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5课 |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5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一部殊胜的论典,正论部分,分成两大科判:【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这里面又分两个科判:【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我们学习【乙一、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我们学习【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在这里面我们“抉择声缘是否证悟法无我”。这一部分内容分了五个小点:(一)以理成立“声缘有证法无我”;(二)破除“声缘圆满证得法无我”;(三)宣说“声缘未证法无我”和“有证法无我”的说法应受持为不相违;(四)破除“在空性上证则一切同证”;(五)总结。我们今天进入第四个科判:破除“在空性上证则一切同证”。原文当中说: 【是故,一般而言,空性为寂静唯一之门故,三菩提任何一者决定依彼而证,】 一般而言,就不是讲具体的特殊情况,是讲共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来说,空性是寂静的不二法门,除了空性以外,没有一个方便得证寂静。寂静,就是寂灭涅槃的相。三菩提都是获得这种寂静的相,三菩提任何一者要获得寂静,都需要依靠空性之门;它是唯一之门的缘故,所以决定要由此得入得证。空性,就显示了十方一切诸佛,还有声闻、独觉、菩提都是依此而得证的。这是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证悟空性才得解脱;不证,不可能得到解脱。 从“是故”到“依彼而证”,这一块内容,上师说是承接上面“证空才能得解脱,不证空尚不能断烦恼障”这一立宗,以这个立宗、以这个缘故,我们就说“空性是唯一得证涅槃的一个门”。就像在《楞严经》当中说:“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或者是说:“微尘诸佛都是依靠空性而得证悟的。”或者在《金刚经》当中进一步地来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在证得的空性上面不同,显示了三菩提的各自圣者的境界。声闻和独觉的差别,就是在无为法的空性上有差别;缘觉和佛陀的差别,也是由于空性上的不同有差别。差别之处主要都是依空性而分析的。所以,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差别是依空性,可以说,他们的涅槃也是依空性而得的。下面继续说: 【然有初业者以执空性为囫囵一体之心,认为证则一切同证,未证则一无所证,于此立宗不应牢执,如此应成动乱一切经论基础,】 但是,对于前面讲的一般情况而言,它是一个共同的。从“然”字就给我们看到,在一般当中有特殊,或者说在“同”当中有“不同”;同的是大家都要依空性而得证;不同的就是证悟的空性上面不是“一证一切都证”。否则,如果三菩提所证的空性是一样的,就会形成一个错误的结果。这个结果也会把所有的圣教,把所有的经论全部打坏。后面说“如此应成动乱一切经论基础”,也就是说,假如要牢牢地执著这样的一种颠倒立宗,那就会动乱一切经论基础。一切经论就像一座大厦一样,它必须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如果一坏,大厦就会倾塌。现在三藏十二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都是佛法圆满的智慧,而这些智慧的基础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安立,假如没有一个正确的安立,三藏十二部的智慧大厦就会全部哗啦哗啦地倒塌。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宗,正确的认识。这里说,“初业者以执空性为囫囵一体”,就给我们讲到,初学者对于空性不了解,以为空性是一个笼统的整体,浑然一致,根本不可分,无有任何的差别,就像浑然一体的一个东西一样的。你把它拿到的时候就全部拿到,你没碰到的时候就一点都没碰到。其实不能这样子,就像我们世间所说“囫囵吞枣”,也就是,一下子把整个东西给吞进去的这种情况。虽然特殊情况是能够“一证一切证”,但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都能够做得到这一点,所以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怎么动乱一切经论的基础呢?下面就进一步来阐述其中的意义。下面说: 【即:若由一法见空性定能见一切法空之空性,则大乘中以种种理立十六空等、】 下面,就通过四个侧面来给我们讲到,如果说见一法的空性就决定能见一切法的空性,那会导致圣教种种建立都成了非理。 首先,第一个侧面,就是说大乘中“以种种理立十六空等”是非理的。为什么是非理的呢?因为,证悟空性就能够全部证一切空,那就能够无差别见一切法空。这样就不应该通过种种的理(种种的理,就是离一多因等。我们学了《中观总义》以后就知道,有离一多因、大缘起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等等这一切正理),来广破一切万法,而建立十六空。然后,在以理建立空性的时候,不仅仅是破除了有边,而且把四边都破除,把八戏都完全打破,三十二种增益全部消归法界,融成了一味无别的不可思议的离戏境界。 从这一点我们说,它广破了诸边戏论,这是一个侧面;然后,以种种理广立了不同的空性(十六空等)。这些,我们在前面引用《般若经》的说法,就说明十六空是大乘的不共特殊的地方。假如说“一证一切证”的话,小乘和大乘就没有任何区别,再用种种离一多因的道理就是没有必要的,建立十六空是不应理的,就应该按照小乘怎么说就怎么说,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还有也不需要去打破四边,不需要去打破八戏,不需要把所有的三十二增益都打破,因为小乘的空性已经完全圆满了一切的空性。