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增比丘:圆满证悟七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增比丘:圆满证悟七例

 

  解脱道次第

  我们应当知道人身难得,克服了八难八非时的障碍后,要思惟佛法难闻。一个行者决定要依声闻法行解脱道的话,应该如何修呢?在[中阿含.惭愧经]举出修行的次第是:「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其修行次第是:有惭有愧→爱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涅槃。

  有惭有愧是自己的善根;爱恭敬乃是对法师、善知识、贤者的敬爱态度;然后生信;听闻正法,思惟法;培养正念正智;护根门及守戒;心中无悔;生起欢悦;得定(喜→止→乐→定) ;修观得见诸法实相;再维持心于法,于世生厌;无欲;心解脱,慧解脱乃至涅槃。

  [这里讨论的内容与佛说的一致,那就是:亲近善知识→信三宝→正思惟业报、苦→学戒→惭愧→护根→修定→修慧。

  两种福田人

  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学人,一种是无学人.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

  十八学人:信行(Sraddhanusarin)、法行(Dharmanusarin)、信解脱(Sradhadimukta)、见到(Drstiprapta)、身证(Kayasaksin)、家家(Kulamkula)、一种(Ekavijika)、向须陀洹(Pratipannaka Srotaapanna)、得须陀洹(Sotapanna phala)、向斯陀含(Pratipannaka Sakrdagami)、得斯陀含(Sakadagami phala)、向阿那含(Pratipannaka anagami)、得阿那含(Anagami phala)、中般涅槃(Antaraparinirvayin), 生般涅槃(Upapadyaparinirvayin)、行般涅槃(Sabhisamskaraparinirvayin)、无行般涅槃(Anabhisamskaraparinirvayin)、上流色究竟(Urdhvasrota-rupantimat),是谓十八学人。

  无学人:思法(Cetana dharman)、升进法(Prativedhanadharman)、不动法(Akopyadharman)、退法(Parihanadharman)、不退法(Aparihanadharman)、护法(Anuraksana dharman)、…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Sthitakampya)、慧解脱(Prajnavimukta)、俱解脱(Ubhayatobhagavimukta)。是谓九无学人。」

  学人是指阿那含果(三果)以下的圣人,无学人是指由向阿罗汉道以修慧而至阿罗汉(四果)的圣人。

  四双八辈

  解脱道里的四双八辈行者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些是从果位上来看行者所分的。因此四双八辈行者是包括两种福田人。

  须陀洹至阿那含必须断五下分结,阿罗汉必须断五上分结。须陀洹果须断五下分结的身见、疑、戒禁取三结,不堕恶趣,七次欲界天或人间往返(七有),最后脱离轮回苦海。他们的修行着重于戒学、定慧学次之。若是僧尼,于细微戒亦生大怖畏,犯则随悔,如此随顺于梵行而学戒。

  斯陀含果则再减弱五下分结的其它二结即是贪欲与瞋恚结,家家是指向斯陀含的行者,指从这一世的一家到下一世的另一家,斯陀含果是一来果,只来人世一次,比斯陀含稍微高一点的行者叫一种,这是向阿那含,家家、斯陀含与一种都是断三结,贪瞋痴薄的行者,这些行者都是主要靠修戒成就的。([杂阿含823经])

  信行和法行的行者也叫随信行和随法行,他们在接触佛法后,对三宝生起信心,然后依法修持。渐渐学习道迹,受教受诃,然后得究竟智。信行与法行可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不过初果必得。佛所指的趣迹即是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也即是守护六根门,离欲断欲与灭欲使不生烦恼的意思。观忍的意思是指对色、声、香、味、触、法,以慧观,修行难忍而忍,不使六根骋驰于六尘。

  如在[杂阿含892经]所示:

  「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超升是指超越六尘的引诱;离生是指识不生起,是指烦恼不产生;离凡夫地是指远离凡夫日日在红尘里打滚的所在,信行与法行的行者能自制,以法,以戒,以慧使自己远离六尘的诱惑。

  五根(信、勤、念、定、慧)的说法在《杂阿含936经》提到;是指依信入佛门的三宝弟子,于六根门用这五法以少慧观察忍的是信行,于六根门用这五法以增上慧观察忍的是法行。

