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读佛经笔记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读佛经笔记
  释妙量
  佛教文化传之东汉,初兴于魏晋南北朝。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际,大小乘之经律论,戒定慧之三学,已基本齐备,由此才能造成佛学与玄学的相互激荡,并为隋唐佛教诸宗的昌盛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构成──儒道释三家鼎足而立,促成中国哲学的改造──宋明理学,并影响到中国文化和人生的诸多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当然也不会例外。
  佛教波折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佛教之再张,实有赖于隋之高祖杨坚,其统一天下后,推行佛教治国的政策,使佛教迅速繁荣起来。隋朝虽然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却促成了中国佛教黄金时代──唐朝佛教的到来,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转折。
  至唐,太宗帝自以为系李老君(老子)之后,故尝先道后佛。其宽容佛教,首先是出于政治需要。唐太宗留心学问,旁及佛典,亦常与高僧结交,尤其敬重玄奘法师。其亲制《圣教序》,敕令天下度僧尼万余人,均为玄奘之请。唐太宗因遭遇唐三藏,较前信佛,故能出力宏法。另外,高宗、中宗、睿宗、则天皇后等均信佛法。由于唐代帝室和贵族的尊重,及其他种种因缘,唐代佛教昌盛空前,成就举世无双,各宗各派──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如日中天,窥基、道宣、法藏、善导、慧能等佛教精英辈出。同时,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也深深渗透到文人及人民大众之中,佛典之俗讲、变文等十分流行,佛教终于达到了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休戚与共的地步。[1]而作为人生之具象表现的文学艺术,自然亦在有意无意中融入斑斑佛迹,使得佛教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一个有机构成。
  不仅如此,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最高峰的唐代佛教还泽及海外,形成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诸国的东亚佛教圈。大唐俨然是世界文化中心,前来留学的僧俗学子,蜂拥而至,络绎不绝,以汉译《大藏经》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和文明就此传播到东亚各地区,并渗入其日常生活及文化艺术中,影响至今。
  因此,要深入理解东亚文化和文学艺术,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就必须了解佛教文化。而了解佛教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直接阅读佛经。因为,直接阅读佛经才可能去“蔽”——诸多对佛教道听途说的误解、歪曲和不实之词,才可能无限接近佛教文化的本来面目,才可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也才可能在比较中发见西方文化和文学艺术与前者的异同,从而中西文化对话、互补,为当代文化的建设提供公共资源,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走出世俗化的误区和“郁闷”,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下面,我辑录读佛经的笔记,供读者分享。为使这些笔记具有原始的资料性,我保留了其中的疑惑与提问,供大德们解疑。
  一、有被一棒打晕的感觉
  我觉得,佛法里有很多让人没法一下子理解的东西,可是正是这些东西有时给人当头一棒的感觉。记得《桃花扇》里有句话“暗红尘刹时雪亮”,有时看佛经,感觉突然间眼前雪亮,古人说,读书要有被一棒打晕的感觉,我被一棒打晕了。
  1、《金刚经》(六祖惠能大师等合注)
  《金刚经》的注解里说:“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又说“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我们所追求的永远在彼岸,对于彼岸的一切,都只是隔岸观火,人们永远向往彼岸却往往达不到彼岸。因为著诸相,所以有烦恼。我觉得有时候,彼岸此岸的限制相当于边界的限制,我想起了一部网络小说叫《悟空传》,里面写到:“你超出了一个边界,就又得到了一个边界,你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你想要找的东西,你就越找不到。”既然这样,我觉得,边界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超出一个边界又会有另一个边界,那么是不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忘记边界,只有忘记这个边界才能超出这个边界。“就等于你坐在这个椅子上。自己想举起这个椅子,是不成的。你只有离开这个椅子,才能拿起这个椅子。”所以我觉得要跳出来,不把边界看作边界,不把限制看作限制, 如果你永远在一味痴迷地向往彼岸,你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正所谓“破”。只有“破”,才能跳出来,才能清晰地看,就好象观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记得关于善,有前中后善之说。后善,就是“破善法”,“即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憎之心,平常无事。”好一句“平常无事”,没有恨,没有憎,对于一切生灵,一切众生常行恭敬,“悉起敬爱之心”。心无取舍所以包容乃大,所以没有烦恼,所以可以说“平常无事”,其实是不是真的平常无事呢,人来到世间没有人是无事的,但如果心内无事,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则“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月亮是宁静的,尤其是满月,心如满月,我觉得是一种宁静,无所不包的感觉。
  说到寂静,《金刚经》注解里说“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我想起钱钟书说过一段话,略谓,寂静并非是声响全无,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所以但丁说,在地狱里,连太阳都是静悄悄的。寂静可以说是听觉方面的透明状态,正好象空明可以说是视觉方面的静穆。《金刚经》注解说,“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色既本空,声从何起。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我想,声原本是扰人心的东西,但是如果身在声中而不受声所扰,才是所谓寂静。寂静并不是物理上的没有任何声音,而是心灵上的宁静,不被外物所扰,是所谓寂。
  在《金刚经》里,提倡去“我执”。 执著分为两种;执五蕴色身为我,名曰人我执。简言之,曰我执。执著一切诸法,名曰法我执。简言法执。我执不除,生烦恼障。法执不除,生所知障。所以要去执著,只有不执著才能心清净。我突然想起澳洲一部小说《荆棘鸟》,里面说当地有一种传说,说痴迷执著地爱一样东西是亵渎神灵的。不要一味地执著任何东西,包括佛法在内。而关于“相”,也可以有很好的解释。《华严经》云:“诸佛法身不可说,无形无色无影相。” 实相,并非是真正有一实有的可执著之相,久尼夏智说:“无有任何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实相。” 远离四相则能摆脱轮回的极大痛苦。四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对我的执著为我相,对其他人的执著为人相,除了人相以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类似的观念是对众生执著称为众生相,每一个对自己的寿命都很关心,这种对寿命的执著称为寿者相。若彻悟空性,则四相皆无。六祖云:“无诸四相,寂灭实相,即是佛性。”我觉得《金刚经》里有一句话说的好:“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真正的佛法是无所著的,但是总要以一定的相来显现,而不论如何,世间的相都是虚幻的,无相才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相。
