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门居士庞蕴及其文学研究 作者:李皇谊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禅门居士庞蕴及其文学研究 【文章作者】李皇谊 【指导教师】李立信博士; 郑阿财博士 -------------------------------------------------------------------------------- 【中文关键词】庞蕴|庞居士|庞公|庞婆|禅宗文学|佛教文学|游戏|庞公宝卷|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大慧宗杲 【中文摘要】唐代禅门居士庞蕴,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的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两百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庞蕴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庞蕴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这是观察中国禅宗人物和通俗文学关系的重要面向。 本文的研究重点包含三个面向:一为庞蕴其人及其相关亲属师友,其次是庞蕴的文学(诗偈)作品,最后是后代有关庞蕴故事的戏曲宝卷文学。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说明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材料。第二章探究庞蕴生平、家属、交游与师承;为响应通俗文学中有关庞蕴合家修行的圆满图像,以及沉财宝于江海的奇特行径,在本章中有关妻子和沉财部份的着墨较多,交游则透过庞蕴和禅家的机缘语句试作说明,可略窥庞蕴机锋和游戏形象。第三章着重在庞蕴的禅门形象研究,庞蕴素有“东土维摩”的美名,故先比较印度佛典中的维摩诘居士和庞蕴之异同,次论及魏晋任诞风格,以比对禅门的游戏性格,最后再论及庞蕴的游戏形象。就行止而言,禅家棒喝机锋在后代戏曲、笑话文学中,已成为幽默逗趣的材料,而比较魏晋任诞和禅宗游戏的面貌,则可发现道济(济公)形象是集大成之所在。第四章论及《庞居士语录》一书,及其与禅门临济宗杨歧派的关联,并就庞蕴诗偈的表现和内涵加以说明。第五章则侧重庞蕴故事和戏曲宝卷文学的关系,并从通俗文学呈现禅宗人物的角度,观察庞蕴形象的落差,以及禅宗世俗化的面貌;此外,尚叙及庞蕴故事在中国图画中的形象。第六章结论则整合各章重点,从庞蕴的事迹形象,既可一窥唐代禅门的游戏特质,亦能从后代通俗文学的庞蕴故事中,看到禅宗脱胎换骨的俗化面貌,甚至还影响了禅门典籍的记述,这在佛教(禅宗)和中国文学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中,无疑是一片值得驻足凝观的风景。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庞蕴研究成果回顾3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与范围5 第二章 庞蕴生平研究8 第一节 生平8 第二节 家属12 壹、庞蕴之父12 贰、庞蕴之妻14 叁、庞蕴之子26 肆、庞蕴之女28 第三节 沉财32 壹、沉财传说的形成及其时空诸说33 贰、沉财的原委38 叁、沉财传说的质疑及其可能的依据43 第四节 交游48 壹、丹霞天然禅师49 贰、其它禅师56 第五节 师承69 第三章 庞蕴禅门形象研究74 第一节 维摩诘形象与庞蕴74 壹、庞蕴与维摩诘74 贰、维摩诘及其眷属75 叁、维摩诘与庞蕴的弘法形象79 第二节 魏晋任诞风格与游戏形象88 壹、任诞之风形成的背景与任诞行止背后的原因88 贰、任诞行为的特点93 第三节 禅门的游戏性格96 壹、唐代禅门的游戏性格97 贰、禅门达者或应化圣贤的游戏形象105 第四节 庞蕴的游戏形象113 壹、游戏性格的探索113 贰、有关庞蕴禅门传记史料之宏观诠论119 叁、庞蕴的游戏形象124 第四章 庞居士语录与庞蕴诗偈研究133 第一节 庞居士语录的编者与版本系谱133 壹、庞居士语录的编者于頔133 贰、庞居士语录的版本系谱136 叁、庞居士语录之语录内容考辨141 第二节 庞居士语录与临济宗杨歧派145 第三节 庞蕴诗偈的文学特质153 壹、庞蕴诗与佛典的关联154 贰、庞蕴诗的文学特质168 第四节 庞蕴诗偈的佛教义理175 壹、无相性空175 贰、真如佛性181 参、不重表相之修行184 第五章 庞蕴故事与戏曲宝卷文学189 第一节 唐代禅门故事与通俗文学189 壹、概论189 贰、丹霞天然禅师与通俗文学199 第二节 庞蕴故事与戏曲202 壹、元明刘君锡《庞居士误放来生债》204 贰、清孙埏《两生天》及周杲《竹漉篱》与辰河高腔之 《庞员外埋金>218 叁、庞蕴合家在戏曲中的形象226 第三节 庞蕴故事与宝卷228 壹、清《庞公宝卷》228 贰、庞蕴合家在宝卷中的形象239 叁、庞蕴与《普陀宝卷》240 第四节 有关庞蕴故事的图画243 第六章 结论247 【附录一】大慧宗杲开示有关庞居士的史料 【附录二】辰河戏剧本《庞员外埋金> -------------------------------------------------------------------------------- 【参考文献】 【 说明 】 本论文所引用之主要参考书目,为方便检索,大抵将其分为六大类,包括:(一)古籍【民国前】;(二)近人著作【民国后】;(三)工具书;(四)外籍学者著作;(五)期刊论文;(六)学位论文。其中,除古籍类是依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外,其余类别则按编撰者之姓氏笔划排列。此外,古籍类依其数据类型,又可细分成六小类:(一)佛教史料;(二)史传、思想;(三)戏曲、小说;(四)方志金石录;(五)书目类【见于《书目类编》者】;(六)其它。至于近人著作的部分,则可分为三小类:(一)佛教研究;(二)文学研究;(三)史地、文化及其它。各相关详细数据,请检索、查询如下: 【 古籍 】 一、 佛教史料 西晋竺法护《佛说大方等顶王经》,《大正藏》卷14。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卷8。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卷9。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卷14。 姚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大正藏》卷50。 姚秦鸠摩罗什译、龙树撰《大智度论》,《大正藏》卷25。 梁月婆首那《大乘顶王经》,《大正藏》卷14。 梁僧佑编《弘明集》,《大正藏》卷52。 梁慧皎着《梁高僧传》,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6月。 梁菩提达磨说《达磨大师血脉论》,《禅宗集成》第一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元魏吉迦夜与昙曜共译《付法藏因缘传》,《大正藏》卷50。 