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七讲 安止速行心路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七讲 安止速行心路
一、广大速行心路 我们已经学习了欲界意门心路。意门心路包括:微小速行心路和安止速行心路。微小速行心路又分为:随起意门心路和独立意门心路。安止速行心路也可分为两类:广大速行心路和出世间速行心路。现在开始来学习。 第一、安止速行 无论是世间的广大速行,还是出世间速行,都称为“安止速行”。安止,巴利语 appanà,原意为受到高度提升的“寻心所”,它能够把相应名法(心)深深地投入到目标,而使心安止、安住在所缘中。例如把心投入禅相中,心完全地安住于禅相当中,称为“安止”。 虽然初禅以上的禅那并没有寻心所,但由于入禅之心已很专注目标,所以“安止”一词包括一切色界、无色界禅那,以及出世间定。 虽然广大速行和出世间速行都是意门心路,但是所缘并没有清晰与不清晰之分。因为只有所缘清晰,才能进入禅那与证悟涅槃。修定时,所缘不清晰、禅相不稳定是无法入定的。因此,想要入定,对象一定要清晰。当我们培育定力的时候,唯有禅相明亮、晃耀、稳固的时候,心才可以投入禅相,通过专注稳固的禅相才可能证得禅那。同样地,在出世间心中,称为慧根的无痴心所是特强的,其作用即是清晰地觉知涅槃。 禅修者在修习止业处时,通过专注特定的所缘,其心变得专一、投入、稳定、宁静、不动,远离随烦恼,他将可以证得禅那。证得禅那的心路即称为广大速行心路。广大速行心路可分为两种:1.初次证得,即禅修者一生当中第一次体验禅那;2.再次证得,即初次证得禅那之后,通过数数修习而心再次进入禅那。这两种心路稍有不同。 第二、禅修善巧 培育定力、证得禅那,必须明白各种善巧:业处善巧、所缘善巧、方法善巧和心态善巧。 一、业处善巧:禅修者必须明白不同的禅修业处有不同的禅相,包括遍作相、取相和似相。入出息念的业处是鼻头一带的禅相,地遍的业处是地的概念,白遍的业处是白色的遍相,光明遍的业处是遍一切处的光明相等等。这些是业处善巧。 二、所缘善巧:明白所修业处专注的所缘,不要找错对象。正如找一个人,不要摸错了家门。所有色界禅那的对象必定是概念法,不是究竟法,所以不要去看心、注意觉受或寻找感觉,只应专注概念法。比如修入出息念,不应该专注呼吸里的热、冷、粗、轻、柔等四界的特相,也不应该体会专注呼吸时产生的轻安、快乐感受,只应专注呼吸本身就可以。 只是通过专注呼吸本身,久而久之,当定力提升的时候,禅修者将能够体验到光。刚开始出现的光是不稳定的,有时出现、有时不见;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有时在鼻头,有时在脸前;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有时在上面、有时在下面;有时会变形。这时还不应去注意光,而只是专注呼吸。随着定力的提升,心念愈来愈集中,将会发现呼吸变成了光,光变成了呼吸,呼吸、光和心结合在一起,这时才称为“禅相”(nimitta)。此时,禅修者应该专注出现在鼻头的禅相。专注禅相时,心愈投入专注,禅相就愈来愈亮,直到禅相变得很亮,犹如太阳或月轮等一般,称为“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此时,禅修者就让心持续地专注似相、投入似相。 随着专注力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可能产生禅那速行。也就是说,禅修者在专注似相的过程中,也许不知不觉已经达到禅那。刚开始时,禅那是很微弱的,经过不断的练习、数数修习、多作,禅那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稳。 还必须注意的是,有些人喜欢用眼睛看禅相,以为通过“看光”可以证得禅那,这是错误的!须知专注禅相属于纯意门心路,而不是眼门心路。 三、方法善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专注呼吸,什么时候应该专注禅相,用什么方法专注,用什么技巧专注。 四、心态善巧:平衡五根和七觉支,懂得什么时候该让心平静,什么时候该让心精进,什么时候该让心稳定。只要掌握这些善巧,当巴拉密成熟时,可以生起禅那速行,证得禅那。 第三、初次证得禅那的心路 证得禅那之前,心持续专注禅相还是欲界心路,属于微小速行心路,速行心最多生起七次,而且没有彼所缘生起。因为禅相是概念法,注意概念不会有彼所缘生起。还没有证得禅那之前,专注似相的心属于八大善心中的“悦俱智相应无行心”,即心还属于欲界心的时候,生起的速行心就是这种心。 当最后一个欲界微小速行心路灭去之后,心流落入有分。随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把心转向于似相;意门转向心灭去后,生起一个遍作心。“遍作”(parikamma)是准备,即准备让心流证入禅那。遍作心灭去后,生起一个近行心(upacàra),即已走近禅那。近行灭去后,生起一个随顺心(anuloma),既随顺之前的欲界心,又随顺之后的禅那心。随顺心灭去后,生起一个种姓心(gotrabhå),改变欲界种姓而步入色界。改变种姓后,心就不会只在欲界中打转,开始有能力上进到色界。种姓心灭去后,生起一个禅那心。如果是初禅,这个心是初禅禅心。 请记住:在一期生命中第一次体验禅那的心是速行心,而且只会生起一次。禅修者证得哪一种禅那,生起的就是哪一种禅那速行心。当这个禅那心灭去之后,心流就落入有分。因为在安止速行心路中,彼所缘不会生起。 彼所缘只发生在欲地,色界和无色界梵天人都不会生起彼所缘。一切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心路也不会生起彼所缘。彼所缘只生起于欲界心路,而且所缘必须是究竟法——究竟名法或究竟色法。即使在欲界心路中,若以概念法为目标,彼所缘也不会生起。同时,只有所缘是极大所缘或者清晰所缘时,彼所缘才有可能生起。 所以,禅那心在第一次生起时只有一个心识刹那,因为它没有能力重复。虽然只有这么一个禅那速行心,已经证明他今后有能力入禅了。 当然,在实际禅修中,也许第一次证得禅那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心生灭太快了,只有在以后查名法时,可以追查到初次证得禅那是在什么时候。 