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选择本愿念佛集要义》序(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选择本愿念佛集》共分为十六章,是法然上人六十六岁时由当时宰相之请所撰集;本书最后之「结劝文」说:

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

仍今憖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

除了「集念佛要文」之外,并且藉此「述念佛要义」。本书每一章各分为三部分,亦即「标章」、「出文」、「私释」,其「私释」便是解释「出文」之「要义」。因此亲鸾上人之《教行信证》〈化卷〉之末说:

真宗简要,念佛奥义,摄在于斯,见者易谕。

诚是希有最胜之华文,无上甚深之宝典也。

本书各章之义,简略如下:

第一章:以道绰禅师之《安乐集》为典据,依圣净二门、难易二道之判,而劝导舍「圣道门」归入「净土门」。

第二章:区分往生净土之行为「正行」与「杂行」两种,并简别正行为「正定业」与「助业」两种,而劝导专修「正定业」之称名一行。

第三章:依《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及善导大师之《观念法门》、《往生礼赞》等文,明示唯有念佛一行才是阿弥陀佛所选择之本愿。

第四章:九品之行皆有念佛,而废定散二善归念佛一行是《无量寿经》之意。

第五章:显明一念之称名有无上之功德。

第六章:依《无量寿经》〈流通分〉之文,显明末法万年之后,唯有念佛是独留百岁之殊胜法。

第七章:解说弥陀光明不照护余行之人,唯摄取念佛之行者。

第八章:依《观经疏》之「三心释」,说明念佛行者必须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并显明此之三心皆摄于「深心」,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亦即是「信心」;往生净土,但凭此信。

第九章:说明念佛行者必须行「恭敬、无余、无间、长时」之四修法。

第十章:说明弥陀之化佛来迎之时,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之一行。

第十一章:与杂善相对,以赞叹念佛功德,得现当二世之利益;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第十二章:指出释尊虽于《观经》中说定散之诸善,然而唯以念佛一行付嘱阿难。

第十三章:说明念佛是多善根,余行是少善根。

第十四章:说明唯有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十方诸佛皆证诚之;余行皆非弥陀本愿,故十方诸佛不证诚之。

第十五章:显明念佛之行者受诸佛菩萨之护念,恶鬼远离,灾障消除。

第十六章:引证《阿弥陀经》等,说明释尊以弥陀名号付嘱舍利弗等;并依据佛意,显明《净土三部经》及《般舟三昧经》等共有八选择,所谓选择「本愿、赞叹、留教、摄取、化赞、付嘱、证诚、我名」等,主张三经共同选择念佛一行。最后以「三选文」显示余之杂行皆应「舍闭搁抛」,以念佛一行作为结论。

本书可谓有四重点:

一、 称名为经,四法为纬。

二、 舍闭搁抛之四字方针。

三、 广、略、要之三项目。

四、 立教开宗之净宗宝典

一、称名为经,四法为纬:本书可说以「称名为经」,以「教行信证」之四法为纬。本书开宗明义的「标宗文」说「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此念佛一行贯彻本书之十六章。又,第一章「判教」,教既显明,接着于第二章「判行」,第三章以下也不外于说明此行;第八章「信疑决判文」的「涅之城,以信为能入」是「判信」;第十一章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之文是往还二回向之意,是「判证」;其他各章,或约行或约证种种解说之。

二、舍闭搁抛之四字方针:书名中之「选择」二字有取舍、废立之义,亦即往生弥陀净土的正定之业,除了弥陀所选择之本愿的念佛一行以外,其他一切诸行都在废舍之例,本书以「舍、闭、搁、抛」之四字作为方针,以强调「一向专念」,其文如下: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二门章标章文)

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二行章标章文)

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

(二行章)

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付嘱念佛章)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殷勤付嘱章)

三、广、略、要之三项目:本书之内容可分为「广、略、要」三项:

广即自始至终之全部十六章。

略即「题名」之

选择本愿念佛

最初「标宗文」之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

念佛为本

最后结劝之「三选文」的四首偈: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善导大师二行分判

读诵  前三

(专修) 观察   助业

正行  五种   礼拜  后一

称名   正定业

赞叹供养  (专念)

杂行  念余佛、修余行等

法然上人三选之文

圣道门    搁

佛教   杂行 抛

净土门    助  业 傍

正行

正定业 专

要即第八章之「信疑决判文」: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之城,以信为能入。

此信疑决判,亲鸾上人于其〈正信念佛偈〉解释为

还来生死轮转家  决以疑情为所止

速入寂静无为乐  必以信心为能入

此「略」与「要」次第相成,其「选择本愿念佛」之

「选择」二字有取舍、废立之义,亦即显示阿弥陀佛预先为我们选取本愿念佛一行,选舍本愿念佛之外的一切杂善、诸行。要而言之,有四重之废立:

一、 舍圣归净

二、 舍杂归正

三、 傍助专正

四、 断疑生信

如是四重,横竖具足:若约直入,四重顿契;若约回心,四重次第。

「本愿」指第十八愿,《大经》言「本愿力故」,《易行品》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净土论》言「观佛本愿力」。

「念佛」即是称南无阿弥陀佛,念声是一故。

亦即此「念佛」非观念、意念,非事持、理持,只是口称,故以「本愿念佛」分别之;而此「本愿」亦非通途之本愿,乃是弥陀横超别异之弘誓,故以「选择本愿」分别之。因为其他诸佛亦有称名本愿,而其利益目的各不相同,兹举《七佛本愿功德经》三种称名本愿之利益如下:

一、 吉祥王佛本愿名号,称念之者,病苦消除,斗讼解散,脱诸恶兽等难。

二、 法海佛名号,免脱械枷锁,鞭杖极刑,所有厄难。

三、 宝月佛名号,衣服饮食资生之具,金银珍宝随愿充足,及解脱女人临产苦恼等。

此等诸佛之本愿念佛,虽为众生,然非为众生之往生,只是作为人天福乐的本愿。今弥陀本愿则不然,选择本愿唯为众生往生极乐,故选舍诸行,唯选择念佛一行为往生报土之正因,故标宗之文说「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亦即弥陀本愿的念佛,非为人天福乐而设的念佛(此戒祈祷现世利益);亦非欲令众生杂余善力,共成净业,往生以后历劫成佛的念佛(此戒杂行杂修之人);亦非欲令行者苦励身心累积多念,以此自力修因得方便土之果报的念佛(此戒自力念佛人);唯令闻名信喜即住定聚,次生必至灭度的念佛(此正是第十八愿意),这便是阿弥陀佛所选择之本愿的念佛。所以选择之本愿,非一般诸佛之本愿;本愿之念佛,非一般诸法之念佛。

然此「念佛为本」的本愿念佛是与「信心为本」互为表里的,本愿之「乃至十念」是内心「至心信乐」的心声、外相,是信心的相续相;亦即闻信弥陀本愿超世大悲之救度的称名才具有本愿念佛的实质,否则成为疑心念佛、自力念佛,不能往生「极乐无为涅界」的报土,所以有否「依佛本愿」在于「信疑决判」,故言「信为能入」。

因为同是称名,有十八愿如实的「乃至十念」的称名,及二十愿不如实的「植诸德本」的称名两种。《往生论注》下卷初「赞叹门释」说明二知三信之心所称的称名是如实赞叹,有破暗满愿的利益;二不知三不信之心所称的称名是不如实的称名,有无明犹在的缺失。今「念佛为本」之称名是如实赞叹之称名,是从二知三信所显现的本愿称名。如实赞叹的称名以二知三信之力得破暗满愿的利益,此力之所在完全在二知三信之心,不是唇舌之动作。

然而法然上人何故不直言「信心为本」,而言「念佛为本」?这是外对圣道门提出净土宗之行,所谓「行行相对」。然而就称名之行而言,其称名是信行一体,能所不二,始终归于名号,在机的立场,始终都是信心正因,称名报恩,故言「以信为能入」。

六、

四、立教开宗之净宗宝典:本书也可说是法然上人开创「净土宗」的「立教开宗」之宣言书,本书开头之第一章禀承道绰禅师之二门教判,于圣道门之外别立净土门之一宗,凡建立一宗之宗旨所应具备的四种条件:「教判、宗名、经典、相承」等本章都具备,亦即

