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二、分别大业经(171)

  说法地点:王舍城竹林精舍

  参加人员:哺罗陀子外道、三弥提、摩诃周那、阿难等人

  大意:本经叙述外道哺罗陀平,向尊者三弥提说他曾面从沙门瞿昙受“身口业为之虚妄,唯有意业为真谛。或者有禅定,比丘入其禅定的话,就无所觉。”三弥提乃斥其为诬谤,并不是佛言。尊者大周那听后,尽告阿难,并同往问佛。佛一一为他们宣说。

  这部经中所讲的,实际上就是关于因果报应问题。有些人对因果理解简单化、机械化,然而并不符合佛陀的本意。我们当代人就更不用说了,既使是原始佛教时期那些经常亲近佛陀的大比丘,也无法把握因果律的真谛。

  有一位叫三弥提的尊者,在王舍城郊外的树林中搭建了一间草舍,住在里面潜心于修行。有一天,一位叫哺罗陀子外道游行于此处,他拜会了三弥提,他对三弥提说:

  “我面从沙门瞿昙闻,面从沙门瞿昙受:身、口业虚妄,唯意业真谛。或有定,比丘入彼定无所觉。”

  哺罗陀子外道的意思是说,他亲自从佛陀面前听闻:身与口二业都是不真实的,虚妄的;而只有意业才为真谛。另外,有一种禅定,如果比丘入其禅定的话,就会专注于禅定之中,不再会有感于其他的事物。

  这种话对不对呢?三弥提明确表示反对:“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为不善也,世尊不如是说。”那么世尊是什么说的呢?三弥提说:“世尊无量方便说:若故作业,作已成者,我说无不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作已成者,我不说必受报也。”

  三弥提的意思是在说:哺罗陀子你不可以这么说,你这样说是在诬谤世尊!世尊对我们说:如果是故意造业,那么以后肯定会受到报应;如果不是故意造业,就不定会受到报应。

  但是哺罗陀子并不同意三弥提的观点,他说自己是亲耳从佛前听闻,岂能有错?在二者相执不下的时候,哺罗陀子就问三弥提:“按你这么说,如果是故意造业,就会受到报应。那么,当会受到什么样的果报呢?”未及三弥提回答,他又问道:“三弥提,你出家学道几年了?”

  三弥提说:“不出家未久,也就是三年而已。”

  此时,哺罗陀子不再与三弥提争辩了,他心想:刚出家三年的年青比丘,就开始如此偏袒他的导师,更何况那些出家年数多的长老比丘呢?还不是趁早离开吧。于是他一声不吭,站起身来扬长而去。

  三弥提与哺罗陀子之间所争辩之事,被住在不远处的摩诃周那听到了。估计他也搞不清究竟哪个说法正确,于是他就将争辩的内容告诉了阿难。看来阿难也摸不着头脑,于是就与摩诃周那一起,前去佛陀之处讨教。

  当佛陀听了阿难的汇报之后,便说:“这个三弥提比丘,真是痴人无道。”于是佛陀评价道,这个哺陀陀子外道,没有把话讲清楚,“问事不定”,断章取义。因为每种回答,都要具体的说法语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是不对的。而三弥提比丘呢,则把话说得过于绝对了。

  此时,阿难对佛说:“世尊!若三弥提比丘因此事说:所有觉者进苦,当何咎耶?”在这里,阿难是借着三弥提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

  佛陀此时便对在场的比丘说:“你们看看,连我们的阿难比丘也开始犯糊涂了!”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哺罗陀子的说词:“身、口业虚妄,唯意业真谛”;“或有定,比丘入彼定无所觉”。佛陀对此的分析是,实际上哺陀罗子外道在请教有关三觉(即三受)的问题,即乐觉、苦觉和不苦不乐觉。对于这个问题,三弥提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若故作乐业,作已成者,当受乐报;若故作苦业,作已成者,当受苦报;若故作不苦不乐业,作已成者,当受不苦不乐报。”就是说,如果故意造乐业(苦业、不苦不乐业)的话,并且用身口意三种方式去完成的话,那么就会受到乐报(苦报、不苦不乐报)。世尊说,如果当时三弥提这样回答,那么哺罗陀子外道便会连正眼也不敢看三弥提,更不敢问其他问题了。