有了初次禅那体验之后,想要再入禅就不困难了。但是,再次进入禅那的心路是不同的。 第三、再次证得禅那的心路 禅修者第一次体验禅那时,禅那心只生起一次即灭去,心流落入有分。有分心生灭许多次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使心转向于似相。随后依次生起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种姓心灭去之后,禅那心就可能生起许许多多次。 随着禅修者经常练习把心投入似相,通过不断努力、精进,禅那速行将有机会持续地生起,而且愈来愈频繁、愈来愈持久。 只要禅修者付出足够的精进,将能使禅那速行心连续生起的时间拉长,例如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整日整夜都在定中,而不会落入有分。 因此,佛陀在经典中经常说:想证得禅那,就要数数修习、多作。数数修习(àsevati bhàveti)是重复地、不断地培养、培育;多作(bahulãkaroti)是经常练习。 入定的心是强有力的,禅修者体验禅那就如心完全融入光中,感觉不到身体,也感觉不到外界,只体验到一片光明。这是证得禅那的心路。禅那速行心与欲界速行心的不同之处在于:欲界速行心最多只生起七次,而禅那速行心可以生起无数次。 二、禅修的陷阱 在实际教学中,业处老师会教导禅修者在专注禅相时不要经常检查。有些禅修者虽然禅相已经出现了,但是他们喜欢检查:我是不是还能听见外面的声音?我有没有喜?有没有乐?心是不是应该这样投入?如果他经常这样检查,反而会把心从禅相中拉出来,这是不应该的! 初学者在练习入禅时,只应把心投入禅相,即使是有分和禅支都不用急着去查。学了阿毗达摩就应当知道,证得禅那是培育禅那速行心持续不断地生起,越少中断越好。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定力还不够稳,禅修者虽然能专注在禅相上,但是偶尔还会落入有分,这个阶段称为“近行定”。实际上他很可能已经有了禅那体验,不过,刚开始入禅时广大速行心路还很弱,不能维持很长时间,经常会因为禅支不够强或者定力不够稳而落入有分。 禅修者落入有分的体验是怎么样的呢?他会感觉进入一种空无的状态,既没有能认知的心,也没有所认知的对象,能所双泯,一切寂然。或者感觉一切都空掉,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空间概念。或者会说前面的心已经灭去,后面的心还没有生起时的空寂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分心是两个心路之间的间隔,它缘取上一世临终时的目标,而不能识知现在的目标。如果禅修者没有一定的教理基础,或者没有明师的指导,很可能把落入有分误认为开悟或者证悟涅槃。 根据不同禅修者落入有分的状况,体验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落入浅层有分,有些人落入深层有分。落入浅层有分时偶尔还有一些微弱的意门心路生起。落入深层有分则感觉完全一片空白,当他清醒过来时也许已经过了很久。假如禅修者误以为落入有分就是开悟、是涅槃,并练习进入有分,他可以通过决意让心流不生起,而把落入有分的时间愈拉愈长……甚至可以许多日夜,当他清醒过来时感觉犹如一弹指间。 正因为禅修者容易把落入有分误以为是开悟或者证悟涅槃,所以,我们把落入有分称为“禅修陷阱”。不过,只要具备阿毗达摩知识,以及依止明师的指导,就不用过分担心。缘取涅槃为所缘的出世间心并不是所谓的“能所双泯”,出世间心必定是清醒的,所缘也是清晰的。真正的证悟涅槃与落入有分根本是两回事。 三、广大速行心路的诸心 禅修者通过专注特定的所缘,将能够培育定力而证得禅那。同时,他通过数数修习,可以使禅那速行连续生起无数次,因此禅那心路也称为“广大速行心路”。 以下几种心可以生起于广大速行心路: 对于凡夫及有学圣者而言,生起的广大速行是五种色界善心和四种无色界善心。五色界善心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善心;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善心;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善心;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善心;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善心。四无色界善心是:空无边处善心、识无边处善心、无所有处善心、非想非非想处善心。由于这九种心很殊胜、高尚、优越,所以称为“广大善心”。 在广大速行心路中,生起的心路心依次为: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禅那速行。在这些心中,意门转向是无因唯作心,遍作、近行、随顺和种姓是欲界智相应善心,而禅那速行心是广大善心。 对于阿拉汉圣者而言,生起的广大速行是五种色界唯作心和四种无色界唯作心,这九种称为“广大唯作心”。 当阿拉汉圣者在入世间定时,在其广大速行心路中,生起的心依次为: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禅那速行。在这些心中,意门转向是无因唯作心,遍作、近行、随顺和种姓是欲界智相应唯作心,而禅那速行心则是广大唯作心。 无论是广大善心还是广大唯作心,都可以生起无数次。在培育禅那的时候,心路就是依照这种规则发生的。不过,有些利根者不会生起遍作心,在意门转向心之后紧接着就是近行、随顺、种姓,然后是广大心。 四、出世间速行心路 第一、证悟涅槃的次第 禅修者想要证悟涅槃、证悟圣道圣果,必须系统地修行。他应当先培育定力,以定力为基础转修观(vipassanà),观照一切行法的坏灭。行法(saïkhàra)包括名法和色法,色法是十八真实色法;名法是心和心所,心所包括五十二心所。 诸行法不会单独生起和存在,它们都是以聚(kalàpa)的方式存在。对于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它们是由二十八种究竟色法以不同的形式组合而成的,犹如机器是由各种零件组成一样。