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相关介绍 |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相关介绍 本论作者宗喀巴大师,他诞生于青海西宁宗喀区,即今塔尔寺,他生在元朝,元顺帝(元朝最末一代皇帝)至正二十五年(1357-1419),为中兴西藏佛教的宗喀巴大师。大师从小绝顶聪明,大师3岁时,就得第四世噶玛巴若佩多杰(游戏金刚)为大师授居士五戒,并授记说:此子将来会至卫藏(今拉萨一带)住持正法,有如第二佛陀般兴盛之事业。弥勒菩萨授记说:你如佛陀出兴于世,成就伟大事业。宗大师七岁出家时,顿珠仁钦仁波切为他取名为贤慧,藏语是“罗桑”。六岁时被萨迦派名僧曲吉东珠仁钦带到夏琼寺进行培养。七岁出家,法名「善慧名称祥」。十六岁(1372年)起,到西藏学法,亲近各处著名的大德。十九岁就在前后藏各大寺院立《现观庄严论》宗。二十四岁(1380年)时在那唐寺参加了因明、大小乘阿毗达磨、律学等四论答辩,获得了四明博士学位;二十四岁受比丘戒,已成到处闻名的论师。此后在刹公塘阅藏数年,又遍从一些大德学习各种高深密法。三十一岁时写出了旷世之作《般若金珠蔓论》。三十六岁(1392年)将西藏所译的显密一切教授学习圆满。三十九岁,在罗札从虚空幢大师受得内邬苏巴和仅哦瓦所传的「教授派」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又在扎廓寺从法依贤大师受得由博朵瓦传铎巴和霞惹瓦的「教典派」的教授,又从法依贤学圣教次第论,是为《菩提道次第论》的依据。四十三岁(1399年)应拉萨各寺院邀请,广讲教法,尤其注重大小乘戒的弘扬。宗喀巴大师在得文殊菩萨的加持而生起了真正的中观正见以后,四十六岁经由胜依法王等众多大善知识及文殊菩萨的劝请,根据《菩提道炬论》和阿底峡尊者的三传弟子霞惹瓦的略注,再加以发挥和补充,遂成为我们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部伟大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著作的地点是惹真寺著,时间为安居期中。后又著《密宗道次第论》,详释四大密部修行次第。五十三岁(1409年)建格登寺,是为黄教根本道场。五十六岁(1415年)在格登寺,因《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帙太多,钝根众生难于受持,为普利群机,又将广论中所引教证的及诸破立的内容省去,概括要义又另造一略本——《菩提道次第略论》。又以发愿文的方式作发愿《摄颂》,尽摄本论要义。作者宗喀巴大师逐完成著名的广、中、略三书。五十九岁(1415),命妙音法王建哲蚌寺(1416年建成)。六十二岁(1418年),由大慈法王建色拉寺(1419年建成)。是为黄教三大寺。六十三岁,大师示寂于格登寺。 大师对佛教的贡献 宗喀巴大师是闻思修全面结合的典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是大师的一个突出特点。大师求知若渴,但却绝不盲从。对前人的疏论、学说、概念甚至词义解说都要经过寻根究底的审视考察,才决定取舍。如大师在《缘起理赞》中说:“如此珍贵无比之法,却被学浅无知之辈,搞得就像马兰花草,交错倒置乱无头绪”,“见此情景于心不忍,千辛万苦探索求知”,“当时研究教内教外,众多有关疏解论议,使我产生种种怀疑,不得其解忧心如焚。”就是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促使他对显密经典理论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吸收前人正确的理论,批判错误的观点,提出新的论证见解,使得长期被无知、曲解、邪说云雾覆盖的龙树、弥勒的显密经典学说重放光明。大师对显密理论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合理性,教理的开掘和解释的高度精确化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大师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一字千金的论著中。