  关于五种阿那含,根据佛在[杂阿含823经]中的解释:「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定满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学。」

  由此可知,这五种阿那含果是以戒、定成就,有少慧,而且已断五下分结的行者。他们所以会有五种的不同乃是因为修定胜劣差别所致。中般涅槃圣者是属于胜的,上流般涅槃圣者是属于劣的。这与五阿那含天的无烦、无热、善现、善见与色究竟极相似,尤其最低的也叫上流色究竟。

  阿罗汉的果位根据[杂阿含653经]中举出:「若比丘于彼五根(指信、勤、念、定、慧),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指俱解脱)。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者,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者),得信解脱。」

  虽然这俱解脱、身证、见到与信解脱都是阿罗汉,但他们在程度上有胜劣之分。又慧解脱阿罗汉应在见到阿罗汉中。

  向阿罗汉道有:退法, 思法,   护法,   实住,   升进,   接下去的是指阿罗汉的解脱境界。阿罗汉位(不动 ,    不退

  关于心解脱,慧解脱阿罗汉,在[杂阿含710经]解释:「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俱解脱阿罗汉,在[中阿含.大因经]解释:「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着,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三解脱门

  修行达到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ņa)的行者,可由三相随观而转起三解脱门(Vimokkha-mukha)。三种道虽不一样,但是果或解脱是一样。

  由随观无常,离颠倒之相而生起无相随观(道),达到无相解脱(果),这种行者信根增盛,胜解多。由随观苦,脱离渴爱之愿望而生起无愿(无作) 随观(道),达到无愿解脱(果),这种行者定根增盛,轻安多。由随观无我,脱离坚固的我执而生起空随观(道),达到空解脱(果),这种行者慧根增盛,知多。

  例一:明白缘起法的阿支罗迦叶

  这是在[杂阿含302经]中佛与阿支罗迦叶对话的故事。 (阿支罗迦叶是某日早上在佛去王舍城托钵时向佛提出问题) :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

  白佛言:瞿昙 ! 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

  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

  第二亦如是说。

  第三复问:瞿昙 ! 何为我作留难 ? 瞿昙 ! 云何有异 ? 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

  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 ? 瞿昙 ! 苦自作耶 ?

  佛告迦叶:苦自作者,此是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 ? 瞿昙 ! 苦他作耶 ?

  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苦自他作耶 ?

  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 ? 瞿昙 ! 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

  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无因作者 ? 瞿昙 ! 所问苦自作耶 ? 答言无记。他作耶 ? 自他作耶 ? 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 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 ?

  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

  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 ! 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

  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时。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牸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

  阿支罗迦叶与佛陀的问答中清楚显示出来,他在听完佛的解答之后就信服了,选择皈依了三宝尽形寿作优婆塞,并在不久命终时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例子说明明白缘起法的威力,智慧猛利,缘起法本身就说明了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业的相续,没有一个‘我’ 的存在。

  例二:严密实修戒定慧的罗睺罗(罗云Rahula)

  罗睺罗是舍利弗剃度的小沙弥,他小的时候很挑皮,常捉弄人,说谎。于是有一天佛陀亲自教导他:

  「一时,佛在竹林精舍庵婆罗园(芒果园)。

  佛对罗睺罗说: “ 罗睺罗!你去拿个小水盆来。”

  罗睺罗就拿了一个小水盆来,佛又对他说: “罗睺罗!你就像这小水盆,微不足道,妄语无耻者亦如是。”

  佛又说:“把水倒掉。” 罗睺罗就把水倒掉。

  佛又说:“倒掉沙门法,妄语无耻者亦如是。”

  佛又对他说:“把水盆倒转。” 罗睺罗就把水盆倒转。

  佛又说:“倒转沙门法,妄语无耻者亦如是。”

  然后佛又对他说:“ 把水盆放正。” 罗睺罗就把水盆放正。

  佛又说:“沙门法空无所成,妄语无耻者亦如是。国王的大象上战场,长鼻,前脚,后脚,全身均上战场,全身都有危险。同样的,一个妄语无耻者亦如是,全身均有犯戒危险。”

  佛又对他说:“你去拿一面镜子来。”

  罗睺罗拿了一面镜子来时,佛又问他: “镜子何用? ”

  罗睺罗答道: “世尊!用来照自己。”

  佛说:“ 罗睺罗!用来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应如何做?