色法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若把这些组合分成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就是色聚(råpa kalàpa)。同时,色聚也还是由不同的究竟色法组合而成,有的是八种究竟色法,有的是九种究竟色法,有的是十一种究竟色法等等。 只要没有破除组合密集,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对象都是聚合的。 名法也是一样,任何名法都是由一个心加上若干个心所组成的,称为“名聚”(nàma kalàpa)。色聚是由若干色法组合而成的,名聚也是由若干名法组合而成。例如:眼识是由一个心(眼识),加上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七个心所组合而成的。 所有色法和名法都是行法,即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都是因缘造作的。只要是因缘造作的,就会有产生,有产生就会毁灭,称为“生灭”或“生住灭”。因为不断地生灭,所以是“无常”(anicca);因为一切行法都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dukkha);不断生灭的行法根本没有主宰、没有实体、没有本体、没有我,所以是“无我”(anatta)。 正如佛陀说: ßSabbe saïkhàrà aniccà, sabbe saïkhàrà dukkhà, sabbedhammà anattà.û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修观必须依照次第来修习。首先,应通过辨识色法和名法的相(lakkhaõa)、味(rasa)、现起(paccupaññhàna)、足处(padaññhàna),来识别诸行法的自相(salakkhaõa)。见到究竟名色法之后,再追查它们的因,通过连结因果关系来修习缘起(pañiccasamuppàda)。然后,再观照诸行法的共相(sàma¤¤alakkhaõa)——无常、苦、无我。 必须观照内在的名色法,也必须观照外在的名色法;必须观照过去的、现在的,也必须观照未来的名色法。就如佛陀在很多经典中教导的: “诸比库,凡所有色,无论是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照一切色:‘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对于受、想、行、识也是一样,透彻地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是修观的方法。 刚开始修观的时候,先观照名色法的生灭——生起后即坏灭。修到坏灭随观智的阶段,即不再注意其生、住及相,而只观其坏灭相——刹那、刹那坏灭。当禅修者观照诸行的坏灭时,观智将逐渐提升,各种观智将次第生起: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和行舍智。 禅修者达到行舍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的阶段,如果他想在未来世证果,例如:他想证悟佛果,或者想成为未来美德亚佛陀(Metteyya)的弟子,或者想在没有佛法的时期成为独觉佛,那么,他只需停留在行舍智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意欲在今生断除烦恼。行舍智是菩萨或不想在今生证果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观智。 如果禅修者希望在我们佛陀的教法期间尽早断除烦恼、证悟涅槃,那么,当他达到行舍智时还必须继续精进修行。他不断重复地观照内在、外在的名法、色法,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观照它们的无常相、苦相、无我相,或者用十八大观、七随观法、四十思维法、逐一法观等各种方法透切地观照诸行法。当禅修者的巴拉密成熟,也即是观智成熟时,就能在今生证悟涅槃。 第二、出世间速行心路 出世间速行心路也可以分为两种:1.初次证悟圣道圣果的“道果速行心路”;2.圣者取涅槃为所缘而入果定的“果定心路”(phalasamàpattivãthi)。 当禅修者处在行舍智阶段时,其意门心路还是一个意门转向加上七个速行,这七个速行属于行舍智。 初次证悟涅槃的道果速行心路是这样发生的:有分流断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使心流转向于诸行法的坏灭,或转向于无常相、苦相,或无我相。意门转向心灭去后,生起一个遍作心(parikamma),让心准备证悟涅槃。遍作心灭去后,生起一个近行心(upacàra),即心流已经走近涅槃。近行心灭去后,生起一个随顺心(anuloma),随顺之前的世间观智,又随顺即将生起的道智和果智。随顺心灭去后,生起一个种姓心(gotrabhå),或称“更改种姓心”。如果该禅修者之前尚未证得任何果位,此时的更改种姓是“更改之前的凡夫种姓”,即从这一心识刹那开始,他成了圣者种姓,所以称为种姓心或种姓智。种姓智是第一个缘取涅槃为目标的心,也正因如此,它还没有断除烦恼的力量。 种姓心灭去后,随即生起一个道心,道心能起断除烦恼的作用。道心灭去后,生起两个果心,这两个果心与所证得之道相符。例如生起的道心是入流道心(sotàpatti-magga),接着的两个果心是入流果心(sotàpanna-phala)。果心灭去后,彼所缘不会生起而直接落入有分。这是钝根禅修者初次证悟圣道圣果的心路。 对于利根禅修者,过程基本相似,只是少了一个心识刹那——遍作。他们证悟道果的心路心依次为:意门转向→近行心→随顺心→种姓心→道心→三个果心。 在道果速行心路中,无论是钝根者还是利根者,速行心都是七个,即在意门转向心之后,钝根者为:遍作→近行→随顺→种姓→道心→2 果心;利根者为:近行→随顺心→种姓→道心→3 果心。这是初次证悟涅槃的心路。 