  接下来,佛陀具体谈到了有关“业”的话题——

  1、“或有一不离杀、不与取、邪YIN、妄言,乃至邪见,此不离、不护已,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中。”

  2、“或有一离杀、不与取、邪YIN、妄言,乃至邪见,此离、护已,身坏命终,生恶处地狱中。”

  3、“或有一不离杀、不与取、邪YIN、妄言,乃至邪见,此不离、不护已,身坏命终,生恶处地狱中。”

  4、“或有一离杀、不与取、邪YIN、妄言,乃至邪见,此离、护已,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中。”

  佛陀事实上所列的因果报应的四种类型。我们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但是佛陀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一种对因果律的机械理解,比如说:

  第一种,有的人活着干尽坏事,死后却得到了好报(生善处天);

  第二种,有的人一辈子尽做好事,死后却堕入地狱之中;

  第三种,有的人活着时尽做坏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

  第四种,有的人活着的时候尽是行善,死后得生善处。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都是认可于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形,而对第一、第二种很不理解。有的人一辈子心肠好,尽做善事,本人也很努力,可是一辈子尽是受苦,事事不如意;而有的贪官污吏、市井恶棍坏事做绝,却一生衣食无忧,吃香的喝辣的,过得很滋润。于是很多人想不通了,开始怨天尤人,认为苍天无眼,世道不公。其实苍天有眼,世道也很公平,只是我们肉眼凡胎,瞧不出个究竟来而已。

  对于以上四种情形,佛陀说:

  第一,有的人活着是五戒全犯,可是死后得生善处。用天眼去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原来此人还没有遭到报应,他以前所修的善业还没有享受完。

  第二,有的人一生严持五戒,死后却堕入恶处。用天眼观察的结论是:此原来该受的恶报,却没有报尽。

  第三,如有人屡犯五戒,死后转生地狱中。用天眼观察的结论是:此人恶报已至,无法逃脱应得的报应。

  第四,如有人毕生持守五戒,死后投生善处天上。用天眼观察的结果是:此人福报因缘已经成熟,这是他应得的善报。

  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因果律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决不是我想像中的那般简单。因果既有连续性(比如现世现报),也有非连续性的一面(比如恶人得好报,善人得恶报)。但是,若将之放在大三世因果方面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则不是会错的。因此我们往往在后面又加上两句,叫“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样理解才是正确的。

  对于上述的四种情况,佛陀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列举了种种为他同意的或为他不同意的种种见解。并且,佛陀对于以上的四种情况,为我们作了正确的分析:

  第一种,不持五戒却上生于善处。佛陀说,造成这种原因在于后报业的缘故,即来生不一定随报恶业,故作恶后,可能会得生善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此人虽说一生为恶,但在临死之时,却心生善念,这种心所与正见相应。因此中国佛教的净土宗注重“临命终时,一心不乱”。

  第二种,有的人持守五戒,却死后堕入地狱。这里面的情况同样复杂,只能用后报业来解释。当然,有的人一生行善,临死之前却动了邪恶的念头,如此一来照样会下地狱。

  第三,有的人一生干坏事,死后堕入地狱。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他一生干坏事的报应,也有可能是前一世干坏事的报应;当然也有可能是临命终时仍是恶心不改所致。

  第四,有的人一生为善,死后上生天界。同样,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今生为善的应得善报,也有可能是往昔世所积善行的结果。自然,也不排除其直至命终之时,依然保持善念,与正见相应的缘故。

  最后,佛陀用果实是否成熟来形容因果报应问题:

  1、有的看上去熟透了,实际上并没有熟透;

  2、有的看上去没熟,实际上却熟透了;

  3、有的看上去没熟,实际上就是没熟透;

  4、有的看上去熟了,实际上就是熟了。

  (09.08.14)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A 一、心经(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B 二、浮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五)~C 三、受法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六)~B 二、说 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六)~A 一、行禅经(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A 一、鹦鹉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C 五、拘楼瘦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B 四、意行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温泉林天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C 三、分别观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