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楹联鉴赏 |
 
魏源楹联鉴赏 作者:佘飞凤 魏源(1794-1875),字默深,今湖南隆回县人,中国近代开端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诗人。他在其隆回金潭沙洲故居及附近的山水名胜题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楹联佳作,现选录数则,略加赏析,以飨同仁。 一、魏源题沙洲故居联 魏源故居在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村沙洲上(又称魏家段沙洲上),系两正两横四合院,院前有朝门(又称槽门),1997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故居的朝门、厅堂、读书楼等处,悬挂楹联多副,多数系魏源年轻时期所题。现录其三: (一)朝门联 沙洲回碧水, 朗月照金潭。 此联系魏源二十一岁时(1814年)所作。 沙洲:即魏源故居所在地。金水河自北而南,从故居门前经过,迂曲回环,在故居宅基处形成一个沙洲,形似停泊在河边的船只,故又称船形地。 金潭:地名,魏源故居所在地的总称,原有金潭乡,亦为金水河中段水深处的小地名,以盛产黄金得名。潭水清澈,每当月朗星稀的夜晚,月影倒映,景致迷人,有“潭湾新月”之雅称,系金潭十二景之一。 遥想当年,魏源的故乡金潭沙洲上,碧水回环,朗月高照,鸟语花香,渔歌唱晚,真是其乐融融,美不胜收。如今,金水河早已改道,从故居后50米外流过,“沙洲回碧水”的美景虽已不存,但每当人们品味、研磨着魏源所题的这副对联时,对魏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与诗人的亲切和敬仰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 (二)厅柱联 读古人书,求修身道; 友天下士,谋救时方。 此联亦系魏公二十一岁时所作,悬挂于故居正厅楹柱之上。 读古人书:指读古代圣贤安邦治国的经典著作。魏源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写书。他把“读古人书”作为正厅楹联的出句,可见其对书之爱。魏源的好友龚自珍曾赠他一联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宗一代典,成一家言”,正是对魏源爱读书、爱写书的生动写照。 求修身道:寻求修养心身的道路、道理和方法。修身,指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和学问上的造诣。儒家的读书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读书的最低目标,由此循序而渐进,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友天下士:广结天下贤能的士人为朋友。据李柏荣所著《魏源师友记》记载,魏源一生中结交的朋友甚多,其中交往甚笃者达250余人,如林则徐、陶澍、胡墨庄、姚镜塘、龚自珍、何绍基等当时的名宦和著名学者与乡贤,都是魏源的好友和座上宾,真正实现了“友天下士”的夙志。 谋救时方:寻谋挽救时局的方略。这是魏源“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的真正目标。魏源撰写该联时,正值乾嘉苗民起义、山东天理教与陕西饥民起事及英国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之际。面对国家与民族危亡的险势,年轻的魏源心急如焚,立下了“谋救时方”的雄心壮志。他后来所编著的《海国图志》、《圣武记》、《明代食兵二政录》、《皇朝经世文编》等,都是为“谋救时方”而作的鸿篇巨著。综其一生,正是为“谋救时方”而奋斗不息。他发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震聋发聩,震醒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和国家的存亡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 全联体现出魏源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他的这一思想与精神,奠定了他一生业绩的基础,他闪光万世的历史功绩,皆蕴涵于此联之中。 (三)书斋门联 功名待寄凌烟阁, 忧乐常存报国心。 该联系魏源二十岁时所作,悬于读书楼楹柱之上。 功名:封建时代以科举取士,考上了举人、拔贡、进士等学位,就算有了“功名”,也指封官授爵等实衔。 待寄:等待、寄托。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阁,气势雄伟,高耸入云,故称“凌烟阁”。凌烟即凌云,古人常将烟云同称,此处烟借作云。后世常将“凌烟阁”作为皇帝封赐官职的代称。 忧乐: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常存:常常保存、留存。 报国心:报效祖国的心怀。 全联的意思是:我的功名现在虽然没有着落,但忧国忧民的思想却常常萦绕于心怀。体现出他年轻时期就立下了拯救国家危难,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 二、魏源题隆回名胜联 魏源故里金潭及其附近的名胜古迹极多,魏源青少年时期常往游览,每到一处,多有题咏。现选其题联三副,赏析如次: (一)题望云山天门寺联 邱壑怡神,烟外青峦添画意; 江山入韵,天边白鸟助诗情。 望云山,又名首望山,在隆回县城桃洪镇北约60公里,西南距金潭约15公里,系今隆回境内四大名山(即望云山、白马山、大东山、九龙山)之一。相传秦末方士卢、侯二生避难隐居武冈云山,后卢生游方至邵阳城北之首望山,登高远眺,恰见云山在望,遂将该山取名“望云山”。