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恒持剎那初发心 |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恒持剎那初发心
心啊!我们心心念念,到底是为自己的心欲在计量,或者是为普天下众生在思量?就是只在这一念心。善念为天下众生,我们的心量就可以时时开阔,若是为自己在计量,那我们的心就会很窄、很小,容不得人与事。同一个念,你要用在开阔,或者是要用在很狭小呢?这要看大家发心,是不是有把握那分宏愿的心。所以,【无量义经】这么说:[无量大悲救苦众生,是诸众生真善知识,是诸众生大良福田]。 这很清楚,【无量义经】的文字很浅显,而且是时时都可以入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能够入于人群,在人群中我们可以普遍做人人的善知识,这就是如何佛法可以入人群的方法——唯有这一念大悲。大悲心不忍众生的苦,我们所苦的是众生的苦,不忍心众生苦,所以我们能做为众生的善知识。他想不开,他有困难,我们自己所了解的事情,赶快去肤慰、去开导,这就是众生的真善知识,是无所求的付出。这就是像我们说过的,灯灯相传。我们的心灯既然是点燃了,当然我们这支烛、这盏灯,我们可以再点给别人,我们还可以去到他黑暗的心地为他点燃,这就是真善知识。 也是诸众生的大良福田。大良福田,我们人人都有一片心地,我们若不懂得好好耕耘,这片心地就荒废掉了。菩萨知道这片心地在荒废了,菩萨会很自动去开导他,将他引导向于正道,正思、正法、正见,让他懂得回归自己的心地去耕福田,来福利众生。这个福田不只是自受用,也能够让人人去受用,这叫做福田。 再来说,[是诸众生不请之师,是诸众生安隐乐处,救处、护处、大依止处]。 这就是我们发愿,为天下众生的苦难,不必他来请我们,我们自动自发到他的地方。所说的苦难,除了有形物质世间的苦难,以及无形的心理苦难,这都是称为苦难。看,多少多少人间菩萨,不管如何辛苦,不顾自己的危险,哪一个地方需要物质,生活中有困难,就送到达,这就是不请之师。知道哪个地方有人看不开,封闭了自己,怕他想不开,想尽办法要如何启开他的门,这都叫做不请之师。能使众生安心,安稳乐处,这就是我们来人间最大的目的,能让人人得到安稳。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心,心态若改变,一个家庭就平安;社会很多的家庭,人人改变,就是社会祥和;每一个国家社会祥和,就是天下无灾难。这都是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不断来建设,建设人与人的因缘,建设人与人的心地,建设器世间的环境,自然从内到外都可以平安祥和,这样就是安稳乐处。这就是世间,来到世间做一个救世者,来保护大地众生。这是人人都做得到,人人都可以与佛同等,救世、度众生,尤其是能够给人人做[大依止处],众生所依靠。这应该大家都听得清楚。 这是佛陀的心怀,他的心中所要畅演,所要说的话,希望人人做得到的事情。因为,世间多苦难,心灵的苦难、生活的苦难,不管是心理或者是器世间,物质世间的苦难等等,只要我们这些事情能了解,做得到,只是心的一念大悲,这念大悲心一发挥出来就是无量。一生无量,无量从一生。只是不忍心众生的苦,[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这念心叫做大悲心。这是佛陀已经放在内心很久的话,要对大家说,所以还没有说【法华经】之前,就是[离言法华]、【无量义经】一一开演出来。所以我们对【无量义经】应该要很重视。 那【法华经】,前面的(经)文已经说了,说到日月灯明佛他开始坐道场,已经[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在那里放光现瑞,坐在那里多久的时间呢?六十小劫。六十小劫是很长喔!大家知道吗?这个[劫],叫做[劫波],六十小劫,那就是很长时间。坐在那里六十小劫,大家觉得怎么可能?佛陀在那里坐,这样坐下来之后,现瑞发光,光照耀东方万八千土,那个光明能够照得那么远,万八千世界。这都是在形容,形容佛陀的心无量,不管是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都是无量世界,表示佛陀心灵的开阔,所以这是佛心的形容。 [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这就是要说在那个地方,大家坐在道场上,看佛的庄严相,佛的身光,现瑞发光,大家的心都很宁静,佛心、众生心契合会归一心,这就是表示听经的人也是一心一志将要听经。这中间就知道那个法会上,时间也是很吉祥,也是充满了祥和瑞相,所以大家坐在那里身心不动,同样六十小劫。 大家还记得吗?大乘经,已经在佛的心怀保护了很久的时间,就是在等待时机。既然妙光菩萨出现在道场,日月灯明佛就藉妙光菩萨的智慧来示现,要跟大家说,让那些人,有声闻、缘觉的人能够听,能够相信。 ⊙此妙光菩萨,日月灯明时,以菩萨而示现声闻者。 因为妙光菩萨是大众中人人所相信,是智慧第一的菩萨,就是现在释迦牟尼佛道场中的文殊菩萨,所以藉这个人来对机说话,这样全体道场中大家都能够了解。这就是佛陀的方便,藉这个空间、时机向人说话。这也是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要三合一,因缘才能够成熟。 所以这个地方所说的,劫有大小之别,小,小到什么程度呢?短暂的[时]。就是[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每一个人起一念心,是不是很快呢?跟你们讲:菜园。你们的心有没有生起——菜园在哪里、方向在哪里,菜园在那里,现在长得什么样。每个人这念心这么快生起。这是在那个时间,在我们的心念里,在[六十念中之一]。这样,你们想是不是很短的时间呢?非常非常毫秒、飞秒之间,这也是算时间。 时间,从极短说到极长的时间,所以这个[劫]是一种形容,可以从极短时间为起点,一直到最长的时间。一小劫是一增减劫,这里有六十个增减劫,叫做六十小劫。 ⊙劫有大小之别,此云小劫,或指一年,或指一若干时,为一小劫也。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 佛的心灵世界,就是从极短一直延续到极长。因为极短,就是人人本具,人人的心理都有。[这么好,我也很想要做。]这在极短的时间发心。发心,这念心是很短的时间,我们有把握住吗?一念好心有延续下去吗?若延续下去,一念心,就能是长时间的支持下去。常常我不也这样说吗?[把握当下,恒持剎那。] 这个剎那这念心发起来,你要好好把握持续下去,当下你起了那一念心虽然是很短暂,你若好好把握,就是很长久的时间了。 记得当时,见到师公那时候,皈依只有六个字,[为佛教,为众生]。这么短的六个字,当时心起了动念:我愿意!那个[愿意],把握那个[剎那],我的心在剎那就将它收进来了,这剎那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说起来,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起那一念心而能够维持下去,时间就长了,日日都是历史。这就是[劫]的意思。 所以俗话说:[这一劫若过得去,就千秋百岁。] 真的,我们做好事情,若遇到困难就放弃了,退道心,就夭折掉了。若遇到困难,那段时间若能够克服过去,一劫若过了,就能千秋百岁。这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的心念要顾得很好。每天都对你们说,要顾好我们的心,就是在顾念念的时间。每一个念,最极短的时间是六十念之一,那么短的时间。所以我们那么短的时间,要很长的延续下去,那是不简单喔! 所以[时],看我们是要用长,或是要用短?要指一年呢,或者是指若干时?这[一小劫],看看我们用什么心态来用时间,时间可以很快地过去,时间也可以永恒地常住下去。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