隋阇那崛多《善思童子经》,《大正藏》卷14。 隋阇那崛多《佛说月上女经》,《大正藏》卷14。 唐惠能说《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3月。 唐惠能说《敦煌坛经新书》,潘重规老师校定,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4年8月初版。 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大正藏》卷52。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唐道宣撰《净心诫观法》,台南:和裕出版社,1995年4月。 唐僧详撰,《法华传记》,《大正藏》卷51。 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大正藏》卷51。 唐唐临撰《冥报记》,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1月。 唐道世编,《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唐希运说《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3月。 唐释文益撰《宗门十规论》,《禅宗集成》第二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五代永明延寿《宗镜录》(961),《大正藏》第95册。 五代永明延寿述《万善同归集》,《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3月。 南唐静、筠二禅德合编《祖堂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7年6月。 南唐静、筠二禅德合编《祖堂集》,佛光禅藏第十五、十六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台北:汇文堂出版社,1987年6月。 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佛光禅藏第一至四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北宋赞宁撰《宋高僧传》,《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北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 宋圜悟克勤开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见《大正藏》第47册。 宋圜悟克勤编撰,《碧岩集》,《禅宗集成》第十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宋圆悟克勤编;雪窦重显颂古;欧阳宜璋点校《碧岩集点校》,新店:圆明出版社,1994年5月。 宋宗镜述,明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批注》,台北:佛教出版社,未载出版年月。 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第三次印刷。 南宋宗杲集并着语《正法眼藏》,《禅宗集成》第11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南宋祖咏编《大慧普觉禅师年谱》,《中国历代禅师资料汇编》。 南宋祖琇撰《隆兴编年通论》,《卍续藏经》第130册。 南宋祖庆重编《拈八方珠玉集》,《禅宗集成》第13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南宋本觉编《释氏通鉴》,《卍续藏经》第131册。 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 南宋法应《禅宗颂古联珠通集》(1175),《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3月。 南宋悟明编《联灯会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南宋雪峰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册。 南宋雪峰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南宋宝昙编《大光明藏》,日本藏经书院编《大日本卍续藏经》乙第10套第5册,藏经书院株式会社,1912年出版。 南宋晓莹《罗湖野录》,佛光禅藏第18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南宋晓莹《感山云卧纪谈》,佛光禅藏第18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南宋道融《丛林盛事》,佛光禅藏第18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宋《庞居士语录》日本.西明寺藏宋抄本,日本《俗语言研究》创刊号,禅文化研究所发行,1994年2月。 元明昙噩撰《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佛光禅藏第20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12月。 明明成祖御制《神僧传》,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11月。 明世灯重梓《庞居士语录》,明崇祯十年(1637)重刊,《禅宗集成》第14册(《卍续藏经》菁华选),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明世灯重梓《庞居士语录》,明崇祯十年(1637)重刊,《禅宗全书》第39册,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8月初版。 明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大正藏》卷50。 明心泰编《佛法金汤编》,《卍续藏经》第146册。 明如卺集《禅宗正脉》,《佛教大藏经》第7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3月。 明朱时恩着《佛祖纲目》,《卍续藏经》第146册。 明朱时恩辑《居士分灯录》,日本藏经书院编《大日本卍续藏经》乙第20套第5册,藏经书院株式会社,1912年出版。 明夏树芳辑《名公法喜志》,《卍续藏经》第146册。 明圆信较定,郭凝之汇编《先觉宗乘》,《禅宗全书》第15册,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明莲池大师着《竹窗随笔》,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2年12月三版。 明觉岸编《释氏稽古略》,《卍续藏经》第146册。 