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 |
 
人间佛教与儒家伦理 杭州佛学院佛学研究所 李明友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儒、佛、道三教并存,儒家和道家、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到中国,大约经过了2010年。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跟中国的儒家、道家、道教文化融合,出现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还有禅宗,在印度佛教中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后来一直把中国佛教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尤其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灿烂辉煌,宗派林立,高僧辈出,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领域。后来出现的宋明理学就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结果。 儒家的文化强调的是入世。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而其中修身是关键,因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了修身,修身好了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治齐家、国、天下,就是说,你自己修身圆满了,身心端正了,道德完善了,但不能只顾自己,要为国为民做实事,去建功立业,这就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管理社会,治理国家,儒家是强调这个的。 佛教跟中国的儒家思想最大的冲突是什么?佛教强调出世。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就形成尖锐的冲突。所以,儒家开始对佛教的传入有抵触情绪,这个抵触关键就在这一点,儒家认为,佛教的理论主张不负责任,对社会、人民、国家采取一个出世的办法。当时印度、西域来的僧人以及由他们培养起来的一批中国僧人都在思考,佛教要在中国站住脚,专讲出世是很难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所以佛教的理论要调整。那佛教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呢?出世不是指的人死了离开现实社会,离开这个地球了事。佛教讲的出世,是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因为人有欲望,人类的欲望带给你很多的烦恼,而这个烦恼是阻碍你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所以佛教主张要解脱,在精神上把烦恼看透,然后把它抛在一边,这就是出世。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儒家不能容忍佛教的出世思想,认为有烦恼要解决,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去解决,在建功立业中去解决,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不管是哲学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包括苏东坡这些都要做官, 自己学问好了, 自己道德完善了,不能够自我标榜,自我欣赏,要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去建功立业,那才是儒家。 否则的话你的人格就是不健全。那么佛教呢?佛教说有烦恼,自己要在精神上获得解脱,即出世,这就跟由儒家培育起来的中国民众的价值观有抵触和冲突。佛教为了使自己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必须获得民众的支持,那就得在教义上做适当的调整,当然,不能违背释伽牟尼创立的基本理论。但是,就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佛教在坚持出世本位的前提下,讲一点入世,那还是可以的。所以,佛教当时就提出来既出世又入世,就是说佛教也不是说单单出世完了,还要结合入世,这样就跟儒家有点结合起来了。慧能创立的禅宗影响非常大。禅宗对佛教义理的调整,关键也在这一点,禅宗认为“佛不在天国,佛就在你心中”,儒家讲圣人,儒家把圣人看作是人们想要学习、效仿的,努力要实现的最高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圣贤中圣是第一等,但是得到贤也非常了不起了。佛的本义是觉悟。觉悟什么?觉悟人生、世界。就是说,对宇宙、世界、人生、社会获得一个最高的觉悟那就是佛。因为释伽牟尼是洞察宇宙、人生、社会的一切道理的最高觉悟者,所以称他为佛。对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能够觉悟到人生、社会、世界的道理,那你也就成佛了,但是,传统的佛教讲成佛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呢?