  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 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不应做。反过来,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 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善巧,调服,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应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 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极力压制自己不做。反过来,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善巧,调服,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常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向同修圣者忏悔。反过来,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善巧,调服,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随喜日夜常做。”

  佛说:“ 罗睺罗!任何未做的语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语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语业,.....

  佛说:“任何未做的意业,欲做时,.....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意业, .....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意业,.....

  佛又说:“罗睺罗!任何久远过去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久远未来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现在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同样的,罗睺罗!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身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语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意业。

  罗睺罗听完佛的开示,欢喜奉行。」([芒果园罗睺罗教经])

  这部经是佛陀最早对罗睺罗说的经,前部以比喻的方式来解说道理,唤醒罗睺罗的愚痴。后部则详细解说如何观照造苦与不造苦的身、语、意业。

  然后佛陀以镜子来照自己的简单比喻,把罗睺罗的心带入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并且分别解说未做的, 正在做的, 已经做的身、语、意业。

  然后佛陀再在这三时中分别解说造业的情况:会带来苦的业、给自己带来苦、给别人带来苦、及给自他皆带来苦的业。

  佛陀教罗睺罗观照这些身、语、意业,这些身、语、意业会带来苦、不善巧、未被调服的身、语、意业;未做的就不应做、正在做的要极力压制自己不做、已做的要向违犯者或圣者忏悔。

  反之, 三时中若做这身、语、意业, 若不会给自己带来苦, 未做的就应做、正在做的要常做、已经做的要日夜随喜做。

  罗睺罗听了佛的教导,就变成一个好孩子,日夜精进修习了十年以上,后来因此而获得佛陀赞许他‘密行第一’。

  [增壹阿含经](安般品十七之一)里记载佛陀教罗云修观及断烦恼,再以安般念修至四禅得三明而解脱:

  「尔时世尊右旋顾谓罗云:汝今当观色为无常。(佛知道罗云波罗蜜已成熟。)

  罗云对曰:如是。世尊!色为无常。

  世尊告曰:罗云!痛、想、行、识皆悉无常。

  罗云对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识皆为无常。

  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此有何因缘?今方向城分卫,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诲我?今宜当还归所在,不应入城乞食。(罗云不乞食还归祇桓精舍修观。)

  尔时尊者罗云即中道还到祇桓精舍,持衣钵,诣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一心,念色无常。念痛、想、行、识无常。

  尔时世尊....告罗云曰:汝当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汝今复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汝今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护心,已行护心,所有憍慢悉当除尽。……

  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灭尽想念)。是时罗云即从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罗云,汝乃能于如来前而师子吼,问如此义。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汝今,罗云,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尔时尊者罗云从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于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

  (1)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

  (2)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

  (3)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

  (4)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

  (5)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

  (6)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息),又时无息亦复知无(息)。

  (7)若息从心出亦复知(息)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息)从心入。

  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

  有觉有观息,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 (宿命智) 。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暇秽,亦无诸结,亦知众生所起之心,彼复以天眼清净无暇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诽谤贤圣,行邪见,造邪见行,身坏命终入地狱中。

  或复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恒行正见,造正见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是谓天眼清净无暇秽,观众生类,生者逝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实知之 (天眼智) 。

  复更施意或尽漏心,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苦习,亦知苦尽,亦知苦出要,如实知之。

  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漏尽智),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罗云便成阿罗汉。"

  这个例子说明了定慧兼修而证果。

  例三:心解脱慧解脱的二十亿耳(Sona)沙门

  [杂阿含254经] :「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住耆阇崛山,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时,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亿耳所,告言:世尊呼汝。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诣二十亿耳所,语言:世尊呼汝。 二十亿耳闻彼比丘称大师命,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二十亿耳:汝实独静禅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学声闻中,我在其数,而今未得漏尽解脱,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钱财,我宁可还俗,受五欲乐,广施作福耶?

