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化来法师

  目录

  前言... 2

  清风明月... 3

  一、戒嗔... 8

  前言

  弘一律师,自号“晚晴老人”,盖取李义山诗“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句,律师晚年曾掩关福建福州西禅寺,并集藏经经文及祖师警语,编为《晚晴集》。本书乃化来老法师,学习《晚晴集》,作为其修行之明鉴,并将心得作笔记,陆陆续续多年,本无发表之意图。因弟子要求,将此笔记集录成书,与大众结缘。老法师一向不慕名利,韬光养晦,无意出书。此次乃因缘发起,诚为众生之福也。法师行文简朴,于切要处,更老婆心切,重复其语,使生警戒心。盖修行大事,心必生尊重,决不可悠忽之。阅师笔记,复肯定大德们之所以能成就,是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言行一致、真实恳切的心境来走修行大道的。法师年届七十一,弟子们谨祈师父法体康泰,常转法轮。愿读者们,深入细微,好好思维玩味其中之开示,依之而修,必于自己人格有所增上,真修戒定慧也。最后谨以老法师七十口占,与众勉之曰:

  吾年七十一 于世无所求

  行作归家计 心念一束休

  奉劝诸弟子 人生如幻楼

  虚度空后悔 早早觅归舟

  编者郭家玲谨识

  清风明月

  ——记化来老法师

  一九九六年的夏天,后学拜访美国万佛圣城,时值宣化上人辞世一年,顶礼上人铜像,不禁悲从中来,痛哭不已。与上人虽只一面之缘,但他老人家开先河,弘法于异邦,创美国僧相之始,翻译经典,对佛教的贡献是巨大的。早期六零年代,又不通洋文,一切都得自己来,那种辛勤奋斗的坚韧毅力,一如东渡日本传戒法的鉴真大师,是值得后代敬佩的。上人走后,我在偌大的道场中徘徊,追忆其风,夜色中,明月星稀,红木高耸,树影幢幢,添了几分寂寞惆怅的气息。而化来老法师与我,也在这种气氛之下,展开了因缘。

  当时万佛城正在打观音七,后学也参加,在绕佛时,请恕后学心多浮动,一位老法师,身材高瘦,背稍弓驼,只见他行步平缓,履地飘然,面容古朴温和,绕到我前方时,不禁在心里顶礼恭敬。而法师似知吾意,略举头回应。如此一来,更加深我对他的注意了。当时,听熟人说,老法师不近女众,而万佛城男女界限严别,后学不敢找他说话,只好在远处默默地观看。老法师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吃饭的样子,走路的样子,是那么的安闲自在,平平淡淡却又蕴味深远,看了就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像个大磁场,收摄我躁动轻浮的心。不禁联想到永嘉大师的“常独行,常独步,调古神清风自高”,宛然活现在他的身上。观音七结束之后,我也离开万佛城了,但心中却常忆念着这位未交一言的长老。老子说:“不言而善应。”该可描述此理吧。

  后来老法师回中国,与家弟有书信往来,其开示内容,又颇为中肯,遽能对机。便不顾简陋,壮大起胆子,提笔写信给老法师,没想到才过十几天,就收到了老法师百忙之中,抽空写的回信。就这样鱼雁往返,也有五年了。其中对后学所提出的疑问,均回答得使后学口服心服,而开正知解。为报法乳之恩,便祈请老法师,征得同意,将回复弟子们的信函,及其修行之笔记,编纂成书,以分享大众。

  老法师出生于佛法盛地的江苏省,因家贫,小学没有读,小学未上,稍年长,就读中学,因此跟不上进度,后来又读年把私塾,打下古文学的底子。老法师一向沉潜杜默,少谈其生平,只是捕捉其回函,及诗文之片段,来揣摩他的一生,及学佛之心路历程。

  老法师年幼时,即负出世之志,十七岁时,父母双亡,身为长子,只好将出家的梦想,搁置一旁,挑起一家生计的担子,全心全意照顾三个年幼的妹妹。一个身无长技的少年,要担负家计,可真是走投无路。幸好,有人借了几把刻字刀,便习雕印章,赖以为生。后来,手工业社成立,招募为营业员,收入较多,从此生活有了保障,抚养妹妹们至长大成人,直至五十岁退休。这三十多年间,中国发生了不少变数,也吃了不少苦头。然老法师不改初衷,渡过时代的惊涛骇浪,安忍人事间的种种折磨与考验,依法而修,一如僧人坚守梵行,不愿随俗结婚生子。从事雕刻金石,一刀一琢,慢工出细活,全神贯注中,倒也磨出了心念专一的功夫。而看经书,全靠自己,不懂,多看几次,也能开得点智慧。年轻时,仰慕虚云老和尚之道风,曾欲追随虚公舍俗出家,奈何虚公不久辞世,而中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好秉志随缘度日。然虚云老和尚的四封回函,在这颠簸动荡的年代中,如慈母般教诲,抚慰了法师饱受沧桑的心灵。三十多年晃眼即过,法师也由青年中年而壮年,出家之志,经过了这么长久时间的磨练与考验,尚不退转,终于在五十岁那年,依止圆霖老和尚,于江浦狮子岭兜率寺剃度,夙愿得偿。回首前尘,能坚守初志,这都是虚公的精神,在支撑着他,一路引导着他。

