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十二缘起禅观体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众多经论,都是佛陀契应不同众生根性所说。根据各经论理论,又推演出众多修行法门。行者在修学过程中,多有面临法门抉择的困扰,故长时关心:怎样厘清众生根器差异,将各宗派、法门做一定位?此问题关键,是要找出一共通的基准点为衡量尺寸。故在此提出以佛陀根本教法“十二缘起”,作为定位所有法门修行理论的基准,并从两角度论证此观点:一、从教理上解析十二缘起理论特质,说明其为何可做为禅观法门的衡量标准?二、具体将现有各宗派的禅观修行法门,定位在十二缘起架构中,说明各禅观与十二缘起之相应关系,如台、贤、禅、净、密、唯识、中观、如来藏思想,乃至顿渐之说及声闻乘禅观。

一、十二缘起禅观理论

佛法禅观是从迷入觉之路,而十二缘起正是示现觉迷之返源过程。经论中“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与“一念十二缘起”对觉迷流转义的不同教说,分别相应于大乘禅观与声闻乘禅观之理论。又于此十二缘起支中,无明支做为有情生命流转的根源,经论对无明有浅深、粗细的不同指陈,各宗派禅观对无明亦有浅深、粗细的不同契入,即构成各宗派差异。

以下分三点说明:一、觉迷流转义之禅观意义;二、三世十二缘起与一念十二缘起差别;三、无明在十二缘起中之定位。

(一)觉迷流转义之禅观意义

佛者觉也。禅观共通要义,在于如何发起觉明、去迷返觉,此即本文提出“觉迷流转”概念之理由。十二缘起始从无明,终至老死,每一支各代表着有情生命不同层次的觉迷顺逆流转状态。除十二缘起外,《起信论》中“三细六粗”思想、《禅源诸诠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圆觉、楞严、唯识之识变、圆镜之旨,乃至禅宗门下《十牛图颂》等,都是大乘说明觉性流转的代表思想,各有诠表善巧不同。

如《禅源诸诠集都序》以“迷悟十重”逆次相翻,说明迷悟间之无明与觉性的深浅差异与相应对除关系:粗障浅智可除,细障深智方除。此觉迷翻转的要义有二:第一,迷与觉实乃一体,故能觉迷相翻。第二,迷与觉之不同浅深逆次对应,即无明分破,菩提分证之阶段性修行过程,各标帜着修行解脱的不同里程碑。所谓:

前是迷真逐妄,从微细顺次生起,辗转至粗;后乃悟妄归真,从粗重逆次断除,辗转至细。以能翻之智,自浅之深,粗障易遣,浅智即能翻故;细惑难除,深智方能断故。

确立了觉性的流转、迷悟的翻转,是修道中最根本标准后,以下进而说明十二缘起中返迷回真的觉性流转义,将十二缘起与禅观体系结合。

(二)三世十二缘起与一念十二缘起差别

十二缘起为佛法根本教说,且通大小乘。相较于“三细六粗”、“迷悟十重”等,其在圣言量及理论周延性上更具说服力。经论中对十二缘起的阐释,分为“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与“一念十二缘起”两大体系,正是做为大乘禅观与声闻乘禅观的两个标准。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代表着事相或业感缘起,将十二缘起切割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念十二缘起标帜着法理或大乘诸缘起,如赖耶、性空、如来藏、法界等缘起理论,将十二缘起含摄在一剎那中,每个念头当下都具足十二缘起支。这是对于佛法诠释非常重要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说,三世十二缘起是做为声闻乘禅观观察的对象,而一念十二缘起属于大乘禅观观察的对象。说明如下:

1.三世十二缘起—烦恼流转—声闻乘禅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三世两重因果

过去

过去

现在

现在

现在

未来

三世(两重因果)十二缘起,从惑业苦之事相业感缘起角度,说明有情生命之三世轮转。此理论结构相应于声闻乘禅观“法有我无”思想,在《俱舍论》、《解脱道论》中,承认有根尘识、有五蕴,只是五蕴根尘中没有“我”。在三世缘起流转中,不破根尘识实体:因为法有,所以六根有、名色有、投胎识心有、乃至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三世惑业苦轮回相状宛然存在。声闻禅观不坏三世缘起之法,只坏缘起中生命流转受生主体的意地我执,这是关键核心处。

