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 |
 
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f the Thoughts about Repentance in Chinese Buddhism 【文章作者】刘亚明 【指导教师】陈兵 【中文关键词】汉传佛教; 忏悔; 因果观; 戒律观; 中国化; 【英文关键词】Chinese Buddhism; Repentance; causality; precepts; sinicization; 【中文摘要】忏悔是各宗教所共同具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佛教不可或缺的思想和修持方法。佛教忏悔有着显著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理论蕴涵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是基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道德自律,也提供人们用以伏灭罪业与对治烦恼的方法,是求证解脱之道和探索生命实相的重要途径,是从凡夫到成佛的生命进化的实践法门。 忏悔思想及其方法自传入中土后,与中华传统文化交涉融会,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忏悔行法,成为中国佛教的显著特色之一。 本文以汉传佛教忏悔为理论展开,共分二部分:绪论和正文。其中正文又开列为五章。 绪论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二方面简介佛教忏悔思想和中国忏悔法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简介忏悔思想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手法和目的。 第一章,概述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的理论渊源,是全文讨论的基础。第一节介绍《阿含经》和小乘戒律中有关忏悔的思想。阐明小乘经典中关于忏悔的思想和方法不但内涵丰富,且已隐含或显露了大乘忏悔的意味。第二节简介大乘经典的忏悔思想。认为忏悔是大乘菩萨道的重要修习内容和实践方法;菩萨为救度众生,慈悲无尽,故忏悔无尽;菩萨不仅要为自己的过咎忏悔,也须代为众生忏悔。介绍汉地菩萨戒的流传情况和菩萨戒的主... 【英文摘要】Repentances evolved from Indian Buddhist repentances blend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formed one of the very charming features of Chinese Buddhism.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thoughts about repentance in Chinese Buddhism in five chapters.Chapter 1: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of the thoughts about repentance in Chinese Buddhism. The Agamas and Hinayana precepts contain rich thoughts about repentance and couch the origin of Mahayana repentance. In Mahayana sutras and precepts, repentance is an ... -------------------------------------------------------------------------------- 绪论 12-20 第一章 中国汉传佛教忏悔的理论渊源 20-40 第一节 《阿含经》与小乘戒律的悔过思想 20-29 一、《阿含经》中的忏悔思想 20-24 二、小乘戒律的忏悔观与忏法 24-29 第二节 大乘经戒的忏悔思想 29-40 一、忏悔在大乘菩萨道中的地位 29-31 二、大乘忏悔的特点 31-33 三、大乘戒律与忏悔 33-40 第二章 汉传佛教忏悔的因果观 40-63 第一节 汉传佛教忏悔释义 40-47 一、忏与悔意义的合流 40-44 二、大小乘忏悔的融通 44-47 第二节 忏悔的因果观 47-63 一、罪障——忏悔的缘起 47-55 二、灭罪——忏悔之旨 55-63 第三章 汉传佛教忏悔的戒律观 63-90 第一节 汉传佛教戒律与忏悔的融通 63-71 一、道安制规与礼忏 63-65 二、道宣以《四分律》为依,以大乘精神行持的戒律观 65-68 三、道宣的忏悔思想 68-71 第二节 基本戒律与忏悔 71-79 一、三皈五戒与忏悔 71-76 二、十善业戒与忏悔 76-79 第三节 无相戒与无相忏 79-90 一、禅宗无相戒 79-83 二、无相戒与无相忏 83-86 三、无相忏的演变 86-90 第四章 中国化的忏悔法门 90-163 第一节 忏仪行法之源流及实践 90-105 一、忏仪行法之源流 90-97 二、修忏实践的形态及其变迁 97-105 第二节 “五法”忏悔 105-119 一、“五法”忏悔仪科的起源 105-106 二、“五悔”之内容及相互关系 106-119 第三节 念佛忏悔 119-134 一、念佛忏悔 119-131 二、念佛忏悔在忏悔法门中的地位 131-134 第四节 讽诵忏悔 134-140 一、讽诵的忏罪功用 134-136 二、忏悔行法中讽诵 136-140 第五节 实相忏悔 140-152 一、实相与忏悔 140-143 二、实相忏悔法 143-152 第六节 忏悔运“心” 152-163 一、至心 154-157 二、正信心 157-158 三、惭愧心 158-161 四、发露心 161-163 第五章 中国化忏悔法之特质 163-194 第一节 事忏与理忏相融 163-171 一、事忏、理忏的中国化分类 163-167 二、事理无碍的忏悔行法 167-171 第二节 止观与忏悔结合 171-178 一、忏悔是止观的前加行 171-175 二、止观即忏悔 175-178 第三节 慈悲与孝道兼济 178-185 一、佛教慈悲与儒家孝道 178-182 二、忏悔思想中慈悲与孝道的贯通 182-185 第四节 代忏思想的社会化运用 185-194 一、镇护国家 186-189 二、消灾免难 189-190 三、济幽荐亡 190-194 主要参考文献 194-197 本人在读其间研究成果 197-198 声明 198-199 后记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