这些都说明了:好像是大乘在多找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来干。这是把大乘的殊胜之处全部说成了无意义的地方。 第二个侧面,“三阿僧祇劫难行等应成非理”。因为,按照一证一切证来看,最初证得就是全部证得,一证一切证再无残余,再没有没证的地方。这样会形成什么过失呢?首先我们来看,利根者在胜解行地(资粮和加行道)经历一大阿僧祇劫,这是一大阿僧祇劫;在从一到七地入定位和后得位数数修习空性,同时广积福德资粮,这样子福慧资粮都在不断的用功,这期间都是有功用的修空,在这有功用修空的间,在从一地到七地就花了整整一大阿僧祇劫;然后,进入到八地,第八地获得智慧自在,这个时候虽然是无功用行,但是从八至十地之间,还需要再修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够证入佛地。按照这样的一种进修次第,或者修证空性的境界,就会显示出这些差别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一证一切证,那这里面所说的三大阿僧祇劫就完全不需要,只要什么时候一证悟空性,就完全哗哗哗的全部证悟了。这样还何必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呢!后面的这些修证次第都无需出现。“等”字里面,上师说包括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等。你看,大乘的修道,上根者要花三大阿僧祇劫,还有一些要花七阿僧祇劫,还有一些是花三十三阿僧祇劫。这样长的时间,就是因为要去次第按照自己的能力获证空性。假如有不圆满就还要去花时间,勤修办道。如果说一证一切证,那么,大乘这些修行的次第的建立全部都是不应道理的,不合理。 第三个方面的过失,也就是说,“入上上地由法界离客尘差别而见转增胜”,不应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在证空性的时候是一证一切证的话,那么从一地入二地,这样入于上上地时,由法界远离客尘的差别,见辗转地增胜,也就是说转上的时候就转圣。虽然从离戏空性来说,登地以后见的是同一个,但这是从“所见”上面来讲。从“能见”的智慧上来看,是有见得越来越清楚的差别的。假如说一证一切证,就等于这些差别是不合理的。从一到十地乃至佛地,我们大家应该知道这一点,也就是说,在所证的空性上,完全离戏的所境都已经证得了。就像我们远远的看一个人,和近近的看一个人,只要都是看到这个人,都是等于面对的是看到了同一个人。这就是说所见是一个人,没有任何差别。一到十地菩萨乃至于佛地,在见离戏上面都是所见相同。但是能见的智慧上面却是有不一样:一地的菩萨相较二地来说,能境的智慧就会弱一些;二地就增上,三地比二地更增上,四地比三地更增上。这样子从下下地入上上地的时候,就会看到,能见的智慧会越来越圆明,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圆满,在走向十地的时候,就开始到达有学道的最圆满。然后,在十地末尾的时候,通过金刚喻定一摧灭内心残存的无明以后,这个时候就能够证悟佛位,而能够彻彻底底地达到能见的智慧。 这里,上师举了一个比喻,在见道见空性的时候,就像五十米外的一个人,他见到另外一个人,确实他见到的这个人是一个完整的对方,见到了整个人。这就比喻见道的菩萨,登地的时候,他见到了空性,就是全部圆满的空性,完整的空性能够见到,远离四边八戏的、远离三十二增益的真实空性,他已经见到了。这是完整见,没有任何戏论,也没有任何的不足,从所见上面是圆满的。但是,毕竟他是在五十米外遥遥而见这个人的,虽然见得到,但是见得不是那么清晰、了然,这个距离,形成了他在见上面的这种差别。 然后,从修道的过程当中去看,二到十地的菩萨的“见”,就像一步一步地逐渐走近所见的这个人,走得越近就会看得越清楚;越来越走向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清楚。这就是从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这样逐渐上升的时候,境界开始上升,这是能境的智慧开始增上。一旦到了无学地的时候,就像已经走到了对方的面前,这个时候,把对方看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像佛地见一切离戏的时候,已经可以见得彻底朗然了。 通过这样来看,一到十地乃至于佛地,都会有能见的智慧上的差别的,假如一证就一切证的话,那就不会形成能见智慧上的差别。 【及上上宗胜于下下之差别等,一切皆成非理;如此,较声缘见空性,证悟无增进故,应成小乘道较大乘、下宗较上宗速疾、深妙。】 第四个方面的过失,也就是说“上上宗胜于下下宗这样的差别不应理”。本来佛教当中,会看到有上上的宗派和下下的宗派。上上的宗派和下下的宗派,这不是说按照一种大家说你高我高,好像是有一种在见解的差别之外,找另外的一个名声,找另外的一个力量建立;这完全都是依照空性的见解的高低,依靠见地不同,形成上下各大宗派的区别。 在汉地也有判教的,天台、华严,都在判教。判教就说明了有不同的理解层次,教法就是这样施设建立的。随顺于相应的教法,就产生了相应的宗派;依靠相应的教,就立了相应的宗。就像华严依《华严经》为教,依它作为一个根本抉择的所依,然后叫华严宗。天台依《法华》而抉择宗义,它就叫法华宗。华严和法华由于在教法上的圆满程度几乎一样,我们说这都是了义的宗派。但是有些宗派就是以一种不了义的小乘的教典来作为它抉择的所依,再没有其他更高的教法来作为抉择教法的所依,所以就会形成上下不同的宗派。 小乘声闻只是在空性上面证得人无我和少分的法无我(就是五蕴粗分的空性);缘觉更上一步,证得了所取色法的空性,所以超胜了声闻;而唯识师证得了依他起上面的二取空,所以对于小乘来说更为增上殊胜。但是作为一部分不了义的唯识,中观看待他们的时候,还没有显得一切万法皆空,因为对于内在识还有执取。中观师又打破了万法的建立,乃至于内心的心识依他起也完全荡尽无余,从而显得了一切万法清净本然的离戏自性,这样子最极殊胜,达到了顶峰。这都是在空性的见上面不同:小乘见空性少分;大乘又有唯识和中观,唯识的见更增上,但是没有圆满;中观就达到了圆满。所以,事实上就会形成这些上下宗派的差别。 