宣示]是否对过去世之应供、等正觉者,由汝之

  心,了解彼等世尊之心中如是念,谓:‘过去彼世尊之戒如是……法如是……般若

  100 如是……住如是……解脱如是。’’

  ‘不然,世尊!’

  ‘然,舍利弗!是否对未来世之应供、等正觉者,由汝之心,了解彼等世尊之心

  中如是念,谓:‘未来彼世尊之戒如是……法如是……般若如是……住如是……解

  脱如是。’’

  ‘不然,世尊!是否对现在之我,应供、等正觉者,由汝之心,了解世尊之心中

  如是念,谓:‘现在世尊之戒如是……法如是……般若如是……住如是……解脱如

  是。’’

  ‘不然,世尊!’

  ‘然者,舍利弗!汝对过去、未来、现在之应供、等正觉者,无有他心智?舍利

  弗!汝何故言:‘世尊!信奉世尊之胜解智,无论过去、未来,现在之沙门、婆罗

  门皆未曾比世尊更殊胜之[证得。]’而此言公然宣示,一向受持‘如狮子吼耶?’

  二  ‘世尊!我实对过去、未来、现在之应供、等正觉者,虽无有他心智,但我已了

  101 知总相之法2:世尊!犹如国王有边境之域邑,城廓坚固,城寨坚固,唯有一门。

  于此处有经验丰富,聪慧、贤明之守门者,禁止不熟识者,唯熟识者始容许[出入];

  彼次第巡察环绕全城之城道,不见任何城墙之裂缝、城壁之缺口能令如猫之小动物

  二八 自欢喜经                                       九三

  长部经典三                                          九四

  可以出入,彼认为不论任何粗大之有情,凡是出入此城,皆唯通过此门。世尊!我

  唯了知总相之法亦如是。世尊!彼过去世之应供、等正觉者皆依[总相之法]断尽

  五盖,依般若抑制心随烦恼3,如实修四念处、修习七觉支,通达而成就无上究竟

  之等正觉。世尊!未来世之应供、等正觉者亦依[总相之法]断尽五盖,依般若抑

  制心随烦恼,如实修四念处、修习七觉支,通达而成就无上究竟之等正觉。世尊!

  现世之应供、等正觉者亦依[总相之法]断尽五盖,依般若抑制心随烦恼,如实修

  四念处、修习七觉支,通达而成就无上究竟之等正觉也。

  102     世尊!我曾为听法,诣世尊之处。其时,世尊为转微妙甚深之法,宣示黑、白

  [法]之对立;世尊!世尊如是为我转微妙甚深之法,宣示黑、白[法]之对立。

  如是,我次第于其法,俱得胜智,于诸法中得安住一法,归命4信奉大师,世尊是

  等正觉者,法是依世尊之善说,僧是[世尊]之善建立也。

  三  又世尊!世尊对于诸善法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于此,诸善法者,即谓:四

  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世尊!比丘于此[诸善

  法],断尽有漏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前之诸法,成自胜智,究竟而安

  住。世尊!于诸善法中,此是无上,彼世尊究竟证如此等,如是彼世尊证此诸善法

  为最胜,其余之沙门、婆罗门任何之证知,亦无能比此更上也。

  四  复次,世尊!世尊对于施设入处[十二处]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也。于此,

  [入处者]即谓:六之内、外[处]: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

  意与法也。世尊!施设此入处,为最上也;彼世尊究竟证如此等;彼世尊究竟证如

  103 而施设诸入处为最胜,其余之沙门、婆罗门任何之证知,亦无能比此更上也。.

