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佛教经济学初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有些人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不应该与经济发生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是一个综合体,由五蕴合成,可归结为两大类,即物质和精神,人不可能单纯依靠精神而存在。虽然,人不是纯经济的动物,但也毫无疑问,人要生存,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如衣、食、住、医药等。佛教不排斥经济。谈精神的发展,却撇开物质条件,这不是佛教的主张。佛教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包括精神的发展,身心的健康,经济的保证等。 佛教中说,人类有四种希望: (1) “愿我拥有财富”,换句话说,对一个俗人,富有是他的人生第一希望。 (2)当一个人富有了,做便希望有个好名声,他希望他的名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他的亲朋师长之间。 (3)当一个人富有、好名声之后,他想有个好的身心,长寿无疆。 (4)富有、好名声、长寿后,他想死后有个好的去处。 巴利文典《Andha Sutta》傍证了前面提到的人类四种希望说。该经说,这世上有三种人,他们是: (1)瞎子:没有一只财富之眼,不知保有原财富和创造新财富。也没有道德之眼,在道德的修持上,也无所作为。 (2)单眼人:他有财富之眼,但没有道德之眼。也就是说,他知保有旧的财富创造的财富,但没有培育他的道德。
(3)双眼人:他具财富之眼,也具道德之眼,在物质和精神的提升上,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佛教欣赏的是双眼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眼人或瞎子,那是不幸的。 在同一部巴利文典中,它又更远地把人分成黑暗的和光明的两类。 (1)一个人,他穷,且远离信仰,他从黑暗走向黑暗; (2)一个人,他穷,但有信仰于心,从黑暗走向光明; (3)一个人,他富有,但没有信仰,从光明走向黑暗; (4)一个人,他富有且具信仰,从光明走向光明。 黑暗的人贫穷,穷人是黑暗的;光明的人富有,富有的人有光明,这就是贫穷与富有、黑暗与光明的区别。当然,穷人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从黑暗走向光明,但这种努力,要比富人付出的代价多得多。穷人,无法直接轻易地获得光明。 佛教反对贫穷,佛陀就曾经说贫困是一种灾难。有一次,他提问弟子:对一个俗人,贫困是一种灾难吗? 弟子:是的,老师。 佛陀:当他落入债务,那是一种灾难吗? 弟子:是的,老师。 佛陀:当他落入债务,又借债还债,那是一种灾难吗? 弟子:是的,老师。 在佛陀看来,在某种情况下,拥有最基本需求物较之信仰更有意义。曾经,有位农夫失了牛,找了一整天未寻到。他路过一地,正值佛陀说法,他便想加入听法。佛陀知道他已一天未吃饭,于是,佛陀叫弟子先去准备饭菜给他吃,让他先用饭后再来听法。这说明,佛陀知道,饿着肚子的人不易去谈信仰。不仅如此,贫困还往往与暴力、犯罪连在一起。正如巴利文典《Digha Nikaya》说:“物质文明缺乏,导致穷困流行。从穷困流行,导致偷盗横行,且凶杀、暴力、诽谤、辱骂、妄想、邪见、非道德和变态欲望随之而来,直至没有权威,失去宗教信仰,从而种种恶行极度泛滥。” 在古印度社会,在传统的种姓制度上,上等种姓如婆罗门,高高在上,荣华富贵;而下等种姓如首陀罗,则只能作奴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权威的印度教经典《吠陀》说,婆罗门是从梵天的口中生,首陀罗则从梵天的脚底生,因此,婆罗门天生高贵,首陀罗天生低贱。但佛陀反对这种说法,佛陀说:“没有天生的种姓差别,只有经济条件的差别。” 在巴利文典《Sighalovada Sutta》中,佛陀说,幸福和幸运来源于经济力量、没有债务和无瑕的道德生活。 由上可知,佛教反对贫困,不是越穷越光荣。佛教强调精神的同时也强调物质的重要性。佛教不排斥经济,佛典中同样谈到经济问题。佛典中经济问题,当然,不等于有个经济学存在其中。那么,佛教中是否有个经济学存在呢?这个问题份量不轻。笔者不揣浅薄,几年来,在南传佛教原典中游履,发现现代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概念,佛陀都已经在佛典中谈过,并有他自己明确的看法,且自成体系。虽然,这个体系无法在单本经中找出,但我们只要汇集各种经典中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并加以分析、综合,我们会看出它的经济学的概貌。 下面,我将从若干个方面来初探佛教经济学,以求抛砖引玉。 中道的佛教经济学 佛教的经济学是建立在中道的佛教教义上的。 有一种欲望,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这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自然的,它是最基本的一种自然需求欲。如要吃、要喝、要医药、要关心等。这种简单的最基本需求是有限的欲望,只是为了维护此色身,是被佛教所认可、所接受的。