至宋景定年间(1260-1264),有真仙卢慧隐居此山,结庐修炼。其后不断扩建,建成一座前后三进,两侧厢房的四合院禅寺,即“天门寺”,成为名闻遐迩的佛教名山。魏源十九岁时曾游览该寺,并题上联以纪胜。 邱壑怡神:望云山海拔1492米,高耸云天,登临山顶,俯视四周,邱壑纵横交错,万家烟火,目不暇接,顿觉心旷神怡。 烟外青峦添画意:站在山巅,举目远眺,只见烟霞万里,青峦叠翠,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碧波起伏,云海茫茫,景色秀丽,美不胜收,比画还美。 江山入韵:江山泛指祖国河山,此处指站在望云山头极目所见的山山水水,即邵阳境内的望云山、白马山、大东山、九龙山、云山、龙山、佘湖山等山脉和资水主干及其支流辰河、石马江、邵水河等。这些山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河水流淌与山风吹拂交织而成一曲曲韵律优美的音乐,给人以心潮起伏,飘飘欲仙之感。 天边白鸟助诗情:天边,指极目远眺之处,即天空远处;白鸟,指白鹭、白鸽、天鹅类白色飞禽。 全句意为:登上望云山的巅峰,举目远眺四周景色美丽的山水和天空翱翔的白鸟,耳听江河流淌,山风呼啸的乐曲,作者情不自已,诗兴大发,泼墨挥毫,题联咏怀。 作者胸怀宽阔,广纳百川,以高超的手法和浓情的笔墨,仅用22字,就将望云山及其周围的“诗情”、“画意”与“神韵”溶入其中。读之,使人如临其境。 (二)题白马山宝莲仙寺联 避乱入山,倒印蹄痕迷寇贼; 绩麻度日,尚存心迹救民人。 白马山,在隆回县西北部,距魏源故里金潭西约24公里,属雪峰山脉主峰,西北与洞口、叙浦、新化交界,海拔1781米,层峦叠障,林木苍郁。山顶有古寺,名“宝莲仙寺”,由山门、佛堂、厢房等构成一个四合院,占地约900平方米。山门以石料构筑,门额镂雕双龙戏珠图案,楷书阴刻“宝莲仙寺”四个大字,门侧阴刻对联为“宝筏一航,普济普渡;莲花万顷,即色即空。”佛殿内主祀白马仙娘。魏源幼年时期曾随同长辈来此朝拜,后于青年时期(约1817年前后)撰有此联志感。 避乱入山:指元末明初天下大乱之际,有王氏三女恐遭贼寇凌辱,骑着三匹白马,躲进深山老林避难。或云三女系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女,陈氏失败之后,其三个女儿隐姓埋名,隐入此山之中。 “倒印蹄痕迷寇贼”:三个避难的女子,为避免寇贼追捕,她们骑着白马倒退行走进山,从而迷惑了追兵,看不到她们逃走的方向,躲过了灾难。由此可知上山避难的三名女子不仅具有智勇双全的胆略,而且也决非普通百姓之家的闺秀,否则,贼寇不会非掠取或致其于死地不可。 绩麻度日:王氏三女入山之后,以替别人绩麻纺线换取生活来源。由于她们的手艺好,人缘也好,在附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天地都受到感动。在其居所附近,有一巨石的中心突然涌出一股清泉,取此水绩麻,麻线格外柔滑光亮。而该泉取之涸,不取不溢,久旱久涝亦如此,成为白马山之奇观。 尚存心迹救民人:据传王氏三女常以绩麻所得接济附近贫苦群众,又常上山采药为老百姓治病,分文不取。对当地劳苦人家有求必应,世间疑为仙女降临。因为她们曾骑白马而来,故奉为“白马仙姑”。 (三)题金潭杨梅冲知止庵联 曲通山径开僧舍 静悟禅机写佛径 在魏源的故乡金潭河西杨梅冲,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僧寺,曰“知止庵”,是魏源的十世祖振寰公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创建。其环境幽雅,香火颇盛,魏源青少年时期常来此敬香拜佛。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魏源回乡小住,重游该寺,应寺僧之请,题写了三副对联,此为其一。 “曲通”句:指出知止庵座落在一个山径曲折,景致幽雅的僻静处。 “静悟”句:静,既指庵院的处境幽静,又指寺僧心境之清静与寂静。只有在幽静的环境里和清静的心态下,才能领悟佛教的禅机,由此而安静地坐下来抄写佛教经典。 写佛经,是佛教徒的一种信仰,他们认为,学佛不仅要经常念佛号,念佛经,还要常抄写佛经,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佛经的含意,即“悟禅机”。许多的佛教僧侣及信士往往设下要书写多少部佛经的宏愿,从而不分昼夜地抄写佛经,以此作为修身敬佛,悔过自新的途径。 魏源在该联中以“静悟”二字道出了佛门修行的“禅机”,但“静悟”二字,并非他游览该寺的偶然所得,而是其多年修习佛经的感悟。魏源晚年遁入佛门,并成为佛学成就颇丰的一名居士,就是因为他长期学佛的结果。魏源题写此联时,年已46岁,虽然尚未中进士,入仕途,但在儒学方面早已名闻遐迩,受聘为两江总督陶澍幕僚。而在佛学方面,则是唯佛是崇的信徒,他曾有诗云:“溺仙溺佛溺山水,与溺酒色无殊轨;嗜好不专溺不深,安能万事不易此。”极目云天间,陶然咏唐尧。”明显地流露出对佛门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烦。1835年(道光十五年),他在《扬州洁园闲咏》诗中云:“幽人常早起,幽事在鸦先。人静深山外,心空万籁前。池楼凉似水,林月淡如烟。夜气澄平旦,浑忘先后天。”诗中渗透着佛家“四大皆空”的禅机。他在《天台记游》中有“不闻云外钟,那识林中室?前身天台僧,双涧恍旧历”,在《天目山囊云歌》中有“山中之云寺中僧,僧与白云互主宾。有时山僧下山去,白云与僧作主人”,在《在四门山》诗中有“何年汇镜潭,莹彻发禅语”等深涵佛理,渗透禅机的诗句,由此可见,魏源为知止庵题联时,以“静悟”入联,正是其心境的写照。(注:以上各联均引自魏寅先生《魏源楹联辑注》一书) 作者简介:佘飞凤(1973—),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市艺术学校办公室主任,讲师。 来源:《湘潮》(下半月)2008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