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经典(十四) |
 
《大乘起信论》经典(十四) 译文 再则,精进专心,修习「真如三昧」的人,现世就可以获得十种利益。哪十种呢? 一是经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持和护念。 二是不为一切邪魔恶鬼所恐怖。 三是不为各种各样的外道鬼神所迷惑、扰乱。 四是远离对大乘佛法的诽谤之心,使深重的业障逐渐微少。 五是灭除一切对大乘佛法怀疑和邪恶的观念。 六是对於如来境界的信仰得以增长。 七是远离忧悔,虽身处生死流转之中,而勇猛下怯,一心向道。 八是心情柔和,舍除骄慢之心,不为他人所恼怒。 九是尽管没有达到入定的境界,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减少烦恼,不耽乐留恋世间境界。 十是若获得三昧,则不为外在的一切声音所惊动。 再次,如果有人只是单纯地修习「止」,就会产生昏沈之心,或产生懈怠之情,不乐於一切善业,远离救世悲心,因此还应修习「观」。 修习「观法」,应当观察世间一切有为之法,都不得长久停住,而是须臾变灭的。一切众生的心行,都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才充满了痛苦。应当观察过去所念著的一切(现象),恍惚如梦,虚幻不实:观察现在所念著的一切现象,犹如电光,倏忽即灭;观察未来所念著的一切现象,犹如浮云,来去无常;观察世间一切有身,都不清净,种种污秽,遍满全身,没有一处可以乐恋。 因此,就应当观想,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都由於「无明」不断薰习的缘故,生起生灭之心,遭受一切身与心的巨大痛苦。现在又有无数苦恼逼迫身心,未来的痛苦,也没有定限。这些痛苦,难舍难离,众生处於其中却不知觉。众生如此迷而不明,实可悲愍。 有了如此观想,即应当勇猛精进,发大誓愿。愿使我心,远离妄念分别,於十方世界,遍修一切向善功德,尽未来之世,以无量无数的善巧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使他们证得涅盘的最胜妙乐。 因为发了这样的誓愿,就应随时随地,对一切众善,根据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修习。除了禅定时专心一念修止外,其余一切时间,都应当观察,哪些应做,哪些不应做。 在行、住、坐、卧的日常行为中,都应当做到「止观俱行」。即虽然念想一切现象本无自性(修止),而又要念想一切现象由因缘和合而成,善恶之业必有苦乐等果报,丝毫不爽,不会坏失(「止」中修「观」):虽然念想一切现象由因缘而成,善恶业报不会坏失(修观),而又要进一步念想一切现象的自性并不可得(「观」中修一止」)。这样修习「止」法,就可以对治凡夫贪著於世间境界,使声闻、缘觉二乘舍弃怖畏生死的怯弱之见;这样修习「观」法,就可以对治声闻、缘觉二乘不起大慈大悲的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的行为。由於这样的道理,「止」、「观」二种法门,互相助成,不相舍离。如果「止」、「观」不能同时具备,就无法证人菩提妙道。 再次,有的众生初学大乘佛法,想求得正确的大乘信仰,但又产生怯弱之情。由於他们住在这个娑婆世界,畏惧不能时常遇见诸佛,亲自承事供养。恐怕信心难以成就圆满,想要退堕道心。这样的众生,应当了知如来有一种特别殊胜的方便法门,可以摄受保护众生的信心。这就是专心一意念佛,以此为因缘,就能随著自己的愿力而得以往生他方净土,常见诸佛,水离三恶道。正如佛经中所说:如果有人专意愿想西 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由此所修善根迥向愿求生彼极乐世界,就可以往生彼处,由於在那裏可以常见诸佛,所以最终不会退堕。如果进一步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时常精进修习,就能最後获得真如三昧的正定之果。 原典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 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1)之所惑乱。 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 五者灭一切疑(2)、诸恶觉观(3)。 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 七者远离忧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 八者其心柔和,舍於懦慢,不为他人所恼。 九者虽未得定,於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灭损烦恼,不乐世间。 十者若得三味,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复次,若人唯修於止,则心沈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於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4),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薰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5)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盘第一义乐。 以起如是愿故,於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於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6)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人菩提之道。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7)於此娑婆世界(8),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於(9)佛,永离恶道(10)。