(一)教判论:

各宗必须有教判,净土宗之教判便是道绰禅师之「圣净二门判」。

(二)宗名论:

「净土宗」之名已有元晓之《游心安乐道》、慈恩之《西方要诀》、迦才之《净土论》等使用之前例。

(三)经典论:

各宗必须有依据的经典,本宗依「三经一论」,亦即《大经》、《观经》、《小经》之净土三部经及天亲菩萨之《净土论》。

(四)相承论:

净土宗之相承系谱是依据「善导流」,亦即昙鸾、道绰、善导等。

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所应化,目的在于开创净土宗,若不别开净土宗,而永远依附在其他宗派之下作为寓宗或兼宗,则净土之教理被混淆,宗旨不明,方针不知;欲修净土之人,不免多歧亡途,杂信杂修,甚或求渡无津,望洋兴叹。然若建立净土宗,则净土之教行信证,亦即目标与方法,了如指掌,朗然不紊;不致误导方向,如盲走迷。

然而犹如释尊之成佛,尚须经历六年的山中苦行;亦如惠能的证果,还得陆沉十余载的猎队生活。被誉为智慧第一,尊为势至再来的法然上人亦复如是,十五岁登上佛教重镇的比山以来,苦励身心,日夜精进,无不孜孜于追求出离生死火宅的方针;然而在四十三岁以前,近三十年间,可说充满惶恐不安、饮泣悲叹的心路历程。据《和语灯录》如此记载:

出离之志至深故,信诸教法,修诸行业,凡佛教虽多,究竟不过戒定慧三学。……凡夫之心,随物易移,譬如猿猴转枝,散乱易动,一心难静;无漏之正智,何因得发!若无无漏之正智者,如何能断恶业烦恼绳乎!不断恶业烦恼绳者!何得解脱生死系缚之身乎!悲哉悲哉!如何如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学之器;此三学外,有相应我心之法门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求诸智者,访诸学者,无教之人,无示之伦。是以叹叹入经藏,悲悲向圣教;手自披之见之,善导和尚《观经疏》云……

为了解决后生一大事,勤修种种法门,天台、华严、三论、法相、禅、密等,大小二乘,显密二教,诸宗虽多,约之不外戒定慧三学;戒遮烦恼,定伏烦恼,慧断烦恼。然而自己非三学之器,救度非三学之人的方法,竟然无人可教导。到底何处有相应自己身份的法门呢?释尊既然出现于五浊恶世说八万四千法门,则七千余卷的一切经之中,应有不论是谁都可解脱的法门才对。于是悲叹地把自己笼锁在黑谷的报恩藏,悲叹地面对一本本的经律论释;其出离之志如此之深。然而越是专心越发现心如猿猴,易动难静,不禁为自己根性之劣,无出离之缘而惊恸至极。一切经三次四次的读破了,依然法眼未曾开,难免落泪,难免哭泣,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无常迅速,轮回路险,一息不来,便堕地狱。一刻也不能停留,一刻也不能懈怠,提起精神,再作第五次的阅读。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终于在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之《观经疏》眼睛一亮;此书说极乐国土是高妙的报土,而往生的机分却是垢障凡夫;见此义理,甚觉奇异。诚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此书有真理之光,有得救之道,不禁喜自内生。于是专对此书重读三遍,当第二遍时,因为还留有本宗理论的执心,拘泥于圣道法门的教相,所以未能百分之百地体悟善导大师的本怀,然而已经感到心有余欢。直至第三遍完全舍掉本宗的执情,一心详核时,终于在《观经疏》〈散善义〉之「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之文,犹如雷电击心,豁然信眼开朗,深得净土宗义,体悟弥陀本愿救度极重恶人之理;欢喜跃踊之余,不觉高声念佛,感悦彻髓,落泪千行;立刻废舍余行,归入净土,一向专称阿弥陀佛名,这一年上人四十三岁。于是乃出黑谷,移住吉水;自此以后,自信教人信,专谈净土法,恳劝念佛行。因之华夷缁素,远近贵贱,晨昏辅凑,门前成市。问义寻行之辈,济济煌煌,络绎不绝;常随近侍之众,如百川之归巨海,若鳞介之宗龟龙。计其出家弟子三百余人,皆禀上人之教,或闲居念佛,或弘化四方;日本之佛教,一天四海,泰半归入净土门,皆由法然上人之劝化。

一个宗派,从无到有,且远超各宗,日久弥盛,不是偶然;所谓非常之事,须待非常之人。若无势至菩萨示现之法然上人,何克臻此?于此便知,何以势至菩萨应化的法然上人,尚须示现辛勤跋涉饮泣挥泪的道路呢?这便是四摄中的「同事摄」,亦即示现同彼圣道法门之人,以过来人的体验,引导使其归入净土法门;再则显示高妙的净土法门,若非菩萨的开创阐扬,浊世凡夫是难解难入的。诚然,如势至菩萨之述怀:

我本因地  以念佛心  入无生忍

今于此界  摄念佛人  归于净土

可知净宗一脉的根深蒂固,渊远流长,是弥陀愿王的愿力,也是势至菩萨的示导。

天台座主显真为僧都时,致书上人说:「我已粗窥净土法门,伏乞劳屈芳驾,相与资决净宗教义。」上人应之,于是僧都通告大众,集会于大原龙禅寺。当时各宗贤哲,硕学明匠,及其法侣,可谓龙象蹴踏,星列云集,道俗共三百余人。法然上人单身赴会,广述净土宗义,而大众问难蜂起,奇辩争驰;上人随所问难,一一破立,如是谈论往复,一日一夜。始自僧都,满座大众莫不感叹、信伏上人,而言:「见其形者法然,闻其词者弥陀之应现。」此事传记亦曾提及,而其详细则有《大原谈义闻书钞》一文,载于《大正藏》八十三册三一四页,后人谓之「大原谈义」。可知上人之道德、智慧、学问、辩才是如何的高深广博,所谓:「若非师德卓荦于当世,宗义超绝于先代,则安能若斯哉!」

法然上人得此法门之后,怀念其一位师父皇圆阿阇梨,字里行间,流露其永留叹惜遗憾之情;其师孝之重,溢于言表,至今读之每为之动容。此事《十六门记》略有记载,而《净土随闻记》(大正藏八十三册二四○页下)有较详细的引述,颇值一读,故抄其文于下:「又一时师(法然上人)语曰:当世之人不知法门分际,泛尔以谓今时解脱生死甚难矣。我师肥后阇梨光圆,才智过人,道意幽深;自顾自身分际,以为今生不能解脱生死;若历多生,恐隔生即忘,永废佛法矣;不如受长命报,待慈尊出世也。凡报命长者无过龙身,宁我求彼畜报;但海底有金翅鸟之难,远州笠原樱池,深渊清洁,幽林缘隈,此处甚好,可以寓躬焉;便请领家,得其许疏。终焉之时,岂水入掌,结印而死。一日池无风,波澜忽起,鼓击,水面无一点尘。乡里怪异,考其时日,乃阇梨逝去之时也。阇梨有智慧故,知出离难;有道心故,愿值佛世。惜哉!不知净土法门,徒入异趣;当时我若早得此法门,不论信不信,为指授之;实堪遗憾也。呜呼!当世之人,有道心者,徒期远生之缘;无道心者,虚堕名利之坑,岂不哀乎!凡谓以自力出生死者,不知时机分际故也。」

一日上人之师叡空上人来吉水禅坊向上人说:「叡空求出离之道,久未决定方针,愿蒙教诱,以定往生要路,是故前来。」上人答曰:「师是一乘圆顿和尚,三密泻瓶大阿阇梨;弟子久侍座下,恭蒙慈训,数记淳教之风,多改愚昧之过。何以愚僧智分,还成明师知识乎?犹如以小指搜大海,以短绠汲井底,甚为不可。」叡空上人说:「昔后秦罗什三藏虽以般豆达多尊者为小乘师,后来尊者反而以三藏为大乘师。叡空本虽授戒学密,今亦可反成弟子,问往生极乐之道;莫辞勿遁也。」法然上人辞退在三,良久才说:「三劝殷勤,难拒来命;当倾竭微管,标往生安心;尽涸拙虫,陈起行梗概,示本愿称名行。」于是叡空上人立即改变自力难行执见,归他力易行直道,其后无二心念佛,终于达成往生素怀。当其往生之后,已经气断良久,忽然还魂过来,向着法然上人三次作礼,并言「源空本地身,归命大势至」,然后再度断气往生,真是不可思议。师徒互成知识,开创净土门于天下;前后各显灵异,昭示易行道于古今。师度徒,徒度师,令人随喜赞叹。