  五十二岁,师于江西石城,如日山普照寺,受了大戒。即至五台山,知客安单方了,顿息万缘,二六时中,明明历历,不昧本来面目。因此作了一首“五台山安单之誓”,为当时心境写照,其文如下:

  遁念出家旨 着意在修持

  转换法王家 俗心无由辞

  因此来五台 顶礼诸佛师

  知客安单毕 万缘随念息

  起倒二六时 坐卧水清澈

  凉风飘柏子 寒鸦坠黄叶

  境界本来空 成败何欣戚

  但愿春与秋 旌旗振关隘

  塞外有消息 湫池映鸿雁

  未证菩提果 先发菩提誓

  不透祖师关 誓不出户限

  学佛十多年 故我未曾昧

  不进亦不退 得体诗无言

  此乃师初发菩提心之誓愿,曾登在《万佛城月刊》二三零期。宣化上人阅后,邀师至万佛城。过了三年,因缘成熟,于一九八九年赴圣城,蒙上人接见。一见面上人就对师说:“没有落款的不要(指画)。”又说:“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相约六年以成其大事。”两人之间的对话,谁也猜不透是何义,而宣公真于六年后入灭,师作诗悼曰:“宣有宣无空泯迹,化来化去别有天。前人后人无古今,乃心乃日同了缘。”师徒两人之间,微妙的因缘,也算得上是一件公案,答案就待日后告白于世。师在给后学的信中曾言及:“六年中,蒙师(上人)谆谆教诲,恩惠并施,法乳之恩,没齿难忘。上人圆寂后,第二年,回国,闲暇中,翻开以前的笔记,及有关经典,才初步有点头绪,所谓佛法,刚刚才开始。”

  观师之修学,先是启蒙于虚云老和尚,而后参学宣公上人,其所得之境界,非是弟子们能猜测臆度的。一位与师一起生活过的近侍居士,告诉后学,师善观机逗教,明眼观察各人心中之死角及执着,能借他事以教己事,借己事以教他事,三言两语,就能对症下药,让弟子们心开意解。修行者,即修心也,能得遇善观心、运巧方便之过来人为师,何其有幸!师于去年,写了一张书法给后学,题曰:“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是的,骑牛归来的修行者,横说竖说,语默动静,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皆不离道矣,此莫非师之心境也乎?一位朋友,去年九月,回国亲近法师。这个朋友,是个禅和子根性,颇具悟机,也和不少修行人谈过佛理,学佛多年,尚未觅得师父。回来时对我说,化来法师是他这辈子,所碰到过,最无相的修行人,他说:“法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那么的平淡,虽平淡却深远,也没和我谈佛理,只稍微闲话家常一下,看着他走路、喝茶,就觉得蕴味无穷,深深吸引着我,就发心皈依了。”我问他道一句来,他说只有老子的“见素抱朴,无名之朴,复归于朴”可以来形容这种感受。“朴”这一字,应该是一种脱落尘埃的表达吧!文豪苏东坡曾作赋曰:“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的,明月清风,不染纤尘,朴之又朴,素之又素,应是每位众生的本地风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清风明月来形容淡泊深远、谦光自牧的化来法师,该可谓神合道妙吧。

  感于末法,明眼善知识们相续辞世,正法的住持,就只靠少数真解脱者,作中流砥柱,而佛法现前虽盛,却多鱼目混珠者,若不具择法正见,很容易就堕入魔坑,难以自拔。而明眼过来人,确实能导引众生,得正解脱,离苦得乐,其光芒之不朽,也不是谤法者所能遮掩得了的。谨引虚云老和尚与禅修老人之间的对话为本文结尾,勉强作为今日佛法的写照:

  徒多鱼目真难辨 休认虹霓是彩霞

  光含万象无今古 不属阴阳绝障遮

  一、戒嗔

  凡夫之人,所执着我,是以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谓四大,即地、火、水、风。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痰唾精血属水大,出入呼吸属风大,周身暖气属火大。六尘缘影,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眼以色为缘,即色尘;耳以声为缘,即声尘;鼻以香为缘,即香尘;舌以味为缘,即味尘;身以触为缘,即触尘;意以法为缘,即法尘。众生即是四大六尘,执为身心二相,以为假我。有我就有人,因为人我纷扰,便起贪嗔,顺我即贪,远我即嗔。但一切事情转眼即过,而亦空无所得。看破了一切皆空,放得下处处自在。所以说原无我,为哪个贪嗔呢?

