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六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7/14香佛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一十八面第四行: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有这么多意思,实际上意思很多,略举几个,它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正者,从一,止於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这个正有这么多意思,求道要和正,不误倾邪,这都是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行是行为,行无倾邪、方直不曲,上面这些意思统统都具足。和是从情绪上讲,能调、能谐、能温、能顺。这个正能一,一心正念,二念、三念就杂了,杂就不正。所以它有正、有一、有中、有常,常是永恒不变,止是止於一处,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就是说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只要心止於一处。一没有指定某一,就是任一,任一是什么状况?决定是禅定的状态,一就定,二就不定。所以禅宗里面,方法无量无边,都是让人把心收起来,收到一处,定功就出现,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知道,定到哪一处最好?我们通过大乘经教的学习,《无量寿经》的契入,真正明白,止於阿弥陀佛这一处无比的殊胜。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决定是和正,不误倾邪。求道是求明心见性,念佛决定可以明心见性。

下面接着说,「极乐圣众」,那边的人,他们的心情、情绪,「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邪下头有解释,「倾」,是「斜」的意思,歪了,「侧,倾覆」。「邪是邪恶、邪外」。「彼土(极乐世界)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邪门外道很多,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五花八门,所以求道的人很容易走向歧途,他自己不知道,把邪当作正,到最后觉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对求道来讲,不能不慎重,不能不先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去观察,观察要客观,没有成见,你才能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如果用感情、用成见,往往就判断错误。多读圣贤书,多听圣贤教诲,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有帮助的。如果遇到好的老师,老师确实古人所说「可遇不可求」,这是感应,我们的心正,我们的行正。心正、行正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不为自己的名利就正;夹杂自己名利在里面就不容易正,也就是你很容易看错。名利放下,心就端正,心就一,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应当要知道。

他们之所以不会被邪恶、邪外所欺骗、所转移,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於绳墨』。若於绳墨就是老实人,这些人老实,这些人听话,这些人真干,凡是具备这个条件的人,几乎没有不成功的。西方极乐世界全都具备了,个个都具备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听阿弥陀佛的话。「约者约束,令者命令」,这些人听从经论里面所有教训,来约束自己的身行,这就是持戒,戒行清净。「蹉」是跌,跌倒的意思。绳墨是个规矩,这个东西是古时候木工的用具、工具,要把这个木材锯得很直,用绳墨,这一头有个钉子插在那边,把绳子拉直弹一条黑线,按照这个线来锯,叫绳墨,这是木匠的,藉这个做比喻。「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或者用斧,或者用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有一点点差误,锯的两块木板就并不起来,一定要守住这个标准。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对於佛的教诲,经中的教义,「若匠人之於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於蹉跌,不为倾邪所误」。就像木匠这么用心一样的,用这个来比喻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对於阿弥陀佛的教诲,还有十方诸佛的教诲。到极乐世界学习,那个范围就太大了,我们无法想像,他可以同时分无量无边身。自己本身在阿弥陀佛的讲堂没有动,可以分无量无边身,同时到无量无边世界亲近诸佛如来。供养是修福,你说他修多大福报!听经是修慧,确实是福慧双修,无比的殊胜。这就是极乐世界为什么你去到那个地方,保证你一生成佛,你绝不会退转,道理都在此地。这些都是世尊勉励我们、教导我们,这个地方一定要去。你对它不了解,有怀疑,这个决心下不下去;对它明白、清楚了,你当然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决定亲近阿弥陀佛。

「本经《勤修坚持品》曰」,第四十六品,这在后面,有这么几句经文,「随顺我教,当孝於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与这段经文所说的意思相同。现在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心态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对佛不恭敬。实在讲佛并不需要我们对他恭敬,佛要是贪图我们对他恭敬,他是凡夫,他不是佛。恭敬到底意思在哪里?恭敬的意思是属於性德。我们今天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要用什么方法才真正能达到?一定用性德,性德与性德相感应。性德是真心,我们要见本性要用真心,妄心见不到性;不恭敬这个心是妄心,所以妄心不能见性。在古时候的教学,老师对学生的观察,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老师看到这个学生对於课程非常重视,学习非常认真,对於老师、对於书本里面的教训他很尊重,这个学生一定有成就。所以老师怎样?老师会特别认真教他。如果这个学生对功课很随便,对老师也不是很尊重,老师怎样用心教他,他都接受不了,道理在此地。换句话,老师会把他当作旁听生,不会认真教你;但是老师认真教其他同学,那你就随分随力去学习,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所以这种真诚恭敬是我们的性德表现在外头,绝对不是老师要求的,不是。但是老师从这点看出来,你到底能够吸收多少。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你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你有百分诚敬你就得百分利益。

