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道源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上) |
 
道源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海会寺版) 施旺坤敬记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八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今天要讲的这部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释这部经,先把它分成两大科,第一、总释题目,第二、别释文义。现在先讲第一科总释题目,再分为两小科,一、解经题,二、解人题,先解经题。 释题解文(分二,甲一、总释名题,甲二、别解文义) 甲一、总释名题(分二,乙一、经题,乙二、译人) 乙一、经题 那么,「般若」的意思呢?翻成中国话叫「智慧」,但是为什么古人不翻成「智慧」呢?因为翻译经典有一种规定,叫「五种不翻」,这就是「生善不翻」,能够生起来众生的善根,保存它的梵音不翻,把它翻成中国字的智慧,这个意义不错,但跟世间上的人,有学问又聪明,口齿伶俐,这种人都叫有智慧,恐怕跟世间上的智慧混同一谈;在佛经上讲,世间上的智慧越聪明,越不能学佛法,叫「世智辩聪」,八难之一,他学佛法,不能学,因为他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世间法的人,也称他有智慧,可不是般若的智慧,要保存着梵音就是这个意思。要你知道,般若的智慧,不是世间法的聪明,不是世间法的智慧。佛法讲到「智慧」,必须加上一个「妙」字,叫「妙智妙慧」,不可思议的智慧,「妙」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智慧,叫做「般若」。 尤其在「金刚」上讲这「般若」,它含的还有三种意义,叫做「三种般若」。哪三种呢?就是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第一种「实相般若」,就是理体,智慧的理体,真理之体,叫「实相」。第二种「观照般若」,就是智慧的智慧,「般若」就是智慧了,「观照」也是智慧,「观照」就是起心里面的正当观想,这正当观想能以启发出来始觉智,这个始觉智它要照本觉理,这叫「观照般若」,本觉理,就是实相理,人人本具的本觉理体,本觉理体我们怎么没发现呢?你没有始觉智来观照,用这个智慧来观照,才能以照到这个本觉理体,这就是能观照的智慧,叫「观照般若」,所观照的智慧,叫做「实相般若」。第三种「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金刚经》,《金刚经》上它有文字,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候说的《金刚经》,它的语言就是「文字般若」,结集成经藏,把它结集出来,写成梵文,梵文也是文字,叫「文字般若」,翻译成中国的文字,也叫「文字般若」,但要记清楚,必须由《金刚经》翻译出来的才叫「文字般若」,因为世间法经书多得很,儒教也有经,道教也有经,现在世间学问的书,更是多得不可思议,甚至于由小学到大学读了十六年,只是读了一点点,还有很多的书没有读到,那都是文字,不能叫「文字般若」,这个要把它分别清爽,为什么它不叫般若呢?因为他读的文字多了,学问也增加了,他那学问就是「世智辩聪」的智慧,越是学问大,他越是不能学佛,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它只能叫文字,不能叫「般若」。那么《金刚经》上的文字呢?叫做「文字般若」,怎么叫「文字般若」呢?你研究《金刚经》上的文字,你才能以发现「实相般若」,你才能以修行起「观照般若」的智慧,「文字般若」它能以显明出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这个文字不是般若吗?所以《金刚经》就叫「文字般若」。但是还有一点你要注意,这个《金刚经》上的文字,它要我们即文字而离文字,处处要破相、要扫相、要观空。你要能即文字相而离文字相,你这个文字才叫「般若」,要是你不即文字相,而离文字相,那么你研究《金刚经》,着了文字相,将来你学会讲《金刚经》,你着了文字相,你越讲越多,听经的人越多,着相着了越厉害,那你讲的《金刚经》只讲的文字,不是讲的「文字般若」,为什么?你着文字相了,这一点道理还要记清楚。 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得先从「文字般若」下手,先找到「文字般若」光明之相,你才能找到「观照般若」,才能找到「实相般若」的义理。这个义理明白了,才能起观照,才能照实相,将来你始觉智启发出来,观照「实相般若」,证得了「实相般若」,都是「文字般若」的功德。假如没有「文字般若」光明之相,你也看不见「观照般若」在哪里?「实相般若」在哪里?所以我们学佛法,要先从「文字般若」下手。有人说:「学来学去还不是要修行,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答:「这是劝修的话,叫你了解文字、了解义理以后劝修行的话。在没有了解文字、了解义理之前,你怎样修行呢?」他说:「要离文字相嘛!」答:「你没有文字,你离什么文字相?」他又说:「要即文字而离文字相。」答:「你没有文字,连文字都不认识,怎么离文字相呢?」所以在中国佛教大兴,兴在顿教禅宗,它扫文字相扫得厉害,后来产生流弊,不研究义理,硬要参禅。你问他:「为什么你不去研究经典呢」?他回答:「那文字相,执着它干什么?我一旦大彻大悟,就什么都有了,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里。」他答得很简单,「三藏」是哪三藏?他可能还记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更背不出来,他怎样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没有去研究,他心里具足什么三藏、十二部?他连个文字都不认识,连小学也没有上,硬要开悟,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使得佛教衰败下来,衰败到出家人不认识字,社会上的信徒都瞧不起,所以中国佛教兴隆,兴隆在顿教禅宗,全中国的寺院都叫禅寺,到了台湾,寺院还是叫禅寺,衰败也衰败在禅宗师父不认识字。这就是你必须先了解「文字般若」,而后再来起「观照般若」,来证「实相般若」,这是个次第。而「文字般若」它是个智慧,你还要尊重这文字,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光明之相,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舍利,我们现在去朝拜印度,求一颗舍利子回来是无价之宝,那是化身佛的舍利子。经典上的文字,是诸佛法身的舍利子,一个字一个字都是诸佛法身的舍利,你要认识佛的法身,在哪里认识?在文字上认识,不是世间上的文字,世间上的文字只叫文字不叫般若,是研究「《金刚经》」的文字,「《金刚经》」的文字就是诸佛的母亲,它能以出生诸佛。将来你研究「《金刚经》」,起了始觉智慧,大彻大悟,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是悟了理,叫「悟入」,「悟入」再修行就「证入」了,你成佛了,佛从哪里出来的?是谁生出来的?《金刚经》就是佛的母亲,《金刚经》内有经文证明,它能出生一切诸佛,它是诸佛之母,你怎么敢轻视《金刚经》的文字呢?所以你要知道,「文字般若」,它是光明最大,能显出「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一起有如金刚宝,「其用最利」。「实相般若」这个理体,等于金刚宝「其体最坚」,一切法不能坏它,所以这三种「般若」,只有用金刚宝来比喻,才容易明白,至此「金刚般若」,这四字讲好。 再合起来上面「金刚般若」四字,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怎样能到彼岸呢?你要了解像金刚宝那样子的「般若」,得到金刚宝一样的般若妙智妙慧,你才能以到彼岸,这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合起来这七个字即本经的别题。 经题虽然多,但不出七种立题,这部经是法喻立题,「金刚」二字是「喻」,「般若」二字是「法」,比喻法的体,「波罗蜜」也还是个比喻,所以以法喻来立题,到这里把别题讲完。 再详细的分,有贯、摄、常、法四个字的义理,叫「经」。 第一、贯,为什么叫贯呢?贯穿所说的义理,这部经是个题目,下面的经文很多,里面每一个字所说的义理很多,用一个「经」字把它贯穿下去,贯穿不是拿刀子把它贯穿,等于线绳贯穿念珠一样,一颗一颗的念珠,你用一条线把它穿起来一串念珠,这叫经,把很多所说的义理贯穿起来,就叫「经」。 第二、摄,摄是摄持,摄持所应度之机,每一部经皆有那部经的当机者,众生的根机它能以摄持,这是摄的意思。 第三、常,常者就是常住不变,三世不能易其理,三世者,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佛经上的义理不能变易。有人说,现在是二十世纪科学时代,还讲这些老古董佛经,不合时代了,你没有懂佛经,佛经的义理是常住不变易的,不要说二十世纪应该讲佛经合着时代,到了三十世纪,道理也不会变样的。世间上的道理是跟着时代变的,它不是真理,真理不会变易,这才叫常住不变之理,三世不能易。 第四、法,法是法则、规矩,佛经上的法则规矩,十方皆遵,在印度国的众生得遵守其法则规矩,到了中国,中国的众生也得遵守其法则规矩,如此才能了生死成佛道。 有人说:「欧美已经是科学哲学发达的国家,你去讲佛经不行。」答:「你没有去讲,怎么知道不行?你去讲经,一定会有人听,还一定合他的根机,不然它不叫大法则、大规矩,大法则、大规矩,十方皆遵。」还有人再问一句:「现在科学时代,人家已经登陆月球了,你还在讲什么佛经呢?」答:「月球上还没有住人,等月球上住人了,你到月球上讲佛经,一样的他会听得懂,你不要害怕!你不要自己先起自卑感,怕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是世间法,世智辩聪,不能起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还要研究佛经,要有这个自信力,现在美国佛教不是大兴起来了吗?这些法师不是到美国都忙得不可开交吗?哪一个国家的科学发达赶上美国呢?登陆月球是美国人登上去的,他们一样的要学佛经。」 贯、摄、常、法,合起来叫「经」,「经」之一字,是一切佛经的通题,「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此经的别题,通别合起来一共八字,讲到这里把总释名题的第一科经题讲完。 再跟上面讲的「三藏」两字连贯起来,就叫「三藏法师」,这个名字不是简单能够称出来的,要贯通三藏之法的,才叫三藏法师。古时候对称呼很严格的,专门弘扬经藏的,叫「经师」;专门弘扬戒律的,叫「律师」;专门弘扬论藏的,叫「论师」。比方「成唯识论」,是天亲菩萨所造的三十颂,在印度有十大论师来解释它,就叫「十大论师」,不能叫他为经师。你要是经、律、论三藏贯通,才叫「三藏法师」,这不是随便能称呼的,这是他的德号,他有这个功德,才能称这名号。就是到了末法时代,我们从大陆逃难,民国三十八年来到台湾,不要说三藏法师,谁也不敢称,你必须会讲经的,才能叫法师,你会讲戒律的,才叫法师,你会讲论的才叫法师,不是随便称你法师,我民国三十八年来到台湾,这个名词还没有滥。在大陆上,大丛林住几百个出家人,当住持的,当大和尚,他不会讲经,没有人称他为大法师,称他为大和尚,其他普通的师父就带一个「师」字,比方你是个普通清众,称道源师。你当了大执事,或者当监院,或者当知客,为尊重你加个「父」,称师父,如称道源师父。要是你年纪大,当大执事好多年了,再给你客气,师父两个名字只称一个,称道师父,带上一个字,不敢称你的名了。但是没有人称你法师的,因为你没有讲经。到了台湾,法师两个字才滥称,大家以为是出家人都叫「法师」,男众女众统统称「法师」,因此「法师」这称呼扫地了,你要晓得,你能「以法自师,以法师人」,你三藏不能贯通,总需贯通一藏,一藏不能贯通,你能讲一部经或一部论,这才能称为「法师」。 再讲鸠摩罗什的公案:过去其他的注解上,都说他是七岁大彻大悟的,但根据通理大师《新眼疏》上的考证,说他是到十二岁时大彻大悟,无论是七岁或十二岁,都还是个童子,鸠摩罗什的母亲有大善根,她生下鸠摩罗什后就出家了,因为鸠摩罗什年纪很小,没有人照顾,所以母亲出家便带着他到处参访善知识,后来证得初果,证得须陀含果,她自己明白了佛理,当然以佛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鸠摩罗什因为跟随着母亲到处参学,所以智慧启发得很快。按《新眼疏》上讲,在他十二岁那一年,跟着母亲到一个大寺院去参学,这个佛殿很大,佛像很高,供佛像有一个大铁钵,吃饭的碗叫钵,我们中国造托钵的佛像,都是手里捧着,印度是用钵供饭的,就像我们去供饭、供花一样,因为佛像大,用的钵也很大,这钵是用铁造的,他有大善根,一看见大铁钵,便生个欢喜心,为了要表示恭敬,便跑去供桌上,把大铁钵拿起来顶在头上,顶在头上的时候,他忽然间动了个念头,他想大铁钵这么钵大,我怎么顶得动呢?突然间,他觉得铁钵重起来,一下子铁钵把他压倒了。他母亲赶快跑过去把铁钵捡起来,也把他拉起来,鸠摩罗什起来后在发愣,他母亲以为他被铁钵压坏了,便问他:「你怎么啦?」鸠摩罗什回答说:「我没怎么样。」母亲说:「没怎么样,你怎么发楞不说话呢?」他说:「我明白了一切法唯心造的道理。」他母亲说:「你讲讲给我听。」他说:「我一进佛殿看见大铁钵,就生欢喜心,为表示恭敬,我拿起把它顶到头上,不觉得它重,等顶到头上时,想起铁钵这么大,自己怎么顶得动呢?铁钵便重起来了,一下把我压倒了,可见份量轻、份量重,完全是自己的心里分别出来的,这叫『一切法唯心造』,我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母亲很高兴的说:「你很了不起,这是佛法最高深的道理,你今天开悟了,你年纪虽然轻,你可以去弘扬佛法了。」那时他母亲已经证得三果,给他印证没有错,所以他从十二岁大彻大悟以后,就到处讲经说法,全印度出了名。当时全印度的佛法很兴盛,大法师、老法师多得很,但没有这十二岁的童子讲得好,所以大家给他送个德号叫「鸠摩罗什」,叫童寿,童子的年龄,而有高寿的德。「译」,译是翻译,本来是梵文,把它翻成中国语文,就叫「译」 把题目讲完,再把它合起来讲一下,讲经的方法有一句,叫开合分明,下面我不再交代,这地方我就交代一下,这部《金刚经》是谁译的呢?鸠摩罗什译的,鸠摩罗什是个出家的大德,还是个在家的居士呢?是个法师,「法师鸠摩罗什译」,法师有经师、律师、论师,他是个经师、律师、或论师呢?这个法师了不得,这部《金刚经》是贯通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他是西域国的人,到中国来翻译经典,有一个历史的凭据。在我们中国什么朝代呢?姚秦时代,所以叫「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这样就把经题及人题讲完,这还要合到科文上,经题讲完、人题讲完,就是将总释题目这一科讲完。下面第二科就「别释文义」,就是分别解释经文的义理了。 那么通序有六种成就,由这一段经文,有六种因缘成就这个法会,这就证明相信是佛说的,经文上没有这一段,就不是佛说的经,所以叫做证信序,证明相信是佛说的。这个别序,叫发起序,就是发起正宗分的一段经文。先讲通序,也叫证信序,现在开始讲经文。 【法会因由分第一】 别释文义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乙一、证信序(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第一种解释,「如是」二字,乃指法之词,「如是」就是指这一部「《金刚经》」,就叫「如是」。 第二种解释,「如是」者,乃信顺之词,由释迦佛说的经,阿难尊者相信顺从,他才结集经藏,所以「如是」者,表示信从之意。以上这两种解释,就是浅显的解释。 第三种解释,「如是」者,乃显理之词,显真如实相的妙理,在哪一部经上都有讲妙理,名字尽管不同,妙理只有一个。在这部《金刚经》上「如是」两字,就是显「三般若」之理,这个「如」,就是「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因为「观照般若」是智慧的「智」,「实相般若」是所观照的那个理体的「理」,这个理智,二而不二,叫做「体用如如」,所以名为「如」。它要是分成两个,它就动了,「如」者是不动谓之如,「如」者不异谓之如,不动、不变异,谓之如。要是有一个智慧,有一个理,成了二,成了二就动了,动了它就不叫「如」,它是二而不二,这个始觉智慧,是由本觉理体起出来的,我们的观照智慧,怎么起,从哪儿起的?在我们本具的实相理体上,那个本觉理体,也叫实相理体,在那个本觉理体上起出来的。等于「电灯」跟电灯的「光」,它没有两个,光就比如观照之智,电灯的灯,等于本觉理体,说是有二个,实际就叫电灯,二而不二,始觉智合乎本觉理,它是如如不动的,这就叫「如」。「是」呢?「是」者无非谓之是,非就是过错,没有过错,就叫「是」。什么法才是没有过错呢?「文字般若」。文字般若,绝对无非,所以文字般若才称为「是」。这是显「三般若」之理,所以叫做「如是」。由浅至深,有这三种解释就够了。 再解释「我闻」两字,「我」是阿难尊者自称,因为结集小乘经,是阿难尊者结集的,结集大乘经,也是阿难尊者结集的,结集大乘经给阿难尊者加一个字,叫阿难海,就是他的智慧甚深广大,一切佛说的大小乘经他都能闻到,而且还能背诵出来,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尊者自称我闻。 再把「如是」二字合到「我闻」上来,「如是我闻」,「如是」者是信顺之词,就是说释迦世尊在世讲的《金刚经》,我非常信仰,非常顺从,这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的。要是显理之词,即是这个「三般若」的妙理,「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二而不二的「如」,「文字般若」无非之「是」,这样「三般若」的「如是」,也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的,叫「如是我闻」。那么,再浅显的解释,「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词,就指着这一部经,就是下面所说的这一部《金刚经》,如是这部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的,叫「如是我闻」。 讲经可以讲深,也可以讲浅,但是不可以讲错,讲错了,瞎害众生的智慧眼,那功德变成罪过,自己不开智慧,乱说一通,这叫自己没有开眼,这叫盲人,盲人就是瞎子,那你把众生的智慧眼都给弄瞎了,一大群人听你讲经,变成了一大群盲人,叫做「一盲引众盲,相偕入火坑。」前面有一个火坑,还是一个大火坑,结果跳下去了,为什么?他没有开眼嘛!是你引众生跳火坑的,你看罪过大不大?所以讲经不能讲错,可以讲深可以讲浅,怎么浅呢?「如是我闻」,如是者指着这部《金刚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简单明了,一点也不会错误,就够了。那你再讲信顺之词、再讲显理之词,看你研究得高深,看你的辩才多会讲,这就是讲浅讲深都可以。这「如是我闻」,就包括了六种成就的两种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闻」二字,是闻成就。释迦佛要说法,听法的人第一得有信心,「如是」二字是信顺之词,你要是不相信不顺从,就不是「如是」了。释迦佛这样说,你就这样认为:「如是如是!」那就表示你信从,这样就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你没有信心佛法大海,你入不进去,所以第一得有信心。光有信心,没有闻也不行,像现在我们佛教的在家弟子,都称信徒,他们都有信仰心才来寺院拜佛祖、烧香、献供养、叩头、祷告,很诚恳,但是他没有闻到佛法,有信无闻,所以「我闻」二字,有「闻」成就,你得听佛法,非闻不行,《华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慧未能了。」你生来就有智慧,聪明利根,但是没有遇到人说法,没有闻到,那你佛法一点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经,看不懂,它是专门的学问,必须有人说法。光有人说法,没有人闻也不行,比方我道源,我是发了心的,我要讲经说法,你们诸位不来,我跟谁讲呢?所以要有闻法的人,这个法会才会成就。第一、有了信心,第二、要能闻,第三个成就,叫「时成就」,时间是个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时间?时间没有个东西,实无定体,时间是依着其他的法建立这个法,叫时间法,时间没有定体,但是时间很重要,没有讲经说法的时间,这个法会不能成就,比方说,住在台湾现在还太平,太平这个时间好,就可以讲经说法了。像现在越南的法师都逃难来不及,逃不出来就被共产党捉起来,关在监牢里,那还能讲经说法吗?所以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天气太冷,冷到零度以下,讲堂里坐不住人,那也不是好时间;或者天气太热,热到讲堂里也坐不住人,那也不是好时间,所以天下太平,天气不太冷也不太热,这正是讲经说法、闻法的好时间,所以时间要成就。 还有一句话,你不要空过了时间,时间是宝贵的光阴,你不要空过了,一开学我就劝你们要精进用功,你在那儿打混,一混一天,混了两年,今年第三年你还在那里混,结果还是毕业了,我现在是个老法师,无名火已经减少了一点,你看我办了两年的佛学院,开除过一个学生吗?不开除,我还说:你们要好好用功,好好求学,经要听,文章要做,考不及格,我也不开除你。再者,只要你好好学,你还要守规矩,不要捣蛋,捣到你自己坐不住了,不是我开除你,你把自己捣出去,从开学到现在我没有开除一个学生。我在北平时,那时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无名火很大,学生一不对,滚,赶出去一个,结果我想想我对不起他嘛!他好不容易发心来求学佛法,怎么一点小事把他赶出去呢?所以我只劝导,你一定要发心,你不学,不仅对不起我,还对不起你自己,我是八十岁的老人了,我天天辛辛苦苦跟你讲,你不好好学,不是对不起我吗?你不学把宝贵光阴都空过了。讲这些都是劝修的话,一寸时光,一寸命光,你活了一年,你的岁数可是减少了一年,你说增加了一年,实际生命减少了一岁,你混了三年,增加了三岁,生命可是减少了三年,那你拿生命开玩笑,宝贵的光阴都叫你空过,所以你要好好精进用功,不要对不起我这位老法师,也不要对不起自己啊! 讲到这里,再合到时间,「一时」,为何不载年、月、日,而载「一时」呢?释迦佛有大智慧,交代弟子结集经藏时,不要载年、月、日,因为佛法要流通到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假如记载佛在印度国某年某月某日讲的,到我们中国是中国的年、月、日,那必须先用历史考据印度的时间,那不是很费力,实际不相干的事,而且释迦佛说法,有时在人间,有时在天上,那时间更没有办法考证了,所以说不能立某年、某月、某日,只用「一时」。「一时」,古人的注解叫做「师资道合,说听究竟。」「师」是老师,「资」是弟子,资是可以资助老师的,叫做弟子,师资之道相合了,我要来讲佛法,你要来学佛法,老师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师资道合」。「说听究竟」,我说一部《金刚经》,你听一部《金刚经》,我说完,你听完,这叫做「说听究竟」,就这么一个时间,叫做「一时」。