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 |
 
佛教各个宗派都有修学体系。本文就禅宗一花五叶中的曹洞宗禅修理论加以梳理,从“五位说、无心合道、绝三渗漏”三个方面,阐述了曹洞宗修持方法细密严谨、简便易行;修行次第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修学宗本契理契机、究竟圆满的禅修特色。 契理契机的佛教修学体系不仅对四众弟子的修持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对推动佛法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佛教修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建设与完善还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有必要对佛教已有修持法门进行反思和总结。佛教修行以悟为本,依人的根性不同而有异,所以法门众多,宗派林立。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佛教宗派,禅修法门也最契合中国人的根性,历史上禅门高僧辈出、祖师众多,修证有成者更是数不胜数。自六祖慧能大师弘扬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顿教禅法之后,禅宗“一花开五叶”,衍化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造就了禅宗在中国历史上的繁盛局面。
曹洞宗延绵千年,传承不绝,影响远达海外。在禅法修持上,曹洞宗一直以细密著称,法眼宗文益禅师在《宗门十规论》中说:“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所谓“敲唱为用”,即师徒一敲一唱,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觉悟清净本性。曹洞宗强调“回互”说,注重理事圆融,体用无碍,并依此建立各种“五位”说,以此接引、勘验学人。《人天眼目》中说:“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
大体而言,曹洞宗的禅修法门以五位说为纲要,以“无心合道”为宗本,以“绝三渗漏”为机用。 一 曹洞宗汲取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秉承石头希迁圆转无端的禅法,以回互说为根基,提出了偏正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等禅修法门,以此来界定禅修阶位和衡量禅修者的修行境界。偏正五位是指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或偏中至)、兼中到。君臣五位是指君位、臣位、臣
(一)正中偏:即“孤理而缺事……背理就事”,由体起用,君重臣轻,修行者刚开始观心,自性未明,只见事物,不见理体。良价禅师颂云:“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昔日嫌。” 意思是,黑多白少,故相逢不相见,体用失度。此阶位的参禅者虽然隐约感知本体界,但并没有证入本体,仍然落在偏位,还没回到正位上来。正中偏,相应于功勋五位中的“向”,“向”是趣向之意,指发初心,亦如始觉,始觉心体清净,生凡圣心,执于圣境,厌离世俗,故虽生趣净之意,却未消除分别之心。
(二)偏中正:即“孤事而缺理……舍事入理”,体少用多,臣重君轻,参禅者昧于本来,于理不晓,良价禅师颂云:“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他,休更迷头犹认影。”意思是,有用无体,虽然分明见面,却不见本来面目,迷头认影,真性迷失,执着妄相。此阶位的参禅者逐渐消除分别见解,舍弃具体事相,显现真如法性,但是却不懂得透过事相向上探求理体。偏中正,相应于功勋五位的“奉”,“奉”是承奉之义。奉依背立,知背则知奉,只知身外的荣华富贵,不顾本来之真我,便是舍本逐末,即是背,由此可知,“奉”便是要返本还源,由贪执之趣向转为归心之承奉,境界更高。
(三)正中来:即恰好处于正与偏的正中,“无化而无所不化”,由体起用,以君视臣,用由体生,色依空立,故虽有而无,虽见非见。良价禅师颂云:“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意思是,心相事相,都无迹可寻,而真如佛性,不可直接言说,因为说有说无皆不对,就像不能触犯当朝皇帝的名讳一样,开口便错,所以纵有雄辩滔滔之才,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不直接说破,才能通达清净本性。良价禅师虽然到处参学,但最终仍是临水睹影而开悟。此阶位的参禅者刚刚悟明本心,身心泯灭无余,随顺万象表现自在的妙用,“句句无语,不立尊贵,不落左右”,虽证入圣境,却不居圣境。正中来,相应于功勋五位的“功”,“功”即功用,向与奉皆是返本,以回复本来为功,此后则是由真化俗,从体起用,此功用从本寂之体而立,不同世俗之事功,故无用为用,无功为功,万缘放下,端然正坐,便是功勋。
(四)兼中至:或作偏中至,兼即兼带,兼带前面正、偏二位,卷舒自在。至,指趣向圣境,如人归家,虽未“到”家而在途中。即从用归体,臣奉