禅修者之前心路之后钝根者 有分流-波-断 意-遍-近-随-种-道-果x2 有分流利根者 有分流-波-断 意-近-随-种-道-果 x3 有分流有四种道心:入流道心、一来道心、不来道心和阿拉汉道心。这四种道心在一个蕴相续中各别只生起一次。例如,某禅修者今生证悟了初道,其入流道心即于其证悟时生起一次,从此以后,入流道心不会再生起第二次,包括在今生和未来许多世。 四种道心只会生起一次,且只维持一个心识刹那。即使只有一刹那,也足以断除相应的烦恼。道心的作用是断烦恼,烦恼一断永断。既然相应的烦恼不会再生起,那么,相同的道心也就不需要再生起第二次。所以,任何道心只生起一次。换言之,若禅修者真正证得圣道圣果,他就不会再退失。因为相应的烦恼已被连根砍断,无论是初道(入流道),还是第二道(一来道)、第三道(不来道)、第四道(阿拉汉道),每种道心都只生起一次。 道心又称为“道智”(magga¤àõa),属于出世间善心(lokuttara-kusalacitta)。道心灭去后,即生起两或三个圣果心,圣果心属于出世间果报心(lokuttara-vipàkacitta)。 禅修者有了涅槃体验之后,他可以像进入世间禅那一样,持续地、多次地进入果定。当圣者想再次取涅槃为目标入果定时,其心路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圣者入果定之前,可先从生灭随观智或坏灭随观智开始,取诸行法为修观的所缘,之后,他决意取寂静界——涅槃为目标而进入果定。此时的心路心依次是: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果心。请注意:种姓心灭去后,生起的不再是道心,而是圣果心。 这是“果定心路”。随着他经常练习,就如证入禅那一样,他可以入果定很长时间。 第三、道心与果心的区别 圣者入果定时,果心可生起无数次。果心不能断烦恼,它只是体验断烦恼之后的解脱。道心与果心的相同处在于都是出世间心,都缘取涅槃为目标,名法及其数目都一样,但是两者所执行的作用各不相同。 道心执行四种作用: 1、了知苦、了知五蕴。 2、断除或减弱相应的烦恼。初道、第三道和第四道断除相应的烦恼;第二道不能断烦恼,只能减弱烦恼。 3、取涅槃为目标,证悟涅槃。 4、开展八支圣道。八支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有两个层面的“八支圣道”:世间八圣道和出世间八圣道。世间八圣道是指培育世间层面的戒、定、慧;出世间八圣道是道心。世间心都不可能同时具足八支圣道,唯有圣道心才同时具足,所以真正意义的八圣道是指圣道心。 因此,道心执行的作用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如实知见四圣谛。苦是五取蕴、名色法,佛陀说过:ßSaükhittena pa¤cupàdànakkhandhà dukkhà.û(简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能够透彻了知五取蕴是道心;能够断除烦恼是道心;证悟涅槃的是道心;完全开展八支圣道也是道心。此乃道心的四种作用。 圣果心只是体验涅槃,体验出世间善心断除烦恼后所第十七讲 安止速行心路 带来的果报,是果报心。一般所说的某果圣者,指的是某种道心生起之后的蕴相续,例如初道心生起后即称为初果圣者。其他诸圣者也是同样。 第四、僧宝 在随念僧宝时,我们会念诵以下经文: ßS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uj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ya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sàmãci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yadidaü: cattàri purisayugàni aññha purisapuggalà, esa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huneyyo, pàhuneyyo, dakkhiõeyyo, a¤jalikaraõãyo, anuttaraü pu¤¤akkhettaü lokassà'ti.û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善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直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如理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四双八士,此乃世尊的弟子僧团,应受供养,应受供奉,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s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su(善)+ pañipanno(已行道者)= supañipanno(已善行道者);bhagavato - 世尊的;sàvaka - 弟子,又作声闻;恭敬听闻佛陀的教导、教诫者为弟子。saïgho - 僧团;以戒、见的统一而达成和合状态的弟子团体为僧团。即: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善行道者。 uj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uju - 正直的;ujupañipanno - 正直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直行道者。 ¤àya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àya - 如理的;¤àyapañipanno - 如理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如理行道者。 sàmãci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sàmãci - 正当的;sàmãcipañipanno - 正当行道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当行道者。 