  (一)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偈曰:

  十方诸佛常见我 此人嗔恨多怨结

  若求菩提又怀嗔 犹如蒸沙欲成饭

  这是诸佛教导我们修行的最好方法,时时想佛在面前,坏事自然一点也不敢做,哪里还敢想呢?古人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这个意思。有十双眼睛看着我,有十双手指着我,我哪敢做坏事?做了,当时即被人抓住了。在佛的面前,自然不敢做坏事。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了如指掌,诸佛作是念,为什么此人欲求菩提,而又生嗔恚及怨结呢?菩提和嗔恚怨结是势不两立的。有嗔恚怨结,就不要求菩提。要想求菩提,就要把嗔恚怨结洗刷得干干净净。要想求菩提,而对嗔恚怨结又舍不得去,那只能自欺欺人。所以佛说此愚痴人,以嗔恚故,于自苦恼不能解脱。自己不能解脱而能度别人,未免是笑话了。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想与诸佛共聚一堂,就要以善为友,以恶为仇,近善而远恶,便一步一步地接近诸佛,往生便有分也。

  (二)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经》)

  离开了贪嗔嫉妒的心,自然能净心中的云翳,云散天清,水清月现。心清水月现,意净天无云。你到了什么境界,自然见其殊胜意境,如开天眼,自然能见天上天下一贯没有见到的种种奇特的殊胜现象,了知一切心境如幻而不执着。

  偈曰:

  但离贪与嫉 天清云翳除

  长空万里碧 皓魄光自殊

  (三)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为什么修行这么难呢?原因就是众生贪欲的缘故,嗜好其中的趣味,难以放舍,所以生死不断。故佛言:“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嗜好欲中的趣味,犹如养怨入丘冢,空空的冤枉受了很多辛苦。所以看破了,一日难留;放下了,何等自在!

  偈曰:

  看破身心乐 放下得自在

  贪欲入生死 作茧自缠缚

  (四)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我们这个身体是像电一样快速,大家也许不相信这话。往事回忆,历历在目,犹如昨日,而时间却过去几十年了。以前有一个人遇到一位仙人,谈了几句话,回到家中,已经几百年过去了。现在我们许多亲戚多已离开人世了,而从前与亲戚会遇的事,宛然犹如昨日,计算年代已久远了。所以人世如梦如幻,如露如电,类似乾闼城一样。乾闼婆城是幻现的,犹如海市蜃楼、沙漠幻景,都不是真实的。既然都不真实,又何苦放不下来,争什么人我是非,斤斤计较,争得面红耳赤,拳胸拍桌,恶口相伤,又何苦?

  偈曰:

  人生如梦幻 名利皆是空

  李白捞水月 世人也为何

  (五)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也就是说你起了嗔恨心,别人都不愿意接近你,你办事没有人配合,怎么能办起来呢?所以说百万障门开。宣化上人教化弟子,起初也是用训责的方式,后改为劝导,效果比训斥好,弟子都摄化于老人座前。柔和善导比呵斥更利于引人入胜。故上人曾说修行之初步就是不要发脾气。

  (六)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上一偈说的世间法,若嗔心不除而修道法,则如破篮打水,漏船欲度,不仅不得成功,而且必堕恶道,与菩提大道相违,失之交臂也。有志的修行人可不慎乎?佛法以慈为根本,起嗔心即失慈心,故是失佛法的根本。又嗔心为恶道之种子,有嗔心必然堕恶道,法喜之乐自然谈不到,善心也不能发起,再则种种恶口都集聚在这里,嗔心恶口相互交织于一炉,怎能不堕落?

  (七)原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凡夫外迷执身,妄取四大为自身相;内迷执心,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四大若离,则心相不可得,因此身虚幻不实,犹如泡沫。诸佛证知诸法无我,身心清净,行法无碍,能够运无缘大慈,行平等大悲,施舍无吝。若能够明白一切法无我,贪嗔痴自然敛迹也。不过贪嗔痴三毒原是无始习气所染成,非一朝明白而顿舍初心,乃需要长期修练,磨光洗垢,才能入佛智海,心如止水,一片明镜,证无我之境。既了知无我,又有何嗔呢?

  (八)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悭贪、嫉妒、我慢,鄙负习气,而自毁伤。(藕益大师)

  琴棋书画诗酒,风花雪月,世人都爱之。但是做一个修道人,爱好风雅之事,则耽误道业与身心。古时有一位禅师,非常宝爱其钵。有一天入定,无常鬼来找他,找不到,问土地神。土地神说: “他非常宝爱这钵,你一敲钵他就出定了。”鬼听了即敲钵,果然禅师出定了。无常鬼逮住这个机会说: “禅师,你的寿命到了。”他知道这钵坏了事,于是马上把它敲碎,火速入定。无常鬼便拿他没办法了。所以真正修道人应该一切法皆舍,没有丝毫挂碍,一切法空,无我无人,平等一如,明镜当前,不可言喻。

  偈曰:

  盘踞心头是毒蛇 信心清净即实相

  铁杵磨针非难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

  (九)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藕益大师)

  这几句话是修行的关键,若修行人能做到这样,修行的道路过半矣。宣公常教导人说: “眼睛要瞎,耳朵要聋”,也就是这个意思。所谓的眼睛要瞎,不是真的要眼睛瞎,而是不要老是看人的缺点,不看自己的缺点。六祖偈曰: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偈曰:

  修行如撑上滩舟 暂歇篙时便下流

  若不乘此勤努力 何时撑得上滩头

  二、知苦 厌离苦

  (一)汝今亦可自厌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佛说无量寿经》)

  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开示娑婆世界的实相,亦是古来大德常常提醒众生的警策,教导我们要厌离生死老病的痛苦。生活在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时时变幻侵袭我们,使我们无法自在,所以要厌离娑婆,求生极乐,这叫欣厌二法。能厌离这个世界,自然不被这个世界一些幻相所迷住,也就不生一点留恋之心。有留恋就是往生的障碍,没有留恋则洒脱自在。印公所谓撩起便行,阿谁无分。恶露是说我们的身体是冤家,是毒蛇,如恶露不净,是虚幻不实,故无可乐也。