然后,上师又说,这个“等”字里面,就是总的含摄其余一切由见空性的差别而安立起来的断证的差别、修行位次的差别、上下宗乘的差别、教法施设的差别、证道方便的差别等等,而这一切差别其实都是依靠证空性有差别,才形成这一切的差别的存在。 如果说“证则一切同证,未证则一无所证”的话,那么,这一切差别都无从建立。所以,一切经论当中有这样的差别,如果证则一切同证的话,这一切经论的差别就无法形成,就不会存在。那么,经论当中这样说了就等于是经论都说错了,经论都出现混乱了,与事实不相符了。这样就是在诽谤三藏十二部,等于说这一切教海都有问题,全部都形成了一个错乱。 然后这里讲到“如此”。如此,就是顺势而下,进一步地责难过失。意思就是说,按照这样再一路看下去,那么大乘的证悟不仅不比声闻、独觉超胜,而且比小乘道更慢、更差。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小乘只需要三生就能够勊证果位,就能够立取罗汉之果。这样来看的话,他们证悟了,而且证悟的时候是见空性,见空性的时候是一见一切见,一证一切证,那就是圆满证一切空性。这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和大乘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圆满证悟空性了。 “果”是一样,但是在因上面却不同。小乘只花了三生的因缘就可以获得同样一个果,而大乘要为了获得这同样一个果,就要花至少三大阿僧祇劫,甚至要花七大阿僧祇劫,还有三十三阿僧祇劫。这些时间漫长,积累广大的因,这样就等于说大乘道是一个最为低劣的道,因为它要花很多的功夫;还有大乘道是最缓慢的道,因为它花很多的时间;然后,既然大乘获得的结果和小乘没有什么两样,那你所付出的一切,其实相对于对方来说完全是浪费。你为什么不去通过三生就可以获得呢?至少按照独觉来讲,也只需要百劫;而菩萨的话,证悟空性最快也要一大阿僧祇劫。 这样一看,小乘就是一个人人需要追求的了。因为它是一个速成的,而且成就之后,在结果上面完全是一样的。所以证悟空性假如一证一切证的话,那就应该是回大向小,而不是回小向大了。因为回大向小的话,就是你舍弃了大乘道趋入于小乘道,这样更快地证悟空性。但是,我们看到,佛经当中方等经等都是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让一切的修行人,假如他执著小乘的话,都给他讲这都是化城,这个化城不能得少为足,因为这并非是究竟实果。应当回小向大,才能够获得究竟的宝所。要获得究竟的宝所,唯有大乘一道,才够获得真正的圆满。佛经当中这样说了,而这个地方对方却说“一证一切证”,实际情况却不像佛经讲的那样。所以,《法华经》赞叹大乘为“妙妙妙”,那就等于是很不妙了,因为他赞叹的是一个错误的。然后,大乘的这些经典赞叹菩萨、赞叹大乘,都是有问题的,那等于是首先从佛陀那儿就已经出了问题。 但是,对方是一个随学佛陀的宗派的一个行人,把自己的这个来源之处——佛陀都已经完全给掀翻了,完全给否定了,这样的过失是极大的,这样的话,就会动乱一切佛经经论。我们讲到,小乘的道是走一条迂回缓慢的路;而且,在佛经当中,对于这个小乘的行者,佛陀甚至骂他们是焦芽败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办法像大乘一样受用真正的法界。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那就会把这一切教法完全给打坏了,这就是在毁灭教派。 从这种道理上面推出有过失,不是想去呵斥对方,而是要让我们大家认识到,这样的一种观点,它是有问题的。我们发现它是有问题的,我们就应该反省,也就是说迷途知返,来发现问题所在,回归到一个真正不出问题的见解上面。只有我们的见解不出问题,我们才能够长出明目,能够把眼睛擦亮,才能够看清前路。所以,在见解上面,必须要少出这些错谬的观点,才能够在智慧上面没有障碍,在行持上面没有障碍。这是为了让我们建立一个正确的见地。下面说: 【若认为:未必有此害,大小乘观待方便于断障有差别故。】 然后,对方就说,并没有这样的一种危害,你们过于担心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小乘的这个差别,不是观待于空性上面,而是观待于方便上面。所以,大小乘在空性上面的证悟,虽然是无差别,但是在方便上面有差别,这就形成了大乘有方便而殊胜,小乘失方便而低下。所以,大乘由于证悟的智慧有方便摄持,也就是通过布施、持戒、安忍的广大的福德资粮摄持,有这些世俗福德资粮摄持的缘故,使得它在断除障碍的这个能力上面,形成了超胜。小乘在证悟空性的智慧上面,并没有这些世俗殊胜福德资粮的方便摄持的缘故,他只能断烦恼障,而不能断所知障。 大乘能断所知障,就是他在空性之外,借用了殊胜的福德;观待这种世俗福德的方便,而形成了大乘道比小乘道速疾、深妙。这是由方便,或者用世俗资粮,形成大乘的超胜的地方。这一点,对于我们一个初学者,不能够完全在空性上面,如理如实地走这条道的时候,如此强调其实也是极有必要的。因为,假如没有福德资粮,不去广积资粮,我们就会在一般凡夫人、在中下根机的身份上面,失去很多静修、上进的因缘。所以,有些人在修空性的时候,就放弃了集资净障,这样子强调,也是有一个必要在其中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矫枉过正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是有对治的密意,而不是说是一个了义之说。而现在,我们并不是说是要站在对众生有没有一个利益存在的角度,而是站在一个说是不是究竟了义的观点的角度。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见解上面,去分析这些见解,看他内在是正确的、了义的,还是不正确的、不了义的。下面,我们来驳斥这种观点: 【驳:以所证未证分尽离之所证证悟智慧,若不断所断,则成所断永时不断,因为虽已具现证智慧,然以此不能断障,如许日轮已出而不灭暗般。】 下面驳斥部分分两层,首先第一层是破救,第二层是显明真义。也就是说,首先是破,然后是立。把对方错误的地方给打破,然后安立真实的观点。 首先,打破对方的观点的时候说“所证未证分”,这五个字我们去分析一下。 “所证”,就是前面所说的“圆满的法无我空性”,也就是说一切支分都完全圆满。这样子,所有的法都能够证悟这种无我空性,这就是所证——圆满法无我空性。“未证分”,就是说只证悟人无我空性,还没有证悟到微尘和刹那等诸法的空性;或者,只证得了有边当中的所取色法的空性,还没有证得有边中的心法和其他三边的空性。