又在此三世架构下,看不到前面构成根尘识界之微细根本无明、行、识流转部分,只能取现前生命粗显的烦恼流转过程。试说明之:无明是前世的无明,行是前世的业,识是今生最初投胎心识,也可说是在母胎前;名色、六入已在母胎中,出胎后是触。此是生命从前世到今生的流转过程,于中不易彰显觉性流转概念。故从六根后,触、受、爱、取方是现前对境取着之烦恼流转。此一流转过程看得较清楚,即随烦恼流转愈深而愈着境,对外在境界愈贪着。所以从三世十二缘起来看声闻乘禅观,其所要观察翻转的烦恼已是流转的末尾,属枝末无明之我执部分。

而其具体修学过程,以戒定慧三学为纲领。戒、定保障身心根器的清净,重点在离欲恶不善法,不为现在惑恼所染,故摄属于爱、取支。慧是在戒定清净身心下,从现前生命情境入观无我,所谓观五蕴无我或四念处无我。理论上,从识支到取支之现前的惑苦,都可做为入观无我的所缘境,但具体操作上,则以观察受支深处生命主体之“我受”为方便,证入无我智。

2.一念十二缘起—觉性流转—大乘禅观

十二缘起除三世两重因果的体系架构外,大小乘代表性经论,如声闻乘之《俱舍论》、《解脱道论》,大乘之《大集经》、《华严经》,都提到十二缘起于一剎那中同时具足的理论,这是建立十二缘起禅观思想非常关键的理论依据。因为如此才能于现前同时碰触到十二支,尤其是做为万有缘生最隐微根源的无明、行、识等三支。但因大小乘对法体有无的根本差异,声闻乘不辨法空,所诠表的是同时异体的“剎那十二缘起”;大乘站在一切法无自性、平等、无差别的立场,将一切法融摄在一念当中,诠表同时同体的“一念十二缘起。”

一念十二缘起谓随现前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缘起,此正为大乘禅观依据。因大乘从一切本自清净、无差别的空性立场,一念觉性沦丧,即缘生万法,故十二缘起本质就是无明性,每一缘起支都可说是无明的不同呈现。又因一切法是空性的,无明当下即是空性,所以十二缘起支的差别相可融摄在一念之中平等无别,无明、行、识、名色等都在当下现前一念,即意识所摄:向上统摄七、八识,向下摄触、受、爱等心所,所以所有禅观入观之门都在意根。所谓:

六七八识,同依意根……又实义门虽有八识,然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识,同第六摄。

诸法无量,何以但对意用觉以明三昧,不论余者?……若能深心观察破意无明,则余痴使亦皆随灭。是诸法虽复众多,但举觉意以明三昧,其义苞含靡所不摄也。

又大乘禅观本质在消融法有的执取,正观法空。所谓“法有”是在根尘识上建立的,是因意识里的无明执着生,所以诸法生。所以要证入法空,一定要从根尘识的解除下手,六根销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销解,故从六入(意根)下手,销解六根结构体。解除六根即摄归名色,因为生命的主体、如来藏的本质,到最关键处就是从一分成二,由一赖耶识体分为相分、见分。见分变成识性,相分变成山河大地与根身,故从六根相分摄入色心一体,进而向上统摄识、行、无明等支,不观下面心所等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经论就是《辨中边论》“四法”、《楞严经》“绾巾解结”的一解六亡、《金刚经》谓“不住色身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至于具体从一念十二缘起定位大乘禅观,将在后文说明。

(三)无明在十二缘起中之定位

十二缘起中,以无明支为根本,既所有生命流转都从无明开始,生死之翻转亦在于无明之消融。所谓:“无明是十二因缘根本,若无无明,则诸业不集不成。 ”可以说,各宗派法门禅观,就在其所对应消融之无明浅深看出差异,此即觉迷流转之禅观要义。故在此须对无明在十二缘起中之禅观意义加以定位说明。

1.从十二缘起都是无明的角度

(1)无明有浅深:《成实论》云:“一切烦恼皆名无明。”各经论所论之无明有不同名义,如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子时无明、果时无明;不共无明、相应无明;五住地烦恼;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这些不同名义的无明烦恼,不仅说明无明有浅深、粗细不同,且其中微细差别无量,随众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偏重取舍。此每一不同无明层次的提出,就是禅观转烦恼成菩提的不同里程碑。