明矍汝稷《指月录》,真善美出社,出版日期未载。 清咸丰版《庞居士语录》,高雄:慈慧印经处,1987年1月。 清雍正编《御选语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3年12月。 清彭际清编《居士传》,日本藏经书院编《大日本卍续藏经》乙第22套第5册,藏经书院株式会社,1912年出版。 清彭际清述《善女人传》,台中:瑞成书局,未载出版年月。 清湘雨纪荫编《宗统编年》,日本藏经书院编《大日本卍续藏经》乙第20套第1册,藏经书院株式会社,1912年出版。 清守一手订,虚云重辑《佛祖道影线刻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一刷。 二、史传、思想 三国陈寿《三国志》,台北:鼎文书局,未载出版年月。 东晋葛洪着,《抱朴子》,中国子书名着集成编印基金会印行,未载出版年月。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清王先谦集解,台北:艺文印书馆,未载出版年月。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台北:鼎文书局,1978年11月3版。 南朝宋刘义庆编,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台北:华正书局,1989年3月。 南朝宋刘义庆编,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香港:大众书局,1969年10月初版。 南朝宋刘义庆编,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7月初版。 南朝宋刘义庆编,柳士镇及钱南秀译,《世说新语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南朝宋刘义庆编,Richard B.Mather译,《世说新语》,文龙出版社,1979年8月初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8月3版。 唐杜佑编《通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9月初版。 唐《册府元龟》,台北:中华书局,1967年5月。 唐《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台北:鼎文书局,1976年10月。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台北:鼎文书局,1976年10月。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台北:荣文出版社,,1978年8月再版。 宋《东都事略》,中央图书馆善本丛刊,1991年2月。 元脱脱等着《宋史》,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5月。 三、戏曲、小说 唐范虑《云溪友议》,台北:世界书局,1959年9月。 唐李肇《唐国史补》,台北:世界书局,1978年10月。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台北:世界书局,1959年9月初版。 宋沈孟柈叙述《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禅宗集成》第十五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12月初版。 元郑庭玉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全元杂剧》初编六,台北:世界书局,1985年3月。 元孔学诗撰《地藏王证东窗事犯》,郑骞校订《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4月初版。 元《醉菩提──济颠禅师传》,台北:法尔出版社,2000年5月1日三版。 元明刘君锡《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全明杂剧》第二册,北市鼎文书局,1977年6月。 明朱星祚撰,林辰点校《二十四尊罗汉前传》,《佛祖菩萨罗汉传》,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明杨讷《西游记》,陈万鼐主编《全明杂剧》第二册,台北:鼎文书局,1979年6月。 明李开先撰《打哑禅院本》,《全明杂剧》第五册,台北:鼎文书局,1979年6月初版。 明屠隆着《昙花记》,毛晋编《六十种曲》,台北:开明书店,未载出版年月。 清王梦吉等着,杨宗莹校订,缪天华校阅,《济公传》,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8月。 清坑余生作《续济公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 清张大复撰《醉菩提》,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二),台北:里仁书局,1991年9月3日版。 林立仁整编,《庞公宝卷》,正一善书出版社,未载出版年月。 林立仁整编,《达摩宝传》,正一善书出版社,1998年2月。 湖南省长沙戏曲研究所主编,《湖南戏曲传统剧本》总第60集,辰河戏第13集,1986年。 玩花主人集,钱德苍增辑《缀白裘初集》,台北:文光书局,1957年1月。 郑振铎纂集,《清人杂剧》(初二集合订本),香港:龙门书店,1931年影印刊行,1969年3月汇辑影印。 陈崎等编《古本插图 元明清戏曲故事集(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一版一刷。 《四十二品因果录》,正一善书出版社,1999年6月再版。 《五祖黄梅宝卷》,张希舜等主编,《宝卷初集》(30),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一刷。 《鸟窝禅师度白侍郎行脚》宝卷,张希舜等主编,《宝卷初集》(28),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一刷。 《普陀宝卷》,张希舜等主编,《宝卷初集》(26),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一刷。 《普陀宝卷》,台中市:瑞成书局,1964年8月。 《善才龙女宝卷》,张希舜等主编,《宝卷初集》(27),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一刷。 《达摩宝传》,张希舜等主编,《宝卷初集》(27),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一版一刷。 四、方志金石录 南宋王象之编《舆地纪胜》,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4月。 南宋乐史编《太平寰宇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4月。 