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服饰的故事——民国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剪去辫子,改穿西装。1912年,民国政府首先颁行《剪辫通令》,随后参照西洋诸国服饰制度发布《服制条例》;20年代末,政府又颁《服制条例》,主要规定男女礼服和公务人员制服。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

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漳绒松鹤纹长衫

对襟、窄袖、团花马褂


(中山装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导并率先穿着的,故称中山装。它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曾被赋予了革命及立国的含义,以衣服的结构寓意“礼、义、廉、耻”,“以文制国”,“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等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中山装穿起来收腰挺胸,舒适自然。中山装夏用白色,其它季节用黑色;外观轮廓端正,线条分明,有庄重的美感。)


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宋庆龄

20世纪20年代梳妆女子

20世纪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上衣下裙的女装后来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断简化。

短袄、套裙穿戴组合

20世纪30年代上海时装

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旗袍却仅指女袍。民国男子们所着袍衫即使仍带清代遗风,也不算旗袍。旗人之袍中有冠服袍和一般日常穿的袍,冠服袍有龙袍、蟒袍、常服袍和行袍,按级别等差穿用。一般男子的袍,初期尚长,顺治未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中后期流行宽松式,袖子有一尺余长的。甲午、庚子战争之后,受适身式西方服式的影响,男袍的款式也变得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臀。穿了这种袍,连蹲一蹲身子都会把衣服撑破。《京华竹枝词》有“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的描述,反映了清末男袍的时尚趋向。

民国旗袍也经历了经典旗袍(basic style)和改良旗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为主,并开始引人西方的开省道等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第二阶段引人更多的西式裁制方法,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

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这与两个时期的思想观念有关。中国古代服装,包括清代的旗人之袍,强调文本而漠视人本,重服饰图案而不强调人体曲线。中国一贯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对人体也持十分含蓄第二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对装饰细节的过分追求。第三,旗女之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第四个差别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国旗袍则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 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服装是时世的映射。


清末满族妇女彩绣阔镶边旗袍

20世纪20年代初的旗袍,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20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的款式也有了明显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

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彩袖曲襟低领长袖旗袍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走起路来无不衣边扫地以后,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

20世纪30年代彩绣大襟短袖旗袍

由于战争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旗袍的款式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轻便、适体。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

穿着中式、西式服装都可以戴礼帽,这是当时男子最庄重的服饰。礼帽分冬夏两种款式,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丝葛。它的形状大多是圆顶,下面有宽阔的帽檐。至于其它便帽,样式也比较丰富,一般都以各人的身份、地位及职业而定,没有统一的制度。

民国初期的中式裤子,大多比较宽松,裤脚用缎带系扎。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一度去除扎带,裤管也比较宽大。至20年代后期,裤管逐渐收小,并恢复了扎带的方法,带子都是以本色质料缝制在裤脚上的。

民国初期的中式裤子

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的女士穿着连衣裙,至30年代穿者渐多。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收腰或束腰带,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连衣裙多为直开襟;袖子也有长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变化。领有方领、圆领、水兵领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款式变化非常丰富。

穿短袖连衣裙的妇女

——参考:沈从文先生之《中国服饰史》、《中国传统服饰》网


 
 
 
前五篇文章

观照世间的声音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学者谈中秋文化蕴涵

怀念狼的时代

庆奥运 贺中秋 话未来(上)--龙泉寺中秋普茶晚会

月盈必亏 大道中和

 

后五篇文章

王维平:垃圾中的大学问

寂静的乡村

富国租地种粮:食品安全还是新殖民主义?

古代数学成就-负数的使用

与龙泉寺参访团一席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