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九)

 

  甲八、十念得生疑

  〔淨土宗〕在整个大乘的法门当中它修学的特色,也就是它不共其它法门的地方,就是它是佛力加被的法门。若按一般的说法,它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在本尊相应的修学过程中,它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古德常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整个修学淨土当中,不管你用什麽方法,你的目标就是使令你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功德,心跟功德能够感应在一起,这就是〔淨土宗〕的成功。

  感应道交在淨土宗早期的传承有二种不同的方法,第一个是慧远大师的方法,第二个是善导大师的方法。

  隋朝的慧远大师,他对于感应道交,他的法门是「观想念佛」,他以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来当作所缘境,观想念佛最终的目标是成就念佛三昧。慧远大师认为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的功德要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成就定心(禅定心);慧远大师感应的思想是叫「定心感应」的方法,你必须要在明了寂静的心中能够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这是慧远大师提倡的法门,在当时也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也很多人成功。

  唐朝的善导大师他又提出不同的法门,他认为感应道交其实观想不是最好的方法,他认为应该以「持名念佛」为最好的感应方法。善导大师认为观想是「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所观境太过微细,你观阿弥陀佛的白毫光或整个相好,这个境太微细了,而我们能观的心太过躁动,所以说观想很难成就。所以善导大师认为,你就专心的去听你心中佛号的声音,这是来得容易。所以在整个所观境当中,善导大师提出的是「持名」,而他的目标是属于散心感应,他认为跟弥陀感应道交不必然是定心,散乱心也可以。但善导大师提出一个原则,你必须是一心归命;善导大师认为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感应道交,重点不在于你是不是得到禅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对阿弥陀佛那强烈的皈依心,这才是重点。善导大师他提出了散心的感应,提出了持名念佛,这样使令念佛法门所加被的根机更为广大。

  从唐朝以后大家所採取的念佛法门,都是以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以散心感应的方法来当作修学的宗旨。当然从宋朝以后很多禅宗的大德转到淨土,所以提倡了「禅淨双修」,特别是到了明末的时候,那时的禅淨双修到达了巅峰时代。但禅淨双修的内涵也没有离开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没有离开善导大师一心归命的内涵。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感应,但是他是有一个最低标准,他的最低标准就是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十念得生」:你要在散乱心跟弥陀感应,你必须要在临终时候具足十念的相续。

  他这个法门的出处是来自于弥陀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等于是把第十八愿的思想,广泛的把他提倡出来,而整个〔淨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个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就在临终的十念。当然善导大师提出这个思想,也是会有很多人产生质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探讨。

  十念得生疑是指临终十念,只要临终十念必定得生、只要临终十念必定能够感应道交,这地方就会有人提出疑问。

  乙一、徵问

  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我们念佛人不是圣人开始念佛,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开始念佛。而凡夫有什麽问题呢?凡夫的问题是,我们无始劫来已经造了很多的罪业。凡夫跟圣人内心最大的差别,就是凡夫心中有罪业,凡夫所造的罪业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当中,在我们还没遇到佛法,还没遇到善知识之前,我们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业,我们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罪业深重。我们念佛人他刚开始的起点,他不是在一张白纸的时候去念佛,他是在一种罪业深重的因缘当中开始念佛。这样子怎麽说在临终的时候,只有十念的佛号就能成就往生呢?

  何谓十念?历代祖师大德在解释十念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解释,这十念它指的不是一种数目,十念它是一种概念,它是譬喻一种短暂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造的罪业是这麽长的时间,无始劫来在心中已经薰习了很多的罪业,怎麽说在临终之时这麽短暂的时间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超出三界的轮迴,这样子从因果的道理来说,这怎麽会通呢?

  我们只要稍微学习过唯识,大家都有个概念,我们的阿赖耶识有很多善业的种子,也有很多罪业的种子,到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个业来得果报呢?学唯识的人都知道答桉,那就是「强者先牵」,业力强大的种子一定是按照次第它先表现出来「强者先牵」。我们一般会认为我们无始劫所造的罪业一定是强者,你临终才十念这应该是个弱者。从一个强弱的角度就产生了质疑,我们看智者大师对这样的问题是怎麽回答。(00S022)

  乙二、释疑

  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总标:智者大师说,我们认为,我们所造的罪业的时间特别长,我过去生有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造了很多罪业,这个业是特别的长,所以应该是重;我今生的念佛是在临终的时候具足十念的相续,这样子的时间特别短,所以这业是轻的。

  智者大师觉得这思想是错误的,智者大师认为所谓的重业轻业不在于造业的时间,我们应该从缘起的道理,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比较,才能够决定业的轻重,才能够决定招感的决定性与不决定性,重点不在于你造业的时间长短。哪三方面呢?