现在这个「一时」,也就是讲《金刚经》的一个时间。其他的经上也是如此,地藏经的「一时」,是讲地藏经的时间,法华经的「一时」,是讲法华经的时间,师资道合,说听究竟,就叫做「一时」。 再消文,「舍卫国」是当时印度中部的一个大国,翻成中国话叫闻物,亦名丰德。闻物,闻是名闻,物是物产;丰德,丰是丰多,德是道德,这个国家在印度是个大国,物产很丰富,道德很高尚,这叫丰德。还有名闻全印度,印度人都知道有这个「舍卫国」,所以叫闻物,也叫丰德。这就是波斯匿王的京都,波斯匿王是个大国,他们的京都就如我们台北一样,这「舍卫国」不是指着全国,是指京都而言。 再讲「祇树给孤独园」,「祇」是祇陀太子,「树」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树。「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园」是指给孤独长者所布施的花园。讲这个公案故事:就是说这个花园是给孤独长者,用黄金布地买来的,作为佛讲经说法的处所。「给孤独长者」是翻成中国话的称呼,梵语叫「须达多」,翻成中国话,简单翻译叫好施,好行布施;或翻成乐施,他欢喜以布施为乐。怎么把它翻成「给孤独」呢?标明他好布施有一个对象,就是世间上最苦的人,先布施他。「孤」者,幼而无父,曰「孤」;「独」者,老而无子曰「独」,世间上的人当小孩子就没有父亲,叫孤儿,这孩子太苦了,他要去周给他;到了老年,做事做不动了,吃饭也成问题,又没有儿子养活他,老而无子,这叫「独夫」,这种人最苦了,老年无依无靠,给孤独长者也要布施给他,「给」是周给,周给供养,没有东西给他东西,叫给,给这些「孤独」,给孤独长者,善于布施,又能普遍周给这两种人,因此大家给他送个德号,叫「给孤独长者」,他在舍卫国是一位大臣,又是一个大富,钱多得不得了,他的儿子要娶太太,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儿家,就找到王舍城国家的一个大长者的女儿,那大长者叫珊檀那,给孤独长者为了替儿子娶太太,就到王舍城珊檀那家里去,本来是为了儿子的婚姻去的,睡到半夜,珊檀那的家人,全家都起来了,起来打扫,庄严房屋,厨房也忙着准备办好吃的饭菜。给孤独长者以为他们家人是为了他们的儿子和女儿的婚姻,一定是要邀请国王来观礼,因为我是舍卫国的大官大富长者,请国王来光荣光荣,他心里这么想着,就问他的亲家珊檀那:「是不是请国王来为婚姻之事?」珊檀那答说:「不是,我是为了请佛,明天佛答应我,要上我家来受供养。」这个给孤独长者善根深厚,他一听见佛字,浑身汗毛都竖起来,那没有善根的人听见佛字,汗毛不会竖,再没有善根的人,他听见佛字,就会骂起来,由这一点证明他有大善根。给孤独长者再问:「什么叫做佛呢?」珊檀那就向他解释怎么叫做佛,他听后很感动,赞叹说:「佛的功德原来那么大,大到无量无边!请问佛现在哪儿呢?」答说:「就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住。」再问说:「我可以见他吗?」答说:「他是什么人都可以见的。」于是给孤独长者,不等着佛来,为表示恭敬,先去见佛,一见到佛,佛给他一说法,就证得了初果。这时候明白佛理了,大生欢喜,因此请佛:「我得了佛的利益,可是我们的国人,没有闻到佛法,太可怜了!世尊可以不可以慈悲答应我到我们舍卫国去说法?」世尊说:「可以啊,不过我的弟子很多,你得有个大的讲堂,还要有个大宿舍才行,因为常常跟随我,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还有其他的比丘呢?」给孤独回答说:「这个容易,没有问题,我是大官又是大财主,我有的是钱。」他回到舍卫国,要找个好地点作讲堂,找来找去,认为祇陀太子的花园最为理想,用我们台湾话来说就是这里「真清幽」,太好了!他一心想要给佛造讲堂,要买地,但他忘记了祇陀是个太子,不卖花园的,他把这个世间法忘记了,他就直接请见祇陀太子,要买他的花园。祇陀心里想:「好笑,我是一国的太子,我怎能卖花园呢?」就问他,「你买花园干什么呢?」答说:「我要起一个讲堂。」问说:「起讲堂作什么?」答说:「我要请佛。」祇陀太子善根差一些,他听见佛,身上汗毛没有竖,因此问说:「这个佛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为他起个讲堂。」给孤独长者于是告诉祇陀太子,佛是怎样的伟大,其伟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时他已证得初果了,也能讲几句佛法了,祇陀太子的善根就差一点,你说佛怎么样好,他不知道,因此太子就给他说个游戏之言,他说:「我太子怎能卖花园呢?你发心要供养什么佛,我是不知道,你要买我花园可以,你得用黄金布地,用黄金把我的花园的地上铺满,这事如果做得到,我就卖给你。」他不晓得给孤独长者有的是黄金,就怕你没有价钱,你开出价钱来,他绝对不还价,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太子说:「好,一言为定,你是一国的太子,你说话得有信用,我一定要用黄金布地。」他家养的象,像中国人养的牛一样,一下子拖出来几百只长鼻子的大象,打开金库,让这些大象拖着黄金,就往祇陀太子的花园运来,又叫工人给他摆黄金,布就是把它分布开,就是把黄金铺满了整个花园的地。看守花园的人就去报告太子,太子一听,真有这回事,他一看真的,就对给孤独长者说:「这是我跟你说游戏的话,你怎么认真做起来了呢?」答说:「你是一国的太子,怎能说戏论呢?你叫我黄金布地,就不能更改。」太子说:「这么多的黄金你不要,你买我的花园,要请什么佛呢?」答说:「请佛一说法,我们舍卫国的人都得到利益,我的黄金算得了什么呢!你安心吧,你只管收黄金好了,我给你摆满了,你就收起来吧!」因此把祇陀太子感动了,太子急着说:「花园我不能卖给你,我是一国的太子,你如果一定要,我就送给你好了,我不能要你的黄金,这个名太难听了!」长者是初发心的居士,他珍惜这个功德,他答说:「那不行,你答应过,黄金布地要卖给我,我就要买。」他一定要买,祇陀太子更加感动了,黄金硬是不要,于是就想起一个理由说:「你的黄金布地,只能布到我的空地上,花园里有很多树,树的下面你可没有布到,树是我的,树我没有卖给你,那么你要是光买我的花园,我把树都拔掉,这花园一点也不庄严了,也不好看了,这样好了,功德算是我们两个的,树算是我布施的,算是我供养的,花园的空地,算是你黄金买的,这样子好不好?」长者答应了,就起讲堂,讲堂建好,就把佛请来,诸大弟子也都来听讲经说法,佛来了,一看,讲堂盖得很庄严,就问起了这一段因缘,花园是黄金布地买的,树是祇陀太子布施的,于是请佛题一个名,叫「祇树给孤独园」,因为祇陀是太子,就把他的名字摆在前面,给孤独长者就列在后面,这是「祇树给孤独园」来缘的因缘。 还有祇陀太子的「祇」字,还没有讲出来,梵语「祇陀」,翻成中国话叫战胜,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波斯匿王跟外国打仗,战胜了,回到宫里,皇后生了个小孩,为了纪念他的战功,就为孩子取名为「祇陀」,这是他名字的来源,以上把「处成就」讲完。 以上所说的是指「比丘」两字,「比丘尼」也是这三种意思,「尼」字,是个女的,叫做「比丘尼」,若是顺着中国话的口气,叫女比丘。「比丘」两字,翻译成中国话有三种意思不能翻译,这叫「含多义不翻」,是五种不翻的一种。这「比丘」上面还有个「大」字,「大比丘」,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声闻乘比丘,声闻乘本来是小乘,可是这个金刚法会是大乘法会,他们这些小乘比丘,连阿难尊者算上都是小乘,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小乘比丘,这些小乘比丘怎么来参加大乘的金刚法会呢?因为他们都回小向大,回小乘向大乘,所以现在称他们为「大比丘」,这是标出来人数。还有个「众」字没有讲,「与大比丘众」的「众」字,是僧伽的「僧」字,我们晚课念《阿弥陀经》,那个「僧」字没有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做「与大比丘僧」,你念「《阿弥陀经》」要注意,「僧」没有翻译过来,翻译成中国话,就是「众」字,但是这个「众」字得料拣,它叫「和合众」,不是普通社会上很多人,大众的「众」,这里的「众」是「和合众」,这「和合众」有理和、有事和,大家出了家,同去追求学无为之理,证无为之理,目的是一个,这无为之理是合到和而不诤,大众一个目的,都是学无为之理,这叫「理和」。「事和」,是在事相上的和,「事和」含有六种,叫「六和僧」,「六和」是指哪六种呢?就是第一、身和同住,第二、口和无诤,第三、意和同悦,第四、戒和同修,第五、见和同解,第六、利和同均,就是身、口、意、戒、见、利,这六种事相都要和的。 这是三个,身、口、意,还有下面三个戒、见、利。 合起来身、口、意、戒、见、利,这叫做「六种事和」,再合起来「理和」,就叫「和合众」,也叫「和合僧」。 在这里附带讲一点佛教的规矩,你要是没有神通,你不能说你有神通,这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根本戒,是不通忏悔的,小妄语还可以求忏悔,小妄语就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大妄语就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你没有得到神通,你说你有得到神通,要记得,这是犯大妄语根本戒,不通忏悔。要是真正得了神通呢?还不许随便显神通,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显神通呢?要到了要降伏外道的时候才可以显神通,好比释迦佛他有神通,他要度优楼频螺迦叶,他跟他一见面,并没有一下子就显神通,而是外道叫他住火龙洞,用火龙要加害他,他才显神通,为降伏外道,为使优楼频螺迦叶折服。像我们佛教在汉明帝时代传进中国,当时摄摩腾及竺法兰二位西域高僧受请来中国,翻译「四十二章经」,并且讲经说法,他们也没有显神通,直到了中国的五岳道士,要来跟佛教比赛斗法,比个高下,那时候就不得不显神通,一举就把外道降伏了。还有一点常识,你们到台中万佛寺参访,要进大殿之前两边栏杆上有两条大龙,一条龙好多的头,就是这里所说的火龙,从此以后,它就成了佛教的大护法,这是用来庄严道场的。还有台北志莲精舍所供养的卧佛,卧佛是木制的,外面有个盒子,盒子上面又供养了一尊小佛像,佛的法座下就是那条龙盘起来的,一盘一盘,盘起来个法座,后面的圆光,就是龙的头,好像有七个头,也是佛所降伏的火龙,佛坐的法座,坐在龙身上,背后的圆光就是龙的头护法,那就是艺术化了,实际它围绕着佛,拥护佛就是了。 现在要举行一个法会也得有这六种成就。第一、信成就,大家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信不成就,这个法会怎么发起呢?第二、闻成就,大家不闻佛法,光有信心要烧香拜佛,不要听经,这个法会就发不起来。第三、时成就,时间不成就,世界不太平,打起仗来,或是天气太冷,或是太热,这都是时不成就。第四、主成就,讲经必须要有法师,要是没有法师,就没有说法的主人。第五、处成就,法师有了,得找个讲堂,必须要有讲堂才能讲经说法。所以我时常跟同学说,现在「道场」这两个字,连贯不起来,就是「有道无场,有场无道。」有的寺院建造得很大,也有新的讲堂,但不是讲经的,我们想讲经,有道无场,大殿太小,容纳不下人,这都是我们的福报不够,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发心,把道场两个字连贯起来,你一定要起大的大殿,起大的讲堂,来弘扬佛道,领导大众来学佛的道,有道的场,叫道场,你想要成就法会得有一个处所,得有讲堂。第六、众成就,有了处所,必须有听众,有了讲堂,没有听经的大众怎么行呢?比方办佛学院,没有学生来读怎么成就?一定得有听讲的大众,缺一则不可。 讲到这里,证信序讲完,也就是通序讲完了。接着讲序分的第二科,叫做发起序,也叫做别序,这一段经文,能发起正宗分,所以叫做发起序。别序者,别在此经,每一部经都有一段发起序的经文,但是不一样,也是因缘说法,讲这一部经,有这一部经的因缘;讲那一部经,有那一部经的因缘,发起序,每一部经不同,所以别在此经。这一部经的发起序是什么呢?就是佛到了吃饭的时候,托钵化饭,化饭回来,吃了饭,洗洗脚,就打坐,从这个发起的。以上把科文讲好,再讲经文。 现在还讲佛的古规,佛在世时的规矩,佛要以身作则,他自己出去托钵化饭,还是要「着衣」,披上僧伽黎,「持钵」,两只手捧起钵来。「入舍卫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大城东南方,离城有五六里,要走一段路,我去朝拜过印度,还去朝拜过给孤独园,也到舍卫大城里去参观,确实是有五六里那么远。可是不但衰落佛法,连那舍卫城波斯匿王的国家也不知道变了多少样子,这就是一个地方的运气,祇树给孤独园连一间房间都没有了,就只剩下五根柱脚,舍卫大城连城墙上的一块砖也看不见,只剩下个土围子,里边有很多破的塔,都被回匪给破坏了,所以变成残败的景象。可是佛在世的时候,那个舍卫城叫舍卫大城,按注解上说舍卫是波斯匿王的京都,里面住有九亿人,这要注意一点,印度的亿不像中国死板板的叫做万万为亿,它是十万为亿,九亿就是这个大城住了九十万人,比如台北住了一百多万人,舍卫大城住了九十万人,比起来算是很大的一个城,因为祇树给孤独园在城外,要到城里去经文上叫「入」,「入」这个舍卫大城。「乞食」,乞是乞求,乞求饮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于其」的「其」字,就是指舍卫大城,经文上面说了舍卫大城,不再重复。「于」字作「在」讲,「于其城中」,在舍卫大城之中。「次第乞已」,不分贫人,不分富人,挨家挨户的去化饭吃。「次第乞」,也是个戒规,因为佛过去没有定这个「次第乞」的规矩,于是各人依着各人的见解去化饭,迦叶尊者,他乞贫不乞富,他去化饭,专化贫人,有钱人家他走过去,不跟他化,那样困难了,贫穷的人自己吃都不够,怎么给你呢?他不怕吃苦头,大迦叶是头陀第一,常行苦行,所以要去化贫穷人不化富人。而须菩提相反,他专化富人,不化贫人,其他比丘看见他们两人很古怪,到底是什么道理?于是就问迦叶尊者:「你怎么化缘不化富人,而专化贫穷人呢?」迦叶尊者答说:「我听世尊说过,贫穷人是前生没有行布施,没有修福修德,以致今生贫穷,所以我要去给他种点善根,叫他行点布施,他给我一口饭也好,一点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积了德,来生来世,不再贫穷,就会成为富人,这是我度贫穷人的原因。」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是发慈悲心度众生啊!「那么须菩提你也讲讲看,你为什么专化富人不化穷人呢?」须菩提说:「你们听世尊讲过吗?富人怎会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种了善根,修了福德,怎么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报享完了,来生不是又变成贫穷人吗?我怕他把福报享完,所以叫他继续行布施,叫他接续的修福德,来生来世还做个富人,这样他不是得了利益吗?」大家一听也有理,但是这两个人走两条路,分道扬镳,这两个人都有理,究竟谁的才对呢?就去请示世尊,世尊说:「两个人都对,也都不对。怎么两个人都对呢?他们都是发心利益众生。怎么都不对呢?因为行不平等,各有所偏,这个不对,你要度众生,要普度众生,你得平等的度,须菩提为什么度富人不度贫人,迦叶为什么度贫人不度富人,因为心不平等。」从此以后佛就定个规矩,比丘们进城里不分贫富,挨门挨户去乞食,这一家供养我们的饭,我们就接受,不供养我们,我们就走第二家,或第三家,这样叫「次第乞」。「已」,是满钵为义,钵是应着自己的饭量,叫应量器,你是大饭量就用个大钵,中饭量就用个中钵,小饭量用个小钵,这一钵饭够你吃,可以吃饱,你化饭正好满钵够你吃,就不要再托了,「已」,是满钵为义,就是说,这一家供养你满了,就不要再托第二家,这一家没有供养满,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托满了钵,这就「已」了。将来你们去泰国可以去参观他们托钵的情况,早起六点钟到七点钟,你到有人家的地方参观,这时候满街都是穿黄色袈裟的比丘,持的钵很大,沿门行乞,在家的信徒要供养他的时候,都在门口捧了饮食等着,他来了就倒到钵里,那一碗倒到钵里若是很少,他还往前走,他那钵的盖是开着,等到满了,就把钵盖盖上,就离开人家远一点,这表示满钵,不再化了,你们到泰国可以去参观,还有托钵的古规在。 第一、按浅的道理讲,这个发起序是发起正宗分的,正宗分讲的是般若智慧,讲三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发起序讲的是持戒、修定。释迦如来说了四十九年法,不出于三大科,也就是不出于三个字,叫戒、定、慧,目的是开智慧,智慧从何来的呢?智慧人人本具,各个不无,我们的智慧怎么没有现前呢?我们本具的智慧,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所以需要开,开是启开,也是启发,要依着佛说的道理,把它启发出来,把它启开出来,这叫开智慧,但是智慧要怎样才能启开呢?必须得修定,怎样才能入定呢?必须得持戒,所以第一、持戒,第二、修定,第三、开智慧。所以《楞严经》上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发起序这一段托钵吃饭,敷座而坐,怎能发起般若智慧呢?因为它是讲戒、讲定的。「尔时世尊食时」,决定要守吃饭的时间,这是戒律,过午不食。一定要「着衣持钵」,这是戒律。到了「舍卫大城乞食,次第乞已」,还是戒律。把饭化了满钵回来,「饭食讫,收衣钵」,还是戒律。「洗足已」,还是戒律。「敷座而坐」,是修定。这一段经文从「世尊食时」……至「洗足已」就是讲持戒,最后一句「敷座而坐」是讲修定,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发慧。若没有戒,没有定,你的般若智慧启发不出来,这样知道发起序跟正宗分有连带关系,非常重要,非常紧密,所以这一段经文很要紧,叫做发起序。 现在这种人知道上早晚殿要用功的,一天才有两个小时,不上早晚殿的时间,一天从早到晚很长,你都认为那不是用功的时间,那就大大的错误,就算上早晚殿那两个小时,你真正的用功了,念什么都随文作观,叫它妄想不起,真正用功了,早起打坐三十分钟能真正用功数数鼻息,一点妄想没敢打起来,这就是了不得了,那用功也只有两个小时,平常一天还有十几个小时呢,除了夜里睡觉七个小时以外,其他的时间很多,你都认为不是用功的时间,那不是大大的错误吗?用功在哪里用?在日常生活上用,穿衣服,你不要着穿衣服相;吃饭,不着吃饭的相;走路,不着走路的相;做事务,不着事务的相,这个你会用功了,尤其是穿衣服吃饭的时候,释迦牟尼佛「食时着衣持钵」,开头就讲好像最没有意思的两句话,讲《金刚经》讲玄妙之理,讲穿衣服吃饭干什么?不晓得这穿衣吃饭两件事,染污人心染污得最厉害,无始劫来,就在穿衣服,就在吃饭,到现在这个习气深厚,不要说不用功的人,这两关你过不来,真正用功修行的人,穿衣吃饭不着相,还是很难做到。不相信的话,等下了课,有一个卖海青的来了,有长衫也有中褂,带来各色各样的东西,那里面各种的料子都有,有一个同学买了一件,料子还好,价钱又便宜,一穿上去还很漂亮,于是大家都围着看,都伸手摸摸,这是什么料子,看起来真美耶!(同学听到此时大笑)由此可知穿衣染污人染污得很厉害。再说到吃饭,今天饭菜不大对口,就生烦恼,动瞋恨;今天的菜饭对口,就是吃饱了,还要加上半碗,肚子胀得要命,还要吃,被好菜转动了,自己还不知道,它染污人染污得厉害,那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所以穿衣吃饭,你得会用,古人说:「终日穿衣,不着一条纱;终日吃饭,没嚼一粒米。」这样子你算是会穿衣服、会吃饭,我天天穿衣服,这个衣服是用线做的,线就叫纱,现在纺纱厂就是纺线的厂,我天天穿衣服,我没有穿到一根线,我没有穿到一根纱;饭是米做的,这一碗饭多少米?我终日吃饭,没嚼到一粒米,这样你才没有着穿衣服的相,没有着吃饭的相,你这样才叫无罣无碍,不然,谁给你罣碍了?就那衣服饭菜给你罣碍了,这些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不是今生的习气,要好好的注意!这就是说,你不用功则已,要用功从哪里下手呢?就从对治穿衣服吃饭这地方下手。那么不穿衣服不吃饭吧!凡夫不穿衣服怎么可以呢?我们又不是裸体外道,不吃饭饿死了当饿鬼,怎么修行呢?所以,衣服要穿、饭要吃,但不要着相,打从这地方用功。这个相要摆脱很困难,这是无始劫的习气。现在我讲一个公案:永嘉禅师着有《证道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永嘉禅师在六祖惠能大师座下开悟,叫「一宿觉」,在他那里睡了一个晚上,就大彻大悟。实际上那是六祖门下为尊重六祖,给永嘉禅师起的德号,永嘉禅师在还没有见六祖之前,就已经大彻大悟了,不过是请六祖给印证一下罢了!并不是在六祖那里睡了一夜才开悟的。永嘉大师有一个妹妹,也是出了家当比丘尼,这也是了不得,都是有大善根的,当永嘉禅师从六祖那儿印证回来,这位比丘尼去见永嘉禅师,请求为她印证一下,永嘉禅师就跟她谈禅宗的道理,谈到最后这位比丘尼答了一句:「寸丝不挂」,就是说身子上,虽然穿了一身的衣服,但一寸的丝、一寸的线都没有挂到身上,这就是无罣无碍,就是通身放下,当时永嘉禅师就印证说:「如是如是!」表示你见的道理见得对,这位比丘尼就谢法走了,要出去之际,永嘉禅师要再考验她一下说:「喂!你那袈裟角拖到地下去了!」她就回头望一下,永嘉禅师大喝一声:「嘿!好一个寸丝不挂!」由这公案你就知道穿衣服的习气,很难摆脱,她搭着袈裟,来向永嘉禅师请法,礼谢磕头要走了,永嘉禅师印证她寸丝不挂对了,走时说她袈裟没有搭好,拖到地下去了,她就不自觉的回头看了一下,看看袈裟角怎么拖到地下去了,就被永嘉禅师喝斥:「好一个寸丝不挂!」寸丝不挂,你怎么回头看什么袈裟角?你就晓得讲究用功很难!尤其是穿衣服、吃饭的相,要把它解脱很难很难,但是不把它解脱,你永远不能开般若智慧。那么,释迦佛所证当然是究竟解脱,穿衣服不着衣服的相,吃饭不着吃饭的相,乃至于出入往返、行住坐卧,一切解脱,这就是大权示现给我们看的,指示我们日用寻常生活之中,能找一个下手处,能找一个立据点,你就从这里下手,你用功在哪里用功,修行在哪里修呢?就在日用寻常生活之中下手用功。你立据点在哪个地方安住脚呢?就在这日用寻常生活之中,能够给你功夫打不死,不能叫它走动,这才是真功夫,那你的般若智慧快启发出来了。这是讲深一层的道理,出入往返、穿衣吃饭、日常生活,无非是显实相般若的理体,显观照般若的妙用。那么,合起来穿衣吃饭,出入往返,是文字相,也就是文字般若,那就是一部《金刚经》的道理,都在那里。释迦佛把《金刚经》给你说完了,但是须菩提长老,他确实是看到了这个消息,所以他向下才开口赞叹!那么其他中根下根的人呢?没有看到这个消息,于是须菩提才替众生请问,世尊再说法,无非是对中下根的人说的,上根利智的人,像须菩提已经听懂《金刚经》,不要再说了。 讲到这里,这三大分中的序分已经讲完了,三十二分的本子就是第一分讲完。从第二分起到第三十二分前半分都是正宗分,分四大科,大科下面有小科。甲二、正宗分里面分四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按信、解、行、证分四大科,先讲信,先把信心生起来,生个什么信心呢?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信心,简略的说明,叫做略明降住生信分,再分四小科,丙一、当机诚请,这就是从第二分起,当机者须菩提很虔诚的来请法,再分二小科,丁一、承前赞善,承着前面的经文,称赞其善哉。丁二、因机设问,应着众生的根机,还有看不到释迦如来那一段日常生活就是说法的道理,还得替他们请问。先讲第一科,承前赞善,这在三十二分科目中,是善现启请分第二,「善现」就是须菩提尊者的翻译,再看经文。 