yadidaü: cattàri purisayugàni aññha purisapuggalà,cattàri - 四种;aññha - 八种;purisapuggalà - 人。四双的八种人,称为“四双八士”,即四种圣道和四种圣果。 esa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这才是世尊的弟子僧团。àhuneyyo, pàhuneyyo, dakkhiõeyyo, a¤jalikaraõãyo,是应受供养、应受供奉、应受布施、应受合掌礼敬者。anuttaraü pu¤¤akkhettaü lokassà'ti.anuttaraü - 无上的;pu¤¤a - 功德,福德;khettaü - 田地;lokassa -世间的。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从胜义谛上来说,世尊的真正弟子僧团是指圣者僧团,即已经有出世间道心及果心体验的圣者僧,他们也称为“胜义僧”(paramattha-saïgha)或“应施僧”(dakkhiõeyya-saïgha)。 但从世俗谛来说,僧宝也包括“认定僧”(sammuti-saïgha)或“世俗僧”,即通过如法、应理的僧甘马达上(upasampadà)的比库、比库尼。 第五、三类圣者 是否有圣道、圣果体验是判断凡夫与圣者的标准。只要有道心和果心的体验,就称为圣者(ariyapuggala)。有三类圣者: 1、正自觉者(sammàsambuddha),即佛陀。诸义注中”说:“正确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正自觉者。(Sammà sàma¤ca sabbadhammànaü buddhattà panasammàsambuddho'ti.)意即无需他人教导而自己正确地觉悟了一切法的人,称为“正自觉者”;又以自己觉悟诸圣谛,也教导他人觉悟故,称为“佛陀”(Buddha)。 2、独觉者(paccekabuddha)。pacceka = pañi + eka - 独自的;buddha - 觉悟者。独自觉悟四圣谛者称为“独觉者”。 3、弟子(sàvaka),又作声闻。《清净之道》中说:“恭敬听闻世尊的教诫、教导者为弟子。”(Bhagavatoovàdànusàsaniü sakkaccaü suõantã'ti sàvakà.)这三类有情都有出世间道心和果心的体验,但他们证道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正自觉者必须经过至少四个不可数及十万大劫的 漫长时间,毫不退缩地积累种种巴拉密——十巴拉密或三十巴拉密。在其巴拉密成熟时,无需任何导师的指导而独自觉悟四圣谛,称为“佛陀”。 “佛陀”有两种定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每一位佛陀证悟正自觉后,都会先思维法、思维缘起,他们都感叹缘起甚深,由于法太深奥以致不想说法。经过大梵天三次请求,于是佛陀观察世间,发现还有少数人眼中只有少许尘垢,佛陀才答应说法。又由于所有菩萨在证悟正自觉菩提的同时,都具备了一切知智(sabba¤¤uta-¤àõa)和大悲智(mahàkaruõà-¤àõa),所以,佛陀能用各种善巧的语言表达深奥难懂的法。 二、独觉佛虽然无需导师的教导,也能透过自己的智慧通达四圣谛,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把法表达出来,不能教导他人,也没有组织僧团。因为“法”极其深奥,能精确、详尽地分析、表达、宣说出来并不属于一般人的智慧范畴,而是佛陀的范畴。 三、每一位佛陀必定会教导有缘的众生,所教导的内容称为“法”(Dhamma)。众多善男子、善女人追随佛陀,听闻佛法后,依照佛陀的教导禅修并证果,这些在佛陀的教法期间证悟四圣谛、证悟出世间圣道圣果者,都称为“弟子”(sàvaka)。由圣弟子所组成的团体即是“僧”(Saïgha)。弟子必须通过听闻佛陀的教法才能证悟四圣谛,这种智慧并不是自己通达的,而是透过听闻佛陀所善说之法,经过禅修才通达的。这一类圣者称为“弟子”。 如此,所有佛陀出世,都必定会说法,组建由弟子组成的僧团,于是构成了佛教的三大部分:佛陀、教法和僧 团,即佛、法、僧三宝。佛陀、独觉者与弟子都有出世间体验,都证悟了四圣谛,都体验过四种圣道和四种圣果,都是出世间圣者。 五、安止速行之前的欲界心 前面重点讲了安止速行心路,分析了广大速行心路中的禅那心,以及出世间速行心路中道心和果心。 能生起于速行的果报心只有圣果心。或者说,只有出世间果报心才能执行速行的作用,其他果报心都不会生起于速行。 接着讲安止速行之前的欲界心。安止速行包括广大速行和出世间速行。无论是证入禅那安止,还是证入出世间定,都是经由欲界心直接进入的。虽然在证得第二禅之前要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后再证入第二禅,但是在初禅与第二禅之间,还需经过“近行定”的阶段,近行定仍然属于欲界心。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呢? 对于凡夫及有学圣者而言,广大速行心路是这样发生的: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禅那速行(无数次)。 从初禅到第四禅(即经教法的第三禅)的心路中,意门转向是无因唯作心。遍作、近行、随顺、种姓是悦俱智相应善心,属于欲界善心。禅那速行心则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善心之一,属于色界善心。 对于第五禅心路,意门转向是无因唯作心,遍作、近行、随顺、种姓都是欲界舍俱智相应善心,禅那速行心则是色界第五禅善心或四种无色界善心。因为四无色定的禅支与第五禅相同,都是“舍、一境性”,所以此处的第五禅也包括四种无色定。 换言之,在证入第五禅(经教法的第四禅)之前,先依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次第进入。然而,在进入各种禅那之前,都要经过“近行定”的阶段。