  《金刚经》里最后有几句很著名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记得这几句话在小说《天龙八部》里出现过,当时是女主人公之一的阿朱去寺里偷《易筋经》,藏经书的大厅墙上就有这么几句,而经书就藏在“应作如是观”的“是”字后面。我当时还没有读过《金刚经》,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经书藏在“是”字后面呢,原来“法非有无,谓之如”“皆是佛法,谓之是”。一切有为之法,即是世间万事,皆如梦幻泡影,不得久长。应作如是观者,有为无为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净。那么什么是“是” 呢,我觉得“是”就是面向事物本身,按照字本身来讲,其实也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就是“实”,就是要还原事物的真实状态,本真状态。你可以说它什么都是,也可以说什么都不是。 所以“是”包含了世间万物,是一个无限广阔意义的词。
  记得韩愈在他的古文理论里曾经提倡过“不师难易,为师是尔”,我觉得这个“是”其实也就是佛教里说的“如是”的“是”,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最自然的状态。虽然韩愈在当时是反对全国上下对于佛道的信仰风气,但他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教很深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为师是尔”就是“如是”的“是”,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2、《无量寿经》
  阿难的一问,引出了《无量寿经》。
  看《无量寿经》,比起读《金刚经》又有了些不同。看《金刚经》的时候还没有入门,还喜欢抠字眼,现在开始明白,真正佛法并不是言语能完全表达的。读《无量寿经》,我开始找一种感觉,一种普遍性的联系。
  《圣经》开篇就说:“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光,无论在东西方的宗教中都是重要的。佛身“现大光明,数千百变”,此光不仅非常殊胜明耀广大,并且光的形色不停地转换变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转换,光的形状不停转变,越变越妙。佛放无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在佛经里,光明是大智所发,人人有光,正因人人都已开发一切智慧。“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在黄念祖老居士的《无量寿经白话解》里告诉我们,我们不要把光明只看成是事相,应知光明就是智慧,智慧与光明无二。
  看《无量寿经》,我理解了不少典故,比如“舍诠趣实”,“舍诠趣实”叫做柔顺忍。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义理叫做诠,一切经论、禅宗的公案都是诠,正是指月的标。许多人都抓住这个手指头,要从手指头上找到月亮。现在言诠都舍掉了,双眼正对月亮,这就是舍诠趣实。我觉得这个典故跟我们前面所说的面向事物本身相通。与其看指月的手指不如看头顶的月亮。那也就是“如是”的“是”了。还有“甘露灌顶”,甘露本是天人的不死药,吃了能延长寿命。密典《秘藏记钞》里说:用法水给弟子灌顶,叫甘露灌顶。《大日经》说:如来是法王,为令佛种不断,用甘露法水给弟子灌顶。从这以后,一切圣众对于得受灌顶的这个人都很敬仰。那么历史上记载的所谓的甘露寺,应该也是取于这个典故吧。
  3、《 六祖坛经》
  看《六祖坛经》觉得很亲切,这是真正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经文,在它的浅释部分和行由品第一部分里,给我们生动讲述了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大师衣钵传承的过程。
  我觉得看这本《坛经》最大的感受就是语言比较浅显,以前看的经书都多少觉得比较晦涩,不大好懂,而且语言很严肃庄严,让人觉得佛法遥不可及。六祖坛经却更有亲和力,适合任何阶层和修养的人读。“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本来愚痴人和大智人的般若智慧是没有分别,只因一个会用,一个不会用罢了。我想这里的愚痴人和大智人的意思和通常意义上的是不同的。什么叫大智人呢,我们所说的“聪明人”是不是就是“智慧人”呢,我想不是这样的。就算是有些小聪明的人,如果在求佛的过程中陷入执著,一味的向外寻求,而不知自性,那么他其实还是愚痴的。
  但是愚痴的人并不是就低人一等,而是“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痴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教育,“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这就像惠能大师的“顿悟说”,一旦开悟,那么也就是智慧的人了。
  就像金刚经里所说的,“迷则佛是一切,悟则一切是佛”,《坛经》里也说道,“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这就是觉者佛也,迷者众生。万法都是从心里生出来的,万佛其实也就是在心中,所以不必向外寻求,而是要向内心寻求。我觉得佛经里面特别重视人的本体作用,“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要是不见世间过,看一切人都是佛,那你就是佛了。你要是看一切众生是魔,那你也就是魔了。也就是说,要抱有一份普遍的慈悲心,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对任何世间生物都要存有慈悲心。
  关于什么是“禅”,在《坛经》的坐禅品第五里面讲到了。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好,只要心里有“禅”,不论行、坐、卧都是在参禅,而不是非要坐在这个地方才是,“坐禅”里的“坐”,是无所障碍,对外一切好坏境界,心念均不被其所动摇,这个名字就叫“坐”,而并不是一定要坐在那里才是“坐”。那么“禅”呢,你能内里见到自性而不摇不动,就是“禅”。说到这里,我想又可以回到我们前面说到过的“是”。“不师难不师易,为师‘是’耳。”要做的不是表面上的,技术上的寻求,而是面向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寻事物之自然,之本,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对于时间和过去,《坛经》里这样说:“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佛教里的因果轮回思想,常常让我觉得迷糊,在千年不断的轮回里,究竟善恶因果是怎么一直结业报果的,这里却说,只要你有智慧这些问题根本不用想,因为过去的已经“昨日之日不可留”了,而关于未来则要存有一种正念,就是圆满灿烂的念,我想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应该对未来有一种信任和憧憬,但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设计和斟酌。因为只要你心里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心,自然就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未来的。
  坦然,这是我在《坛经》里所看到的。佛教人没有执著,既不执著法,也不执著空。惠能大师曾经有一首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就是惠能大师高明的地方,他说我不需要断百思想,甚至我连断百思想的念都没有。世间事要来则来,要走则走,也不用管菩提长不长。多么潇洒自然,我想这种潇洒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坦然和对佛法的信心。
  二、给我们的开启是最深刻而又恒久的
  1、《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诚如所言,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待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经中所言确为大智慧,从无上至高的境界醍醐灌顶,从宏大之观彻悟诸法之理,其境界自高出一层。
  对一切“诸相”的认识是悟法的根本,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看来,凡肉眼所见的一切法相,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所谓“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宇宙的本质就是非相,而不是胶著固定在某一实相上面,只有摒弃对一切诸相的执著,方能证见万法。这其实是一种诚如王老师常言的本体论的认识,其所言“实相”者,皆为宇宙之本体,此本体不是什么,不可言说,不可执著。他是光芒万丈的太阳,远悬高空,凡眼不可目视,倘若拘守世俗的相,那么所照我身的就只能是一束束的光线了,而难见其本体。不执著于任何法相还是不够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甚至连不著相的道理也不能执著拘守,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无相”,这是一种彻底抛弃束缚空无依傍的认识,恰如高空走钢丝一般,所持之棒即为扫相破执的般若智慧,左边是法相,右边是不著法相,“有无并破,不落两边”,只有皆不依著,方达彼岸。但是扫除执著,并不等于绝对断灭诸相,其实诸相本不在,何灭诸相?