(五)兼中到:即兼带前面四个阶位,体用一如,君臣道合,为修行的最高境界。良价禅师颂云:“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终归炭里坐。”是说到此不落有无,不存两边,从容中道,非染非净,非正非偏,凡圣不能明,诸佛不得辨,故黑似炭,暗若漆,修行至此,方称究竟,出得常流,总归这里。此阶位的参禅者体悟到,世间万象都由本体派生,而又空无自性,从而证得涅盘,无论行住坐卧,无论说与不说,都超越对待,理事无碍,虽然已经出世,却又随缘在世间度化众生。兼中到,相应于功勋五位的“功功”,“功功”即体用俱泯,理事混然,上下合同,与佛无别。 曹洞宗除了以偏正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来规范、衡量修行次第和修行阶位之外,还有王子五位、宾主四位等教法,在此就不赘言。 二 在禅宗修持实践中如何做到不断向上精进?曹洞宗人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无心合道”。何谓“无心合道”?“无心”,即是放下妄想执着、去除私心杂念;“道”,即禅道,佛道,也是禅修的终极境界。“无心合道”就是通过破除分别心,灭除无明,从而通达涅盘境地。“无心合道”说源自希迁禅师,希迁禅师十分重视破除众生一切妄想知见。有僧人问如何是解脱,他回答:“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世界,他答道:“谁垢汝?”再问如何是涅盘,他答:“谁将生死与汝?”门人大颠和尚向他请教:“古人云:道有道无是二谤,请师除。”他说:“一物亦无,除个什么?”他接着对大颠说:“并却咽喉唇吻道将来。”大颠说:“无这个。”他说;“若凭么即汝得入门。”可见,希迁禅师不仅强调破除对外境外法、人我事相等等执着,而且强调对佛境、本心等也不能有丝毫妄念之心,要体悟“一物亦无”,做到心无所住,则自然遁入佛境。
良价禅师进一步发挥了希迁禅师的“无心合道”说,他有一首著名的《无心合道颂》,文云:“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在此,良价禅师明确地将人与道相对,阐明了人与道应该达到一种融为一体的状态。“道无心合人”是指道体遍于万物,也就自然地合人,即存在于人的心体之中;“人无心合道”是说人都有自我之心,以区别我与他,从而造成人与道的隔离,只有灭除主体此种特有的分别心,人才能达到与道冥合的境界。良价禅师曾经说:“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在良价禅师看来,众生之所以迷惑颠倒,是心心触物、附物的结果。因此只要不“触物”、不着物就可呈“无心”状态。“无心”状态才是真正的修行,才可以契合于道,体认道体。然而,道与人并不是一种平等的互融关系,“道”是绝对的、至上的,正所谓“一老一不老”,“老”是指身心的迁流变化、生死相续。人有生死流变,而道是不老的、永无变异的。短暂的人,契合永恒的道,人便与道同存;永恒不变的道遍在于人,成为众生存在的根本。
良价禅师的“无心合道”颂,为曹洞宗的修持实践确立起一个根本准则,影响深远。其弟子居遁禅师专门为此作颂十八首,进一步阐明了“无心合道”思想。其中有颂云:“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又云:“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由此可见,在曹洞宗人看来,无心是禅修的根本方法,只有心不为外物所迷惑,念念无执,即为“心空”,禅修者就应该由无心而通达“心空”,进而达到“道空”境地。也即是,要在平常动静施为中时刻护卫好本心,以无念为宗,心行不受任何污染,常保清净,否则“合道”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 在具体的禅修方法上,曹洞宗亦颇具特色,其中“绝三渗漏”最为突出。所谓“渗漏”,亦称为“有漏”,即是有烦恼、有缺陷之义,因此,渗漏也即是染污之义,绝渗漏即是灭除染污,不为私欲妄念所蒙蔽,恢复本心的清净自在。 曹洞宗“绝渗漏”的修持法门可能源自于沩山灵佑禅师,据《五灯会元》记载,良价禅师向灵佑禅师问道,机缘不契,于是灵佑禅师就向他推荐昙晟禅师,良价禅师问此人如何,灵佑禅师说:“他曾问老僧,学人欲奉师去时如何?老僧对他道,直须绝渗漏始得。”
灵佑禅师“绝渗漏”一说较为笼统,没有明说,良价禅师的“绝三渗漏”说则更有层次,更显细密。良价禅师在本寂禅师辞别时告诫道:“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究妙失宗,机昧终始,浊智流转。于此三种,子宜知之。”良价禅师将渗漏分为三种:一是见渗漏,是指根本习气不断,智慧未开,见解不明,心生执着,为物所缚,故见惑很盛,堕在贪、嗔、痴等三毒之毒海。二是情渗漏,是指爱欲旺盛,为情识所困,心存爱恶,滞于二边,不能自拔,意有偏私,故偏见执着之心很重。三是语渗漏,是指以通过语言来穷究妙心,却把握不住空体而堕于偏有的执着,此种人禅机禅理晦昧不清,没有实证功夫,因而即便巧舌成辩,却大失宗旨,机锋相向,而终难开悟,困于“浊智流转”,道业却毫无所进。 “绝三渗漏”不仅是一种修持法门,还是一种勘测禅修者修证成果的准则。因而良价禅师叮嘱本寂禅师要熟知并善加运用。
综上所述,曹洞宗的五位说、无心合道说、绝三渗漏说构成一套系统的禅修体系,体现出修持方法细密严谨、简便易行;修行次第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修学宗本契理契机、究竟圆满的特色,这对于当代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系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青原山净居寺方丈)
(1)修学体系面面观一 —— 汉传佛教修学体系介绍
相关论文: (1)《我的判教观》,济群法师
进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