十一

上人自登山之昔,迄遁世之今,偏重佛道修行之志,几忘菽水报恩之仪;此即所谓「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之理,非不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之义。

一日本乡之师范观觉法师并法然上人之慈母,经数年之后相伴上京都;一见之时,相共咽泪,良久不言。之后观觉法师才说:「上人为佛家之栋梁,名施远近;为释门之英圣,德被贵贱;是皆愚昧之所按,生前本望,何事如之。然而路远境隔,无见无闻; 龄倾七旬,后会难待;是以携杖而步行,励力而上洛。尤其在堂母仪,孤独无侍怙,纵虽可访梦后觉路,何其不愿晨昏定省;愿上人早致反哺之报,且引导菩提之道。老迈之身,遥思之志无他,愿上人兴盛净土法门,教念佛往生之妙行,明出离生死之要路。」

法然上人说:「解脱生死者,是一大事因缘也。不知妙宗,不能益他;因此抛万事求佛道,搁世俗入真门以来,知恩之思如忘,报谢之志似无;但心中非不悬,时时所存叹也。正思下乡,欲遂面拜之处;不图来临,为之惊恐欢喜。往生极乐之事,尤可令决定信心。末代凡夫皆是罪业众生也,真言止观之深法,难证难入故,以口称念佛一行,为出离解脱要门;此偏依他力之本愿,乱想凡夫,造罪迷徒,必遂往生故也。」

观觉法师闻之,深加信受。法然上人即于吉水之边,结一草庵,为母堂所居,朝暮备膳,旦夕致孝。

慧净书写此文,心中悲戚,不觉泪盈。出家儿虽谓割爱辞亲,离乡背井;然而亲情难忘,时萦梦寐。释尊成道之后,便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目连证果之时,急入饿鬼道为母设供。极圣尚且如此,何况下凡。目连设福,母灵脱于饿鬼;耶舍作善,父神免于剧难。今法然上人既已进入空门,又能承欢膝下,并且导归极乐,人子之孝,何善如之!古德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岂不庆哉!昙鸾祖师言:「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岂不快哉!

十二

法然上人志在出离三界火宅,深厌世间名闻利养,自行如是,化他亦然,不稍假借。

当撰集本书之时,曾遴选证义、勘文、笔受之人,其中笔受之弟子至第二章结束时曾自喜而言:「我不肖亲蒙遴选,执笔此书,真是生前之荣哉!」上人闻之谓言:「汝希名闻乎?虽有其才,其心不正,不堪用之,汝其退矣!」上人之立身行事,严正不苟如是;何况撰集此书,意在近增自己信心,远作末代龟鉴,若先住名闻,岂非自误。上人严教,吾人永留心底。

又一大弟子,经过三年修学,一日向上人乞暇暂回故乡,当肩负书囊步出寺门时,上人看着他即将离去的背影便说:「惜哉!修行者未剃发而行矣!」此声遥闻于耳,此弟子立即转身回寺,叩问上人说:「不肖出家,年月已久,今蒙『未剃发』之语,惶恐不安,疑惑不解;耳留此语,不能远行,愿闻其由,是故重返。」上人恺切答言:「僧有三髻:所谓『胜他、名闻、利养』是也,此三年之间,集记法然所述法门以随身,回本国而轻人,此『胜他』也;欲人赞为优秀学者,此『名闻』也;因而期望檀越供养,此『利养』也。此三髻不剃除,不可谓之僧伽。」此时此一弟子,禀承教言,深怀悛悔,当下取出囊底所纳抄记书物,皆悉焚弃,然后回乡。

慧净行笔至此,不觉毛竖,感动不已,所谓「严师出高徒」,禅门亦有「棒喝之下出祖师」之雅誉,若无此师则无此徒,后来此一弟子弘化一方,被尊为一宗一派之主。纵观当今之世,师道不传,古风不在,令人深为叹息。而慧净下劣之辈,滥厕僧伦,三髻未除,悲哉!可耻可伤矣!

学佛最重「多闻熏习」,所谓「闻、思、修」三慧;而儒家亦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正当恭聆妙谛时,要专一其心,心入其境,把握重点,谨记要义;且一日三复,时加思惟,以此自信,以此教人信,传播弥陀悲心,契合大乘精神;故集记师言,正如孔子所谓「述而不作」。而今上人戒以「三髻」之语,可见上人对为「僧」之弟子的人格教育,其不苟且、不放纵的严格性,亦可见一斑。后之学者,弘扬此法时,若其心正,则弥陀势至同为欢喜;若心不正,则龙天护法共相冥遣。

十三

法然上人常向人讲的一句话便是《观经》〈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说:「闻名不信如不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此《观经》〈流通分〉之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骨髓、结晶,是净教的宗旨、方针、目足,是十六观的千里来龙在此结穴。《观经》一部的千开万阖,在于诱引群机入「一向专称」的一行;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在此。然而古今诸师未彻佛意,无择法眼,故于此经文昧而不知,盲而未见,以致解释此经,千解万释,皆误佛意,未中正鹄。独有传承昙鸾祖师之正脉,世称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释此《观经》,阐弥陀本愿正意,彰释尊出世本怀。大师解释此经文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真是一语万钧,净宗宗义,如拨云见月,朗然独照;似花落莲成,不带方便。势至菩萨示现的法然上人深具宗眼、择法眼,故能依此一语而建立净宗宗义。《净土随闻记》曾记载这样一段典故:

又一时师(法然上人)语曰:一日予游月轮禅阁之馆,适山僧某来会。

僧问予曰:「闻公立净土宗,尔乎?」

予答曰:「然也。」

又问:「依何经论立之耶?」

答曰:「依善导《观经疏》中付嘱文立之。」

僧曰:「其立宗义,何唯依一文耶?」

予微笑不答。

彼僧还山语宝地真公曰:「空公得吾问,不能答。」真公曰:「空公不答者,非不能矣!以不足答故也。空公于我台宗,已为达人;且广涉亘诸宗,神智高迈,子也自料所问浅薄,勿敢经蔑空公矣!」真公能知予者,圆戒法门乃予之弟子也。

诵《观经》之人何其多,独有善导大师知佛正意;读《观经疏》之人亦不少,独有法然上人依之开宗。佛法无多子,迷在永劫,悟在刹那。释尊拈花,迦叶微笑;弥陀之心,势至知之。所谓「圣人能知圣,凡夫不知圣」。

十四

法然上人又说:

1我立「净土宗」之原意,为显明凡夫往生报土也。

若不别开宗门,何显凡夫生报土之义乎?

2成佛虽难,求往生易得;

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

3圣道门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4自力者圣道门也,凭自己三学之力求出离故也。

他力者净土门也,求生净土之人,皆知自己机分不能出离而凭佛力故也。

5我立「一向专念」之义。

6法然眼中:三心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五念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四修亦是南无阿弥陀佛也。

7倦念佛失无量宝

勇念佛开无边悟

8不论何等大罪,念佛即消;

不论何等恶人,念佛即善。

弥陀本愿,不简善人恶人,平等救度。

9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

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10本愿之念佛者,使其独立不插助也。

言插助者:以智慧插助、以持戒插助、以道心插助、以慈悲插助也。

善人即以善人念佛,恶人即以恶人念佛,唯以天生本性而念佛之人,谓之念佛不插助也。

然而改恶成为善人而念佛之人者,则契合佛意也;

因不能契合故,而思此思彼;

如是不起决定心之人者,往生不定之人也。

11往生者,思一定则一定也,思不定则不定也。

12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

13欲越一丈之壕者,应勤于越一丈五尺;

深期往生之人者,应勤于取决定之信。

14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与未获得,何者为胜?