明于奕正《天下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初版。 明王应遴《墨华通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初版。 明王士性着《广志绎》、《五岳游草》,周振鹤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一版一刷。 明李贤等编,《大明一统志》,文海出版社,1965年8月。 明《嘉靖衡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据嘉靖刻本影印,1963年10月。 明《衡州府志》,明万历12年刊本,东京:高桥写真株式会社,未载出版年月。 明《襄阳府志》,明万历12年刊本,东京:高桥写真株式会社,未载出版年月。 清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石刻史料新编》2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12月初版。 清恩联修,王万芳纂《襄阳府志》,清光绪11年刊本,成文出版社影印。 清郭嵩焘《湖南通志》,《湖南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初版。 清张仲炘、杨承禧等撰《湖北通志》,民国十年重刊本,台北:京华书局,1967年12月初版。 清彭玉麟、殷家俊等纂修《衡阳县志》,清同治11年刊本,成文出版社影印。 清曾国荃等撰《湖南通志》清光绪11年(1885)重刊本,台北:京华书局,1967年12月初版。 清杨宗时修《襄阳县志》,清同治13年刊本,1930年重印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4月影印初版。 清罗家彦等编,《大清一统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3年4月初版,1966年12月台一版。 清释际祥纂辑《敕建净慈寺志》(二),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十八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1月。 五、书目类 明杨士奇;清傅维麟编《明史艺文志补编、明书经籍志》。 《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 明晁瑮编《晁氏宝文堂书目》。 明叶盛编《菉竹堂书目》。 清叶德辉辑《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 清薛福成编《天一阁现存书目》。 清钱曾编《述古堂宋板书目》。 清钱曾、瞿凤起编《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 (上列书籍均见于严灵峰编辑《书目类编》,成文出版社,1978年出版) 六、其它 唐王维撰,宋刘辰翁评,明顾起经注《类笺王右丞全集(二)》(明嘉靖三十五年刊本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6月初版。 唐韩愈《韩昌黎集》,台北:世界书局,1982年3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贝叶山房,1948年4月。 元王恽《秋涧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元陶宗仪作《南村辍耕录》,台北:木铎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元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一版,1989年1月二刷。 明董其昌《容台别集》,《容台集(四)》,国立中央图书馆印,1968年6月初版。 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4月5日初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及拾遗》,台北:大化书局,1987年3月初版。 清金农《冬心画佛题记》,杨家骆主编,《艺术丛编》第一集,第 26册,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11月初版。 王梦鸥译注《礼记今注今译》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9月。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 王利器主编《中国笑话书》,台北:世界书局,1996年3月。 【 近人著作 】(按编撰者姓氏笔划排列) 一、佛教研究 于谷着《禅宗语言和文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水月斋主人《禅宗师承记》,新店:圆明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牟宗三着《佛性与般若(全二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2月修订五版。 任继愈着《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吕澄着《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1年5月。 吕澄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2年1月。 杜继文、魏道儒着《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李克和等译,《佛家的传说》,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12月一版一刷。 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吴怡着《公案禅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8月。 吴汝钧着《游戏三昧: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2月。 吴海勇着《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一刷。 周裕楷《中国禅宗与诗歌》,高雄:丽文出版,1994年7月。 周裕楷《禅宗语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徐文明着《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高柏园着《禅学与中国佛学》,台北:里仁书局,2001年3月初版。 孙昌武着《文坛佛影》,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月。 张国一着《唐代禅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4年4月。 