大师一生著作共有十九函,一百七十四种。经论字数相当于十九部《菩提道次广论》。在理论上具有分辨能力的人,对各种经论解说进行对比后,对宗喀巴不产生深刻的敬仰是不可能的。 宗喀巴降世时藏传佛教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年代。僧侣戒行不严,教风不正,思想混乱。宗喀巴大师以大智大勇肩负起了改革振兴佛教的历史使命,除了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从教义理论上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外,还从整顿戒律,整顿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教理的知识型的僧侣队伍方面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 宗喀巴的这种突出贡献,得到了各个教派的充分肯定。宁玛派称颂宗喀巴是莲花生的化身,宁玛派著名学者居米旁作赞说:“佛菩萨的终极理,缘起性空甚深义,造出正确可信论,除您之外还有谁?”第八世噶玛巴作赞说:“北方佛陀殊胜教,邪风侵扰衰败时,驱邪扶正宗喀巴”,“说空无敌宗喀巴”。在宗喀巴众弟子中,建寺兴教、著书立说、作国师法王者,在藏传佛教史上做出过特殊贡献的高足弟子,见于史书的就有一百零六人,普通僧俗弟子有数十万人。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和再传弟子将他的清净法脉传遍了中国西南、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北部满蒙地区,成了明清两代王朝朝廷信奉的主要宗教,并在北京建起了属黄教的喇嘛庙。 本论的内容及其结构 本论的内容是以三个要点为它的骨干,称为三种要道。三种要道就是:一、出离心(下中士),二、菩提心(上士),三、清净见。 本论的结构是根据《菩提道炬论》所说的「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而组织的。 「下士道」,指脱离三恶趣,生人天善趣的法门;「中士道」,指解脱三有轮回,断烦恼证涅槃的法门;「上士道」,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大菩提果的法门。 说明下士道有四大段:一、思惟人身无常,二、思惟三恶趣苦,三、皈依三宝,四、深信业果。 说明「中士道」有四大段:一、思惟苦谛(三有生死过患),二、思惟集谛(烦恼及业流转次第),三、思惟十二有支(流转还灭道理),四、思惟解脱生死正道(戒定慧三学)。 说明「上士道」有二大段:一、发大菩提心。二、修菩萨行。修行又分四段:总说六度四摄和别说修止观法。 在三士道之前,作为三士道基础的,又有二大段:一、亲近善知识,二、思惟人身难得。 在上士道之后,又说明发大菩提心者如对密咒信仰爱好,亦可进修密乘。 三士道之间的关系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无上菩提必须经历的过程,修下士道不只为自求人天安乐,修中士道也不只为求自了生死,都是为上士道作准备,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分;不过由于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就不能不分出次第。不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细支,也都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乱。但是,由于修前面各科,就更能引起对后面各科要求学习的心,学习后面各科,又更能促进对前面各科要求修习的心;所以三士道又是一个整体的,要平行修行,不能偏废。哪一部分缺乏之,就应该多修哪一部分,使其平均发展。不是各种孤立前后无关的,而是脉络贯串,通体灵活的。 本论的特点 本论从「亲近善知识」到「修毗舍那」,每一科都先依正理成立,次引经论证明,后引迦当诸师语录显发,结出要义,多是前人所未道及。