法然已经以获得之心境而念佛也。

上面第十段「不插助的念佛」,是已经获得其物,放下了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计度心,其心安稳,成为决定信心,故此后一味念佛,相续不断,无他想、余念间杂,不移不转,不散不失。可知:

因未获得故  而思此思彼

心不决定者  往生不定也

信不决定者  往生不定也

故往生决定  在信心决定

十五

此《选择本愿念佛集要义》分为(一)与(二)两部分,(一)是翻译自稻城选惠所撰《法然教学之概要》一文,(二)是翻译自安井广度《法然之教义概要》一文。两位都是净宗泰斗,教门耆宿;前文简要,后文详明,同时编译,彼此会通,以深明本书要义。

并附有二篇传记,一是《源空上人传》(十六门记),系日文体,圣觉上人撰述;二是后代之白誉秀道氏以汉文所集记的《圆光大师略传》。

法然上人之传记颇多,古今中外,高僧大德,贤士文流之传记,少有出其右者。卷数多少不定,多则有天皇命令所纂辑的《敕修御传》四十八卷,少则有十卷传、九卷传、一卷传不等;大多日文,少数汉文。其中以圣觉上人所撰述之传最早出,圣觉上人是法然上人嫡传高弟,泻瓶上足,当时耆宿,众所钦仰,其撰述简要而信实。

佛历二五四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慧 净  谨识

选择本愿念佛集要义(一)

一、法然上人略传

法然上人-源空-于西元一一三三年四月生于日本美作国(今之冈山县)久米郡稻冈南庄,现此处有纪念上人之诞生寺。父亲名漆间时国,母亲姓秦。父亲于上人九岁时被源定明夜袭所杀,因父亲横死时的遗言而出家。

十五岁之前在叔父辈的观学得业之菩提寺学佛法。十五岁春天上京都比睿山,先后入源光、皇圆、睿空之门修学佛道。

尔后二十四岁时,参访很多高僧大德,寻求出离要道,但可说全无收获。再度登比睿山,更入黑谷之报恩藏,五遍读破《一切经》。因读到源信大师所着《往生要集》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之文,得知往生净土之道,终于在第三遍重读善导大师《观经疏》时,于〈散善义〉之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之文而廓然启开了救度之眼,从此住于大安心之境。那时上人四十三岁―此岁是父亲时国横死之龄-。《拾遗古德传》(觉如)卷三如此记载:「故予以《往生要集》为先达而入净土门,之后入黑谷之报恩藏披览《一切经》时,读至光明寺之《观经疏》……」

此后无余念地专心于念佛一门之自行化他。六十六岁大病一场,痊愈后依九条兼实公之要请而撰述《选择本愿念佛集》,显明净土宗独立之本义。

之后七十五岁遭遇承元法难而流罪于赞岐之盐饱岛,十二月蒙敕免,但尚是流罪之身,故不能回京都,而住锡于摄津之胜尾寺四年多。于西元一二一一年回京都,翌年正月二十五日往生,春秋八十岁。

上人之着作颇多,现今以《法然上人全集》公刊于世。主着除本书《选择集》外,有《汉语灯录》十卷、《和语灯录、拾遗语灯录》三卷(以上皆收录于大正藏第83册)。

上人有很多弟子,最有名而各成一派宗师的是证空(西山)、圣光(镇西)、隆宽(长乐寺)、长西(九品寺)、幸西(一念义)、亲鸾(真宗)等。

二、选择集概要

《选择集》具名《选择本愿念佛集》,如同题号是一部之总标,本集十六章之内容总摄在此题号;是故结劝之文云:

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

仍今憖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

更详言之,尽在于《教行信证》〈行卷〉所引用之《选择集》之文,〈行卷〉之七祖引文的结尾引用此集之「题号」、「标宗」之文及结劝之「三选文」。此三选文初之搁圣道门入净土门是显明第一之二门章;其次正杂二行之中抛杂行归正行是第二章;最后「依佛本愿故」是显明本愿章之意,三选文显明此三章之大意。此三章在于说明题号之「选择本愿念佛」之本愿章,故最初之二章亦归于本愿章,而此本愿章归于「标宗」之十四字,标宗之文则归结于题号之「选择本愿念佛」;因此一部十六章皆包含于〈行卷〉所引用之文中。

进一步略述本集十六章之内容,如次:

第一〈二门章〉:(又名〈教相章〉)依道绰禅师论证佛教有「圣净二门」,而举出「净土宗」独立宣言所依据的《净土三部经》和天亲菩萨的《净土论》,所谓《三经一论》作为「所依经论」;其次「师资相承」,举出善导流的相承;在此先举出圣净二门的「教判」乃是本集可作为净土宗独立的宣言书之故。古来日本之净土教虽有空也、永观、源信等多位念佛者,但都不出真言宗、天台宗等之中的「寓宗」性净土教之领域;而上人自己脱离天台宗独立净土一宗;因此,二门章首先出现在冠头之处。

第二〈二行章〉:依善导大师开展净土门的内容,引用《观经疏》〈散善义〉的「就行立信」之文,说明正杂二行之中「舍杂行归正行」。正行有五种,此五正行之中以第四的「称名为正定业」,而前三后一为助业。第四之正定业即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其正定业之理由乃在于「顺彼佛愿故」。更且以修称名为正定业之五正行与修杂行举出五种得失,以此劝导专修念佛;特别于第四「回向不回向」之处举出善导大师之「六字释」,作为「他力之念佛」的论证。

第三〈本愿章〉:开展以称名为正定业之理由的「顺彼佛愿故」之「本愿」,选择称名之理由提出「胜易二德」;之所以「胜」是依据其体之名号乃是「万德所归」,「万行圆满」之嘉号故,成为机受之无作,在此举出「易」之德。依此可明知他力无作之念佛,其解释与从来「观胜称劣」之念佛的看法完全相反。

第四〈三辈章〉:从本愿章以后即已依据《净土三经》,不过到第六之特留章是依据《大经》,因而此第四之三辈章是依《无量寿经》之「三辈文」,三辈相同的都有「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之文,劝导念佛往生。然而三辈章出现「舍家弃欲」等之诸行,在此举出「废、助、傍」三义而言:「殿最难知,然今若依善导,以初之『废立』为正意」,劝导念佛往生之义。

第五〈利益章〉:依《大经》〈流通分〉「一念得大利」之文,比对诸行有上小利,念佛具足无上大利之德。成就文之一念与下辈章之一念未说其功德,而付嘱之一念说是「一念得大利」,此一念一无上、十念十无上、百念百无上、千念千无上之念是依据「一多功德平等」,可知称名不认为称名功德的「他力念佛」。

第六〈特留章〉:依《大经》〈流通分〉「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之文,举出「四意」以赞叹念佛之法的妙用。即一者圣道之教先灭,净土之教特留;二者十方净土之往生法先灭,西方之念佛特留;三者往生兜率天之教先灭,往生极乐之法特留;四者诸行往生之法先灭,念佛往生之法特留。念佛之法所以特别独留乃是四十八愿中的「王本愿」之故,通于正像末之三时。

第七〈摄取章〉:此章到第十二之付嘱念佛章等六章是依据《观经》。此章依据《观经》之第九真身观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文,举出善导大师之释,说明称名念佛是「选择本愿之行」,蒙摄取之益;诸行非本愿行,故不蒙摄取之益。

第八〈三心章〉:引用《观经》之第十四观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及善导大师《观经疏》之「三心释」并《往生礼赞》前序之「三心释」,而且开始便说:

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

明知上人之念佛是信具之称名、正信之念佛;特别应注意的是「深心释」之「私释」中提出「信疑决判」之文,由此亲鸾上人的信心正因之义在法然上人之上可得明知。

第九〈四修章〉:解说《往生礼赞》前序的安心(三心)、起行(五念)、作业(四修)之四修,即「长时修、恭敬修、无间修、无余修」;特别在无间修之结尾言:「当念佛恩,报尽为期,心恒计念。」对上之三心章的信心正因存有称名报恩的义据,净宗教义之骨目在法然上人之上亦可得明知。

