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圣经》与《道德经》 |
 
一 《圣经·旧约》中关于水的记载分布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等34卷中,共计626处。按照文本对水的功能意义的描述,我们可将这六百余处关于水的记载分为“神迹水”、“喻义水”、“自然水”三个大类型。 (一)神迹水 神迹水主要是指伴随神迹一起出现的水,按照内容又可具体分为实施惩罚的水、用以洁净的水、用以选拔的水等三个类型。我们主要分析实施惩罚的水。 实施惩罚的水主要是指水作为神“降临施法”的工具而存在的。实施惩罚的水最著名的莫过于“诺亚方舟”的案例。耶和华看到人在地上的罪恶很大,满脑子都是恶,就后悔造出人类,很是忧伤。他最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消灭世上的生物,把他们“从地上除灭”;而除灭的手段,就是制造滔天的洪水,除了诺亚方舟上的生灵,无一得拯。 作为惩罚功能出现的水;还包括诅咒的水。《民数记》第五章耶和华对摩西进行教导,给他“疑妻不贞试验的法”: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人的妻若有邪行得罪她丈夫,有人与她行YIN……祭司手里拿着致诅咒的苦水,要叫妇人起誓……,对她说:“若没有人与你行YIN,也未曾背着丈夫作污秽的事,你就免受这致诅咒苦水的灾。你若背着丈夫行了污秽的事,在你丈夫之外有人与你行YIN(祭司叫妇人发咒起誓),愿耶和华叫你大腿消瘦,肚腹发胀,使你在你民中被人诅咒,成了誓语。并且这致诅咒的水入你的肠中,要叫你的肚腹发胀,大腿消瘦。” 祭司把带有这些诅咒的话语的字放进水里,让接受检验的女人喝下去。如果女人果然做了玷污丈夫的事情,那些被诅咒的事情就要应验:女人喝下的水是苦的,她的肚子会发胀,大腿会消瘦,并且被她周围的人看不起,辱骂她,诅咒她。 水具有洁净功能无可置疑,《旧约》中的水洁净往往被夸大、附加了更多的宗教意味。《出埃及记》第25章之后,是神对人们献祭的要求,其中第30章专门做了洁净上的要求: 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他们进入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 在这里,洁净的功能被扩大到无限净化、免除死亡的高度,并被作为永世垂范的定则:“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士师记》记载了通过水来选拔的范例。勇士基甸已经自信自己是上帝选拔出来的拯救以色列的英雄,然而上帝认为他带的队伍过于庞大,就采用了通过水选拔战士的方法: 基甸就带他们下到水旁。耶和华对基甸说: “凡是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们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士。 通过这样喝水姿势的选拔,上帝帮基甸挑选了300勇士,并且最终依靠这些勇士,基甸打败了米甸人。 (二)喻义水 喻义水主要是指取比喻义时的水。《圣经·旧约》中取水比喻义的大约有20余处,具有代表性的喻义水有七种: 但你放纵情欲,滚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我的榻创。很显然,这里的水喻义放纵的情欲。尽管这种例子不多(《箴言》中水的喻义,部分包含放纵的意味),但很有代表性。 只是不可吃血;要倒在地上;如同倒水一样。 这里的水,指废弃的水,是弃置物,不洁净的物品。同样的喻义在《撒母耳记·下》等卷中均有记载。 大卫来到巴力毗拉心,在那里击杀非利士人,说,耶和华在我面前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 这里喻义的水,是形容水的力量大,破坏性大。类似的喻义在《哈巴谷书》中也有体现。 这样,我们在何处遇见他,就下到他那里,如同露水下在地上一般,连他带跟随他的人,一个也不留下。 水在这里除了自然的渗透,更多的是柔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依从性。类似的喻义在《箴言》、《以赛亚书》等卷中也多有体现。 人口中的语言,如同深水。 水没有固定的形态,这喻义人的话语变化无常,不容易琢磨,难以察觉真相。《约伯记》中也有同样喻义的水。 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留在街上? 这里用水来比喻人要专一,像井水只从井眼流出一样。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这是圣经中关于水的最为著名的比喻了,用水来比喻数量大;力量强。类似的喻义在《以赛亚书》、《哈巴谷书》等卷中均有体现。 (三)自然水 自然水是指没有被附加文化意义的、单纯状态的日常生活水。这样的水状态在《圣经·旧约》数量最多,最为常见,至少包含三种日常功能:饮用解渴、清洁污垢、灌溉滋润。 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 我若用雪水洗身,用碱洁净我的手。 这树栽于肥田多水的旁边,好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葡萄树。 