前面一者,讲的是声闻;后面一者,讲的是独觉。其实按照真实的情况,声闻没有证悟微尘和刹那等诸法的空性,独觉没有证得心法或其他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这三边的空性。 “所证未证分尽离”,也就是说,把前面所说的微尘、刹那,还有心法、其他的二边的空性,把这些未证的部分全部远离,就叫做“所证未证分远离”。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地方没证悟的。“所证证悟”,就是指一切所证都圆满证悟。由于所证是一个圆满的法无我,所以说证悟就是一个圆满的证悟。 如果说按照这样证悟一切诸法空的智慧还不能断所知障,那么所知障就成了永远都不能断。为什么永远不能断呢?后面说,因为虽然已经具足了现证的智慧,然而,“以此不能够断障”,“此”就是这个现证的智慧。以这个智慧不能断障,就说明这种智慧是没有能力的。它没有断除障碍的能力。 “如许日轮已出而不灭暗般”,这是用比喻来说明。就像太阳已经出来了,但却不能够照亮天地,它不能够把这一切的黑暗遮退。所以,由于光明出现不能遮退黑暗的缘故,那么太阳出来也不能够让这个天地形成一个通天大亮。这个比喻,我们去分析以后就对意义很容易了解。因为,日轮就是光明的一种存在,黑暗的唯一对治就是光明,有黑暗的时候就说是没有光明,有光明的时候就说是遣除了黑暗。所以,黑暗和光明其实是相反、相违的。如果说,光明没办法破除黑暗,那么就等于是光明没这个能力,那其他的什么法有这个能力呢?其他都不是这个黑暗的正对治。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法来,都不是破黑暗的一个正力量。 前面讲到,光明没有破除黑暗的能力,那么我们首先把它的能力归为零,也就是说,能力等于零。因为他的能力等于零,那其他的所有的这些法,就像上师所说的,你引来了四大海水,刮起十二级台风,加上地动山摇,箭射如雨也丝毫驱除不了黑暗。因为,这些都不是它的正对治的缘故,也是等于零。因为光明都等于零了,更何况其他这些,其他这些更没办法形成一个力量,来对治黑暗。不仅仅是如此,我们就说,即使你用了天下最大的智慧,采用了最高科技的这些武器,用再大的武器来朝着这个黑暗去放,你也没办法说去把这个黑暗给他打破的。所以的话,不管你用什么导弹也好,不管你用什么武器也好,你都无法把这个黑暗遣除。世界上再大的能力也无法掀翻。或者,让所有的天地当中,最大的这些鬼神,他们想把这个黑暗给赶走,也赶不走;用天兵天将,也无法把黑暗赶走。这样,就等于是黑暗永远都无法消除。 这里,日轮表示现证真如的智慧。黑暗表示不见真如以虚妄分别生起的障碍。其实,这个障碍就是不见真如而起的。由于不见真如才起障碍,那么,要把障碍遣除,就是要见真如。因为这个障碍就是由不见真如而产生的,那我们就看到,相反你只要见真如了,这个障碍就无法产生了。如同黑暗是没有光明所导致的,如果说光明无法驱除黑暗,那么,什么东西都没有办法来驱除黑暗。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与黑暗的存在和消亡,都是完全没有丝毫的关系。连光明都不能形成对黑暗的影响了,和它直接有关的,都无法影响到它一点,那其他的什么法,能对它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用其他布施、持戒、安忍这些福德才能把这个所知障打破,那就是一个笑话。所以,下面来显明真实义: 【故应承许:生殊胜证悟智慧,若不联合殊胜方便,则不得生;而不生智慧,则不灭所断。不应承许:先有证悟智慧,然以此断障还需观待余法。否则见笑智者故。】 生起圆满的法无我的智慧,这是需要“联合方便”才得以生。我们看,这里说“生殊胜智慧”,所生的,是这个殊胜的智慧;能生的,就是要以这个殊胜方便来作为一个助缘。加了联合两个字,就说明它是一个助缘。要联合这个助缘,才能够生起圆满的法无我智慧。假如没有这个殊胜的方便来联合的话,圆满的法无我智慧就无缘生起来。也就是说,它的这种因缘不圆满,所以,生起来的机会就很困难。所以,所生的这个地方是无我智慧,圆满的法无我智慧。能生的在主因之外,还要联合殊胜的方便。所以,我们说要证悟空性,必须要积资净障。要积累资粮,要净除障碍,这些都是助缘,要去积极积资净障。这样,找到一个助缘,而且,还要依止大乘的善知识,闻思修大乘的空性教法,以及得到上师等善知识的加持等,这样子就是殊胜的方便。 上师引用《辨法法性论》的教言,给我们提出引生无分别智慧的四个条件: 第一是依止大乘的阿阇梨,无颠倒地听闻。也就是说,你要去依止善知识,而且这个善知识,他不能是小乘的善知识,他必须是大乘的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以后,不是整天就和善知识吃吃喝喝的,而是想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善知识在给自己传法的时候,自己能够无颠倒地听到这种教法。所以,要去无颠倒地听闻。然后,听闻之后,不是说多闻就能得解脱、就能够证空性,还要对这个大乘法生起殊胜的胜解信。生起了这种胜解信以后,又要对大乘的法通过四种道理,就像观待道理、法尔理等等,去产生无疑惑的定解,这都是一步一步地上升的。到了第三步能够生起定解以后,在第四步就要按照这个定解所决定的法义,如理作意去实修实证,这样子来圆满资粮。 这些都是殊胜的方便。我们能够按照这种方便,去一步一步地完成,就能够在内心中生起无分别的智慧。否则的话,你在那儿打坐,没有这些方便的话,你无法生起来的。所以,主要的就是对于这个空性的闻思修,这是一个主要的,然后,要加上助缘。助缘是什么呢?就必须要积资净障,依靠这样的因缘和合,就可以生起这种智慧,而这种智慧一旦生起来,它就能够灭除所断的障碍。所以,生智慧的原因是因为要断障碍必须要智慧,没有智慧障碍不断,所以我们要去生智慧;而要生智慧没有方便不能生,所以,就为了要生智慧,所以去积累这些资粮,去忏悔业障。就是说,这是有一个先后的次第的,先以殊胜的方便联合起来,然后生起殊胜的证悟智慧,一旦证悟智慧现前的时候,立刻就会断除相应的所断,这是一个正确的观点。 反过来,假如说我们有不同的承许:先证悟智慧,然后以此断障还需要观待其余的法。这就是一个错误,就是把这种次第搞颠倒了。其实,断障碍是靠智慧同,而不是靠方便;只要有了方便,障碍就能断。我们为什么要赞叹方便呢?是因为它能够生起智慧,而不是因为它能够断障碍。