  五  复次,世尊!世尊对于入胎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即四种之入胎:

  世尊!此中某些人无知而入母胎中,又无知而住母胎内,无知而出母胎外,此为第

  一之入胎也。世尊!此中复有某些人,正知而入母胎中,无知而住母胎内,无知而

  出母胎外,此为第二之入胎也。世尊!此中更有某些人,正如而入母胎中,正知而

  住母胎内,但无知而出母胎外,此为第三之入胎也。世尊!此中更有某些人,正如

  而入母胎中,正如而住母胎内,正如而出母胎外,此为第四之入胎也。世尊!关于

  入胎,此是无上之法。

  六  复次,世尊!世尊对于记心5种类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记心有四

  二八 自欢喜经                                       九五

  长部经典三                                          九六

  种类:有某一类6人,依占相观察[他人之心],谓:‘汝之意如是;汝之意有如是:

  汝之心有此状态。’彼若多次观察,确实如是,更无错误。此为第一记心之种类;

  复次,世尊!此中有某一类人,不依点相记心,闻若人、若非人、若天神之音声,

  观察[他心]谓:‘汝之意如是;汝之意有如是;汝之心有此状态。’彼若多次观

  察,确实如是,更无错误。此为第二记心之种类;复次,世尊!此中有某一类人,

  104 不依占相记心,亦不闻若人、若非人、若天神之音声,观察[他心],而依寻、依伺,

  又依闻寻7扩大活动之音声,观察[他心],谓:‘汝之意如是;汝之意有如是;汝

  之意有此状态。’彼若多次观察,确实如是,更无错误。此为第三记心之种类;复

  次,世尊!此中有某一类人,实不依占相察[他心];亦不依闻若人、若非人、若天

  神之音声观察;亦不依寻、不依伺,亦不依闻寻之活动观察,而依心而入无寻无伺

  三昧,于心中能认知他心,谓:‘此尊者决定之意行如是,尊者此心之后所起之心

  如是。’彼若多次观察,确实如是,更无错误。此为第四记心之种类。世尊!此关

  于记心之种类、是无上之法。

  七  复次,世尊!世尊对于见等至如是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此有四种见等至:

  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如是到

  达心三昧;如是于定心省察此身[下]至足蹠之皮,[上]至头发之端,以皮肤为限,

  全身[包]满种种不净,即此身中有:头发、微毛、爪、齿、皮肤、肉、筋肉、骨、

  髓、肾、心脏、肝、肋膜、脾、隔膜、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

  油、痰唾、鼻涕、骨液、尿等。此为第一之见等至。

  105     复次,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

  意、如是到达心三昧;如是于定心省察此身[下]至足蹠之皮,[上]至头发之端,

  以皮肤为限,全身[包]满种种不净,即此身中有:头发、微毛、爪、齿、皮肤、

  肉、筋、骨、髓、肾、心脏、肝、肋、膜、脾、肺、肠、隔膜、胃、粪、胆汁、痰、

  脓、血、汗、脂肪、泪、油、痰唾、鼻涕、骨液、尿等,更超越之外皮、血、肉而

  观察骸骨。此为第二之见等至。

  复次,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至……更超越人之外皮、血、

  肉、而观察骸骨。复观人意识流,相续不断、住于此世及他世。此为第三之见等至。

  复次,世尊!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至……更超越人之外皮、血、肉而

  二八 自欢喜经                                       九七

  长部经典三                                          九八

  观察骸骨;复观人意识之流,相续不断,不住此世亦不住他世。此为第四之见等至。

  世尊说此诸见等至,是无上之法。

  八  复次,世尊!世尊对人施设而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有七种之人[施

  设],谓:俱解脱、慧解脱、身证、见至、信胜解、随法行、随信行。世尊!此人之

  施设,是无上之法。

  106 九  复次,世尊!世尊对于诸精勤8而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即七觉支,

  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世尊!

  世尊说此精勤之法,是无上之法。

  一0  复次,世尊!世尊对行道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四种之行道,是:

  苦行道迟通达、苦行道速通达、乐行道迟通达、乐行道速通达。世尊!此中所谓苦

  行道迟通达者,世尊!此有困难,亦为愚钝故,依此三义,被称为鄙陋者。世尊!