  偈曰:

  戎马倥偬功敛迹 白头宿鸟暮归林

  人生百岁空回首 彼岸同登入化城

  (二)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等如猬毛。(西斋禅师)

  前一偈是说娑婆世界苦,令我们生厌离心。这一偈更强调此娑婆世界之苦多如猬毛,激发确切厌离深心。刺猬身上的毛多如钢针一样,在人看起来可恶可厌,但它却安之如饴,为何呢?这是业力使然。如饿鬼腹大如山,咽小如针,整天、整年、整劫没有饱腹的时候。我们厌离娑婆,应该时时刻刻把痛苦摆在眼前,如囚出狱,永远不想再回牢一样。对娑婆厌离愈深,对极乐的欣愿才愈真切。有十分的厌离,才有十分的真诚。如念念不忘娑婆世界的俗事,丢不开舍不得,而求往生西方,不啻纸上谈兵罢了,因为没有真心啊!

  偈曰:

  修行全凭信愿真 纸上谈兵空费力

  多如猬毛娑婆苦 问君何苦不厌离

  (三)于此土声色诸境,做地狱想,做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做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什禅师)

  耳听为声,眼见为色,于此娑婆世界所有的一切生活环境,作地狱想,火宅想。根据《地藏经》说,人死之后,先度第一重海,这海的水都是沸汤,“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趋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以上才是地狱的边缘,入地狱里,更有火柱、油锅、千刀山等,无量无边,如《地藏经》上说的: “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等等无量无边。如堕地狱,永难出期。有人说: “我没做过坏事,干嘛要作地狱想?”古语云: “常在江边走,难免不失足。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如作地狱想,对娑婆世界的一些乐境,心即不贪不染,净缘则增加一分。去染心、成净心,才与西方的道路靠近。若心不清净,整天想人我是非,净因如何能成?元优昙禅师曾说: “萎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历千遍,带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珍宝饮食男女衣服等,是此世界之业缘,能使众生贪恋不舍,难断尘缘,使自己拔不开,实在是人生的枷锁,因此应对贪爱之境作苦具想、脓血想、铁皮想,渐渐离贪,如弃蔽屣。

  (四)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娑婆世界一劫,西方极乐世界一天,一小劫是十三万九千六百年,只此一点已经是不可思议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寿命无量,一天的寿命已经是娑婆世界的无量年数,何况生西之后寿命无量。彼土之乐,此土望尘莫及。西方世界,黄金为地,四边阶道,皆以七宝庄严化成,又有八功德水、莲花化生等之殊胜,我能不求生吗?故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如何得生,根据观经上说:一者深心,二者至诚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偈曰:

  念念真诚念念通 默默感应默默中

  直至山穷水尽处 逍遥法界任西东(宣化上人)

  (五)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五浊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即以娑婆世界的观点来说,即是刀兵浊,每过几年世界即有一场战争,死人无数。兵刃相接,抢杀YIN虐,更是屡见不鲜。故名之为劫浊。见浊即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很难有沟通相容,表面上没有意见,而内心互相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小则恶口相伤,大则拳足互量,头破血流,损命伤身,比比皆是,名之为见浊。我们这个世界烦恼重重,第个人都有,男人有男人的烦恼,女人有女人的烦恼,老人有老人的烦恼,小孩有小孩的烦恼,一家人各有各的烦恼,都溺在烦恼苦海中拔不出来,此名之为烦恼浊。众生浊即是人与畜同居,假如有人说没有看见过畜生,是不可能的。天上、水里、火里都有生物,人体里亦有生物,此为众生浊。命浊即寿命短促,刹那即老了、死了。虽说活了几十年,回忆起来只一刹那、一转眼,如光如电。往往有许多人,抱负虽远大,奈何志业完成不到一半就已身亡,此即命浊。若往生西方即寿命无量,有志之士应把臂一呼,发心同往西方极乐世界,享无为之乐。

  虚云老和尚念佛开示:

  念佛要细水长流,念念不断,念到一心不乱,心境一如。不过唯念佛需摄心观照,句句落膛,膛者这落实之谓也。句句落实,念念相应,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进而理一心,能所双亡,自他不二,与参禅有何差别?

  (六)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伦。(天如禅师)

  往生西方应抱着什么样的心情,祖师再进一步向我们阐述明白,就好像囚徒面临被杀戮时,那种渴望被救的心情,又似犯人求出牢狱,亦如被强盗所追杀盼望有人相救,或似被水火所困而渴望拯济一般的心情。古人说我们求生的心愿,就是九牛二虎也不能拉转回来,所以信愿一定要非常迫切,希望各位同修共勉之,如救头燃,刻不容缓。

  偈曰:

  西方化主度迷情 佛力加持道易成

  随手便成无异路 最初一步要分明

  (七)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藕益大师)

  大慈父即是阿弥陀佛,皈命阿弥陀佛,愿出娑婆世界求生极乐,这是许多学佛人的心愿,但根器也有良莠不齐。有贪此世乐一时放不下的,有心念不纯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奉劝各位痛念生死路险、无常迅速,还是早一点安下心,勤求出离娑婆,不要一误再误,后悔莫及,舍极乐世界而无所归。试想离开五浊恶世生到净土,阿弥陀佛的家乡,和佛陀及诸上善人在一起,永不退转,一生成办了生死之佛法大事因缘。如有迟疑不信,岂不是大痴瓜?

