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A 一、鹦鹉经(170)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A 一、鹦鹉经(170)
漫说《中阿含》(四十四) (卷四十四) 一、鹦鹉经(170) 说法地点: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鹦鹉(人名)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鹦鹉摩纳之家的白狗,为其前生之父,佛为其举证说明,并说其父乃因增上慢,故生于下贱的狗中。鹦鹉摩纳闻知其事,始放其瞋恚心而生善心。佛陀并说人有寿命长短、健康多病、美丑、威德、财产、智慧多寡,与家庭贵贱之别等因缘。 我们在四部阿含经当中,至少已发现了三部以上同名为《鹦鹉经》的经典,而每部《鹦鹉经》的内容却总有不同。这部《鹦鹉经》所讲的,实际上揭示了善恶因果的报应规律。因此这部经典在佛教教义方面,占有着重要地位。 (一)故事梗概 本经中所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有一天佛陀到舍卫城内去乞食。此次被乞食的对象,是一位叫“鹦鹉”的年青婆罗门的家里。佛陀上前募化,恰巧鹦鹉本人不在家,而家中的其他人接待了佛陀,并安排饮食供养。 话说鹦鹉家里饲养着一只白狗,此狗对主人是忠诚无比,深得鹦鹉的喜爱。可以说,这只白狗的地位甚至比家中的仆人都要高上好几倍。这只白狗平时无论吃食睡觉,基本上与主人鹦鹉共用一张坐床;并且白狗平时用的餐具,都是纯金打造,从这里我们足可以看到鹦鹉对于白狗的宠爱。正当佛陀准备进门的时候,有一只正在吃食的白狗见到有陌生人进来,便站在坐床之上,一个劲地朝着佛陀狂吠不止。 按照常理,见到陌生人来到家里,家犬跑出来叫唤几声,也是件平常事。可是这只狗狂吠的对象,却是佛陀,这就有些不正常了。想想看,就是连凶猛的狮子、老虎等大型猛兽,或巨大的毒蛇,乃至狂暴的野象,当它们一见到佛陀时,便立即收敛野性,变得服贴听话。为什么一只小小的白狗,见到佛陀竟如此大声狂吠呢?这个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气势汹汹的白狗,佛陀是如何做的呢? 佛陀对着白狗说了一句话:“汝不应尔,谓汝从呧至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白狗啊,你实在是不应该,你前世就是傲慢自大,喜欢咆哮骂人;而今生你投生为狗,仍是劣性不改,仍在狂吠不止,乱咬好人! 奇怪的是,这只白狗听后,便不再咆哮,而是发出瞋恨的低吼声。只见它从坐床上跳下来,默默地走到不远处的柴堆旁,静静地倒卧在那里,显得满脸的不开心。 佛陀在乞完食后,便离开鹦鹉家中,返回他此时居止的祇园精舍。 话说鹦鹉先生回到家里,发现心爱的白狗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跑到门口,欢天喜地地围着自己撒欢,而是静静地卧倒在柴火旁不声不响。他见状后,将家中一干人等叫到厅前,大声训斥:“谁触娆我狗,令极大嗔恚,从床下来,至木聚边忧戚愁卧?” 家里人都说没有啊,我们没有一个人招惹过白狗。 鹦鹉听了,便继问:“那么今天是否有陌生人来过我家?” 家中人一听,方才想起佛陀曾经前来乞食,并对白狗说了一番话。于是家人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向鹦鹉道来。 鹦鹉一听,便大嗔恚。他心想:这事不算完,我得到祇园精舍那里找佛陀讨个说法。 闲言少叙,话说只半袋烟的功夫,鹦鹉便赶到祇园精舍。此时佛陀正在大众的围绕下为大家说法。鹦鹉不由分说,直步向前,质问佛陀:“沙门瞿昙!你今天是否到我家乞食过?” 佛陀答说是啊,我的确到你家乞过食。 鹦鹉听后,便质问:“既然如此,那么你究竟跟我家白狗说了些什么话,令我家白狗极大嗔恚,以至忧戚愁卧?” 佛陀说:“我当时跟白狗说了一句‘汝不应尔,谓汝从呧至吠’,于是这只白狗就很不开心,然后自己走到柴堆旁忧戚愁卧。” 鹦鹉听后,便继问:“那你倒说说,这只白狗前世是我什么人?” 此时佛陀不愿意回答了,而鹦鹉却再三追问,佛陀总是回答说:“慎莫问我,因为你一旦知道了,心里肯定会很不开心。”后来鹦鹉一个劲地问个不停,似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佛陀见状,知道不说不行了,于是他对鹦鹉说:“汝至再三问我不止,摩纳!当知彼白狗者,于前世时即是汝父,名都提也。”就是说,这只白狗在前世时,正是鹦鹉的亲生父亲! 在一般人看来,佛陀这不是在出口伤人吗?