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跪坐:唐密修行的基本功 熙明 整理 跪坐即中国古时的正坐,是礼之要求,也是一种自我德操的修行方式,更是唐密修行的基本坐姿之一,也可称之为修学唐密的基本功。唐密祖们正是认识到了此种坐法的积极意义,结合时代环境,决定修法时以跪坐作为修行的基本功,并在实践在得到了好的法验。一千多年来,唐密一直坚持这种作法,并为日本、韩国等国广大民众所认可接受,好像一提到跪坐,就是日本。殊不知,这是他们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学来的。不仅如此,日本人隋唐宋时期从中国学去的东西都不敢变动地流传了下来,同样我们的许多民间传统也在日本保留了下来,比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而我们自己却遗失了。要知道,一味说跪坐是日本的东西,可就有些忘本了?! 那么,跪坐的基本情况如何?有什么意义?如想学习该如何作?下面就掌握的资料圆心说明。 一、跪坐简史 什么是跪坐?跪坐即古时唯一正规的坐姿,是我国古代人的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跟上,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也叫起,乐羊子妻劝丈夫拾金不昧时,就用这个姿势说话。现在日本人的坐姿即以此为主。 一般人都是跪坐在地上的席子上,两个人对坐谈话,不知不觉越来越近,膝盖都碰到了,就叫触膝谈心。有时席子比较大,可以坐几个人,割席就是绝交的意思。 因为地上潮湿,为了舒服一些,也为了健康,有条件的话就把坐的地方抬高一点,汉武帝时代那种底下能躲人的床就是这样的,但当时坐姿还是跪坐。 估计古代中国和日本一样,进门要脱鞋子,剑履上殿是一种很高的礼遇,一般官员进殿是要脱鞋的。握猜想那时即使皇帝的殿,地板大概也是木板的,如果是砖头,长期跪坐着肯定不利健康。 当然除了跪坐,别的姿势也有,但那是无礼的,例如两条腿向前坐,叫萁坐,是侮辱人的姿势,荆柯刺秦王不成,对秦王萁坐,就是表达对秦王的愤恨,这个姿势的含义,大概和现在竖起中指类似。孟子结婚不久,进卧室看见妻子萁坐,差点要出妻,被母亲劝阻,可见姿势很重要。垂腿坐就是在萁坐的基础上弯曲两腿,所以虽然有架高的坐具,不等于可以垂腿坐。下级对尊长这样坐不必说,尊长也不允许用这种姿势对下级。 最早出现垂腿坐大概是有了胡床之后,主要是战争、打猎的时候用,垂腿坐开始流行,可能是五胡乱中华之后的事情了。 我们现在坐在凳子上,双脚垂直下来的坐法,大约是从南北朝以后才传入,是从当时西域国家传来的,因此也叫“胡坐”,虽然人们在唐代正规礼仪仍然以“正坐,趺坐(既是盘腿而坐)”为主,但社会上已经开始风行起了“胡坐”,以至到了宋朝,正座正式被胡坐所取代。 唐之后胡风盛行,才渐渐改为高坐,也就是“胡坐”。就是垂足而坐。宋之后彻底取代跪坐。跪坐只是不普及了,中国人一直到清朝还是有跪坐这个坐姿的。并不是彻底消失。 二、古代的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一切万物形态才自于礼仪”是华夏原道论的中心思想,坐也不能例外。 在跪坐的年代,君王也必须跪坐着,因为这是礼仪。若不跪坐,则是对大臣的不敬,说不定就要被大臣赶下台了。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载: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闲,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史记索隐》关于“跽”的解释是:音其纪反。跽者,长跪,两膝枝地。 可见,在这里,秦王跽而请,范睢拜,秦王亦拜,已经完全没有君臣贵贱,双方都以礼相待,非常美好!后朝的三跪九扣到底从哪里发展出来的值得讨论!! 大家看看闫立本画的唐太宗接见西域使团的画也是如此。 试想,当你坐在板凳上,翘着二郎腿是否多少有些不庄重?无论跟你谈话的那个人身份差距有多大,正坐是一种恭谨虔诚的方式。在更早的古代,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要讲究礼仪,不是像后世那样上级只有居高临下的份。“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现一种奴颜婢膝,而是一种各司其政达到一种和谐互不侵犯的关。当你礼拜上级的时候,上级严肃恭谨的正坐,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达,正坐比较端庄严肃,虽然很辛苦,也表现了古华夏族处世严谨。一是一、二是二的态度。当你坐在凳子上,东倒西歪的乱靠着,虽说是狂荡不羁、不拘小节,但不知见你的人看到正坐与胡坐,哪个心里更舒服些。 礼,内在礼仪就是外在礼仪的更深层体现。古人凡事讲究个“正”字与中和之气。“故始有礼仪之正方可有心气之正也”。当你端坐着,也是对自身内在礼仪的一种修炼。 君王在正式的场合就是跪着,或者盘腿坐着,这才是正理。椅子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有板凳,但是是非正式的,坐板凳跟坐门槛没什么区别,正式场合要是坐着那个玩意肯定被人笑死,跟蹲着没什么两样。 三国都看过吧。去看看里面人怎么坐的。难道坐椅子么?? 看看他们地上铺的什么?没有椅子,铺的就是日本人到现在都在用的是榻榻米,都是跪坐。说白了就是我们夏天睡觉铺床上时草席铺地上。 有人很瞧不起正坐,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跪于地的方式。其实这并不叫跪坐。在当时,本和跪这个概念毫无关系。“跪”这个概念主要是后世对那种行为由于无法理解而产生的一种误解。认为跪本身就含有贬义是奴颜婢膝,所以才会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可笔者不明白的是,且不说古代的“跪坐”根本就不是一种奴颜婢膝的表现形式,难道就算是“跪坐”就真的矮了一节,随之精神气节也会矮一节吗?恰恰相反,在现代人眼里最鄙视的古代正坐礼仪,却是中国人创造出哲学文化最多,最注重精神气节的时代。我们现在坐在椅子上,腰板挺的比谁都直,可结果呢?没有比我们民族精神更微缩的时代。当你坐的越高,精神可能是懦弱脆弱的。当你矮一节坐在地上时,精神灵魂却在天空中腾飞。这根本就与人跪与不跪,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跪坐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他的精神内涵却要更高层次。