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式中僧人的手印 夏凡供图
谱例 夏凡 供图
五台山佛教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北方佛乐的代表,它与现今流传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一样,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五台山是我国唯一一处兼有汉传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因此为汉传佛教(青庙)音乐和藏传佛教(黄庙)音乐的相互学习、吸收与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环境。 藏传佛教在宋代进入五台山,同时佛教音乐出现了更加广泛地与民间音乐交融的景象。五台山的藏传佛教音乐受到汉传佛教音乐旋律优雅、意境深远的影响,汉传佛教音乐亦受到藏传佛教音乐的影响。 1953年,能海上师在五台山开办道场,选定清凉桥吉祥律院。至今,五台山吉祥寺、广宗寺、圆照寺、塔院寺、中台,仍然传承能海上师创立的大般若宗,其中尤以吉祥寺为代表。由于“显密圆满”的特点,传承大般若宗的寺院其念诵仪轨同时具有显密的传承,当然其仪式中的音乐同时具有汉地与藏地佛教音乐的形式与特点。为了详细了解五台山佛乐,笔者在吉祥寺作了详细的采访、录音与整理工作。 从吉祥寺现在所用的乐器来看,它吸收了藏传佛教中部分乐器,有铃、大鼓、别莉、音锣、杵、星、螺,但没有沿用黄庙中大号、管、唢呐。另外,还吸收了青庙音乐所用的引磬。这些乐器用于不同的仪式和早晚的功课中,形成了兼容显密仪式音乐的风格。 清晨4点30分,吉祥寺僧人早早集合开始早课,早课将持续到7点30分,大概进行3个小时。僧人盘腿而坐,继承了藏地念诵功课的特点(汉地佛教的早晚课就是站着念诵的)。其念诵的经文有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等等。其中,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大概进行50分钟左右。 每天唱奏的僧人,除了一部分“真言”,都是用汉语演唱,内容都是能海上师到藏地求法后翻译成汉语的经典,其中也包含显宗的很多经典。比如:文殊大威德勇猛怖畏金刚本尊成就方便法、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刚十三尊安善成就修行方便观诵仪轨、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等等,就是从藏地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仪式音乐的形式也沿用藏传佛教的仪轨,除了用汉文念诵外,保持了藏地浑厚、高亢嘹亮、具有磁性与穿透力的声音特质,节奏比较活跃。另一方面,比如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就是能海上师吸收显密所创立的修行方法与仪轨,是吉祥寺僧人早晚功课的内容之一。 在显宗的仪轨中,早晚课亦有“三皈依”。显宗念诵的“三皈依”旋律性更强,“加花”的地方比较多,具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线条美。速度较为缓慢,一字多音,可谓“一唱而三叹”,情绪较为庄严、宁静。在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中,曲调速度稍快一些,情绪也相对欢快明朗,旋律的强拍比较突出,旋律进行也较为简练,结束在徵音上,显得比较有力量,而显宗仪规中的“三皈依”则落在商音上面,有些意犹未尽之感。尽管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但观其音乐的骨干音还是完全相同的,“5、6、1、2、3”是汉地音乐中的最常用五声音阶。从使用的乐器来看,显宗用了鼓与引磬,而“五字真言”用的是铃(如谱例)。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到下面这个核心曲调,即用了3个骨干音,并结束于徵音或宫音,大多数时候是徵音。这5个音“1、2、3、5、6”巧妙组合,具有了反复吟诵的可能(如谱例末尾)。 它们旋律与节奏较为规整,几乎都是一次度曲,保持了经文的方整性。旋律的进行都采用五声音阶,“1、6、5”这3个音用得最多,结束音都在徵音上,它继承了黄庙音乐中较为明朗高亢的风格,节奏感很强。其中的“真言”部分都是音译,大部分还伴随了摇铃和手印。经文的念诵大部分都是吐字不很清楚,特别是“真言”部分,保持了“不可说”的神圣感和神秘感。一些纯粹从密宗翻译过来的经文,一般是不传的,寺院以外的人也不允许听。例如“文殊大威德勇猛怖畏金刚本尊成就方便法”,它的念诵就严格从密宗传承而来,其风格与黄庙相同。这个核心曲调在僧人的功课与仪式当中广泛运用,根据经文的不同,旋律发生变化,但骨干音是相同的,并且都非常方整,符合经文断句的需要。 五台山吉祥寺的佛教音乐,不像青庙音乐那样柔和清丽,但其音乐进行的骨干音又根植于汉族音乐的五声音阶;虽继承藏传佛教音乐明朗、雄健、高亢的风格,但由于所用的汉语居多,藏地佛教音乐的神秘感又减弱了。吉祥寺的音乐风格就如吉祥寺的建筑风格,既有庄严祥和的文殊,亦有充满威慑力和狰狞面孔的大威德,是两种特征的融合,意味着达到智慧的圆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