禅宗讲佛就在心中,佛不在天国,因此禅宗把高高在天国的佛,落实到人的现实生活当中,落实到人的思想当中。中国古人讲的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思想和精神,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思想”这个词汇,是后来外面引进的,中国人讲心,除了讲思考和器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人们的思想精神。慧能讲,佛就在你心中,关键是你觉悟不觉悟,不觉悟就是众生,觉悟了那就成佛。 慧能主张,求佛成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要在现实世界当中好好入世,这样来解脱烦恼成佛,这是一个正确的道路。有人讲,禅宗是一个平民的佛教,为什么?因为在禅宗之前,佛教的寺院要供奉,有钱的人就给寺院供给油、蜡烛,包括寺院的建造庙宇的经费,但是没钱的老百姓呢?当时不能受教育的农民呢?他们能有多少钱捐献寺庙呢?但是当时的说法就是谁如果给寺院捐的钱财多,谁的功德就高,那谁捐得少,谁的功德就浅。禅宗的出现打破了这界限。慧能认为不一定给寺院捐去财物,关键是你心中觉悟不觉悟,佛就在心中,所以慧能又定义为顿悟成佛,意思就是一下子觉悟,这个也是要一定的功夫的,不是说睡了一觉就觉悟了。这样,:慧能创立的禅宗,吸引了下层的民众去信仰佛教。禅宗告诉人们,只要心中觉悟到佛,那你也就是功德圆满成佛了。后来禅宗的临济宗主张连佛像也不用去拜,佛经也不一定去读,主要就是心中有觉悟,心中觉悟到佛,那你就成佛了,读佛经、拜佛像都是形式上的事情。禅宗后来发展到这一步,又走向反面了,如果说佛经都不要读,佛像都不要拜,那怎么反映心中觉悟的问题呢?后来禅宗又做了一些调整,那就是后话了。 到了中国的近代,一方面,帝国主义的列强瓜分中国,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像严复这些人都喊出了要救亡图存,在救亡图存的文化思考里,提倡劣汰优胜的理论,这是一种社会进化论。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表现自己的思想,鼓吹优胜劣汰,激励民众要图存,图强,我们再不强的话,就要被强的民族淘汰了。这样就激起了思想的高潮,这个高潮的主题就是为民族求生存的思想。很多知识分子都学习这一思想。另外一方面,批判儒家,因为那时候为救亡图存,认为儒家的思想强调三纲五常,束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要批评。从辛亥革命1911年到五四运动,前后八年时间。五四以后接着有大讨论,包括人生观的大讨论,所谓的科玄论战,即科学和人生观的大论战。你不能不承认五四的先驱者是非常敏锐的,他们感觉到儒家的思想束缚人,应该破除掉。再加上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封建制度被推翻,作为封建帝制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应该受到批评。 有意思的是,这边儒家思想遭受批判,另外一边,佛教的高僧大德在那里思考,佛教再不变革的话也要面临着被淘汰的遭遇。当时佛教的大师,第一位就是太虚,浙江海宁人,他祖籍是在桐乡。太虚大师说自己不专重一宗一派,他要提倡一种新的佛教,就是人间佛教。他有时候讲人生佛教。1933年10月1日,他在汉口演讲,题目就叫《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他说我讲的人间佛教不是叫人死后做神做鬼的佛教,也不是叫人去出家到山林里面逃避的佛教,我讲的是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善社会的佛教。这是不是有点入世了?是的。 近代世界变化了,思想潮流变化了,佛教徒老躲在山林里面修行,太虚认为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当时有的人批评佛教,说佛教是消极的。太虚大师说,佛教要变成积极,就要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进社会。这就是他的人间佛教的要义。 人间佛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把正在遭遇批判的儒家伦理道德吸收过来,这实际上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太虚大师所作的佛教义理上的调整。 太虚讲,比如说佛教讲五戒十善四摄。这跟儒家的伦理道德是相通的。五戒,大家都知道,第一戒就是不杀生,第二戒是不偷盗,第三戒是不邪YIN,第四戒是不妄语,第五戒是不饮酒。这跟儒家的五常是相对应的。戒,就是告诉你什么事情不能做,佛教认为一个出家人,起码的是五样事情不能做,严格禁止。第一不杀生,太虚说不杀生就是孔子讲的仁,生命、生物,当然佛教讲的众生不完全指的是人,包括有生命的生物、生物界,他的不杀生就是指爱护所有的有生命的东西,这跟儒家的仁是相通的。第二,不偷盗,他说就是儒家的义,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符合规定的行为你可以做,这是正当的,而偷盗是不符合规定的,不能做,义就好像中国古汉语里面解释的适宜,要做的恰如其份,事情做过头了也不好,做的不够火候也不好,要恰到好处。从戒律上来讲,不偷盗就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去占用,所以另外一个叫法就是不占用。