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般若波罗蜜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般若波罗蜜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分五:① 慧之自性,② 生慧方便,③ 慧之差别,④ 正修慧时应如何行,⑤ 此等摄义。今初﹞ 学般若也分五部分,第一是了解智能的特征,第二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启发智慧。然后智慧有哪些不同的内容,每一种有何等功效,这个功效是对治什么毛病、圆满什么功德。了解了这个,下面谈正修时如何修,最后一点是将重要的关键再总结起来说明一下。 【慧谓于所观事能拣择法,此处是说通达五明处等慧。】 智慧就是对于我们所看的事情,能够决择如理非理,晓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之间种种必然的关系。对事、理两方面所有正确真实的内涵,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话,自然做起事情来会一点都不错,得到的结果就能圆满无缺,这完全要靠智慧来辨别。所以做事情尽管是手脚去做,可是判别是非、取舍,却不是手脚的能力,就像前面说「五度如盲,六度如导」,五度就相当于手脚去做,但是做得好不好、怎么做等等,那须有智慧来引导。 这里总说五明,实际上这包含了我们眼前所对的一切内容,对这个有了完全正确的了解,自然处理任何事情的结果就会很圆满。修行更是如此,对于修行的方法,如果没有正确了解,尽管有心想学,却是盲修瞎练。 【如《菩萨地》云:「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二因明三医方明四声明五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这里引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慧就是能够很正确、如实地了解我们所对的一切,乃至由此而步步上升,了解一切法的是非,是的该取,非的该舍,这都要用智慧辨别知所取舍,然后依法行持,就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至于「能悟入」跟「已悟入」两者有什么差别呢?能悟入是还没有真正见到实相,也就是登地之前,这是闻思相应之慧;已悟入是登地以后,经过前面的闻思,把握住了修行的法则,照着这个次第如法修持,而得到实际上的验证,彻底见到一切事实的真相,这包括真俗二谛。你能够彻底圆满了解它的内涵而辨别是非,这个就是慧。 智能所观照的对象是普缘一切,把我们所对的一切总摄起来,分成五个内涵,就是五种明处。「内明」就是佛法,平常世间人都是向外观察,而佛法是观察内心。实际上佛法本来就是说明世间现象,以世间的名词来说明,大家就很容易了解。比如现在大家都赞叹科学,它的确对世间有相当的贡献,但是科学绝不是内明,它只明外境不明内心。对于宇宙万物,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观察呢?每一个人都是拿「我」,然而「我」到底是什么,科学却不一定知道,现在暂时不深究「我」是什么。通常我们都是透过眼睛所看、耳朵所听、身体的感受而去领纳,或者拿我们的知识知见去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可是每个人的眼睛所看、耳朵所听的标准都不一样,所以科学家想出一个办法来,不是用你的眼睛或者我的眼睛看,而是在这个世间上共同订一个标准尺度来测量时空。例如你可以把一天分成昼三时夜三时,现在共同的标准是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空间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有衡量的东西都有个客观的标准,不管是英制或公制,这是大家彼此共许建立起来共同的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上面去衡量事物,这样才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在这个之上你就能够认识它的内涵。所以科学会比较正确的原因,就是把主观的因素拿掉,也因此科学发现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真相。以前的人因为凭着自己的眼睛看,所以觉得地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转,现在发现是太阳不动,而地在转;以前人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现在也发觉不对,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天,而地却是圆的。因为科学先确立了一个客观的标准,拿这个标准去衡量、观察,就可以得出一个共同客观的标准来。 可是有一个因素被科学遗漏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拿我去观察,然而不论用眼睛、耳朵、身体,各人能力不一样,概念也不一样,「我」是什么谁也不知道,结果拿「我」去观察的话,问题就来了。实际上如果科学家拿他的方法去找「我」,是没办法找的,而且绝对找不到。