略举几点如下: 一、修菩提心法:本论将阿底峡尊者所传各种教授,分为二类: 其一、从金洲大师传来的七重因果的教授:(一)知母(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二)念恩(忆念一切有情于我有恩),(三)报恩(思惟当报一切有情恩),(四)悦意慈(见一切有情犹如爱子而生欢喜心),(五)大悲(思惟一切有情于生死中受无量苦,我当如何令其得离此苦),(六)增上益乐(恒常思惟自己应该担负令诸有情离苦得乐的重大责任),(七)菩提心(须具两种欲乐: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欲成无上菩提。若但欲利他,不求成佛,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若但求成佛,不为利他,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要具备「为利众生」和「愿成佛」的两重意义)。从知母到增上意乐,都是修利他心的方法;已发起增上意乐,知道惟有成佛才能究竟利他,为利他而进求无上菩提,才是菩提心。在修知母以前,还须先修「平等舍心」为基础,才能于一切怨、亲、中庸(非怨非亲)的有情,都容易修起「知母」等心。 其二,寂天菩萨《入行论》中所说的「自他相换法」,就是把贪着自利、不顾利他的心,对换过来,自他易地而居,爱他如自,牺牲自利,成就利他。 二、能够把一切圣教都无余地赅摄起来,并且都作为实际修行所必须。 三 、这种总摄是以三种士夫为次第的,因此,虽然总摄一切佛法于一身,但是并没有使人无从下手和不能完成整个修行过程的杂乱和不实际的缺点,而确实是切合「实修的次第」的。 四、作者在正论之前先对他这部著作所依据的《道炬论》加以说明和称赞:(1)说明《道炬论》的作者阿底峡尊者的殊胜,使学者因胜人而慕胜法;(2)说明《道炬论》能摄尽一切圣教,使学者知胜法而起胜行;(3)说明对于这样地胜法应该怎样地讲说、听闻的规矩,使法师和学者能共了知行仪而都得实益。 五、本论的一切理论,是具有传承的,并不是任何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人自作聪明杜撰出来的,而是上自佛陀、下至一切真正得佛心要的祖师们所递相传来的; 六、本论的教授组织的方法:先具体地说出教授的事实,接着对所说的事实用正确的理论来成立,最后引圣教或祖师语录来作证明。这就使得一切真正信仰佛法并有佛法知解的修学者不能不接受本论的教授。 本论的弘传情况 (一) 藏区弘传情况: 1926年留藏学法团同人在康定跑马山,从慈愿大师听讲《略论》。1927年大勇法师在甘孜讲略论,由胡智湛居士笔记,录成汉文《菩提道次第略论》,但当时未讲《止观章》,后由法尊补译。 本论著成之后,就盛传于西藏、西康、甘肃、青海、蒙古各地(藏文系佛教区)。 (二)汉地弘传情况——本论来汉地的因缘 数百年来,汉地的佛教徒,知道的却很少。《菩提道次第广论》因为部帙繁多,每使学者很不容易听得圆满,尤其是《止观章》很难懂。在康定跑马山曾有过这样的笑话:「与其听止观,宁背石头!」不过,难懂固然难懂,重要也重要,因为这部论,能把一切佛法总摄起来作为每一个补特伽罗所必须的修行方法。1926年法尊法师去西藏求法,1927年在甘孜,依拉惹巴师父听广论的《止观章》时,法师说:“起初听讲的人还很多,但到后来只有恒明法师和我两个人听,后来恒明法师也离去了,连我一人也未听完。大勇法师在临圆寂时很殷重地嘱咐法师,教法师应去昌都依安东格什学《广论》,学了以后,无论如何还要把它传到内地来。”大勇法师并说:“如果这部书能够传到内地,连我们进藏学法的三十几人所受施主的一切供养,都可消受得了而不白费。”法师遵敬大勇法师的遗嘱,1931年,去亲近安东格什。最初,他老人家也未即讲授,到拉萨后,因有墀门噶伦作施主请他老人家讲,我们二十三人(多为安师原有弟子)才有随听的机会。不过,噶伦只听到中士道便算了,其余的弟子们也时常缺席,剩下我和扎希却札两人;不久,札希却札亦辍听,只有我一人听完全论。就由于这种不容易学圆满的原因,再加上讲的人很多是详讲下、中士道和上士道的菩提心处而略《止观章》,所以就是一般喇嘛也不容易彻底了解《止观章》。,(前后经历了三年,在拉萨、仰光及重庆汉藏教理院,陆续译出,共二十四卷,1935年冬初版印行。)但是,这部书对内地学者似乎有缘,就本院来说,从我翻出后,前后有许多人都听圆满;至于本院以外的人,大勇法师最初翻译的《略论》在成都印行,一般已经有佛学根底的人,喜爱得简直难以形容,《广论》初在本院油印,继于武汉排印二千部,也是一散而光。