(2)支支互摄:从流转立场,无明流转到行,行流转到识,识流转到名色,名色流转到六入,故十二支都具无明性,以无明统摄一切,前前支转为后后支性,后后支承前前支性。故究竟而言,十二缘起支支互摄。譬如行后十一支,都有行的特质,识后后支都有识。同样的,从六入往前溯,六入里有名色,六入里有识,六入里有行,六入里有无明。名色里有识,名色里有行,名色里有无明。所以理论上,十二缘起中随取一法都可做为禅观所缘境,都有其独特进入禅观的方便。且就同一所缘境上,随行者所取不同而形成不同禅观,此即禅观法门差别无量所由。

2.从无明即智觉角度

除从痴暗角度诠表无明烦恼在生命流转中之差异外,经论对无明之诠释,亦有从无无明或无明即明角度,说明无明与智觉关系,或说无明无体,或说无明即觉性,或说无明即法身。智觉本质为分别智与后得智,无明无体、无明即觉性,是从无相之无分别智论;无明即法身,是从有相之后得智论:

(1)无明无体:吉藏大师引《大品般若经》说烦恼本无,才是断烦恼实义:“今言断者,只悟烦恼本不起是名断耳。是故欲示空义故。”《圆觉经》以空中花及梦境比喻无明无体:“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2)无明即觉性:烦恼本身就是觉性、菩提性。所谓“物像无边,般若无际”、“了烦恼性即菩提性”、“无明与菩提同一”。

(3)无明即法身:无明不只是觉性,更是功德法身。所谓“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达此无始无明为大圆镜智故,即与十方毘卢遮那如来同善根故”。

前说十二缘起都是无明,后又说无明本质是空性、觉性、法身,此二立场同时成立,随众生根器而对无明本质做不同取舍,而构成各宗派的差异。此可以李通玄一段话总结:“十二缘生法虽一法,一切贤圣皆于中作观,各各获利不同。”这是十二缘起禅观理论之关键处。

二、大乘禅观与十二缘起关系

前已解析十二缘起禅观理论,在此即将大乘禅观中三宗定位、台贤禅净密之三宗融摄、顿渐之别,具体落实在十二缘起禅观架构中说明。

(一)大乘三宗之定位

从十二缘起论大乘禅观,基本原则是,十二缘起前三支是做为大乘三宗本源,六入支是做为大乘禅观之门,名色支是做为由门通向三宗的明确色心途径。大乘如来藏、中观、唯识三宗,早在唐时已是各宗共许之旨,后来各宗禅观修持,包括台、贤、禅、净、密等,都建立在大乘三宗之理上,只是各宗师善巧有差异性。

十二缘起中,无明、行、识三支位于有情生命色心根尘未形之前,是宇宙生命最幽隐难知处,分别对应于大乘如来藏、中观、唯识三宗。说明于下:

1.无明—如来藏

无明支做为十二缘起根源,是就心体之觉明与否为流转初始,所谓:“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而如来藏思想直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清净法身常住不变,但为无明烦恼所覆,故须“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在在说明如来藏思想所观察的对象,就在无明支。又此无明与觉性不相舍离,无别异体,就是清净心体本身,如《起信论》云:“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故如来藏禅观强调觉迷之辗转相待对除,就现前心识当下,体转无明性即知觉性。所谓:“知是空花,即无轮转。”“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行—中观

对于“行”支的解释,以《大乘义章》最为切要:“诸业集起,名之为行。集起有二:一就业体,缘中集起,名之为行;二就功能,集起后果,故名为行。 ”集起,就是众缘和合而生之义,一般多从能作业之“集起后果”而言,这是从三世十二缘起对“行”的解释。就业体“缘中集起”而言,现前每一法当体都是众缘而起,故诸法在众缘中生起名为“行。”“行”即业体、法体,就是现前万物生出现前。这是从一念十二缘起角度说明。不论“缘中集起”或“集起后果”,都是“集起”的概念,表现出法的行起。行起就是生灭相,中观就是从生灭角度契入八不中道正观,所谓:“生相决定不可得,故不生;不灭者,若无生,何得有灭。以无生无灭故,余六事亦无。 ”所以说“行”支是做为中观思想的本质、源头。

3.识—唯识

十二缘起中,“识”支指赖耶识体或投生心识,其义相通。一念十二缘起谓从赖耶识体,现出见相二分到名色,乃至根身、山河器界;三世十二缘起是指由投生心识,变现出名色、六根。而唯识根本理论正是从赖耶识体,变现出一切有情、山河大地的“识变”角度,诠释整个宇宙万物现象的赖耶缘起,所谓:“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所以从十二缘起看唯识,就是以“识”支做为唯识思想源头,这点在学界已多有论证。而做为唯识禅观代表的“五重唯识观 ”,其前三重即是从意根(六入)观外境不真实,到融外境成内识内境(名色),到摄相见二分(名色)归赖耶识体的觉性返源过程。