  此中所谓苦行道速通达者,世尊!此有困难故,被称为鄙陋者。世尊!此中所谓乐

  行道迟通达者,世尊!此为愚钝故,被称为鄙陋者。世尊!此中所谓乐行道速通达

  者,世尊!是易乐、亦有利根故,依此二义,被称为优异殊胜者。世尊!关于行道,

  此是无上之法。

  一一  复次、世尊!世尊对言正行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中有一类人,

  不语含虚诳语之语言,亦不为粗恶语,不为离间语9,不寻觅诤论之胜,为如贤人

  与贤人10、意义甚深、且语适时之言语。世尊!说此言正行,是无上之法。

  一二  复次,世尊!世尊对人之戒正行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中有一类

  人,正直,而有信用:不作诈欺师,亦不作背信者,不为占相师,亦不作以利贪利

  107 者,为五根门之善监视者,食持节量,行作平静,常持警醒,精进不舍,不动而住,

  修定11,言答明快,有理性而不溺于感情,善忆念而用心周到。世尊!此人于戒之

  正行,此是无上之法。

  一三  复次,世尊!世尊对教诫法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有四种之教诫。

  世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教诫如是之行而实践,由三结

  之断尽,而成为预流,得无退堕之法,决定得趣入等正觉。’世尊!世尊依独自之

  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教诫如是之行而实践;由三结之断尽,由贪、

  嗔、痴之灭尽,成为一来者,彼今正一次还来此世,作苦之边际(灭尽苦蕴)。’世

  二八 自欢喜经                                       九九

  长部经典三                                          一00

  尊!世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教诫如是之行而实践,由

  五下分结之断尽,成为不还者12,于其处直入涅桨,决不再生来此世。’世尊!世

  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教诫如是之行而实践,由断尽有

  漏,到达于现法自证知,正得具足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住。’世尊!说此教诫法,

  此是无上之法。

  108 一四  世尊!世尊对他人解脱智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世尊依独自如理作

  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由三结之断尽,成为预流,得无退堕之法,决定趣入

  等正觉。’世尊!世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由三结之断尽,

  亦灭尽贪、嗔、痴,成为一来者,彼正唯今一次还来此世,以尽苦之边际。’世尊!

  世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此人如是由断灭五下分结,成为不还者,

  于其处直入涅乐,决不再生来此世。’世尊!世尊依独自之如理作意,如是知他人:

  ‘此人如是由有漏之断尽,到达于现法自证知、作证已,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

  住。’世尊!世尊对他人解脱智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

  一五  复次,世尊!世尊对诸常住论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是三种之常

  住论。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

  其心入三昧时,忆念如是种种之宿住,入如是种类之心三昧,即忆念一生、二生、

  三生、四生、五生、乃至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乃至百生、千

  生、百千生、多百生、多千生、多百千生[间之宿住。]而‘于其处,我有如是名、

  109 属如是之种族、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苦乐之经验,有如是寿量,由彼处殁而生

