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金刚经》释义九 |
 
“佛”是说法主成就,即这部经的讲解者。佛是印度话,译为觉者,他由人而证道,而超出了一般的人,因此称为圣者,但绝对不是神。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有神佛观念,就是神佛不分,佛也是神,神也是佛。很多人拜佛菩萨都是带有私心,并不知道神和佛是两个概念。人们在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不能解释时,以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河有河神,这是中国人固有的多神观念,多神的崇拜。而佛是觉悟的人,具有三觉之人,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觉他,即是自己觉悟后讲经说法,使他人觉悟,这是自利利他,超越二乘法界。觉行圆满,就是自利的觉行,利他的觉行,统统圆满,自己才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这觉行圆满超越了菩萨法界。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处即处所,处所得有一个讲经的所在。大家都想听讲经,如果找不到场所,一切就免谈,所以处所没有,则讲经法会便不能成就。佛要讲说这部经也得有个地点,即在祇树给孤独园成就。注意此处的“在”字,经中有时说佛“在”某处,有时说佛“住”某处。“住”与“在”是有差异,久在为住,暂住为在。从了义是讲,在就是住,因为佛以无住为住,随机示现,见有可度机缘,即住世说法,所住之处,即在那里。从不了义角度讲,在能反映无常性。 “舍卫国”,是在东印度憍萨罗国,因为南印度也有一个憍萨罗国,为避免混淆,所以,它不说憍萨罗国,而说是舍卫国,舍卫是憍萨罗国的首都,该国是以首都舍卫来称呼。舍卫”译为闻物,又名丰德。闻是名闻,物是物产,丰是丰多,德是道德,意即这个国家在印度是个大国,政治很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名闻全印度,凡是印度人民都知道有个“舍卫国”。 舍卫城外有一个园,称为“祇树给孤独园”。“祇”是祇陀太子,“树”是祇陀太子布施给三宝的树。“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梵语须达多,译为好施,好行布施或是乐施,他专门以布施为乐。为何翻译为给孤独?以此标明他好布施的对象是世间上最苦的人。“孤”是指幼而无父,在幼小孩童时代就没有了父亲,当了孤儿,这孩童太可怜、太苦了,他要去救济他。“独”是指老而无子,也称独夫。这种人最苦,老年无依无靠,碰上做事又做不动,吃饭也成问题,又没有儿子养活他,对这种老者,他要布施。在舍卫城内,凡是困苦无依的,一旦去求,都一定会得到他的帮助,因此,大家又称他“给孤独长者”。 “园”是须达长者和祇陀太子所布施的,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该园的缘由: 有一次,须达长者到王舍城首罗长者的家中为他最小的儿子议亲,无意间拜见到佛陀,并聆听到佛陀的法音,心中非常欢喜,当时就发心建筑精舍,邀请佛陀和比丘们到舍卫城去施行教化。佛陀很喜欢须达长者的发心,就答应他等精舍完成后一定前去。 须达长者返抵舍卫城,马上开始四处探访一块合用的地点,最后看中了祇陀太子所拥有的一座园林。这座园林,面积广阔,园中山水相依,花草绚烂,茂林修竹,鸟语蝉唱,清净幽美。他想,如果用这地方来建筑精舍,供养佛陀讲经说法,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须达长者又想到,这座园林是祇陀太子所最喜爱的,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太子同意把这座园林让出来呢?一时间,须达长者想不出好的办法。 后来,他去拜见祇陀太子,要求太子把园林卖给自己,祇陀太子果然不肯答应,须达长者就再三请求。碍于须达长者在国中的声望,祇陀太子觉得不好直接拒绝,于是他想,我就说出个极大的数目,使长者买不起,好让他打消这个念头。于是祇陀太子说:“本来我是不愿出让的,既然是您需要,那好吧,只要您能用黄金把园地都铺满,就以那铺满的黄金为代价,把园子让给您。” 听太子终于说出了个数目,须达长者万分高兴,立刻回家叫人把黄金一车车地拉到园中铺地。祇陀太子起先本想难倒须达长者,现在目睹此状,也深受感动,就对长者说:“地算是长者您的了,但园中的花草树木,我并没卖给你。佛陀究竟是什么人,您肯这样为他热心奉献?” 须达长者听后,就把佛陀怎样伟大详说了一遍。太子更加感动,为自己方才的举动感到惭愧,说:“现在请你允许我把这些树木花草供养佛陀吧!” 精舍建成,须达长者迎请佛陀和僧众们到来,因为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树,给孤独长者布施的园,所以佛陀就用他俩人的名字,将精舍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这不仅是一个地方,而是要通过该地的来历,告诉我们:一、遇到正法,要有舍身求法的精神,二我们在末法时期遇到佛经是来之不易的。三对财富要有正确认识;四对正法要有正确的态度,更不应弃法而去,毁谤正法。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佛是说法的主人,也有了说法的处所,若没有大众听经,也不成就!所以一定要有众成就。每一本佛经都提到这两句话,不论佛在哪里说法,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与”是同在义。佛在这里讲《金刚经》“与大比丘众”同在一处。比丘,是印度话,译为三种意思: 1、怖魔,一个人若发心出家修学圣道,就剃除发须,受比丘戒,在戒和尚、阿阇黎等大德传戒时,魔王的宫殿要震动,所以魔王会生恐怖:啊!又多了一个出家人啦! 多一个人出家受比丘戒不是很好吗?他恐怖什么呢?这个魔王他认为欲界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孙,这个人发心出家,会成为阿罗汉,超出三界,超越他的势力范围外,他的子孙也就少了一个。这就是怖魔的意思。 2、乞士,乞士是讨饭的。佛陀住世时代的比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就三件衣服,一件裙子,一件内衣,一件披单。日中一食,到午时吃一顿饭。到了晚上,因为古印度气候比较炎热,就在树下打坐或者在坟墓间打坐,过着一种乞食的生活。为什么要过乞食的生活呢含义是多重的,第一因为乞食居无定所,就没有贪恋心,就不念恋人世间的珠宝、财产,过一种解脱自在的生活,第二过乞食生活时这种住世和现象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净化。人们㹉他一眼就能种下善根。第三为办道业,比丘不是讨一口饭吃的饭,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不同于一般意思上的乞丐。 3、破恶,出了家后,天天去托钵化饭,受这种劳苦干什么呢?