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宗门与密乘指示心性的相似处略举 |
 
宗门与密乘指示心性的相似处略举 宗门与密乘指示心性的手段非常多,如六祖于不思善不思恶际,指示本来面目;密乘也多似宗门于前后际断处,指示明空之心性。唯宗门手段比较灵活,密乘比较循规宗矩(个别祖师也有超常指示)。然二者指示心性的手段,相似处极多,略述如下。 一、心境廓然 宗门:1、药山惟俨禅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啸一声,应澧阳东九十里许,居民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曰:“昨夜和尚山顶大啸。” 2、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一日登钵盂峰豁然契悟。 3、密云圆悟禅师一日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忽觉情与无情焕然等现,觅纤毫过患不可得。 大圆满:观察外境:到高山之巅,上师记弟子直视四方后说:“是什么?马上回答,马上回答,马上回答!”此时弟子出现一种于外境显现不可名状之清然觉性,灭尽了是此是彼之心,称为智慧觉境。 二、截止风心 宗门:1、庞居士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省。 2、慈明楚圆禅师参汾阳,经二年未许入室。师每诣方丈。汾州揣其志。必骂诟使令者。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夕诉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念岁月飘忽。已事未明。有失出家之利。语未卒汾阳叱曰。是恶知识。敢裨贩我。举杖逐之。师拟伸救。汾阳忽掩其口。乃大悟曰。是知临济道出常情。乃服役七稔。 大圆满:或者,捂住口鼻闭气直视外境,结果犹如孩童见色法般,出现外境显现远离名义无执灿然觉性。尔时风融入心间,现相自然安住于本性中,称为灭心现智之意趣。又断除口鼻的气息,对外境凝目而视,如孩童看视,对境显无执生起无有名义的明朗觉性。彼时,风融入心间,故力安住原状,此是心灭而智慧显明之密意。 三、切断理路 宗门:1、云门初参睦州,州旋机电转,直是难凑泊,寻常接人,才跨门便捏住云:“道!道!” 2、香林澄远禅师十八年为云门文偃侍者。云门禅师凡接他。只叫远侍者。远云。喏。门云。是什么。如此十八年。一日方悟。 3、黄庭坚谒死心新禅师。随众入室。心见。张目问曰。新长老死。学士死。烧作两堆灰。向甚么处相见。公无语。 大圆满:观察觉性:上师冒出一些无关问题:“自心是什么?心境是什么?境空是什么?永恒是什么?缚解是什么?平等是什么?……马上回答!”此时弟子除了声总相之外无有任何可认识的,处于愕然、平然之中,称为无关本解之意趣。或者,上师说:“我们俩前世生于何处?后世转于何处?马上直接回答!”此时弟子处于一种无法表达愕然、平然的状态中,即称为决定灭心自明觉性之意趣。 四、动转便是 宗门:1、无业禅师参马祖。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业才出。祖召曰。大德。业回首。祖云。是什么。业便领悟礼拜。祖云。这钝汉。礼拜作么。 2、灵默禪師謁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頭據坐。師便行。頭隨後召曰。闍黎。師回首。頭曰。從生至死祇是這個。回頭轉腦作麼。師言下大悟。乃拗折拄杖而棲止焉。 大圆满:观察境心无二:上师指着一处对弟子说:“去那里!”弟子走到一半时,又说:“返回来!”虽然正去彼处的动作与现境未灭,但执著多名义的分别心已灭,清晰觉性于平然中决定为显现自性觉智。如是通过众多表示、方便,于一切时分认识远离二取、任运自成、本来大自觉性之意趣,即是指认识超越思维之本智。 五、喝 宗门:临济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师云、尔道落在什么处。僧便喝。又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喝。僧礼拜。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 大圆满: 上师以小鼓声,及他等加持后,于一心不乱中,上师猛声一呼“呸”,弟子愕然无依,孤明独露。 六、踏 宗门:水潦和尚問馬祖。如何是西來的的意。祖乃當胸踏倒。師大悟。起來拊掌呵呵大笑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無量妙義。只向一毛頭上。一時識得根源去。乃作禮而退。師後告眾云。自從一喫馬祖踏。直至如今笑不休。 大圆满: 巴珠仁波切被钦哲依喜多杰一脚踏倒在地而证悟的。 七、击 大手印: 那若巴祖被帝若巴祖用鞋底重重拍在脑门上而证悟的。 宗门:“击”是祖师们贯用之手段,德山和尚以棒接人就是典型例子。 八、觅心 宗门:宗门也有很多祖师是究理穷心至还源处而裸露心性的。如溈山云。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又利根者如二祖当下“觅心了不可得”。 密乘:密乘诸派皆以觅心法为明心见性之契入手段,觅心至离言离戏,超越三时之际,为心性决定现前。又利根者也会“直观当下呈本面”。 九、三句 又云门三句之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与三句击要之直指心性、断定自决、解脱确信,皆具相似之意趣。 总之,若深达宗门与密乘之要点,会发现其见修行果,特别于密乘之大圆满彻却、大手印等心性法门,与宗门的相似处甚多。然不必一一列举,融会贯通。须行人各以师承,实修实证,彻达心要后,始识得“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之理趣了。于此略作比较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汉藏佛法之和顺相处,切勿以一己私见轻易的“赞自毁他”,是谓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