上师就用后面的一个比喻说,假如说智慧生起来还不能断障碍的话,就等于光明现起来还无法遣除黑暗。太阳已经出来了,这个时候却还说:唉呀,天还不能亮,这个时候应当加一点水、这个时候应当刮一点风、这个时候应当加一点温度,才能够把黑暗给破除。这样说就成了一句笑话了,成为智者可笑之处。然后下面说: 【又说:岂不见说一法空性即诸法空性?谁能否认了知一法空性后,以类推能见诸法空性?】 这当中,以两点来成立“声缘能见圆满法无我的空性”。 第一点,就是按照《四百论》所说,在柱子等的这些法上面,只要在一个法上面的空性,去观察其他的法的时候,其他的法和这个柱子的法的空性都是一样的(即:柱子等一法的空性就是诸法的空性)。就像我们经常听到汉地所说的“一法空故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相同”,一个法是这样子的,法法都是这样子。我们在一个法上面认透了,那么所有的法上面都能认透;在一个人上面没有人我的存在,在所有的人上面都没有人我的存在。在一个人上面,是五蕴皆空的,那在每一个人上面都是五蕴皆空的,人人是这样子;同样的,瓶子、柱子等等的这一切法,都是法法如此。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才不需要说:你把话筒的空性证悟了,你再去证悟电脑的空性,把这两个的空性证悟了,你再去证悟桌子的空性,把这三个证悟了,你再去证悟板凳的空性。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世间上面有万法存在,无量无边的宽广,那就永远没办法证悟,因为世间无边、显现无边、诸法无边,这样你就永远无法证悟一切法的空性。正因为万法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你只要把一个法的本质认识,那么法法都是这样的一种本性。所以,在一法上面见一切万法的这种本性,这是可以实现的。《四百论》就是这样讲了,因为诸法体性无有任何差别,一法的空性就是诸法一味无别的空性,就像大海一滴水是咸味的,全部的海都是这个味道。 第二点,就是说了知一法的空性后,以类推就能够见一切法的空性。所以,声缘了知人我是空性之后,再由类推就能够见到瓶子、柱子等一切法的空性,这就是在类推上面以这个法推那个法,不断地推,就可以把所有的法都推出来,类推成立。 从这两个侧面,我们去看一下,其实,前面一句按照《四百论》来讲,这就是从所知法上面,它就是如此的,所知法(万法)都是如此空性一味的;第二个侧面就是讲能知的智慧,能知的智慧依靠在一法上面认识了以后,再去类推其他法,这个能知的智慧就会提升他对于法法的空性的了解。所以,所知上面是一味无别的,在能知上面可以去通过类推而实现,见证一切万法的空性。这是对方讲的观点。 对于这一点,虽然是可以实现的,所知也是一味的,在能知上面,确实是可以通过推理而不断的实现的。就像我们前面断诤的部分当中,从道理上面来断的时候,从凡庸之诤、实事师之诤、唯识师之诤这样一道断诤上来,都是看到以一种类推的方式,就可以不断不断的把你所认为的一切实法,都以类推而可以建立它是空性的。虽然可以如此,但是,毕竟在人上面会形成人与人不同,不是说人人都能够做到这样。虽然真理是一个,但是认识真理的人不同,就会对于真理的理解有没有到位上面,形成深浅不一。所以,下面针对这样的提问,给他做一个很合理的回答,回答分二层:第一是以理成立暂时有诸道不同现证次第;第二是指示究竟一乘的大义。首先说第一个: 【答:我也承许诸法于真如中一味,也承许了知一法空性之相后,以智慧对其余一切也如是推理、串习,即能见诸法空性。】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回答的时候,很巧妙,首先认可确实有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们在和人交流的时候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其实对方所讲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话,你首先肯定他说的:“确实有像你说的这样子。”然后,假如说还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就给他说:“虽然有这种情况,但是呢,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的。”接下来就给他介绍更彻底的、更具体的侧面。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最好用这种技巧。因为,对方说的本来有一分对的侧面,如果你不去肯定,而马上去否定的话,那么对方一下子就来给你反攻了。所以,首先让对方无话可说,也就是说,你说的这种我也承许,但是呢,这不是所有的情况。后面,才说一个“但是”。也就是,我承许诸法在真如当中确实是一味无别的,法法都是一真法界的这种本性,这是究竟上面无有任何差别,这是从所知上面来讲,一切所知万法,都是这种法界自性;然后,我也承许从能知的智慧上面,会通过了知了一法以后,再以这种了知的智慧,对于其他的法也要用这种同样方式去推理,推理出来生起了知以后,用这个串习不断不断的在内心当去串习,这样子的话,由一法上面的智慧,就会引生对于法法上面的遍知的能见的智慧,这样就可以见所有的空性。所以,从所知上面、从能知上面都可以达到圆满,确实有这种圆满的情况。后面说: 【然所化有业与根机差别,又有阿阇黎与入道门径差别,故有诸道不同现证次第,对此谁能否认?无法否认。】 也就是说,虽然有那种情况,但不是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这样的,在其他人身上发生的情况,不是如同前面的那样子。因为,所化在情况上有差别,哪些情况呢?就是有根机上面的差别,有业上面有差别,有阿阇黎的差别,还有入道的门径差别。这四种差别,就足以形成在道上面有不同的现证的次第,这也是事实显示了、证明了这当中存在的一种真实。 首先我们看业的差别。业的差别,上师讲到了有宿世造善业、造恶业、如何积累资粮等的差别。所以,宿世善业比较好的话,在这一世他善根不错,宿世经常造恶业的话,这一世的善根就不大好。还有,积资净障上面不行,就会形成修行上面不得力,积资净障上面前世做得好,那么这一世就会不错。尤其在证悟空性的时候,假如说前世薰习过空性,就会在空性上面得到一个超胜的力量,甚至假如前世薰习空性的时候,只是薰习人无我空性,那么他就只是在听到人无我的时候欢喜;假如前世薰习的空性是圆满的法无我,那他在今生就对于这样的法很欢喜。