【善现启请分第二】 丙一、当机诚请(分二,丁一、承前赞善,丁二、因机设问)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要听般若经的这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僧跟大众,就是除了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来听法,其他还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国王大臣及一切人民很多,都叫「大众」。大众听经都在打坐,各有一个本位,你要出来请法,得有请法的礼节,得由你的本位而起,「即从座起」,是从你的本位上站起来,站起来要行礼,「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偏」是偏到一边,「袒」是把它显露出来,这就是袈裟在听经的时候,名叫通肩搭衣,台湾叫披衣,通肩披衣,通肩是两个肩都盖起来,因为在那打坐的时间久了,恐怕受了风寒,可是你要出来顶礼,得把右肩显露出来,这叫「偏袒右肩」。我们中国出家人,因为便服很多,短衫、长衫,再加上一件大袍,叫海青,再披个袈裟,所以用不着通肩披衣,袈裟一搭到身上,就是「偏袒右肩」之相。「右膝着地」,跪下来,两个膝盖跪下去,叫长跪,两个膝盖跪下去,不能长久,两个膝盖要长跪下去,除了地上菩萨才可以,凡夫二乘人,要是两个膝跪下去,都跪不久,一定要依着佛定的方便规矩,不跪下来不合礼节,跪下来要请问佛法,于是要「右膝着地」,一个膝盖着到地上。「合掌恭敬」,两个手合起来,表示意业恭敬。「而白佛言」,这个时候跟佛说话,「恭敬」两个字要冠上去,身业恭敬、意业恭敬,还要冠到下面,口业恭敬,叫三业虔诚、三业恭敬。 还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为什么不「偏袒左肩」,为什么不「左膝着地」呢?这是顺着印度的风俗习惯礼节,印度是以右为上,社会上的人统统以右边为上,你要是以左为上,他说你不对,这就是顺乎世间法的礼节,我们也以右为上,这是顺乎世间法。是否顺乎佛法呢?因为佛法是向右转顺法性,我们绕佛也是向右转、向右绕,向右才顺法性,向左则顺生死,所以请法要「偏袒右肩」,要「右膝着地」,一个膝盖着地,这叫合乎世间法的礼节,也合乎法性,这就是身业虔诚。「合掌恭敬」表示意业,这个意业无相,意业就是表示我们的心,我们很虔诚的心,要怎样表示出来呢?两个掌合起来表示一心,两个手分开,表示散乱。「合掌」表示一心请法、听法,合掌表示意业虔诚、意业恭敬。「而白佛言」,在下弟子跟世尊说话叫做「白」。世尊在上,跟在下的弟子说话,叫做「告」,叫「上白下告」。「而白佛言」,就是执弟子礼,跟佛说话,要虔诚、要恭敬,这表示口业虔诚、口业恭敬,这是请法的礼节。 下边就称呼一声「世尊」,谁希有?世尊希有,在穿衣吃饭,日用寻常生活之中,就在表现实相般若的本体,观照般若的妙用。这真是太希有了!自己这一边不是希有吗?自己得了希有,还是看见佛表现出来的,自己才开悟,自己开悟的希有,还是佛的希有,所以要赞叹佛,称一声「世尊」。以前讲过了,为世出世间之所尊,称为「世尊」,就如现在我们称一声师父一样:「唉呀,真是太希有了,师父!」就是这样的口气:「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它的意义有二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那是指着应化身佛。另一种解释,「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讲法身如来。这个地方就是讲的应化身如来。但是有一部《金刚经》注解,叫《金刚经》讲义,在台湾翻版,不晓得流通多少,大家认为只有这一部讲义讲得最好,那讲义上对「如来」二字的解释,都解释为法身如来,这种说法我不大赞成,你看看,这地方哪是讲法身如来呢?你讲可以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那就是讲法身如来,但是这地方是须菩提赞叹释迦牟尼佛,所以看注解应该采取的采取,不应该采取的不能采取,要有抉择智慧。「希有!世尊。」他得说出来,怎么样希有呢?「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护念」,如来的心常常加护弟子,现在叫加被,如来的心常常在加被我们,也叫加护,如来的心常常怀念我们,没有一时忘记了我们,这叫「护念」,这是讲如来的心业、意业,对于弟子常常加护,常常怀念。如来的口业常常「委付叮嘱」,佛把他所得的法,传授给我们叫「付」,「委付」是详详细细的传授给我们叫「委付」。「叮嘱」,「嘱」是如来告诉我们、开示我们,要我们依着所听的道理,好好的如法修行,说了再说,叫叮咛,也叫「叮嘱」,这是说如来的口业,对我们这些弟子,常常「委付叮嘱」。「护念」、「付嘱」,把这个文消好了。 「善」字怎么样讲呢?在过去「善」就是善巧方便,释迦如来成佛之后,如证而说,说《华严经》,那些上上根的大菩萨都得了利益,还有这些凡夫二乘根机的不得利益。所以释迦佛就从最浅显的地方说起,说人天乘,说声闻、缘觉乘。这就是说阿含经,一说说了十二年,佛的本意,他是为令众生成佛,不是说了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就达到目的,于是再说方等经八年,方等经就是大乘经典,他是赞叹大乘而呵斥小乘的,就是你过去学了的没有用,是告诉小乘人过去所学的那只是一种权巧方便说的法,因为你的根机不够,所以先学小乘法就如同小学毕业了,那个学问不够用,你得再学大乘佛法。方等经说了八年后,再说般若经说了二十二年,这般若经纯粹是谈大乘智慧的道理。这些二乘的根机,证了阿罗汉、辟支佛以后,他了脱生死了,他认为「所作已办,具诸佛法。」我的生死了脱了,我三界已出去了,我脱出轮回之苦了,还有什么事没有办呢?「具诸佛法」,佛法都具足了,还说什么般若呢?怎么样劝导他,他也不爱动,于是佛就在般若会上加以善巧方便,叫那些小乘人代佛讲课,去讲般若经。佛说我今天不要讲,你替我讲一座好吧!他们本来是小乘人,硬要学佛来讲大乘佛法,这叫「嘱小化大」,小乘人来化大乘菩萨,这就是方便接引这些二乘人,你看,你们所教的都是大菩萨,你自己讲的都是大乘般若的道理,你们怎么不发大心呢?这就叫做「善」,善巧方便接引这些二乘人,叫他们回小向大,但是在般若法会上讲这个「善」是可以,还不是《金刚经》上的「善」,这个善不算希有,般若法会上讲那个「善」,「转教付财,将大付小,以引小入大。嘱小化大,以大激小,皆如来之方便护念也。」这个善在般若法会上常常这样做,做二十二年之久,那不算希有之善。《金刚经》上这个善巧方便,是真希有之善,怎样希有之善呢?就是我们过去认为世尊在讲堂上说法,加护我们、付嘱我们,不晓得佛就在穿衣吃饭,出入往返走路的时候,也是在护念我们,也是在付嘱我们,这真是善之又善,真是「希有」之「善」,所以这样子就是承前赞善。 下面还要请法呢,丁一、承前赞善,丁二、因机设问,因机,因众生的根机,如来于日用寻常生活之中在那里「护念」众生,在那里「付嘱」众生,这些众生还是昏昏倒倒,他们没有看出消息来,所以为这一般不了解世尊妙用的弟子、众生,为这一般根机来假设一个问答,为他们来请问。下面问的问题,都是为这些中下之根的众生来请如来解释,向下经文叫做「依言般若」,依着言语解释般若,也是为这些中下之根而说的。 须菩提他赞叹完了,「世尊」,又称呼一声:「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先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名词,「阿耨多罗」翻成中国话叫「无上」,「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觉」。「三」是梵语的音声,不是中国数目字一二三的三,「菩提」叫觉,「三菩提」叫「正觉」,这是释迦如来果位上的一个名词。释迦佛成了佛,证得两个果位,一个叫智果,就是菩提果,一个叫理果,就是涅槃果,合起来理智不二,理智一如,就是一个佛果,分开来两个,都是佛的果,只要是佛的德号,是佛的果位,皆是超九界以独尊的,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下往上消,「三菩提」,叫正觉,正觉这一个解释,就超过凡夫外道,六道凡夫迷而不觉,佛觉了叫「菩提」,凡夫里面还有外道呢?外道是邪而不正,所以「三菩提」叫「正觉」,就超过了六道凡夫以及外道,上面再加个「三藐」,「三藐三菩提」叫「正等」,超过了二乘,二乘是正觉,但他只能自觉而不能觉他,他的心不等,心是偏的,再加个「阿耨多罗」叫「无上」,超过菩萨,菩萨是自觉觉他,但是觉行不圆满,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没有再上的了,没有谁比佛还再上了,叫「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超九界以独尊的一个佛的智果,以上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名词消通。 你要注意上面有一个「发」字,下面有一个「心」字,这不是讲世尊的果德,世尊成了佛有两个果,一个菩提果,一个涅槃果,前面讲过了,这不是讲世尊的菩提果,是讲善男子、善女人发了菩提心,你把上面的「发」和下面的「心」字忽略过去,这经文就讲不通了。要想成佛,先学佛发心,发什么心呢?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个道理你要是没了解清爽,比如我们在社会上做一个人,想着升官想着发财,这要发升官的心、发财的心,那是做个凡夫,也就是贪名贪利的心,升官是名,发财是利。你学了佛法,还要更一进步,光是升官发财还不够,还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这是发什么心呢?这是发人天乘的心,来生来世转一个人,来生来世可以生天,这个不出轮回,只能超出三恶道,不能超出六道轮回。那么我要超出六道轮回,要超出三界以外,要了生死,那要发什么心呢?发二乘的心。我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众生成佛,这个发的是什么心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么一比较,你就懂了,我们现在讲经说法的人太少,讲经说法要天天讲天天说,它有了熏习之力,将来要讲大乘起信论,你就注意:大乘起信论完全讲熏习的力量,讲熏习的力量就是天天给你讲经说法,你的耳道里充满了法音,你了解了什么叫做「发」,了解了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里面再分上中下根,上根,当时就发,中根,过了一个时期再发,下根,勉勉强强还是要发,为什么?因为天天在讲这个道理。现在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实在可怜!在社会上听不到法音,出了家到寺院里来,就是换了一个出家的衣服,唯一的修行,就是吃素,中国佛教以吃素为第一条戒律,没有吃众生肉,少造恶业是好的,但是吃了素干什么呢?光吃素能成佛吗?谁也没有听过这个话,不懂,不懂又怎能发心呢?所以发不起心来,出了家住在寺院里,不在社会上争名夺利,在寺院里还是争名夺利,还是嫉妒障碍,这样子叫做冤枉出家,这能怪现在的出家人吗?不怪,没有善知识讲经嘛!他没有听到过,现在我们讲堂里出家的多,还没有剃头发的,只有几个同学,你们听到了,可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们没有听到不会发心,你们听到了就要发心,你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们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刚才说到修五戒、十善,人天乘,那也叫「善男子、善女人」,那就超过世间上求名利的一般人。在「《金刚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多么的高尚,你必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才是「《金刚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 到这里丙一、当机诚请,当机,就是须菩提诚恳的来请法,这一科讲完了,丙二、如来许说,他有请,如来就许可跟他说法,再分二小科,丁一、赞善印是,丁二、诫听许说,先赞叹他问得好,就印证他,你真是说得对,再诫听许可跟他说。再看着经文。 再叫一声「须菩提」当机者,叫一声「须菩提」当机者也就是叫我们。佛的经都是问答题,一问一答,跟普通说的白话一样的,难懂是你少听少研究之故,你研究通了,就像两个人说普通话一样,每逢叫须菩提,就是叫他注意听,实实在在就是叫我们注意听,叫一声「须菩提」,就要印证他说得对,「如汝所说」,如你上面所说的那两句话,说得很对。是哪两句话呢?就是「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就是世尊自己称自己,说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上面你是这样赞叹我的,我现在给你印证,你赞叹的对!这是世尊爱听人家赞叹人家,说他的好话吗?你这样解释,你是凡夫的境界了。世尊还会爱听好话吗?因为世尊自从成佛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护念众生,不在付嘱众生,一举一动,都是在护念,都是在付嘱众生,可惜弟子们没有看出消息来,今天被须菩提看出消息来,他赞叹如来真是「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所以你赞叹我的这两句话,赞叹得太对了,我如来就是这样子护念弟子、付嘱弟子的,不但在讲堂说法护念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无不是在给你们作榜样、作模范。所以我们要学佛,在哪里学呢?不是光在学佛说法,要学佛的行持,一举一动,都在给你们作榜样、作模范,我们就跟着学。须菩提赞叹得对,如来就印证你赞叹得对。下面要许他说法了,许他说法,先要诫听。 第一种解释,作显理的解释,怎样叫做「如是」呢?「如是」,就是「众生诸佛,本自如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你要想安住真心,你先要明白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释迦如来成了佛,他所证得的实相理体,并没有增加一点,因为实相理体它是如如不动的;我们众生在流转生死,我们的实相般若的理体,也没有减少一点,因为它是如如不动的,所以这叫「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生佛一如」,众生跟诸佛,一如无二如,都是一个真如实相。「莫不皆是」,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释迦佛成佛了,他三叹奇哉!「一切众生悉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佛的眼,看见众生都是佛,他本来是佛嘛!那么你如是懂得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你把它推广开来,内而根身,外而器界,无不是如是实相般若的理体,实相般若理体,它徧一切法,内而根身,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身;外而器界,就是山河大地,统统是实相般若的理体,所以《金刚经》讲到下文,一切法皆是佛法。古人说:「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看见青青的竹子,那就是真如的理体,你看着开着很茂盛的郁郁黄花,那就是实相般若,如此你去领悟实相般若之理,那你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所以「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一种解释,你去会悟「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悟到实相般若的理体就对了,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 第二种解释,「如是」之义,约指着前文解释,并不是说你们发了菩提心,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嘛!你叫我给你讲个方法,你看我前面出入往返,穿衣吃饭,我的真心可走动了吗?你看我世尊的样子啊,你看我可打了妄想吗?我的真心没有走动,我的真心安住,我没有打妄想,妄心降伏了。怎样安住真心?怎样降伏妄心呢?就在日用寻常生活上去用功啊!你穿衣服,不要着穿衣服的相;你吃饭,不要着吃饭相;出入往返、行住坐卧,你不要着出入往返、行住坐卧的相,这样子真心就不会走动,真心安住,妄心不起,妄心自然降伏了。如是者,指前,你不要还有想个什么妙法,像外道跟你说一个秘密的法门,「法不传六耳」,「」說世尊告訴我們飯吃法門,住,我沒有打妄想,我的?你看見「。前关着门告诉你一个人,那是外道,释迦牟尼佛不是天天在那里化饭吃,那就是跟你说安住真心的妙法,就是跟你说降伏妄心的妙法。你就照着这样做就对了,那就是个妙法。说得那么简单,我前面说,穿衣、吃饭是我们生活最要紧的条件,无始劫来的习气,穿衣服被穿衣服所转动,吃饭被吃饭所转动,可是你用功不在穿衣吃饭上用,你在念佛堂上用,你在大殿上用,这都不是真功夫,所以平常佛门有一句话说:「法师的架子大,老修行的脾气大!」老修行,为什么会给他取名老修行呢?他是真正用功,念佛,一天不晓得念多少万声;参禅,一天不知要坐多少枝香,上殿、过堂全处处表现他在那里修行用功,结果你不能碰了他,碰到他,他发的脾气,比平常人的无明火还大。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无明火呢?他怎么这么大的脾气呢?我没有惹他嘛!他怎么就光大火,发大的脾气?你要晓得,那个功夫,不是真功夫,因为他没, 有在穿衣服吃饭,日用寻常生活上用功夫,所以碰到他了,他就发脾气!在这个地方,你就要觉悟,你不想用功,那跟你谈什么?你想用功,在哪里用?就在穿衣服、吃饭,日用寻常生活上去用功。所以古人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根纱。」你要是用功,用到这个地方,那你的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那你学佛学会了,就照着我前面那个样子,「如是而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三种解释,「如是」二字,约开后释,就指着下面这部《金刚经》,按上中下根说,须菩提是上根,他已经开悟了,需要再听的人,讲到这里,中根的也开悟了!那么,不再讲下面这一部《金刚经》,, , 下根人还是不得利益。所以还要说,就指着下文了,就开下文,「应如是住」,我下面要跟你讲怎么样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下面要跟你讲怎么样降伏妄心?向下所讲的,就是再高尚,还是中下之根,实际就是为下根人说的,可是这个下根不是普通的下根,而是《金刚经》法会上的下根。你们看《心印疏》上有两句话:「烧尾鼓浪成龙去,虾蟹犹然努眼睛。」烧尾,就是红尾巴的鲤鱼,鲤鱼跳龙门,就成了龙,鲤鱼一成了龙,鼓浪而去,鼓着水浪,已经成了龙了。叫「烧尾鼓浪成龙去」,鲤鱼变成龙了。而那些螃蟹跟蟆虾瞪着眼,不晓得怎么回事?鲤鱼怎么成了龙?螃蟹不信,蟆虾不信,都在瞪着眼睛,莫名其妙!这向下说经,都是为那些螃蟹、虾蟆说的,为那瞪眼睛的人所说的。《心印疏》上是这样形容的。这就是不得不说才说的,这个地方,你能以大开圆解了,悟到实相理体,那么下面的经文不用再说了。这就是前面看见释迦如来穿衣吃饭,出入往返,那叫离言般若,这依言般若,虽然说还是没有说,你能开悟,能以大开圆解还是好的。若你还没有开悟,还得说。 《金刚经》好念不好懂,我一再的说过了,念起来念熟了很顺口,不到十分钟就念一遍,可是很难懂,但是这部《金刚经》跟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大家念经就念《金刚经》,甚至于不认识字的人,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还要念《金刚经》,于是要想研究佛理的人,也专欢喜研究《金刚经》,研究下来认为他懂了,就写一部注解出来,注解写得多了,出版也出得多了,光正藏收的历代祖师的注解有好多种,卍字续藏里面收了一百多家,我们无从看起,你看你那一部注解,看了还是不懂,所以过去在大陆上,我们的老法师有抉择的智慧,告诉我们你就看新印疏,于是我们这些学法师的人,都依着《心印疏》来分科,依着《心印疏》来讲,到后来我在《卍字续藏》里发现通理大师有一部注解,叫《新眼疏》,我因为相信这位通理大师,我跟大家说过,我讲《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就是通理大师着的,我相信他老人家,我在大陆上讲《法华经》,看他的《法华指掌》,讲《楞严经》,看他的《楞严指掌》,我就很钦佩这位老人家,他讲的经一定好,我找出来《新眼疏》这部注解,一看,是真正好!分正宗分,按信、解、行、证分的。现在就是讲到生信心这一大科了,须菩提尊者替我们请问,如来就许可他,给他解释,给他开示,他就说我愿要欲闻,这第二分就讲完了。现在讲到第三分大乘正宗分,昭明太子分三十二分,他立这个科目,都立得很好,没有错,我们就依着《新眼疏》的科,他问的两个问题,记着,没有三个问题,按溥畹大师,他解释三个问题,第一、安住真心,第二、降伏妄心,第三、再云何发菩提心,我就说这有一点错误,不敢批评过去的祖师,依着《新眼疏》的科,只有两个问题,发菩提心已经发了,这个经文上很显明,「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了心的,再「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妄心?」只提出来两个问题,如来答复,就答复这两个问题,全部《金刚经》问这两个问题,答复这两个问题,所以正宗分分四大科,都是按降伏妄心,安住真心,「降」、「住」两个字分的,这第一大科是略明降住,简略的说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方法,他问的是:「云何应住」真心在前面?「云何降伏妄心?」在后面,如来答复,先答复他后面这个问题,先答复他降伏妄心的问题,再答复他安住真心的问题。第三分就是答复他降伏妄心的问题,为什么如来颠倒过来答复呢?不顺着他问的口气答复他呢?因为我们众生,所谓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因为妄心不能降伏,你把妄心降伏住了,你的真心自然安住。所以释迦如来的智慧,比须菩提的智慧高深,如来答复他,知道众生的病在哪里,先答复降伏妄心的方法,那么这一科你把它记清爽了,第三分完全开示降伏妄心的方法,科文就是个大意,就是这第三分经文的大意,你把它记清爽了,就不会讲走了题。再看着经文。 【大乘正宗分第三 】 丙四、如来开示(分三,丁一、开示降住,丁二、成就信心,丁三、较量持福) 丁一、开示降住(分三,戊一、降心之方,戊二、住心之方,戊三、兼释伏疑) 戊一、降心之方(分三,己一、标示,己二、正明,己三、征释) 己一、标示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刚刚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心还没有安住,妄心还没有降伏,他怎么都证得了圣果呢?