这是为了破除烦恼恶法,要了生脱死,超出三界。 这“比丘”前面还有个“大”字,大有三义:大、多、胜。“大”是果极位尊,就是已证得小乘极高极尊的阿罗汉。如果还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等阶段的行者,那么小乘三果尚不可称为“大”,到阿罗汉又有很大的成就,那才是大阿罗汉、大比丘。在小乘七种学人中,修证学养极高极尊,堪称为大。 七种学人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及四果向。“向”就是迈向那一果的修行方向前进之意,如初果向是向初果须陀洹迈进的行者。到四果时,是小乘行者中最尊者,即四果无学位。菩萨里面还有一些要学习的,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是要学的,称有学位。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菩萨七地以前有学位的,这些都不能称为果极位尊,已经证到菩萨八地不动地,或者是小乘的第四果位,如果只有向四果还不可以称之,必须要真正证到阿罗汉果的,这才是大比丘。 大乘菩萨七地以前有学位的,还不可以称是大比丘,七种学人里面有一些是重复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的菩萨开悟的时候,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还没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境界高,所以这里面汇总起来总共有七类,都是有学位且还继续要学习的。 阿罗汉其实也还是要学,要学习由小向大到大阿罗汉,甚至于要发心向菩提道迈进,转修菩萨道。八地菩萨已证到不动地,但神通变化还不具足佛的境界,因为神通、心通是有,但佛的大神通、大心通境界还没有,所以还是要学。 “多”,是识见多,这些比丘博学多闻,通达内外经典。 “胜”,知见殊胜,辩论胜过当时的九十六种外道。所以大比丘就是要比一般的比丘修行境界高的。众是僧众,即和合众。比丘四人以上为众,三人以下不为众。为什么僧人四人以上才为众?因为有四人才可做羯磨(即法会),如此才会如法。所以当经文提到“众”,最少要四人。 “千二百五十人俱”,很多经典都记载着“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什么都是这些数目或是这些人?当然不是只有这些人,是这些人天天与释迦牟尼佛生活在一起,佛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相当于基本的学生、基本的队伍。然而,这千二百五十人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的外道徒众,后来皈依佛的。佛成道后,最初开始在鹿野苑说法,有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跟随,在《金刚经》里说到,“我曾经作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节节肢解时”,在过去生中,释迦牟尼佛是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当时他没有有发任何的恼怒,而发一个愿说,我成佛时,第一个要度的就是这个歌利王。所以歌利王就是初转法轮时,所度的五比丘中的阿若仙、陈乔如尊者。后来有耶舍长者子率领五十人随佛出家,之后又度化舍利弗、目犍连二人各率领一百人,度化优楼频罗迦叶率领的五百人,那提迦叶率领的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率领的二百五十人,加起来总计一千二百五十人。这样解释,佛成道以后那几年,是有这么多弟子。其实,佛又继续教化众生,新增许多比丘,不只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外,舍利弗、目犍连尊者是率领五百位比丘,他们不一定常在佛身边。因此,这些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随佛出家后,经过佛陀教化,能够脱离三界以外,并且示以正法教导后,跟随佛陀出家、见佛闻法,均证得阿罗汉果,而且经常随在佛左右如护法一般,成为跟随佛听法的常随众。 这里说这些人有什么意义呢?除外前面所说,至少还有以下几层意义: (1)、不是讲排场,不讲气派, (2)、这些人也不同于现在的“粉丝”,而是出于一种深沉的人生思考,出于一种解脱人生烦恼、度过理想人生的美好愿望,出于一种对心听理想境蜀、智慧和信仰的追求。 (3)、这些也是该经中的群众演员,意在突出主演。因为这些人都是从外道转化过来的,被佛所说的真理所折服,从而突出佛与法是非常难遇难求的,应作珍宝想。 (4)、反映了佛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佛会观察弟子的因缘、状况,来授与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上,佛也属于僧众中的一份子,与大家平等,所以才能做到“俱”。 (5)、反映了不同背景下的有情相聚在一起时,难免会发生摩擦、争执乃至矛盾冲突,但为了共同去追求和修证佛法真理,他们舍弃彼此恩怨,成就了和而不争的融洽局面。 (6)、反映了集体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段。解决群聚生活的不便,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更为直接的修行。 (7)、说明他们从佛那里得到了无上甚深微妙法,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 (8)、说明我们交朋友,就要结交品德高尚的人,人格完美。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凝聚大众,形成向心力。 (9)、广结人缘。佛经去“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所成就,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必须得到他人的帮助。如何广结善缘?有四点供参考:一、关怀他人要多赞美,二、面带微笑要常问好,三、言谈举止要能温和,四、有事相求要不推托。 (10)、联系前文,佛是主演,这些人是群众演员,我们平常为了突出自己,常常会说我与谁,这里并没有“与”字,一方面揭示要无四相,另一方面正好与大比丘相应,这些可是阿罗汉,已破除我执,证得我空。 (11)、体现民主集体制。这些比丘来自于不同的行业、来自于不同的领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聚集于一体,相互间平等无二,在会上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代表作发言,最后由佛作统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