  时,二十亿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惊怖毛竖,白佛言:实尔,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二十亿耳!汝在俗时,善弹琴不?

  答言:如是,世尊!

  复问:于意云何?汝弹琴时,若急其弦,得作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云何?若缓其弦,宁发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

  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尊者二十亿耳常念世尊说弹琴譬,独静禅思,如上所说,乃至漏尽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

  二十亿耳沙门起了退心,想要舍戒罢道,回到他富裕的家去,和父母在一起享受五欲,只要广修各种福业就好了。这种人现在不是很多吗?佛以调节琴弦来作调心的比喻开示于他,要把心调的不急也不缓才行,他明白后就回去精进修行,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在[中阿含.沙门二十亿经]里有他自作证之后的偈:

  「乐在无欲,心存远离,喜于无诤,爱(原文作受)尽欣悦。亦乐受尽,心不移动,得知如真,从是心解;得心解已,比丘息根,作已不观,无所求作,犹如石山,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身触亦然,爱不爱法,不能动心。 」

  他向后世的修行人所给的忠告是:「若有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然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

  这是说若要求无上菩提,先得成就信、勤、念、定 、慧等诸学根,以及学戒,精勤断除诸漏,也即是欲漏,有漏(有爱,有贪等) ,见漏(邪见),无明漏等。这在前面数章里讨论过。种种的烦恼和结缚包括下列三十种:贪、恶贪、爱、悭、诳、覆恶、谀谄、诈瞒、幻、瞋、恚、怒、忿、恼、憎、嫉、妒、诤、顽固、放逸、睡眠、掉悔、无惭、无愧、邪见、疑、戒取、慢、憍、增上慢等。

  心解脱是指心从贪欲解脱;而慧解脱则是心离无明而解脱。

  因此一个离欲的人,心善解脱,他还会被什么来朿缚他呢?若再修慧,断除无明,他还会回来吗?上面所谈到的各种解脱乃是我们的心意对种种境所生的分别与执着,这必需靠常常静坐修定以清净的心来观察心念的生生灭灭,这在佛法称为现观,我们必需培养观心,当下就断除对境(色声香味触法)的贪执之心念,而达到离言绝虑、清净心、无念、无心的境界,这是无生的境界,亦即是佛的境界。它是离言语、心思乃及离识的境界。

  二十亿耳沙门的证悟给我们的启发是要不急不缓的精进,才有希望证果。

  例四:‘苦’而‘无愿’解脱的老病比丘

  佛在世时,有一位老病比丘躺在自己的尿粪间,无人来相助。佛等到他将要死时,带一群比丘去到他的住所,然后告诫比丘们,要照顾老病比丘,他亲自为该病比丘换袈裟,并作最后开示:「你的这个身体,不久就会没有了识,将会被抛弃,像朽木一样,没有任何用处。」

  这个病比丘马上以佛法修观,知道这色身的过患,它的无常,不可能是我的;而识是因根身而起,接触境而生,以及起种种思惟等等,故识亦不是我。他当下就证了阿罗汉果,颜容异常,不久过后他就入灭死了。

  佛说:「若人以佛法僧为皈依,由于正确的智慧,得见于四圣谛。那即是见到苦,苦生起的原因,苦的熄灭及导致苦熄灭的八支圣道。

  这才是最安稳的皈依处,这才是无上的皈依处,像这样皈依的人,能解脱一切苦。」([南传佛教朝暮课诵])

  在[南传佛教朝暮课诵]里:「一切因缘和合法无常,一切因缘和合法是苦,一切法无我。生命不是永恒的,死亡才是永恒的。我们将会死,那是肯定的,生命的结局即是死亡。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能保持不变的,我们的死亡才是不变的。实在的啊 ! 这个身体,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一旦没有了识,即被抛弃了,将埋在泥堆下,就像朽木一般,没有任何的用处了。一切因缘和合法无常,生起了必将灭去,有了也会消失的。当一切的“行”完全止息,寂灭才是最快乐的。」