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 陈仲奇、冯宝志、余喆等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 郭朋校释《坛经校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4月。 虚云自述,岑学吕编辑《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财团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会恭印,1999年5月。 虚云自述,岑学吕等编辑《虚云和尚年谱》,《佛光禅藏》第37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12月。 菩提学社编《禅宗高僧言行录》,台南:大孚书局,1989年7月初版。 傅伟勋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赵杏根着,《佛教与文学的交会》,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4年11月初版。 杨曾文着《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5月一版一刷。 杨曾文、惟正主编《禅宗与中国佛教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杨文圆编着,《维摩诘所说经译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8月。 蔡日新着《石头路滑别有径》,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10月。 蔡日新着《千崛百崎洪州禅》,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11月。 谭伟着《庞居士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释永明着《佛教的女性观》,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1月。 释永祥着《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3月初版。 释印顺着《中国禅宗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7月八版。 释印顺着《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95年5月修订版。 释印顺着《胜鬘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 释圣严讲《拈花微笑》,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释圣严编集《禅门骊珠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4年11月。 严雅美《泼墨仙人图研究──兼论宋元禅宗绘画》,台北:法鼓文化出版,2000年12月。 二、文学研究 王安祈,《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台北:里仁书局,1996年10月。 毛炳身、毛小雨,《禅宗与元杂剧>,《中州学刊》,1988年第二期。 北婴,《曲海总目提要补编》,《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十一编,台北:新兴书局。 车锡伦撰《中国宝卷研究论集》,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5月。 茆耕茹编《目连资料编目概略》,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1993年12月。 郁达夫等着《中国文学研究》,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10月。 徐静波着《中国菩萨罗汉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庄一拂编着《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 郭英德编着《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台北:里仁书局,1981年3月。 陈寅恪,《陈寅恪先生论文集》(下),三人行出版社,1974年5月30日。 陈洪着《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 陈东有着《济公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喻松青着《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1994年9月。 郑振铎着《中国俗文学史》,台北:台湾商务,1992年11月台一版,九刷。 简政珍着《语言与文学空间》,台北:汉光文化公司,1991年6月。 《传奇汇考》,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3月。 三、史地、文化及其它 王文楚《唐代长安至襄州荆州驿路考>,《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之8,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7月。 王秋桂编《中国民间传说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9月第二次印行。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8月初版。 段塔丽撰,《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2001年5月二刷。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 月。 马西沙、韩秉方着《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章开沅、张正明、罗福会主编,李文澜着《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杨际平等着《五~十世纪敦煌的家族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10月。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刘伯骥《唐代政教史》,台北: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严耕望着《唐代交通图考》(四)山剑滇黔区,台北:《中研院史语所集刊》,1986年1月。 《畜道轮回记》,台中:圣德杂志社,1982年1月初版,1996年10月再版。 