(二)台贤禅净密之三宗融摄

前说大乘三宗是做为台、贤、禅、净、密各宗禅观基石,今就此说明各宗与大乘三宗之融摄关系,而其与三宗相应时,又有从无分智与后得智切入之不同,基本上,台、贤、禅宗从无分智切入,净、密从后得智切入。

从一念十二缘起或支支相摄立场来看,三宗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修唯识时,识里有无明跟行;修中观时,生灭行起中有识跟无明;修如来藏之即妄即真时,本身就是由识性与生灭相来即妄即真的。故各宗法门就在三宗基础上,随选择切入点与转观入径,产生无量差异。以禅宗而言,早在唐朝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就提出:禅分三种,与大乘三宗相应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以天台禅法而言,其思想本质是如来藏思想,如“一念三千”、《法华经》“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等思想。而其禅观修行则有两个契入点:上根者直观法性、直观无明,相应于如来藏;下根者从中观“四门不生”破法不生,如《摩诃止观》”破法徧”、《觉意三昧》等。而净、密多从如来藏切入为便,但与台、贤、禅之差异,又是在无相之无分别智与有相之后得智相应的差别:

如来藏思想中有空如来藏(无相)与不空如来藏(有相),中观有空假中三观之有相与无相融合,唯识亦有真如(无相)与四智(有相)说法,故三宗都有有相、无相两个切入点。禅宗无相,侧重无分别智来表现其禅观思想,但成就后也有十方化现思想;台、贤是有相无相并具,入手时无相,到彰显法身利益众生则属有相,故是从无相入有相;净、密属后得智,从有相方便契入后得智与无分别智的相应处,进而转入无分别智。如《妙宗钞》从“感应道交”、“解入相应”,说明托有相之外佛显本性自佛之过程:“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大日经疏》亦有从观本尊漫荼罗到转作自身的见、至、转过程:“各见莲花胎藏世界海。……能不起于座。悉至如是诸佛会中。……亦能以此百莲花藏转作自身。”所以,从十二缘起定位大乘三宗后,同时也据此将台、贤、禅、净、密各宗有所厘清。

(三)顿渐之别

除宗派间有差异外,各宗派中亦有不同禅观法门。故在定位禅观法门时,顿、渐差别亦是做为重要观察角度。顿渐之别确实存在,不仅禅分顿渐,各宗派中都有顿渐问题,这是契应众生根性不同,而对无明“妄与真”关系认定差异。其表现在法门由迷入觉的方便时,就有所谓翻妄即真、体妄即真、无妄即真、唯一真体等从渐至顿的差异:

1.翻妄即真:认为妄是真实的,故重点在去妄。

2.体妄即真:有一虚假性之妄,故须体会妄之虚假性以契入真实。

3.无妄即真:了知妄当体就是真性,其实没有妄。

4.唯一真体:没有妄不妄的问题,当下是绝待的真体。

具体以禅宗法门为例:

1.六祖:本来无一物。属顿,无妄即真。

2.神秀:时时勤拂拭。属渐,翻妄即真。

3.马祖、黄蘗:即心即佛。属顿,唯一真体。

4.默照禅、参话头:净治揩磨、参究疑情。属渐,翻妄即真、体妄即真。

法门选择重在契机,极顿的法门须有极利根上智之人方能相应,能不能当下契入无妄即真、唯一真体,关键不在所选法门,端在行者智慧够不够。现在有很多人对于标榜极高顿门趋之若鹜,不知若根器不能相应,则丝毫不能见真,妄还是妄。

结语

本文初衷,是希望将各宗各派混杂不清的禅法做一精确定位,以了解各宗禅法的价值、各宗禅法的修持,进而升化、发展更细腻、更实用的禅观法门。十二缘起禅观理论,在无明之真妄本质差异下所开展的觉迷流转义主轴,可说是目前找到最适合做为禅观体系定位的标准,包括大小乘差别、大乘三宗差别、台贤禅净密差别、顿渐差别,都可藉此有所定位与诠释。

(作者系台湾慈光禅学院院长)

 
 
 
前五篇文章

论禅修之所缘境

菩提达摩禅法在中国的学修体系

略论禅宗修学体系的建设——以曹洞宗禅修理论为例

中国民众的观音信仰

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后五篇文章

皈依与信仰建设

菩提心与大乘佛教的建设

佛教忏悔思想的现代意义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