  宋一元禅师西方咏:

  西方有路少人行 一句弥陀最上乘

  把手牵他行不得 但当自肯乃相应

  三、达观 真观 平等观

  (一)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藕益大师)

  身心世界即是一个人的人生观,这个观点本是虚幻的,随年龄差别或环境因素,而有不同之改变。譬如一个人贫穷时,处处节约,精打细算,到了有钱有势,自有不同的看法和手段。所以这些身心世界的假相,应全体放下,建立一个超方特达的佛教人生观,以菩萨知见来对待一切。什么叫作佛菩萨的知见呢?即是一切法空无所有,虽然空无所有,而能普利一切。所谓真空妙有即如此。

  偈曰:

  一切空寂法 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时 是得心没有

  (二)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回忆童年,宛如大梦一场,其实青年、中年及老年时期无非是梦,昨日今日亦梦,刚转瞬的一刹那,一如梦般消失无踪。偏偏人看不破放不下,明明是活在虚幻当中,却牢牢抓住梦境中的种种,以为真实,而争名争利永无了日。其实诸佛菩萨也是作梦,不过诸佛菩萨知道一切是梦,不被梦转,能够在梦中大作佛事。凡夫之人为梦所转,放不下人我是非,争来争去,勾心斗角,一毫不拔,大作恶事。所以我们要学习佛菩萨看破放下,慈悲为怀,平等待人,以普利大众。

  偈曰:

  修习空花万行 宴作水月道场

  大作梦中佛事 降伏镜里魔君

  (三)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达者明达也,一个十分明达之人,无论遇到什么事,自然都能心境一如,不被境转,听任逆缘恶境自生自灭。佛说: “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灭尽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若能如此,自然如如不动,无忧无恼,兴味萧然矣。这几句明言,乃道人本怀,希各位同修玩味深思之,自有无穷受用。

  偈曰:

  西方故国早回还 人命无常呼吸间

  有限光阴当爱惜 今生蹉过出头难

  (四)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昔日我与虚公通信,公回信云: “且宜随缘消磨,譬如种子下地,需借水土日光方能成长。”意思是说,我们随缘度世中,消除自己的烦恼障碍,使自己养成适应逆顺诸境的能耐。磨是磨光洗垢,每一个人无始以来所养成的习气,必须经过一番琢磨才能化掉。水土日光依因缘时节而各有不同,春天日暖土湿,万物生长,冬来天气萧瑟,万物枯败。明白此理,掌握两个环节,则事无不如意也。佛眼禅师之偈义岂不明耶?

  偈曰:

  西方急急早修持 生死无常不可期

  窗外日光弹指过 为人能有几多时(元优昙禅师)

  (五)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飘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谁与觉之欤?(仁潮禅师)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人生观,各有各的奋斗目标。富人不知穷人的事,穷人也不知道富人的事。富贵人家一场酒席,耗费百万元,可以供给穷人一年的生活。不管是穷人受罪,还是富人享福,归根到底,无非是梦幻一场,到头来一无所得。这个道理是佛告诉我们的。因佛出世,我们才有佛法供我们修学,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也。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人生无常,佛法难闻,要宝贵佛法。既闻佛法,要赶快修持,不要在袈裟底下失却人身。那时懊悔不及了。

  偈曰:

  袈裟底下失人身 重得人身有几人

  逆水行舟把舵紧 念念谨慎护法城

  注:失却人身又失却人生之方向也,若不忏悔改过,重得人生光明,不失人身者,其几希耶!

  (六)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经》)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这是修行的一个境界,《楞严经》云: “如澄浊水,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到这个境界,才能继续精进,“去泥纯水,为永断根本无明。”故藕益大师: “越得此关,方为大乘正因。”一般禅宗的开悟,就是这个境界,必须要有人印证,此境界犹如夜月,众星围绕,也就是自性时时现前。一念不现前,便与菩萨心得失意罪。《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耳,何况未发?各位同修大德,请尊重奋勉。

  偈曰:

  忘失道心成魔业 大德焉能不奋勉

  遥知涅槃雪掩路 前仆后继过雪山

  (七)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众生生而死,死而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像车轮一样,轮转还往,无有休息。虽然轮转往还,使自己受无量苦,而众生并不自觉,反而以苦为乐,日夜六时,但寻快乐,而没有一点求出三界之念。诸佛菩萨犹如父母一样,子女若不学好,为之痛心惨目也。希望大家觉悟大苦,勤求出离,了脱生死,而不要嘴光说,却不真修,亦如说食数宝,自己不得受用。又如银行会计,每天进出很多钱,而自己分文不粘边,一文也无。

  偈曰:

  众生苦恼不自悟 茫茫沧海自迷途

  日暮穷途无宿处 无常一到奈若何

  (八)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味经》)