  这病比丘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修行人因病苦所逼,以佛法证果。这是因为作意‘苦’而‘无愿’、‘无作’而解脱,这是三解脱之一。也即是[杂阿含365经]里佛说:「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同[相应部12.16第十经])

  例五:护根第一的难陀(Nanda)

  佛说:「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发须,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

  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醒),语默,住智正智(知)。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杂阿含636经])

  此经中提到照顾根门,离五盖;即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与疑盖。这五盖会使根门接触外头境界时产生烦恼,故通过修习安般念,培养止禅的禅支,以及修观都有帮助,使心在平常的生活中如前进、回返、看前、顾后、屈、伸、着衣、持钵、饮食、咀嚼、尝味、大、小便、行、住、坐、卧、睡、醒、语、默时都能维持正念与定力,免除五盖的影响。

  难陀(Nanda)尊者的例子就是这样。难陀还是王子时,当时在迦毗罗卫国,正在他娶公主为妃的那一个好日子,佛陀来向他托钵,他捧了佛钵去厨房拿食物时,佛陀转身向住的精舍走去,难陀装好食物后,见到佛陀走回,只好捧着佛钵跟上去,他的妃子问他去那儿,难陀答说去佛精舍后就回来。到了精舍,难陀服侍佛陀吃完,洗钵收好,佛以神力,令难陀见到佛身的庄严相貌,然后问难陀你要出家吗?难陀结结巴巴的说是,然后就鬓发落地,身披袈裟,做了比丘。

  难陀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出家做了比丘,出家后因为常常思念他的妃子,心常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盖所缠,不守护根门,也不修行。佛对他说人修习二法终无厌足,这二法是YIN欲及饮酒。当念舍此二法,善修梵行后必得无漏。佛对他说: 「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不惟行,漏YIN怒痴。盖屋善密,天雨不漏,人能惟行,无YIN怒痴。」([法句经])。

  难陀不乐修梵行,欲舍道回家,佛陀知道难陀的波罗蜜就要成熟,因此就运用神通带他去天界走走,难陀说他不会飞,佛陀说那没关系,就以手执住他的领,然后在天空上飞行着。途中他们飞过一块森林地,看到一只耳、鼻、尾被火烧的老母猴坐在一块烧焦的树头上,佛问难陀这母猴与他的王妃比较如何?难陀回答那母猴太丑了。他们继续飞到仞利天时,难陀看到了五百位粉红色脚的缥致仙女,她们实在是太美了!佛再问难陀这些仙女与他的王妃比较又如何?难陀回答说王妃现在比起来就像老母猴一般。这五百位无有夫主的天女倡伎作乐,自相娱乐,他们说将来难陀会成为他们的夫主,难陀听了心花怒放,他答应佛陀马上就要回去修行。

  佛陀再说我带你到另一个地方看看,于是佛陀以右手执难陀臂至阿毗地狱(Avici),那里有一个大镬,釜空无人,炉还未点火,有一个狱卒在那打瞌睡,难陀问狱卒谁入此镬,狱卒答他说: 「释迦文佛弟子名曰难陀,彼于如来所净修梵行,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于彼寿千岁,(与诸天女)快自娱乐。复于彼终,生此阿毘地狱中,此空镬者即是其室。」难陀不喜修行,爱YIN怒痴,死后以做比丘的功德,生在仞利天宫,做五百仙女的夫君,在天宫逍遥快乐千岁之后,功德耗尽,堕落在地狱,这火锅就是等他来受用的。难陀听了脸青冷汗夹流,衣毛皆竖,当场向佛忏悔他不修梵行的罪行。(故事见[增壹阿含.惭愧品七经])

  难陀于是说: 「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痛酸苦,唯有涅槃乐!」于是佛告难陀: 「 当修二法。云何为二法? 所谓止与观也。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 生死不可乐,知涅槃为乐,是谓二法。复当更修二法。云何为二法? 所谓智与辩也。」

  回到精舍后难陀开始认真的照佛陀的开示修行,但是其它比丘知道难陀是为了要得到仙女而修行,因此就讥笑他,他就更加精进修行守护根门,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佛称赞难陀是护根第一的弟子,由此可知止与观二法须要兼修。

