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辨中边论·相品》虚妄分别浅探(释圣钦) |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辨中边论·相品》虚妄分别浅探(释圣钦) 《辨中边论·相品》虚妄分别浅探 编辑:释圣钦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根据《辨中边论·相品》的两首偈颂,来探讨虚妄分别之要义。首先概述《相品》之重要地位,及本品安立虚妄分别与空之要义;其次论述虚妄分别之性质,说明只有认识到虚妄分别非有非无之特质,方能建立起世出世间之染净因果;接着通过虚妄与三性关系的分别论述,勾勒出吾人所处之现象界与真实世界的整体的轮廓,说明虚妄分别之二取性永无所有、毕竟是空;现象界本就存在于真实界之中,真实界即蕴涵在现象界里,也就是虚妄分别与圆成实空性二者密不可分。由此也可令吾人认识到空性的真理,其实就存在于一切诸法当中,离吾人并不遥远。由此说明通达本品依虚妄分别为中心,所建立起的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观对吾人修学佛法、悟入诸法实相、转染成净之重大意义。 关键词:虚妄分别二取空三性 作者简介:释圣钦,闽南佛学院2005届研究生。 《辨中边论》是唯识宗的重要依据论典之一,由偈颂和长行两部分组成,分别由弥勒菩萨和世亲菩萨所造。作为初期大乘瑜伽论典,本论首要关心的即是中道实相的问题,故本论乃是一部遍遣边见邪执、彰显圆满唯识中道义理的宝典。即其主旨就是要清楚划分中道与边见,以开显唯识之中道观。此外,亦有谈论到依循中道之修行以及所证之果等问题,告诉吾人,修行和证果必以正确地掌握中道的义理为基础,故明确地开显唯识中道观就是本论的旨趣。 而要想对本论的唯识中道观达到明确的理解,必须得把握住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也就是虚妄分别、二取、空等。因此,本文将就其中最关键的概念——虚妄分别作一浅探。因为在本论《相品》中,论主是以虚妄分别为中心,广论虚妄分别和空性的概念,并由虚妄分别和空性二者的关系建构出三性思想,从而建立起了圆满的唯识中道观;又通过对本论的学习可知,二取可以说就是代表着现象世界,即世间;空也可以说就是代表着超越的清净世界,即出世间。而虚妄分别就是联系着两方面的关键纽带,故深入探讨虚妄分别对吾人能达到处中修学转染成净具有重大意义。一、本论《相品》地位及其重要性 (一)《相品》大意 本论《相品》共有二十二个偈颂,主要是依三性来辨明一切有为与无为、杂染与清净的诸法的体相。初十一颂是辨虚妄分别,依九相诠妄以立染,显虚妄分别之有。如释论说:“此前总显虚妄分别有九种相:一有相、二无相、三自相、四摄相、五入无相方便相、六差别相、七异门相、八生起相、九杂染相。"后十一颂辨圆成实,依五门诠空以立净,显有所知空性。如颂说:“诸相、及异门,义、差别成立;应知二空性,略说唯由此。"染净相是一切相的根本所依,故本品所阐之虚妄唯识相的依他起与真实的空性,对吾人正观诸法实相、了境不谬、依中道观起行等皆具有重大意义,故本论将《相品》居于首位辨别,并且本品也是整个《辨中边论》中最关键的一品,在本论中地位极其重要。 (二)本品安立虚妄分别及空的重要性 本品所安立虚妄分别可谓具有重大意义,即论主借用虚妄分别的概念为唯识立义,从而建构起了唯识总的思想体系。论中极力强调虚妄分别是有的,亦为后人认定唯识学派就是有宗之旗帜,奠定了功不可没的基础。而其空性的设立,乃论主为瑜伽行派的中道思想作铺垫,是为有宗的有作平衡调和的作用,让有宗不至于落入执有之边见,期能走向中道之路,此亦是空性在唯识思想上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初期瑜伽大乘不共法的重要资料。 (三)本品第二、三颂的重要地位 又本论所辨的中道义理贯彻于全论的各品之中,但最扼要而重点辨明的即是《相品》中的第二、三颂。颂说:“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颂文虽然只有八句,照世亲菩萨论中所释,此两颂是显示虚妄分别的有相、无相两方面,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其指出了现象世界的本质,以及将空、二取和虚妄分别关联起来,由此不单可令吾人见到虚妄分别本身的意义,更可知道它在世间和出世间的作用和所处的重要位置。 