  本心即自性,见性之人,自性时时在眼前,一刻也不离开,如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魔业。古人将心譬牛,曰: “如人牧牛,执杖视之,一回入芳草,却将鼻孔拽回。”时时管住自心,一刻也不放松。孔子曰: “道也者,不可须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指此心。宣公上人教导我们时时回光返照,刻刻提起正念,若偶然失照,速即忏悔,痛彻鞭策自心,从念起处着手,把丝毫妄想净尽。

  偈曰:

  见性之人不失真 水清自有月映塘

  可怜不识真面目 不知何日得清凉

  (九)生弘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生在世时,一心弘扬戒律,死后归于安养,一生所得,唯此二种法门。这位律师所提倡的两种法门,不仅是他老人家毕生的愿望,也是每一个修行人应该怀抱的行愿。一个人能够以戒律严格督促自己,其言行必定为众人所尊敬,死后往生西方,心愿得偿。以戒律而言,持得清净也是很难,能有几人严持不犯呢?所以要细心检查,一丝不苟,戒律精严,方堪为人天师表,庶几往生有分。如戒律松弛,做人的资格都不够,还能谈往生吗?

  问曰: “临终十念却能往生,为什么有人一生修持,还有不往生之理?”答曰: “不在念佛多少,而在发心真实。如果心地真切,一念却超三界;心地如不真,念佛如何到彼?”

  偈曰:

  持律精诚出世因 一心不二往乐城

  可怜世有驰驱者 毕世艰辛付风尘

  注:心多攀缘驰驱之人,临终亦不得往生。

  (十)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一切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以前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有一段公案。苏问佛印禅师说: “你看我像什么?”师答曰: “你像一尊佛。”禅师反问苏东坡: “你看我像什么?”苏答: “你像一堆牛粪。” 事后,苏东坡得意洋洋地对苏小妹说: “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妹问: “何事赢得?”东坡遂举前事。妹妹说: “你输了。人家心中唯有佛,所以把你当作一尊佛,你心中唯有牛粪。”东坡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菩萨恒顺众生,把众生当佛一样看待,承事供养,其心量确实是广大无边,故无量劫来,能为众生不惜身命。我们今天有幸学佛,亦是佛菩萨过去劫来,辛辛苦苦所造就的因缘。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法华经》中世尊所示现的常不轻菩萨,即是这样行道的。

  偈曰:

  视人为佛心即佛 视人为粪心垢秽

  常行普敬无挂碍 心行平等得菩提

  (十一)迦叶白佛: “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起世尊想,若生轻心,即为自伤。”佛言: “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佛在灵山时,分半座与迦叶坐,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亦传给迦叶尊者,为西天禅宗初祖。所以迦叶尊者说的话也等于佛说。何况佛亲自印可: “善哉,快说!”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即不敢对众生起轻慢心,慢心尚不可,更遑论打骂杀害了。自己是众生之一,亦是未来诸佛。既是未来佛,即不可生一念罪恶之心,否则即是自伤。古德说: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我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坚治慢心,痛自改革,深自忏悔。”

  偈曰:

  汝等观自心 念念常生灭

  如幻无所有 而得大果报 (《华严经》)

  (十二)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镜,不了自心,但尤于镜,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本文所说的道理,皆起于心,心若不生,万法皆净。现在之人,但除其事,而不究心。因此前事刚息,后事又起。所谓治标不治本,烦恼还自生。又可以说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徒劳无益也。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偈曰:

  自身有病自心知 身病还须心自医

  心若静时身亦静 心生还是病生时

  四、少欲知足 静默养道

  (一)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宣公上人在美国提倡不争、不贪、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但是美国人,特别是总统一级的人物,认为很难办到。其实这也不过是五戒的范本。世尊曾说过,若世界上有五个人能把五戒持得圆满,佛法就不灭,可见戒律的重要。有人问虚公:“和尚得传法人吗?”虚公答:“觅一个看门人尚不可得。”所谓看门人,即是能摄心在定,妄念不起也。《八大人觉经》云:“心无厌足,唯求多得,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修行的根本当务实也。同修们当看破世界,万缘放下,一心念道,勤求出离。

  偈曰:

  蜗牛角里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谁富谁贫且谁善 不开口笑是痴人

  (二)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之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在美国时,宣公上人常教人:眼睛要瞎,耳朵要聋。即教修行人不要管外头事,不要尽替别人洗污垢衣服,累得一身是汗,结果自己的衣服却还很污浊。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时,曾拜访一位住在树上的鸟窠禅师,问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这两句话,三岁小孩也说得。”禅师答:“三岁小孩能说得,八十老翁不能行。”佛法贵在实行,不贵能说,讲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愿勉之。

  偈曰: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三)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百喻经》中有一则故事,昔有愚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以为真金,即入水底掘泥求觅,疲极不得。为什么不得呢,因为他看到的是影子,真金不在水里。世上的人也是如此,以为荣华富贵、妻财子禄是真的,忙忙碌碌,一世也不休息,到头来两眼一闭,一场春梦梦醒了,两手空空。所以世上的人不念佛,不修心,虚度韶光,实在太可惜了。

  偈曰:

  莲花火里生 世人谓稀有

  不是火生莲 唯在心离垢

  (四)种种恶劣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看做毒药毒剑。(藕益大师)

