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B 二、分别六处经

 

  二、分别六处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六内处、六更乐(六触),一一都配合六尘,而分别有喜住、忧住、舍住等十八意行。依此六喜、六忧、六舍,而又有执着与无欲之别,就遂成为三十六刀(有情的足迹。)如能断灭,就成就无量的善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本经中所出现的一组概念(名相):

  1、六处: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2、六更乐:即六触,“更乐”是“触”的异译,即“从过去经验对境界的认识”。六触即眼触(眼见色后的认知)、耳触(耳听声后的认知)、鼻触(鼻闻气味后的认知)、舌触(舌尝味道后的认知)、身触(身体接触后的认知)、意触(意识了别心所念后的认知)。

  3、十八意行:又作“十八受”,即“十八种意之所行;十八种意之作用”,也有译为“十八种心(意)的探究”。此处的“行”应为“伺察”的对译,即“十分专注地观察”的意思。“十八意行”内容为“于六根的每一根,对会使其起‘喜、忧、舍’之所在的境界(即“六境”),作专注地观察”,即“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的总合(此处之“舍”,为“平静”之义,即不喜不忧、不苦不乐)。

  4、三十六刀:将十八意行的每一行再分出“执著”与“不执著”,其相当于南传经文的“三十六有情行迹”。

  5、三意止:又名三念处(住),即三种忆念依止处,三种情形的反应。在本经中,三意止是指:第一,弟子懈怠散慢,佛陀不为忧戚;第二,弟子精进勤修,佛陀不为欢喜;第三,无论弟子或是懈怠或是勤,佛陀既不忧戚也不欢喜,因佛陀处于“如如不动”之中。

  如果我们对上述五个名相大体上了解了,那么对于此经中所讲述的内容,便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在谈到三十六刀时,佛经作如此表述:“三十六刀当知内者,此何因说?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无欲;有六忧依著,有六忧依无欲;有六舍依著,有六舍依无欲。”就是说,六喜、六忧、六舍各自又可分为两种,即“依著”与“依无欲”,通俗地讲,就是执著与不执著(无欲就是不执著)。接下来佛经对它们进行分别解释:

  1、“六喜依著”与“六喜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喜,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欲得,已得者忆已生喜,如是依,是谓喜依著。”此外,像耳、鼻、舌、身、意皆为如此。

  (2)六喜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生喜,如是喜,是谓喜依无欲。”另外,诸如耳、鼻、舌、身、意皆为如此。

  2、“六忧依著”与“六忧依无欲”:“眼见色已生忧,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忧依著:“云何忧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爱色、欲相应乐,未得者不得,已得者过去、散坏、灭、变易,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著。”其余五者亦然。

  (2)六忧依无欲:“云何忧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作是念:我何时彼处成就游?谓处诸圣人成就游。是为上具触愿恐怖,知苦忧生忧。如是忧,是谓忧依无欲。”其余五者亦然。

  3、“六舍依著”与“六舍依无欲”:“眼见色已生舍,当知二种,或依著,或依无欲。”

  (1)六舍依著:“云何舍依著?眼知色生舍,彼平等、不多闻、无智慧、愚、痴、凡夫,为色有舍,不离色,是谓舍依著。”其余五者亦然。

  (2)六舍依无欲:“云何舍依无欲?知色无常、变易,尽、无欲、灭、息,前及今一切色无常、苦、灭法,忆已舍住,若有至意修习舍,是谓舍依无欲。”其余五者亦然。

  对于上述的三十六刀(六喜依著、六喜依无欲、六忧依著、六忧依无欲、六舍依著、六舍依无欲),佛陀认为,它们都是不究竟的,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断灭,做到“灭彼、除彼、吐彼,如是断彼也”。佛陀甚至认为,即使在四处定(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境地上的“更乐”,仍旧需要加以断灭,因为它们都是不彻底的,不圆满的。

  对于自己所说之法,弟子们能不能做到透彻地领悟呢?世尊对此表示十分乐观。他说,“如来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寿活百岁,如来为彼说法满百年”,“彼如来所说法,文句法句观义,以慧而速观义,不复更问于如来法”。佛陀认为,对于他所说的种种法,只要四众弟子能够精勤观察,都能够做到透彻地理解,并如法修行,最终无有疑问,一切都真相大白(“不复更问于如来法”)。因为如来对于“文句法句观义”诸方面都讲得很清楚,关键看你有没有悉心去领悟罢了。

  佛陀在教导弟子修学方面,重点谈到了“三意止”,称“三意止”是“圣人所习”之法,一切证得圣境的得道者们,都会恪守“三意止”。“三意止”的内容是:

  1、第一意止——不为忧戚

  “若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一意止。”佛陀的意思是说,他所说之法,他在教导弟子方面,是毫无保留的,不像拳师教徒弟打拳,总是会留一手绝招,生怕徒弟将来会断了自己的活路——佛陀不需要这样。假如弟子们在闻法之后不用功学习,佛陀不会感到忧戚,因为世尊已经舍离世间,无为无求,他端住于恒常正智正念之中。

  2、第二意止——不为欢喜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若彼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欢喜也。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二意止。”佛陀在这里对我们讲,如果弟子们在闻法后精进修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也不会为此感到喜悦(此处指有贪染的喜悦,与禅定中的“喜”境是两回事)。因为世尊已“舍无所为,常念常智”。

  3、第三意止——不为忧戚亦不为欢喜

  “复次,如来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发慈悲心,是为饶益,是为快乐,是为饶益乐。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顺行,不立于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违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顺行而立于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为忧戚,亦不欢喜。但世尊舍无所为,常念常智,是谓第三意止。”在这里,佛陀明确地告诉我们,无论弟子们不用功办道还是用功办道,以及能否取证果位,都与他无关,他既不忧戚也不欢喜。从境界上讲,佛陀已处于“舍无所为,常念常智”禅定之中,真正做到了“八风吹不动”,不会为世间的喜悦忧愁所左右;从为师的角度方面说,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已经把他的份内该说的法都说了,该做的事都做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我们。至于我们是否“恭敬”、“顺行”、“趣法”、“向法”,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导师(释迦佛)毫不相干。这正应了那句话,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六祖坛经》也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都是指的这个意思。

  最后用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的一段话,结束此文:

  “经言: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谓菩萨但度众生,不复度己。不知己亦众生数也。焉有度尽众生,而独遗自己一众生乎?何得藉口菩萨,逐外忘内。”

  译文:佛经上说:菩萨还没有自度终结(指成就佛道)的时候,就从事着利生度人的弘法伟业。一些愚痴的凡夫看到这句话,就扬言说:“菩萨只要度脱众生就可以了,用不着度自己。”这些愚痴之辈,岂知自己本来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想想看,世上哪有把众生度尽,而自己却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萨度众生为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记了自己内在的修持。

  (界定,09.08.07,于南海普陀山)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C 三、分别观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温泉林天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B 四、意行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C 五、拘楼瘦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A 一、鹦鹉经(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A2 说法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A1 一、分别六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D 四、阿兰那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C 三、阿伽罗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