近行定为欲界定,其心还是欲界心,而不是色界心。 因此,无论是证入色界定还是无色定,都要先经过欲界近行定的阶段。 对于出世间速行心路也同理,只是把广大心换成相应的出世间心而已。 对于阿拉汉圣者而言,广大速行心路也是这样发生的: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禅那速行(无数次)。 在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经教法的第三禅)之前,生起的遍作、近行、随顺、种姓都是悦俱智相应唯作心;在进入第五禅和四无色定之前,生起的是舍俱智相应唯作心,它们都属于欲界心。至于禅那心,则是唯作心。在此与凡夫和有学圣者的区别只在于唯作心,因为阿拉汉圣者不会生起善心,而是唯作心。 对于出世间速行心路也同理,只是把广大心换成相应的出世间心而已。 这些是发生在安止速行之前的欲界心,由于这些心已走近禅那或圣道圣果,故也可称为“近行定”。 六、欲界结生心 学习了八十九心、五十二心所、两种心路——五门心路及意门心路,到此为止, 心所和心路就基本讲完了。心、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对于各类有情,哪些心会生起,哪些心不会生起?有情众生可分为三大类: 1、恶趣众生:包括地狱众生、畜生、鬼和堕苦处阿苏罗。 2、善趣众生:包括人、欲界天人和梵天人。 3、圣者:包括入流圣者、一来圣者、不来圣者和阿拉汉圣者。 所有众生的结生心一共有十九种,其中欲界有十种,色界五种,无色界四种。这些结生心又可分为三类:无因结生、二因结生和三因结生。其中,欲界众生三类结生都有,色界、无色界众生和圣者的结生心都是三因结生。我们先来讨论欲界众生和结生心的关系。 第一、无因结生心 所有结生心(pañisandhicitta)都属于果报心。在十八无因心中,有七种不善果报心、八种善果报心和三种无因唯作心,因此,无因果报心共有十五种。 这些无因果报心当中,有两种可以作为结生心: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和舍俱善果报推度心。根据业果法则,善业成熟能带来善果报,不善业成熟能带来不善果报。如果一个众生造作的不善业在其临终时成熟,那么他下一生必定堕落到恶趣。恶趣是不善果报,能造成他投生恶趣的心——结生心即是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一切恶趣众生的结生心都是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换言之,只要舍俱不善推度心作为有情的结生心,他必定投生于恶趣地。 共有六种因:贪、嗔、痴三不善因,以及无贪、无嗔、无痴三美因。只要一种心中拥有贪、嗔、痴中的任何一种心所,就称为“不善心”;如果拥有无贪、无嗔、无痴中的任何一种心所,就称为“美心”。如果一种心中并没有这六种心所,即称为“无因心”。舍俱推度心只有十一个名法:一个心,加上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由于推度心中既没有贪、嗔、痴三不善心所,也没有无贪、无嗔、无痴三美心所,所以是无因心。以推度心作为结生心,当然就是无因结生了。 即使造作不善业的形式千变万化,但能够带来结生果报的也只有这种不善果报推度心。不善心本身并不能成为结生心,因为不善心必定发生在速行里。世间速行心不是善就是不善,但结生心是果报心,果报心不可能生起为世间速行心。所以,只生起为速行的不善心不会成为结生心。 恶趣结生是不善果报,善趣结生则是善果报。有一些有情因为微弱的善业使他们投生到人界或天界,由于善业力弱,其结生心只能是舍俱善果报推度心。这种推度心是善果报,所以能带来善趣结生;但因它是无因心,所以,以它为结生心的有情即是善趣的无因结生者。 哪些是微弱的善业呢?例如无心造作的善业、怀着不良动机行善、行善之后又后悔、帮助人之后又埋怨等等。如果这些微弱的善业在其临终时成熟,能使他投生为无因结生者。 无因结生的人或天人通常诸根不全,生理有缺陷。例如先天性瞎眼、耳聋、哑巴或者缺胳膊少腿,在智力方面有可能是先天弱智或精神疾患等。一些低等的天人也有这样的可能。 能投生为人属于善趣结生,但由于使他投生为人的善业果报很低劣,所以即使有幸投生到人间,也是先天性的诸根不全或身心缺陷。这里所说的“先天性”是指在投生那一刹那已经是这样的。至于后天性的身心缺陷,则是其他不善业成熟所带来的结果。 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和舍俱善果报推度心作为结生心都称为无因结生。 第二、三因与二因结生心 还有另外两种结生心:三因结生心和二因结生心。 在果报心当中,欲界有八大果报心,其中的悦俱智相应无行心、悦俱智相应有行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和舍俱智相应有行心都是“智相应心”,在这四种心里都同时拥有无贪、无嗔和无痴三种美心所,所以是三因果报心。这四种欲界善果报心也能成为结生心,能带来欲界善趣的结生,即投生到欲界成为人或天人。只要一个人或天人的结生心是这四种心之一,就是三因结生者。 另外四种欲界有因果报心是: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心、舍俱智不相应有行心。“智不相应”是指在这些心中缺少无痴心所,只有无贪和无嗔两种美因。以这些果报心作为结生心称为“二因结生”。 前面(第十一讲 第三节、八大欲界善心)我们讲过 应当如何培养三因善业,即在造善业时要生起智慧,因为生起智慧所造之业即是三因善业。如果造的是殊胜的三因善业,将能带来三因结生;如果造的是低劣的三因善业或没有智慧的善业,带来的则是二因结生。 七、依有情分别诸心 第一、恶趣众生 恶趣众生包括地狱众生、畜生、鬼及堕苦处的阿苏罗。一切恶趣众生都是无因结生,即一切恶趣有情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恶趣众生不能生起哪些心呢? 恶趣众生无法体验广大心,所以他们不能证得禅那。在有些民间传说中,狐狸精也可以入定,甚至可以变成人。畜生到底能不能证得禅那呢?这里讲一个记载于《律藏•大品》中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条龙(nàga)对自己投生为龙身感到苦恼、羞愧和厌恶,希望能早日重新投生为人。