这地方不就他证果讲,还是指发心,也就是等于前面说「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是佛的果位,现在他是发这个心,刚刚发心,发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地方还有发心的解释,他发的是大乘心,这就叫做「菩萨」,这就是「权教菩萨」,他发的是最上乘的心,这就叫做「摩诃萨」,这叫做「实教菩萨」。为什么这样解释呢?因为《金刚经》下面已经有两句名文,佛说《金刚经》是为谁说的呢?为大乘人说的,为最上乘人说的。这两句你怎样解释呢?大乘就是大乘,怎么还有一个最上乘呢?大乘即权教里边的大乘,所谓三乘里面的大乘,声闻、缘觉、菩萨,叫三乘,三乘里面的菩萨,他是大乘,不是小乘,你不能说他不大,但是他是权巧方便的大乘,叫做「权教大乘」。那么还有最上乘呢,即「实教一乘」,超出三乘的菩萨,即实教一乘的菩萨。按五教家讲,你是始教的菩萨,就叫「菩萨」,终教、顿教、圆教的菩萨,就叫「摩诃萨」。最初的发心不同,你要是发个菩萨心,就叫「菩萨」,你要是发最上乘的心叫「摩诃萨」。这要合到《金刚经》的本意上,合到这一段的文字上,这就是「发心」的解释,发心不同,有发「权教大乘菩萨」的心,叫「菩萨」;有发「实教大乘」心,叫「摩诃萨」。 下面佛再开示了:「应如是降伏其心」,先开示降伏其妄心,他虽然发心发得很大,大乘心叫做「菩萨」,虽然发心发得很高,发的最上乘的心,叫「摩诃萨」。但是他还是个凡夫啊,刚刚发心嘛,他是个凡夫,他的妄心生障碍,那么要怎样才能降伏其妄心呢?佛就告诉菩萨摩诃萨一个降伏妄心的方法。这「如是」两字,前面讲过有三种解释,前面二种若约显理解释,约指着前文解释都错。第三种约开后释,叫指法之词,完全指着下面经文上说的,就是「如是」两个字,下面就是如来开口说《金刚经》,前面说如来穿衣吃饭,出入往返在那儿说《金刚经》,那叫「离言般若」,离开言语之相说般若,那叫「无说而说」。向下由须菩提尊者看出这个消息以后,自己开悟了,替我们众生请问,如来答应他,许可给他说。许可给他说,这叫「依言般若」,依着言语说般若,这再开口说法了,从哪儿说起呢?就从这个地方说起,又「如是降伏其心」,这标出来,还没有开始,所以下面才从这地方起开口说《金刚经》。 卵胎湿化讲清爽了,再讲「若有色,若无色」,按身体上讲,记得分别,这三界的众生,分成两大类,欲界的众生都有色身,色界的众生也有色身,到无色界的众生,他修「空无边处定」,把色身给空掉了,叫无色界,这样三界分成二类。按身体有色和无色来分,欲界、色界叫有色,无色界叫无色。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按心里思想上分。「若有想」,是指欲界的众生、色界的众生,这两界的众生都有心想,心都有念头,我们平常讲打妄想,就是妄想心。但是要料拣一下,除了外道的无想天,在色界天的第四禅天,单有一个天,叫无想天,他修外道的功夫,把思想像搬石头把草压住了,也是一念不生,但是,他生到那里去了呢?生到了第四禅天的无想天,除此以外,其他的色界众生有想,其他的欲界众生更有想。从「若无想」起就配到无色界,无色界有四个天,叫「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个「若无想」配到「无所有处」,越高级的配,也按着「空无边处」、「识无边处」,配到「无所有处」,他都是没有想的。「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他修的是「空无边处」,他没有思想了,没有思想他又觉得不对了,他又回来不观空观识,叫「识无边处」。「识无边处」有了思想出来了。「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配到「无色界天」,无色界天分四层,最高一层,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叫非有想,非非想,叫非无想,这配到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按心里面有想、无想,来分别三界的众生。但是有一些经文上在「若非有想非无想」中间加了一个「若」字,即成为「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是因为他不懂得「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名词,他认为按中国文句顺着念,好像少了个「若」字,因此自作聪明加上一个「若」字,刻板就印出来,他不晓得乱改经文罪过是很大的,经文上有了错字,我们不随便改,你可以把它批到经的上头,批到经的下面注明这个字怀疑有错误,你不能随便勾掉换一个字,你当时认为换得对,换一个字,换错了,如果你看到哪一部「《金刚经》」上有「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其中那个「若」字是多的,要明白这是错误的。 把经文消通了,说了这十大类的众生干什么呢?下面就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你度众生要度几个众生呢?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多少种类呢?一共有这十大类,我统统要度,统统就是这个「皆」字,「令」就是「使」字,「我皆令入」,就是叫他悟入,叫他证入,这地方叫证入,叫一切众生都证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换句话说,我是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我发了这个心,这是讲菩萨的发心,摩诃萨的发心,他发了这个心,所以佛就赞叹他,不是普通的善男子善女人,发心的这个众生,就叫「菩萨摩诃萨」,这个心很难得发,居然发起来了,所以佛就赞叹他,你这一发心,成佛有余,你现在还没有成佛,一定要赞叹你是「菩萨摩诃萨」。 先消文,「我皆令入」,「我」就是这个「菩萨摩诃萨」自称,是佛代他们称,是释迦佛说话,代表这个「菩萨摩诃萨」,代表这个发心的人称「我」。「皆令入」,「皆」就是统统、拢总,叫他们使他们就是「令」,叫他们使他们证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消这个「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大乘的涅槃,《心印疏》解释这是大乘涅槃,但是他一消文,因为在佛经佛论上,没有大乘的「无余涅槃」这个名词,因此他解释涅槃有四种,第三种叫做「无余依涅槃」,还是小乘的,这一指反而指错了,所以我们看注解要有抉择的智慧。要知道,这一切众生本来就涅槃,这叫做自性涅槃,本来就有个涅槃的,这个圆满寂灭的佛性,本来众生是佛,本来众生就涅槃,那是按理性上讲。这个小乘的叫「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那么有了一个「依」,不能叫他「无余涅槃」,他有一个「依」嘛!他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但是他身体的果报还没有尽,这叫「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子」就是烦恼,烦恼它是系缚人的,这个系缚人的「子缚」,已经断了;「果缚」,也是系缚人的,我们得了一个人,人有个身体,就有个果报,他也是系缚我们不得自由不得自在,这个果报的系缚还犹存,还有个多余的身体,给他做依止,这叫「有余涅槃」,等到果报尽了,他灰心泯智入「无余依涅槃」,这个就是没有依止的涅槃,叫「无余依涅槃」,却不可解释到小乘的「无余依涅槃」上。那么大乘的「无余涅槃」,没有这个名词,叫「无住涅槃」,大乘的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叫做无住涅槃,我在《金刚经《金刚经参考资料》》上,按它的文义释这个「无余」,就是小乘他证了「无余依涅槃」了,他还是有余,因为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他断掉了,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他还没有断,烦恼还有余;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他了脱了,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他没有了脱,在生死上,他还有余。所以在他本位上讲,他证的是「无余依涅槃」,跟大乘对讲,他还是有余。那么大乘的涅槃叫「无余涅槃」怎么样呢?他四种惑统统断尽,惑就是烦恼,烦恼无余,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统统断尽了,「无余」,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了脱,再没有余,所以才叫做「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梵语「涅槃」,按文字翻成中国话叫「圆寂」,叫「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是一切功德无不具备,叫德无不备,才叫做「圆」,圆满了,功德圆满了;「寂」是没有了,叫做「寂」。障无不尽,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了,障无不尽,叫做「寂」。大乘的涅槃,翻成圆寂,小乘的涅槃就翻成「灭度」,下面「灭度」就是依着中国话翻译过来的「涅槃」的意思了,但是不要讲到小乘的「灭度」。这就是说你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要普度一切众生,把这些众生度到什么地方呢?统统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灭」是灭除烦恼,「度」是度脱生死,这是指着大乘讲的,灭他的烦恼,四种烦恼都灭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都灭掉,度他的生死,两种生死都度脱,不然,与大乘不合。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个开示降心的方法,分三小科,第一、标示,就是「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第二、正明,怎样降伏其心呢?你要度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正明的科还没有讲完,就是先发心度众生,他有度众生的妄想心,这个正明这一科连这一句「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到这里才是说明降心之方,这个科文要把它记清爽,科文是简要的注解,也就是一个纲领的注解,你把这个科文记到了,全部经的经文都摄受住了,不会讲错,不会讲乱了,这是如来答复降心之方,在哪里答复呢?就在这一句,「如是灭度」,这个「如是」是指着前文,就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统统把他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样「如是」,这样「灭度」了多少众生呢?「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量、无数、无边这三个词,要是分开来解释,都是一些大数目的名字,印度的数目也有叫无量数,也有叫无边数,实际上就是加重的口气,就是解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那么你去度众生,度了所有众生之类,我统统去灭度他,结果你灭度了很多,度了多少呢?「无量无数无边」,度了这么多的众生,众生度好了,灭度了。这下面就告诉我们降心之方,「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可不要存个度众生,度了这么多的众生这个心,你要是存这个心,你的妄心没有降伏住,这一句话,才是告诉我们降伏妄心的方法。那么,先消文,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怎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也就是真真实实没有一个众生得灭度,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得灭度,这文很不好消,这怎么解释呢?这就必须要按般若经的大乘空宗的道理来解。《心印疏》上举出来四种理由,《新眼疏》举出来五种理由,我们讲两种,讲最简单最明了的两种,把文消通就好了。第一、众生性空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第二、生佛同体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先讲第一种理由,「众生性空」,众生从哪里来的?众生是从缘起的,凡是缘起之法皆没有自性,众生是有,是个假相,缘生之法,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空的,众生性是空的,根本没有一个众生,你度什么众生呢?所以在缘众生性,本来是空的,本来就没有众生,这样故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第二种道理,「生佛同体故」,众生本具的有这个真如,有这个实相,诸佛成了佛,他亲证这真如实相,他证得的,就是人人本具的那个真如实相的理体,这叫「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在佛来说,「在佛不增」,他证得了,并没有增加一部分,说是真如实相,在诸佛那边讲,增加一部分?没有,他把它证得了就是;在众生份上,「在生不减」,众生虽然流转生死,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饿鬼,在六道轮回里受生,我们的本体自性,就是真如实相,它没有减少一点,它要是减少一点,那就是虚妄之法可以坏的,它不会坏,它是个真实之法,虽然自从无始劫以来,流转生死,本体没有动,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因为它没有减少我们才可以成佛,我们成了佛,就是证得本具的真如实相这个理体,诸佛是已经证得,我们是本具有的,这样在众生的本体,与诸佛的本体是一个体,没有两个体。等到我们成了佛,证得真如实相,并不是跟诸佛有两个样子,真如实相,它是徧一切法、徧一切处,没有另外还有一个真如、一个实相,你证得的,就是诸佛证得的,生佛之体同,按同体的真如实相上没有两个真如,没有两个实相,所以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你度得了,不过是就他的本体上,他发现了他的本体,他证得了真如实相成了佛,证得的真如实相是他本来具有的,并不是我们度众生,我们给他的。所以我要度你成佛,不是你没有真如实相,我给你一个真如实相。我们只是告诉他一个降心之方、住心之法,叫他断烦恼,叫他证菩提,叫他了生死,叫他入涅槃。等到他断了烦恼,了了生死,证得菩提、涅槃了,是他本来具有的菩提,本来具有的涅槃,所以没有哪个众生是新成佛的众生,本来就成佛,本来就成佛不是我们度他成佛的啊!所以在众生与诸佛之本体上,同一个本体,这样「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样把经文用这两种道理把它消通了,文外的意思要讲科文,降伏妄心的方法,就在这里。你要知道,这个不是我们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贪图五欲,执着六尘。贪图五欲之乐,打妄想,根本没有乐,乐即是苦,但是众生不了解,他的妄心炽然,像火烧一样贪图五欲;执着六尘,六尘本来是空的,他不知道,他把六尘的境界,都当成真实的境界,要去执着不舍,这个妄心炽然,像火烧,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说到《金刚经》,在六百卷大般若经,它属于五百七十七卷,释迦佛说般若经,说了二十二年,至少说了二十年以后,才说《金刚经》的,说了二十年,再加阿含十二,方等八,再加上二十年,佛说了四十年的法,再说这个妄心,你想想看,还能说贪图五欲,执着六尘的妄想心吗?而且在般若法会上,有两种众生可以听的,一种是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声闻是阿罗汉,缘觉是辟支佛。一种就是大心的凡夫,是上根利智的凡夫,上根利智的凡夫他能听得懂《金刚经》,他五欲六尘的心,老早不起了,用不着到金刚般若法会上,再告诉他,你去降伏五欲、降伏六尘。那二乘人呢,对着大乘讲,他是小乘,他们证得了阿罗汉,把五欲六尘的妄想心老早降伏下去了,不然怎么能证得阿罗汉、辟支佛呢?他断了烦恼障,烦恼障都是从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上生起的,他既然断了烦恼,他那里还有贪图五欲,执着六尘的妄想心呢?他是阿罗汉、他是辟支佛,还有什么妄想心呢?这是最高的妄想心,最细的妄想心。大心凡夫,他发了菩提心,要想去度众生,里面有个妄想心起来,什么妄想心呢?度众生的妄想心,这个二乘人,回小向大,他以为他已经「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不晓得他只具足一部分佛法,并没有完全具足,就是他认为他把我执断掉了,可是他断的只是粗分的我执,细分的我执还没有断掉。你要是不相信,你发发菩提心,你来广度众生看看,一发菩提心,一度众生,你就着众生相。那还有我啊!这个我是细分的我,最高的一个我,管他怎么样高,怎么样细,它还不是个妄想心吗?你度众生,不要生心,不要动念,生心动念,不是个妄想心是什么呢?你要晓得,这是最高、最细的一个妄想心,你这么一听,或你自己胆子小,就说:唉呀!我那够得上呢?我的五欲、六尘的妄想心,都还没有降伏住呢!你要晓得,我们能够听到《金刚经》,对《金刚经》生了信心,我们的善根深厚得很,你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到下面经文会讲到,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种的善根,是于无量千万佛面前所种的善根。也许你还会问:既然亲近这么多佛,何以到现在还在当众生呢?就是你妄想心不能完全降伏,你把妄想心完全降伏了,老早成了佛,自己不要生自卑感,说我的资格不够,够不上,你要晓得,在末法时代,有几个人发心学佛法?有几个人能听到《金刚经》呢?听到《金刚经》,有几个人发信心呢?讲到下面经文会详细的解释,所以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我们现在还是个大凡夫,贪图五欲的心,执着六尘的心都还在啊!讲那么最高最细的话,你取法乎上,你要听《金刚经》,叫你学那个最高最细的妄想心的道理,你度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个众生相你都空掉,你不生心不动念,你贪图五欲六尘的心,不降伏自然降伏了嘛!这叫取法乎上,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想看一千里路那么远的境界,你往最上的一层楼爬上去,爬到最上的一层楼,眼界就宽了,你不学这最高金刚经的道理,二乘人不是不修行,不修行他怎么证得阿罗汉、辟支佛呢?修行都是冤枉费力,不执着,能回小向大还好,还得重新发菩提心;要是一执着,就是定性二乘,更害,永远不能成佛。按法相宗讲,定性二乘,永远不能成佛,所以你就晓得,我们虽然是个薄地凡夫,虽然是有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你学了《金刚经》,学了最高一层的道理,发心度无量众生,不着众生相,那么你还贪图五欲,还执着六尘吗?自然不会了嘛!所以自己要发大乘心,不要自暴自弃,说我够不上。这把降伏妄心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文外之意,也把它料拣清爽,这也就是证明这一科降伏妄心的方法,是个什么方法呢?有四个字:「离相度生」,度众生,要离众生相,离众生相,来度众生,这个妄心降伏住了,一切妄心统统降伏住了,这是个最高最细的妄想心嘛!你看现在不学佛的众生,他不了解这个道理,就是学佛的众生,有几个发菩提心的呢?所以劝诸位一定要真正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你去度众生,那众生不好度啊,你去跟众生打打交道看看,你发心度他,他先惹你生气,使你生烦恼,不要说你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你就办一个佛学院,成就三十几个学生,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啊!怎么样呢?大家都是众生,都是凡夫,学生是众生,都以差别为性,一个人一个性格,你就摄化这三十几个学生,也要你的功夫,但是你要以这个为主,我只度这四十个人吗?所以你就晓得你的心量太小了,那么你为什么开佛学院,不多度一些众生呢?因缘不够,就是现在环境不够,条件不够,也就是因缘不够,我想把全台湾省的人都找来开个大学校,办不到,不是不办。我在小型的佛学院慢慢的办起,度一个众生是一个众生,度两个众生是两个众生,那么这样子就把你的妄心降伏住。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你不要得少为足,我办了一个佛学院,我已经度了众生了,甚至于再小,我收了一个皈依徒弟,也是度了一个众生,你要晓得,你把众生度到什么样子才算?「我皆令入于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才算度了个众生,「入于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度了无量无数无边,度这么多的众生,结果不着众生相,妄想心一点没有起来,这叫离相度生,降伏妄心的方法,释迦佛讲的开示,叫我们离相度生,这四个字记着。 把文消通了,文外之意也讲明白了,要是按弥勒菩萨的偈子,这一段经文是大乘的菩萨发的四种心,弥勒菩萨做的偈颂来解释《金刚经》:「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这一段文里面,有四种大乘心,第一是广大心,你发了大乘心,你要度众生,度几个呢?「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广大心」。你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度到那里呢?「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都度他成佛,这是「第一心」,我就给他受个三皈依,度一个众生;我就给他受个五戒,度一个众生,三皈五戒是人天乘,再加上十善法,再加上四禅八定,还是人天乘,你叫他修四谛、十二因缘法门,了生死出三界,那是小乘法门,大乘法门,还有权教,还有实教,必须使他各个都入于无余涅槃而灭度,四种烦恼都断尽,两种生死都了脱,这才是度了个众生。换一句话说,就是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发的第一心,这个话你看说得太高,你没有听到过,你把浅的当成深的了,刚才说的,你没有收过皈依徒弟,今天有一个居士来皈依你了,你心里欢喜得不得了,我今天度了一个众生,有人叫我师父了,那不是太浅了吗?人家来皈依,你以为把他度了,你还没度他,度他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了没有呢?