佛教说,穷困乃灾难,该被消灭。佛教认为,一个人,只有这种最基本需求得到保证后才能走向更高的精神世界。 在最基本需求之外,人类还有一欲望,那就是贪欲。贪欲是罪恶的,它超出了人的最基本需要,是过份的、过高的、无法被满足的。为了满足贪求,人会以任何手段去谋取。贪欲是无限量的。暴力和非道德,一方面源自贫困,另一方面就是源自贪欲。所以,佛教拒绝贫困的同时也拒绝这种贪欲。 贪求是灾难,贫困也是灾难。佛教提倡非贪求非贫困。佛教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此为准则,即从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出发。这就是中道的佛教经济学。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个角度说,经济学,它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财富的应用。而实际上,创造和分配财富同样是应用财富的活动。因为,无论是生产、经营、分配等。都与财富的应用有关。包括精神和物质。 以佛教的观点,国家或个人的收入应该被分成四份来用: (1)一份应用到日常所需,如衣、食、住、行、医药等; (2)一份应用于储蓄以备急需; (3)一份应用于做功德,如福利事业等; 份一份应用于投资,如农业、商业。 财富该用于人的最基本需求。人不是经济动物,是物质为人而活,而不是人为物质而活。人需要物质只是为了生存和幸福,没有其它的任何意义。 有了财富,我们应该应用财富做如下五件事情: (1)使自己高兴; (2)使父母高兴; (3)使妻儿高兴; (4)使同事、朋友高兴; (5)供养遁世的修行者。 佛陀在《Vasala Sutta》中说,我们应该用财富照顾好父母,不能照顾父母者,不能繁荣。 另有巴利文典《Pattakamma Sutta》说,财富要被应用在:亲戚、客人、公职人员,付税收给国家。 佛教认为,税收是需要的。因为,国家可以利用税收的资源去帮助穷人,做福利事业、公共事业。但税收不应拿去铺张浪费。曾经,佛陀就主张不该以税收用于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佛教还强调:税收在不给百姓添加大负担为宜,要如蜜蜂采蜜而不伤及花朵,反对苛捐杂税。 在另一部经典《Dhammajani Sutta》中,佛陀说,财富要用这于:自我的幸福、他人的幸福、自我防卫、付税收、积累功德。 什么是功德?一些人以为功德只是布施东西给修行者或寺院,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布施给宗教,只是功德之一种。据佛教,凡是利人、合理的利已的活动皆可视之为功德,如一杯水浇树、一抔土培树,也是一种功德。 佛教经典中曾分析了三种人用钱的方式: (1)一个人堆积财富,不用于自己,也不用于别人,也不做功德; (2)财富用于自己幸福,不与别人分享,不做功德; (3)财富用于自己幸福,同时与别人分享和做功德; 佛陀说,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好得多。第一种人,他空有财富,不用于已,不用于人,不做功德,枉费了财富。佛陀鼓励第三种用钱方法,既为自己,也为别人。佛陀说:一个人,应该常怀与人分享财富之心。因为,世界是因缘的,人无法单独存在,个人生存依赖他人的帮助。为此,个人考虑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该去考虑别人的需要,与之分享。 佛陀鼓励人们去消费自己的财富,而不要空堆积财富而成吝啬者。但这不意味佛陀鼓励人们去做无意义的浪费。佛教向来讲“惜福”,反对浪费,反对走两个极端,所以佛陀曾教导说:“应用财富不应该吝啬,不应该浪费,不应该用于罪恶,不应该用于潜伏的危险之中。” 佛陀曾教诫人们,以下六种通道会将你的财富流失: (1)饮酒;(2)时时游荡于街市;(3)赌博;(4)结交坏友;(5)懒惰;(6)沉溺于异性。 佛说,一旦这些活动流行于国土,则国将不国,走向衰弱。 在巴利文典《Dasaraja Dhamma Sutta》中,佛陀指出,一个国家或个人应当脱离各式困境,佛陀用了一个巴利文“Samma Jivikata”来表达,以说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换句话,个人或国家应用财富必须据其收入的能力。佛教主张低水平的消费,高消费是被佛教反对的。 佛教反对高消费,理由是: (1)高消费带来社会不稳定。这是因为高消费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富人,享尽荣华穷人,三餐不饱。于是,穷人对富人产生嫉妒和不满心理,而富人对穷人产生恐惧心理,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自己,以致引起冲突。 (2)高消费导致对有限自然的快速用完。很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石油,一旦用完,也就没有了。 (3)当一个人被贪欲牵着走,那么,他会不惜用任何手段去满足他的贪欲。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是如此。一些国家为了保持它源源不断的高消费资源,不惜运用武力,战争便是其结果。 高消费是建立在狂热的贪欲上,不是基于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它背离了佛教经济学的原理。