  某处,于其处优有如是名、属如是种族、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经验苦乐、有如

  是寿量。又于彼处殁、而生来此处。’如是忆念其事情、境遇及种种之宿住,而彼

  如是言:‘我于过去世,不知世界之成立及破坏13:于未来世,亦不知世界之破坏

  或将成立,但我与世界是常住、无所生,如山顶常住立不动之石柱。而且彼等有情、

  出生死去,流转轮回,但[我14与世界]是常住存在。’此是第一之常住论。复次、

  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其心

  入三昧时,忆念种种之宿住,入如是种类之心三昧,即忆念一成坏、二成坏、二成

  坏、四成坏、五成坏、十成坏、二十成坏[劫间之宿住],而‘于其处,我有如是名、

  属如是种族、如是姓、如是经验苦乐、有如是之寿量,于彼处殁而生于其处,于其

  二八 自欢喜经                                       一0一

  长部经典三                                          一0二

  处复有如是名、属如是之种族、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经验苦乐、有如是之寿量。

  又于彼处殁而于此处受生。’忆念如是之事情、境遇及种种之宿住。彼如是言:‘我

  110 于过去世,实知世界之破坏15、又世界之成立;我于未来世,正如世界当破坏又当

  成立;而且我与世界常住、无所生、如山顶常住立不动之石柱。而且彼等有情,出

  生死去,流转轮回,但[我与世界]是常住存在。’此是第二之常住论。复次,世

  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乃至……心入三昧时,忆念种种宿住,

  入如是种类之心三昧,即忆念十成坏、二十成坏、三十成坏、四十成坏[间之宿住],

  而‘于其处,我有如是名……[乃至]……又于彼处殁,于此处受生。’如是忆念

  其事情、境遇及宿住,彼如是言:‘于过去世,我实知世界之破坏,又世界之再成

  立,又于未来世,我知世界当破坏,又世界之再成立,而且我与世界是常住,无所

  生,如山顶常住立不动之石柱。而彼等有情,出生死去,流转轮回,而我与世界是

  常住存在。’此是第三之常住论。世尊!对此诸常住论之说法,是无上之法。

  一六  复次,世尊!世尊对宿住随念智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界中有一类之沙

  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心入三昧时,忆念种种之宿

  住,入如是种类之心三昧,即忆念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互生、十生、二十生、

  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数坏劫、数成劫、数成坏劫[之

  宿住]。而‘于其处,我有如是名,属如是种族、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经验苦乐,

  有如是寿量,由彼处殁而生某处,于其处又有如是名……[乃至]……又由彼处殁,

  111 于此处受生。’如是忆念其事情、境遇及种种宿住。世尊!又有诸天无有能力计算

  彼等之寿量,又具思不及彼等生前生活之任何持相:或有色、或无色、或有想、或

  无想,或非想非非想,凡如是其事情,境遇及种种宿住之忆念。世尊!世尊对此宿

  住随念智之说法,是无上之法。

  一七  复次,世尊!世尊对有情死生智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此中有一类

  之沙门、婆罗门,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其心入三昧时,依清净

  超人之天眼,观察诸有情,了知诸有情被业力所牵引,死去、出生,或成为卑贱、

  富贵、优美、丑恶、幸福与不幸福。心入此类之三昧者,且谓:‘尊者!实诸有情

  由具足身恶行,由具足语恶行,由具足意恶行,诽谤圣者,具足邪见,依邪见而造

  业,彼等身坏死后,当再生于恶生、恶趣、险难处、地狱。尊者!又诸有情由具足

  二八 自欢喜经                                       一0三

  长部经典三                                          一0四

  身妙行,由具足语、意之妙行,不诽谤圣者、具足正见,又依此正见作[善]业,

  112 彼等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依如是超人清净之天眼,观察诸有情,了知诸有

  情被业力所牵引,死去、出生,或成为卑贱、富贵、优美、丑恶、幸福与不幸福。

  世尊!此有情死生智之说法,是无上之法。

  一八  复次、世尊!世尊对种种神通之说法,此是无上之法。世尊!于此有二种神

  通:此中有漏、有依称为‘非圣’之神通;世尊!又无漏、无依称为‘圣’之神通。

  世尊!缘何,有漏有依称为‘非圣’之神通耶?世尊!此中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

  依热诚、精勤、修定、不放逸、正作意、其心入三昧时,现如次种种之神通,即或

  一[身]变为多[身],或多[身]变为一身; [身]或显、或隐,通墙过壁、穿过

  石山等通行无碍,犹如于空间;出没大地,犹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犹如于地上;

  结跏趺坐于空中,犹如有翼之飞鸟;如日月之如是大威力大德,以手把捉、扪摸,

  以身达梵天界。世尊!此有漏有依,称为‘非圣’之神通。世尊!缘何,此无漏无

  依,称为‘圣’之神通耶?世尊!此中有比丘,如于厌逆时,若愿意成不厌逆想者,

  即顿时于不厌逆想而住;如于不厌逆时,若愿成厌逆想者,即顿时于厌逆想而住,

  113 或于厌逆之事物不厌逆时,若愿意于不厌逆想而住者,即顿时住于不厌逆想;或于

  厌逆、不厌逆,若愿于厌逆想而住者,即顿时住于厌逆想;或除去厌逆、不厌逆想,

  愿意于舍之正念智而住者,即顿时得住于舍之正念智。世尊!此无漏无依,称为‘圣’

