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及其启示(张慧彦、郭彩琴)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及其启示(张慧彦、郭彩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4 期

  古代印度的教育主要是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与婆罗门教育的贵族性相比,佛教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平民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一、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社会基础

  佛教是根植于婆罗门教的宗教,它与印度河流域的土著达罗毗荼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离不开对古代印度社会的考察。

  公元前2000 年前,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建立起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和文字,前2300–前1750 年间,当地土著居民造就了“哈巴拉”文化。约在公元前1400 年中亚游牧部落雅利安人的游牧文化逐渐转化为农耕文化,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发展为印度–雅利安文明。此后奴隶制不断发展,从公元前1000 年到前600 年,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4个等级,按高低依次是: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农民;4)首陀罗,即奴隶和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前三种为再生人(即通过法礼可以得到第二次生命),首陀罗为非再生人。在古印度的这种种姓制度下,产生了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是由于人们对婆罗门教育的对抗和对佛教“普渡众生”的教旨的向往而产生的。

  公元前6 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是婆罗门教育。当时的教育事业掌握在婆罗门手中,能接受教育的只有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种姓的人,教师也只有婆罗门人才能充当,其他两个种姓的人都没有这个权利。一个吠舍种姓的人,就由于学习《吠陀经》(雅利安人的圣书,为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是统治阶级崇奉的经典)而被割掉舌头。婆罗门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婆罗门为教育的最高使命,因而具有强烈的贵族性。当时学校并非为一般平民开设。

  佛教是植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公元前4 世纪的孔雀王朝,强大的奴隶主专制政权控制了广大国土,作威作福,因此阶级对立日益尖锐。不但首陀罗和奴隶饥寒交迫,难以生存,原属再生种姓的吠舍也沦于受剥削受压迫的行列。越来越多的人不满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感到生存就是烦恼痛苦,于是开始了反种姓制度的运动。佛教应运而生,佛教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

  佛教不同于婆罗门教的地方主要是带有民主色彩,稍微冲淡了种姓区别。佛教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号召,为抑制婆罗门种姓的无限特权而力言众生平等。佛教强调人的品行,而不强调人的出身,因此佛教教育不存在人的种姓的区别。佛教的这些主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二、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

  佛教教育的平民性主要从与婆罗门教的比较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的普及性

  一些婆罗门教师只教授婆罗门种姓的学生,即使允许其他种姓的学生入学,他们仍被认为没有婆罗门种姓高贵。佛教教育的对象则包括一切众生,认为芸芸众生在灵魂上是平等的,都有可能去求得解脱,对于被摒弃于精神慰藉之外的人们给予了取得精神慰藉的权利,不再把这种权利仅仅局限于婆罗门和其他再生种姓的人。认为招收学生,不应该建立在家庭背景或种姓的基础上,而应视学生的个人能力而定。因而佛教教育的对象来自所有种姓。另外,婆罗门教育排斥妇女就学,因而女性得享文化教育者凤毛麟角。佛教却为妇女广设尼庵,讲授教义和供其修行。这样佛教教育就扩大了教育对象,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办学规模的广泛性

  婆罗门教育的实施场所是在一个教师的家庭或其附近建立起来的,是个别的、规模很小的教育机构。大多数佛教教育机构则包括上千名学生和许多老师,佛教的寺院是具有现代大学模式的联合教育机构。婆罗门文化建立在个别学生制度和一定的师生观念基础上,而佛教教育则是建立在有许多这样的个别学校所组成的大的寺庙的基础上,由众多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并且鼓励学生从事广泛的、集体的学术活动。

  (三)教学用语的大众性

  婆罗门教育以梵语为教学用语,梵语是当时上层阶级的语言,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习得的。佛教教育用巴利语和其他大众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巴利语原为古印度的一种语言,现为佛教的宗教语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佛教教育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和民主性。

  (四)教育目的的普渡众生性

  婆罗门教育旨在维系种族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而佛教的教育目的是用佛教思想影响社会和年轻一代,它号召人们消除欲念来解除饥苦、避免轮回浩劫,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旨在普渡众生。佛教广泛培养僧侣,寺院学校也逐渐接纳世俗学生。

  三、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启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佛教徒处于人类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一定意义上,佛教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重大变革和系统总结,它成为当时印度文化的代表,几乎涵盖了当时整个印度的社会生活,对于以后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教育对象的普及性对现代普及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古印度佛教教育的对象来自于所有种姓,也就是说它不讲求出身门第,一切从事禁欲生活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我们今天也提倡“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富贵贫贱都可接受教育,而且国家还普及义务教育,并大力资助一些因贫困等原因不能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说古印度佛教教育对象的普及性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不生不灭”的自由,那么现代教育的普及性则更强调每个人都有获得全面发展的自由。虽然两者要达到的教育最高境界不同,但是在强调接受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从这个角度看,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对于促进现代教育普及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教学语言的通俗性可对当代教师有所启发。古印度佛教教育主要以大众语言为教学用语,尽管高等教育也使用梵语,但普通学科都是用通俗的巴利语进行教学。我们现代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运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话,这也是由于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其三,佛教教育教学方式的亲和性,对于现代教育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佛教教育严禁对学生进行肉体惩罚,教师和学生在遵守严格的清规戒律的基础上,都同样过着自律的生活。师生关系非常密切,教师视学生如儿子,学生视教师如父亲,表现为一种亲人般的师生关系。我们今天的教育禁止体罚学生,提出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培养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弊端

  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对现代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它所具有的一些弊端也值得我们警惕。

  一是教育科目过于单一。佛教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因而对职业、工业和技术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佛教教育中,冥思宗教知识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它蔑视家庭生活,要求佛教教徒不结婚,完全投身于佛教事业和教团活动,这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是教育目的过于消极。佛教为着解脱现世生、老、病、死的痛苦,让人追求“涅槃”,弃绝世间享乐,即灭绝尘世之苦和拔除轮回之劫而永归于“圆寂”,即死为无尚幸福,遂叫人忍受奴役而逃避世俗。从这个角度看,它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教育是格格不入的。今天的教育是要使广大人民通过接受教育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

  三是教育内容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古印度佛教教育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它操于宗教之手,成为神学的附庸,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因此,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统治阶级假借神的旨意来愚弄广大人民的一种政治手段。我们今天提倡教育“平民性”,主要是针对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社会阶层或群体的人们不能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教育鸿沟越来越大的现象。今天提倡教育“平民性”,可以从观念上传播“人人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的思想,从实际上纠正贵族教育、豪华办学的弊端,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从而使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使社会得到全面进步。

  总之, 对古代印度佛教教育的平民性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不能由于它是宗教教育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不加批判地无限夸大它的价值。应该在批判的基础上挖掘它的积极性,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长纯.世界教育大系:印度教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前五篇文章

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佛教的“不邪YIN”戒与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黄小平)

清代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庙扎仓教育(哈斯朝鲁)

从赕佛到现代佛教教育的跨越——对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教育的

善昭的禅教育思想(闫孟祥)

 

后五篇文章

佛教教育价值取向辨析(净因)

中国近代佛教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耿敬)

大安法师:贪便宜就是招感吃亏

净界法师:没有一个东西是,离开你这一念心另外存在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一句话(星云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