又此二颂已对本论所诠辨的中道义理作了透彻地辨明,而且成为后期法相宗诸论师们阐述中道义理的原则性的根据。故这两个颂文,在法相唯识学的典籍中和法相唯识学的理论体系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若学人能通过论文的精神把握此二颂的意义,即可把握住本论所辨中边之义理。 二、虚妄分别之性质 (一)虚妄分别与识的关系 关于虚妄分别的性质,本论《相品》第八颂有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唯了境名心 ,亦别名心所。” 《成唯识论》卷八中亦云:“有漏心等,不证实故,一切皆名虚妄分别。”〔1〕由此可知,虚妄分别就是妄识,妄识的存在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心和心所。而心是了别总相,心所了别总相和别相。众所周知,唯识宗是以五位百法来归纳一切法,百法不离识,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和无为,此五位百法分别是识的自体、识的相应、识所变、识的分位和识的真实性。而这些又都属于虚妄分别的分位差别相,因此,虚妄分别可以说是摄尽一切诸法,将一切法高度概括为心和心所两种,以心为主,心所为辅。亦即是作为识的自性,站在唯识的立场,此虚妄也分别担负了宇宙一切法的缘起流转,亦即一切法之所以能够影现须依赖于虚妄分别。因此说,虚妄分别是本论描述心识的性质,并藉此交代世间万法的存在的根本命题。 (二)虚妄分别有而非真 1、虚妄分别有 上文所云,虚妄分别就是妄识,那么虚妄分别的妄识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呢?本论告诉我们“虚妄分别有"。也就是说,妄识作为缘起的现象是有的,妄识的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当妄识活动时,以见分和相分两种形态出现。见分是似能取,相分似所取。这依他起的似能取所取相是有的,因为这能分别的妄识,虽然是依因托缘而生起的依他起法,但有体有用,能分别取境,能生起计执,故说它是有。而此有漏的心心所法乃属于染分依他,如其显现生起,非真非实,故说它是虚;是颠倒错乱,故说它是妄;因此总说三界有漏心心所是虚妄分别。此虚妄分别虽是颠倒错乱、显现非真,但有其幻相体用,非如妄情所计虚妄分别的识上,能取的实我,及所取的实法如龟毛兔角体用俱无,故颂云“虚妄分别有"。 2、依虚妄分别辨无相 本论认为妄识以虚妄分别为性,其起分别时必须有所分别的对象(境)和能分别的识,两者和合,才能成其为分别,所以识有见、相两分。但是二分浑然一体,总唯是识,非离识有实镜为所取,亦非离镜有实识为能取,故论云二取是空。然而二取的空性即是识之本性,与实相互融而同是有法,唯有依识的似二分而妄执为实有的能、所取才是空无,故此论特为显示“于此二都无”。而吾人想要彻底了知二取空,还必须深达唯识无境与万法唯识之理,以令吾人通达二空之所由。 (1)唯识无境:《辨中边论》颂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此颂显示境由识变,而能变境之识有三,即唯识宗所言之三能变:一是第八阿赖耶识,也就是根本识;二是第七末耶识;三是前六转识,也就是了别境识,第八阿赖耶识含藏诸法种子,即“功能差别"。在其活动时,由内可以变现似所取的自根身。有情之间,其身的扶根尘,亦可以互变。此识由外可以变现似所取的器界(大自然界),为有情所依。因此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主要是第八识所变。第七末耶识依第八识中自种即八识现行而生,又转过来,缘第八见分,此识恒与我痴等四烦恼相应,爱执第八识为自内我。而前六识生时,是依第八识所变的色境为本质,而随其所应各别变似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自所缘境。此六识了别境相极为粗显,与第八、第七两识了境微细有所不同,故特名了别境识。此即颂中“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之义。诸识所变的境相,是识相分,故似境而实非境,所以颂言:“此境实非有",即无实境为所取,故亦无实识为能取。