  佛法所言“自觉觉人,自利利他”的精神,我之破执、识相自觉之时,当思觉人之德。《金刚经》所论布施处颇多,布施者,有三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金刚经》所言于经中受持,其功德大于布施财物,但最高之境为“无住相布施”、“不应贪著,是故记不受福德”。行善不想求福德的果报,心中未执著贪求之意,才是最上之布施,从而摆脱了世俗功利性的“行善”,达到纯粹的超越性的“至善”。
  《金刚经》为我们打开了世界观上的天窗,从另一种视角来为我们展示世界的本来面目,把我们从现实的层面拔高一个层次,以不执著的般若智慧开启我们的混沌,从一种高度来俯视当下的世俗尘世,其间我也发觉自己的心随之而升华,再来回头看待现世就能平心得多了。 《金刚经》给我们的开启是最深刻而又恒久的。
  感觉读《金刚经》所得颇多,其无上之开脱确能将人引入无量之境地,把我辈之思维导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将自己的心全部开放出来,不封闭,不执著,空荡荡,任风过来,任雨过去,一当胶着就会提醒自己去主动放下,在《金刚经》中我的确体会到了不少人生的至理。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一种指导,一个方向,像明灯一样照亮我的前行之路,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进行“解蔽”,让自己能够更清醒地去生活、学习!这其间的最大的收获是使得我有了一种思路,将为文学解蔽的思想具体化,比如在我所学习的诗词中,很多解释都是概念的、模式的、程序的牢笼,我想是可以对它们进行“解蔽”的时候了,减去那么多的束缚,还他们本来的面目,让自己去亲切认识!
  2、《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以般若为方法,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所谓“明心”就是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就是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六祖惠能揭示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途径,即是修“般若行”,他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照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坛经》里反复宣讲顿悟的主张,即 “一超直入,顿见自性”。所谓“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顿见真如本性”、“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一悟即知佛也”、“但行直心,到如弹指”、“悟此法,一念心开”等。这种顿悟,强调单刀直入,瞬时开悟,而不同于神秀等派主张的历尽诸多阶段的渐悟。惠能大师旨在令我辈众生从自心中顿见本性,于境无染,自在解脱。其实惠能大师的这种思想在是直接源于《金刚经》的,其言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金刚经》里的表达还有“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非法非非法”等,这是有无并破,不落两边的无量智慧,即:排除执著,不执空也不执有;执有固然是有,执空还是落于“有”的一边,“空”、“有”是相对的。六祖认为无住是不住于烦恼心,但仍然要有智慧心,因为求见清净的佛性需要智慧,而对众生的救济也需要智慧。
  《坛经》真是一本大智慧之书,将佛法导入人世生活,使凡夫俗子皆能悟得无上佛法。这篇短短的读后感是很难说出具体的感受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见到日本的几位学者如铃木大拙等人的书籍,他们更是精深地阐释了禅与中国、禅与生活、禅与社会等一切的联系,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这样的科学昌明、文化发达、技术先进的时代,人们都沉醉于科技的高明,而在这样的社会中渐渐失去自我,再也寻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苦恼、悒郁甚至自杀困扰着我们的左右。有时确要从这中清醒过来,重新审视自我,要在这样的时代中寻得清凉心、自在地。而赋予我最大力量的,就是惠能大师的“开悟”之道。
  三、这里面有丰富的宝藏
  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佛教。以前我对佛教的认识是很肤浅甚至是很有偏见的,在我上小学高年级甚至上初中高中时,脑中学到了一些破除封建迷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后,妈妈还硬拉着我去县城里香火很旺的庙里庵里对着泥身的、铜身的菩萨们磕头祈求菩萨保佑,我一边觉得这样很愚昧,一边又隐隐约约有些害怕,要是这些菩萨们真的那么感应灵验的话,会不会对我这么的不信奉他而惩罚我呢,所以内心是将不信而将疑。
  带着这种误解和偏见,我开始接触真正的佛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习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系统地认识了佛教的理论。一向关注于心灵如何才能获得平和安宁的我,在佛家的学说里受到了很多启发,我逐渐认识到,佛教不再是以前认为的封建迷信,恰恰相反,佛学是一门关注人的心灵的学问。这里面有丰富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吸收。身边的人,如果还持有和我以前一样偏执的观点,我就会尽力去说服他,要在真正了解了佛教以后再说话。
  我很庆幸我学了古代文学这个专业,正是这个专业,让我有机会接触佛学,让我又多了一条通向智慧的道路,我相信自己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生活中,都会继续关注这门学问,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它,汲取其中有益的成份,帮助自己早日走向具有平安喜乐的美好心境的人生。
  1、《无量寿经》
  全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
  《无量寿经》是我开始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由于时间的缘故,我才读了一遍,但是我是怀着极大的兴趣认认真真颂读完的,而且我相信随着我对佛教了解的日趋深入,到时我再来读它时,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但是现在,我也只能就这一遍的印象,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有体悟因而作了重点记号的地方,粗略地谈一谈自己的读经感受。
  这本经书给予的详细注音,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为我扫清诵读的文字障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我有怀疑而去查字典核实读音的时候,结果每每让我心生敬意,我也曾做过校对工作,知道这里面校对人员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而偌厚一本书,偌多的拼音包括声调,竟然基本上没有一处错误,商务印书馆那样的出版社怕才做得到这样吧。可见校对人员是怀着怎样一颗对佛教恭敬的心在极认真地做这件事情呀。讲到这里来了,我有一个读音的疑问,书中对“蜎飞蠕动”中的蠕,注音为ruan,让我感到很疑惑,字典里也没有这个读音,是书中注音错误还是佛经里的一种特别的读音方式呢。
  最引起我奇幻想象的是“宝树遍国、菩提道场、堂舍楼观和泉池功德”几节,里面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纯金、白银、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七宝构成了一个集“色、光、香、声”四位一体的极乐世界。竟然有这样的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当然,我是很怀疑的,我不知道这样极尽想象的美轮美奂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存在于想象中而已。