  一者在「心」,你造业时能造的心有差别,心有差别;第二在「缘」,你是在什麽样的因缘造作,因缘也有差别,这也是一个判定的因素;第三在「决定」,你在造业的时候是决定的还是犹豫不决的,这地方也是决定轻重的一个差别。

  我们从时间上判定业的轻重,这是错误的概念,应该从你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业时候的决定不决定来判断。这地方先把业力轻重判定方式做一个总标。以下个别解释: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闇室,日光暂至,而闇顿灭。岂以久来之闇,不肯灭耶?

  「约心」:我们先看看我们造罪时候的心态是怎麽回事,一个众生他会造罪,他那能造罪的心是怎麽有的呢?是从虚妄的颠倒生,重点在「虚妄」这二字。为什麽一个人好端端会造业呢?它是有一种虚妄的妄想生起,而这妄想是怎麽生起呢?我们身为一个果报体,我们有六根: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尘相碰撞的时候,根尘接触的时候就创造了一个心识出来,心识大部分都是盲目的、情绪的一个念头。诶,我现在要骂一个人,骂一个人这是一个能造罪的心,我要去骂一个人,就算是我还没产生行动,那麽你为什麽会有这个念头,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个人,或是耳朵听到某一种声音,你根境没有碰撞,你不可能产生念头,不可能!

  那麽你要去骂一个人,这心态是怎麽一回事?第一个它是直觉性的,他绝对没有透过智慧观察,没有!第二个它是盲目的;第三个它是生灭的,最重要它是生灭的,它是随境生灭,你如果把这所缘境拿掉,你当初是缘某一个声音,生起这个念头,现在你把这声音在心中拿掉,这心念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常常对生灭现象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在中间的过程当中又是刹那生灭。所以我们简单的讲虚妄心「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也不知道是怎麽来的,去的时候也不晓得跑哪裡去,就算他在造作的过程当中,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我们每一个造罪念头,虽然有很多的差异相,有的是贪烦恼、有的是瞋烦恼、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质一样是虚妄的,它是一种盲目的、情绪的。

  念佛人的心态:你为什麽会念佛,你那能念的心是怎麽回事呢?是从一个佛法善知识的开导,你听闻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经过你的如理思惟,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而产生的;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过智慧的判断才产生的。

  所以你看你造罪的时候是盲目的,那个心是一种虚妄性的,而你念佛的心是透过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象是真实的、是永恆的。所以说一虚一实岂得相比,你造罪的时候是虚妄心,你念佛的时候是透过观察的真理而产生念佛的心;一个是随顺于真理,一个是随顺于情绪,这二种是有虚实的差别。譬如万年的暗室,暗室比喻我们无始劫的妄想,日光指的是我们对三宝功德真实的皈依,那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观照力现前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马上消失掉,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因为它是长时间它已经是很久了,不管它是多久,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的,光明能破黑暗。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修行的人心态是二种心态,一种是真实的心,一种是虚妄的心。譬如说我现在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是情绪化的,这个念头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消失掉,你看我们每次发完脾气以后,每一次都后悔。为什麽?一个人会后悔表示你那个心消失,你才会后悔,如果你那个心还在,你怎麽会后悔呢?

  你看我们只要是恶念的心,都是突然间来、突然间消失,来的快去的也很快,都是那种很情绪化的、很躁动的心。但是我们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静的;我要广度一切众生,这个念头它是智慧而生的。诸位还记得,诸位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也是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恆久之心。你受完戒以后,你当初缘三宝的境而发心,你回来以后这个心还在,它是一种持久的心态。为什麽呢?因为它随顺于道理,它是一种真实的心。所以我们要知道,问题不在于时间的长短,问题在于一种它是一种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个本质上是不同的。

  《淨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桉:在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马子云居士,这马子云他从小就去当兵,在当兵的时候他也不断的建立功劳,就做到上尉的军官。他这个人平常也是念佛,有一次在中央政府,就是北京政府,唐玄宗的北京政府因为当时的地方有叛乱,所以唐玄宗派兵去讨伐,而讨伐叛兵需要很多粮草的供应,要地方的军队将粮草运送到北京城,来供讨伐的粮草。而当初这个马子云就负责押送粮草到北京,他就带着很多很多的米,用船要运送到北京去,(00S023)但是在中途的时候,不小心船沉没了,全部的米就掉到海裡面去。这就延误军机了,这在古时候的法律是判死罪的,所以当初包括主官马子云跟所有押送的军人全部被关起来。