第三,不邪YIN,就是儒家规定的礼节,有一些规章制度,要有一个界限,不邪YIN跟儒家也是一致的。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要乱讲话,跟儒家的诚信是相通的我们之间要互相信任,讲话算数,乱讲话,讲了以后不能兑现或者根本就是讲假话,就没有信誉了。第五,不饮酒,就是酒喝下去就失去智慧,失去理智了,所以他说佛教的五戒是不是跟儒家的道德是相通的?是的。 五戒是从禁止这方面讲的,十善是正面的,要做10个方面的善事。还有四摄:布施损、爱语摄、利行授、同事摄。布施就是使信众们对佛教要有一些捐助,尽管目的不同,但是通过这样的布施活动使他慢慢的跟佛教接近,使他慢慢的接受佛教的五戒十善等思想,就是说你不要拒绝他,不要以为来布施的人思想一开始就非常端正,布施摄就是通过布施使有的人原来目的不纯的能够向往佛教,一步一步来,不要把人家拒之门外。爱语授,是说讲话要非常表现出一种爱护人、尊重人、帮助人的意思,这对于联络信众,包括各种目的的拜佛者。现在到寺院去拜佛的人思想动机都那么纯吗?有的人拜佛是为了明年能够升官,有的人希望明年能够发更大的财,有的人想找到一个好工作,有的人想比较好的解决婚姻问题,目的不一样。但是你不能说他动机不纯就恶意中伤,恶意中伤他就不来了,对佛教就没有好感。还有一个利行摄,就是你的行为要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够从佛教当中得到思想上的净化。还有一个同事摄,就是说佛教徒在社会上做事情跟同事者和睦相处,使人对佛教有好感。这些,太虚认为都是跟儒家的入世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还有个六度,有的人的解释是有些偏差,实际上六度讲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彗。六度的精神,太虚都认为跟儒家是融通的。比如精进,就是努力向上的意思。为什么每个寺院都有大雄宝殿?大雄这个词怎么来的?当初佛教徒把释伽牟尼佛看作是为拯救人类的一个了不起的大学者,就是负责任的,又不断向上,不断精进努力的这样一个人。你们去看谭嗣同的《仁学》,这里面有儒学也有佛教的,把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写进去了,他称佛就是大雄,大无畏。为什么?因为他对世俗的东西都解脱了,所以做起事情来没有什么可怕的,无所畏惧,所以佛又叫大雄,又叫大无畏。 太虚大师还有一个理论,提出人间净土。人间佛教的理想是什么?要建设人间净土,净土这字是佛教的用语,顾名思义就是认为很清洁、很清净的社会,这就叫净土,我们把“净”用那么几个解释,一个就是很清净,没有烦燥,还有一个就是很清洁,很干净,没有什么污泥浊水。 “土”就指国土和社会。 . 但是传统佛教认为净土是在西方,是在天国,也就是说是在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地方,那是叫“净土”的地方。现实生活充满矛盾,欲望膨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很多人陷入了争斗,甚至是残杀,不但是人类如此,自然界也遭受了涂灵,所以佛教徒把现实社会这种充满仇杀的状况命名为“秽土”,佛经里面讲的是秽土,也就是说不干净的社会,不干净的国土,干净的、清净的国土在哪里呢?在天国,所以我们要修行,修行到达理想的净土。太虚大师对传统佛教的净土理论精心调整,他说:浮土就在我们身边,净土就在我们脚下,净土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不要到天国去追求什么净土。他这么一调整,佛教就变积极多了,你说你追求天国的净土,好多人就看不到了,但是现实的净土,人们就可看到了。太虚认为,现实的世界不干净,现实的世界是秽土,但是要靠我们去改造,去建设,所以他专门做了一个讲座,叫做《创造人间净土》,所以他在“净土”前面加上“人间”。净土的教义、净土这个词,是传统佛教中就有的,不是太虚的发明,但是人间净土确确实实是太虚的发明。太虚讲“人间净土”,就是说要改变我们现实社会当中这些阴暗面,不干净的地方,使它达到完善的、清洁的、清净的社会,就是人间净土。在这个人间净土里面除了要修行之外,我们还要自己去建设、创造,他认为,你要建设、创造,人们的思想很重要,所以要学佛,学佛就是思想修行好了,那你才有精神和力量去创造人间净土。 太虚的人间净土跟儒家的大同理想完全是相吻合的,我们也可以讲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的设想是从儒家的大同理论里面吸取过来的。儒家一直在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最早的表现就是在《礼记》的《礼运篇》。儒家的理想是实现大同世界。我们把“大”解释为普遍, “同”就是大家统一和谐,就是一个普遍和谐的社会。我不是故意把“大同”的解释符合今天说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原来就有这个意思。应该说今天讲的建设和谐世界是继承了儒家的大同思想,做了一个现代的解释,而不是我今天的解释符合今天的需要, “大同”的意思就是这样, “大”的意思就是普遍, “同”就是统一、和谐。儒家又讲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那个“同”又是另外的意思,小人同而不和讲的是思想品德比较低下的人,只跟自己利益一样的人结合在一起,这是小同。