第十〈化赞章〉:举出《观经》「下上品」闻经之善与念佛。来迎之化佛赞叹行者的称名而不赞闻经之善,此乃因闻经之善非本愿行,杂业;念佛之行是本愿行,正业之故。

第十一〈赞叹念佛章〉:此章亦名〈约对章〉,依《观经》〈流通分〉之「若念佛者……」之文,对于杂善显示念佛之益无可比类。念佛灭极重之恶业故「胜」,诸行虽灭轻罪而不能灭重罪故「劣」。念佛行者现在被赞为「人中芬陀利花」,获得诸佛之拥护,当来速疾得证涅妙果,得现当二世之益。开示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极善最上之法,可说救度极恶人之法才是最上至高之法。

第十二〈付嘱念佛章〉:依《观经》〈付嘱章〉之「汝好持是语」之文。释尊在〈正宗分〉虽说「定散二善」,而到了〈付嘱文〉则不付嘱定散二善,唯付嘱念佛一行。然而何故前面宣说非需要之定散二善?乃是定散为废而说,唯念佛一行为立而说;又为了显示念佛超过余善而说定散二善,若不说定散二善,则不能显出念佛特秀之故。

第十三〈多善根章〉:此章到结尾之第十六章等四章是依据《阿弥陀经》。此章引用《小经》〈修因段〉之文,更引用《法事赞》之「极乐无为涅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之偈,叙述念佛是多善根,具足「大、多、胜」之三德以反显杂善是小、少、劣。

第十四〈证诚章〉:引用《观念法门》等《小经》之〈六方诸佛证诚段〉,叙述念佛蒙六方诸佛证诚,以反显余行不蒙证诚。

第十五〈护念章〉:依《观念法门》、《往生礼赞》中所显明的《小经》诸佛护念之意,叙述念佛行者蒙诸佛护念之益。

第十六〈殷勤付嘱章〉:最初引用《阿弥陀经》〈流通分〉与《法事赞》之释,其次私释之处提出《无量寿经》三选择、《观经》三选择、《阿弥陀经》一选择、《般舟三昧经》一选择,弥陀、释迦、诸佛等同选择念佛一行,以显示《净土三经》以念佛为宗致。特别标示「殷勤付嘱」是可看出将《观经》「付嘱持名」之意重新付嘱舍利弗之故。

最后「欲速离生死」以下是结劝十六章之文,在此举出「三选文」,其次说明「偏依善导大师一师」之理由,最后叙述本书撰述之由来。

简单说明本集之分科如次:

选  择  集

一、标宗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二、本论

一 二门章

依道绰示舍圣归净

二 二行章

依善导示舍杂归正

三 本愿章

依大经显念佛要义

四 三辈章

五 利益章

六 特留章

七 摄取章

依观经显念佛要义

八 三心章

九 四修章

十 化赞章

十一 约对章

十二 付嘱章

十三 多善根章

依小经显念佛要义

十四 证诚章

十五 护念章

十六 殷勤付嘱章

三、结劝

欲速离生死

三、选择本愿

「选择本愿」是上人开始使用的第十八愿之愿名,「选择」是依《大经》异译之《平等觉经》与《大阿弥陀经》;原语Parigraha,一般汉语译为「摄取」或「摄受」,即意味着法藏菩萨于因中二百一十亿之诸佛土中选舍余行,选取念佛一行。「本愿」之「本」有「因本」与「根本」之义,在此意味根本之义。根本是与枝末相对的,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誓愿中的第十八愿为「根本愿」,其他四十七愿为「枝末愿」;因此《教行信证》〈行卷〉所列举的五个愿名之中也引用此「选择本愿」之愿名。此第十八愿中唯选择念佛一行而选舍其他余行之理由,上人举出「胜、易」二德加以说明;与此相反,诸行即是「难、劣」。念佛之所以「胜」乃因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举凡一切内证功德、一切外用功德,全都摄于名号之故。恰如屋舍「家」之一字作为「家」的机能全皆具备;与此相反,诸行犹如栋梁椽柱,不过是家的一部分。此念佛之胜的体德,当下意味着机边之无作而成为「易」之德,因此谓之不简男女贵贱、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故言:

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

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为本愿欤!

在此明知念佛是他力无作之行。

因此,上人之念佛乃是他力,由二行章、本愿章、利益章、三心章等可得明知。他力之念佛故,是称名不认称功之信海流出之称名;可知亲鸾上人之正信念佛的立场完全与此相同。不过法然上人的立场在外表上始终立于对诸行之「二行废立」的「相对门」之上,而亲鸾上人的立场是向内立于「信疑废立」之上,大体上其立场不同。

四、信疑决判

在亲鸾上人之着作中,始自《正信念佛偈》,《净土文类聚钞》、《尊号真像铭文》、《高僧和赞》等一齐赞叹上人之处都举出「信疑决判」之文。信疑之得失已于《无量寿经》〈胎化段〉及《易行品》〈弥陀章〉有提到,然而迷悟之由信疑所决判则始自上人所显明,其信疑决判之后接着说:

今建立二种深信,决定九品往生者也。

举出二种深信必须注意。救度「无有出离之缘」之机的本愿故,自己的罪障不障碍,善根不增加,因此决定九品之往生。上六品之大小圣人的善行不作善功,下三品之恶人的恶业不能障碍;往生之道不外于乘托弥陀愿力。因此自己之救度决定于是否乘托弥陀本愿,在此依据信疑来决判迷悟。若从佛教本来的立场而言,不直接说疑是迷之因,迷之因始终都是根本烦恼;然而成就烦恼具足的当下得以救度的本愿成就为前提故,依据是否接受之而决定其迷悟。在自己追求时,已先行给予救度之法故,所谓自力疑心是自己拒绝此他力之法;拒绝的东西已经送到了,接受之故,在此很明显地意味着机受无作的他力信心,信心之正因可得明知。上人之念佛犹如三心章的标章之文所提示乃是信具的念佛,信海流出之他力称名愈益明显;更照会其次之四修章,则信心正因,称名报恩之净宗根本义可谓是继承自《选择集》之真意。

选择本愿念佛集要义(二)

一、选择集之解说

法然上人的着书最有名的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早在上人入灭之年,即建历二年九月八日印行于世,其他着作不久亦由遗弟集录弘传;但其中疑议不少故,须要特别研究。

《选择集》是后鸟羽天皇建久九年,上人六十六岁时依前关白九条兼实之请所撰,相传题号与题下十四字是上人自记;第一〈教相章〉到第三〈本愿章〉之《五会法事赞》之文是安乐房尊西执笔,其后主要由真观房成西执笔。凝然之《净土法门源流章》记载:「于时源空年六十六,录《选择本愿念佛集》一卷,立净土宗,大显其义;自此以后,净教甚昌。」师炼之《元亨释书》言:「藤相国兼实,延问净土之事,空述《选择集》呈之;专修之徒取为秘要。」其地位可卜而知。

本集题下书「南无阿弥陀佛」,下二行记「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一本作为先),此八字是上人之标语,出自源信大师《往生要集》之文。其次本文由十六章所成,各章亦皆由「标章」、「出文」、「私释」三段所成。

第一〈教相章〉:亦称〈二门章〉,标章是「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之文」,引用《安乐集》上卷「二门判」之文。其次私释立「净土宗」之宗名,此后记载「圣净二门之教判」与「所依经典」及「师资相承」之事;很清楚地可以读出「开宗宣言」的意味。

第二〈二行章〉:标章是「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引用《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文,私释之;更引《往生礼赞》「专杂二修」之文,又加以私释。盖于前章显示舍圣归净之意故,今章论净土门之行。私释的「明往生行相」之下,先分「行」为「正、杂」,其次定义「正行」,开展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之五种,又可谓六种;又合之以称名为「正定业」,前三后一为「助业」。就「称名正定业」有如次之问答:

问曰:何故五种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

答曰:顺彼佛愿故。意云: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也。其本愿义,至下可知。

其次定义「杂行」,以正行为准亦分五种。此后,「判二门得失」之下立五番相对,即亲疏对、近远对、无间有间对、不回向回向对、纯杂对,以此批判正杂二行之得失,说明道绰禅师分「念佛往生」与「万行往生」,怀感大师分「念佛往生」与「诸行往生」,其意皆同。