  马子云这时是万念俱灰,他知道死亡将至,反而就万缘放下,专心的在监狱裡面念佛。他这一念念了五年,也很奇怪,这军法官因为忙碌的关係,就把这桉子给忘掉审判,要是一审那就是死罪了,但就是有很多的因缘,把这个桉子给忘掉了。后来换了一个新的军法官,就把这桉子重新的审理,发觉这过错不是人为的疏忽,而是天灾所成,当初的马子云是没有过失的,就把他放出来。被放出来以后,马子云就觉得他不想在世俗生活,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修行了几年,他得到了宿命通。他跟他出家的同参道友说,我的生命应该在当时押送粮草的时候就结束了,应该要死亡,我后面的生命是因为念佛的关係把这业转过来,我现在再过几天我就要往生了,希望那时候大家来为我助念。果然到那一天,他的同参道友为他助念,他就端坐在那个地方念佛,讲了一声「佛来接引我了!」就安然坐化了。

  我们现在可以探讨一个问题,马子云他在遇到灾难之前他也念佛,但是他那时候念佛不相应。为什麽他一定是遇到死罪,被关在监狱才真实的念佛,把这业转过来,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乃至到临终的时候招感弥陀佛的接引?

  我们可以这样讲,他刚开始在家念佛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念佛,因为一个人念佛那要有一个真实的心,那是缘菩提心、缘圣道的心而生起,他那时候是遇到逆境,对世俗的因缘那攀缘心开始得到了收敛,这时候心中才真实的看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所以你看我们出家人只要一出家,你发了道心以后,你的业就改变了,这时算命先生怎麽算你的命都不准。因为你以前的心是虚妄心,是心随妄转,你的根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情绪,这情绪就是你的心,它要你干什麽你就做什麽。这时候我们开始缘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个出世的道心,这种心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一种出世圣道的心,那是真实的心,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是在当下所缘境产生了一种一时的情绪,这个是虚妄心,所以说真实能破坏虚妄。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闇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淨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肯出也?

  第二、讲到我们在造罪的时候,当初的所缘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时候,它的所缘境是依止一时的情绪,那情感性的黑暗之心,去攀缘一种虚妄境而生;这虚妄境在《唯识学》叫遍计所执性。你看到一个人,你会对他生起贪爱,你没有看到他真实的相,你一定是把这个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对他有所增益,这增益的相是执,是你心中捏造出来的;你看到一个人起瞋心,你也没有看到这个人的本相(真实相),你把这个相给损减了,你把他丑化了,你才会生起瞋心。

  我们过去起颠倒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错误的影像,你把这真相或者是过度的美化或者过度的丑化;所以那影像是一种虚妄的影像,你当初所缘的境界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我们念佛不同,我们念佛所缘的是一种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我们真实能够感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实功德,我们真实的为了要追求无上菩提,为了要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依正庄严而生起的。你念佛的时候你所缘的境是真实的境,因为那是从一个听闻如理思惟产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别。

  举一个例子,譬如一个人被毒箭射中,又射得很深,不但射到皮还射到骨头裡面去,而且这毒性也特别强,所以说它是伤肌破骨。但重点不在于它射得多深,重点也不在于它的毒性有多强,重点是在你有没有消除毒箭的药鼓,药鼓打响的时候这毒箭就自动的跑出来,毒性也自然消除。也就是说药本身是有救拔的力量,就譬如你生病,不管你裡面的病毒有多深,重点是你能不能够找到解药,你找得到解药,它就能够把这个病毒救拔。

  我们从一个阿赖耶识受熏的角度来看修行这件事,我们以前在阿赖耶识的心种,在虚妄境造了很多业,熏习很多的种子,这种子在唯识学叫「虚妄的种子」。但是你真实的发菩提心,你在受戒之时,你缘三宝的境,而发起一种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这个种子《唯识学》称之为「金刚种子」。为什麽?因为你所缘的境是三宝的境界。

  诸位要知道,一个人受菩萨戒,你要嘛,在一个法师的面前受,最低的标准要在佛像的面前受,如果你没有在佛法僧三宝的面前受,你说我对一棵树的面前受菩萨戒,你不可能得戒体,你面对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境,你熏习的种子,你得的这个戒体一定是生灭的,一下子就跑掉,一下子就破坏掉,所有的戒体要成就,一定要缘真实境。

  什麽是真实境呢?就是三宝的境。你的戒体才会强固,你说我面对虚空来受菩萨戒,不可能的,不管你怎麽发心,你缘的境不是三宝的境是不可以的。

  你当初造业的时候是缘你心中的一个虚妄境造业的,你念佛的时候是缘三宝的功德,那种真实的救拔的功德而念佛,境也有真妄的差别。总而言之,我们在念佛的时候那信心要建立,你要相信真实能够破除虚妄,你要相信这件事情。(00S024)