于是这位鹦鹉先生听后,真是恼羞成怒。他对佛陀说:“我的先父生前大行布施,作大斋祠,身坏命终后,肯定会上生梵天。沙门瞿昙你凭什么说我的父亲死后竟投生为狗?” 佛陀回答说:“那是因为你的父亲生前贡高我慢(增上慢),故此生投生于贱狗当中。”佛陀继而说一偈:“梵志增上慢,此终六处生:鸡狗猪及豺,驴五地狱六。”就是说,婆罗门如果犯了增上慢的禁戒,死后便会投生六个去处:鸡、狗、猪、豺、驴以及地狱之道。 佛陀最后对鹦鹉说:“鹦鹉,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你回到家中,对着白狗说几件事,立辨真假:第一,你对白狗说:‘如果你前世真是我的父亲,那么你就从柴堆返回到大床上面去’;第二,‘如果你真是我的父亲,那么你继续开心地吃食’;第三,‘如果你真是我的父亲,那么你就告诉我你生前财宝所藏的具体位置’。如果此三件事全部应验,那么你应该确信无疑。” 鹦鹉听后,便立即返回家中,并依照佛陀的嘱咐,将三件事一一向白狗诉说。结果却令人瞠目咋舌:佛陀所说三事,竟一一应验,鹦鹉由此还意外地获得了其父生前遗留的一大批金银财宝! 此时鹦鹉对佛陀敬佩得简直是五体投地。他“极大欢喜,以右膝著地,叉手向胜林给孤独园,再三举声,称誉世尊:‘沙门瞿昙所说不虚!沙门瞿昙所说真谛!沙门瞿昙所说如宝!’”他对佛陀再三称誉后,便再次往诣祇园精舍。 鹦鹉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当面向佛陀表达谢意,而更重要的方面,则是向佛陀请教几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二)说法内容 鹦鹉所提的问题是: “瞿昙!何因何缘,彼众生者,俱受人身而有高下、有妙不妙?所以者何?我见有短寿、有长寿者,见有多病、有少病者,见不端正、有端正者,见无威德、有威德者,见有卑贱族、有尊贵族者,见无财物、有财物者,见有恶智,有善智者。” 佛陀的回答是: “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与妙。” 综合一下,鹦鹉所提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从外表上讲,人有高个的,有矮个的;有的长得很英俊(姝妙),有的却长相一般(甚至是丑陋); 第二,从寿命方面讲,有长寿,有短寿; 第三,从健康方面讲,有多病的,有很少生病的; 第四,从威仪上讲,有的很有威德,让人钦敬;有的却毫无威德,让人很讨厌; 第五,从出身上讲,有的生而卑贱,任人欺凌;有的生而尊贵,处处享有特权; 第六,从拥有财产方面讲,有的有钱有势,家资无数;有的却一无所有,饥寒交迫; 第七,从知识智力上讲,有的人十分愚蠢,有的人却很有智慧。 而世尊的回答则突出了一个“业”字。什么叫“业”?关于这个问题详谈起来,将是十分地费脑子。我试图简单地给“业”下个定义:所谓业,就是由于身、口、意三方面的连续造作活动,所产生的某种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会在因缘聚合时,必然感召成某种特定的后果。 而佛陀在谈到“业”的问题时,说“因自行业,因业得报”,就是说这个“业”是我们自己所造(体现在身、口、意三个大方面);而“业”必然会产生结果,只是这种后果未必会及时显现,有时跨度很长,甚至几大劫才显现出来。我们平常所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在讲由“业”而引起的一系列因果活动。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常识;而相当的因是否会产生不同的果,或者相同的果是否起源于同一种因?对于这些问题,十分抽象,而且各种部派的观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此,我不想作过多地研究。 对于佛陀高度概括化的回答,鹦鹉自然是听不懂。于是佛陀将上述观点加以细化—— 1、关于寿命的长与短。佛陀的观点是,这与是否戒杀生有关系:“若有男子女人杀生凶弊,极恶饮血,害意著恶,无有慈心……当知此业有如是报也(短寿)。”相反,如果“离杀断杀,弃除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那么必然寿命极长。 2、关于疾病的多与无。什么人多有疾病呢?“若有男子女人触娆众生,彼或以手拳,或以木石,或以刀杖触娆众生,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多有疾病。”此处的“触娆众生”,通俗地讲,就是虐待父母、妻子、仆人、家奴。