如《成唯识论》云:“即无识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此正是显示颂中“境无故识无"之义。由此唯识无境的道理,可以令吾人更能深刻的了知能、所二取彻底是空之义理。 (2)万法唯识:所谓万法唯识者,《瑜伽师地论·抉择分》说:“相由识生,亦由先分别起。"此显一切诸法,皆由内识分别执著所引生,同时也意味着由内因缘生一切法,而成万法唯识义。内因缘,也就是能生诸法的因缘皆不离识而有的如幻诸法,是非识外别有的实法。诸识以虚妄分别为性,有妄分别既有颠倒妄想执著,而又特别表现在第六、第七两识上。此二识缘识所变似境,又是与无明邪见等的烦恼相应时,便妄执为有实外境,即执有种种实我、实法。由于我法分别的熏习,即有二取习气。执境为实,而起惑造业,由业熏习,便有业习气。习气即种子,是升起一切现行法之因;现行诸法有助生的功用,是生起诸法的缘。由此内因缘力能生一切,而万法唯识之理即成。诸识之生,即以本识中自所熏种为因,余种所生之现法为缘而生。其所变境,亦是随一部分二取习气及某些现法为因为缘的势力而变现。从因缘生的法随因缘生灭,随因缘有无,随因缘变异,不但无实体,亦且无定相,何况法由内因缘生,即是以妄引妄、以幻生幻,而无一实法可得。故识由缘生,生空无性;境由识变,如幻无性,而实境,实识皆不可得。所以能、所二取毕竟是空。 综上可知,通过识从缘生和境由识变可以说明一切有为法如幻非真,不是全无,亦非实有。也就是似二取即似我、似法的似外境,如水月、阳焰,有而非真;似二取即实我、实法的外境执,如龟毛兔角,全假非实。如是则彻底破能、所二取之执,而丝毫不损于诸法性相之有,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全属中道了义之教。所以吾人若能依本论所显示之二取空来修学,即可随顺唯识的中道要义,遣除实有我、法之倒执;不堕空、有两边,善顺般若,妙契佛心,自能悟入清净无相之唯识性。 因此,唯识宗认为,由有此虚妄分别,才可以建立起有情的烦恼系缚、生死流转,正因为有此虚妄分别,才可以建立起有情之净道修习、涅证得;染净因果依此而得建立。若不许虚妄分别是有,则系缚解脱俱不得成;以无染可断、无净可证故。如本论第五颂说:“虚妄分别性,由此义得成。非实有全无,许灭解脱故。"此颂承第四颂说的“境无故识无"的道理而来,以成立虚妄分别的识虽非真实有,但亦非全无,因为有虚妄分别的颠倒乱识生起故。所以,必须要灭除了虚妄分别性,才能证得清净的解脱;若不许有虚妄分别性,则无染无净,系缚解脱应皆全无;如此则有拨无染净因果的过失。 三、虚妄分别与空性的关系 本品之虚妄分别有无相中已将唯识中道义透阐无余,那么作为本品的中心论题虚妄分别相与空(圆成实)性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虚妄分别既然是有而非真,其终极存在的真实状态又是如何呢?吾人又当如何正观二者的关系,以契入唯识中道呢? (一)虚妄分别与空不一不异 虚妄分别没有独立存在的自体,它非实有亦非全无。另一方面,虚妄分别是三界的心心所。三界是迷执的众生的存在领域,虚妄分别只在三界的状态中存在,所以它的存在性是有限制的。此外,众生经过修行,最终是能够断除虚妄分别而得到解脱的。倘若虚妄分别是独立自存的,即具有一种无条件的存在性,就不可能被断除,解脱亦不可能达到。所以它亦有其根源,如颂云:“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此即指出了虚妄分别与终极的、真实的存在状态:空——圆成实的关系。意思是:虚妄分别中,唯有离能所二取的我法空性,也就是于中唯有二空真如的圆成实性,而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彼"指二空性的圆成实,“此"指虚妄分别的依他起。意显二空性的圆成实中,亦有虚妄分别的依他起。 从上“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两句,吾人可以清楚地看出有(虚妄分别)中见有空,在彼(空——圆成实)中亦见有此(虚妄分别),有中有空,空中有有,有不离空,空不离有,空有是非一非异的关系,如论文解空性相时也说:“此空与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此即显空与妄分别离一异相。”