  最让我受启发的则是第三十三节的“劝谕策进”。这里面很多言论发人深省,道出了人生很多我们常常置身其中而又看不清的真相。譬如讲到“忧虑”,书中说,“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贫富同然,忧苦万端”。确实是如此,联系身边的人事,很多人觉得生活压力很大,别人早已是香车宝马,而自己却还在苦苦为之奋斗而仍不可得,这是为“没有”而忧愁吧。又有多少有钱人活得也不开心,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在打自己手里的钱的主意:这是为“有”而忧愁吧。佛经揭示了人生的真相,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存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后面的事,比如自己究竟该如何去生活,就要靠自己去悟了。
  且它又劝戒,“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言色常合,莫相违戾”。这是叫我们脸色要常保和悦,不要黑着个脸,怒气怨气冲冲的样子;不要互相怨憎,要互相敬爱。在我看来,这种类似于道德规劝的话,看后虽然有利于人们趋善远恶,但是,要想真正很好的行此善而远彼恶,若没有作为前提的“开悟”,怕是难以奏功的。
  还有一句话是很经典的,“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读来颇为振聋发聩。再多么深爱的人,譬如父母,现都已年过半百。人这一生,了不起能得百年,百年一过,说不定还等不到百年,父母竟然就会撒手西去了。真是从没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从来觉得父母,那么熟悉而亲切的父母呀,会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疼爱自己,呵护自己。可是现在竟然发现了这么一个残酷的结论,真是让我感到很是害怕和悲伤。真的很难想象,父母的生命也会消逝,尤其是我最挚爱的母亲,竟然也会终于变成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么?自己在人世间活了二十六个年头,认识了无数的人,可是真正能走进我心里,让我觉得真正深爱着我,自然也为我所深爱的人并不多。身边也不时有年长的亲属亡故,大概是父母一辈兄弟姐妹很多,也没有得到多少来自于这些爷爷奶奶辈的关爱,所以,内心也并不觉得如何悲痛。幸运的是,我身边亲近的人,都还安然活在世上,但是,我知道,从今往后,我看问题的方式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了。
  我想,如果我终于能在佛学中得到足够多,那么我不仅是要让自己一生过得平安喜乐,而且我还要去帮助那些深爱着我和我所深爱的人,让他们在有限的人生里过得快乐而满足。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坚利之物,能破万物也。般若者,梵语也,唐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经者,径也,见性之径路也。”《金刚经》开首的这一段解释经名的文字,可谓经典,大概概括了本经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悟到不著诸相,从而见性,而终于能够破一切烦恼。老师说,佛教就是为解决烦恼而来的。那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该就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决烦恼的道路,就是要心悟,悟得“不著诸相”、“见性”(即见空性)。
  我读书时,尤其是在读有注释的经典时,往往有一种害怕,就像十三经,注家很多,可是真的就能体现原经本来想表达的意思吗?如果注家误读了作者的原意,可能就会使得谬种流传,为害不浅。所以依照我的习惯,尽管原经典著作的文字语言表达上与现代的差距,往往比注家与现代的差距更大,但是,我仍愿意先反复诵读原经的文字,以此建立起一种更为直接和也许更为准确的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自己已有初步认识的情况下,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研读注释。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我对本经中哪怕是所谓六祖惠能大师等合注的内容都是持观察态度的。
  另外,对于经书本身,我同样是持观察态度的。我认为,不管多么经典的著作,就像本书《金刚经》,它也不过阐明的是作者对于世界的一种观照方式。也许能流传到今天,确实说明很多人认为他讲的这种观照方式很有道理,但是,这样就能说明他的这种观照方式就一定是真理吗,就一定是颠扑不破的吗?难道就没有任何问题吗?我看不能这么快就肯定吧。所以我坚持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不盲从人家的观点,不轻信人家的理论,哪怕它是所谓的经典。
  我正是带着这样的态度来诵读和体悟《金刚经》的。
  记得老师在课间放的慧律法师的关于“禅”的录像时,其中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慧律法师为了说明众生对语言的执著,指着自己的茶杯说是尿壶,并且端起茶杯喝水,说他在喝尿,神情之间,非常的坦然。对此,我很有感悟,确实如此。人类是聪明的,他创造了语言,给各种事物冠以名称,但是,他又为自己创造的这些语言、名称所束缚,以致看不到事物本来的面目或者说是真相。茶杯是可以用来喝水的容器,你叫它尿壶,它还是可以喝水的容器,并不会因为你叫它尿壶它就真的成了盛尿而不能用来喝水的容器,但是很多人也许就会因为其改变了名称而不敢用它来喝水了。同样,你在喝水,但是你说自己在喝尿,这并没有改变你正在喝水的事实,但是很多人不敢在喝水的时候说自己在喝尿吧。这只是一个例子,可以衍生出很多至妙的道理。
  之所以提到慧律法师的这个例子,是由于《金刚经》至始至终就在强化这一点。文中反复出现这一句式:“说……,即非……,是名……。” 举例子以兹说明。“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也。”如是如是,无不是在强调“空性”,,“空性”既是了悟的结果,又是所有“非……”而是“名……”的原因。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对经中“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这句话所注的:“本心原净,诸法原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着人法是有,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即无所说。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佛法本是到达智慧之境、了悟“空性”的方法和途径,就像是一个助你上到屋顶的楼梯一样,而一旦你了悟到了“空性”,则这个工具和手段——楼梯也成了“空”的了。对此六祖惠能解释道,“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原来如此。
  毋庸讳言,我对于“空”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多迷惑的。对于我来说,最形象直观的关于“空”的想象和理解莫过于“死亡”了。我就想,人几十年后,都难免一死,而人一旦死去,生命消亡,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美貌,就什么也没有了,正如经书近结尾四句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么,真正的“空”究竟是指的怎样一种境界和体悟呢?这是现在的我尚不能明了的。
  除了在内容的理解上我有困惑外,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文中的标点符号为什么都是句号呢?为什么不根据语义标出更为恰当的标点呢?