大圆满的祖师当中,也有这一类的,你给他讲一些善法,他不感兴趣,你给他讲其他的,他也不感兴趣;给他讲大圆满的时候,他一下子就精神来了,这就是看到他前世在这上面薰习的多。所以的话,就像我们大家现在学般若,而且现在学的般若又是了义的般若。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去辩析这当中,哪些了义哪些不了义呢?就是想受持了义的般若,能够知道了义的,也同时能够知道不了义的,这样就等于完整地受持一切空性的这些次第。假如我们今生在空性的善业上面,我们种得比较好的话,来世就会证悟空性上面,与其他的人形成一种极大的悬殊。就是说,今生我们在空性般若上面闻思修,虽然没有证悟,但是来世一闻千悟,这在古师大德的教言当中,我们前面引用的高峰妙祖禅师的教言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前世绝对在空性上面有一点因缘的,否则的话,我们今天不会在这儿学空性的。甚至很多道友在学空性的时候,虽然记也记不住、思考也思考不透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空性非常的欢喜,这就是在前世有这种薰习,这种薰习,就会形成今生在空性上面会与别人不同的善根。看到这一点,我们也应当在空性上面,尽量地去闻思修,这样会为未来打下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空性证悟的业,一个善业。 还有根机的差别。根机,有顿根、有利根、有大根、有小根,还有顿悟顿证、顿悟渐修、渐悟渐修、渐修而大悟、渐修而开小悟的,还有些即使怎么修也开不了悟的。这些都是根机上面不同。还有一些是由小乘转入大乘,有些是直接入大乘,有些是从渐门而入的,有些是从顿门而入的。根机上面都不一样,就形成了有些根机现生就可以见悟,有些要来世证悟,有些要很多生还能证悟。根机上面不同,还说一定要按照次第去修,一定要按照什么法去修,这个就不能遍用一切,因为根机不同。根机不同的话,那么一类法针对一类人,就不能说是一类法针对所有的人,佛陀也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佛陀讲了三藏十二部如海的教法,为什么呢?因为根机无量,所以针对八万四千根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就是因为根机差别,根机差别,他所呈现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这就是在自身上面的业、根机上面有这种内因。 然后,在外缘上面,有人的因缘和法的因缘。人的因缘就是指阿阇黎的差别。也就是说,你遇到的善知识是什么样的善知识,这是很关键的。你遇到一个大乘的善知识摄受,你就会被他摄受而引入大乘,他会给你讲一切离戏空,会给你讲最了义的见解。假如你遇到的善知识是一个小乘的阿阇黎,那么他只能用小乘的法来给你介绍,就无法了知最圆满的空性。假如说你遇到了一个善知识,你以为是善知识,却连个小乘阿阇黎的层次都没有达到,是个邪知识的话,你甚至连小乘的空性都无法证悟,甚至会引入于邪途。所以,这个外缘也是很重要的,依止善知识就是依止慧命因缘,假如这个善知识有问题,那你的慧命就会有问题,就是慧命命若悬丝。阿阇黎这个外缘也是很关键的。所以具有大乘法相的善知识,是所有的获得当中,应当尊重而感激生命有这样的因缘的,应当欣喜若狂的。 还有入道门径不同。就像上师所说的那样,入大乘道的时候是发菩提心,而且一开始就以教理抉择圆满的法无我。这是入道的时候,人家一入就开始发菩提心,就开始以理抉择圆满的空性。还有一些入道的时候,只是发自私自利的小乘的求一个人解脱的心,没办法用教理去抉择法无我空性。就像有些人入佛门是因为看了《金刚经》,一看之下就解除了自己很多的疑惑,让自己身心轻松,让自己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的价值。这样子,入道的时候,有些人是依靠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甚至有些人是依靠法华经、华严经,这些入的法门就不一样。有些人入道的时候是依靠净土法门,有些人是依靠内观,有些人是依靠其他的发菩提心等。每个人在入佛门的时候,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入了法门之后,就在这个法上一直用心。假如你入的是小乘的话,你就会一直在上面用功夫,就不会想到大乘的。如果一开始就入到圆满的大乘,有些人就会在世俗菩提心上面,而有些人不仅在世俗菩提心上面,还在圆满的般若空性上面用功夫。 谁入哪条道、依靠哪种方便,这在自己依随的法上面还是有所不同,不同的话就会形成自己的结果不一样。这样,就会形成人和人不同。虽然一切万法的真理究竟上是一样,而且最终都可以证悟这样的真理,但是暂时由于我们大家善恶业的不同、根基的不同、善知识不同、入道的门径不同,都会形成我们大家不同的差别。所以,学佛人都叫作学佛人,但是学佛人和学佛人确实是千差万别,就是一个组里面的道友,都会形成这个是这样、那个是那样,大家都很不一样。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小组,都会看起来人和人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作为学般若的、学大乘教法的,从总的方面来说,看起来是一样的。而有一些是学小乘教法的,这从总的方面来说,和我们大家都不同。所以,大乘和小乘入道这些种种道的不同现证次第,就还是会有这种差别相。内外因缘的差别,就使得三乘的道有种种不同的现证差别。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因为,在众生的根基上面,确实他的內因外缘都会有形成这些差别事实的因缘存在。 接下来指示究竟一乘的大义。 【如是,虽暂有调伏诸种性之种种道,然诸法究竟实相唯真如性外无它故,于证悟彼之智慧——一切相智中,一切诸道殊途同归,故称为究竟一乘。如是以法性理所立此义,为龙树父子的狮吼声。以此,于此等所说义当作抉择。】 如是,就是讲到,前面有三种种姓的道法的不同的这些差别。虽然暂时有这些调伏诸种姓的种种道,这也只是暂时如此,最终的话都会万道汇归一道。