次,就《礼赞》之文别无解说,大体上视同二行与二修,而结之以:

见此文弥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行者能思量之。

第三〈本愿章〉:标章是「弥陀如来不以余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之文」,引用《大经》第十八愿文并《观念法门》、《往生礼赞》所出「本愿加减文」,然后私释。盖于前章显明「舍杂归正」之旨,分别正助,以称名念佛为正业,并且其称名是「彼佛本愿行」故,详明佛之愿心,要在信受奉行,呼应「其本愿义至下可知」之句而设本章。在此首先说明诸佛有总别二种之愿,其次依《大经》述选择本愿之相,以「难易胜劣」之二义窥探弥陀选舍诸行、选取念佛一行,以之为本愿之意。次述本愿之成就,终以「念声是一」之释解释本愿之十念为十声,会合《经》之「乃至」与《释》之「下至」,以显示名为「念佛往生愿」之所以,其文云:

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

诸师别云十念往生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

善导总言念佛往生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第四〈三辈章〉:标章是「三辈念佛往生之文」,引用《大经》之「三辈文」,私释则以「废、助、傍」之三义,决定三辈为念佛往生之文。《大经》三辈与《观经》九品是开合之异故,结为「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盖于前之二行章独立称名念佛,其次于本愿章述其为选择本愿之念佛,显明题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之意。或许如《大经》三辈(或者如观经九品)有说诸行往生之经文故,为了显明此等经文毕竟不外于在说念佛往生,而以「废、助、傍」三义作答而说:「但此等三义,殿最难知;请诸学者,取舍在心;今若以善导,以初(废立)为正耳。」亦即三辈文所说诸行并非以说诸行为目的,乃是一、为了废诸行归念佛才说诸行(废立义);二、为了助成念佛才说诸行(助正义);三、为念佛、诸行二门各立上、中、下三品(傍正义)。毕竟可看出三辈都在通说念佛往生。但后之二义,三辈中所说诸行存在助与傍;前之一义以诸行为方便而被舍,三辈段成为纯粹念佛往生之文。从前后之体裁回顾之,征诸总结之文,又其次说明三辈与九品之开合的下面提出「废立义」,照应结文之「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矣」,则可知上人之意在于废立义;因此第五章以下始终都是念佛的赞叹。

第五〈利益章〉:标章是「念佛利益之文」,引证《大经》〈流通分〉之文与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之文,说明所谓「一念大利无上功德」之意。一念一无上、十念十无上等是有名之语。

第六〈特留章〉:标章是「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特留念佛之文」,引用《大经》「特留此经」之文,于私释提出圣道净土二教之住灭、十方西方二教之住灭、兜率西方二教之住灭、念佛诸行二行之住灭,而以举后劝今为结。

第七〈摄取章〉:标章是「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之文」,引用《观经》「光明摄取」之文与《观经疏》〈定善义〉之释、及《观念法门》之文,私释说明念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之三义及本愿义,故摄取之;余行没有此义,故无摄取之义。

第八〈三心章〉:标章是「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引用《观经「具三心者」之文与《观经疏》〈散善义〉及《礼赞》之三心释,私释谓之「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然观其释文,可看出三心收摄于一深心念之笔势,其「深心」言:

「深心」者谓「深信之心」,当知: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之城,以信为能入。

故今建立二种信心,决定九品往生者也。

显示依深信上面所述之念佛往生愿,九品众生决定往生之旨。尚且本章对于上面二行章与本愿章,应特别研究之处。

第九〈四修章〉:标章是「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之文」,引用《礼赞》「四修」之文与慈恩之《西方要诀》所出之四修文而私释之。四修是长时修、殷重修、无余修、无间修;其中以「长时修」为代表,劝导信(三心)本愿名号之人,应长时不懈怠修称名等行。

第十〈化赞章〉:标章是「弥陀化佛来迎,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之行之文」,引用《观经》下上品之文与《观经疏》〈散善义〉之释,私释述化佛赞叹念佛行者之旨。

第十一〈约对杂善章〉:标章是「约对杂善赞叹念佛之文」,引用《观经》「是人名芬陀利华」之文与《观经疏》〈散善义〉之释;私释首先为加强其意,约对杂善以赞念佛。其次,上上之念佛不说于上上品而说于下下品,乃是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极善最上之法,而显示念佛之胜德;更且叙述九品之配当是一往之义,念佛行者所蒙受的乃是现当二益。

第十二〈付嘱念佛章〉:标章是「释尊不付嘱定散诸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引用《观经》「付嘱文」与《观经疏》〈散善义〉之释,私释先细释定散二善,其次强调废(定散)立(念佛)之义。释尊说定散诸行是为了显示念佛胜德,然而当代行者不了解此旨,因而述怀言:

然世人若乐观佛等不修念佛,此非唯远乖弥陀本愿,亦是近违释尊付嘱,行者宜商量。……

凡散善十一,人皆虽贵,而于其中四个行(大小持戒行、菩提心行、解第一义行、读诵大乘行),当世之人殊所欲之行也,以此等行殆抑念佛。

尚且结《观经》之说意而言: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

此等释文实在很明确。

第十三〈多善根章〉:标章是「以念佛为多善根,以杂善为小善根之文」,举出《小经》「执持名号」之文与《法事赞》之释,而解释其意。

第十四〈证诚章〉:标章是「六方恒沙诸佛不证诚余行,唯证诚念佛之文」,引证《观念法门》、《礼赞》、《散善义》及《法事赞》并法照大师之《五会法事赞》等文,而释其意。

第十五〈护念章〉:标章是「六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之文」,举出《观念法门》及《礼赞》之文,而释其意。

第十六〈殷勤付嘱章〉:标章是「释迦如来以弥陀名号殷勤付嘱舍利弗等之文」,举出《法事赞》之赞文,并加私释。然而此处之私释与其他不同,并未别释其文,好像本书结论之型态,所以古来也有学者将「私云」以下另外视之;可是各章都有标章、出文与私释之故,「私云」以下也应作为本章的私释来看。本章是最后一章故,总括从来所叙述,并且供作本章之私释。

首先,初言「凡案三经意,诸行之中选择念佛以为旨归(宗致)。」就《大经》立三选择,就《观经》亦立三选择,就《小经》立一选择,并别就《般舟三昧经》加一选择。盖初之二章是依相承(道绰禅师、善导大师)人师显明废立宗旨,第三章以下显明二行章所诠释的念佛要义,依《三经》与善导大师之文发挥,依据《三经》要约成十四章,并结为七选择,以简明三佛(弥陀、释迦、诸佛)之选择,给人深刻印象。其关系如次:

其中三心、四修之二章是说明信行本愿念佛之相故,从属于二行章或者本愿章,而《般舟经》之「选择我名」入于「弥陀之选择」。

如斯,法然上人其次拈出有名的「总结文」云: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若将此配当十六章,或有学者以初四句配教相章,次四句配二行章,后八句配后十四章;或有学者以初四句属教相章,次十句属二行章,后二句属本愿章之意,而后十三章收于本愿章;或有学者以初四句属教相章,后十二句属二行章,而后十四章收于二行章。盖就上人之「化风」,配当于教相、二行(后十四章)之二章较亲切,就「化意」则配当教相、二行、本愿(后十三章)之三章较相宜。又,约二行章之「文相」,「欲入净土门」等之四句配当二行章,后之八句配当本愿章等;约「文意」则「欲入净土门」等之十句配当二行章,后之二句配当本愿章。

尚且,上人于本集后面释明偏依善导大师一师之义,赞叹善导大师之疏,依之告白入信之旨趣而言:「自其以来至于今日,自行化他唯念佛。」最后记录依兼实公之请而撰集此书为结。

诚然,本书是就「选择本愿之念佛」,集其要文,述其要义,作为立教开宗甚为相应所整理的一本书。

二、教义上之功绩

1.净土宗之独立

上人在净土教史上的功绩,在于「净土宗」的开立与鲜活的「念佛往生」之主张。

净土教渊源于《净土三部经》,依印度之龙树、天亲及中国之昙鸾、道绰、善导等祖师而愈益流步;于日本则很早之前便受到南都北岭之学僧们的喜欢,而且由于源信大师的出现而渐渐弥蔓于上下;如三论宗之永观法师自称「念佛宗永观」。可是独立一宗的机运未熟,所谓「寓宗」的型态;今依上人以「净土宗」之名向大众呼唤,净土教之独立才是上人生死以赴的事业。醍醐本《法然上人传》云:

或时云:我立净土宗意趣者,为示凡夫往生也。若依天台教相者,虽似许凡夫往生,判净土至浅薄也;若依法相教相者,判净土虽甚深,全不许凡夫往生也。诸宗所谈虽异,总不许凡夫生净土;故依善导释义兴净土宗,即显凡夫生报土也。爰人多谤云:「虽不立宗义,亦可劝念佛往生;今立宗义,唯为胜他也。云云」若不立别宗者,何显凡夫生报土之义?若人来问念佛往生者,是何教何宗何师意乎?答曰非天台非法相非华严,是故依道绰善导立净土宗,是全非胜他也。

意义甚明。更阅《大经释》,通常演讲经释时,初述其经大意,次窥来意,后释文句;而教判若非开宗之书则不辨之,此为通则。然而此书初述大意,次设「立教开宗」之一项,由此可知如何地苦心于净土宗之独立。承元之法难实由此而生,南都北岭之奏状数其「立邪宗之罪」,明惠之反驳书亦数其「能立之一宗不成之过」。

前章曾提到《选择集》是依兼实公之请,而集念佛要文,述念佛要义之故,难以直接说是「立教开宗」之书;然而最初设立〈教相章〉,叙述所谓开宗之条件的「宗名」、「所依经论」、「师资相承」、「教相判释」等四项,从这些来看,得以成为立教开宗之书,其用意令人感念。兹述其梗概如次:

一、宗名:以元晓之《游心安乐道》所言「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及慈恩之《西方要诀》所言「依此一宗」,迦才之《净土论》所言「此之一宗,窃为要路」等文为典据,建立「净土宗」之宗名。

二、所依经论:依善导大师等,以《三经一论》为正明往生净土之教,《华严经》,《起信论》等为傍明往生净土之教。更见《大经释》,三经之中特以《大经》为根本,余经为枝末,此是因为《大经》说弥陀之本愿故;但,上人之教化与善导大师相同,一方面根据《大经》之本愿,一方面以《观经》开示之。又,何故《净土论》(一论)几乎未曾引用?

三、师资相承:初述中国之净土教有庐山流、慈愍流、道绰善导流等之三流,而自己所依之道绰善导流又有二种相承,即一是道绰禅师《安乐集》所出「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之六人;二是唐、宋高僧传所出「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之六人。然而依据传记,俊乘房重源入唐时,上人托其汉土若有五祖(除菩提流支)真影,即请带回;后来重源归朝,带回「五祖真影」及「极乐曼陀罗」,此二幅同时挂于东大寺之工作中的檐端,恳请上人为导师演讲《净土三部经》。又,以此为缘而编集《类聚净土五祖传》(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一五四页)故,且前说之菩提流支、慧宠、道场、法上之四师未出现在上人的着述,故上人是以后说为本,菩提流支除外,以其他五师(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为净土宗之祖师。(亲鸾上人之七祖相承是以此五祖传持之样式为基础,更于三国广求净土祖师,竖顾传法之迹,横考选定条件,而大成之。)

四、教相判释:远顾龙、鸾二祖之「二道判」,直接依道绰禅师区分佛教为「圣净二门」,说明净土门有正明净土往生之教与傍明净土往生之教二种;更见《大经释》,依「横截五恶趣」之经文分别二门,而如是说:

抑!三乘四乘圣道正像已过,至末法但有教无行证故,末法近来无断惑证理;无断惑证理故,以之无出生死之辈。往生净土之法门,虽未断烦恼之迷,依弥陀愿力生极乐者,永离三界出六道生死故,往生净土之法是未断惑出三界法。故末代出离生死往生净土,出离生死更以不可阶故,有心之人若欲出生死者,必可归净土门。……天台真言皆虽名顿教,断惑故犹是渐教也。未断惑出过三界之长迷故,以此教为顿中顿也。(古本)

这虽是依据道绰禅师《安乐集》之语,然而有决死之呼唤。又,上人依善导大师区分净土门为「要弘二门」,自己舍要门而凭弘愿,力说「一向专念」。

若见其传,记载「承元法难」之际,弟子西阿顾虑世间之讥嫌,上人回答说:「我虽赴死刑,此事(一向专念)不可惮言。」又,对含泪相送的道俗说:「驿路是大圣之行处:汉家即是一行阿阇梨,日域即是役优婆塞;谪居亦是劝化之住所:震旦有白乐天,吾朝有菅丞相。在缠出缠皆是火宅,真谛俗谛悉为水驿。」诚然,净土宗之独立是上人冒死之力所达成,这是古来敬称上人为「本朝念佛之元祖」的原因。

2.念佛往生之教化

如前所述,上人依道绰禅师开净土宗,依善导大师宣布念佛往生之道故,其教化本来不出于道绰、善导二祖,可是《安乐集》第三大门中所出「圣净二门」之说,于《选择集》成为净土宗之「教判」;《观经疏》〈散善义〉「深信释」中所出「正杂二行」之说与《礼赞》「一行三昧」之下所出「专杂二行」之说,于《选择集》成为净土宗之「行判」。更于善导大师之「本疏」与「具疏」所出要文-例如「三心释」-各予适当地安排于各章,整理之功难没。又,各章设「私释」,以明其意义。尤其当中亦应注意的是第二之〈二行章〉与第三之〈本愿章〉及第八之〈三心章〉并第九之〈四修章〉;于二行章举出「所就之行体」(本愿之念佛),于本愿章寻其意义;于三心章显示「能就之信相」,于四修章劝导能行,以明念佛往生之大义。

①本愿之念佛

上人二分适当大师之「三心释」,于二行章引用「就行立信」之文,于三心章之初标章为「念佛行者必可具三心之文」,凡其余文皆引用之。此同三心释之文,然而就行立信之文是说「所就行体」,其他正说「能就信相」故,亦如将此分割为二章,从此就其「所就行体」述之。

见二行章所引之疏文,先标「就行立信者」,立信所就之行是什么?自己征之,次答「然行有二种」。因此,在此所出之「正、助、杂」之三行,这只是列举往生行体,未必都是立信所就之行,所以标章说「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先劝「舍杂归正」;又,初开「五种正行」,也在其次合之为「正助二业」;回顾弥陀本愿,独以称名为正定业,乃是就此。即大略上对判正杂时,「舍杂就正」;细判五种正行时,「舍助就正」。因此,其次之本愿章以后只一味的劝导称名念佛。总结文说: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犹傍」之句似缓而急之故,亲鸾上人将「傍」字直接解释为「舍」(铭文)。的确,既题名为:

选择本愿念佛集

题下又标: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

念佛为本

并且于结尾述怀说:

于是……立舍余行,云归念佛,自其以来,至于今日,自行化他,唯念佛。

依此可知所就之行是本愿之念佛,是本愿之行一点也无可致疑。为了提醒加以注意,引用一二段劝进念佛之文如次:

上人言:我立「一向专念」之义,人多谤言:「虽修诸行,全不妨念佛往生;何必立一向专念之义乎!此偏执也。」如是难者,不知此宗之旨故也。《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释》判「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若离经释私立此义者,则实可责;若兴此难,则是先谤释尊,次谤善导;其咎不在我身。(法然上人行状画图第四十)

法莲房言:「古来先德皆有遗迹,然今未建一宇之精舍,入灭之后,以何处为遗迹乎?」

上人答曰:「若卜一庙为遗迹,则遗法不普遍;我之遗迹遍满诸州,何故?兴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劝化;因此,不论贵贱,山夫村妇之柴扉,海人渔父之茅舍,有修念佛处,皆是我遗迹。」(同、第三十七)