佛陀一直教诫我们不该吝啬,但也不该浪费。我们不该使消费超过收入,就如一把秤,应该平衡。 佛教还说,财富应该小心保护,防贼、防火、防水、防敌人、防不良居心的亲朋,小心不触犯权威机关。 前面说过,佛陀劝导人们去储蓄四分之一的收入,留作未来。这不仅为了保证基本需求,也为了预防不可测的水灾、干旱、瘟疫、病变原因。 为了未来的需要,储蓄是必须的。但这储蓄金的来源该是避免高消费的结果,而不是从克扣最基本需求物中产生。换句话说,储蓄金的来源关系到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假如制造最基本需求物品,那么,高消费可以降温,象军火毒品等不必要的消费品消除,市场就不会出现生活必需品缺乏或高价等问题,民众和国家也就有钱储蓄。 佛教认为,储蓄金该用于最基本之需,不应用于生产武器、麻醉物、毒品、色情等有害之物。储蓄金要用于发展人本身和经济。 谈到储蓄,必然想及债务。关于债务,佛教认为,四种幸福中,没有债务是其中之一。认为,落入沉重债务是一种灾难。所以,国家或个人,均应避免负上沉重的内外债,借债要被尽量减少。假如借债已是必须,那么,一定要用之于最基本的需求物品。 债务与贫穷经常连在一起。此世间,不管穷国或富国,穷困总是存在。在富国中,物品的增长高速,并没有消灭贫困。就以美国为例,即使在今天,还有几十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佛陀说,贫困是灾难,应被消灭。 贫困的根源是什么?佛教认为,不外三大原因: (1)自然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当某些地方极缺少自然资源时,则穷困产生。这是自然的原因。 (2)一些人的穷困源于其自身。因为沉溺于酒色等不良行为,或懒惰等,是个人的原因。 (3)国家的错误政策。尤其是错误的经济政策,这是导致贫困的最根本原因。 在巴利文典《Digha Nidaya》中,就例举了一些君王采用错误政策,或一无所用的政策,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 消灭贫困是可能的。毕竟,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地区或国家间的分享利用。人的不良行为可以通过精神的发展而得改正。而且,错误的政策亦可以被减少到最少量。 财富的创造 据佛陀经济学的原则,财富的创造,要基于为了创造人类基本需求物。 佛教曾将创造财富的手段三种: (1)暴力且非法; (2)暴力但合法,和非暴力但非法; (3)非暴力但合法。 必须通过正当的积累,佛教反对暴力或非法摄取财富。 佛陀曾说,假如是不义之财,即使用在正确的地方,如孝顺父母,其死后,同样下地狱。 佛陀强调,五种经济活动该被禁止,那就是: (1)有关军火;(2)有关毒药;(3)关麻醉物;(4)饲养动物为了屠杀;(5)售动物的肉。 在佛教,一些经济活动是寻不到位置的,即便资源丰富,生产方便,也不得应允。因为,这些活动妨碍了人的健康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佛教严禁生产非人类基本需求物和有害物。 在佛典中,谈及了许多正以财的方法,如农、工、商、政、保安、个体、计算业等。 关于经济发展策略,根据南传佛教经典《Kutadanta Sutta》等,有四个重要的步骤,简述如下: (1)谁愿人事生产经营农业、工业,那么,国家应该提供他们种子、牛、土地、水、肥料、灌溉设备等必需品。而这些提供应被视为无偿或优惠提供。必须给农业予以重要地位。基础工业和其它为人类基本需求服务的企业应得到鼓励。 (2)经营贸易应该得到鼓励。谁愿人事商业活动,国家应该提供基本的资金。国家应当警觉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剥削现象。国家给商人的贷款不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 (3)谁愿从事政事,国家给予钱粮(工资)。政府给钱粮,应给那些负责任,身心投入给国家的人,而不是给那些贪污、不勤、不积极工作者。同时,国家要保障这些公职人员应有的自主权利。 (4)国家应尽力支持精神食粮的生产传播。 经济活动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源必须被合理应用。人有其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它方面的发展有赖于此。佛陀说:“贫困可被消灭,国家可被繁荣,通过人人有其职。” 国家应当援助失业者,直到他们有职。那些身心残疾的,国家应当对他们负起责任。失业太多,对国家是个负担,虽然,这此失业者是国家自己造成的。经云:看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有个简朴的标准,那就是:是否人人有固定的收入。 有个佛教故事说:人问强盗为何互相抢夺。强盗回答说:因为贫困和饥渴。国王听说后,大发悲心,给他们财物金钱,于是他们暂停了抢夺。但当他们用完这些财富,又变成强盗了,因为,他们没有其它生存手段。这故事启示的是: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比提供纯粹的物质援助要好的多。有价值的多。 人有其职是需要的,但职员的素质也必须被强调。