对于当代来讲,就是剥削雇工,对老百姓敲榨勒索,鱼肉人民。若与上述行为相反,便得少病。 3、关于男女长相是否端正。佛陀的一些话,使我们深受启发。佛陀说,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很不好看呢(形不端正)?原因是这种人“急性多恼,彼少所闻,便大嗔恚,憎嫉生忧,广生诤怒”。相反,便是形色端正。佛陀在这里可是在提醒我们:做事说话,不要心浮气躁,动不动就发无明火;做事要有耐心,沉得住气,而不要风风火火,手忙脚乱。否则,我们就可能会长得很难看。眼下时尚做美容(据说韩国明星还流行整容),依佛陀看,做美容是大可不必的,只要“不急性多恼,彼闻柔软粗犷强言,不大嗔恚,不忧憎嫉生忧,不广生诤怒”,那么我们一定会“形体端正”——就算这辈子办不到,下辈子是绝对没问题的。 4、关于有无威德。什么人无有威德?“若有男子女人内怀嫉妒,彼见他得供养恭敬,便生嫉妒,若见他有物,欲令我得”。如此一来,肯定为人所轻视,受无威德。相反,便得大威德。 5、关于出身好坏问题。为什么有人生卑贱之族?佛陀说:“若有男子女人骄傲大慢,彼可敬不敬,可重不重,可贵不贵,可奉不奉,可供养不供养,可与道不与道,可与坐不与坐,可叉手向礼拜问讯不叉手向礼拜问讯”,这种人便会生卑贱之族;相反,便生尊贵之族。 6、关于财物多少问题。我们知道,拥有财物的多少,与布施有很大关系。佛陀说:“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给使”,那么下辈子必定将是无有财物,一贫如洗。我们常说的“舍得”二字,就很好地说明了布施的重要性。所谓“舍得”,就是“有舍必有得”,无所舍哪会无所得呢?但是有舍是不是说一定就会有所得呢?这个不一定,主要看所施舍的对象上,比如说我的安徽老乡吴敬梓(安徽全椒人,现属滁州市管辖),散尽家资,却一无所获,以致弄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他会如此?因为他散财散错了对象,将家产撒在了那群酒肉之徒,甚至是市井无赖身上,岂有不败之理?为什么要布施给沙门梵志?因为他们是修行人,我们布施给他们,就等于是在为自己种福田。有人会说,现在的出家人都不讲修行了,还一个劲地四处化缘(伸手要钱)——我看最后类似的声音似乎不少。对于此,我的观点是,布施不布施,那是你自己的事。既然布施了,就不要管那么多(再说你凭什么说出家人不讲修行了?是仅凭表象?还是你具有神通,洞察了他们的一切?);如果你不想布施,就索性不布施,不要人前人后没完没了地絮絮叨叨。至于出家人修不修行,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各人生死各人了”,用不着你来操这份闲心! 7、关于智慧的善、恶问题。有的人很愚蠢,做事鲁莽不计后果,全凭三分钟激情。等把事情做垮后,甚至全无悔意,却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柳亚子先生虽号称雅儒文人,气量却很小,动不动就发脾气。于是毛泽东用“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来讽劝他,要保持宽阔的胸襟,将眼光放远点,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岂有件件称心之理?“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昆明池水虽浅,但也有它的长处,比如说就很适合观鱼,那种闲情雅致,不正是更暗合了文人们波澜不惊的处世心态?因此佛陀讲,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发牢骚,更不要自以为是,而要向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出家大德法师们虚心求教。这样一来,我们做事就会四平八稳,不容易出错。“戊戌变法”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正因为康梁乃至光绪帝太天真,对困难严重估计不足,结果失败了。 佛陀最后总结说: “当知作短寿相应业必得短寿,作长寿相应业必得长寿;作多疾病相应业必得多疾病,作少疾病相应业必得少疾病……作善智慧相应业必得善智慧。摩纳(年青人)!此是我前所说,众生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不妙。” 这就是佛陀的善恶之业因果报应观。(界定,09.08.13,于南海普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