他与内在的精神没有直接的联系,当我们最瞧不起这种“奴颜婢膝”而高高在上无比自豪高坐的时候心里的民族精神却是真正的跪着,恨不得给别人磕几个响头最好。当古代人身体虽然跪着,但却可以真正的凌驾万里,傲视群夷,这种现象,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反思呢? 跪坐显得更有礼,且有威仪。 当然,跪坐虽然很庄重,但真的很累人耶!个人认为,在比较正式的礼仪性活动中可以跪坐,平时还是免了吧!就是现在的日本人韩国人平时也是不跪坐的,特别是年轻一代,那样坐久了腿会麻掉的!但是,对修学佛法尤其是唐密的行者来说,坚持如此是必须的。 三、跪坐的价值 正坐虽然早已被历史所取代,然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气质仍然是有一定意义的。 正坐讲究的是心性内涵以及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修炼自身气质,内外调合,和气护身,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寻求的是一种内心与身体的和谐统一,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坐在地上,能感觉出是一种对自然精神的亲近与追求。因而有些人才说,是更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现。更能代表华夏原道精神。这不禁使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欧洲人在过了几天日本生活以后,感触道:我坐在地上,头一次感觉到草垫中芳草芬菲的味道离我如此之近。我不是居高临下的在远离大自然的上空我行我素的生活着,而是变“矮”了,使得自己像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一样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刹那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感觉到那种和谐美妙的滋味,不是站在草坪上用着割草机那种生硬的感觉(大意)。 在现在人看来,恐怕已无法再了解这种形式了,他们怎能理解,两个人面对面端坐着,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好几个小时?除非那是疯子!但古代很多更高层次的理论哲理,就是在这种“疯子”世界里产生的。“当我端坐在地茵上的时候,狂傲的扶着琴,自然、端正的礼仪我都已具备,动心忍性,我觉得那也是一种对自己意志的修炼吧。诸子百家在我感悟中产生”一个哲人曾这样总结过。所以,这就跟禅道的坐禅差不多,可见各国对哲学参悟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而我们祖先一开始采用的为什么不是胡坐呢?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祖先更智慧更善于思考。 正坐虽然不如坐椅子舒服,但却最能培养人的气质,事实上,当宋朝时期中国人放弃了正坐,而选择了舒服的椅子的时候,民族的气质就开始衰落了。军人入伍,第一课就是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列,虽然这些都在实际作战中没什么用处,但对于培养军人的气质和纪律性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民族的气质,也许,真的就应该从恢复在礼仪场合下的正坐礼仪开始。 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德操的修行。 因此,有人说,坐的最矮的年代,是精神最高的年代。此言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道理的。 正坐比较利于身体健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坐椅子的基本都会大腹便便,这已经为实践所证明。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唐密祖们正是认识到了此种坐法的积极意义,结合时代环境,决定修法时以跪坐作为基本方式之一,并在实践在得到了好的法验。 如此做,自有佛法方面的涵义: (1)彻底放开根本执著,彻底降伏根本烦恼。 (2)楞严经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 (3)对‘跏趺坐’之练习很有帮助。 正因为如此,一千多年来,唐密一直坚持这种作法,并为日本、韩国等国广大民众所认可接受,以致现在一提到跪坐,就想日本。殊不知,这是他们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学来的。如以后再如此说,可就有些忘本了?! 四、作法 作为中国古时唯一正规的坐姿,跪坐即席地而坐。具体做法是:臀部放于脚跟上,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郑重诉说重大事情或表示极为礼敬时,臀部可离开脚跟,此即长跪。 跪坐的技巧有很多: 跪坐有助于练盘腿; 跪坐时两脚大拇趾要交叠,两膝并拢; 要垫得很厚,一是为了能久跪,二是暖性有助于身体气血通畅。当然,在家里没有禅被什么的,可以直接跪在席梦思床垫上垫个被子就好了。 同时,跪坐还要切记三点: 一是跪坐时不可以将全身的重量用臀部坐落在两足之上,这样会是身体呈现一种无法灵活活动的「死态」。 二是跪坐时两脚大腿肌肉必须出力将身体微微的「撑起」,使臀部与两足之间有一张纸的间隔(可视练习者大腿租细变化)。 三是要将脊椎挺直。 若做到上述三点则跪坐时膝盖是不须出力的,而且身体感觉是微微的「浮起」,随时可因应四周的情况而瞬间跳起来。 如此一来跪坐才不致于伤到自己的膝盖。 此外,透过跪坐还能体会呼吸力养成,但如果真的不能也不要免强,一开始可以先从5秒,10秒慢慢增加到1分钟,3分钟…… 同时,还要注意,坐的时候一定要放松,两膝盖的距离约三个拳头宽(两膝并起也可),腿不要出力,跨要松,总而言之把打坐的方式运用过来就对了,久了会越坐越舒服,也更能体会其中的奥秘,正确的跪坐,膝盖应该不会受伤,当然开始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如有兴趣,不妨一试。如你是唐密修行者,就必须掌握并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