化经说,农民、劳工、职员、商人,他们应该熟练于他们的工作并且努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得到保证,以便职业者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针对不同的职员,应据其不同的能力、专长,给予不同的工作。一个人长于务农,不该令他经商;一个人有智慧于商业,不应该让他去务农。 佛陀认为,一个好的商人,应有三德: (1)有辨别货物质量好坏的智慧; (2)能干,长于买卖; (3)信誉良好,被人信任。 在同一藏中,佛陀还说,商人创造利润要通过正当手段,资本要有来源,不是卖空买空,经营为客户所需,努力工作。 必须强调的是,关于劳动,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曾经,佛陀遇上一外道,这外道指责佛陀什么也没做。佛陀就对他说:“我同样工作,犁田、播种。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理解是轭、是犁,谦虚是犁的杆,智慧是结,深思是犁尖和棒,能量的发挥正是负重的四脚牛。这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人群,使之幸福。” 人要物质生活,也要精神生活,所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皆为必须,两者是不可偏废的。 佛陀曾指出,劳动的目的,不单单为了创造物质,也为了发展人的精神。佛陀希望人们的身心和道德在劳动中获得进步。换句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说,就是:行、住、坐、卧皆是禅,劳动也是一种禅。 财富的分配 财富的分配,已非什么新概念,但始终却是经济学关键的问题。 在佛教看来,绝对的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出生就不同,他们的综合条件也不同。但希望有个比较合理的分配是可能的。在佛教,剥削是被反对的。佛教认为,贫困的一个直接原因便是分配不公。据佛教,贫富的两极分化的矛盾,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减少剥削、布施活动等而得到缓解。经中说,古代的君王、富人等就经常进行布施活动,供献食、衣给客人、旅者、病人、受灾害者、遁世的修行人。 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贫困是灾难。为了人类的基本需求,拥有财富是必须的。佛教没有反对私有财产。佛教鼓励人们在正当的方式框架内去从事私有事业或公有事业,财富的积累要通过非暴力和合法的手段。但是,佛教认为,一旦财富超出其基本需求便无意义。因为,不管男人、女人、穷人、富人、白人、黑人,终免不了一死。死,毁灭,是一切生物的结局。也许有人认为有了钱便有了一切,但他们错了。他们可用财富延长生命吗?可以阻止死亡吗?佛陀说:财富不能随着死亡走,当人死亡进,不能携财物同行。我们也常说:钱可买到床,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买到书,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买到山珍海味;但买不到好胃口;钱可买到饰物,但买不到美丽;钱可买到房子,但未必是家;钱可买到豪华,但不是舒服;钱可买到满足,但未必是幸福;可买到宗教圣典,但不是解脱。所以佛陀警告人们不要成为财物的奴隶。要知道,人不是为了财物而活,不是纯经济的动物。财物远远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是没有意义的。人最终的目标是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人的贵贱不决定于出生,同样,也不由财物的多寡而决定。在南传佛教文典《Esutari Sutta》中,佛陀就说:“婆罗门,我没有宣称人的高贵是由于拥有大财富”,“之所以高贵,是拥有纯洁的人生。”所以,在另一部叫《Vaddhi Sutta》的经典中,佛陀教导我们必须跟从五咱品德,即博爱、修持、智慧、纯洁、信仰。根据佛教,以上五种品德胜于财富,是人生真正的财富。总之,物质生活是被佛教强调的,但不是目的。强调财物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全依赖佛陀,而是靠我们自己。佛陀说,他只是导师,引导我们走路,指导我们方向。路还得靠我们自己行。决定我们自己命运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不睁开眼睛,不迈开步子走路,不能到达目标。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佛陀拯救自救者。 以上就是佛教经济学面貌之大概。佛教认为,如能以此佛教经济学治理经济,那么,人们就会“过着道德的生活,男人、女人各务其事,国家事业蒸蒸日上,安宁、和平、百姓幸福,家庭安乐,载歌载舞,夜不闭户。”

 
 
 
前五篇文章

魏晋南北朝寺院经济状况及原因分析

试论佛教空、有二论对现代哲学意义理论的启示

中国古代佛教版画史综论(1)

中国古代佛教版画史综论(2)

中国古代佛教版画史综论(3)

 

后五篇文章

浅谈慈宗及其历史研究

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梅州千佛塔寺简介

道安国师与护国道安寺

书画家与佛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