所以说空性与虚妄分别的关系显然是非即非离非一非异,既不能说两者完全一致,也不能说是截然不同,即离相无性,离性无相,离开唯识的性相以外,别无一法可得,这就是唯识无境的道理,也就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 作为胜义有的空性,即圆成实性必须要透过依他起的虚妄分别现象去认识。所以"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而在认识虚妄分别时,一旦不起所取的法执和能取的我执,空性就能现量证得。所以,空性也要透过依他起的虚妄分别的现象去认识。虚妄分别与空是共同存在的,而且在空间上是同一的。虚妄分别是杂染世间的根源,而空是清净境界,这两者如何同时同地存在呢?虚妄分别是一种非真实的分别性,空才是唯一的真实,空性是虚妄分别相的实性,虚妄分别相是空性上所显现的妄相。在空性中并不存在虚妄分别相,但是空性又没有离开虚妄分别相,所以两者共存不会产生冲突。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吾人所处之现象界与真实世界的一个整体的轮廓。虚妄分别本身是存在的,由虚妄分别的作用现起了能取和所取,即是整个现象世界中主观和客观方面的事物;另一方面,虚妄分别本身仍是非真实的,它仍然是以真实的境界──空作为基础,它只是在真实境界上的一种活动。在虚妄分别的作用下,有情众生所能体验到的是具有能取、所取的现象世界。一般众生执持现象世界的能取为实我,所取为实法,就完全落入虚妄分别的障蔽中,不能证得圆成实空的真实境界。而实际如上所言,真实境界并不是离开这个现象世界而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中。真实境界其实是不离这个现象界,现象界本身就存在于真实界中,两者是不离的。倘若众生能放下对能取、所取的执著,明白这一切都是虚妄分别的作用,透过对虚妄分别的正确了解,就能证得真实境界—清净的圆成实性。 (二)正观空有——善取于空 那么吾人又如何正确的认识空有呢?颂文曰:“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这就很清楚地说明唯识是如何看待空与有的,如果某种现象在客观上确实不存在,它就是空,不能说有;相反,如果客观上是存在的,就应该认为是有,而不能说它是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诸法空相——圆成实性。 又从论文所释可知,吾人若于此虚妄分别的依他起性中,能所二取的实有之性非有,由彼非有之性,正观为空,而空又是此虚妄分别依他起性上的真实相,彼真实相上亦有此虚妄分别的依他起性,此二之性,是二取余,非全无故,由此非无之性(依、圆二性),理当正观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 若于如是三自性中,正观遍计所执自性非有,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非空,则能无倒显示诸法空相,自然成为善取空者。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中所云:“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2〕同卷中又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知如是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3〕善取空者,也就是悟入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 从这里可以看出,唯识对空有的认识方式与中观的不同之处。中观讲空不能离有,有也不能离空,最明显的就是《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本论在理论上立空立有,但立不是于诸法上建立有实自体,而是立一染净如幻的因果。既是如幻,染因果上无有实我实法,净因果上亦无实我实法。由是我法二空之理,贯穿于凡圣染净的一切诸法上,这就是圆成实性,也就是诸法的离言真如,于此故亦可说为毕竟空理。但同时又不坏因果,远离断见,种如幻的杂染因,便得如幻的杂染果;种如幻的清净因,便得如幻的清净果。由是因果历然,而不碍法性空理;空理彰显,而又不昧缘生因果。这就是真正的中道,依此而观,才是善取空者。 (三)依诸法(三性)显中道 复次颂曰:“ 故说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 是则契中道。” 此颂是一个小结,就着前面对空、虚妄分别和二取的理解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最后还指出,这种对一切法的了解是符合经中所说的中道观的。那么我们现在先了解一下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的意思。 1、关于一切法:世亲菩萨论中认为虚妄分别的有为及二取空性的无为,名一切法。《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亦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4〕因有为法和无为法可以总摄一切法,而一切法又都不离三性,所以要依三性来认识一切法。“虚妄分别名有为”,指的是有生灭的缘起法,即有为法,也即是三性中的依他起性。“二取空性名无为”,是指空去能取所取的我法二执(遍计所执性),而自然显现的空性(圆成实性),这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是不一不异的。不一是说无为法非缘起,不异则是指对无为法的认识必须透过缘起的有为法才能实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二者密不可分。 2、关于非空非不空: 因有为法和无为法,都具有一定的存在性。其中,无为法本身就是真实的存在;而有为法是虚妄分别本身和它的作用,由于虚妄分别是有的,所以由之生起的种种事物亦具有缘起的存在性。但是,任何一法都没有能取、所取的实在自体性。世间众生执取有实在的自我,而相对于这个实在的自我,有实在的法,所以在众生眼中,世间的事物都在主客的对立关系之中。上文已明,于虚妄分别中没有二取性,即在虚妄分别的作用中现起的事物,本身没有二取的实在自体。这种实在的自体只是凡夫众生由于执著而赋予事物的。故论中就着虚妄分别具有缘起的存在性,即是缘起有、世俗有以及就着空性的胜义有而说一切法不空;就着无二取的实在自体,即遍计我法二执而说一切法非不空。也就是依他圆成二自性,前有从缘所生如幻之事相,后有能所二取永无有性之空理,此二自性,于诸法中,是有非空。遍计所执自性,是所取能取二性,此性于诸法中,是空非有,故言非不空。三自性结合,正显非空非不空的中道实相。 所以论中云:“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 也就是说吾人若能正确认识一切法无始时来,从依他起、圆成实二自性言,非一向空;从遍计所执自性言,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解通达,即可妙契不二之中道。如窥基大师所著的《辨中边论述记》中云:“中谓非边,道者真智,此理妙,故合真智。又言道游履之义,即是真如,智所游履。此中所说有无义趣,妙合真如大道理也,离于过失,故言中道。"〔5〕所以正确地认识空与不空,正确地认识空性与虚妄分别的关系,是吾人妙契唯识中道的重要途径。 四、虚妄分别与三性的关系 上述已明《相品》是以虚妄分别中心,依三自性来辨明中道,可令堕于执有执无的偏执者得以除遣有执与空执二边而住于正善的中道。那么虚妄分别与三自性的关系又是如何呢?本论云:“但有如是虚妄分别,即能具摄三种自性。”颂曰:“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论曰:“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此论及颂即是在解释虚妄分别与三相的关系。如前已说明了虚妄分别是有非空,以此非空的虚妄分别为根本,即可具摄遍计、依他、圆成三种自相(性)。 (一)虚妄分别摄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本身是依他起相,是妄识所显现的见分、相分。如果把虚妄分别相作为一种境界去认识,执著于我,执著于法,虚妄分别就成为遍计所执相了。因为遍计所执性,并无其体,若要谈其依止处,也只能说是在能遍计上,也就是说吾人平时所用的概念,或者是所执著的东西,也只不过是吾人心理作用之结果。