因此,虽有说诸行往生之文,有修助业之文,这应从别的观点来解释。二行章正以本愿之念佛定为所就之行体。

那么这「称名念佛」是意味着什么呢?这是称念佛名故,直接以能行迎合之;称名以蒙佛之救度,始自镇西派,积能行、积口称的人很多。可是往后看,于三心章标章为「念佛行者必具三心」,其次于四修章解说信念佛之人的行相故,可知二行章的念佛是所就之位,以三心接受之;若直接以为能行,则与四修章混乱,应注意之。当然由于上人开宗之当初,对圣道门的关系上以「行为本位」,很多场合都是「摄信于行」,所谓「行行相对」的教化。总之,二行章是上人自己所宣说「是彼佛本愿行」,是所就位、所信位,此点应预先注意。

那么所谓「本愿念佛」是如何地念佛呢?其详细让于次项,在此想预先就其正杂二行之得失所提出的「五番相对」之中的「不回向回向对」加以论述,其文云:

「不回向回向对」者:修正助二行者,纵令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故《疏》上文云:「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次回向者,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之因。故云「虽可回向得生」是也。

初见此文,似乎在叙述修正助二行者的得益,然而以善导大师的六字释作为证明的地方来看,可知实是修本愿念佛者的得益;又,其他四番之得益也都以说明念佛的得益之文叙述故,应作同样解释。

见此文,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亦即以此欲蒙救度而回向净土时,杂行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时,不成往生之因。因此,若顺此笔法,念佛亦须回向,现《观经》之三心中列举「回向发愿心」,镇西流皆积能称之功,回向念佛往生净土;然而现在上人说「修正助二行(念佛)者,纵令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而引证六字释,这实在不得不有青天霹雳之感。当然,「纵令不别用回向」之语稍微和缓; 然而「自然(他力自然)成往生业」之语甚强。注意所引之文,六字释以「发愿回向之义」证明不须自力回向之同时,也说明他力自然亦即他力回向之念佛。就此回向之义,已于昙鸾祖师、善导大师之下所论成,然就上人探寻之,如次之文云:

弥陀善逝被平等慈悲所催,为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与一切众生悉皆结缘故,立光明无量之愿,即第十二愿是也。又,为欲以名号为因引接众生之事普闻于一切众生故,第十七愿誓言「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次,第十八愿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如同释迦如来在于此土所说,十方各恒河沙诸佛亦同说之。然则,光明之缘普照十方世界而无漏;又,十方世界无量诸佛皆共称赞弥陀名号故,无有不闻。「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之誓者此也。然则,光明之缘与名号之因和合,蒙摄取不舍之益,不可有疑。是故《往生礼赞》之序言:「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又,此愿欲永久济度众生,立寿命无量之愿,第十三愿是也。总之,光明无量之愿者,欲横遍摄取一切众生;寿命无量之愿者,欲竖穷利益十方世界也。(三部经释)

大慈大悲之心中思惟此修因感果之理,年序积空,星霜及于五劫,如是思惟善巧方便:「我当以别愿居于净土,引导薄地底下凡夫。众生以其自身业力不可得往生;我须为众生经永劫之修行,积僧祗之苦行,万行万善之果德圆满,自觉觉他之觉行穷满,以此所成就之万行无漏之一切功德,作为我名,使众生称念,众生若于此起信而称念者,应我之愿得往生。」发起称名号得往生之别愿,此愿若成就者,当得成佛故也。……愿诸行者,尚未取得弥陀本愿之宝珠者,应深纳信心之底;若已取得者,应速以深信之手汲去疑谤之波,莫舍宝空手而回。不论如何,弥陀发起十念之悲愿摄取十方之众生;不论如何我等称念六字之名号得遂三辈之往生。永劫之修行,此为谁哉?功让未来之众生;超世之悲愿,又何意乎?志赐末法之我等。我等若不得往生者,佛岂成正觉乎?佛既已成正觉,我等亦当得往生也。我等之往生者依佛之正觉,佛之正觉者依我等之往生。若不生者之誓故知,不取正觉之言无谬。(元久法语)

弥陀如来因位时,誓愿迎接专称念我名号之人,以兆载永劫之修行回向与众生;浊世我等之依怙,末代众生之出离,若非此者,尚有何期乎?因此弥陀自称「我建超世愿」也。(三部经释)

众生虽拙劣,不能造万德;然而阿弥陀佛造集万德,纳于名号,赐与众生也。又如人子虽幼,父母以慈悲,储蓄万宝让与其子。(十二问答)

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此亦是发愿使称念成佛名号之众生往生故,信而称念之众生必得往生,故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也。称念名号之众生,其所以往生者名号之功用也。……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乃因念佛行者之往生是名号之用也。……阿弥陀佛之名号者胜余佛名号之本愿故也;若不立本愿者,虽称名号,不能破无明,不能成报土之生因,则与诸佛之名号相同。然而阿弥陀佛发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使此愿成就,经兆载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愿业力附随故,胜于诸佛之名号;若称念者,依彼佛愿力决定往生也。是故闻弥陀本誓,无疑住于应得往生之道理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应思决定往生也。例如身着香味所薰之衣,虽谓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服之香味薰身故,则成为其人之香;本愿薰力之香味薰于名号之衣,又此名号之衣一旦成为南无阿弥陀佛者,名号之衣香薰身故,决定往生之人也。(西方指南钞)

莫思以我行之力,我心之巧得往生;应信依佛愿力之不思议使不能往生之人亦得往生,命若终者佛必来迎;此心深信,犹如金刚,不受一切破坏;此心深信彻至临终者,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十二个条问答)

此中第一文是详明善导大师「光号摄化」之文,于第十二「光明无量愿」见「遍照」与「摄取」之德益,于第十七愿窥「名号回向」、「名号摄化」之意(详细在元久法语),以第十八愿为「称名往生愿」,更以第十三「寿命无量愿」竖显其利益之无穷。此中应注意的是第十七愿之名号与第十八愿之称名的关系,上人在很多场合以称名为正定业故,有人谬积能称之功,成为自力之念佛者;然而第一文说「以名号为因引接众生」,第五文说「称念名号之众生的往生是名号的作用」;又,第六文说「莫思以我行之力、我心之巧得往生,应信依佛之愿力不思议使不能往生之人亦得往生。」从这些来看,以称名为正定业是约众生之能行而说,若克实而言可知「名号是正定业」;因此,第二文所言「以万行无漏之一切功德为我名号使众生称念,众生若于此起信而称念,则相应我愿而得往生」之「于此」云云是于名号起信称念,不外是受前引之诸文屡次所提到的名号回向之悲心所发起。其称念领受于信中,与第十八愿成就文之「闻名信喜」一致。上人在很多场合,横示宗教生活的具体相,竖未说宗教生活的基点亦即业成之时刻故,虽用「若起信称念」的风格表现,其意是以「闻名信喜」为「业成时刻」,这于前引诸文有充分的暗示。

因此,回到原点解说「不回向回向」之文,所谓「修正助二行」是指如前述修本愿念佛的人;所谓「修本愿念佛」即是于回向名号之悲心起信而称念故,亦即行者已蒙回向名号故,不必要像杂行之行者用回向;他力自然成就往生之业因。不,行者领会到自力回向是对弥陀的冒渎之故,亲鸾上人依此解释,于《正像末和赞》言:「真实信心之称名,是弥陀回向之法,故名之为不回向;自力称名被嫌贬。」所谓「虽终日能行,不出所行海」之风情。要之,此释是反省行者之回向而领解到弥陀之回向,依弥陀回向而成为行者之不回向。

②选择之愿意

上人于〈教相章〉显明「舍圣归净」之意,于〈二行章〉叙述「舍杂归正」之意,所谓归正行即是成为归本愿之行(称名念佛);次于〈本愿章〉探求念佛往生之愿意,亦即先标「阿弥陀如来不以余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之文」,而引用《大经》第十八愿文与善导大师之本愿取意文,次,于私释略说名「弥陀本愿」为「选择本愿」的意义之后,特于第十八愿探寻选舍一切诸行,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之愿意;其文云: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前五篇文章

净土决疑(2)

净土决疑(1)

恋西大师念佛法要

憨山大师念佛法要

净宗的道风与学风

 

后五篇文章

《选择本愿念佛集要义》序(2)

净宗要义(一)

如本上人主讲:善导大师念佛法要(第一集)

如本上人主讲:善导大师念佛法要(第二集)

净宗要义(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