  一九五九年我写信给虚云老和尚,当时虚公的处境,我一点也不知。时公处恶势力被严刑拷打的情况是:先用木棍打,继而铁棍,打昏了,还用皮鞋踩踏,肋骨打断几根,看看人死了,呼吸断了,然后呼啸而走。虚公被抱上床后,稍停,呼吸恢复正常,再遭楚毒,反复多次。有一回昏死了几天,但身上还有暖气,这时虚公定中到兜率天去见弥勒菩萨。就在如此情况之下,公坦然自在地回我四封信,奠定了我日后出家献身佛法的信念。纵遇恶劣环境,却能不屈不挠,铸成坚忍毅力。而出家后,日子也顺遂多了,然不能成道,深愧之。以上所说无非说明顺境修道难,若不鞭策自己,恐一生空过。

  偈曰:

  师父明诲记心头 犹似明灯常在前

  返照秋渊净水月 回观冬日艳阳天

  蠲除贪毒心眼正 净尽欲豁沃良田

  明白因果毋失机 落日如鼓心道圆

  (五)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狂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世间人所好者有二:一食欲,二物欲。食欲者色声香味,俱谓是好。但食欲没有声和触之感受。物欲者,歌舞游乐场所,满足一切物欲,但没有味觉之享受。其实所谓欲,动物与人的要求却有不同,人与天人的要求也有别,天与天之间亦有别。欲界天有欲;色界天无男女,就没有YIN欲;无色界连色也没有,但有想;非非想天,无想,但存个空见。

  就如蛋一样,蛋黄是欲界,蛋白是色界,空头即是非非想天,蛋壳就是三界。修行人要超出三界,三界里有六道: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三界外有四圣道: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三界内有分段生死,即是死了又投生,生了又死,谓之为轮回。初果七生人间天上,证阿罗汉;二果一去一来证罗汉;三果为不还果,不来人间,在天上证阿罗汉。三界外没有生死,所以人在世间,虚幻空花,电光石火,瞬目即逝,有何值得留恋?

  偈曰:

  凡夫贤圣人 平等无高下

  唯在心离垢 取证发反掌

  (六)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闲。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佛遗教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犹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世尊对知足,讲述得非常详细,可以作为座右铭,时常玩味。如果真正明白,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的道理,那么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是增长智慧的前方便。

  偈曰:

  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虑万念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商量

  (七)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昔日五台山有位老修行,独住茅蓬,一天天冷,一个讨饭的女人来借宿,起初拒绝了她,此女苦苦哀求,说实在冷得难受,如没得住,一定冻死。这人一想,救人一命功德很大,怎能见死不救呢?便同意。起初让这女人睡在地上,到了半夜,此女爬到床上。再过一个时辰,便钻进他被窝里,老修行一时动了丝YIN念。就在这瞬间,此女失踪了,才知道是菩萨示现来考验他的,于是痛哭不止。忽然空中有声曰:“佛道你已无缘进入,但仙道还有可能,明天床前会有一棵灵芝,你吃了即可成仙。”此人吃了后,便化成飞仙,飞升而去。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需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八)何不趁早放下梦幻尘劳,勤修戒定慧。(藕益大师)

  幻是虚幻,如海市蜃楼、沙漠幻景。说到梦,大家都知道梦里没有实在的东西,但是又有几人知是梦而能放下呢?没有。世人虽活在梦中,仍执牢不放,被假相所缠累,劳碌一生,临死不悟。何不趁早放下梦幻尘劳,勤修戒定慧。佛之所言,如父母关心子女般,是船师慈济溺水者的方便。《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但愿大家同处世俗中,快快回头,勤修戒定慧,一心念佛,专求西方,早日脱离苦海。有些人明白这个道理,但又为了一些俗事,脱不开身。此指的不是家庭俗事,而是护持常住,免不了要做一些事情。能够放弃小我是菩萨,即使忙到无法上殿,也要持十念法,要回向,这样亦可往生西方的。

  偈曰:

  一念西方心不差 纯真即能开奇葩

  无我无人真佛子 已占春池宝莲花

  (九)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凡夫学道法,自己获了什么成绩,只要自己明白,不是同道的,不用与他理论,谈多了,他不相信就要毁谤。毁谤就造罪,其罪是很重,其因果也很可怕,凡夫人不知道。除了自己不毁谤别人,也不使别人有毁谤的因缘。经上说善护他意,其意思是不给别人造犯罪的原因。不开口,即教别人无机可趁。宣公上人生前常教弟子,眼要瞎、耳要聋,只管自己、不管他人。真正少言说的人,是受到别人尊重的。古人说:“沉默寡言,道貌俨然。”古代中国大诗人陶渊明云:“闲静少言,不慕名利。”不仅佛教如是,儒家及君子人也是以少言为处世上策。

  远众静处坐。佛尝说:“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所以远众静处是修行的关键。端坐正思惟是入佛之阶梯。登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昔南岳示道一云:“汝为学坐禅?为学做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做佛,佛无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做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以前六祖批评神秀禅师的住心观净、长坐不卧。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既然许多大德曾批评坐禅,为什么道宣公又提倡端坐正思惟呢?道公所谓端坐,是藉端坐来正思惟的,其实端坐也不只坐,也通行住坐卧四威仪,即是行住坐卧中观察思惟,来鞭策,使纳入修行之轨道。思惟正,身业语业也就能正,三业清净,也就能正精进。正业、正定、正命,更进一步达到正念、正见。这都是经过观察及正思惟才能得到的。