  例六: 精进经行证果的阿难陀(Ananda)

  经行是南传佛教常教的修定方法,户内经行虽也行,但户内杂物太多,还有其他的人与事物易生分心。户外林下空气清凉,选择一条直线约二十到三十步的平坦地面,除去杂枝和树叶,要能清楚看得到小径,来回经行。让心平静安祥,缓缓地走,不论以右或左脚先起步,维持不变,转回原行路时以四或六步(左右合计)完成它,若右脚先开步,右脚先右转;若左脚先开步,左脚先左转。走的时候眼睛看前方约一公尺至一公尺半处,不间断地注意足底接触地面的感觉。经行因为速度非常的缓慢,需要有很强的正念,不然若是跌倒将会受伤。经行可以达到三禅的境界。

  经行法初阶应先起念‘我要行’或‘行走’,念三次才开始走,若以右足先行,应先念‘右足’三次才走,‘左足’,‘停止’,‘站立’,‘转弯’等也一样。

  经行法二阶是延续从初阶进入,脚步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放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经行法三阶是延续从二阶进入,脚步更加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向前’,‘放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经行法四阶是延续从三阶进入,脚步更加缓慢以后,改为每一步念‘提起’,‘上升’ ‘向前’,‘放下’.‘触压’。其他步骤如‘行走’ ,‘停止’ ,‘站立’,‘转弯’皆同。

  经行法的观照是:

  (1) 观照我是名色法;念是想,属于名法,身是色法,是四大组合。

  (2)观照名色法无常;色法的步行一直在生灭,故是无常;名法的想念与脚步的触受也一直在变易,故是无常。

  (3) 观照名色法是苦;变易的名色法是苦。

  (4) 观照名色法无我,若名色法无常,一直在变易,是苦,故是无我。

  阿难陀服侍佛陀二十五年,佛陀涅槃时还只是须陀洹果圣人,因为他为佛陀及僧团服务,牺牲很多年的时间,无法自己精进。

  [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临终时对僧众称赞阿难陀说:「诸比丘!过去世的世尊、阿罗汉、正等觉者有优秀和忠诚的比丘侍者,就如服侍我的阿难陀!未来世的世尊、阿罗汉、正等觉者也会有优秀和忠诚的比丘侍者,就如服侍我的阿难陀!

  诸比丘!阿难陀能干、明智;善于掌握时候让比丘众进诣如来;善于掌握时候让比丘尼众进诣如来;善于掌握时候让优婆塞与优婆夷众进诣如来;善于掌握时候让国王与大臣众进诣如来;善于掌握时候让外师与徒众等进诣如来。

  诸比丘!阿难陀有四种不寻常的特质,是那四种呢?若比丘众来见阿难陀,他们感到欢喜;阿难陀为他们说法;闻法后他们感到欢喜;阿难陀若不说话,他们感到失望。同样的,若比丘尼众、优婆塞与优婆夷众来见阿难陀,他们感到欢喜;阿难陀为他们说法;闻法后他们感到欢喜;阿难陀若不说话,他们感到失望。

  诸比丘!转轮圣王有四种不寻常的特质,是那四种呢?若贵族众来见转轮圣王,他们感到欢喜;转轮圣王为他们说话;听完话后他们感到欢喜;转轮圣王若不说话,他们感到失望;婆罗门众、在家众、梵行者众也如是....

  诸比丘!同样的,于阿难陀,你可找到这四种不寻常的特质。」

  佛涅槃后阿难陀以三个月的时间,精进经行,并配合观照,在证悟前夜,他就是以经行法,整夜经行然后再修观,要天亮时,他感到疲倦,走回草寮,坐在床上,慢慢躺下时,头还未触及枕头,他的七觉支波罗蜜已臻圆满,而从初果直证阿罗汉。

  阿难陀的例子说明不用静坐,纯靠平常生活中持戒清净,常作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达到解脱。

  例七:‘无我’而‘空’解脱的年少病比丘

  [杂阿含1025经]里有一则一个未证悟的年轻比丘在死前证阿罗汉果的故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年少新学,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识,独一客旅,无人供给,住边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笃。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学,乃至疾病困笃,住边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无活。善哉世尊!往彼住处,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即日晡时(午后),从禅觉至彼住处。彼病比丘遥见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息卧勿起。