摄物归心,此遍计所执性也是以依他起为性,或者说是以虚妄分别为体的,如《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云:“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6〕因此说虚妄分别亦摄遍计所执性。 (二)虚妄分别摄依他起:从虚妄分别相的现象自身,即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在没有介入凡夫认识的前提下,就是依他起性。又如《摄大乘论》卷二中云:“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7〕由此故知依他起自性,就是缘生唯识。其本身即是以虚妄分别为自性的,两者体一,故说虚妄分别摄依他起。 (三)虚妄分别摄圆成实:空性没有离开依他起的似能取、所取相,所以空性要透过依他起的似能取、似所取相去认识。认识空性的关键在哪里?在依他起的似能取及所取的境界上不起遍计所执,即不起能执、所执,当下便是空性的呈现了。又如《摄大乘论》卷二中云:“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云何成圆成实?何因缘故名圆成实?由无变异性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8〕若圆成实在有漏位,虽是虚妄分别依他起性上的真实相,然此时有遍计所执自性之所覆蔽,实相真如不得彰显,故名“在缠真如"。若圆成实在无漏位,此时无有遍计所执之所覆蔽,虚妄分别依他起性上的真实相出缠而得彰显,故名“出缠真如"。出缠真如的圆成实不仅指二空真如,同时也包括“净分依他"在内。所以虚妄分别亦摄圆成实。 由此可见,三性都未离开虚妄分别。遍计所执相是依虚妄分别的见、相分而生起的妄执,依他起相是虚妄分别现象的本身,圆成实相是隐藏在虚妄分别相背后的最高真实,也就是空性。 从此吾人亦可了知,一切法皆是唯识所变,皆非离识显现,皆是以能分别心为其体性;故颂说“虚妄分别有"。实际上着重在不离识的色心等法都是有的,约摄境从心和唯约染分依他起说的。虚妄分别上本无二取实性,但凡夫的有漏心不能认识此义,于虚妄分别上妄执有对立的二取实体,因此构成遍计所执性,成为增益见,是为有执边。周遍计度的心既于一切法起了遍计所执性,就不能如实地见到依他起的如幻相,也就不能见到二取空所显的空性圆成实了。有为的依他起性,无为的圆成实性,都是实有的,但由于无明烦恼熏习随逐的虚妄分别心上不知不见,构成了于本有事理损减为“无"的损减见,是为空执边。执空执有,俱为边见,堕此邪途,即不能获得修解脱行,证大菩提的清净正见。故本论为了遣除堕于二边的执见使边执者弃舍偏执、树立中道正见,则以虚妄分别有为中心依三性来显了中边义理,辨明正善与邪恶。令吾人如实知有知无,不堕二边,而善入唯识中道。 以上主要是根据《辨中边论·相品》的两首偈颂去探讨虚妄分别的意义,包括虚妄分别的有相,即它本身的存在性,以及无相,即无能所二取的实在性。此外,更透过虚妄分别与空、二取和三性的关系,整理出现象界与真实界的存在关系——即虚妄分别之二取性永无所有,毕竟是空;现象界本就存在于真实界之中,真实界即蕴涵在现象界里,也就是虚妄分别与空(圆成实性)如手心手背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由此也告诉吾人——空性(圆成实)的真理就存在于一切诸法当中,离吾人并不遥远。故通达本品依虚妄分别所建立起的三性染净因果义理,可以激励吾人积极断恶修善,以期转染成净。再者,依本品虚妄分别为中心所建立起的三性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观修学,也可以令吾人树立起正知正见,断除吾人无始以来的无明颠倒,即执有执空、偏有偏空之迷梦,从而悟入诸法实相,得大涅。 参考文献: 1、《真理与谬论》 2、《解深密经》 3、《瑜伽师地论》 4、《吕贗佛学论著选集》 5、《辨中边论述记》 6、《摄大乘论讲记》 〔1〕《大正藏》第31册,第46页上。 〔2〕《大正藏》第30册,第488页下。 〔3〕同上,第489页上。 〔4〕《大正藏》第16册,第688页下。 〔5〕《辨中边论述记》卷上《辨相品》第10页,1933年三时学会校刊本。 〔6〕《大正藏》第30册,第703页。 〔7〕《大正藏》第31册,第139页。 〔8〕《大正藏》第31册,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