  经云:“自觉圣智究竟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涅槃经》云:“澄汀清净,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明矣。”修行不是言下就可悟入的,要经过长期的磨炼。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宣化上人告诉修行人,要把舌头藏起来,少批评别人长短,常回观返照自己。昔日虚公赐信曰:“随缘消磨”,四字意义无穷。随是指能随缘、随众、随事、随处安息。果能如此,心与道日渐合一了。缘是说应酬众缘,和光同尘。消是把一切尘劳杂念消除干净,磨是把习气毛病,磨得光洁。若达到此境界,便是上文说的: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实怀珍宝。假如还有一点习气未除,嗔恚之火未灭,能够内怀珍宝吗?

  偈曰:

  内怀珍宝心常悲 万念如灰入道悍

  形异众非宣养晦 谦谦君子自牧卑

  (十)处众外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祖师说和光接物,亦名和光同尘,光者即是本性也,一大光明藏也。和光者即是性与心合的境界,养道要如龙养珠,也像妇女怀胎,需善保养。处众处独,随缘自在,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昔四祖大师经年在闹市中养道,六祖十五年在猎人队中养道。以前福建省一座大寺的大寮里,有一位烧火僧,一天有个行脚僧教他参话头,不久开悟了,便到附近的山洞中潜修。过了十多年,时机成熟,便出山洞,在大路边烧开水给来往过客喝。这时刚死的京城太后娘娘托梦给皇帝,请福建高僧超荐。帝不知是谁,只好命请福建所有僧人进京。这位烧水僧看到许多僧人挑行李上路,便问他们到何处去。曰:“到北京去为皇上超荐太后。”他说:“我能一起去吗?”从答:“你这老人去有何用?”他说:“我不会超荐,替大家挑行李总可以吧?”众僧答:“那倒可以。”皇帝为了分别谁是真正的高僧,事先在在宫门口埋了一部《金刚经》。到了京城,其他僧人不知地下有经,都大步跨过去,惟有他在门口一跪。守门的问他为何不进来,他答:“地下有《金刚经》,不能跨过去。”皇帝知道这位就是太后要请的高僧,于是说你翻筋斗进来吧。便倒头翻进去了。皇帝问他超荐需用何物,僧答只要搭一台子,一张桌子,一个小幡就够。皇帝照办。他上台一举幡说:“我本不来,你偏要爱,一念不生,超出三界。”说罢,把幡一放就下台。皇帝觉得太简单,这时太后现身拜曰:“已经超脱,望皇上礼谢法师。”于是,皇帝亲自陪他吃饭,饭后游御花园。皇帝问他要什么礼物,僧注视皇帝身上穿的裤子。皇帝便把裤子脱下来给他,封他为“龙裤国师”。

  所以学道人不管是和大众相处,或独自一人时,都要心境一如,二六时中,如痴如醉,做一个老实人,对一切法相无所计著,知道心虚幻无实,常使虚明朗彻,离生住异灭,即是法忍现前也。

  (十一)虚公说:“念佛要细水长流,念念不断,念到一心乱,心境一如,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五九年,我与虚云老和尚通信,蒙公回函四封,犹如久旱甘霖,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奠定我出家之决心,由此而能坚持信念,不为顺逆两种风所改弦易辙,直到依愿出家。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虚公的处境,后来才得知原来虚公时在一批狂徒的疯狂虐待毒打之下,仍置生死于度外,回我四封信,不啻字字血泪,句句金光,像慈母抚慰乳儿般,频频叮嘱,虚公真不愧人天师表也。

  回忆当时,现在的出家生活犹如天堂。但有不少人却抱怨,早知佛法像今天这样腐朽,我也不出家了。是的,末世出家人,讲修持、谈戒律的少,追逐名利、执权仗势的多,但佛陀的修行正范、三藏教仪仍丝毫不差,修行人有觉末法而发菩提心,有畏三界而助精进,人生无常,何不自念生死而助于道,反心恶别人懈怠。生死茫茫,盼各位痛切念道!

  偈曰:

  茫茫大海虚公灯 指我迷津出尘纷

  已舍尘劳超三界 深潜不露如妙明

  (十二)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古来大德悟后,都要经过一番修练,并且以经作鉴,时时对照熏修。二祖悟后,初祖传下《楞伽经》以为印证。六祖会道后,五祖传《金刚经》以为鉴照。一番大修实证之后,才可出山,开场接众,大阐心灯,全心在法,无名利之心。

  偈曰:

  古来大德立规范 代代相承道径孤

  黄严梅花惊绝世 谁怜枯木用心苦

 
 
 
前五篇文章

《钦定热河志》载《创建静安寺碑铭》

厦门发现弘一法师笔记散页——补正《弘一法师年谱》缺漏

湖光山色中品味觉悟之路——记在无锡灵山梵宫上演的音乐盛

圆寂僧录左街讲经兼弘仁开山掌秘密教禅牒大禅师塔铭

潮州佛乐曲调

 

后五篇文章

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雷州佛教音乐

苏州佛教音乐流传与发展

孙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学意义

鸡鸣山传说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