所以我在前面常常提出来,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他一生就听那一次经,那一次顶多也不过就两个小时,在半夜。《金刚经》没讲完,大概只讲了三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明心见性。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从来没听过经,为什么他一下就能明心见性?我说他是万分诚敬,他一听他得的是万分利益,就这么个道理。五祖忍和尚底下还有一个学生,很出名的神秀,跟五祖大概有二十多年,也很了不起,他是五祖的助教。所以大家认为传法一定是传给他,怎么会传给惠能去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法,神秀只有百分诚敬,他得百分利益;惠能有万分诚敬,他得万分利益。跟他十几二十年,那个真心没有露出来,所以没有听懂,祖师天天讲,他没听懂,他只听了个皮毛,没有真正透彻了解。惠能大师顶多两个小时,一堂课,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成佛没有染污,纵然在三途地狱也不染污,这真的不是假的。「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几句话一说,五祖说行了,衣钵就传给他,他真入境界。这几句话神秀说不出来,全在诚敬两个字。今天对於传统的教育,对於大乘佛法,现在普遍缺乏的就是诚敬心。谁有诚敬心谁就得到,他就契入;没有诚敬心,来听听,常识,佛学常识,来学一点知识,不是智慧,不能开智慧。诚敬心能得定,诚敬心能开智慧,能大彻大悟。

佛的这些话,「随顺我教,当孝於佛」,绝对不是要求学生对他恭敬,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完全是自性的性德。孝顺父母是性德,「孝」这个字不可思议,世出世间法可以说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法是师道,师道的基础是孝道。不孝父母的人决定不会敬老师,他要是敬老师那是别有企图,不是真心的,是假意,这些我们都不能不知道。所以学佛头一个就是孝道,净业三福,佛说得多清楚,第一条第一句话「孝养父母」,第二句话才「奉事师长」,第一个要孝父母,第二个就孝顺佛。不是把佛摆在第一,把父母摆在第一,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从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些弟子们传法,佛灭度之后,学生四面八方去弘扬,像佛一样慈悲教学。可是我们看看它的结果,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有些地方六、七百年就没有了,还有可以维持一千多年,最后也没有了。唯独在中国将近两千年,什么原因?中国基础好,中国人讲孝道,这个基础好。其他地方不讲孝道,所以它不长久;唯有讲孝道的,佛法在这里就久住於世,道理在此地,这很明显的我们都能看到。

如果我们现在把孝道丢了,中国把孝道丢了,大概是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年,第一个五十年疏忽,也就是讲不重视了,讲是讲了,没有办法落实,在这个状态底下。第二个五十年就是民国了,民国现在一百年,民国前面五十年虽然是讲,没有人行,有讲的,没有人做。最近这个五十年,讲的人都没有,别说做了,讲的人都没有了,这是危机。再过五十年就灭掉,孝道在中国就不存在,孝道不存在,佛法就不存在,同时会灭绝。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佛法没有了,人可得要受苦,那这个世间就不能来,就太痛苦,什么灾难都来了,天灾人祸统统都来了。所以今天要挽救这桩事情,那个功德就无量无边,没有比这桩事情更大的。我们得怎么拯救?拯救要靠年轻人。年轻人有善根,这个善根不是这一世的,过去生中曾经修积,有善根的他们这次又来了,这是有底子,那要遇到好的缘分,要有人教他,要有人帮助他,这叫外缘。这是我们迫切的一个工作、一个重担,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把这些典籍保存,这是能做得到的,今天有钱就可以能做到。