  《金刚经》这部佛教经典中的经典,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我相信,随着读书的深入,我必将能挖出更加丰饶的宝藏。
  3、《六祖法宝坛经》
  老师课上说,何谓佛,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陀,就是指觉者,觉悟的人。当时听到这个解释,觉得很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宛若高深莫测的佛教的最高精神领袖——佛陀的距离。既然佛陀是觉悟的人,那么他首先是人,不是神。那么,同样为人,他说的话就不会是天书。他的意思,他觉悟到的东西,经过闻、思、修,也就是老师解释的从理论到实践,就有可能亦为我所知,为我所用。
  但不知为何,当我看《六祖法宝坛经》时,当然我也暂时才读一遍,也不知是古今语言有隔阂,还是六祖很多言论讲授的时候太过抽象,或是他这种讲“法”的方式我还不太习惯。对六祖坛经中反复讲授的要“识本心、见自性”感到竟是非常的迷惑,有不知所云之感。
  在“机缘品第七”中,僧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还有行思、怀让、玄觉禅师,禅者智隍,经六祖点化开示,无不“言下大悟”、“踊跃欢喜”。可是很打击我的是,我把六祖开示这些或僧或禅师禅者的话认认真真的看后,常常是不仅不得开悟,相反增更多疑惑,话语多不能明白。觉得自己实在是所知甚少,对于佛,对于禅。同时也不由得想,是不是自己资质不够,故而未得和那些资质甚高的僧人、禅师们同时而悟了。不过,我宁愿承认是自己学习佛法尚远远不够,也是的,要是读几本佛经,就能“见性”,通达最上乘佛法,也确实要求太高了一点吧。
  但是,对于本经局部一些能理解的地方,我还是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六祖正是因为对“见性”这一核心的把握,所以认为修行不必拘泥形式,他认为,“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他还说,“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我认为,这表明了六祖在修行上对形式的开明态度,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正知正见。
  除此之外,六祖对“顿渐”的认识也是非常通达的。他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定慧品第四》)在“顿渐品第八”中,他又专门提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合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这讲得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忏悔品第六”中,六祖认为“世人性本清静,万法从自性生。”他打比方说“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我觉得,这个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自性之本有,而常遭遮蔽,如同“浮云盖覆”一样,使人不见“自性”。但如果听闻佛法,经受开示,就有可能“上下俱明,万象皆现”,即“见自性”。记得慧律法师讲“禅”的时候,也认为每一个人的最彻底的人格是清净的本性,但是被我们后天的“业”卡住了。“业”是什么呢?他也打了一个比方,说人这个清净的本性就好像一面镜子,你把它倒了一瓶墨水,“业”就像清净的镜子被染上了墨水,让我们看不到镜子本来的面目。并且他说,由于染上的墨水有深有浅,清净的本性被遮蔽的程度有轻有重,所以每一个人要“见自性”的难度也就不一样,散发出来的智慧也就不一样。我觉得,这实际上,也就指明了一条“见性”的道路,那就是“去障”,诸障去除,自然就能“拨开浮云见月明”,自然就能“拭去墨染见镜清”了。可见,哪怕是在禅宗,打比方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传授佛法的方式,“若利弘法,何乐而不为呢?”