  破除虚妄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修行人我们做二件事,第一趋吉,第二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的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善法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远离灾难这件事很重要;一个人要远离灾难,你要知道灾难是怎麽来的,灾难就是你心中的情绪,就是你六根跟六境产生的那第一个念头,那种情绪的、盲目的念头,那个念头你一定要有一种克制的力量。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可以修止观:多贪众生不淨观,多瞋众生慈悲观。问题就是你那能观的智慧,不淨观、慈悲观,不一定修得起来。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对治负面破坏性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动」。印光大师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不动法门很重要,印光大师讲这句话实在是太殊胜了,他这法门是来自于《愣严经》,《愣严经》裡面有很多对治妄想,其中一个就是「不动」。

  所有妄想它有一个天敌,就是「时间」,时间是所有妄想的天敌;你试试看你打一个妄想,你只要把这妄想拖过一段时间,这妄想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经不起拖。世间人讲「主动积极」,修行人这四个字不适合,尤其是你要远离过失,主动积极绝对是增长祸患。

  一个刚开始的修行人,你有什麽念头你就是不管它,「不随妄转」,所有的初学者都是先否定自己,不随妄转开始。等到把这妄想离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才开始培养美好的德行,开始修禅定三昧神通陀罗尼,那时候才开始所谓的修善。如果一个人他连「不随妄转」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麽修行,那你要避免灾难我看是很困难,因为一个妄想起来你就跟着它走,妄想起来要做什麽你就做什麽,那就麻烦了。

  虚妄心它是一种生灭相,我们念佛的心是真实的功德,从一个真妄的角度来判定强弱。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捨命,善心勐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

  造罪时的强弱:我们造罪时的心是有间断的、有终止的。我们前面说过带业往生,你所带的业要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新业你带不走的。甚麽叫旧业?这个业你已经忏悔了,你已经断相续心;这业你还一直在造作,这业就是障道;也就是说,这业已经是因为你的忏悔产生间断而产生了终止。而我们念佛的时候,你不是随便的去念佛,也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去念佛,是我们长时间的听闻大乘法义,建立了成佛的菩提心,我们长时间听闻淨土的教义,对阿弥陀佛生起了皈依心,那时候的心是无间心,是特别的坚定,而且是无后心,也念念的相续没有终止,坚定而相续,那时候才捨命。你想想看,一个坚定而相续的心,来面对一个犹豫不决、中断的心跟有终止的心,那当然是善心勐利,所以就能够往生。

  以下做一个譬喻说:一个十围的绳索,这绳索很粗,需要十个人才能够把它包起来,而一千个人都不够使令它断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很坚利的剑,即使是一个童子,他也没有三昧力,他只是一个散乱心,但问题他拿的是剑,一刀就能把它两断。所以说念佛的时候是一种,坚定心相续心,所以可以往生。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临终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在本论中把一心不乱做出了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一心不乱,第一、一心不乱它是真实的心,你念佛的时候你要缘到真实的功德,你不能心裡面念佛,心中还是想到世间的情感,那你就不是真实的心,你没有真实的缘到佛的功德;第一你要有真实的出离心、成佛的心。第二、你要有坚定的心,无间心、无后心。一心不乱最低的标准就是真实的心跟坚定的心。

  「十念必生」在《淨土圣贤录》也有些公桉,如唐朝的张善和居士,这个人一生是杀牛的,他父亲是杀牛的,他出生以后也跟着杀牛,杀了一辈子的牛。在他临终之前他经常作梦,梦有十几头牛一起冲过来,用牠的头一起去撞张善和,他每次经常都是在恶梦中惊醒,后来有一次实在是撞得太厉害,他也觉得非常的恐怖,就赶快叫他的太太去请出家的法师来为他开示。出家的师父就为他开示淨土殊胜的功德,要叫他念佛。这时候的张善和他听闻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在《淨土圣贤录》上说他念佛未满十念,这时他就说「牛去也,佛来也」,就往生了;牛已经离开了,业障消除了,阿弥陀佛现前,未满十念。

  大家会说他造了一生的杀业,他临终的时候念佛是未满十念。为什麽未满十念的念佛,能够把这个重大的杀业转过来,而转成清淨的莲华,转地狱的火成清淨莲华呢?理由只有二个,第一个,他念佛的时候是以真实的心来念佛,不像我们一般念佛心打妄想,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念佛;第二个,他用坚定的心来念佛,专注坚定。他真实心故,坚定心故,他把整个杀业转过来,牛就消失,佛就现前了。唐朝的张善和居士是标准的临终十念。

  所以我们不要以时间的长短来判定业力,应该从它本质的真实虚妄跟量的坚定不坚定来判断。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十)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十一)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四章、真相与它的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五章、造作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六章、超越对错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八)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七)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六)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五)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