由最终诸法的究竟实相是唯一真如性的缘故,再没有其它的究竟实相的缘故,最终究竟的所证是唯一的。这是从所知、所证上面,来给我们讲它的唯一性。既然所知、所证是这样一个唯一的真理,那么,能证的智慧也只是相应它的一个智慧,也就是一切相智。以一种智慧证一种真理,由于真理是唯一的,证悟的智慧是唯一的,不管走哪条道,最后都要实现这个真理,而生起这种智慧。所以,最终能证的智慧都会显示一个圆满、统一,就可以达到一个殊途同归。大家最后都是要达到一点,也就是,大家的生命最后要达到圆满,圆满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不管你走哪条道,最终都是要走向圆满,没有走向完美的话,没有走向圆满的话,你的路还没有走完。当你的路真正走完的时候,大家都是到同一个地方,汇归为一个究竟的所在。在《法华经》中讲到,大富长者的这些孩子在火宅当中玩耍的时候,将他们运载出来时,看起来刚开始用的是羊车、牛车,但后来给他们的其实都是一个车,也就是究竟一乘。暂时用种种的道,最后一道现证万法的真理,所以究竟是一乘。 然后,这里讲到“法性理”。首先要知道法性是什么,法性就是指万法的本性是一味的真如,如是衡量的理就叫作法性理。“安立此义”的“此”就是指究竟一乘,“安立此义”就是安立究竟上一乘。“狮吼声”就是显示它是最了义的法门。因为它最了义的缘故,所以宣说这样最了义的法门,从道理是来说,它是最有道理的,是最合情合理的,是最真实的。假如听到这样最合理的法,心里面接受不了,这只是自身的问题,(其实)没办法从道理上说一个“不”字,没办法依理而说“不”,无法反对、无法抗议,这就是一个威服天下的了义之说。 “龙树父子”就是指龙树菩萨、月称菩萨,这两位称为是父和子,父是指龙树菩萨,子是指月称菩萨。这个父子关系,不是从家族的角度安立的,这是从法的传承、也就是在内心的智慧的传承上面安立的。内心的智慧的传承,月称菩萨完全得到龙树菩萨的现量加持、智慧摄受,所以称为他的意子。在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这两位父子宣说的教法当中,龙树菩萨宣说了《法界贊》,讲到了究竟一乘;月称菩萨讲《入中论》的时候,也讲到了究竟一乘。这两位论师都讲到了同样一个狮吼声——究竟了义之说。 “以此”,就是以上面的解释。“此等所说义”,就是声缘是否跟菩萨一样圆满证悟法无我,两者的所证有无差别,佛经和弥勒、龙树论典所说的义理是否矛盾等。“此等所说义当作抉择”,当作抉择,就是要对此做如理的抉择。因为,只有通过如理的抉择,才能够汇通这一切的观点。 然后,我们在这里讲到了,前面诸宗在宣说的时候有所不同,而且佛经如果按照对方的如是解释的话,就会动乱一切基础。所以,必须要如理抉择,按照自宗不偏袒地去看到,暂时是有差别的,究竟是会归一乘的。下面,我们再来看后面的内容: (五)总结。 【因此,声闻未证法无我与圆证法无我二者均非大车本意,故须如此受持。此为法王龙钦巴《如意宝藏》之善说分——能遣意贫之如意宝。】 前面讲,声闻未证法无我与圆证法无我二者均非大车本意,这就是说明未证、圆证都是失之偏颇的,只要是偏颇的,就不是本意,就是错会本意。大车就是指龙树菩萨、月称菩萨等。他们的本来意义是什么呢?不是一点都没有证,也不是完全证悟了,这二者都是偏颇的观点。“故须如此受持”,如此就是指不偏颇,因为如此才是大车的本意,所以我们要按照这样来受持,也就是说,他是证悟了,不是未证;虽然证悟了,但不是圆证,他只是少分的证悟。这才是最合理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按照法王龙钦巴尊者在《如意宝藏论自释---白莲花》中的善说部分。“法王”是什么意思呢?上师说,法王是指尽所有、如所有一切深广之法都获得无上成就。“法”就是指尽所有、如所有一切深广之法,“王”就是自在的意思,统驭的意思。由于对一切深广之法获得自在,通达无碍,能够作为最为圆满的权威,去统驭一切诸说,于法自在,故称法王,在法上面获得无上成就,通达无碍获得自在,如同王者一样能够威伏天下。这一切尽所有、如所有的诸法,就是法王龙钦巴尊者完全受持、完全了达的,在他的统摄之下才能够去认识、去通达。因为他首先自己已经通达了,他自己获得自在了。《自释》中讲:前代中观论师所说的声缘未证或者圆证法无我都是不合理的。 “意贫”是什么呢?就是内心的智慧贫乏。内心的智慧贫乏的显现在此处,就是对于声缘是否证得法无我,是分证还是圆证,在内心中有不了解,有颠倒了解,有疑惑,这样就是没有真实通达。在内心中匮乏一种真实通达的智慧,就叫做意贫。而不了解、颠倒了解、疑惑,就是我们前面讲《净水如意宝》的时候讲到“净水”,水当中有垢,垢就是这三个层面:不了知、颠倒了知和疑惑。这三点就是垢染。要净除这三点垢染就是这里所说的“能遣”,就是以法王龙钦巴尊者的善说,能遣除上面所说的种种意贫,内心的不了解、颠倒了解、疑惑都可以通过它得以遣除。最后就像净水如意宝一样,把内心的三个侧面的垢染全部遣除无余,还复一个清净的定解的状态,赐予学者一通百通、融会贯通的真正通达的智慧,让自己能够真实地获得圆满的了达。因此,赞叹为“如意宝”,如意宝就是能够如这种心意而满足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智慧,就像龙钦巴尊者能够赐予我们这样的智慧一样,而我们就是想获得这样子的智慧。我们内心的这种意愿获得了满足,遣除了这几种垢染,就叫做“能遣意贫之如意宝。” 这一点,其实可以和我们的标题《净水如意宝》相对应来了解的,这个般若品释,能够遣除不仅仅是“声缘是否证悟法无我”“分证还是圆证法无我”,包括般若的其他任何侧面,都可以遣除我们内心的不了解、颠倒了解和疑惑。所以,能够满我们的一切愿,赐予我们一切的般若智慧。这就叫做《净水如意宝》。所以,这两个用词其实有共通的地方,不过,《净水如意宝》所显示的侧面会更多、更广!这里专指“声缘是否证悟法无我”的侧面。 【因此,证法无我慧为总体,证人无我慧为支分,法我执为痴总体,人我执是彼支分,如树与甄叔迦树。】 我们就可以了知:法无我智慧是无我智慧的总体,人无我智慧是无我智慧的支分,因为法能够包含一切,包含了一切的人和法。“法”的用词上面有两种意义:法是总体,人就是支分,这时候法就是广义上的讲法;还有支分和支分的关系,在法里面就分人和法,这个法就是狭义的讲法,是相对于人来讲的法。所以,“法”这个字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总体的用法,另一种是狭义的支分的用法。