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11) 注释 (1)九十五种外道鬼神:关於外道数目,各经论说法不一。《华严经》、《大智度论》等认为有九十六种外道;《大涅盘经》、《大集经》等认为有九十五种外道。 (2)「疑」字下,《石》、《资》、《碛》、《普》、《南》、《径》、《清》本均有「惑」。 (3)恶觉观:即邪恶的观点。 (4)有身:指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众生之身。 (5)「所」,《金》本作「世」。 (6)虽念诸法自性不生等句:这种止观双运的思想,见性空而不舍万有,於万有不舍性空,正是大乘中观学说「缘起性空」理论的发挥。不过《起信论》不讲性空而讲不生、不可得,表现出对法性真如的肯定意向。缘起性空立论於现象界。所谓性空,乃指现象之性,没有自体,因缘而有;而《起信论》,则从现象与本体同时立论,讲现象,则因缘和合,业报不爽;讲本体,则自性不生、性不可得,认可一种超越的智慧给予观照。 (7)「住」,《碛》、《南》本均作「往」。 (8)娑婆世界:娑婆,梵文Saha。亦译娑诃、索诃等,意译堪忍。泛指众生居住的、充满了苦难的世界。 (9)「於」,《石》本作「诸」。 (10)恶道:唐译恶趣。通指六道中的三恶道,即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 (11)哈基塔英译注中,疑此段经文为後人增益。其说:「尽管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在因缘分第七中已有明示,不过,在讨论禅定两种基本方法,止与观之後,陡然出现劝人念佛,似乎有些让人不解,事实上,这并不属於五种实践(修习)的范围,而是一种附加,难怪有的西方学者,怀疑本论与弥陀信仰有关,认为本段可能为弥陀信奉者或作者在弥陀信奉者的压力之下增益的。」 论修行利益 译文 已说修行与树立信心,其次说修行的利益。 关於大乘诸佛的甚深秘法,我已作了如上的总体概说。若有众生想对如来甚深境界,获得正信,远离对大乘佛法的诽谤之心,证入大乘妙道,应当依据此论,思考修习,最终一定能够达到无上的菩提之道。 如果有人听了此论所说大乘佛法,不生怯弱之心,当知此人,必定能够绍隆佛种,必定为诸佛所授记。如果有人,可以软化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众生,令他们修习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餐饭的时间裹真正思考本论所说佛法,这种功德超过(软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的)功德,不可言喻。 再次,如果有人接受奉持此论,依之观察修习。甚至一日一夜的时间,其获得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言说。假使十方一切诸佛,各自於无量无边的时间裏赞叹此论的功德,也称道不尽。为何如此?因为真如法自性的功德,没有穷尽。照此论修持的人,其功德也是如此,无边无际。 如果有众生,对於此论,毁谤不信,所得的罪恶报应,要经无数劫的时间,要受到巨大的身心苦恼。所以一切众生,只应信仰(此大乘之法),不应起诽谤之心,以至自害害人,断绝一切佛、法、僧三宝的种子。 因为一切如来,都是依据此法而证得涅盘,一切菩萨也因之修习而证人佛智。所以应当了知,过去菩萨,已经依据此法,证得净信:现在菩萨,正依据此法而证得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据此法而证得净信。所以一切众生应精进修习此法。 诸佛甚深广大之义理,我今已随顺作了概说。 愿功德回向真如法性,普利一切求生无例外。 原典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若有众生,欲於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人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1)。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2)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於无量无边阿僧只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其有众生,於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3)。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盘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人佛智(4)故。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5)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 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求生界。 注释 (1)授记:梵文Vyakarana,又译和伽罗,意指佛对发心众生授与将来必当成佛的记别。 (2)三千大千世界:又称大千世界。佛教关於世界的空间图景,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为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合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名三千大干世界,其中一个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 (3)三宝之种:指佛、法、僧三宝的种子。另,「之种」,《石》本作「种性」。 (4)「智」,《石》本作「慧」。 (5)关於最後这部修行利益分,据哈基塔英译本注中说:「有的现代学者认为此最後一段:又义粗浅,与前文高深玄远的精神不相协调,疑为後人所增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