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巡礼 |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方26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又译“善规派”)的圣地,也是该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宗喀巴大师的母亲香萨阿切在大师落生的地方,修了一座莲花塔,从此,信众们开始在这里“煨桑”(即燃烧各种香末供养的方法)和礼拜;1560年,始出现了寺庙的雏形,因先有塔而后有寺,故人们将此处称为“塔尔寺”。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莲花塔的右侧修了一座弥勒佛殿,从此,塔尔寺被正式称为“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此后,塔尔寺逐步扩大,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佛教圣地。 星罗棋布的景点 藏传佛教的寺庙建筑结构与汉传佛教寺庙有所不同。汉传佛教的寺庙多数是以大雄宝殿为核心,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为中轴线,对称排开的寺院建筑格局,而藏传佛教的寺庙往往是一座大庙包含着许多相对的小型佛殿,每一个佛殿都有相对独立的院落和配套的建筑设施,藏语称为“扎仓”,即学院之意。每个“扎仓”设有不同的学科,比如:“居巴扎仓"是塔尔寺的密宗学院;“丁科扎仓”是学习天文、历算的学院,称为“时轮学院”;“曼巴扎仓”是学习医方明的学院;大经堂一般是学习显宗的学院;学习宗教舞蹈的学院,称为“欠巴扎仓";创作酥油花有专门的上、下两个花院……这些建筑并非一字排开,而是依山势而建,相隔几十米、数百米乃至千米不等,样式也各有千秋;往往此山坡之建筑与彼山坡之建筑遥遥相望,形成星罗棋布之势,远远望去,金顶红墙,每一殿顶装饰着镏金吉祥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之不远,走起来却得费些力气,一是要上山、下山,二是塔尔寺海拔2800米,略有缺氧之感。 塔尔寺的建筑风格为藏、汉结合式,藏式的碉楼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相得益彰,结合得天衣无缝,更有大金瓦殿、小金瓦殿以金瓦复顶,让人叹为观止。殿堂的内部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墙壁,二是被铺天盖地的唐卡层层遮住,柱子也被丝绸包裹;殿外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彩画外,墙壁上画满壁画,你走出每一步,都有非常形象的画面提醒你保持正念、正信。 多才多艺的僧人 称藏传佛教的寺庙为“寺院”更为恰当,因为寺即是学院,僧人们自出家之日起,就开始学习,用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由低向高,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内容主要是佛经和大、小五明。大五明即因明、内明、声明(学习梵文等)、工巧明和医方明;小五明包括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等。对这些功课,并非说说走过场,而是像上大学一样,每阶段都要考核成绩。僧人们的必修课是显宗理论,这大约要用6—7年的时间,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志向,可学修1-2门专业课,如到曼巴扎仓学医方明,到欠巴扎仓学法王舞,到丁科扎仓学天文历算等。 原始佛教时期的舍利弗尊者是佛教史上第一位僧人建筑家,他以智慧第一闻名,也兼通五明,故设计了祗园精舍。藏传佛教的僧人也在向祖师看齐,他们有的精通建筑学,可以自己画设计施工图并指导、监制。塔尔寺的八个塔在20世纪90年代初重修时,笔者正在那里设计壁画,看到很多出家人在工地上亲自动手,参加建设。还有人擅长雕塑(包括泥塑和酥油花制作),有人钻研绘制唐卡,有的人编撰历书,有的人看病舍药……最令人称奇的是,有很多人身兼数职,上午看见他在经堂上领经,下午就看到他在跳法王舞,也可能在制作坛城,再变换时间、地点,又会见到他在仪仗队中或乐队中,有时找一个人,要在各个景点间跑很多路。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却从未见到谁因劳累、烦琐而失去笑容。 塔尔寺能以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包括唐卡)和堆绣著称于世,即多才多艺的僧人们创造的成果。 治病救人的医院 塔尔寺有一个由医僧开设的藏医院。医院中从主治医师到采药制药人员90%以上是在曼巴扎仓学习有成的出家人,他们开设医院的第一宗旨居然不是赢利,而是治病救人。1980年 第四世扎西活佛以慈悲济世之心从曼巴扎仓(医明学院)选调青年骨干僧医,创办了塔尔寺藏医院,当时一切从零开始,自己采药,自己制药,自己应诊,正因如此,藏医院以实践带开发,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20多年来,发展成为一座集医疗、制剂、科研、公益救助为一体的佛家藏医院,他们不满足在医院中坐等病人上门求医,而且积极投入赈济雪灾、辅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和在比较落后的边远地区宣传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等公益活动。每年入夏,僧医们便带上糌粑和砖茶住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去,在那里采集高山无污染的各种名贵藏药,运回医院,专门负责制药的僧医们便将藏医药的珍贵秘方制成药剂。这种药可以保证100%的绿色,因此受到广大藏族人民乃至各族人民的信赖。 僧医可以治病,但不是用江湖庸医的骗人方术,而是依照世界医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医理论体系,科学地诊断、辨证、施治,使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症、肝病和诸多疑难杂症的病人获得新生。藏医治病的出发点是“菩提心”,修行人也讲究关照自己每一个心念是如何生起的,力争作到起心动念都不离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扎西活佛有四句名言:根喻萌发菩提心,芽生苗长喻医道,妙瓣清除有情苦,利他硕果常异熟。 扎西活佛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医师,其中现任院长贡却坚赞已在国外拿到双硕士学位,目前又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与时俱进的工程 塔尔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他们没有坐吃老本,而是不断修缮和整治,使这一藏传佛教的圣地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出21世纪的风采。 20世纪90年代初,如来八塔由于地震等原因,出现开裂等现象,却西活佛等领导班子立即组织落地重修,之后,班禅行宫(大拉让)、小金瓦殿、大金瓦殿、塔尔寺博物馆(大吉娃)等相继重修,使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焕发青春。2002年,扎西活佛以他慈悲济世、长期行医的积蓄亲自设计、亲自组织施工,用两年时间建造了金碧辉煌的新景点——至尊朅地洛迦林度母如意洲(简称度母殿),2004年7月26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度母,全称救度母,又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据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身,共有21尊,以绿度母、白度母等比较多见,形象是16岁少女身,芝麻面,现离欲慈悲相,头带众宝天冠,身佩宝珠璎珞。据说修持度母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灾增福,延寿开智,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度母殿中主尊为8米高的绿度母像,木雕贴金,周边有多尊度母造像。是日,天气晴朗,吉祥平和,上午举行了落成大典,下午,由扎西活佛给与会信众授长寿佛灌顶;次日,又按照藏族的习俗,到美丽如画的青海湖“祭海”,祈求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圆满的法会使到会的各地群众大开眼界,法喜充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