它想:“我要怎样才能摆脱龙身、早日重获人身呢?那些沙门释迦子是法行者、正行者、梵行者、真实语者、持戒者、善法者,假如我能在沙门释迦子中出家、修行,我将能摆脱龙身,早日重获人身。”于是,这条龙变化成一个青年,来到比库僧之处请求出家。那些比库让他出家并达上成为比库。 龙能够变化并非因为拥有神通,而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天人的某些能力也不能叫神通,而是他们与生俱来就有的。例如他们能飞行空中、变化自在,知道自己的过去世等,这些都是他们的“报得通”或“果报通”。还有一类大力鬼和一类大福报的畜生也能变化,例如龙。即使是低等的畜生,它们与生俱来也拥有某些能力,例如鸟能在天上飞,鱼能在水里游。人类也有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但是若想获得如其他趣的众生般的能力,则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例如成就神通之后才能飞行变化等。 那时,这条龙与另外一位比库一起住在一间偏僻的孤邸里。有一天凌晨天还没亮,和它同住的比库起床到户外经行。那条龙认为同住的比库已经离开,放心地躺在床上睡着了,结果它现出了原形。它是一条很大的龙,身体充满了整间屋子,并蜷曲着伸出窗外,就像一条巨大的蛇盘着。同住的比库想回房时,透过窗户见到屋内的景象,吓得大叫一声,其他比库听到叫声也跑过来问明其因。他们的谈话声把龙吵醒了,龙立刻变回人形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那些比库查问道:“你到底是谁?”“尊者们,我是龙。”“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龙把缘由告诉了他们。 他们把龙带到佛陀之处,并把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对龙说:“你在这正法、律中是不能增长的。龙啊,你走吧!若你能在每半个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和八日持守八戒,这样你将能摆脱龙身,早日重获人身。” 那条龙听到佛陀说它在这正法、律中不能增长,感到痛苦、悲伤,流着泪,哭泣着离开。 于是,佛陀对比库们说:“诸比库!有两种情况龙会现出原形:和同类交配时,以及放心地睡着时。诸比库,畜生未达上者不得达上;已达上者应当驱摈。”(Mv.111) 从此以后,凡是有人来请求达上想成为比库,都要先询问:“你是人吗?”你不能够回答:“废话!我怎么不是人。 因为佛陀在世时确实发生过畜生来请求出家的事情。” 恶趣众生除了不能生起广大心,也不能生起出世间心,即它们在那一生中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这就是佛陀把一切畜生排除在僧团之外的原因。虽然天人可以证得圣道圣果,但是天人也不被允许达上成为比库或比库尼,只有人类才可以出家和达上。所以,一切佛陀都出现在人间,一切僧团也都出现在人间,而不会出现在天上。 因此,恶趣众生不能生起 52 种心:大果报心 8、大唯作心 8、生笑心 1、广大心 27、出世间心 8。恶趣众生连八大果报心都不能生起,因为它们的果报很低劣。 恶趣众生在其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十二不善心,并且经常生起这些心。因为它们要获得食物,就要去捕杀其他弱小的动物。作为恶趣众生,譬如畜生,它们的生命只有两个目的:1.如何捕杀其他动物,以获得食物;2.如何保护自己,使其不被天敌捕杀。捕杀其他动物是嗔恨心,害怕被天敌捕杀也是嗔恨心。人一旦堕落恶趣,想再投生为人是极困难的。它们虽然偶尔可能生起一些微弱的善心,但是要造作导致再投生为人的善业却相当渺茫。因此佛陀说:“诸比库,在那里没有法行、寂静行、善行、福行。诸比库,那里只存在彼此噉吃、弱肉强食而已。”(M.129) 恶趣众生虽然也可能生起八大善心,但是却很少有机会造善业,特别强力的善业。它们之所以能够有幸投生为人,通常是由于它们在过去很多世之前曾经为人时造过的善业。当它们的苦报即将受完时,由于过去的善业成熟,使它们投生为人。虽然如此,从畜生投生来的人,福报也不会太好。 恶趣众生还可以生起十五无因果报心:七无因不善果报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心和推度心)和八无因善果报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领受心和两个推度心),以及两个转向心:意门转向心和五门转向心。 所以,恶趣众生只能生起 37 种心:不善心 12、大善心 8、无因果报心 15、转向心 2。 第二、善趣无因和二因者 对于善趣无因和二因结生者,他们不会生起 48 种心:广大心 27、出世间心 8、大唯作心 8、智相应果报心 4 和生笑心 1。 因为善趣无因和二因结生者的果报心里没有无痴心所,所以他们既不能生起广大心,也不能证得圣道圣果。八大唯作心和生笑心只有阿拉汉圣者才能生起。他们也不会生起智相应果报心,但是智不相应果报心还是可以生起的。 所以,善趣无因和二因结生者在其生命期间可以生起41 种心:不善心 12、大善心 8、智不相应果报心 4、无因果报心 15、转向心 2。 第三、善趣三因者 一、三因凡夫 三因结生的凡夫不会生起“唯作速行”,即八大唯作心、色界唯作心和无色界唯作心。但是两种无因唯作可以生起:五门转向心和意门转向心。当然,凡夫不可能体验只属于圣者的出世间心。 三因凡夫可以在生命期间最多可以体验到 54 种心:不善心 12、大善心 8、大果报心 8、无因果报心 15、转向心 2 及禅那心 9。 九种禅那心是五色界善心和四无色界善心。如果他们没有禅那的话,这些心也不会生起。 二、入流圣者和一来圣者 对于初果入流圣者和二果一来圣者,他们不会生起只属于阿拉汉圣者的唯作速行。四种邪见相应心和疑相应心也不会生起,因为这两种烦恼在初道时已经被断除。 这两种圣者的区别在哪里呢?虽然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都还有贪、嗔、痴,但二果圣者的贪、嗔、痴已经被减弱。