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闻法精进除习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闻法精进除习气

 

  『如来有所说,大众有所闻;佛所说一乘教法为声,众生闻而悟解名为闻。』

  知道『声闻』,我们大家能够了解法,那就要从耳来闻声。过去佛陀度众生,就是用他的口来说法,众生就是用耳来闻法,所以『如来有所说,大众有所闻』。佛有说话,大家才有机会可听。佛陀从应机逗教,说众生能接受的法,这是佛陀展现了他的智慧,度众生的苦心。

  岁月不留人,一直以来,佛陀的心保护着初成佛时就要说的法,一直经过了四十多年后,非说不可。所以『佛所说一乘』,就是唯一;真正学佛,目标只有一项,就是真实的妙法。所以佛陀为了要让人人知道,学佛最终的目标应该只有这一项,『一乘大法』,实相之法,所以佛说一乘之教法。

  这就是佛的声音,无论是过去的方便法,也是从佛陀声音,智慧施展,透过了佛的口,发出了声,人人有所闻,接受了法。即使到现在,说一乘道之教法,也是一样由声,音声还是要众生能够听进去,所以众生闻而解而悟。解,听了之后,『我知道了。』知道之后还要去了解,所以叫做闻、思、修。听了之后,入心,要好好思考;思考之后,彻底解悟,这样叫做『闻』。

  当初佛陀成佛之后,开始第一场的说法,那就是度五比丘。这五位所听佛陀的法,是从『四谛法』开始。但是,这不是佛陀的本意,却是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本意就是要告诉这五个人,『我成佛了,我的觉悟就是宇宙浩瀚无涯的智慧,我现在的心是华严海会,静寂清澄的这种境界。』不过,这五个人无法接受,这是佛陀的考虑,也就是展现了佛的智慧。

  开始这五位,大家都知道,这故事常常说过了。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后,他的父王不舍,赶紧选择五个人去劝太子回来。但是这位太子,悉达多,他出家的心非常的坚切,任凭这五位长辈如何的劝说,他就是道心坚定。反过来,他向这五位长辈说出他所要追求的真理,也吸引了这五个人,所以就这样也下定了决心,跟随太子继续去找,去找出他理想中的真理。

  到处参访,用了五年的时间要去了解真理。但是,总合起来五年的时间,这不是太子想要追求的理想的法。所以就五个人又跟随着太子决定放弃参访,去找地方好好来修行,所以六年的苦行。

  经过六年之后,太子也是感觉这种苦行,也是无法突破天地万物,那种隐藏着,好像是有,好像是无,那个真实的『有』,与无常的空的『无』,到底差这一点点的关卡,总是无法真正去突破。所以,悉达多太子认为这样是虚度时光,他决定放弃苦行,开始他要找另外一条路。

  但是,要先将身上多年来苦行所累积的尘垢,完全都清除掉。几年来的苦行,体力也透支了,所以才会(在尼连禅河)沐浴起来的时候昏倒。开始接受牧女的靡乳,就是羊奶,恢复了他的体力。

  这位牧女将他扶起,捧上这碗乳靡,太子感恩接受。正巧在这动作当中,这五个人找啊,远远看到了,看到这位年轻的太子接受一位女人的供养,这么接近,所以这五个人用眼睛看到了,心就起疑了,开始对他们所追随的太子,心中起了一念轻视、不敬的心。

  五个人就这样放弃了太子,五个人一起相约,找一个地方继续修行。所找的地方就是鹿野苑,五个人停留在鹿野苑里,继续修他们的行。悉达多太子眼睛也看到他们五个人,在远远的就回头离开,他心里有数。自己感觉一个人修行,没有其他牵累,所以他就另外找到尼连禅河边不远的地方,一棵大树下,开始选择一颗石头,发这个誓愿:『我若没有突破宇宙万物的真理,若没有成正觉,我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就这样开始,不断深思、思考,很缜密地思考天地大自然间种种的道理。经过二十一日的期间,忽然间,在天明之前,他的眼睛睁开向前望去,这样与天空那颗星,心与星接触,他觉悟了。

