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经典(三) |
 
《大乘起信论》经典(三) 原典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1)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2),非一非异(3),名为阿黎耶识(4)。此识有两种义,能摄一切法(5),生一切法(6)。云何为二?一者觉(7)义,二者不觉义。 注释 (1)如来藏:梵文叫Tathagatagarbha的意译。藏,乃合藏或胎藏之意,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中蕴含有如来的一切智慧功德及一切成佛的因素,即佛性,是大乘佛教对众生心的又一规定性。世亲在其所撰《佛性论·如来藏品》中对如来藏的含义作了三种解释:一、所摄,世间一切众生皆为来之性,即真如所摄;二、隐覆,如来之性被众生的烦恼所隐覆不显,故名曰藏;三、能摄,真如实性虽隐藏在众生烦恼之中,但仍含蕴有如来的一切功德。《起信论》把如来藏作为最重要的中心范畴,展开了它的如来藏(真如)缘起论,肯定有生灭的染心,依讬於不生灭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而有。宛如不动水,因风起浪而作动水。动静虽殊,水体是一。即是说,如来藏是不生不灭与生灭的和合体。 (2)不生不灭舆生灭和合:指如来藏清净心,与之相对的「生灭」,指七识染心。和合,不相离之义,这裏指不生灭的清净心与生灭的染心不相舍离,非是两体。 (3)非一非异:非异,指真如理体随缘而动,与生灭无异,故说非异;非一,指真如理体虽随缘而变,而其真性恒常不变,与生灭不同,故说非一。此即说明本体与现象为一体二面,同体故非异,性质差别故非一。 (4)阿黎耶识:梵文Alaya-Vijnana,又译为藏识、阿赖耶识、无没识等。关於此识,佛家诸说有不同理解与界定,在《起信论》中特指染净和合、体一义异的一种复合识。 (5)摄一切法:阿黎耶识处生灭门,具有生灭与不生灭,染与净,不觉与觉等义,所以包括一切万法。 (6)生一切法:真如门无能生义,阿黎耶识处能生的生灭门,故说能生。因其和合染净,觉不觉二义,二者矛盾互动,构成由净转染,由觉转迷的流转相和由染还净,由迷返觉的还灭相。依此双向的生成运动,而谓之生一切法。 (7)觉:梵文Bodhi,又译菩提。有觉察与觉悟二种含义。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真理。大乘佛教把觉悟视作成佛的标志。 译文 辨觉义 首先,所谓「觉」,是说良性清净心的本体,远离一切妄念。远离妄念,就如同虚空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这时一切境界,真俗无碍,平等一如,也就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而说有本觉的概念。为什么呢?本觉的义含,是相对於始觉而言的,因为始觉从体性上说即同於本觉。 所谓始觉,是由於本觉受薰而产生不觉,由不觉而产生与之相对待的始觉。 又因为彻悟到心为万法的根源,称为究竟觉。如没有彻悟到万法於心上生,即称为非究竟觉。 关於「觉」的含义的这种分疏,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一般的凡夫,能够觉知到前念的错误,而能防止以後妄念繁生。这虽然也叫做觉,但由於没有彻悟心源,事实上也还是不觉。 又如声闻、缘觉二乘以及初住菩萨等,他们都能够觉知到有念、无念的体相差异,消除有、无、我、法的差别,因已舍离贪、瞋等烦恼和分别顺、逆、苦、乐等执著,类似於真觉,所以叫相似觉。 又如证得法身的诸菩萨等,能够觉知万法唯识,一切念境皆空,再离此空相,因而舍去了心念上一切麤念分别的执著,所以叫随分觉。 至於修习十地已尽的菩萨,圆满地完成了六度万行,能够一念间与真如契合,能觉知一切烦恼分别均由「心」中无明初动,而心本没有初动相状。这种觉知已远离微细难知的无明生相,能彻见本有的佛性,使心湛然常寂,达到最终的觉悟,叫做究竟觉。因此,佛经中说:「如果众生,能够观照到无念的道理,就是趋向如来智慧。」 上面说到觉心初起,实际上没有初起之相可言:而为方便施设,而说知初相,就是指觉知最初本来就是无念,因为妄念乃是心的虚妄产物,回归本觉的觉心初起即是无念。一切众生,虽具本觉,但不能名为觉,因他们从本以来,念念不断,从未离念,所以才说他们无始以来,为无明所覆。如果证得无念本觉,则会觉知一切众生的心相:生、住、异、灭,并体悟到它们在无念上原是平等一如的,所以也就没有不觉与始觉的区别。因为上述生、住、异、灭四相,同时存在於妄念之中,都没有自己的实性,只是本觉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和表象而已,与本觉没有体性上的差别。 再次,本觉随染法薰习,分别生起二种不同的相。这两种相与本觉之体互不相离。哪两种相呢?一是智净相,二是不思议业相。 所谓的「智净相」,即指依本觉内薰和教法外缘的力量,依佛法正理如实修行,圆满六度万行,破除阿赖耶识(的生灭相),断灭相继不绝的尘心妄念,显现纯净无染的本觉之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一切心识活动之相,都由无明所致。而无明之相,又不离本觉之体,所既是不可坏灭的,又不是不可坏灭的。就好像大海之水,因风起浪而波动。水相与风相互不相离。但大海水的本性是不动的,如果风止息,那么水中波浪的动相也就止息,而水的湿性却不会坏灭。同样,众生自性清净的本觉之心,因为无明风的吹动,生起识的波浪,本心与无明,都无形相可得,它们也互相依存,不相舍离。本觉之性本来不动,如果无明风灭,则生灭相续的心相也就会停止,而无明曾经依存的智性不会坏灭。