君子讲的是我们大家利益不一样,意见不一样,但是能够互相协调,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 《礼运篇》里面写的“大同”指的是普遍的和谐,写的是都能够满足人家的吃、住,都有田地耕作,都有学校读书,老人有所养,鳏寡孤独的人也都有人照顾,那个大同世界里面没有多少矛盾斗争,更没有剥削压迫,大家都是平等的。2000多年前的儒家就在勾划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作为自己理论的支撑点,也作为儒学的一个奋斗的目标,非常了不起!看看近代,孙中山也追求大同,当然他的大同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和国,是学西方的。康有为还专门写了一篇《大同书》,他那个《大同书》也应用了佛教的思想,认为人有很多的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就是自己相亲相爱的亲人离别,是不是也痛苦啊?当父母或者是子女要到远方去,他到了远方是怎样的一种焦虑,担忧就是烦恼,烦恼就是佛教讲的苦。求不得苦,就是想吃好的今天吃不到,心里可能就有烦恼。康有为的《大同书》里面他就认为通过他提出的办法来建设社会,可以达到人人平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衣穿,当然, 《礼运篇》没有讲到的东西他都补进去了,说人人有车坐。所以大同理想一直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而佛教界,太虚大师——佛教的高僧将儒家的“大同”思想纳入到佛教的义理当中,提出了人间净土和人间佛教。 所以儒家伦理跟人间佛教能没有关系吗?我看是很有关系的。还有一个就是人间佛教认为,今后不但是中国要趋于大同,整个人类世界也要趋向大同。 太虚讲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古今中外不约而同的公共趋向,一个走向。现在老是在预测经济趋势怎么样,经济走向怎么样,思想走向怎么样,太虚当时就讲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今后人类的公共趋向。他说这个趋向就是所谓的三民主义,他当时处在民国时代,强调三民主义,他说的跟孙中山讲的三民主义、世界大同是一致的。他说佛教就把它叫做法界的宇宙观。他说本着大慈大悲的心去修一些利他的方便心。他说一个人的行为有优有劣,有好的也有差的,均能够影响全世界。 《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这个思想非常的辩证。什么叫一即一切?一就是一,一切就是多,世界现象非常复杂,这就是多,一就是一个基本的、贯穿始终的不变的原则和精神。太虚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有好有坏,世界是多,一个人是一,但是一个人行为的好坏跟世界的多是联系在一起的,把世界看作是一切,那么一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一,你要搞懂这个关系你这个人就对世界负责了。 你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的言语乱讲,行为乱做无所谓,你要影响别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影响这个“多”,太虚用佛教《华严经》来说明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对他人、社会、世界的关系,所以你要加强责任感。大慈大悲,佛教讲的慈就是要与人为乐,就是给人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慈是从正面讲的,给你快乐,让你修行,修行以后心里烦恼解脱了,非常光明,你是不是感到快乐啊?这就是慈。悲是要帮助你拔除痛苦,你有烦恼和苦,帮助你解脱,就是悲。他说以大慈大悲之心去修一切利他的行为。他说这种行为具体的表现于个人、家庭、社会、民众、国际,这世界就可以造成一个光明清洁的道场了。这就是人间净土。所以人间净土的创立不是垂手可得的,还是要靠每个人去努力,每个人思想中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把自己的言行跟整个社会、世界联系起来,那你就负责任了,有这样一个精神,你就可以创造人间净土了,那就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了。 佛教讲缘起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因缘,这就是哲学上平常讲的事物存在的条件和原因。事物成立了,为什么成的?怎么成的?我们只看到果,但是不知道因。一个事物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包括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一旦消失,事物就不复存在,所以佛教讲的缘起论,就是教导人们不要把一个东西看得太重,得不到就很烦恼,你要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原因、条件的,原因和条件一旦消火,它就不存在了。你何必那么执著呢?佛教讲的不是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佛教的原义是说万物是存在的,但是它的产生是有条什利原因的,一旦条刊:和原因消失了,万物就不存在了,因此你要把事物看成最终是空的,这样你就不会去执著,不执著就不会产生烦恼利痛苦。 