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处经 |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处经
二、念处经 说法地点:拘楼国的剑磨瑟昙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三世诸佛都皆断五盖,而住于四念处,而修习七觉支,而得无上的正尽觉,并广明四念处。 所谓“念处”,也可称为“念住”。所谓“念”,是针对我们的心理意识而言,即为能观之智;所谓“处”,是我们意识所感知的对象,即以智慧观察对境,从而产生对被观察的对象产生并留住于意念。一般而言,念处就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四念处”,即身、受、心法四种念处。当然,也有三念处、六念处之说。三念处是指佛所特有的功德,即:弟子等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不因此而暗自欢喜,失其平静心;弟子等若不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亦不因此起忧愁,而失其平静心;弟子等或热心闻法、行正教,或不热心闻法、行正教,如来皆不起欢喜或忧愁,而失其平静心。至于六念处,即“六不退法”,《长阿含经·游行经》对之有所分析,分别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以及念天。从一般意义而言,我们所说的念处,就是专指四念处。 佛陀在经文的开头,就说明了修习四念处的重大意义:“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那么,如此重要的道法,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四念处。他说,无论是过去诸如来,还是将来、现在诸如来,都是通过修习四念处而断尽烦恼,获得解脱的,“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这里是从四念处在诸法中所处的殊胜地位而言。 那么,四念处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它们分别是“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具体分解如下: (一)观身如身念处。共分为十八念身,分别是: 1、作为比丘,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寐则知寐,眠寐则知眠寐。 2、作为比丘,应正知其出入,须善观分别,所谓屈、伸,低、仰,要有仪容,有庠序(次序);对于袈裟、衣钵等器物,都要知晓其规矩;对于行住坐卧,眠寤语默,都应正确知道。 3、作为比丘,如果生恶不善之念时,就以善法念,去治断,去灭止它。 4、作为比丘,应将上齿与下齿相合,舌头逼在于上腭,以心而治心、治断、灭止。 5、作为比丘,对于自己的呼与吸以及呼吸时的长与短,都应当知道得清清楚楚。 6、作为比丘,由于证知初禅而获得离生喜乐地,以此来渍其身,润泽其身,普遍而充满。 7、作为比丘,由于二禅获证的定生喜乐地,以此来渍其身,润泽其身,普遍而充满。 8、作为比丘,由于三禅(离喜妙乐地)而获证喜乐,以此来渍其身,而润泽其身,普遍而充满于此身中。 9、作为比丘,游止于第四禅的舍念清净之地当中,以清净心而没有一处不周遍。 10、作为比丘,应念光明之想,应善受而善持,善忆其所念。前念、后念、昼时、夜间、下面、上面都保持一样。像这样的不颠倒,心里没有缠缚,而修光明之心,其心终究不会被黑暗所覆。 11、作为比丘,应善受其观相,应善忆其所念。 12、作为比丘,对于此身,应随着其所住,随着其好恶,从头至于足,都观见为种种不净之物之所充满。 13、作为比丘,应观察此身中的诸要素: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等六大要素组合而成。 14、当比丘的,应观察死尸渐次腐烂的情景。见此情形,应自为比。 15、作为比丘,应观察思惟荒冢里的骸骨,然后以其比喻自己。 16、作为比丘,看见冢间的遗骸破烂腐朽之状,见后应以自比。 17、作为比丘,看见荒冢遗骸骨节都散落在地,应以其自比。 18、作为比丘,看见冢间遗骨之状,其白如螺,其青如鸽,其赤如血,都腐坏碎沫。见此情景后,当以自比。 (二)观觉如觉念处。觉即为受,故觉念处亦称受念处。 什么叫做觉念处呢?就是说作为比丘,当感受乐受之时,便知道为正在受乐受;当感受痛苦之时,便知道为正在受苦受;当感受到不苦不乐之时,也如实知道。此外,像感受到乐身、苦身、不乐不苦之身;乐心、苦心、不乐不苦心……以及在感受到食、欲等方面,都会如实感知。在感受的同时,自然后引起意念上的分别和反应。可以说,无论在苦与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面前,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为自己的虚幻感受所左右。这就叫做受念处。 (三)观心如心念处。 作为比丘,在未成就道业之前,都会有欲心的生起存在。如果欲心生起之时,比丘们切勿昏头错脑,而对欲心应该如实而知道;对于自己没有欲心生起时,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像对于那些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等,也都要如实而知,时刻省察自己的心理状况。佛陀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对我们说,如果我们时刻保持一颗上求解脱之心的话,那么就自然地对自己的修行状态作出准确的把握与了解;倘使不求上进,安于现状而无意于解脱,那么自然就无法生起解脱之心来,对自己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自然就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因此,比丘对于自己的内心,要作周到细致的观察,要做到观察内心如心,观察外心如心,立念在于心,而有知有见,有明有达,这就叫做比丘之观心如心。 (四)观法如法念处。对于法念处,经中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关于对六根缘六尘的观察。眼缘于观色,而生内结。作为比丘,如果内心实在有结缚的话,就应对自己内心结缚情况知道得很明白;如果没有结缚的话,也如实而知。此外,对于内结的未生与已生起,或生起后又来除,都知道得很清楚。以此类推,像诸如耳、鼻、舌、身、意等,也都如实而知。对于这些话我们可能会领会不透。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具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根。此六根都会产生一定的认识活动,即生起六识;而此六识是缘于六境而产生,比如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等等,都会使我们的心理意识产生反应。故六根六识缘于六境(六尘),即眼缘色境,耳缘声境,鼻缘香境,舌缘味境,身缘触境,意缘法境。此处的“香境”,并非单纯指香味,而是泛指自然界的一切气味。 2、关于对五盖的观察。此处谈到的是五盖,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等五种覆盖我们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的五种障碍。作为比丘,内心有欲、无欲;未生之欲、已生之欲、生起后已灭之欲,都能做到如实而知。以此类推,比丘对于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等,都能够做到如实观察。这叫比丘观法如法。此处的“疑惑”,主要是指对佛法的疑惑。 3、关于对七觉支的观察。七觉支的内容是:①择法,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②精进,即以勇猛心而力行正法;③喜,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④轻安,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⑤念,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⑥定,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⑦舍,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经中说,作为比丘,对于内心有无念觉支,是否生起念觉支或无念觉支,都能如实而知。 在经文最后,佛陀对弟子们说,如果比丘、比丘尼在七年当中,立其心而正住在于四念处的话,那么这些比丘、比丘尼们必定能证得二果,即四果阿罗汉或三果阿那含。不要说七年,就是哪怕是持守一年、七个月、七天乃至一天一夜,都能够证得此二果。更退一步说,如果比丘、比丘尼能在须臾之间立其心而正住在于四念处的话,也同样能获得道业上的大成就,“彼朝行如是,墓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由此看来,修习并安住于四念住(四念处),所获得的收益,将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最后我再来总结一下。所谓四念处,就是观身、观觉、观心与观法。对于观身,分析得很具体,共细分为十八观身法。这十八种身念法所含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比丘的行、住、坐、卧以及一切行为与意念的活动范围。如果我们细加分析,即可得出,对于身念处,经中将落点放在了“不净观”之上,即我们平常所讲的“观身不净”。进一步说,佛陀之所以强调修习四念处的重要性,关键是对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法。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修习四念处,安住于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顺便提一下,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十七道品都是小乘根机人所修,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就是大乘佛教的慈悲度人精神。但是,无论是做人还是修行,我比较注重于脚踏实地,要务实,不要务虚。加强自己素养的提高与完善,这样才能使我们不浮躁,不空想,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利乐有情打基础。实际上,四念处所对治的,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犯的毛病。比如说,过于关注于物质生活,对于名闻利养拿不起放不下,祈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升官发财、长命百岁……凡此种种,都是四念处需要对治的内容。四念处看似简单,其实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将会觉得它们非常实用,非常具有针对性。修习四念处,我们将受益终生。 那么,经中在论及四念处的同时,为什么还要提及七觉支呢?因为七觉支是四念处的修行升华。修习了四念处,再来修习七觉支,我们的修持境界将会更上一层楼。(09.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