要度众生入于无余涅槃,这叫「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配到「长远心」,你发心要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叫他成佛,这是广大第一心,第一心,时间不够也不行,度众生你发的愿很大,你得脚踏实地的来度,度一个算一个,度二个算二个,那你要度无量无边众生,非长时间不行,你不发长远心,你这个心会退掉,刚才说你去度众生,众生不好惹啊,众生都是薄地凡夫,他会惹你生气、惹你生烦恼的,唉呀!我还是自己了生死吧!免生冤枉气,这样你还是退到小乘,要跟众生打交道不怕烦恼,一定要把众生度成佛,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要发长远心,这是第三个「长远心」。第四个心叫「不颠倒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发了广大心要度一切众生,发第一心,一切众生都度了,「皆令入无余涅槃」,而且发了长远心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你有没有着了众生相?着了众生相,其心已颠倒,因众生根本没有相,你怎么着相,这不是颠倒吗?所以第四个心叫做「不颠倒心」。 这一段经文是降伏妄心的方法,这里面有四种心,第一是广大心,第二是第一心,第三是长远心,第四是不颠倒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发了广大心要度一切众生,发第一心,一切众生都度了无余涅槃,而且发了长远心,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你着了众生相没有?着众生相,其心颠倒,这不是颠倒吗?这跟凡夫贪图五欲之乐,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你还是个颠倒心,所以第四个心叫不颠倒心,众生根本没有相,你怎么着相呢?。最重要的是第四不颠倒心,你度众生不能离众生相,这个心一颠倒,你虽然也是发菩提心度众生,你是权教菩萨,权教跟实教有什么不同呢?大家都是发菩提心,都是度众生的,权教菩萨着相,实教菩萨不着相。权教菩萨,我们一个薄地凡夫,看看《金刚经》,看弥勒菩萨偈颂,我们还会讲呢!权教菩萨没有我们高明吗?你不晓得,这是讲真的功夫,等你度众生的时候,你不着众生相,那个时候才是降伏妄心的功夫,现在只是在依文解义,只是在说明发菩提心要用这四种心,这四种心最后一个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心就是度众生要离相,「离相度生」,这样子才能把妄想心降伏了,这是在讲理,事实上你的功夫还没有做,你去度众生看看,你才知道妄想心不容易降伏,刚才说你没有收过皈依徒弟,你今天收了一个,心里欢喜得不得了,要是皈依徒弟送你一个大红包,你欢喜得晚上睡觉都睡不着,你就知道那个东西染污人染污得厉害,不是贪图五欲六尘,你一着了度众生相的这个心,五欲六尘都在里面,因为你一着度众生的相,收了一个皈依徒弟就着这个相,出家人跟出家人为争徒弟闹烦恼,这样子很普通的事嘛,这一个徒弟是一个穷徒弟,你爱不爱要?到了寺里来一个红包、一个钱也不送,还吃了一顿饭走了,谁欢迎这个徒弟?那就说供养大红包的徒弟,这个师父爱,那个师父也爱,拉拉扯扯,这叫争徒弟,叫扭信徒,你的徒弟、你的信徒给他扭去了,这个寺院跟寺院结冤家,师父跟师父结冤家,都是不明白不颠倒心的道理,明白了,脚踏实地做,做到哪里,算到哪里,做多少,算多少,一定要往这个路上走。我收了多少徒弟,我没有着他的相,没有钱的徒弟,我很尊敬他,他来皈依就很不容易,他有善根;有钱的徒弟,我也不特别执着他,有钱的徒弟多供养一点红包,我三宝门中来,三宝门中去,我在三宝门中也要用钱,他供养我,我给他做功德,要照这个路上做,要问心无愧,这大家都要学着,讲到最高的道理,做功夫,你要脚踏实地的做,我时常讲,我道源是个讲经的法师,你说我老修行,我不高兴听,但是你说我没修行,我也不接受你这个批评,我实实在在往这个地方做,我哪里不修行呢?所以你懂得了最高道理,要脚踏实地做,做到哪里算哪里,这样依着最高的道理来做,就是修行,这叫依解起行,依着你了解的最高大乘道理来起这个行门,来做功夫,以上是弥勒菩萨的偈子前面两句,「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 再讲「利益深心住」,这样子你才得到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就是安住在深心,深心是什么心呢?直达真心之本源,一直达到真心的本源上,就是真如实相的心,那叫「深心」,你了达了这真如实相里面根本就没有颠倒相,那你的心就安住了,降伏妄心,就是安住真心,叫做「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乘」是指实教大乘,《金刚经》就是最上乘,他怎么不说权乘呢?权乘还要着众生相,实教大乘才不着众生相,所以这个功德你才能做得圆满。要发菩提心,包括这四种心,这就是弥勒菩萨不解释,我们只能解释一种道理,度众生要「离相度生」,《金刚经》上说得很明显,「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能把这道理讲清楚,那就讲得很高明,没有讲错了。但是里面的四种心,我们看不出来,讲到弥勒菩萨解释有四种心,我们就要小心谨慎,你还没有学会讲经,学会讲经是不是讲得人家爱听,学会了讲经人家爱听,在哪里开讲经法会,听众座无虚席,就是讲堂里没有一个空位置,你自己起不起贡高我慢?起贡高我慢,你不是颠倒吗?指着《金刚经》讲,你真正懂得《金刚经》了吗?我懂得,我《金刚经》讲得最好,你正是没有懂得,你说的《金刚经》不是着相吗?实实在在我们都是学佛说法,学多少算多少,所以法华经上讲,「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理体,谁能把它究竟呢?除了佛就是佛,唯佛与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还没有完全究竟。我们一个凡夫学讲经,怎么能说你懂得了呢?这样你才能进步;你一说我懂了,你就不进步了,就拿道源说吧!我讲经讲了几十年,光《金刚经》前天你们训导主任仁光法师算一算,据他知道的已经讲了十二遍了,《心印疏》、《新眼疏》这两部注解,每讲一遍,我看一遍,到现在可能是第十三遍了,这两部注解我还是看的,因为你看得熟你才能讲得熟,而且有过去没有发现的道理,一看,又发现了一个道理,所以你不可粗心大意,认为你已经会讲经了,那你自生障碍,这样的法师有的是,这个经本子拿起来就讲,这还有什么呢?你想想,你这个心是不是对于佛法不起恭敬心?对于佛法起了轻忽心,你拿起来就讲,这没有什么?这不是把佛法太轻视了?等觉菩萨还没有完全了解,你完全了解了吗?你不小心谨慎好好的研究,道理怎么能研究透彻?道理没有研究透彻,怎么能启发真实的修行心,脚踏实地的用功夫?这是劝诸位修行的几句话。 把这四种心要配到经文上,要配得清清爽爽,第一、广大心,就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统统要度他们,这是广大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令他入无余涅槃,令他成佛,这是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你度那么多众生,时间短怎么行呢?一定要发长远心,才不会退堕你的菩提心,这是要发长远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配到不颠倒心,要把它配得清清楚楚。 下面第三小科就要征释,征问解释,释迦佛讲到这里自己征问自己解释,再看着经文。 现在讲到第四分妙行无住,要修大乘的行门,是不可思议的行门,叫做妙行,妙者,不可思议也,妙行无住,怎样才叫妙行呢?行布施而不住相,叫做「无住行施」,这个就是安住真心的一个方法。再先分科,戊一、降心之方那一科讲完了,戊二、讲住心之方,下面再分三科,己一、正示其方,正当开示住心的方法,下面再分三科,庚一、标示,庚二、指释,庚三、结示。先讲标示,标举显示出来,再指着加以解释,再总结。 【妙行无住分第四】 庚一、标示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这个地方就要料拣了,大乘菩萨要去弘扬大乘佛法,要弘扬六度法门,由六度广开叫六度万行。《金刚经》怎么只讲叫我们行布施呢?六度只讲一度呢?这个要看弥勒菩萨的解释,弥勒菩萨的偈颂,你一看就知道。布施一度包括六度,六度包括万行,万种行门合起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合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度。弥勒菩萨的偈子上讲:「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檀义摄于六」,「檀」梵语叫檀那,中国话叫「布施」,它的义理摄于六度,叫「檀义摄于六」。布施一度,可分为三种布施,第一、资生布施,资生者资养生命,就是财布施,用财布施干什么?资养众生的生命,众生没有钱财,不能活他的命,资生就是资养生命的布施。第二、无畏布施,众生遭了灾难,你去救苦救难,这叫无畏布施,众生有了畏惧,叫他无畏惧,你布施给他无畏。第三、法布施,众生不了解佛法,你得讲佛法给他听,这叫「法布施」,以上是「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即这三种布施,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摄什么呢?摄六度,看《金刚经参考资料》,我画了一个表,很清爽,第一、资生布施就是财布施,财布施就摄布施度。第二、无畏布施,摄持戒度、忍辱度。持戒、忍辱怎算是无畏施呢?「持戒」,杀、盗、YIN、妄都要戒掉,这是四根本戒,你不持戒,这四种你去做,都是害众生的。杀,杀害众生的生命;盗,偷盗众生的财物;YIN,邪YIN众生;妄,妄语,欺骗众生,这都是害众生的,众生看见你就害怕,生了畏惧之心。所以我要行菩萨道,先持四根本戒,我一持戒,我不杀,众生看见我他不害怕。我不偷盗,众生看见我不害怕,要是这个人是个贼,他一来的时候,你就害怕,来的这个人是个贼,注意,要偷东西,你不害怕吗?那个杀生害命的众生,令众生更生畏惧,那个杀猪的人,一天到晚,以杀生为他的职业,他满身都是凶恶之气,狗要是卧倒在那儿睡觉,那个杀猪的人,从它身旁一走过,狗就惊醒,你就知道他那凶恶之气厉害,众生看见他生畏惧。不杀,众生无畏,不偷盗,不YIN,邪YIN男女,这个人品行不端正,犯邪YIN,哪个人不害怕他呢?他要扰乱人家的家庭,所以不YIN,令众生不生畏惧。说话真实,不妄语,众生不会害怕你,你说话最可靠,这样众生见你无所畏惧,这个无所畏惧就是你布施给他的,持戒,就是无畏布施。忍辱,众生骂我,我不还口;众生打我,我不还手,甚至于丧失生命,我不报复众生,众生见了我,他不会害怕,害怕就是畏惧,忍辱,就是令众生不生畏惧,所以无畏施包括持戒度、忍辱度。法布施呢?包括三个度,法布施第三个布施,三摄三,摄下面三个度:精进、禅定、般若。你要做法布施,你必须勇猛精进,懈怠放逸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禅定功夫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般若智慧的人,不能当法师。所以你天天讲经说法给众生听,一定得有精进度,得有襌定度,得有般若度,第三个法布施,摄这三个度。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这三个布施摄六度,六度广开就是万种行门,万种行门合起来就是六度法门,六度法门再合起来,就是三种布施,三种布施合起来就是一个布施。你把这个帐算清爽,你要学会说,学会讲,讲得很清爽,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说,不住于一切法而行布施,也就是不住一切法而行六度,而行万行,包括六度万行,都在布施里面。下面就指释了,「所谓不住色布施」,不要着六尘,你不着六尘,也就是不要着六根、六识的相,十八界的相都不着。 先看科文,戊三、兼释伏疑,潜伏在初发心菩萨的心里有一种疑惑,要兼带着解释伏疑,这科文很不好懂,再分二小科,己一、释因生疑,先解释因无住行施而生的疑惑。己二、防转成疑,要防护着他再转生一个疑惑心。这个科文难懂,你必须得看《新眼疏》,《新眼疏》为什么订这难懂的科文呢?是依着弥勒菩萨的偈颂解释的,弥勒菩萨这样解的,众生有这个疑惑,这个众生还不是普通的众生,而是发心菩萨。先讲「己一、释因生疑」的科文,他听说无住布施,就潜伏在心里面有一个疑惑,佛知道就要替他解开,布施一法,有上施,有下施,上施诸佛,下施众生。我们现在对于上施诸佛,不用施字,是用上供养诸佛,因为供养也就是施,这个地方就是讲布施一法,有上施有下施,下施众生,我们不住相,这个可以了解,因为众生他是个凡夫,我们一住了众生的相,那是个有漏之因,因此不应该。但是我们上施诸佛,诸佛是无漏之果,我们种这个无漏之因,怎么不能种呢?就是从这地方生个疑,佛就给他解释,解释你上施诸佛,也不要住相,因为你一着相,你证不得如来法身。那么你想证得佛果,是证得法身佛果,不是证得应化身佛果,这样他转生一个疑惑,应化身佛果为什么不能住相?因为应化身,是应机变化出来的,他也是无常之法,他有生有灭,等到涅槃以后没有了,所以不能住应化身的相。那么报身佛呢?报身佛是修无漏之因,证得无漏果,这个报身佛是常住的啊,为什么也不能住报身佛的相呢?佛就跟他说:报身佛的相也不能住,因为报身佛他是依着法身显的相,他是为十地菩萨的机现出来的,那个相还是虚妄之相。他再转生一个疑,那么究竟没有佛了?不是没有佛,没有应化身着相的佛,也没有着相的报身佛,但是法身佛是有的,你能远离应化身的佛相,远离报身佛的相,一切不执着,你才能证到法身如来。这就是戊三、兼释伏疑这一科,《新眼疏》你一定要看,你不看那真是太可惜了!没有发现《新眼疏》,《金刚经》经文的段落,都弄不清爽,尤其弥勒菩萨八十偈颂,更不容易懂。你要研究《金刚经》,一定要看《心印疏》和《新眼疏》,再看《金刚经参考资料》,你不要看其他的注解,什么五十三家注、百家注,都不灵光,这些注解,解了半天,也弄不清爽,尤其是现在新出版的《金刚经》注解,更是随便说、随便讲,他知道多少,说多少,它能超过《心印疏》?它能超过《新眼疏》?不会超过,你要相信,我是个过来人,我是个识途老马,我指导你们的路子,不会错误。 现在讲解经文,讲解经文好讲,你非看《新眼疏》不可,《新眼疏》是依着弥勒菩萨解释的,如理实见分第五,昭明太子说,你依着实相之理见到法身如来,这叫如理实见。 【如理实见分第五】 戊三、兼释伏疑(分二,己一、释因生疑,己二、防转成疑) 己一、释因生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叫一声当机者,就是叫我们都注意,在你的心意之下以为怎么样?「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是解释第一个疑惑,上施诸佛,就是上供养诸佛,也不能住相,佛是无漏之果,我们配无漏之因,怎么错了呢?你要晓得,你要配无漏之因,想证法身如来,你现在所住的佛相,是应化身,尤其世尊对着须菩提说法的这尊佛,就是应化身佛呀!须菩提!在你的心意之下以为怎么样?「云何?」就是以为怎么样?「可以身相见如来?」「身」,丈六金身,「相」,三十二相,「如来」,法身如来。我现在跟你面对面,我就是个佛,但是我是个应化身佛,我是对小乘说,我就是个佛,我就是个报身佛,我就是个法身佛;对于大乘说,我是个应化身佛,我这应化身佛,也不简单,我的身体是丈六金身,我的相是三十二种大人相,但是虽然是超过一切凡夫的相好,可是你就可以依这个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见到法身如来吗?「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这一问,须菩提开悟了,须菩提老早就开悟,他是替我们迷、替我们问,也就是经佛这一问,我们更上一层楼。哦!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应化身佛,他是有生灭无常之相,那怎么是法身如来呢!不能着这个相,我们供养应化身佛,一着相,都变成有漏之因,哪里是无漏之因呢!这个疑惑就给破了,所以经过佛这一问,须菩提就说:「不也,世尊!」不可以啊,不可以丈六金身卅二相,得见到法身如来。「何以故?」须菩提自已解释,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所说的身相,所说的丈六金身、卅二相,可不是那个法身、那个实相,这样解释消文,上面的「身相」是丈六金身、卅二相,下面的「身相」是法身实相。如来说的丈六金身、卅二相,不是那个法身,不是实相,「即非身相」。那怎么能是如来呢?怎么能见到如来呢?恐怕他再转生一个疑惑,既然应化身佛不可着相,我着相去供养报身吧! 庚二、防究竟无佛疑 「正信希有分第六」,「正信」者不偏于空,不偏于有,正信之心「希奇少有」,不容易发出来,而要发生出来,故说「正信希有」。 【正信希有分第六】 戊一、显信具德(分二,己一、深生实信德,己二、一念净信德) 己一、深生实信德(分三,庚一、当机问信,庚二、如来答有,庚三、显示其德) 庚一、当机问信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再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的「后」字,先按普通的解释,如来的法运一共有一万二千年,如来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跟如来在世时佛法一样的兴盛,叫正法。过了一千年就差了,像法,佛法还是在世间上很兴盛,「像」者相似,相似正法,但不是正法,故名像法。过了两千年以后,入了末法时代,末法一万年,末法的法垂末了。于是再把如来的法运,再分五个五百岁,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岁,是「解脱坚固时期」,正法时代,是释迦佛的弟子都能以解脱生死,都能了生脱死,得了解脱。「解脱坚固」,「坚固」就是不动摇、决定的意思,决定得到解脱。第二个五百岁,「禅定坚固时期」,都能以修如来的大定,像《楞严经》的楞严大定,法华经的法华三昧,都能得到大乘的禅定,禅定决定能得到,不动不摇,叫「禅定坚固时期」。再过一个五百岁,正法时代一千年过去了,入到像法时代,也就是第三个五百岁,是「多闻坚固时期」,如来的弟子出了些大法师,三藏十二部,都研究得很透彻!都能讲经说法,做了很多的注解,这就是像法时代第三个五百岁,多闻坚固时期,这个时候要是按历史上讲,佛法进入中国,你看中国出多少大法师,建立了八大宗派。到了第四个五百岁,是「塔寺坚固时期」,多闻坚固时期都在那里求智慧,到了第四个五百岁,求智慧的善根没有了,要求福报修塔修寺,寺院修得大,塔修得高,塔寺坚固,喔!越修越多,越修越大,越修越高,建筑了很多大寺院、大的宝塔,你看大陆上那些大丛林、大寺院,你一进山门,跑到后面的法堂里,跑了两个小时,走得腿酸,那真是够伟大的,那都是塔寺坚固的时期。到了第五个五百岁,像法过去,到了末法时代了,是「斗诤坚固时期」,佛弟子间本来是和合众,一点都不和合,你跟我斗争,我跟你斗争,斗争调解就好了,调解不来,斗争到底,坚固不动。非跟你斗争不行,你嫉妒我,我嫉妒你,你障碍我,我障碍你,这一个地方两个寺院,你听吧!讲起话来,这个寺院讲那个寺院不好,那个寺院就讲这个寺院不好,出家人跟出家人聊天,你听吧!讲的全是出家人的坏话,那个出家人说这个出家人怎么坏?这个出家人就说那个出家人怎么不好?没有讲到好的,讲到好的不要斗争了嘛,斗争,你劝解还劝解不来呢!斗争还坚固,要不,怎么叫法运垂末呢!也不研究解脱,也不研究禅定,也不研究多闻,你发心去修塔、修寺也好,培点儿福。没有这功夫,有功夫就嫉妒障碍,有功夫造口业,可怜不可怜?台北有一个观音山,那时候有一个大陆来的老和尚在楼上睡觉,我不说那老和尚的名字,这观音山人少,有些外省居士夏天没有事,都到观音山借住几天,可以嘛!你供养常住几个钱,反正吃的饭不会吃常住的,住几天,一住那个地方,你好好研究佛法嘛!到了晚上天热睡在楼下,外面有石头椅子凳子,大家坐在那里聊天,都是些大居士,大居士都有皈依师父,坐在那里一聊天,就聊他师父了,这位居士不说他师父的坏,他说某位法师怎么样坏?怎么样不好?说了一大堆的罪状,正说的是那个居士的皈依师父,那个居士听不来了,他说,你知道这个法师是谁不知道?这个法师是我的皈依师父,你皈依过吗?你没皈依过,你皈依的是谁?我皈依某某法师,你那个皈依的师父才没有价值,于是就说,你那个皈依的师父怎么坏怎么坏?这样越说就吵起架来,吵得那个外省老和尚简直睡不着觉,下了楼来把他们臭骂一顿,你们都皈依过是不是?都是大居士了,你们皈依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以佛法僧为师父,你骂了半天,不是骂你师父吗?这一说,大家都不开口了,到观音山这个道场来,你们不好好用功,在这地方毁谤僧宝,互相骂你们的师父,你皈依僧,哪个出家人不是你师父?这老和尚一喝斥,大家不开口了,赶快去睡觉,都静静的了。为什么居士这样,斗争坚固嘛!谈起话来不赞叹功德,尽说罪过,为什么?他的心里没有功德法,心里全是些乱七八糟罪过法,所以你叫他讲经说法,他讲不来,你叫他毁谤人、骂人,不要本子的,不要看注解,越说越多,越骂越热闹,到了末法时代,都犯这个病,我们大家都要忌讳到,要清净口业啊!讲到这里,我们不依两部注解,讲到后一个五百岁,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按我们的中国佛教历史,已经三千年以上了,按南洋小乘佛教的历史,已经是两千五百二十二年了,五五二千五,那五个五百岁都过去了,那么对于《金刚经》不应机了,《金刚经》上释迦佛到最后五百岁还有人生信心,最后五百岁,就是第五个五百岁,第五个五百岁过去了,连小乘佛教的历史也过去了,那么《金刚经》不要讲了,再生不起信心来了,那不是完了吗? 你要晓得,不能按那个古老的注解,死板板的来讲那「后五百岁」,如来的法运不是有一万二千年,末法有一万年,他只说五个五百岁,以后第六个五百岁,第七个五百岁没有说,没有说可是法还在,还有九千五百年,那都是什么名堂?都叫斗诤坚固,反正是越来斗诤越厉害就是了。那么最「后五百岁」怎样解释呢?就是那一万二千年最后的五百岁,还有佛法在,还有《金刚经》流通,那么有善根的众生,他对于《金刚经》,还能生起来真实信心,要这样解释,我们现在是刚刚过了五个五百岁,是第六个五百岁的众生,我们一定能生起来信心,所以这样子才能摄受众生,不然,你按古人的注解,解到五个五百岁是那最后的五个五百岁,那么现在佛教的历史已经讲到第六个五百岁,怎么办?不能摄化众生了,这个记到,这样的解释、这样的讲法,我们看注解采取注解的长处,注解的短处我们不采。前面解释「无余涅槃」也是的,你依着《心印疏》解,全解错,他指定「无余涅槃」是第三个涅槃,那解到小乘的「无余依涅槃」去了,不是错了吗?不能依他。依着《新眼疏》是解释大乘的「无住涅槃」上,但是他还不敢变更名字叫「无余涅槃」,因为其他的大乘经都叫「无住涅槃」,《金刚经》就是大乘经,就叫「无余涅槃」,上哪儿找材料印证呢?「无余涅槃」就是大乘涅槃,大乘涅槃怎么叫「无余涅槃」?我的《金刚经参考资料》有,他的四种烦恼都断尽了,无余,两种生死都了,无余,它不叫「无余涅槃」吗?这就是我们要好好的研究,要研究到心里去。 这就把须菩提的怀疑给破掉,你不要怀疑众生没有人相信我所说的妙法,这个语言、这个章句,不要说如来在世有众生能生信心,如来涅槃以后,正法时代有,像法时代有,到了末法时代,乃至到了一万二千年最后五百岁,还有众生,能生信心。 以下开示同学,第三分讲度生要离众生相,这个已经明白了,那么无住行施也明白了,可是上施诸佛,现在叫上供诸佛,这个上施诸佛、上供诸佛它是真实之相,那怎么不住相呢?这样生疑,佛就给他解释,第一种义,你上供诸佛是应化身佛,这个应化身,也是虚妄之相,所以你去上供诸佛,还是无住行施,上施也不能住,这就把第一种义解释清爽了。