大勇师的遗嘱我能完成,这是我足以自慰的。 译者法尊法师简介 法尊法师,河北人,1902年出生,18岁于五台山出家,19岁于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1924年,法师于武昌佛学院毕业后,至北京藏文院学习,法师曾从太虚大师受学。1925年法师23岁时,随大勇法师入藏学法,在西藏求学先后近10年。1934年返回汉地主持汉藏教理院。1949年后,于北京菩提学会从事藏传佛教的译著工作,曾任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务。1980年,于北京广济寺圆寂。 宗大师造本论的因缘 这部《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于公元1402年,宗喀巴大师四十六岁时所撰著的,造论地点为拉萨近郊的惹珍寺,该寺由噶当派初祖种敦巴着手兴建,日后成为噶当派教授的根本道场。 当年,宗大师在阿底峡尊者的歪头圣像前虔诚发愿许多天,祈祷加持能显扬圣教、饶益有情,由此感得释迦佛乃至虚空幢大师在内的一切传承祖师显现身相。一个月间,每日都见阿底峡尊者及种敦巴、博朵瓦、霞惹瓦等,赐予无量教授教诫。到最后一天,种敦巴等融入阿底峡尊者的身体中,尊者为大师摩顶加持,并安慰道:“你将对圣教作广大的事业,修菩提行,饶益众生,我会帮助你的。”说完就不见了。 因为噶当派诸传承上师的加持,宗大师此时讲述菩提道次第更加透彻,当时法会中,大众法喜充满,都领会到道次第的教授极其稀有,他将一切经论教授编排为一贯次第,只要修此一法,即等于遍修一切法门。 宗大师因为一心修持菩提道的教授,获得了极大启发。这次修持的结果,使他了达《现观庄严论》中所诠释的内容,实际是任何一位众生从凡夫地直至成佛之间的修行教授,再阅因明论典、其余弥勒四论、中观诸论及四部密宗教典等,发现无一不是修行的教授。从此,宗大师对菩提道修行次第生起了不共胜解。 也正是此时,胜依法王、止贡法王,还有前后藏等地的一切善知识,一致殷勤劝请大师撰造一部适合上、中、下士之《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师当时觉得内有菩萨加持,外有诸大善知识劝请,内外因缘积聚,时机非常相应,便在46岁那年,撰造此论。 当从道前基础一直写到奢摩他结束时,大师心想:“毗婆舍那甚深,即使写出来,恐怕也难利益他人。”如是欲乐稍有减弱,这时文殊菩萨现身教导说:“无论如何,你应将毗婆舍那部分写完,写完后众生会因此而获得中等利益。” 于是大师继续撰造毗婆舍那部分,每当他思惟空性时,都会见到虚空之中呈现《大般若经》二十种空(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的银色字句,诸如此类的稀有瑞相不胜枚举。大师造论时,护法神和地方山神等许多欢喜善法的都现身来向大师祈求道:“我们都是莲花生大士和阿底峡尊者的护法居士,现在按您振兴教法的愿望,我们愿帮您成就诸顺缘,因此,愿大师慈悲摄受我等。”因此,大师造完广论,在回向偈中,也代这些护法神作了回向。 助成妙道诸顺缘, 能除违缘人非人, 诸佛所赞之正道, 愿诸生中永不离。 宗大师《道情歌》 通达无违诸教法,一切经教皆教授,易获佛之密旨意,罪行险处得守护。 印藏智士具缘众,所依教授此最胜,此三士道之次第,智者有谁不欢欣。 摄尽经论要义心,虽仅讲闻此一座,定能摄义应思情 宗大师造论的不共特点: 一、针对三种士夫,宣说了次第完整的菩提道,如《三主要道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密集金刚广疏》等。 二、一切论典都是自己通达意义之后撰著。 三、所造论典之义,无能驳斥。 四、具有其他论典没有的特点。 五、所造论典众多智者欢喜接受。 降诞殊胜 大师诞生剪截脐带滴血的地方,后来自然长出一棵白色旃檀树,此树叶子十分奇特,每片树叶都有狮子吼佛的圣像或文殊五字明的字样,因此被称为古本(十万尊佛像)[1]旃檀。后来在树边建立的寺院也称古本,即著名的青海塔尔寺。 从古至今,除佛陀以外,所有的智者、成就者们都未曾出现菩提树的事迹,唯独法王宗喀巴大师的降诞具有如此祥瑞之相,因此降诞方面无比殊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