所以,他们都能够体验到 50 种心:不善心 7、善心 17(大善心 8、色界善心 5、无色界善心 4)、欲界果报心 23(大果报心 8、无因果报心 15)、转向心 2、果心 1。初果圣者体验的果心是入流果心,二果圣者体验的果心是一来果心。初果圣者不能够体验一来果心,二果圣者也不能再体验入流果心,虽然他曾经体验过。 三、不来圣者 三果不来圣者不会生起只属于阿拉汉圣者的唯作速行,邪见相应心也不会生起。 不来圣者已经断除一切欲贪,他们不会再执著男女、饮食、睡眠、钱财等等,即使在家人证得三果之后,他也可以舍弃全部的钱财。不过,他们还是会生起贪根心。 有三种贪:欲贪、色贪和无色贪。欲贪是对欲乐的贪著,对被称为“五欲功德”的色、声、香、味、触的贪求。色贪和无色贪是对色界和无色界生命的贪。由于三果圣者还没有断除后面两种贪,所以还可能投生至色界梵天或无色界梵天。即使这些贪极微细,也还是贪根心。 不来圣者也还没有断除慢,慢属于邪见不相应贪根心。色贪、无色贪和慢只有在第四道时才被断除。然而,不来圣者不会再生嗔心,他们不会发怒、生气、紧张、害怕和哭泣。 不来圣者可以体验到 48 种心:不善心 5(邪见不相应贪根心 4、掉举相应痴根心 1)、善心 17(大善心 8、广大善心 9) 欲界果报心 23、(大果报心 8、无因果报心 15)、转向心 2、果心 1(不来果心)。 四、阿拉汉圣者 阿拉汉圣者已经断除一切烦恼,自然不会再生起任何不善心。如果生起善心,就还会造业,阿拉汉不会再造业,所以也不会生起善心,他们生起的是唯作心。所以,阿拉汉圣者不会生起一切善心和不善心。 阿拉汉圣者可以体验到 44 种心:无因心 18、大果报心 8、大唯作心 8、色界唯作心 5、无色界唯作心 4、阿拉汉果心 1。 十八无因心包括不善果报的眼、 鼻、 身识耳、 舌、 (苦受)、领受心和推度心。只要还有五蕴,阿拉汉圣者还会受苦,还会体验到不可意、不可爱的所缘。 八、依三界分别诸心 以上所讨论的不同有情与心的关系是针对欲界有情而言的。对于色界和无色界有情,有些心也不会生起。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与心的关系。 对欲地众生,所有心路心都可以根据情况生起。譬如,人也可以生起色界善心和无色界善心。色界和无色果报心并不是心路心,它们只生起为结生、有分和死心。 对于欲界众生,如果缺少相应的根门,也不会生起相应的根识。例如,盲人没有眼根,不会生起眼门心路;聋子不会生起耳门心路。有些低等动物,例如蚯蚓没有眼睛、耳朵、鼻子,相应的心路也不会生起。 所以,除了九种广大果报心之外,八十种心路心都能在欲地生起。 色界梵天人只能生起眼门心路和耳门心路,其他三门(鼻门、舌门、身门)心路都无法生起。他们能看颜色、听声音,但是不能嗅气味、尝味道,身体也没有感觉。虽然他们有鼻子、嘴巴和身体,但是没有相应的净色。因为梵天人没有身门心路,所以他们没有冷、暖和痛苦的感觉,也没有身体的病痛。我们会感觉这里痛、那里痛,是因为有身门心路的缘故。 色界众生不会生起嗔根心。同时,彼所缘也不会生起。所以,除了九广大果报心、八大果报心,以及两种嗔心、三双根识(鼻、舌、身识)之外,有六十四种心路心能在色地生起:十不善心、九无因果报心、三无因唯作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五色界善心、五色界唯作心、四无色界善心、四无色界唯作心和八出世间心。 当然,无想有情天众生在其整个生命期间,不会有任何心路生起,也没有任何心生起。 对于无色界梵天人,五门心路都不会生起,只有意门心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根门,没有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所以不会有五门心路的生起。无色界梵天人不能入色界定,也不能入更低的无色定,只能进入与其相应的或更高的定。例如,一个无所有处梵天人不能进入空无边处定和识无边处定,只能进入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同时,无色界梵天人除了入流道心、色界心、生笑心以及更低的无色界心不会生起,其他心都可以生起。这意味着一个凡夫投生到无色界天,他将不能生起初道心,即凡夫不可能在无色界证得圣道圣果,但在色界和人天善趣还可以。 所以,除了四无色果报心、八大果报心、十七无因心、十五色界心,以及两种嗔心和入流道心之外,有四十二种心路心都能在无色地生起:十不善心、意门转向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四无色界善心、四无色界唯作心和七出世间心。 只要众生的寿命还没有终尽,六门心路就会持续地生起。在没有六门心路生起的时候,它们中间就间隔着有分心。心路和有分心的关系有点类似相片或电影的胶片,有图像的框格就像心路,而每张图像中间的间隔就像有分。有分心就是每个心路中间的间隔,它们维持着心流在没有识知过程的时候也不会中断。 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心路。心路可以分为五门心路和意门心路两大类。五门心路的运作比较简单,它们只能识知相应的所缘:眼门识知颜色,耳门识知声音,鼻门识知气味,舌门识知味道,身门识知触,为一对一的关系。 相比之下,意门心路要复杂得多。意门心路又可以分为两类: 1.微小速行心路,这一类心路的速行心生起最多不会超过七次,有时是六次,临死速行甚至只生起五次。 2.安止速行心路又可分为广大速行心路和出世间速行心路。 微小速行又可以分为两种:随起意门心路和独立意门心路。随起心路是跟随着五门心路而起、继续缘取五门目标的心路。记忆、推理、想像、修观、证悟等都属于独立意门心路。随起意门心路只是继续缘取刚才五门心路的目标,但独立意门心路能取任何目标,可以取过去很久以前的目标。如果有人活到一百多岁,他可以回忆起一百年前的事情,天人甚至可以回忆更久远的事情。因为独立意门心路可以取曾经体验的过去所缘。心也可以计划未来,创造名相、名词、概念,以及猜测、推理、想像。 对于没有禅那经验的凡夫,他每天生起的都是欲界的六门心路。如果证得禅那,在其生命期间可以生起广大速行心路。如果他继续精进修行止观并证得圣道圣果,则可以体验出世间速行心路。 六门心路就学习到这里。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