我们在这两年当中,向商务印书馆购买一百套《四库全书》,向世界书局买两百套《四库荟要》。《四库全书》已经交来了,《荟要》大概两个月以后就交书,这两桩事情我们花了一千万美金。《群书治要》一万套,《国学治要》一万套,都出来了,这是什么?这保存典籍。古时候这历代的名着,知道的人很多,书店都在发行、都在流通。这是冷门的东西没人知道,我们要积极来提倡,把它发扬光大。得有人学,真正有人学,人不在多,三个、五个不少,只要真有人学。我们不能期望在下一代就会有很明显的成就,大概做不到。你看看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前面五代都单传,就传一个人,一个一个接下去,这个道没有断绝。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真正要有效果出现,至少得要三代,我们看不见。我们底下的栽培下一代,下一代再栽培下一代,慢慢的,觉悟的人多了,才真正能开花结果。决定不可能我们现在修学,社会马上就安定,世界就和平,灾难就化解,没那么快,那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做,不做那下一代就没有了,决定要做,怎么苦、怎么艰难都得要做。这是说到「随顺我教,当孝於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诲经典一定要原文保存,不能改它的。增减经法就是随便改它的,加几个字、删掉几段,这个不可以,那是很大的过失。

底下,这都是佛说的,「离经一字,便同魔说」。我们没觉悟,没成佛,佛是已经觉悟,已经成就,成就什么?圆满的智慧。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什么意思?你都有真心,你都有本性,你的真心、你的本性就叫做佛。你只要把真心本性找到,你就叫成佛,就这么回事。真心本性在哪里?就在你现在身上。为什么找不到?因为你迷了。为什么有迷?起心动念就迷了,分别执着就迷了,就这么回事情。大乘经教上讲得很清楚,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看到佛的经教所说的,跟你自己所想的完全相同,你一个字都不会动它。为什么?跟你完全相同,你完全肯定,不错,你这写的我也承认,我要写也是这么写法,这个不可思议。惠能大师把自性找到,把真心找到,虽然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别人读经他全懂。你念完之后,他讲给你听,讲得头头是道,你自己没有觉悟,听他讲,觉悟了。所以每个人,佛告诉我们,你自性里头、你真心里头,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行、有圆满的能力,没有你不会的,没有你做不到的,有圆满的福报,不必向外求,明心见性全都得到。向外求的不是佛法,佛法是向内求,向自性求,所以佛经称为内典,佛学称为内学,道理在此地。不向内学,向外面去学,在佛家叫它做外道,外道是这么来的。外道所求的是知识,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智慧是由内生的,本来有的,知识从外头学来的,不是真的,这是学佛必须把它辨别清楚。

我们的老祖宗也常常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遇到困难、遇到麻烦,你不要在外头找,外面解决不了,向内一定能解决。今天这个世界乱了,冲突天天都有,联合国从七十年代召开世界和平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平。这个会议我参加了十几次,有没有效果?没效果。什么原因?解决的方法错误,那些专家学者总以为冲突是在两方。怎么样调停?哪一方对,哪一方不对,这个不能解决。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解决的方法,是反求自己,反求自己你就真正找到原因,才能够调解纠纷。双方冲突,自己要中正,自己要用德行感召两方,让两方都能够认真去反省,这问题化解了。因为冲突的伤害,双方都伤害,如果和谐的时候双方都得利益。为什么不和谐?为什么要冲突?所以能够读佛经的、能够读中国圣贤书的,确实他有方法调解,现在这个世界迫切需要这样的人。自己不平就不能平别人,自己心要平,自己心要诚,自己要有德行,自己是双方都爱,平等的爱,没有偏心,人家佩服你,才听你的;你有偏爱,人家就跟你作对。大公中正、仁爱和平,真能解决问题。所以「离经一字,便同魔说」,我们要肯定。现在人看书看不懂,他就把它改掉,认为这个字不妥当,他觉得什么意思就改掉。每个人都来改一下,这个书就全乱了,那就不成书!喜欢改古人东西,喜欢批评古人东西,都不能深入,这是目前传统文化跟大乘佛法弘扬最大的障碍。我们一定要找,细心去找,找年轻人、真正有善根的人,来继承传统文化。锲而不舍,总得三代、四代、五代,传统文化可以复兴。不要着急,不要说我马上就能看到,那是不可能的,欲速则不达,那我们自己太肤浅,一定要深入。

1234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一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六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六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七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七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七一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