  之神通也。

  世尊!于种种之神通中,此[无漏、依]为无上之法。世尊对此,究竟证知无

  余,其他之任何沙门、婆罗门皆未有比世尊更殊胜之证知。

  一九16  凡有笃信之善男子,依奋斗之持续、不拔之毅力,依人之力、人之精进、

  人之劳力、人之忍耐可得,世尊已逮得此。世尊!世尊非从事于耽着世间爱乐之享

  受及世俗、卑劣非义相应之事;亦不从事于自苦其身之苦行,于非望无义相应之事。

  世尊是为得四禅及明晰之智现法乐住,圆满所得,自由获得,得之无苦难17。

  世尊!若有对我如是问:‘友,舍利弗!于过去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

  婆罗门曾有比世尊之证智更殊胜者耶?’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答:‘不然也’。

  复有更问:‘友,舍利弗!于未来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婆罗门曾有比世

  尊之证智更殊胜者耶?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答:‘不然也’。复有更问:‘友,舍

  二八 自欢喜经                                       一0五

  长部经典三                                          一0六

  114 利弗!于现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婆罗门曾有比世尊之证智更殊胜者耶?

  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答:‘不然也’。世尊!复有如是问:‘友,舍利弗!于过

  去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婆罗门曾有与世尊同等者耶?’对如是质问,我

  答:‘如是也’。复问:‘友,舍利弗!于未来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婆罗

  门曾有与世尊同等者耶?’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答:‘如是也’。复问:‘友,

  舍利弗!于现在世,对此等正觉,其他之沙门、婆罗门曾有与世尊同等者耶?’世

  尊!对如是之质问,我答:‘不然也’。

  世尊!若复有对我作如是问:‘长老舍利弗何故,对一者18承认两另一者不承

  115 认耶?’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如是说示:‘我于世尊之面前,亲听闻、亲受教,

  尊师言于过去世,对等正觉,有与我全同之应供、等正觉者。又我于世尊之面前,

  亲听闻、亲受教,尊师言于未来世,对等正觉,有与我全同之应供、等正觉者。又

  我于世尊之面前,亲听闻、亲受教,尊师言于一世界,同时有二人应供、等正觉者

  之出现,实不可能有此机会、亦不可得期待也。’世尊!对如是之质问,我作如是

  说示,是否正语世尊之所说?或犯误谬以诬谤世尊耶?又对于法19得顺法之说示

  耶?又于法,通说、顺说而非述虚伪耶?’

  ‘舍利弗!实对如是之质问,汝如是之说示,正语我之所说,又无过误以诬谤我,

  对于法,得顺法之说示,又于法,通说、顺说而非说虚伪。’

  二0 如是闻世尊之所说,长老优陀夷,白世尊言:‘奇哉,世尊!未曾有哉,世尊!

  如来依少欲、知足、谨严之行事;于如来有如是之威神力、如是大威德,亦如常不

  宣扬自己。世尊!若于异学之游行者,只于诸法中,见出自己唯一之法,彼等则高

  举法幢而宣扬。奇哉,世尊!未曾有哉,世尊!如来依少欲、知足、谨严之行事;

  于如来有如是之威神力、大威德,亦如常不宣扬自己。

  ‘优陀夷!汝心善见:‘如来依少欲、知足、谨严之行事,于如来有如是之威神

  力、大威德,亦如常不宣扬自己。’优陀夷!若异学之游行者,只于诸法中,见出

  自己唯一之法,彼等则高举法幢而宣扬。汝心善见:‘如来依少欲、知足、谨严之

  行事;于如来有如是威神力、大威德,亦如常不宣扬自己。’’

  116 二一  于此,世尊告长老舍利弗:‘是故,舍利弗!汝对此法之分别,宜向诸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宣说。然者,虽对如来有疑惑、犹豫之愚痴者,若闻此分

  二八 自欢喜经                                       一0七

  长部经典三                                          一0八

  别之法,则当消灭对如来怀有之疑惑、犹豫。’