  觉悟之后,他很想让天龙八部都能体会他现在的心境,却是天龙八部无法体会到,所以那个心灵的瞬间,想要取入涅槃。既然天人、龙天都全听不懂了,人间(凡人)怎么听得懂呢?不如就取入涅槃。

  这当中,及时,诸佛、菩萨赶紧现前,来安慰释迦文,告诉他:『过去诸佛也是如此,要为人间说法,必须运用智慧,设方便法。这是过去无始劫以来的诸佛的道路。』就这样,他决心回归,要到鹿野苑。

  他到了鹿野苑时,这五个人远远看到他们的太子又回来了,各人采取着不理不睬这种的态度,轻视着这个太子。但是,愈来愈接近当中,有一股无法叙述的气氛,五个人同时不由自己,走近佛前,共同这样跪下去礼拜。

  虔诚地请太子来为他们说法:『到底你得到什么奥妙的真理,请太子是不是能够说给我们听?』佛陀开头就说『苦』,所以『苦、集、灭、道』这个道理,就是在这当中这样宣说出来。

  佛陀就告诉他们,现在我已经成等正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一位大觉者,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从此开始,大家称佛为大觉者,就是『佛陀』,或者是『世尊』,这是从那时开始。

  转『四谛法』,那是三转四谛的道理。最初觉悟的就是阿若憍陈如。所以现在这段(经)文,那就是来回归叙述佛陀与阿若憍陈如的因缘。

  每一次(经文)都会说『千二百五十人』。我们说过了,佛陀用五年的时间度了千二百五十五人,其中五个人就是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第二年是度耶舍长者子,第三年是度三迦叶兄弟,第五年才度舍利弗与目犍连。所以,五年的时间,『千二百五十人俱』,成为佛的常随众。

  所以说起来,如来所说法是随着众生的根机,哪怕是耶舍、是三迦叶、是舍利弗、是目犍连,这都是在那个时代的修行者代表。耶舍在家时,他是富有家庭的年轻人,有心想要追求真理的人,带着朋友五十位来归投佛法。三迦叶,是受到那个国家所尊敬的三兄弟,也是带着一千位弟子来皈依。目犍连与舍利弗各有一百位弟子,智慧第一,这种的修行者,也被佛的智慧所降伏,同样也来皈依。

  这就是在声闻众,前前后后,在这期间也已经有(弟子证得)辟支佛。但是,常常是以『千二百五十人』为僧团的代表,这是在经典中时时都是这样记载,无论多少人,还是『千二百五十人俱』。

  ⊙『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这当中还有很多,『及发声闻、辟支佛心』。除了这『千二百五十人』以外,也已经有很多发心,同样以声闻而了解佛法的人,还有不只是从音声听闻而了解的,还能够以他的智慧去缜密思考天地间的道理,慢慢解悟,这种发辟支佛心的人。无论是资深,或是现在慢慢一直进来僧团的人,这都是在声闻的团体之中。

  何谓『声闻』?『声闻』就是闻佛声教,这些人都叫做『声闻』。或者是用『四谛』,『以四谛为乘』。他修行的方法,就是以『四谛法』作为他们的基础。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此人等以四谛为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无论是声闻,任何一个声闻,他们要听法,都是以『四谛法』为基础。所以『以四谛为乘』,苦、集、灭、道。

  人生真的是苦,集来了很多的苦难,我们现在修行了,我们知道这叫做真理,知道『苦』,苦就是从『集』来,集就是因为因缘果报而来,用什么方式来『灭』掉这个苦难呢?用什么方式来修『道』呢?芸芸众生只『集』在苦中,不断复制苦、烦恼、业力的根源,不断不断在复制,这就是人生的苦。

  佛陀来人间,无非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让人人能够了解。所以,这个法,大家应该会想:『都知道了。』知道是知道,但是无法彻底了解,还无法彻底自解脱,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更加难。所以,各位菩萨,每天听,我们要每天进步。同样的法,我们要同样不断深入下去,这才是真正听法的态度。所以人人时时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缘缔始终之理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信力坚固机契实相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近佛知见之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清净涅槃圆融无碍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脱苦缚得安乐

 

后五篇文章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观四谛道至涅槃乐

一念随喜无量功德:希阿荣博堪布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断疑生信除憍慢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福利众生破憍慢心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深生信心去疑求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