第二种义,佛跟他推广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应化身佛是虚妄,连报身佛也是虚妄,报身佛也是有相,有相就是虚妄,那么他转过来又生疑,那么报身佛也是虚妄的,那么我们学佛要成佛,不是无佛可成了吗?生这个疑惑,要起断灭见,那更不得了,于是佛就跟他说,你懂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能「若见诸相」皆是「非相」,「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正可以见到法身如来,不会叫你落到空,这是显示第二种义。要简单明了,把科目说清爽。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科,这四科的第一科,戊一、显信具德,分二科,己一、深生实信德,下面再分三小科,庚一、当机问信 ,庚二、如来答有,庚三、显示其德。己二、一念净信德。戊二、展转征释,下面再分三科,己一、承征承释,己二、转征转释,己三、再征再释,戊三、结示净信,这个科文自己要对着经文,最好把它写到小本子上,一段一段写清爽,我因为现在眼睛看不见,没有详细对着科,你们自己要负责任把它对,第一、须菩提来请问,前面讲到第五分止,讲降住其心,答复完了。第三分就答复,云何降伏其心?降伏其妄心用什么方法呢?第三分答复你去度众生要离相,离相度生,安住其心,云何安住?你行布施,行布施不要住相,无住行施。第四分答复住心之方,到了第五分,就把前面第三分第四分之语意再加深一步,再推广开来说,一切都不能住相,不但你布施不能住相,度众生不能住相,连上供诸佛也不能住相,结果是你把一切相都空掉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见到法身如来,这还是解答降伏其心的问题。这一科文上要解释生这个信心,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一科,略明降住生信分,简略的说明,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叫我们生信的,所以你念的经文是通理大师研究出来的,他读经读出来的,我们看了他的科,我们去研究,我们去读经文,经文上说得明明白白,解到生信上,一点都没有错误,一点没有牵强,确确实实是解释叫我们生信心的。先讲降伏妄心怎么降?安住真心怎么住?你得把这信心生起来嘛!这个经文很清爽,到了第六分,须菩提再问生信心,如来就答生信心,所以我们佩服通理大师研究得正确,我们自己要死心塌地的研究,研究好了,你再读经,你再诵《金刚经》,你诵到这里清清爽爽的。 现在须菩提就怀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真空不空即是妙有,这个道理太高深,太玄妙!有众生可以生信心吗?须菩提就问信,「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如来答有」,这就是庚二的科文,「佛」就「告」诉「须菩提,莫作是说」,你不要这样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不要说现在如来在世,有众生对此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如来灭度以后,正法时代有,像法时代有,乃至到了末法时代最后一个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众生,他对于这个章句,还是能生信心,还以此为真实,能生信心。佛就答须菩提问,这句「以此为实」,就是答复他「生实信不」那个「实」,能生个真实的信心,不是马马虎虎的信,不是浮浮泛泛的信,真正他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生个真实的信心。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一句话,不是在时间上,末法时代的众生有这么一个人是希有,有一句最要紧的道理,就是这个人是个「持戒修福」的人,这一句话要特别注意,我《金刚经参考资料》上举出来三种道理解释,《金刚经》没有讲偏到空那一边的道理,前面「离相度生」,你还要去度生嘛!「无住行施」,你还得去行施嘛!哪有落到空那一边呢?讲到「无住行施」,就给你说个比喻,为什么叫你布施,还不要住相,这样你才能得到像十方虚空不可思量的大福德,这怎么会落到空呢?讲到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见到法身如来,怎么会落到空呢?所以不听善知识讲,不看古德善知识的注解,你自己看《金刚经》,落到空空洞洞的空,你自己害自己,讲给人听害别人,尤其是讲第六分「持戒修福」这四个字,不是说「后五百岁」,就有人生信,还得有个条件呢,什么条件?这个人能「持戒修福」,在末法时代「持戒修福」的众生,不指着一切众生,就指着佛弟子,就很少!我们现在才刚到第六个五百年,才开头而已,你看看,现在的佛弟子,不是说没有持戒的,不是很少吗?修福的不是没有,不是也很少吗?那到了最后五百岁,这个佛弟子他能持戒,能修福,那是希有中的希有,所以他有善根,他才能对于《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高深的道理,生起真实的信心。 对于这一点,我现在只讲三种道理,「持戒修福」,配到这个对于甚深的般若之理,能生实信心。 第一种道理,「持戒」,能以止恶生定,「修福」,能以生善摄慧,所以他对于般若经的深奥之理,才能生起真实信心。这般若是个慧学,你怎么能开智慧呢?「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楞严经》上讲的,第一、你得修定,没有定,你怎么能发出来智慧呢?你怎么能得到定呢?你得持戒,你不持戒,怎么得定?持戒修福,对于言说章句,才能生信心,分成三种道理讲,第一种道理,如来说的佛法不出三无漏学,戒学、定学、慧学。般若经是属于慧学,你怎么能得到慧学,你得生定,你怎么能得到定?你得持戒,我们现在没有专门去修定,早晨起来坐半点钟,下了殿就不能坐了,晚上睡觉前坐半点钟,这半点钟就是训练训练你盘腿,腿不要疼,实际不是打坐这三十分钟修定的,要修定得专门用点功夫才行,那么你坐下来三十分钟就是考验,不是散乱就是昏沈,你坐下来就东想西想,刚刚不想就打瞌睡,为什么呢?戒律不清净,怎么知道你戒律不清净?你想的什么嘛!东想西想都在打妄想,打妄想所想的不出六尘境界,都是些犯戒的事情,所以你要把戒律持清净了,它才能生定,戒的功能是防非止恶,我《金刚经参考资料》上提到,持戒能止恶,止恶才能生定,生起定来,你就能发慧了,这是第一句持戒能止恶生定的解释。第二句解释「修福」,修福能生善摄慧,修福怎样修呢?《金刚经》上没有说吗?说了你没有注意,《金刚经》上第四分,你无住行不施,能得无量的福报,那不是修福吗?修福怎样修呢?行布施,你去行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你就能生起来一切善法,生一切善法你才能摄持智慧。摄慧,你要注意,「福能摄慧,慧不能摄福。」这是慈舟大师给我讲的开示,当时我还跟他抬了很多的杠子,以前我是要开智慧,慈舟大师他慈悲心重,我跟他抬杠子,他气得脸发红,不舍弃我,一直跟我辩到底,他给我举出一个最好的例证:大陆上大丛林很多,是那些方丈大和尚,我们都瞧不起他,为什么瞧不起?他不会讲经。慈舟大师说,你瞧不起他,他怎么能当起大和尚呢?大丛林里怎么有一、二百人跟着他吃饭呢?他有福气,我们佛教讲,他有福报,你要是不相信,把那大丛林交给你做大和尚,你弄一弄,没有饭吃,因为一、二百人吃饭可不是简单的事啊!你虽然会讲经说法,你有智慧,但是你没有福报,你看到大和尚他不会讲经,他有福报,他能领众,一、二百人跟他吃饭不成问题,这是一层道理。「福能摄慧」,你还要注意,他能请你这位讲经法师去讲经,他把你摄持住,那大陆上的丛林,每逢夏天,都要请法师讲经,都开大座,讲三个月的经,他请你法师去讲经,不要花钱吗?他有福报,他可以把你这个讲经法师摄持到他的那个福报里面。可是他把大丛林交给你,你没有福报,弄得大家都没有饭吃,你「慧不能摄福」,这都是慈舟大师给我的开示。后来我才觉悟过来,我摄慧的「摄」字,不容易用上,你要注意,你不行布施,你不去修福,生不起来善法,你怎么能摄持智慧呢?那么你不去「修福」,尽研究经典,让你会讲会说,都不是真实的信心讲出来的,都是讲些文字障,叫做狂慧,发狂!所以你一定要「持戒修福」,才生出来高深的般若智慧,你对「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才能生出来真实的信心,这是第一层道理。 这个话就是加强口气,赞叹末法时代这个持戒修福的人,对于般若深理能生起真心实信,赞叹这个人他的善根。可是我们一听见,心里害怕了,那我们完了,我们哪有这个善根呢?你要说我们没有善根,我们也不相信,一定有善根,怎么样呢?我们也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我们还能听到《金刚经》,但是我们的善根有多么深、多么厚?我们过去多生多劫亲近过无量千万诸佛,到现在还当苦恼凡夫吗?这样自己生了疑?你要晓得,他过去亲近过无量千万诸佛,他才能持戒修福;他虽然持戒修福,他不了解般若深理,他还是着相持、戒着相修福的,这一着相,超不出三界,连个阿罗汉也当不了,哪能当菩萨?哪能成佛呢?所以还在流转生死,转到末法时代,但是他持戒修福的善根还是有的。以此为基础,遇着因缘了,遇见善知识讲《金刚经》,他忽然间听了,生起真实的信心,这个时候才晓得不着相的道理。这是一种解释,亲近过那么多的佛,还是着相修行,到了末法时代才遇到善知识,他善根成熟了。过去是没有善根种善根,善根没有成熟叫它成熟;这个时候善根成熟了,遇见善知识讲《金刚经》,他忽然间生了真实的信心,那么下面呢?下面这个人是个顿超的根机,大乘教里面有渐教、有顿教,与顿教相对的渐根、渐次的根机,慢慢的修,慢慢的证。这个下面告诉你,佛讲般若经,它是个顿超法门,希望你当下就能生起信心,你这一念生起信心,善根之深厚,就等于亲近过无量千万诸佛,第一、你不要怀疑,我们没有这么高深、这么深厚的善根,我们恐怕没有亲近过那么多的佛,到了现在末法时代了,还在当苦恼凡夫,那么我们对于《金刚经》不能生起信心,你这是自暴自弃,你要晓得:「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你要晓得,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过去诸佛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过去诸佛能成佛,我怎么不能成佛呢?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自己看轻自己,我有佛性在,虽然是流转生死,到了现在当个末法时代的凡夫,我的佛性没有坏,我一样还可以成佛,我不过没有遇到善知识讲《金刚经》,不了解般若的深理,我要了解了,我会生清净信心,我一念生起了信心,超过了那个供养、承事无量千万诸佛的善根,下面这一句经文,叫你「顿超」,怎么知道这个事?它有「乃至」二个字,不是我们随便解释。 己二、一念净信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你要听到这个「章句」,听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章句」,把「言说」两个字含到「章句」里面了,就是「言说章句」。不要说你终身生清净信心,「乃至」一念之间生了清净之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这叫顿超法门,一念生起净心,但是这个信心你要注意,上面有个「净」字,前面说「实信」,真实信,这个地方改了一个字,叫「净信」,恐怕你执着「生实信」那个「实」字,就会着到有那一方面了。这清净的信心,怎么样的清净呢?就是不落到空那一方面,也不落到有那一方面。你落到空,心不清净;你落到有,还是不清净,心里面有个空的相,有个有的相嘛!要「若见诸相非相」,有,不能取有的相;空,不能取空的相,这时候你一念生起信心,这才叫做清净心,这叫做中道信心,不落空一边,也不落于有一边,中道的信心,中道的信心,就是信实相般若的信心,不要多,只要一念,这一念跟实相般若相应了,能信的是智慧,所信的是实相的理体,实相般若是真理之体,你这一念智慧生出来了,中道智慧跟实相理体相应了,那就跟十方诸佛相通了,十方诸佛,他怎么成的佛?他证得实相般若才成的佛,我们在这儿研究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还没有悟道,还没有证到,一念净心生起来,不落于空,不落于有,中道智慧生起来,就是真正的观照般若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跟实相般若的理体相应了,那就跟诸佛相通了,诸佛本来是跟我们相通的,我们之所以跟诸佛不通,是我们自生障碍,现在跟诸佛通了,「如来悉知悉见」,「如来」就是指着诸佛,如来的智慧,统统知道你这个人,知道你一念清净心生出来了,亲见如来的佛眼,亲自看见你这个众生,一念清净智慧心生出来了,这就跟诸佛通了。「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金刚经》不偏「空」,讲到第四分,以「无住行施」,可以「得无量的福德」,这个地方讲,一念清净的信心生起来,也可以「得如是无量福德」,哪能落到偏空的一边?「得如是无量福德」,什么如是无量的福德呢?就跟前面那个众生,亲近过「无量千万佛」面前所种的善根,那样的「无量福德」一样,你这一念净信之心,就跟他相等,你得到了,就是一念净信之心,这么宝贵,这么有价值,下面就是佛自己征问,自己解释。 戊二、展转征释(分三,己一、承征承释,己二、转征转释,己三、再征再释) 己一、承征承释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一念生净信之心这个众生,一念净信之心生起来,他怎么样就得了福德,就跟那个亲近过无量诸佛的善根一样呢?这个人不简单,怎么样呢?这个人一定三空及第了,证得了三空之理了,这就是先悟后证,他悟得了三空之理,我空,法空,空空,这叫三空,这个人他怎么样得了无量的福德?「是诸众生」,就指着一念生净信之心的众生。「无复」,「无」是没有,「复」是再,就是再没有,再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没有我执,把我执的四个相空掉了;他要是有我执的四个相,他的信心不清净。这还不够,「无法相」,他对于法执也空掉了,证得法空。「亦无非法相」,他连空空也不执着,我也空了,法也空了,有个二空,叫「空空」,也叫「俱空」,「俱空」者就是我法俱空,连那个「非法相」俱空,那个空空,也没有了,三空要是有一空不空,他的信心不叫净信。那个「净」要清净,有我执,不清净;有法执,不清净;起个空执,还是不清净,所以你看他一念之心,时间很短,可是与实相般若相应,实相般若上没有这三个执,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没有空执,所以才叫做净信之心,他才能得到「如是无量福德」,下面佛再征问,再解释。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佛再问,自己问自己答。「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这由粗的四相,到细的四个相,这三个执,你只要一起执,四个相都出来,前面第三分解释第一段看见那四个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已经解释过,《金刚经》上的我执,是细的我执,不是平常对小乘人开导凡夫执着五蕴假合的臭皮囊叫做我,不是这个执。你发了大乘心要度众生,我为能度,这就是「我相」,认为是我所度的,这就是「人相」,能度所度,种种差别的相,这叫「众生相」,你再执着不舍,这叫「寿者相」,合起来就叫「我相」,这个我相,是大乘菩萨发菩提心的我相,是细的我相,但是你要是在心里一起个相,起个什么相呢?起个我要弘扬大乘佛法,我要弘扬般若经,这就是个「我相」,我要度众生,这就是个「人相」,种种差别,就是「众生相」,执着不舍,就是「寿者相」。你心里一取相,这四个相生出来,叫我执四相。我执四相,你空掉了,他还取着「法相」,二乘人着法,认为一切法都是实有的,它能断除烦恼,了生死,佛说的法,都是无上的妙法,怎能说没有呢?你一起执,有能有所,又起四个相,这四个相比我执四相更进一步、更精细,它还是个相呀!这叫法执的四相。把法执四相空掉了,得了个俱空,我也空,法也空,又起了个执,唉呀!我今天可达到最高深的目的了,我证得了二空了,就这一念执着,这就叫俱空的执着,这就「取」,取就是个执着,「取」了二空的「非法相」,又生起来我等四个相,那是最细的,最细它还是个相,有一点点相,你的心就不叫清净的信心,要注意解释那个「净」字,要把这三重四相,都把它清净了,这才叫净信之心。所以他善根深厚,他能得到如是无量福德,才能为如来亲知亲见,因为他把这三重四相都清净掉了。这个净信之心,不容易发出来,发出来还要注意,注意前面那个真实信心,不是现在我们随便口里说说就算了,心里面真实生出来真实清净信心,那你决定不着相,三种四相都空了,这下面还要再解释,第三重的征释 己三、再征再释 戊三、结示进信 这下面再解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两句文很不容易消,《心印疏》与《新眼疏》把这个「非法」都讲为不是佛法的「非法」,诸位同学注意听着:这两种注解我都不采取,为什么呢?它与经文不合,前面经文是三重四相,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空执在《金刚经》上就叫做「非法相」,这个地方「非法」,还是指着前面的「非法」,怎么能解释到世间法上去?那么,《金刚经心印疏》与《金刚经新眼疏》为什么这么消文?这么消文好消,因为这个俱空的「非法」,比那个「法」高深,「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能以浅的比况深的,他不晓得佛经上这个道理很多,以浅况深有的是,为什么不能用那两种注解呢?第一、在般若法会上,如来已经说了四十年的法,大乘弟子不会执着世间法那个「非法」,非法就不是佛法,不会执着。二乘弟子都已证了阿罗汉,证了辟支佛果,他们怎会执着非佛法的世间法呢?如来用不着提这个道理了,对于初发心的凡夫可以讲,对于《金刚经》法会的弟子,不应该讲这个道理,这一种道理在说《金刚经》的候不应该讲,不应机了,这就是到了研究所的学生了,你还给他讲小学的课程干什么?第二、与经文不合,因为经文上讲「若取非法相」,明明有这个「非法」,怎么到这个结词上,「非法」解到世间法上去?与经文不合,所以不采取这两种注解。 那么我怎么解释呢?诸位同学们记着,记着好研究,如来说的法是有功用的,什么功用呢?可以断烦恼,可以了生死。如船筏的比喻,你没有过河需要船筏,没有过海需要船筏,到岸了则不需筏,就是如来说的法,确切有船筏的功用,它能令你渡烦恼河,能令你渡生死海,那个有功用的筏,还应该舍,登了岸应该舍,又何况那个空的「非法」,那个空就是二空之理,还执着它干什么?你到那个时候,任运自然就能证得二空之理了,你执着它干什么?它既没有断烦恼的直接功用,不是说二空之理浅,要诸位听到呀!它没有直接的功用。断烦恼需要如来说的法,不需要那个空,不需要我空法空那个俱空。那个筏是有功用的,你没有听如来说的法门,你不能断烦恼,不能了生死,它确切是过河渡海的一个工具,只能把你渡过河,只能把你渡过海,那个有直接功用的「法」还应该舍的,何况没有直接功用的「非法」,你执着它干什么?何况没直接功用,注意「直接」两个字,没有直接功用的「非法」,你执着它干什么?这就是以浅况深,道理它还是「非法」,就是二空,它还是比「法执」深一步,这就是说它没有直接的功用,有直接功用的「法」,还应该舍呢?它能令你断烦恼,了生死,那不是太好了,那不应该执,执了就错。何况没有直接功能,没有直接功用的「非法」,你执着它干什么?这样解释就与经文相合,与释迦佛当时说《金刚经》的那个当机者相合,不会到了说《金刚经》如来还说你们不应该执着世间法,那不是太浅了吗? 这个二乘人就是小乘人,他把我执破了,我执四相没有了,这叫证得我空之理,但是他法执没有破,他还取着「法相」。这个大乘菩萨,不但破了我执,还要破法执,我执破了,证得法空之理,那么这个时候三空之理得到,就是我空之理,法空之理,这就是非法相,在《金刚经》上给它取个名字叫「非法相」,而这个「非法相」,你不可以执,你一起执着,这就变成一种空执,所以亦无「非法相」,连那个空的执着,他也不执着,这就三空及第。这个众生,他得一念清净之心,就是他证得三空之理的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所以他才能得到「如是无量的福德」,「如是」就指着前文,那另外一个人,亲近过去无量千万诸佛种诸善根那个人的福德,他得到了,这是一层,佛自己征问自己解释。为什么学大乘法要听这三重四相呢?我相、法相、空相,要把它空得干干净净,再问,「何以故」呢?「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因为你心里不能取着一个相,我等四相你一取着,它就生出来「我相」,就是能执着的这个相。你有能执着的「我相」,所执着的就是「人相」,能所差别就是「众生相」,你执着不舍就是「寿者相」,金刚经上的我执四相,跟诸位是一再的料拣过,不是小乘人的我执四相,那是粗分。这是讲细分,你学大乘佛法,「若心取相」,你有一念心取着相,这就是我等四相起来,那么你要是「取」着「法相」呢,取着「法相」还是有四个相生出来,比你那个我执四相更细更细,还是有四个相。那么你「取非法相」呢?那还是有四个相,这三重四个相,一层比一层细,但是你不能生心,不能动念,「生心即错,动念即乖。」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了解了三空之理,你了解不是个我相,是个什么呢?你所了解的三空之理,就是「人相」,所差别的「众生相」,你还执着不舍,就是「寿者相」,不过细上再细,细了还是有个相,还是有个执,所以这个一念净信之心,前面说是真实信心,怎么后来佛又自己说生了净信之心呢?这个净信之心,就是要把三重四相都把它清净,因为这个道理,你不应取「非法」,为什么前面说三重相?这个地方解成「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不应执两个相呢?因为这个金刚法会上的都是上根利智的人,二乘人他老早除我执,我执破掉了,细的我执,一说他就了解了,他不会起我执,最要紧的是法执,非法执,就是空执,所以解这两科。再一种解释呢?这个不取「法相」里面,就含有第一重的我执四相,把它含摄进去,只是没有说明等于三层,那么解是解到两层,「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那么下面呢?「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你们一定要把它研究好。 戊四、重释伏疑(分三,己一、防疑示问,己二、当机裁答,己三、征起释成) 【无得无说分第七】 己三、征起释成 「所以者何?」为什么不可取,不可说呢?下面再征问再解释,还是须菩提自己解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一句经按着梵文翻成中国话很难,翻译成中文不顺,这个很难消,我讲了几十遍《金刚经》,把它研究出来一个消文解释,在《金刚经参考资料》上,先讲「一切贤圣」,就是大乘菩萨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三贤」位的菩萨,这才叫贤。十地菩萨都称圣人,叫做「十圣」,就是这些三贤十圣的菩萨,「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一句话不顺中国文法,解释消这个文很难消,你要看我的《金刚经参考资料》好好的把它研究熟,才解释得通,解释得顺,这个「无为法」,它可是有个无为法,但是你不可以执着,它怎么叫做「无为法」?