  散见《六祖坛经》各处,我们还可以得到关于如何求法的启示。在“机缘品第七”中,僧智常是“往洪州白峰山礼”过“大通和尚”,已获“蒙示见性成佛之义”的,然而因为“未决狐疑”,所以又“远来投礼”六祖。另见“顿渐品第八”,志诚原是北宗神秀大师门人,但得六祖开示,认为“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其本心”,最后执侍六祖。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参习佛法的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老师,有的只是正知正见。只有正知正见的佛法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讲授佛法的老师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要相信他,要另寻明师;如果老师有正知正见,那么就跟从他。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盲从迷信老师,这样才能早日到达真如之地。
  四、风动还是幡动
  读了《六祖坛经》以后,六祖的事迹和修行真的让人很感动,以前总认为修禅一定是在深山古洞中,两腿一盘,双目紧闭,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人间世事,与生活分离,与世间隔绝。殊不知真正的禅就是在我们的一切生活之中。《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为什么成就菩提不离世间、不离生活呢?因为“菩提是觉悟义,觉悟要有所觉悟的对象,而世间就是菩提所觉悟的对象,作为菩提来讲就是能觉悟的般若智慧的圆满。”还记得许多哲学书上都引用了《六祖坛经》中的那则故事:两个和尚见寺中的幡旗被风吹动,于是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二人争论不休,六祖慧能却告诉他们是心动。这里可以说是告诉我们物与我、外界事物与心灵感应的谁主谁次的问题。以前总是把这则故事看作唯心主义来批判,可是在思考现实问题,解除我们的心结时,这则故事的道理却非常有益。
  六祖大师惠能指出人人皆可成佛,他自己本身更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他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这里自性应当是众生的本性,而众生的本性又是和宇宙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同一的,所以他坚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自己本性的反思和反归而体悟宇宙的最高境界,因而摆脱尘劳,解除烦恼,达到心内成佛境界。六祖的《坛经》拉近了众生与佛的距离,佛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外在神话,而是就在我们的宁静和谐的心态中。《坛经》不仅使我们摆脱身外之物,获得解脱,而且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寄托和满足。虽然人人皆有成佛的本性,但要达到成佛的心境需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关键是要净心,即要“空性”。我觉得自己实在还做不到这一点,能够静心就很不错了。但六祖的事迹时时都在开导着我们,指引我们去体悟自己那心灵潜藏的“真如本性”。
  五、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读《金刚经》有感
  在没在接触佛教之前,自己时常就像一只热锅上蚂蚁,或是一只躁动不安的跳蚤。大到考试结业,小到饭菜咸淡变化,只要自己去面对处理一些事情,或是日常生活的某一个习惯发生了改变,心中就如同憋着一口闷气,呼吸不顺,烦躁不安。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都能左右着我的心情,我的快乐,痛苦和喜怒。曾经一位学中医的同学说我湿热气重,肝火太旺,要好好降降火,但我很清楚,我的“病”在心里,而不是在身上。
  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天。武汉的夏天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奇热无比,素有全国三大火炉之一的称谓。这样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于修身净心,然而当我拿起《金刚经》时,我却很惊喜地发现,它就像是炎炎夏日中的一支清凉剂,让我的心智与视野豁然开阔,仿佛置身于明朗无边的绿色田园或是清澈凉爽的蔚蓝大海中。
  1、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读过《金刚经》,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此经大有旨意,但要真正解释到底在说些什么,却无从谈起,即使谈及内容也觉得言不尽意。这让我联想到文学中的某些美学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那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往往是优秀作家作品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尽管《金刚经》里佛祖与须菩提之间以对话问答的方式向世人传授佛法不能算是“不著一字”,但是这种“尽得风流”的效果却不输于优秀的文学作品。
  经言,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只有具备大智慧,让迷心开悟,才能了解明净,到达彼岸。这是一门深奥的人生哲学和美学。对于人生态度,佛经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只有在与经书面对面的时侯,才能深刻地感觉到许多人对佛教的误解: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是麻醉自己的思想糟粕。
  其实,恰好相反,它是让人们怀着宇宙的心,去过好现象界的生活,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好入世的事情。它不主张无知无识,而是希望能用智慧破除遮蔽,达到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的任何现象,无论是美好的,肮脏的,高尚的,低俗的,都不是现象世界的实质。如果将其中一种相看作是真理,奉若神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明。所以,我们在修学理解佛法时,不能执着追求一相,如果我们以心去著相,得到的也终是假相与妄心。佛法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从书上去找到它到底是什么的明确答案,我们只能用心去体悟,去参会。法的真谛,只能在意会,而绝不可言传。
  2、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经中注释言: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警幻仙子处薄命司匾旁的一联“春恨秋悲皆自惹”,再回想自己平日所为,觉得确是一语中的。
  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但是众生多因心被境碍,难以见性。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我总喜欢播下希望的种子,去收获期待的果实。当事半功倍时,我会容易骄傲自满,洋洋得意,而事与愿违时,又怨天尤人,哀声叹气。所以事情的结局总是左右着我的情绪,行为,以至最初的动机。敏感的个性让我十分在意周围的环境,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狭隘的观念和不开阔的胸怀让自己沉沦在无尽的烦恼和悲伤里。我想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心理亚健康”。所以我很容易变得偏执,变得冲动,也变得脆弱。也许太过于事事计较,反而让自己养成了害怕失败,逃避困难的习惯。这就是经中注释所言的“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