所谓的「不思议业相」,指由於「智净相」薰习之力,而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胜妙境界,即无边无量的功德之相,常恒不断。它因众生根机不同,随机示现,自然感应,使他们获得种种利益。 又本觉自体的相状,有四种大义,可比作无形无碍的广大虚空,又如同清净无尘的明镜。 有哪四种大义呢? 一是如实空镜,如明镜自身本无影像,也无能照、所照的分别,本觉自体远离一切主客观所幻化的妄相,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可以显现,所以没有觉照的功能。 二是因薰习镜,指如实不空。即一切世间的现象都可以在本觉之中显现。这种显现,既不是本觉自生自出的,而是有待外薰而有的:虽说是外薰而有,又不可说是离本觉功能而外来的。既然有现象显现,所以不可说无:虽然说它是现象,而现象又没有自性,而足以本觉为体,它恒常住於一心之中。因为一切现象即是真如实性的表现。又本觉虽然显现一切染法,而自体又不为染法所污染,所以说本觉不动,具足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可以从内薰习众生,使之趋向菩提。 三是法出离镜,由於本觉的不空属性,使众生出离烦恼障和智障,也远离一切生灭、不生灭和合的状态,达到纯净无染,智慧光明。 四是缘薰习镜,指基於法出离境的缘由,即能普遍观照众生的心识活动,使他们修习善根,并随机示教,以作众生觉悟的外缘。 原典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1),无所不遍。法界一相(2),即是如来平等法身(3)。依此法身,说名本觉(4)。何故?本觉义者,对始觉(5)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6)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又以觉心源(7)故,名究竟觉(8);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如二乘观智(9)、初发意菩萨(10)等,觉於念异(11),念无异(12)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13)故,名相似觉(14)。 如法身菩萨(15)等,觉於念住(16),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17)故,名随分觉(18)。 如菩萨地尽(19),满足方便,一念相应(20),觉心初起,心无初相(21),以远离微细念由故(22),得见心性,心(23)即常住,名究竞觉。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又心起(24)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25)。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 异、灭(26),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27),皆无自立(28),本来平等,同一觉(29)故。 复次,本觉随染(30)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31),二者不思议业相(32)。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薰习(33),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34)相,灭相续心(35)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36)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37)。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38)不坏故。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39),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40),得利益故。 复次,觉体相(41)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云何为四? 一者如实空(42)镜,远离一切心境界(43)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二者因薰习(44)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於中现,不出不入(45),不失不坏(46),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47),具足无漏,薰众生故。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48)、智碍(49),离和合相,淳净明(50)故。 四者缘薰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注释 (1)虚空界:虚无形质,空无障碍,周遍一切处,名虚空。此指真如理法界或本体界。由於《起信论》讲本觉,所以又喻指本觉的无限性。 (2)法界一相:指一切现象,虽千差万别,但就体性上说,都是真如之相,故谓一相。 (3)法身:梵文口才Dharmakaya,佛的三身之一,通称佛之真身,即以佛法为身乃佛法的人格化。 (4)本觉:众生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想,有灵明觉知之性,非假修习而成,是众生本有之性德,指众生先天本有的觉悟。 (5)始觉:指众生後天修行始得的觉悟。始觉并非本觉以外的一种认识能力,而是依本觉之体,在与不觉相对待的杂染位上,向上实现自我认识,还契心源的一种本觉活动。 (6)以始觉者,即同本觉:指始觉与本觉从体性上说没有差别,始觉就是本觉处在不觉杂染状态下的一种自我觉醒。 (7)心源:心为万法根源,心源即指万法所产生的最初状态或未发状态,行相极为微细。 (8)究竟觉:断尽根本无明,得到究竟真觉,亦即指证得如来圆智。这是本觉自我认识运动的最高阶段,即完成了自我认识,与自体合一的状态。 (9)二乘观智:指佛教中声闻、缘觉二乘,观照一切法的智慧。 (10)初发意菩萨:指菩萨修习十位中的初发心住菩萨。 (11)念异:唐译本为有念无念体相别异。指能区别有念的觉性与无明的妄念,这时虽然我执已破,无念的法执尚存。 (12)念无异:即是泯灭有无、我法等差别,但未证法空之理。 (13)粗分别执著相:粗分别指因善恶不同而起的贪瞋等分别;执著相,即指因违顺境界不同而分别执著。 (14)相似觉:觉知见思之惑而能断之,获得类似的觉悟,是始觉向本觉回归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尚有一些无明的微细妄念未断,还没有得到真觉,所以名相似觉。 (15)法身菩萨:指初地以上,能断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的菩萨。 (16)念住:唐译本为念无念。指能觉知到一切法都是由於「能见」的意识所生,所以不起心外粗执分别,但尚有染净法的分别执著存在,离无染净对待的究竟觉尚差一格。 (17)分别粗念相:比前「粗分别执著相」更进一层,前约境上起分别,此约心念上说。虽不於境上(心外)妄起分别,仍有念上的染净分别。 (18)随分觉:分分断无明,分分得真觉。即指始觉向本觉回归运动中的第二阶段,部分地断除无明,部分地证到真觉。 (19)菩萨地尽:指圆满修习完成了菩萨的十个阶位,达到觉悟穷尽的境界。 (20)一念相应:指於瞬间与真如契会。 (21)无初相:与真如契会,是觉性的作用,故说觉心初起,但又不可以说,与真如契会是由迷到悟,因为觉心虽起,实是本觉自我认识的实现,迷时觉性已在,所以迷尽觉起,只是本觉的自我觉醒,契会真如,只是一种复归,从这一意义上,不可谓之初起。 (22)微细念:指无明风动的最初一瞬,微妙难知,故名之。 (23)「心」,《资》、《碛》、《普》、《南》、《径》、《清》本均作「心性」 。 (24)心起:指上文觉心初起。 (25)无始无明:无明即愚痴,不能了知佛法的一切意识活动。无始无明,指无明为一切染法之根源,再无其他染法开始於无明之先。本论把尚无分别的「心动」或抽象的「念起」视为「无始无明」 。 (26)生、住、异、灭:佛教中用以表示有为法的四相。生,谓生起事物;住,谓安住事物;异,谓衰变事物;灭,谓坏灭事物。这四相分别表示由真如缘起生灭事物的四个阶段。 (27)俱时而有:指证得无念时,则知有为法四相均为妄念所现,虚幻不实,所以没有前後体性的差异。 (28)无自立:无自性,无自体可立之义。 (29)同一觉:指有为法四相,从体性上说,同属一真如本觉。 (30)随染:随顺污染之法。 (31)智净相:唐译本为净智相。指本觉内薰无明,返染成净之相。 (32)不思议业相:指本觉业用之大。 (33)法力薰习:指本觉随染而内薰还本的净薰习力。通常可分为二种。一是本觉法薰习,指本觉内薰不觉,使之由迷向觉,由流转向还灭。二是教法薰习,指通过对世间善法, 佛教经籍的学习,及善知识教示等,由外向内薰习,又称现行种子。 (34)和合识:即上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黎耶识。 (35)相续心:唐译本为转识。泛指前七识,具有因果相续不断的特徵。 (36)识:与心体相对应,指心体受染後的染相,共具八识。 (37)非可坏,非不可坏:无明无自性,以本觉为体,二者关系是非异(从体性上说);无明即迷,即生灭,本觉即悟,即还灭,二者的意义非一(就功能上说)。以本觉为体,性体恒常不灭,所以说非可坏;与本觉功能非一,返迷成觉,则无明相灭,所以说非不可坏。 (38)智性:即智慧之本性,此指本觉的理体,谓生灭相续之心相可以断除,而本觉之理体不会坏灭。 (39)「净」,《石》本作「净相」。 (40)「现」,《金》本作「见」。 (41)觉体相:觉体指本觉,觉体相即本觉的相状。 (42)如实空:指真如实体本无妄法之义,此处空即空妄之义。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云:「内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後无,故云如实空。」 (43)心境界:心指能分别的妄心,境指所分别的认识对象,亦是妄境。此多指虚妄不实的虚妄心境。 (44)因薰习:指本觉具有显现一切事相(因),与从内部薰习来生成悟的功能。即指本觉之用。 (45)不出不入:不出,意指本觉显相的作用不是自出的,而是有待外缘薰习而表现的。不入,指本觉虽待外缘而显相,但事相若无本觉为体,也无从显现,所以说,显相功能又不能说是外入的。既待外缘又不外入,像镜子一样,无相(外缘)不显,无镜亦无法显。 (46)不失不坏:不失,即指由主客(心、境)所缘起的现象既然存在,所以不能说无。不坏,意指因缘所起的现象无自体(自性空),而与真如本觉同体,所以不可变灭。 (47)智体不动:智体指本觉,不动指无染。 (48)烦恼碍:又称烦恼障,二障之一,;对於所知障而言。指以我执为首的贪、瞋、痴等烦恼。因其扰乱有情,障碍人们成就涅盘,故名。 (49)智碍:又称所知障。以法执为首的无明,障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菩提的成就。其体为根本无明。 (50)淳净明:离和合相,名曰淳;无惑染,名曰净;出无明,名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