二 《道德经》中关于水的记载共有2章3处,分别是第八章“上善若水”和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我们首先分析“上善若水”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关于水的记载有两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前者是普通意义上的水,后者是被文化了的水,有一定的倾向性。第一个水为第二个水服务。很明显,在这一章,《道德经》用水的品性比喻人,“上善若水”,品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性像水一样。水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文本提供了三种特性: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里指出了水的三种品性:滋润万物;谦逊,居功不争,没有索求;能处下,流向众人所讨厌的地方(低洼之处)。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此章关于水的记载只有一处:天下莫柔弱于水。这里点出了水的两个特性:柔、弱,和下文的坚、强相对。任何坚硬的物品均可刺入水,这是水的弱;然而,不管多么强大、多么坚硬的物品,不能破坏水,毁灭水,这是水的柔。从整个章节来看,尽管水有柔和弱,但它却拥有无可取代的位置,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文本注意到了水坚强的一面。 结合“上善若水”和“天下莫柔弱于水”,我们可以得出《道德经》关于水的品性的关注点: 1、滋润万物; 2、谦逊,居功不争,没有索求; 3、能处下,流向低洼之处; 4、柔,能克刚; 5、弱,能胜强。 尽管所有水的特点都可以进一步生发,但由于文本没有直接举例,仅仅点到为止,这里我们也不过度阐释。其中,“滋润万物”、“能处下,流向低洼之处”、“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等四个特性包含了水的自然品性;“谦逊,居功不争,没有索求”、“能处下,流向低洼之处”、“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等四个特性有具有喻义的品性。 值得注意的是,“能处下,流向低洼之处”、“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等三个水的特性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其喻义属性。 三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 1、《道德经》中没有关于水作为神迹的记载; 2、《圣经·旧约》和《道德经》都注意到水“力量大”“流动强”的性质;《圣经·旧约》的关注点多侧重水的“破坏性”,如“放纵的情欲”、“弃置物”、“变化无常”,《道德经》多侧重水的“建设性”,如“谦逊、“能处下”、“能克刚”、“能胜强”等; 3、《圣经·旧约》和《道德经》都注意到水的“灌溉滋润”、“流向低洼”;《圣经·旧约》没有关注水的“弱”,《道德经》没有关注水的“饮用解渴”、“清洁污垢”等日常自然功用;在同样关注“柔”的时候,《圣经·旧约》更多的发展成为“依从”,而《道德经》则关注“柔”发展成为“刚强”(《道德经》中的“弱”也不是单纯的弱小,是可以发展壮大,战胜强大存在的)。 《圣经·旧约》和《道德经》中关于水的性质的异同 水的类别 水的品性 《圣经·旧约》 《道德经》 神迹水 惩罚的工具 有 无 神迹的显示 有 无 洁净的工具 有 无 喻义水 放纵的情欲 有 无 弃置物 有 无 力量大,破坏性强 有 有 柔顺,流动 有 有 变化无常 有 无 专一 有 无 数量大 有 无 谦逊不争 无 有 能处下 无 有 能克刚 无 有 能胜强 无 有 自然水 饮用解渴 有 无 清洁污垢 有 无 灌溉滋润 有 有 流向低洼处 有 有 柔 有 有 弱 无 有 从两个民族有代表性的经典出发,我们可以推断两个民族的一些性格: 第一;汉民族的性格中没有完全神性的崇拜——到目前为止,汉民族依然没有形成自己全民族的、唯一的、具有十足号召力的神,有的只是被神化的“圣人”,圣人终究也是人。 第二,古希伯来民族客观对待事物的破坏性,有足够的理性精神——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已经将《圣经》所展示的理性精神足够地发展;汉民族有乐观精神,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善于转化和建设——中华文明吸纳转化了多民族的文明,这种民族性格是被证明了的;汉民族具有谦逊的一面,即使有足够的力量,也能够“处下”——汉民族文明中关于这方面的例证很多,老子就“不敢为天下先”。 第三,古希伯来民族更多地注重物质和外在,遇到强大力量时会依从跟随——古希伯来民族建立的国家到公元一世纪就完全不存在了;汉民族不过分关注物质和享受,在遇到强大力量时,“柔”、“弱”地发展,最终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数千年来文明不灭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