无所作为,你一执着,变成「有为法」了,有所作为了嘛!这个「无为法」是无所作为,无所作为,就是这个「无为法」不可取不可说,不可取不可说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怎么有三贤十圣的菩萨的位置呢?这就是那个差别位,三贤,不是十圣,十圣,还不是佛,证得的差别位,他是大乘菩萨,他不能着相,着了相,他就不能叫做菩萨了,前面《金刚经》上经文有的,你要是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萨,你不能着相,不能着相你这个菩萨才能进步。他证得的位差别是有,但这个差别,你要晓得即是无差别,为什么?他依着「无为法」修的,所修虽同,所证得果位贤圣不同,前后浅深有异,没有证到圆满的地方,就有个差别相。譬如这是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这是三贤的差别,或是十地菩萨,初地菩萨乃至八地、九地、十地菩萨有个差别,但全统统都是依着「无为法」而起的差别,这个差别即是无差别,。差别之相,你不可取,说三贤菩萨证了什么菩提,你一取着就, 错,随着变为「有为法了」,怎么错了呢?你不可以说,如来跟三贤菩萨说的是什么一定的法,你说了又错,所以说是「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虽然有差别的贤位菩萨、圣位菩萨,但是结果都是依着「无为法」证得的差别果位,这就是无差别即是的差别,还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就是不执着有,不执着空,中道义理的无为法。一再的征问再解释,还是解释那个没有定法可得,没有定法可说,上面第七分讲完了,也就是把信心成就了,疑惑解释了。下面第八分是讲较量持经的福德了。 【依法出生分第八】 「若人满」,假设之词,事实上没有这个事,假「若」,「若」是假设,假若有这么一个人,「满」是充满,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七宝在《阿弥陀经》上有明文: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个七宝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多得不可思议,统统拿出来布施,布施了这么多的七宝,「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这个人得的福德,可以算多,不可以算多呢? 第一个疑点是,「于此经中」,这部《金刚经》三十二分,才说到第八分,正宗分分四大科,才说到第一科,这部《金刚经》还没有说完,怎么这个地方就「此经」,「此经」是什么呢?全部《金刚经》,为什么这个地方才说了四分之一,就说全部《金刚经》呢?这是个疑问?这就是说到第六分止,已经说到你能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深奥之理,能生起清净信心,《金刚经》就说到圆满的道理了,因为这个信心就怕不生起来,尤其怕你生的信心,不是清净信心,真正的信心生起来,没有不开悟,也没有不修行的,也没有不证果的。《华严经》上有一句偈:「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佛道之源,是水的源头,是一切功德之母,完全从信心生起来的,所以你能生起清净信心,就一定会开悟,一定会修行,一定会证果。《金刚经》讲到第六分已经讲完了,第七分是解释怀疑的心,第八分是较量福德,也就是全部《金刚经》。下面第九分起,还有四分之三的经文,是推广开来讲这个道理,没有什么新的道理了,只是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再推广开来讲一讲而已。实际讲到第八分,较量福德,全部《金刚经》就讲完了,所以「此经」,就是全部《金刚经》,这一个疑惑要把它去除掉。 讲到这里,把第八分讲完,总结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竟。正宗分分四大科,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这四大科就是按信、解、行、证分的,略明降住生信分讲完,也就是第一大科讲到第八分「依法出生分」讲完了,现在开始就讲第二科了,第二大科,乙二、推广降住开解分,降住真心,事非一端,故须推广,略闻已随缘生信,广闻合依义开解,此后有三,开解就是开悟,「解」念「谢」,也做「悟」字解,开解就是开悟,怎么能开悟呢?推广降心住心的道理,下面再分三科,这就由第九分「一相无相分」起,丙一、推广降住,把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推广开来讲一讲,再分三科,丁一、正与推广,正给你个推广的文义,叫你了解了解,再分二科,戊一、推广降心之法,前面叫做略明,叫做降心之方,方就是方法,这推广降心之法,从这第九分起,推广降心之法,再分四科,己一、初果离相,己二、二果离相,己三、三果离相,己四、四果离相,这四小科,这四果离相,再分两小科,庚一、问答显离,问答显离相。庚二、引己作证,引自己的功夫来作证,第九分就结束了。 一相无相分第九,它讲一相无相分,是昭明太子分的科目,「一相」就是实相,无二之相,这个实相它是无相的。通理大师分的,这叫推广离相之法,也就是推广降心之法,推广降心,降心就要离相,在哪里推广呢?讲到后面,不要把前面忘掉,前面略明降住,略明降心之方,方就是法,在哪里呢?就是前面第三分度生要离相,这把它推广开来,度生要离相,那得果要不要离相呢?一切相都要离,得果怎么不要离相?这是一种道理,度众生,行菩萨道,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下化众生要离相,上求佛道也得离相。第二种呢?这个度众生离相的功夫,还不好用呢?度众生怎么样不着众生相呢?要是着了相,妄心降伏不了,唉呀!降心的功夫可真难用,释迦佛说降心的功夫不难用,你们二乘人都证过四果了,才叫阿罗汉,你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你证果的时候,你心里有动念头,说我证了果啦!有没有动过这个念头?没有,那不叫离相叫什么呢?你证果就能离相,你度众生还是照这个功夫用,不就对了吗?就是这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度众生要离相,得果也要离相。第二种解释,度众生离相怎么离呢?不离妄心可降伏不住,这个妄心难降,不难降,你拿证果离相的功夫,用上去就对了,这里科文的大意是这样,再讲经文。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丙一、推广降住(分三,丁一、正与推广,丁二、略示周足,丁三、尽断余疑) 丁一、正与推广(分二,戊一、推广降心之法,戊二、推广住心之法) 戊一、推广降心之法(分四,己一、初果离相,己二、二果离相,己三、三果离相, 己四、四果离相) 己一、初果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再下来就解释须陀洹为什么叫「入流」?「入流」就是入了圣人之流,他怎么会入到圣人之流呢?因为他「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的境界,他对于六尘的境界,不起分别,他不会入于六尘的境界,他不会生新的烦恼了。我们凡夫,受生死怎么会无穷际呢?我们前生贪着六尘之境,生起来烦恼就造业,造了业就流转生死,流转生死今生受了生死的果报,把前生所造的生死之因报了,不就完了吗?生死就了了吗?还不会,为什么?你今生得了凡夫之果,你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又贪着了,你又贪着了六尘之境,又生了新的烦恼,你生了新的烦恼还是生死之因,你来生还得受生死,所以生死无穷了。这个须陀洹,他叫初果圣人,他怎么只有七番生死,没有第八番呢?他对于六尘之境不摄入,「入」是加入了、进去了,他不会交摄加入六尘之境,就是他的六根不入于六尘,根尘相对,中间才生出六个识,他的六根对着六尘,不发生关系,不摄入六尘,中间不生六个识,不生六个识就是不起分别心,他把分别心断掉了。详细的讲,三界之内的分别烦恼,一共有八十八使,以前讲四果,《天台四教仪》讲过,《贤首五教仪》也讲过,其他的经讲很多了,不过没有讲到他不摄六尘,八十八使在《心印疏》上有详细的解释,还要再查《佛学大辞典》把它记熟,这都是佛教的基本常识,这就是六根对着六尘,才生起来六识,生起来六识它就分别,六识从哪而起呢?是从六尘生起的,生起来了以后,他再去贪着它,说个比喻,比喻他这个人很会作画,他的画画得很好,他再去贪着这个画,画是他自己画的,他还越贪着越厉害,说这画得太好了、画得太好了!起了贪心,就是这个意思。「识」是从六尘上生出来的,它反过来再去贪着六尘,再生新的烦恼。须陀洹他不入六尘,他不起分别心,见思二惑有分别起的,有俱生起的,俱生起的叫思惑,叫迷事之惑,那个难断。分别起的,就是遇见境界,你起分别,起了新的烦恼,你只要明白四谛之理,说断,三界的见惑一起断,他断了见惑,不入于六尘,他不入六尘,他的名字才叫须陀洹,这是解释他的名字。再合到前面经文,「作是念」,是起了分别心,他不起分别心,他怎么「能作是念」呢?「今天我证得了初果了,我已经超过凡夫了!」起了这个念,就是个法尘,他不起分别心,怎么能作是念呢?这是解释证明须陀洹,他不作是念,须菩提都答对了。其实这个道理在法会的大乘菩萨了解,二乘人了解,这都是他们过来的功夫,他们都是过来人都好了解,他答得对,佛也没有赞叹再接着问。 现在把斯陀含的名词这个文消完消通了,懂得斯陀含是个二果圣人,叫「一来果」。佛就问须菩提,斯陀含这个二果,他证二果他能作是念,「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今天我得了斯陀含果否?会作这个念吗?须菩提答复说:「不也,世尊!」他不能作这个念呀!「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不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叫一来果,只是有个名字而已,实实在在并没有一来之相,一种按他渐次的根机,一步一步证得的根机说,也没有一来之相,为什么?初果不起分别心,他不起分别心来一次、来二次,他不起分别,他怎么一来呢?他是随他的业润生死,欲界还有后三品没断,他任运自然还要来受一番生死,在他心里证得二果,他没有起分别,因为初果就已经不起分别了,所以在这个渐次的根机上讲,「而实无往来」,没有来不来的相。小乘人有渐根、有顿根,在顿根上讲,并不必一来天上一来人间,才证到三果。现在法会上的四果阿罗汉无量数,谁去证二果,还要一来天上,一来人间才证到三果?他在人间没有动,就证三果、证四果了,他顿超过去,不必要再等着受一番生死,才证到三果上,所以名字叫一来果。他还有欲界后三品的思惑,应该有这一番生死,而实实在在没有一来之相,而实实在在没有那个来不来的相,所以才没有说「实无一来」,他说「实无往来」,他名字叫「一往来」,而实实在在没有往来之相,而「实无往来」,一往天上一来人间,而实无往来之相,因为他心里没有起分别,这是按渐次的根机上说。按顿超根机,他不必要一往天上一往人间,他就证三果了,所以只是个名字而已,他既然没有生心动念,起一来之相,他怎么会作是念,说我证二果呢?这还是证明二果不作是念,须菩提答得对,释迦佛再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证三果的圣人,叫阿那含,他能作是念,我得三果吗?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作是念,「何以故?」我怎么说三果圣人,能作是念,他证得三果呢?「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阿那含叫做不来果,也叫做不还果,「不来」不来欲界受生,「不还」他生到天上去,再也不回来了。我们怎么超不出欲界呢?有见思二惑,有见惑,还有思惑,那叫业绳子,叫那个绳子把你牵到了,绑着你了,你不得解脱。现在把欲界的绳子割断了,得了解脱,超出欲界了。见惑,三界一起断;思惑,一界一界的断。欲界的九品,你断了前六品,你还出不去的,还要一来天上。到了三果,后三品断掉,不来了,超出去,你了生死,就从这里了。你不断烦恼,天天在那里叫了生死,不是自己在骗自己吗? 断烦恼断什么呢?带着劝诸位修行,断旧的烦恼,断旧的烦恼你天天生新的烦恼,你那个旧的烦恼什么时候断掉呢?起烦恼,怎样生起的呢?你对于外面的六尘境界,你要起分别,这叫无事生非,本来六尘境界不是空的吗?你为什么要起执着呢?这个境界顺,你起贪心;这个境界不顺,你就动瞋恨。不该贪的你去贪,不该瞋的你去瞋,起愚痴,一天到晚贪瞋痴炽然,你什么时候了生死呢?你天天在那叫着了生死,不是自己骗自己吗?你学法师,将来你要讲经说法,不是劝众生断烦恼了生死吗?你自己不能断烦恼,你劝众生,不是骗众生吗?所以要脚踏实地的用功,叫它新烦恼不起,断除旧烦恼。你是个顿超根机,说断一起断,烦恼没有本体没有自性,哪里有一个烦恼?反过来,烦恼就是菩提,这就好了嘛!而生死就是涅槃,这就好了嘛!那是顿超的。渐次的,我慢慢的断,断了前六品,证二果;断了后三品,我证三果,也就超出欲界了,是不是?这就是要自己,天天回光返照自己,我们是凡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今天遇到了境界,动了贪心;遇到了境界,动了瞋恨,同学跟同学打起架来,吵起架来,你过后要生大后悔,这算什么?我来上佛学院求佛学的,社会上的同学都不应该吵架,求佛学的,我们同学怎么能打架、吵架呢?你说他对我不起嘛!哪里有一个我?哪里有一个人呢?你学佛法怎么不用上一点点呢?境界现前,正要把你学的道理用上啊!你学的拳术,不是准备打架的,人家打你了,你忘记了,你学了拳术干什么?你要用上嘛!六度法门,不是有一个忍辱吗?他对不起你,你忍一下,不就过去了,这是劝你们修行。 庚一、问答显离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阿罗汉」是梵语,翻成中国话有三种意思,第一叫杀贼,第二叫应供,第三叫无生。杀贼是个譬喻,这个烦恼是害我们的,等于贼一样,我把烦恼断尽了,就是把贼杀死了。谁能把三界以内的烦恼断尽?阿罗汉,所以他叫做杀贼,杀烦恼贼。第二叫应供,他烦恼断尽了,应受人天供养。第三叫无生,三界以内的生死,他了脱了,有生才有死,无生自然无死。这个金刚会上就单指着无生的道理解释的。佛问须菩提:阿罗汉证得了阿罗汉道,他能说我得到阿罗汉道,他能作是念吗?须菩提答说:「不也,世尊!」他不能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他把它断尽了,断尽了以后他才叫无生,他既然证得了无生的果位了,这三界的一切法,他都不生起了。不生起了哪还有什么了生脱死的阿罗汉的法呢?根本就没有阿罗汉那个实实在在的法,叫「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只是有个阿罗汉的假名而已,没有实实在在阿罗汉的法,说他今天得到阿罗汉法。他得了什么?他得了无生的法,你有个法,不是有生吗?他得的是无生法,哪有一个法可得到呢?这是解释无生,既然无生,他怎么能作是念呢? 这里还有一个字,前面证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到了四果他不说证得阿罗汉果,而说证「阿罗汉道」,《心印疏》上有解释,为什么不叫「果」叫「道」呢?就是他近于佛的觉道了,这是一种解释,因为在二乘人来说,除了四果就是佛了,但是这种解释,并不太恰当,因为小乘人他执着得厉害,他执着只能证得阿罗汉果,不能成佛。到了大乘般若法会上回小向大,人人皆可成佛他了解了,可以这样讲了。按他真正小乘位上讲,他还不敢说他近于佛道。那么怎么叫「阿罗汉道」呢?就是他对于小乘极果的道,最究竟的道,他得到了,他叫做无学位。前面只叫得个果,是分位之果,还不能说他得了最高无极的无生之道,到了四果,才算是得了真正究竟的道法。这就是一个究竟,一个不究竟的意思,赞叹他这个究竟之果,故而称之为「道」。上面把文字的字眼料拣一下。 下面须菩提自己再推广来解释,「实无有法」,他证到的是无生法,哪里有个叫阿罗汉的法呢?要有个法,那不是又有生了吗?所以说「实无有法」,名字叫「阿罗汉」,没有一个实实在在阿罗汉的法被他得到,他怎么能作是念呢?再反过来解释、证明这个不作是念。「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假若阿罗汉作是念:今天我得了阿罗汉,那他就有我等四个相在,他怎么能得阿罗汉果呢?他我执都没有断尽嘛!我是能证,阿罗汉四果是我所证,能所差别,就是个「众生相」,执着不舍「寿者相」,四个相都在,我等四相合起来就是我执,我执不断,怎么能证四果呢?既然证了四果,一定断除我执,既然断除我执,决没有我等四相,没有我等四相,他怎么能作是念呢?连我都空了,谁在作是念?这是反过来证明,决不会作是念。下面须菩提再拿自己来作证明。 讲到这里,讲了一大篇,讲了四果阿罗汉不作是念,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不作是念,又讲到须菩提拿自己作证明,证四果不作是念,世尊赞叹我「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我也不作是念,「说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也不作是念,讲第九分讲这一大篇为什么?离相,初果离相、二果离相、三果离相、四果离相,世尊赞叹我「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说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离相,你懂得离相的功夫了,你是过来人,你亲口解释,你不作是念,那就是离相。离相第三分降伏妄心的方法,你懂了没有?大乘佛法不是叫你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离相,叫你去度众生啊!这就是叫你去做,去度众生,你起了分别,那就着了众生相,着了众生相了,你还度得长远吗?你一定要离相度生,你的妄心才究竟降伏啊!那么你四果都离了相了,你把妄心降伏了。降伏了今天回小向大,你怎么又提这个问题来问呢?就是你还没有发心,发心度众生,你就有众生相生起来了。度众生是大乘应该做的功夫,但是你要远离众生相。这样一听,不但须菩提他老早悟到了,就是现在在会的大众,这些大阿罗汉,统统明白度生离相的功夫是个什么功夫了,就像我们过去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离相那个功夫一样。 我们已经讲到第九分,就是第二大科,乙二、推广降心开解分,到这第九分讲完的时候,戊一、推广降心之法讲完了。现在讲戊二、推广住心之法,再分二科,己一、修因无住,推广住心之法,安住真心,怎么安住?住心无住,住心无住就是真心安住了。先讲己一、修因无住,分三科,再讲庚一、得记无住,就是释迦佛如来得授成佛之记,他也没有住相。庚二、严土无住,菩萨修因位的时候,要庄严佛土,庄严佛土也没有住相。庚三、总以结示,把为什么要得记无住,严土无住,这就是总讲这个修因无住的道理,总以结示一下。己二、得果无住,释迦佛他得成佛果,他也没有住,讲到此第十分就讲完了。 庄严净土分第十,这是昭明太子分的科分,我们现在是依着《新眼疏》分的科,分得更详细,庄严净土分第十,是分得不错,但是他没有说出来庄严即非庄严的道理,我们不去辩论它了,还是依着《新眼疏》分的科讲,看着经文。 【庄严净土分第十】 己一、修因无住(分三,庚一、得记无住, 庚二、严土无住,庚三、总以结示) 庚一、得记无住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现在我们不讲外道,还是讲佛法,佛法你怎样能授成佛之记?如是因得如是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修了二大阿僧祇劫,他有这个资格授成佛之记了,等于我们佛学院上了两年,三年毕业成佛,这是比方,那么上了两年,说你可以毕业了,这等于说你授成佛之记了,你怎么可以毕业了,因为你辛苦了两年,并没有什么另外的特别妙法给你,这个道理是很容易了解,但是,一般着相的人,讨便宜的人,以为授记成佛是另外有个成佛的妙法传授给他,现在释迦牟尼佛请须菩提给他作证明,须菩提他是个弟子,他怎么能证明呢?因为须菩提他悟到解空第一,他悟到了我空、法空之理,悟得很深,由他的一问一答证明,大家都能够开解,就是叫我们能体悟的,把这些意思讲完了,再消经文。 那么再讲到我们的本分上,一开《金刚经》,讲我等四相,就跟诸位说过,这个我等四相,不是平常的我相,平常的我相阿罗汉老早把它断掉了,这是大乘人要发心度众生的那个我相,那是很精细的我相。但是我们要学法,就要学最上乘的法,不要把自己限定在凡夫位,度众生的相,我都不着,我还着凡夫的这个我相干什么呢?那个粗的我相,自然可以把它对治了。我们懂得了三谛的道理,我们现在怎么学呢?你就依着三谛的道理学,你一定要发心讲《金刚经》,我们一切经、一切论都要讲,现在讲《金刚经》,就说《金刚经》,你要发心讲《金刚经》,你天天讲,你年年讲,你尽此一生讲,生生世世的讲,但是不许着相,这样子你学对了,我讲《金刚经》不是「庄严佛土」吗?「庄严佛土」,我「即非庄严」,我着相干什么呢?这话跟同学劝导的太多了,你学了法师,将来不要摆臭架子,你怎么会摆臭架子?你着了相,你做一点点好事就着相,你要六度万行,不是光讲《金刚经》啊!六度万行都要做,做一点点好事都要着相,那样与《金刚经》的道理相合吗?不但不合三谛的道理,连二谛的道理也没有,你没有空嘛!「庄严佛土」,任运自然庄严,尽我的力量庄严。法布施,我能讲多少,讲多少;财布施,我随力随分,三宝门中来,三宝门中去,有人供养我红包,我要替众生培福,我尽力量在三宝门中去用,你用到三宝门外去了,你这个钱造了业,你记得,我们做财布施,三宝门中做布施,供佛、供法、供僧。造佛像,跟佛贴金,给佛像做庄严,这是供佛。供养法,印经送人,请法师讲经。供僧,打斋供众,这叫三宝门中去。这个样子,我随力随分做财布施,但是你不要着相,一着相,就跟大乘佛法不合,连权教菩萨都够不上,还能够当实教菩萨吗?这就是讲到「庄严佛土者」,也没有庄严,因为他「庄严佛土」,当体皆空,「即非庄严」,他「是名庄严」。按二谛上讲,不过假名庄严而已,哪有个庄严佛土呢?按三谛上讲,合到中道第一义谛,他也不能着相。 讲这个降心要离相,这一科是推广来讲,就是第九分讲完了,第十分就讲到住心无住的道理,住心无住的道理,先讲己一、修因无住,再讲己二、得果无住,己一、修因无住,下面分三小科,庚一、得记无住,庚二、严土无住,这个讲完了,庚三、总以结示,把经文的义理总结起来,给你显示这个义理,结示哪一个经文呢?显示哪个义理呢?就是结示要得记无住、严土无住,合起来就是修因无住,把科文的总义记着,再看经文。 再把它总结起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不应当住色,不应当住声、香、味、触、法,六尘不应当住,其实是一切法皆不应当住,连出世间法都不应当住,出世间法还是法尘,一切法都不应当住,因为你是个菩萨,你是个摩诃萨,你应当这样无所住,在无所住中生个心,这个心才清净。你要看《心印疏》,他都依着禅宗的功夫解的,这个清净心生出来是什么样子呢?依禅宗的话头叫做「净伙伙、赤洒洒。」用这六个字来形容,净伙伙、赤洒洒,这个心生出来,昼夜六时没有一念为六尘所染,还是净伙伙、赤洒洒,这个心还是活泼活泼,这就叫做清净心。禅宗里还有两句话:「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说我现在是想着佛法,初学的人当然要想佛法,不想佛法,你怎么学佛法?但是起一念执着,被佛法所染污,这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点点,因为我们的真心像个大圆镜子一样,你被六尘所染,就是这个大圆镜擦些黑墨,染污了,我现在要学佛法我想的是出世间佛法,我黑墨不要,抹上些白粉,抹上些白粉那个大圆镜不清净嘛!