  佛经认为,我执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是人生的根本烦恼。因而缺乏佛法智慧洗礼的人,往往会把贪、嗔、痴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心甘情愿地作它们的奴隶,受它们的驱使。贪心的时候,心如同迷失于森林中的小鹿,从来都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总是企望能得到更多更多,于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再追求,沉迷在无法停止地占有过程中,欲望的火种被挑拨得大有燎原之势,燃烧不息;嗔心现起的时候,心智便无法平静,嫉妒,憎恨让人丧失理性;痴念让人一意孤行,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交换。追逐财富的人会无法面对贫穷,追求名誉的人会无法忍受平凡,追求爱情的人会无法想象变心,因此世界上才会上演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曾经的我,也吃过不少因我执而带来的苦头。现在回想起来,在彻底醒悟的同时也倍感开心。因为这毕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也是增长智慧所应付出的代价。在反复诵读《金刚经》的时喉,我为曾经小肚鸡肠的自己能够从佛经中有所感悟而欣慰,也为自己能够放开心胸去接受周围的事物,去理智对待学习上的成功或失败,去宽容谅解朋友同学的性格缺点而庆幸。而且此后的事实证明,这种能够不故步自封,宠辱不惊的心态,更有利于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佛言“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唯有真心荡然,心安神定,不随万物所转,才能清静见性。
  济群法师在其著作中曾大力提倡心灵环保,希望大家能携手一起成为智慧的传播者,为迷惘的人们送去光明,为喧嚣的尘世送去清凉。《金刚经》就是这样一本能够让心灵净化,环保的好书。虽然现在的我只是粗窥它的门径,但却受益匪浅。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曾经的心浮气燥到现在的闲定淡泊,我越来越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可爱,也越来越感谢自然赋予的权利和幸福,这正如一首优秀的禅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六、心有所得,感慨良多
  关于《大乘无量寿经》的由来,我从有关的佛经解说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在道场中,亲见世尊放大光明,色身与剎土都是前所未见的清净庄严,就向佛请问,显现这稀有瑞象的原因。世尊表扬了阿难的提问,其中最切要的一句应是“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当来”就是指从阿难问话的当时一直到不可穷尽的未来。所以一切众生都因阿难这个提问脱离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超然大觉。正因阿难这一问,引出了《无量寿经》。
  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大师解释为释尊唯独说弥陀本愿之海,唯愿众生能得真实之利,今后一切众生都因《无量寿经》而得度脱。这样剖出肝胆的开示,无疑抛给在苦海中沉浮的众生一个脱离苦难的救生圈。由于我缺乏长期学佛的修为与基础,所以《无量寿经》里广博的精义要领,还不能领会准确。这种囫囵吞枣似的理解,虽然不得要领,但毕竟还是心有所得,感慨良多。
  1、关于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第八言:“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这里谈到功德之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不懈地努力,经过无量劫精进修行,忆佛之善根,没有贪嗔痴的毒害,不沉迷于声色六尘之中,远闻虚妄这一万恶之本,不追求安逸享受名利,知足常乐。尤其是“积植”二字,体现了功德修行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积”,是累积,是一点一滴滴成聚成河流的积聚;“植”,是种植,像栽种树木般多年成林。积功累德绝不是投机取巧,或者说是临时抱佛脚便能有所得的。近观现实周围,可笑的是这种虚伪的积德行善比比皆是。有些人心中全然没半个佛字,与善更是扯不上关系。但在升官发财或是升学就业时,便想到要去得到佛祖的庇护。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想法,导致很多人遇事便去烧香拜佛,无事仍旧是酒肉穿肠过,钱财心中留。殊不知,业果永远是相生相伴的。造下什么样的业,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想用一时伪善的举动去弥补平日里所犯下的罪过,无疑是自欺欺人。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所谓“苦”,就是逼恼身心的东西。常言道“八苦交煎”,就是指人受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这八种的交织煎熬。法藏大士有“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之语,可见想学佛修行,能有所成,也是需要吃得苦中苦的坚韧品质。其实,在很多世俗之人眼中,“不计众苦”被误认为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屈服的精神毒药。在以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里,佛教被曲解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残害人民思想以巩固其统治的工具,被扣上了“封建糟粕”的大不赦罪名。甚至到现在,在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眼里,佛教仍是教化的手段,让人安于现状,泯灭个性。但是实际深入到佛法的学习中去才会发现,佛法与人们这种观点是大相径庭的。说到底,佛法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是一种东方式的哲学,它的内敛、克己与自省正是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自我调节。很多时候,人的情绪如喜怒哀乐都是导致人们心绪无法宁静,忍受苦难折磨的原因。唯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忍让才是高明的做法。有时人应该学会换一种方式处理事情。与其说进一步会玉石俱焚,得不偿失,还不如激流勇退,放弃执着与妄念。古有云:大丈夫能屈能伸。伸,的确是一种勇猛和果敢的积极行为,它代表了人生生不息的斗志,而屈则是一种冷静与超脱的精神境界,甚至有时它比伸更能体现人的勇敢与睿智。“少欲”,就是不多求,虽然予我很少,但我却不恼恨。《遗教经》里讲:“行少欲者,心则坦然。”人如果没有贪求,也就没有了因贪婪而带来的痛苦、恐怖与忧患。在身边,确实不乏很多因为贪婪而得到惨痛教训的例子。有的人因为贪财,便不顾党纪国法走上了了行贿受贿的犯罪道路;有的人因为贪情,便朝三暮四到处留情,将道德与良知抛在脑后,最终自食其果;有的人因为贪名,机关算尽处心积虑,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真能抛开心智的迷障,看透名利虚妄,心境自然坦荡而平静。
  2、关于慈忍恭敬
  经中有言“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对于一切众生,心中时常想的是大慈与安忍。对待别人和颜悦色,即是经中的“颜色常和”。无论是人也好,牲畜也好,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对人和善,是修养的体现,对物宽容,是德行的所在。不要因为生命的不同,我们就可以任意鄙视或剥夺他物的生存权利与机会。现在的环境危机,许多动物濒临灭绝,其实都是人类因为缺少慈忍而召至的后果。其实如果尝试着只有人而存在的世界,那种感觉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有情”,才能慈忍,也只有“有情”,也才会让心态更加祥和。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恭敬佛法僧三宝,尊重奉事师长,为师长服务。奉事师长自然包括孝顺父母,没有虚伪谄曲之心,没有虚假造作的奉承之心。孝顺是自古以来提倡的美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当我们还未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或是理解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时,我们就永远丧失了为人子女,恪尽孝道的机会。这绝对不是迂腐的三纲五常,而是做人起码应尽的义务与应明的道理。而且,这种义务的履行还应该是诚心诚意的。有人怕自己名声受累,被人指责不孝而勉强在人前行孝,以为这便能避人耳目,其实这也是掩耳盗铃自我安慰罢了。《维摩经》云:“直心是菩萨道埸。”只有质直无谄,才是万行的根本。“心诚则灵”,这句话自古而今仍能信之者甚众,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看了《大乘无量寿经》,虽然不能说佛法修为有如何的长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佛法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应有的品质与修养。即使我不能达到佛法中所言的清静真如之地,不能普渡众生,但在红尘迷雾中我能坚持行有所根,为有所本,也算是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了一份珍贵的思想宝藏。
