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赵朴老与季老的宗教对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十一日上午听邱嘉伦居士告知:季羡林先生于今日一早离世,逝时极为安详,犹如睡去一般。当时心情无可形容,只有几件小小往事浮上心头。


赵朴老与季羡林先生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季老与赵朴老的合影以及朴老给我写的字条。依稀记得《佛教文化》发表后,朴老在看封面照片时还说了一句:“这也是佛教文化啊!”我心有同感,佛教文化不仅是佛法教义、塑像建筑、绘画、经体书法……更是传递佛教信息、体现佛教价值观的人。人能弘法,此话真实不虚。

季老是学者、是教授,不是佛教徒,但他对佛教的理解、认识、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一九九二年朴老选送去斯里兰卡学习的五比丘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将进一步攻读哲学硕士,期间有一段回国的时间,朴老为他们聘请季羡林、方立天两位教师担任导师。我陪他们前往拜访季老,交谈中有一段话是我永难忘怀的。季老说:“我不是任何一种宗教的教徒,但我尊重宗教、尊重宗教徒的信仰。”他说:“我曾和冯定教授谈过,我问他:‘你认为是阶级先消灭还是宗教先消灭?’冯定说:‘当然是阶级先消灭。’我说:‘对,我同意你的看法,但要补充一句:宗教不会消灭。 ’”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此后不论什么人,不论他们怎么评论季老,看到他的图片、影像、文章,我都会直接联想到季老说的这段话及说这段话时的情景。



朴老请季羡林、方立天作五比丘的博士导师。前排左起:方立天、赵朴初、季羡林、吴立民。第二排左起:圆慈、净因、广兴、学愚、建华。第三排中立者为本文作者李家振。

冯定是五十年代在华东时我们的领导。我曾听过多次他的报告,他写的《平凡的真理》给过我很大的影响。季老的这段话使我又想到了他,感到这还是当年的冯部长。

季老的这段话使我想到朴老,朴老请季老为五比丘当导师正出于对他的理解。在宗教“鸦片论”、“消灭论”很盛行时,朴老告诉我“只要还存在生老病死,宗教便不会消灭”。我也曾读到过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说的一句话:“只有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宗教才会消灭。”(可惜今天没有找到出处,不便引用其名。)我想赵朴老会专门写便笺要求发表他们的合影,并且说“这也是佛教文化”是有其深义的。

此时我也想到了告知我季老去世消息的朋友邱嘉伦。他是一位无职、无权、无名、无财的极不普通的平常人,灵山胜境中有关季老代题写的文字均是他去办来的,他是季老晚年在医院中可以较自由出入并交谈且能答应写几个字的极少数人之一。他去看季老会带点东西给老人家,那往往是一条太湖白鱼、几斤百合、几只并无包装的桃子……但季老会很喜欢。季老从来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他更希望人们当他是个普通人,当老邱这样一个普通人出现时,人们总在那里编织的帘幕被拆除了,平等了,这也是佛教文化啊!

十一日上午季老平静地睡去了,这是任何一个人无法回避的归宿。生死之间人往往会有许多想法,我想越明白自己是个普通人,越能做到安详。


这是赵朴老给本文作者李家振先生关于发表季老图片的亲笔便笺

李家振

2009年7月12日


 
 
 
前五篇文章

凡事有“度”是长寿秘诀

哲人逝矣空谷留香 “凤毛麟角”一生低调

季老仙逝徒留寂寞的学术风骨

悼念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

砚滴初论

 

后五篇文章

季羡林先生 讣 告

“明明德”: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

仁俊长老:静坐初步简要法

拥抱孩子,拥抱爱的温暖

此时此身,彼此见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