你抹上黑墨,被黑墨所染污;你抹上白粉,被白粉所染污,这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所以《心印疏》再引禅宗的公案说:「直饶你寸丝不挂,万里无云,即虚空也须吃棒者也(应该吃棒子)。」那个心就是清净心,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空空洞洞跟虚空一样,你应该挨棒,应该要吃棒子,因为你虚空还没打碎,参禅谈何容易,就这个清净心生不出来,生出来它要走动,不能安住,懂得清净心了,世间法我不去执着,佛法,你懂啦!依文解义的懂,心生出来了没有呢?清净心生出来了,是不是安住不动呢?昼夜六时都是清净心,那你成佛有份了,然灯佛就快来见你,给你授成佛之记。然灯佛不来,释迦牟尼佛要来,这是顿超法门,不一定等到二大阿僧祇劫,一念清净心,就与实相般若相应了。 我们讲六祖惠能大师的公案,大家听过了,就知道这八个字很重要,禅宗传入中国,从达摩初祖起,一共传了中国的祖师,传了五位,到惠能大师叫做第六祖,从六祖以后,禅宗大兴盛,遍于中国,就不称祖师了,都叫做禅师。中国的禅宗,分成渐禅与顿禅,渐是渐次,慢慢来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来,这就是五祖座下的神秀大师,他在中国的北方传这种渐禅。顿禅,是顿超的,是由惠能大师在南方传出来的,惠能大师也是五祖会下的弟子。神秀大师、惠能大师,都是五祖的弟子,一个在北方传渐禅,一个在南方传顿禅,这叫「南顿、北渐」。可是以后,南方的顿禅大兴起来,而北方的渐禅慢慢的失传消灭了,中国没有渐禅了,中国讲禅宗,完全是顿禅,禅宗徧于全中国,什么寺院都要加个「禅」字,如「某某禅寺」,教下只有少数,叫「某某讲寺」,那是少之又少,这就是禅宗遍于全中国,也可说遍于全部佛教,它代表整个的佛教,那么中国的顿教禅宗由谁发扬光大呢?由六祖惠能大师,六祖惠能大师从哪里出来的呢?就是从《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生出来的,六祖大师从小父亲就别世了,母亲守节把他辛苦养大,家里穷困得不得了,他长大以后要养活母亲,自己也要吃饭,他住在山坡下,就上山砍些柴,到城里去卖,不能卖几个钱,可是能吃饭饿不死就好了,每天把山上砍下来的柴,锯好、劈好、捆好,挑到城里面去卖,不是马上就能卖得出去,要等买柴的人嘛!有一天他把柴担放下来,搁到路边,等着买柴的人来买,他正好站的地方是个窗户,里面有一位居士在念《金刚经》,他不晓得那是《金刚经》,就听见有人在念什么?他是个有大善根的人,传说他是三地菩萨再来,他在那里一听,就听懂了,这就是文字般若,听懂了他就随文作观,就观上了,人家在那里念,他就在那里听,就起了观想,也就是「观照般若」现前,听的是「文字般若」,当他听到人家念到经文总以结示这一段:「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子碰到他自己的真心上,忽然间就开悟了,这一开了悟,他就跟普通的人讲人情世故,不大一样,按人情世故,你不认识人家,怎么到里面跟人家请问讲话呢?他忍不住,这念的什么书,太好了!他就很冒昧的进去请问:「请问先生,你念的是什么书?」他答说:「我念的是《金刚经》。」惠能赞叹说:「这部《金刚经》太好了!」这位居士很惊奇,咦!一看是年轻的孩子,不到廿岁,还是个粗大汉,一个山上的小孩,你怎么知道《金刚经》好呢?惠能回答:「我听到你念到经文上这两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忽然间就明白过来了。」居士一听就说:「那你讲讲让我听听看。」他一讲还真明白呢!这个居士也懂,但是没有惠能懂得透彻呢,居士听了很惊讶说:「那你了不得,你是有大善根的人,我这《金刚经》是跟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学来的,看来你是个有大善根的人,你应该去亲近五祖弘忍大师,不要埋没人才。」五祖在黄梅,黄梅在大陆湖北,惠能那时在岭南,就是现在广东少官。惠能就说:「我是愿意去亲近五祖,不过我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我家里很贫穷,只靠着我打柴过生活。」这个念《金刚经》的居士一听,马上发了大心,要成就惠能的道业就说:「你安心去亲近弘忍大师,你母亲我会把她接到我家里住,一切生活的费用我会供养她,这个问题你不用操心,我给你盘缠钱,因为这里到湖北的黄梅有好几千里的路程,你安心去湖北参访吧!」我说的这个公案,就是惠能听到人家念《金刚经》,听到那两句就开悟了,可是有的记六祖大师的公案,说六祖是到五祖会下才开悟的,那是进一步的开悟。怎么证明他在未见五祖以前就开悟了,从他跟五祖见面时的问答就知道,五祖上堂说法的时候,禅宗不是讲经,他是上堂说法,大家有问题可以出来请问。惠能看人家请问的仪式,他也学会了,他也出来到中间叩头顶礼,就跪下来请问问题。五祖一看,这个年轻人不是出家人,还是个在家人,就问:「你从哪儿来的?」,惠能说:「我住在岭南。」那时候交通不便利,湖北是中国的内部算是中心,那是文化水准很高的地方,岭南就等于我们台湾的高山偏远地区,是文化不开的地方,是獠族所住。「獠」字是一个不尊敬的名词,五祖为了要试探他的根机,就故意说:「嘿!你说是岭南来的,原来是个獠子!」下面的答话,就证明惠能他先开悟了,他答得可厉害,他一听獠子这句话,是轻视他的话,他马上答复五祖:「请问和尚,人有南北,佛性有南北吗?」意思是说我住在岭南,我是獠族,我人住在南方,你五祖住在湖北,你是北方人,人有南有北,佛性有南有北吗?哗!这一句是惊天动地的话,惠能这一问,问得五祖弘忍大师答辩不出来,这时五祖心中有数,这个年轻人不是简单的人,不是普通的根器,就说:「你还有一点善根,不错,你要来跟我学佛,你可得行苦行,你到舂米房里舂米去!」就派他到舂米房去舂米,因为常住收的都是谷,谷得自己舂,舂成米,不像我们现在很便利,买米来就煮。舂米是修苦行,有的书说他舂米三个月,有的说八个月,这就知道他未见五祖之前就开了悟的。有一天五祖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我年纪老了,不能再弘法了,你们哪一位要是明心见性了,就可以接我这个祖师位,可以弘法,叫你们说出来,你们可能不肯,你们作个偈子给我看看,我就会知道,你明心见性了没?你如果明心见性了,我就把祖师位传给你。」发表要传祖师位,这是佛教里面的一件大事。这时候五祖会下没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大家都说:「我们不要瞎忙了,不要冤枉费气,我们作什么偈子,我们的教授和尚比我们高明得多,他时常替五祖说法,五祖不上堂,就是教授和尚代理上堂,哪一个还能超过教授和尚呢!大家就等着他接祖师位吧!」别人都不敢去作偈子,也就是没有一个人明心见性的。可是神秀大师自己考虑了,我不作不行啊!我是五祖会下的首座和尚,我担任的职务还是个教授呢!于是他作了一个偈子:「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偈子作好了,自己没有把握,这样就算是明心见性了吗?唉!想拿给五祖看又不敢拿去,他根本未开悟,只是依文解义,凭着他了解的佛法,作个偈子而已,不是开过悟的人,于是他想来想去不敢见五祖,他想了一个办法:「我把偈子贴在走廊上,有人看见,五祖就知道了,问这个偈子谁作的?如果说作得不好,那就算了,我也不答腔;如果他说作得好,明心见性了,我就出来说是我作的。」想好了,半夜里起来就把偈子贴到走廊。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人发现了,就去报告五祖,五祖一看,就赞叹说:「这偈子作得很好,依着这个偈子修行,将来一定可以开悟。」五祖不是说现在开悟,将来一定可以开悟,依这个偈子他得修,经五祖亲口这么一印证,唉呀!不得了,大家都去念这个偈子,甚至有人对着那个偈子叩头礼拜,越来越热闹,于是摆出了香案烧香献花,轰动全寺院。外面来的香客与信徒,也都围着去看去念。有一个小沙弥念熟了,像唱山歌一样,一边走一边念,念到舂米房,惠能正在舂米一听,不是味道,就问小师父:「你念的是什么?」那个小沙弥就跟他寻开心:「一个獠子懂啥?你舂米好了。」惠能就说:「我就是因为不懂,才请教小师父嘛!」小沙弥说:「不知是那位大德作了个偈子,贴在走廊墙壁上,五祖看了就向大众说,只要依这个偈子修行,将来一定明心见性,你把它念熟了,就有无量功德,你要是能去烧香叩头礼拜,那也可以得大福报。」惠能就问:「这偈子在那里?请你带我去看看,也让我种点善根,培点福报。」小沙弥就带着惠能走到偈子的地方,惠能这时还没出家,他姓卢,叫卢行者,不是叫做惠能,他看到大家都在那里高声朗诵,惠能越听越不是味道,头一直摇。很多来参拜五祖的人,听说这件事,都先来看,有一位地方上的长官江洲刺史,就像基隆市的市长,正好到庙里来,他也去看,看了以后觉得这首偈子不错,但是他发现旁边有一个人,一直摇头,好像不赞成的样子。他是当官的人,有学问,他来亲近五祖也懂得佛法。他一看这个人不太赞成,就问他:「你对于这个偈子是不是不满意?如果认为不满意,你可以作一首更好的偈子吗?」惠能说:「我能作偈子,但是我不认识字。」刺史一听就说:「噫,奇怪!你不认识字,怎么会作偈子呢!」惠能答说:「作偈子不在乎认识字不认识字!」耶!这话越说越高了,越说就是越高的佛法,这个长官不敢轻视他,就对他说:「你作偈子,我替你写,好不好?」惠能说,那太好了!马上作了四句偈,把神秀大师所作的偈子完全给驳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刺史一听这偈子是高,于是把它抄在纸条上,贴在神秀的偈子旁边。大家一念,似懂似不懂。有人就去告诉五祖,说卢行者作了个偈子,偈子的长短与前面所贴的一样,五祖一听马上出来看个究竟。看过之后,知道卢行者简直是了不得!心想:「当初一见面就知道他悟性很高,现在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一个人了,这时候要争夺祖师位,都是薄地凡夫,大家都要拼命打仗,就要害死他,不能说传给他祖师位。」五祖就说,这个人没有见性,马上把惠能所作的偈子撕下来,你们还是念那个偈子,将来就可以开悟。大家都听祖师的话,就说卢行者不认识字,还作了个偈子呢?大家都跟着批评,在五祖机智的处理之下,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等到晚上,天快黑的时候,五祖大师就到舂米房去探望卢行者,两人对答的话还是禅机,五祖问:「米熟也未?」,惠能答说:「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是语录上的话,就是当时的白话,前者是问:你这个米舂熟了没有,好了吗?后者答说:我这个米老早舂好了,只差过个筛子,用筛子一筛就好了。意思是说,我老早就开了悟,就差祖师给我印证一下。两个人在那里打禅话,外行人听不懂,五祖听了不再讲话,用手里拿的禅杖在舂米的臼子上扣了三下就走了,惠能会意五祖的意思,因为那时候没有时钟,是靠着打更来计时,意思是叫惠能半夜三更天的时候到五祖那里去。到了三更惠能准时来了,五祖就在半夜三更天传法,拿《金刚经》来印心,四祖到五祖,五祖传到六祖惠能大师,都是用《金刚经》印心的。初祖、二祖、三祖、四祖都是用楞伽经印心的。你明心见性了,跟经对不对?跟经不对,那你不是真正开悟,用《金刚经》印心,一点都没有错误,跟《金刚经》上讲的道理一样,五祖就把初祖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衣钵传给他,就从后门把他送出去,对他说:「现在因缘还不成熟,你先隐藏一个时期,因为我会下凡夫太多,恐怕对于你的生命有危险!」于是六祖惠能大师就带着衣钵,偷偷的离开了五祖会下,一直往南方走,因为他是岭南人,就往广东那一方面走。六祖离去以后,五祖就不上堂了,过了二、三天都不上堂说法,大家就问五祖的侍者说:「五祖是否病了在休息」?侍者回答:「不是。」大家就再问:「前天五祖说,要是有人明心见性,他把祖位传了,他就可以休息不说法了,是不是把祖师位传给人了,传给教授和尚,但是教授和尚没有得到啊!」于是大家就怀疑卢行者所作的那首偈子,似懂似不懂,都觉得一定很高,可能是这个人得了祖师位。而且想到卢行者失踪了,这二、三天都没有见到卢行者,那没有错了,决定是把祖师位传给他了,他偷跑了。大家这一下子就要去追卢行者,把衣钵夺回来,因为谁得了衣钵,就能当祖师嘛!大家就去追赶卢行者,大众之中,有一个人名叫惠明,在家就是个武将,他会拳术、武艺,他有武术在身,所以跑得很快,很快就要追上,六祖一看后面有人追赶来了,他心里想:「唉!佛法是用来弘扬的,能够用武力来争夺吗?争夺是争夺衣钵嘛!」他知道来人是为衣钵,他就把衣钵包摆在路中心,自己隐藏到芦苇丛里面去。后面追赶的人看得很清楚,他把衣钵包摆在路中心,自己隐藏到芦苇丛里面去,他心里想:「我也不是要你的命,我就是来要衣钵的,你只要衣钵给我拿回去,我就可以当祖师嘛!」嘿!正在欢喜去拿这个衣钵,怎么样呢?拿不动,被四大天王按住了,这衣钵的份量很轻,他是会武术的人,拿这衣钵应该轻而易举,「奇怪!为什么会拿不动呢?」这一拿不动,心里生了惭愧:「这衣钵可能是历代祖师传下来的法宝,不是用武力就可以抢夺的!」这一生了惭愧心,他就叫:「卢行者!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一听说他为法而来,就请他坐下来,你得定定心,你跑得慌慌张张来抢夺衣钵,这时候给你说什么法,你也听不懂,你要静下来,惭愧心生了好,还要静下来。这个人就坐下来,坐了一会儿,心定下来了,六祖就跟他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六祖称他为「上座」,尊敬他是老前辈,「本来面目」,就是在没有流转生死以前的那个面目,那就是我们的真如妙性,也就是我们的佛性,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个心,叫妄想心,妄想心是有思虑的,不是思想善,就是思想恶,这个时候,你的心也不要思想到善那一方面,也不要思想到恶那一方面,那么正这个时候,你回光返照一下,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惠明就依着这个话头一参,突然间大彻大悟,就站起来磕头顶礼谢法,这时卢行者还没有出家,就先传了一个法子,以后禅宗的参话头,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的话头,就是从这个地方起的。所以我们中国顿教禅宗,不叫坐禅,叫参禅。坐禅是渐宗的禅,你想学禅,要打坐,这叫坐禅。顿教的禅宗,不许坐,要参,六祖大师的六祖坛经上有一个偈子呵斥坐的:「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处立功过。」单呵斥坐禅说:你活着的时候你打坐,白天打坐,夜晚不睡觉还在打坐,这叫做不倒单。你「生来坐不卧」,等到睡觉时,你也不卧下来,你还在打坐,可是有朝一日,你要是死了呢?两只腿伸直,卧下去了,再叫你打坐,你也不会坐了,「死去卧不坐」。无论是你活着在那里坐,无论你死了伸直腿在那里卧,都是「一具臭骨头」。「何处立功过」,功过在什么地方立?还是叫你参的,所以中国禅宗你要说内行的话,叫做参禅,不叫坐禅,就从六祖大师叫惠能,这个上座叫明上座,给他取个名字叫「惠明」,就从这时候起,就传个话头,「不思善,不思恶。」正那个时候,你回光返照一下,如何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如何是我的佛性?「如何是我的实相般若?」你在那儿参的时候,就是起的观照般若,你在念这几句词的时候,就叫做文字般若。后来禅宗又换了一句话头:「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的面目?」用这个话头,父母生我以后,才有我这个人,父母未生我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参这个话头,就是从六祖大师的这时候起的。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接着讲「丁二、略示周足」,略,是简略的开示,周足,周备具足,就是《金刚经》的道理讲到第十分已经讲圆满了,略示,因为下半卷还有很多的经文,所以不能叫广示,而叫略示,略示周备,再分三科,戊一、校(ㄐㄧㄠˋ)量持福,你们同学要学着我念,有些字要念清爽,有很多同学念校(ㄒㄧㄠˋ)量,这个学校的校,你不能念「ㄐㄧㄠˋ」,我上小学校,我上中学校,学校的校,你念「ㄐㄧㄠˋ」,人家不笑你吗?中国字就是这样,一个字念几个音,一个字有好几个道理,看什么地方,念什么音,你不当法师不要紧,你当法师念个校「ㄒㄧㄠˋ」量持福,人家要笑掉大牙呢!校就是较,现在不这样写,就写比较的较,校是比较,量是称量,持经的福这一科,下面再分二科,己一、能校量,再分二科,庚一、极显恒河沙多,庚二、极显宝施福多,用七宝布施这个福多,上面都用「极显」二字,极显恒河沙多,极显宝施福多,才能较量持经的福多。下面还有己二、所校量,就是第十一分经文的最后一段「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这是所较量的,合起来就是较量持经的福了。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戊一、校量持福,戊二、取劣况胜,戊三、请示经名) 己一、能校量(分二,庚一、极显恒河沙多,庚二、极显宝施福多)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沙,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下面须菩提答了,「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沙尚多无数,何况其沙?」唉呀!那可太多了,世尊,「但诸恒河」,世尊说的恒河,就是一条恒河沙数的恒河,那恒河就多得不可思议了,又何况恒河沙数的恒河沙呢?那不更多得不可思议吗?那么须菩提听懂了,答复清爽了,下面释迦牟尼佛再解释,讲到这里就是极言恒河沙之多,不是一条恒河的沙,而是恒河沙数的恒河沙,这就是那科文上极显恒河沙多,下面再「极显宝施福多」。 己二、所校量 这把这个文消完了,还要注意,「我今实言告汝」,就是告诉这个持《金刚经》的福德的,恐怕我们信不及,先告诉你,我是佛,我绝不会说虚妄之言,我是实言告诉你,告诉须菩提,告诉我们大家,确确实实有这么多的福德。什么福德?持经的福德,说经的福德,超过前面那个宝施的福德,那个佛的话我们相信了,勉强相信,还讲出道理来嘛!因为宝施的福德,恒河沙数恒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那么多了,福德多,福德多还是有数目的,还是有相的,所以是福德相,不是福德性。你受持《金刚经》,乃至于受持一小段《金刚经》,为人家解说一小段《金刚经》,这个是无漏法、无为法,这是讲实相的,这个实相没有数目,所以你得的福德,超过那个七宝布施的有相福德,我们按照道理解释,再相信佛的话,一定死心塌地诵持《金刚经》,为人家讲《金刚经》。 到这里把第十一分无为福胜分讲完了,接着讲第十二分,就是「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丁二、略示周足,分三科,戊一、较量持福,校量持经的福德,这一科讲完了,也就是把第十一分讲完了。接着讲戊二、取劣况胜,取劣弱的,就是不高明的,而比况,况是比较,比况那个殊胜,超胜的,下面再分二科,己一、随况尚胜,随便说一说《金刚经》的福德就不可思议,尚且殊胜无比,己二、何况尽持,又何况全部《金刚经》都能受持呢?再看经文。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 戊二、取劣况胜(分二,己一、随说尚胜,己二、何况尽持)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第一、随说的人,不拣僧、俗、凡、圣。说经得有说经的人,这个说经的人是谁呢?拣是拣别,不去拣别他是个僧,是个出家人,俗,是个在家人;凡,是个凡夫;圣,是圣人。换一句话说,不管他是什么人,是出家人也好,是在家人也好,是凡夫也好,是圣人也好,只要他说《金刚经》,这都是功德无量。 第二、隋说的义,不论事理精粗。你说《金刚经》的事相也好,这是事;你说《金刚经》的理性也好,这是理;你说得很精细,这叫精;你说的很粗浅,这叫粗。不论事理精粗,只要你说《金刚经》,说事相也好,说理性也好,说得精细也好,说得粗浅也好。 第三、随说的经,不定章句前后。你说一章也好,你说一句也好,或者你说前面一段也好,你说后面一段也好,只要是《金刚经》,不规定是哪一章哪一句,前面哪一段,后面哪一段,只要是《金刚经》,不定章句前后。 第四、随说的处,不拘山林城市。说经得有个处所,拘是局限,不拘就是不限定,不限定你在城市里说,你在山林里说,都可以。 这是《心印疏》上解释「随说」有这四种义理,诸位同学要学做文章,要学用字造句,《心印疏》这四句可以学一学,这四种义理本来是相通的,可是他用字不同,因为中国作文最忌讳类同,就是上面用这个字,下面还是用这个字,第一、不拣,第二、不论,第三、不定,第四、不拘,同一个道理,用的字换一换,这个我们都可学习,造句统统是十个字一句,而且很显明,简单明了,第一、随说的人,不拣僧俗凡圣,四个字,第二、随说的义,不论事理精粗,还是四个字一句,第三、随说的经,不定章句前后,还是四个字一句,第四、随说的处,不拘城市山林,还是四个字一句,人家造句造得好,用字用得好,我们学着做文章。 经文讲到第十二分,跟第十一分有一点不同,第十一分是赞叹受持经文为他人说经,这个人的福德,这是赞叹人的。第十二分是赞叹说经之处,要特别注意「当知此处」这一句,这是赞叹说经的处,为他人说经的处,这个处是处所,就是一个地方,所以「当知此处」这一句,你要特别注意,就是受持《金刚经》的处所,讲《金刚经》的处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一切世间,包括一切世间的众生,可是这里只说三善道,天道的众生、人道的众生、阿修罗道的众生,阿修罗翻成中国话叫非天,他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叫非天,合起来是三善道。为什么三恶道的众生不来供养呢?因为三恶道的众生,他不知道供养,他没有时间来供养。畜生道的众生,愚痴苦,畜生道他不知道你这个地方说什么《金刚经》,他根本不知道,他不知道供养。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他苦无间然,他苦得不间断,他没有空的时间来供养,所以这里三恶道的众生没有说。那么是三善道的众生,对于受持《金刚经》之处都应该来供养,那么怎样供养,香、花供养,再者六种供养,十种供养,随力随分,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随你的力量做得到的拿来供养,供养的像什么样子呢?「如佛塔庙」,「塔」是供佛舍利子的地方,梵语叫做「塔婆」,新翻译叫「窣堵波」,翻成中国话,翻成「方坟」,也翻成「圆冢」,也翻成「高显处」,我们平常人死了要买一个坟,那个坟也叫做冢,在我们中国冢、坟都使圆形的,印度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所以也叫「方坟」,也叫「圆冢」,可是塔比普通的坟要高,叫「高显处」。「庙」是供佛像的,庙者貌也,相貌的貌,就是供佛相貌的一个地方,叫做「庙」,「塔庙」二字消通了。在印度塔与庙是不分的,有佛的像就叫做庙,供佛舍利子的地方,叫做塔,印度是有庙就有塔,塔庙是一个名词,可是到了中国,分开了,塔是塔,庙是庙。 ----------------------------------------------------------------------------------------------------------------- 更多道源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