  实如是,长老舍利弗于世尊之面前,宣示[确信]欢喜,是故,记说此经,名

  为自欢喜经20。

  注1 信(Pasanno)原来差不多是愉快、明快之意,但此语与Bhagavanti(Bhagavant之于

  格)结合时,就有信仰上之意,亦含有满足知之意义故,补以如是悟得而译。

  2 总相之法(dhammanvayo),在此,是通一切法类集之意。

  3 心随烦恼(cetaso upakkilesa) 意思是随于心之恼乱之事;应解为诸烦恼之总称。

  4 ‘归命’Pasidim是语源pssada同,为于格时,以宗教信仰之意义,而翻为归命。

  5 记心(adesana)依新译之译语例,北传汉译于‘自欢喜经译为观察。故由此两译而混用

  之。若取其意而言,亦宜称为读心术。

  6 一类(ekacco)是一人,或某人亦同样。

  7 寻之扩大活动(vitokko-vipphara)于SKT.为vitarkavisphara,vi sphara是振动之义,

  为想事物则如所谓天籁响,可解为依寻、伺、寻之扩大活动之声,觉音以此为随眠等之声,

  意未必明了。

  8 精勤(padhana)劳力之义,一般此语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之四正勤之正勤(sammappad-

  hana)被熟语化,相当于梵文之正断或正勤samyakprahana,然,于此处实说七觉支,

  所谓现修所断之断的意义吧!

  9 离间语(pesuniyam)原本有pesuniyam是错误。

  10 如贤人与贤人manta manta,manta是mantar(贤人)之Nominative,有用为如贤人,

  如圣者、如思索家之状态,今从惯用法。

  11 修定jnayi原本为nayi从暹罗和注释。

  12 不还一般为anagamin而于此唯有Opapatiko(化生),化生则相当于梵文Upapadukah意

  为无父母而生,不依父母而生,取否定方面,特别想用于此之此字,依前后之文势,意译

  为不还。

  13 ‘知世界破坏……’原本有janami samvatti va loko vivattiva ti而没有na,‘知世界之

  破坏又成立。’异本附有na,又此类之三昧,关于世界之成坏,无忆起什么,故可为不知,

  不唯如此,言世界之未来时,其次如本经所示,看为不知于未世界成立又破坏,其对比上,

  二八 自欢喜经                                       一0九

  长部经典三                                          一一0

  于此加入na,为najanami较适当。

  14 ‘我与世界……是常住’是atthi(tveva)sasati-Saman补以我和世界之主格而译之。atthi虽

  依Stede方可用为第三人称之复数,故思惟前后之文势时,想补为我和世界之主格为确

  当。

  15 世界之破坏(Csamvatti)是世界展开之收拾,应看为离散孚N,决非消灭之意,对此,

  世界之成立(vivatti)是展开、形成之意。

  16 一九 原本为二0,是错误,以下之号码顺增一。

  17 无苦忧(akasira-labhi)非难行苦行而得之意。

  18 一者(ekaccam),于此谓过去未来,有与佛同等之等正觉,现在则无有,认为过去和未

  来者为一,对此现在者亦为一。因过去或未来之沙门、婆罗门与佛正同等者;然是指过去

  佛和未来佛。

  19 对于法之顺法(dhammassa canudhammam)者,意是法随其法之法,当看为正说之法

  与解其法之豫备法之意。觉音谓:法者,是出世间和世间之经,即九分教之意义。

  20 自欢喜经(sampasadaniya)于汉译(北传)翻为自清净经,而缅甸本,在此处之经题为

  Sampasadaniya,Sampasadaniya是sampasada义务分词,又未来分词之语尾附加

  aniya‘引导于欢喜,’或有‘当为清净’之意。Sampasadaniya于Sampasadana附伽tadd-

  hita语尾iya者,则‘令欢喜’,或‘有成为欢喜’之意。

  二八 自欢喜经                                       一一一

 
 
 
前五篇文章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8、自欢喜经 (北)一八 自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8、自欢喜经 (北)佛说信佛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9、清净经 (南)二九 清净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9、清净经 (北)十七 清净

 

后五篇文章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7、起世因本经 (北)佛说白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7、起世因本经 (北)一五四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7、起世因本经 (北)五 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