所以,缘起论从根本上讲给佛教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不一定赞同这个缘起论,但是你不能不佩服佛教教义的高明?缘起论就帮助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不要执著成烦恼,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方法。所以把这些理论推广开来,所以要求人们要做到从自身做起,把一家一辖一国做好,然后推广到整个世界。他说要做到风和俗美,刑处政清,这就是清净国家。这里面问题很复杂,儒家有主张主要靠道德教化,法律是要的,但是不能太过头,不然的话人们就觉得法律是成为捆绑人们的一个障碍。佛教讲四大洲,其中有一个叫俱卢洲,人人有幸福,有快乐,这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现在要把它放到现实世界里,放到人间里,大家去努力建设,建设的好,大家都能够获得清净,获得快乐。他说一个人如果自己不顾社会、国家、世界,乱说乱做,那这个世界转化为五浊恶世。这就是儒家伦理与人间佛教他们之间的一些思想上的关系,所以近代不少高僧,不但是太虚大师,都承认孔子的人生观也是佛教的人生观,孑L子之道为人生在世最正当之办法。这个话,如果出自儒家,一点不奇怪,佛教高僧也说孔子的人生之道是人生在世最正当的办法,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值得我们研究了!佛教究竟向孔子那里学到了什么?吸收了什么?儒学对佛教的改革和调整起到什么作用?我总觉得历史上的儒家和佛教的关系值得清理,尤其是近现代,儒佛的关系更要梳理出来,这是完全可以提供给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借鉴用。 比如说我们学丙方,西方的东西学的也不少,但是中国原来固有的东西能不能清理出来,近现代有哪些人在做这个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今天要不要继续去做,比如说杭州的马一浮先生。五四以后,马一浮把三教结合起来,认为这三教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就是研究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足纯学术的,当然是学术问题,但可以提供给今天一个文化的融合的思路。文化是多元的,从世界上来讲,是多元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有我们的儒家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但是多元的文化现在要通过文化的对话互相欣赏,互相融合,不要去加剧冲突,不同的文化肯定有矛盾和冲突,但是现在大家都在寻找共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关键是异中求同,我们是异、不同,但是在不同当中求同,有什么共同点可以互相学习的我们也可以吸收西方的文化,西方的一些人也在吸收我们的文化,但是我们国内呢?现在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呢?能我们像以前一样老批判呢?也要吸收和融合,但是吸收是要研究,不研究吸收什么呢?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取去精华,去其糟粕”,不研究的话是不清楚的,精华可能当糟粕去除,糟粕也有可能被当做精华来学习。 我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太虚大师。作为浙江人,也应该提提太虚,我们应该为浙江近现代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佛学家太虚大师而感到光荣。太虚的祖籍是浙江崇德人,今天是属于桐乡的,民国时代是另外一个县。但是他出生在海宁,民国的时候,海宁叫海宁洲,后来改成海宁县,现在改成海宁市长安镇。他因为幼年的时候父亲病世,母亲改嫁,他跟着外婆外公生活,他的外祖母是信佛的,也到过九华山、普陀山,参拜过一些佛寺,所以在他外祖母的宗教熏陶下,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佛教的种子。到了10岁的时候,他外祖父病逝,家里生活没有着落,他舅舅家衰弱了,后来太虚到长安镇一个商店当学徒,年纪很小,生活相当困难,后来16岁就在苏州一个乡小庙里面剃度,他的师傅就是士达,士达师傅是他剃度的法师,后来八指头陀给他受戒,是戒法师。八指头陀就是寄禅和尚,他为了坚定自己信佛的决心,烧掉了自己的手指,号称为“八指头陀”,当时在全国的影响很大。当时太虚就在天童寺受戒。 最值得一提的是,太虚这个人眼界极其开阔,因为他感到中国近现代的救亡图存的一种时代的变迁,他感受到西方文化科学民主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他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佛教在近现代暴露出的弱点,受到别人的批评,所以他决心要寻求佛教的调整。他想,要作奸这些事,那就要了解中国的社会,要了解世界,所以他早就到过新加坡、台湾日本宣讲佛法。最有意思的,是他到了欧美,那是1928年8月11号开始的,太虚乘坐安特雷朋号油轮开始远洋的计划,从上海山港,当时送他的人很多。