【 工具书 】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戏曲辞典》,台北:中华书局,1969年9月初版。 大藏经学术用语研究会编集《大藏经索引》第1~31册,台北:新文丰影印,未载出版日期。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台北:天华出版社,1996年3月。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2月。 车锡伦编着《中国宝卷总目》,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6月。 周祖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9月。 明复《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 徐自强主编《中国历代禅师传记资料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4年12月。 陈垣撰《释氏疑年录》,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3月初版,1988年9月北京三刷。 袁宾主编《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 杨殿珣编《石刻题跋索引》,《石刻史料新编》第3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12月初版。 慈怡《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12月二版。 福开森编《历代著录画目》上册,台湾:中华书局印行,出版日期不详,庄严序于57年10月10日,自序于22年12月。(57年影印22年本) 震华《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 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濮文起主编《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10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一版一刷。 谢寿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10月。 蓝吉富主编《佛教丛书(七种)总索引》,《世界佛教名著译丛》(第35~37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年4月初版。 【 外籍学者著作 】 入矢义高编注《庞居士语录》,筑摩书房,1973年3月。 入矢义高编注《马祖语录》,禅文化研究所,1976年10月。 厄尔维恩高夫曼着,古家艳译《框框外的活动》,《文化与社会》,立绪文化,1997年9月。 古贺英彦着《维摩和庞居士》,《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7卷1期,1978年12月。 古贺英彦着《不变儒行──有关中国禅宗史庞居士的形象》,《禅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2号,1980年3月。 石川力山《关于宋版<庞居士语录>──西明寺《庞居士语录》之介绍及其数据价值》,《禅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5号,1988年12月。 杜德桥(Glen Dudbridge)着,李文彬等译《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3月。 阿部肇一着,关世谦译《增订中国禅宗史的研究》(改译名为:《中国禅宗史──南宗禅成立以后的政治社会史的考证》),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4月再版。 忽滑谷快天着,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5月一版二刷。 铃木哲雄着《唐五代的禅宗──湖南江西篇》,东京:大东出版社,1976年7月16日初版发行。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9年1月。 【 期刊论文 】 古苔光,《魏晋任诞人物的分类与行为的探讨》,《淡江学报》12期,1974年3月。 古苔光,《魏晋任诞人物的研究》,《淡江学报》16、17期,1978年11月及1980年6月。 余嘉锡,《寒食散考〉,《辅仁学志》7卷1期、7卷2期,1938年。 周纯一《济公形象之完成及其社会意义》,《汉学研究》第八卷第一期,1990年6月,页535-562。 陈清香《达摩事迹与达摩图像》,《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9年,页443-478。 张政烺《问答录与说参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8年出版,1972年1月再版,页1-5。 张瑞芬《从<冥报记>到<刘萨诃和尚因缘记>看唐代释氏辅教书的几个特色》,《第二届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3月。 郭齐勇《马祖禅的哲学意蕴》,《禅学研究》第四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8月,页32-38。 杨曾文《唐代庞蕴居士及其禅诗》,《曹溪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郑志明《唐代庞居士的诗偈及其宗教境界》,《中国佛教》第29卷11期。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1927年9月。 赖永海《禅净异同论》,《1999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慈光禅学研究所,1999年10月。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的关系》,《新亚学报》五卷二期,1960年。 【 学位论文 】 汪娟撰《唐代弥勒信仰研究》,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6月。 李皇谊撰《维摩诘经的文学特质与中国文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6月。 高祯霙撰《鱼篮观音研究》,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6月。 许媛婷撰《济公传研究》,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6月。 蔡荣婷撰《景德传灯录之研究──以禅师启悟弟子之方法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