  (佛言:)云何比丘,苦患宁可忍不?如前差摩迦修多罗(Sutra)广说。如是三受(苦乐不苦不乐),乃至病苦但增不损(病比丘答病苦有增无减)。

  佛告病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无变悔耶﹖

  病比丘白佛:实有变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汝得无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实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为变悔﹖

  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对于超越凡夫的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终之时,(未)知生何处?故生变悔。

  佛告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云何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识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复问比丘:  若无眼识则无眼触耶?若无眼触,则无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故比丘,当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终,后世亦善。

  尔时世尊,为病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坐起去。

  时病比丘,世尊去后,寻即命终,临命终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

  (佛言:)诸比丘,彼命过比丘是真宝物,闻我说法,分明解了,于法无畏,得般涅槃。」。

  [法句义疏]卷一里记载一位名叫帝须(Tissa)的年青比丘,在病床上听佛开示佛法后,从凡夫直证阿罗汉果的真实故事,他听完后就圆寂了。这帝须可能就是这位病比丘。

  为什么这么容易证悟呢?从十二缘起还灭门来看:六入处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行灭故→无明灭→无明灭故→忧悲恼苦生老病死灭。佛引导着病比丘的意念到了识灭的地步,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放下识及意念,心中清清楚楚的明白这识及意念不是我或我的。因此他舍弃了那识,再也不会投胎去了。为什么这些圣者能做得到呢﹖因为他们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心中无有疑惑,所以清净的智见一生起就证果了。

  在[经集.二重观经]里,佛陀教导众比丘们时说:「任何痛苦的产生的根源是诸识,灭寂诸识,痛苦就不再产生。」 「知道诸识产生痛苦这种危险,平息诸识,比丘便没有欲望,达到彻底平静。」佛答阿耆多问时说:「阿耆多啊!世界被无知遮蔽;由于贪欲和懈怠,它不发光。我称欲望为污垢,痛苦是它的大恐怖。……我告诉你抑制欲念,凭智慧阻挡欲流。……  只要灭除识,就能灭除名色。」

  请看[杂阿含80经]说明为什么心识不是我的道理。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圣法印及见清净,谛听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断,斯有是处。云何为圣弟子及见清净?

  比丘白佛:佛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说法已,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

  复有思惟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年少病比丘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修行人因病苦所逼,以佛法作意‘无我’而‘空’解脱,这是三解脱之一。也即是[杂阿含365经]里佛说:「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

  结语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不死品42经)里谈到证悟的方法,它与四念处相应,这里引来参考:

  「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灭坏,而身灭坏。

  依触集起,而受集起,依触灭坏,而受灭坏。

  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灭坏,而心灭坏。

  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灭坏,而法灭坏。

  集是苦集的道理。身、受、心、法的生起,乃是因为集法,若断除它的集法,则身、受、心、法就灭坏,不再生起,就寂静了。

  身的生起是因为四食的粗搏食的关系,身体依靠食物滋养而生存,当身体不能再吸收食物营养时就坏了。受的生起是因为六根接触六境而生起,若守护根门严密就能防止触的生起。心的生起是因为名色的生起,心是六识的总称,当身体坏时,心依正念正智放下众多寻思,放下识,心就不再生起。法的生起是因为心作意于法的关系,对于证悟的行者来说,放下对法的作意,恶法已经早就断了,善法乃至自己证果的念也放下,不再生起,于是法也灭坏。

  法增比丘写于台北,二零零六年三月

  愿众生安乐!

----------------------------------------------------------------------------------------------------------------

更多法增比丘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你释放出的任何东西,最后一定回到你的身上!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法增比丘:澳洲北部的黑人酒鬼

法增比丘:对付YIN欲的有效方法

法增比丘: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后五篇文章

法增比丘:有钱的在家人的修行 南传[虎径经]的注释

法增比丘:南传经行法

法增比丘:经行法四阶

法增比丘:快乐那里找?

法增比丘:缘起的法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