当时坐轮船很艰难,经过香港、西贡、埃及等地最后抵达法国,在法国东方博物院发表了一个重要的演讲,那就是《佛学之源流及其新运动》,他向西方人介绍了佛教的源头流派,以及他今天领导的佛教的革新当时东方博物院的院长阿甘先生亲自为他主持,阿甘是一个汉学家,非常精通汉语,太虚总共讲了五个问题,佛学的发源、在印度和中国的流行,佛教传入中国怎么跟中国的固有文化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的佛教。 最后他讲到自己正在领导的佛教的新运动。当时反响非常强烈法国的媒体对太虚演讲的报道非常的崇拜,后来太虚到比利时、英国、德国。在英国的时候他会见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罗素,现在太虚大师全书里面就记录着他当年和罗素对话的情况。太虚讲经说法,通俗易懂,使西方人听得懂,你讲了,他听不懂等于没有讲。太虚就在那里宣扬佛法,结合西方的文化,因为他到欧美讲经说法,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对西方的东西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他讲经说法的时候尽量要使西方的听众们能够理解、了解。 另一方面太虚又在那里留心的观察西方的基督教究竟是怎么传教的?他曾到日本研究日本的佛教, 日本的佛教有四长四短,中国的佛教有四长四短,我们长的可以由日本人去补充短的, 日本人的优点可以补充中国佛教的短处,他都进行研究和比较,中日佛教是这样的。他对欧洲的基督教研究后得山一个结论,认为中国的佛教散漫,基督教的传教所纪律相当严明,教徒们团结的精神和凝聚力相当强,而佛教是自由白在的躲在山林里面自己修行,没有一个教团,不像基督教有集团,有传教所,有教会。中国那个时候佛教没有教会,都是各自分散的寺院,而且寺院大部分都分散在名山大川,山水之间,佛教太悠闲了,佛教徒太散漫了,太虚大师说这对佛教的传教是不利的,所以他从基督教的传教的行为、组织方式以及他们的精神,反观佛教自身,回来以后就要改造中国的佛教,要使中国的佛教形成凝聚力强,形成教团,但是后来他没有成功,冈为释迦牟尼佛主张的六合僧的僧团本身就是比较松散的要改变这个传统相当不容易。尽管中国古代有禅林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不是他所学习的西方的教团教会的形式,所以中国解放以前,民国时代,中国佛教会的教会的组织后来也都失败了。解放后建立的中国佛教协会实际上也是那个时候的一种延续,但是中国佛教协会以及各省各市的佛教协会究竟作用如何?现在也都在研究和探讨怎么改进,这个应该说是太虚大师那个时候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努力的,经过努力很多失败了,太虚晚年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佛教改革失败史》,他承认自己失败了,有的改革是直到解放以后才真正的实行。 太虚大师到了抗战期间又组织抗战的救援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民族的精神被焕发出来了,包括佛教界,很多人主张佛教徒也要组织军队上前线去杀日本鬼子,后米太虚讲(因为他当时是佛教的一个领袖),我们直接拿刀枪去杀日本鬼子固然很爱国,但是违反教义,因为佛教的第一戒是不杀生,所以我们不能够拿枪拿炮,但是我们可以组织救护队,运输队,做这个工作,后来他就组织了救死扶伤的救护队,就是我们前线的士兵跟日本人打仗受伤了,抬下来,很多佛教的救援队活跃在前线,把捐躯牺牲战士们的尸体抢回来,好奸的处理。这是符合佛教的精神利教义的,所以后来太虚大师组织的佛教的救助队和运输队在抗战当中也是立了大功的。更了不起的就是太虚大师在抗战期间出访南亚一带。因为当时抗战的时候,国际上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都是从缅甸到云南的这一条公路运进来的,这条公路当时叫做抗战物资生命线。后来出现什么情况呢?后来出现日本人就在印度一缅甸一尼泊尔一泰国一柬埔寨一越南这一带到处宣传,说日本人为什么要统治中国呢?他说因为中国消灭佛教,日本人就利用这些国家佛教的信仰和对佛教的感情,所以这些国家的人一时也受蒙蔽了,说中国要消灭佛教, 日本人才要去占领中国,这事情被歪曲了,而且他们把这条公路封起来了,不让国际上的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从这里经过。国民政府当时就受到很大的压力,怎么办呢?派谁去说服那些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呢?让他们把滇缅公路开放,让援助抗战的物资进来。后来国民政府听取了一些人的意见,觉得还是要佛教徒去,所以就派太虚去。太虚带了一个代表团,那个代表团是很艰苦的,不像现在坐…匕机,当年就坐着一个吉普车,就从这条公路,先到了尼泊尔、缅甸,最后到印度,连泰戈尔都出来会见太虚。后来这些国家,佛教徒也好,政界也好,民众也好,说日本人怎么说中国人消灭佛教呢?中国这么一个很好的大和尚不是来了吗?而且,太虚大师的佛义特别精通,他一讲,这些国家的民众就被吸引住了。他们非常的佩服太虚。所以太虚回来以后,滇缅公路就打通了,运输的物资就进来了。 所以当时国民政府在重庆授予太虚大师胜利勋章。田汉、郭沫若也曾去看望太虚大师。抗战胜利以后不久,太虚身心非常劳累,他从重庆回到南京,又回到上海玉佛寺,1947年圆寂了。 现在的中国佛教界都在提倡中国的佛教应该走人间佛教的道路,人间佛教就是当年太虚提出来的,而人间佛教的思想又是以佛教的基本理论吸收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而构建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