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其实法就是一切法,所以法我执是痴的总体,也就是对一切法的无明,对一切法的痴心,这样的执著是所有的执著;在这所有的执著之中,人我执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支分。就像“树”是所有树的共称,是总体,而柏树、杨树、甄叔迦树等等只是里面的一部分支分。这是部分和总体、支分和整体的关系。 下面再看: 【由人我执起悭等烦恼障,由法我执起三轮分别所知障,故以圆证二无我菩萨慧俱断二障,以声缘道唯断烦恼障。】 这里首先涉及到“断障”的问题。我们先要了解障碍的起因是什么?二障的起因都有不同的因缘:由执著人我是实有的,就生起悭贪嗔恚等的烦恼障;由执著瓶子柱子等法是实有的,就生起了三轮分别的所知障。“三轮”就是“能作”、“所作”和“作 ”三个侧面。这三个侧面产生了对于法的执著。烦恼障唯是用声缘之道就可以断除,这儿的“断”是全分断,也就是说,仅仅依靠声缘道就可以全分地断除烦恼障。但是,要断除所有二障,不仅仅是烦恼障,而且所知障也要断除的话,这里的“断”是圆满断、全分断,就必须依靠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见”了圆满的法无我,依靠这样的见而去修,最后才能够全分断除二障。上师也强调说,不能理解成声缘丝毫也不能够断所知障,只是他们断除了所有的烦恼障,这样讲“全分断”的时候,只提烦恼障,实际上他们会顺带着也断除了部分的所知障。下面讲断障的情形: 【断障情形:大乘见道断二障遍计分,此后渐次俱断二障,至第八地退尽我执之行;是故,清净地无烦恼障,其后唯断所知障;至十地末,以金刚喻定摧灭二取迷乱极细习气,无间证得善逝于法界真如中的佛世尊智慧金刚身。】 这里讲的是大乘断障的整体的情况。这整体的情况,是以次第的方式来断一切障碍的。首先,在大乘见道的时候,是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的遍计分。这个地方断的遍计分,主要是从二障的种子上面讲的。有道友在问:断全分烦恼,是指断现行、种子、习气三者吗?其实现行只是通过压伏,就可以不让它现行。这个地方,都是断种子。习气,就是种子的细分。在前面“于道断诤”的时候讲到过,幻师为什么无法遮止烦恼呢,就是因为他的种子没有遇到对治。所以,前面就讲了见道,修道和无学道,怎么把这个种子习气全部从根断除的情况。这儿的断,都是从种子和习气上去断的。 此后,就是讲见道后二到十地之间,这个时候是断除二障的俱生的部分,断它的种子和习气。二障的遍计部分,由于在见道以后断除了,在二地以后就不考虑它。在俱生部分上面,粗粗细细地分了九个层次。这个地方提到了“我执之行”,就是指第八地的时候,断除了跟我慢、我爱、我痴、我见这四个心相应的末那识,将它转为平等性智,这个时候我执——末那识就彻底没有了。在“八”、“九”、“十”三地,就开始没有烦恼障了,只剩下所知障,这以后就唯一断所知障。凡夫和声缘都没办法像八地以上那样无功用行,都是有功用的。在八地以上,就可以获得这种无功用,因为他的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以后,就开始断除微细的习气。到第十地末尾的时候,以一刹那的金刚喻定灭除了极微细的习气,就获得了佛果。金刚喻定,就是由于这种智慧的力量很强,其他智慧无法断除的、最极微细的残存的习气,太微细了,无法断除的,在这里一下子顿断无余。他能摧毁一切,而不被其余所摧毁,所以就像金刚一样。 后面一句说“得善逝于法界真如中的佛世尊智慧金刚身”,其实,我们就可以说是“得金刚身”。金刚身是一个比喻。金刚,就是坚固的意思,是说明这个大无为法的智慧,没有任何迁变,是恒常坚固的,不会受万物的任何影响。身,就是说明他是一个所依,身就是所依的意思。佛陀一旦证悟了灭尽了心和心所的大无为法智慧的时候,在他上面具足无量与他无离无合的恒河沙数的功德,依他而住,依他而存在,所以,安立为“身”。 【于此要义,圣境诸大车密意一致,不应杂入藏人分别。若能达此关要,则自然解开诸教典之难点,而令密意百川于慧海中融为一味故。】 “圣境诸大车密意一致”,“圣境”就是指印度圣境;“诸大车”就是指龙树、无著等开创深、广二大车轨的诸大菩萨,或者说抉择二转、三转*轮密意的诸大开创者。龙树菩萨主要抉择二转,无著菩萨主要抉择三转,他们就是两转*轮的代表论师。他们的密意一致,就可以说明,二、三转的密意是一致的。 “不应杂入藏人分别”,也就是说,有些说法是印度圣境之外的。他们的说法只是自己的分别念臆造出来的,并非是佛菩萨经论当中的本来意义,而只是自己强加进去的、改造的这种分别。不应杂入这种分别,就是说明我们不能够混入与本意不相符的观点。因为,其实佛经密意是一致的,这些大师、大德其实都是一样的。 “若能通达此关要”,也就是说,一旦通达前面所说的关要,就可以自然解开难点。所有教典当中的难点,看起来是疙瘩一样的,互相拧结在内心当中不得通达,但是只要能通达这个关要,就可以顺次地自然解开。因为,本来这一切经论都是密意一致的,就自然可以看到,这一切的难点本来就不是矛盾的。内心当中,其实不应该有这个疙瘩,没有解不开的。由于通达关要的缘故,而把这内心当中的难点,一个一个地解开,最后就是通达无碍。一旦能够通达无碍以后,就能够看到原本的本意。本意一旦现前的话,就会知道,噢!原来这位祖师是这样讲,那位祖师是那样讲,这些祖师的种种教典当中的密意,这样说、那样说,就像千江万流一样的,看起来是不同,但是实际上密意一致,最后就达到一味无别,就像万江汇流一样的,汇到了大海当中,成为了一味无别。 “故”是指需要了知这样了达的原因是什么呢?假如说,你不这样子,你就无法去了解,就会觉得这些教典,佛经或论典,处处说法都是前后矛盾,或者水火不相容;也就无法知道,噢!原来佛法是圆融的;你会觉得,这位论师这样讲,那位论师那样讲,为什么他们讲佛法如此不同呢?这样子,内心当中就无法透达。所以,你要按照这样去理解,才能够圆融无违地去了解。正面来讲,一旦这样去了达,就能够显示佛法的密意是一味无别的,圆融无违;反面来讲,如果不这样去理解,就会看到处处的宣说都是水火不相容。所以,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让我们知道,这个了达是需要的;需要这样了达,而且这样了达的功德在哪里,就是让我们能够一通百通,能够看到圆融无违的佛法,才能够受持诸佛菩萨,或者说祖师大德的这一切原汁原味的佛法,他们的意趣和密意。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