  七、菩提树下的觉者
  ——惠能大师与《六祖坛经》之忏悔品
  “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首无论是在佛学界或是在文学界都被历代人所推崇的偈颂,属于一位目不识字的禅宗大师——惠能。据载,就是因为这首诗,让五祖弘忍大师舍弃了高徒神秀,而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这位其他弟子眼中的“獦獠”。
  六祖惠能是禅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建者。禅宗,自唐以来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唐时的王维,宋时的苏轼等等无一例外都是禅宗思想的信奉者与受益者,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禅宗思想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打上了属于自己的烙印。惠能大师标立“自性是佛”,其宗旨是提倡直接易简的顿悟法门,经其后世的传播和发挥,掀起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革命”,使禅宗成为笼罩佛教数百年的最大教派,“禅”成为佛教的代名词。
  《六祖坛经》是一部南禅的纲领性著作,是惠能大师生平与思想的总结。其主要部分,是在宣讲摩诃般若法。禅宗的禅,是以般若为其旨归。到了惠能大师,便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途径,即是修“般若行”。《坛经》宗旨在令学人从自心中顿见本性,于境无染,自在解脱,因此《坛经》所举示的修行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一种所谓的“见性成佛”。
  “忏悔品”第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也是其中感受最深的。六祖惠能提倡的是无相忏悔,是一种强调自性的忏悔,是一种独自的忏悔主张。经中言“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这段句表明了惠能大师对于忏悔的理解与主张。“忏悔”,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对于所犯的罪过的一种悔悟。而这里的忏悔,显然意义更进了一步。经中明确“忏”,就是改过以前的罪业,从前所作的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全部都忏悔,永不复起,这就叫忏。“悔”,就是悔将来所犯的过错,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我都明白了,且永远将其割断,再不去做错事了,这就叫悔。不仅要对自己已经犯下的过错进行反思,对于以后可能犯下的过错同样要进行反省。有的人会大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自我心灵忏悔太过于残忍。成天到晚想思考的就是过错,人生有什么意义可言呢?这样看来,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取消呢?因为行为是招致罪过的原因,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过失,都可能受到内心的谴责与思索。还不如犯了罪过知道再反省,这样也算是有的放矢了。惠能大师指出了所持这种观点人的实质:“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众生都是因为太过于愚痴,只知做错后才知道改过,而不知道要改过自新,以后不要再犯。因为他不悔过,故以前所造的罪也没有灭,而后边的过错又生出来。前罪既没有灭,而后过反继续增加,那就愈造愈多,愈积愈深。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晚年得子,对于这个孩子溺爱非常,放纵无度,以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拿人家东西的坏习惯。当他第一次拿走邻居家的一支钢笔时,他的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骄傲地夸奖儿子有本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最后演变成偷盗。这位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教会他任何做人的道理,也从来没有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说,孩子的问题因为她的放纵变本加厉,最后终于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在行刑前的时候,母亲去见了孩子最后一面,没想到儿子一口咬下了母亲的耳朵,让母亲永远记住,因为她教育的错误,因为她良知的迟钝,造成了母子间无法挽回的悲剧局面。
  其实我觉得经中的忏悔很有一点“防微杜渐”的意思,或许这个词仍然不够准确。因为“微”是微小的意思,说明已经发生了,只是没有酿成大患。经中的忏悔则更进一步,用了悟将“微”彻底消灭在还未萌芽的状态,最终是永远让它都不可能再在人们的心中种下邪恶的种子,给它发芽成长的机会。在未读《坛经》之前,自己曾经也犯过很多相同的过失。我想从根本是由于缺乏“悔”的意识。也许,曾经确实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想事后弥补,却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觉悟,以致后来又重复不断地走弯路。惠能大师的“忏悔”,让我去开凿思想上的劣根性,这是一种防犯错误的治本方法。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自心归依清净,则面对一切所有的尘劳——社会上所有的境界,不被流欲所转,不被社会潮流所腐化。能自性不染著,这就叫众中尊——众生中最最尊贵者。众生都是染著,与众不同,能没有贪欲,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学佛法。忏悔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此吧!远离尘世的遮蔽与欲望,净化心智,从这点上看,忏悔是学佛道路上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与心态。六祖又在传香忏悔门中明示门人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并要学人归依自性三宝,自度自戒,自成佛道。认为自性中有三身佛。自身本净,即是清净法身,自心思量变化而成诸相,即是自性化身,自性不染善恶,即是本来实性,亦是圆满报身。自性本来是佛,因而成佛也不能外求,只能内觅,成佛方式也只能是依靠自力,不能靠外在的佛和菩萨,所谓“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也多次提到“自心是佛”,即人人所具之自心,心念自性时,心即性,性即心,心性合一而入诸佛境界,此心即是佛心。六祖认为众生是成佛的主体,将成佛的责任和权利完全交付给了众生自己,让每人都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心存正念便得入天堂净土,心有邪意则自会堕入地狱恶道。
  时见有人在文章中评价,惠能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言语间大有批评之意。我觉得哲学的命题在佛学中谈论的意义并不大,也不合适。关于唯物与唯心的问题,仅仅是世界观的两极分化,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何况也没有衡量对错的客观标准。就我个人理解,六祖是懵懂众生中的超脱者,是菩提树下的真正觉者,他在成佛问题的理解上具有超越时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对人生的觉悟,与那些认为佛教有着终极宿命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恰恰肯定人生个体对于生命的把握与支配,而绝对不是一种无意识的服从与接受。“一念天堂,人念地狱”,人生过程将由自己选择,最后归途也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前五篇文章

三主要道笔记·密钥

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巡演的缘起与纪实

玄佛静观思想与晋宋山水诗的兴起

静谦:佛教与和谐山西——- 佛教音乐蕴涵的和谐功能

简评王广西《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

 

后五篇文章

佛法的显现——梵呗

苏轼文学与佛家思想

蔡元培撰的一副佛联

佛经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宣城观察使与诗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