这个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佛法里说「指不自触,火不自烧」,手指去摸东西,可以摸到这个是什么感觉,可是同一根手指不能摸它自己;就像火可以烧东西,却不能烧它自己。同样「我」这个东西是什么,自己是没有办法找到的,所以「我」本身是不是一个可靠的标准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要去买东西,这个东西的价钱如果大家都说三块,没有什么争论的话,就没有问题,因为在这里大家用的都是新台币。可是偏偏我们的心识却不是这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相当于不同国籍的人,法国人用法郎,英国人用英镑,香港人用港币,台湾人用的是台币,日本人用日元,同样说一块,价值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很明白的事实。所以尽管客观的东西有共同的标准,但是这个共同标准当中却还有各人的想法。比如说你看这是桌子,我看也是桌子,可是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绝不会完全统一的,这是第一个。 不但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自己在不同的时候去看,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譬如刚才说要量这张桌子有多长多宽,就拿尺量它,尺本身是固定的,用台尺也好,公尺也好,总之这个单位是固定的,量出来是一尺、两尺等等,那都没关系。可是现在量的东西不是固定的,而是一条牛皮筋作为一个单位的长度,绷紧的也叫一个长度,松弛的也叫一个长度,结果量出来一下子二十几个单位,一下子还不到一个单位。这张桌子没变,只是你自己的牛皮筋拉得紧一点、松一点,是不是这样?我们这个心也是一样,今天很高兴,就好像放得松松的,今天心里面不高兴,就绷得紧紧的,这个时候对同一件事情的衡量就完全不一样了。譬如这张桌子平常摆在这里无关紧要,你也经常走过去,可是今天你正好急急忙忙,心里面绷得很紧,跑过去的时候,你就嫌桌子摆在那里真讨厌,偏偏它又撞了你一下,你就觉得这张桌子不对,一定要把它搬走。过了一天,你心情比较放宽了,跑来这个地方,觉得真好,少了桌子还会嫌,心里面就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我们的心本身变化无定。「我」到底是什么,我们一向不知道,也没办法知道,就算真的要去找也无法找到,关于这一点却不是世间一般人能够了解的,佛法真正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叫内明。这里只是用世间共同的常理作一个最粗浅的说明。 至于其它的因明、医方明、声明、工巧明,是世间共同了解的。因明说明一件事情有一定的原则,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属于理则学,这个在我们做学问或讨论问题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及印度都很受重视,其实我们中国也有,这是一个衡准事情的标准。医方明容易了解,这是我们维持生命最重要的一样依凭。声明就是语言、文字、音韵等等,不但要表达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的内涵意义,而且要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等等。工巧明是针对于我们所处理的一切事情,如工艺、技术等。 佛之所以成佛,因为他圆满一切法,成最正觉,也就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点遗漏、彻底正确地了解,所以佛的根本立场以及认知方式是完全科学的,也可以说真正的科学只有在佛法里面,因为科学尽管想客观地认识事情,可是很不幸地是衡量的标准(指观察者)本身没有把握住,在这种情况之下,衡量出来的东西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佛法就不是这样,它是以一个圆满正确的标准去衡准世间的一切,所以我们真正要学佛菩萨的人,想要正确地了知一切的内涵,要学的就是这个,所用的就是能够辨别事情如理、非理的这个智慧。 【第二生慧方便。谓当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过失。其有无通达如实无我性慧之功德过失,毗钵舍那时兹当广说。】 怎么样才能够启发智慧呢?这个太重要了。本论处处地方都是这样,应当先思惟有了智慧的殊胜功德,以及没有的过失、祸害。因此要多提醒自己,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避免痛苦、过失。看见世间真痛苦,包括我自己以及一切人,而痛苦就是因为有过失,要去掉过失要凭正确的认识与作法,这又要靠智慧。同样地,要得到圆满的快乐、功德,还是靠智慧。如果这两点你能够不断地深入,必然会策励我们去修习智慧。我们未尝不求去苦得乐,可是因为对苦乐的真正内涵没有正确的认识,只是耳濡目染,乃至于道听途说,或者随便稍稍碰到一点,以为佛法就是这样,便急着去修行了,对于所要修的内涵并不了解,以致无法去除过患得到功德。所以要想满我们的愿,智慧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了智慧以后,要去苦得乐,无有不圆满的。 佛法当中最重要的中心就是对于一切法真实的内涵如实地了解,一点不含糊。要了解无我、空性(平常我们说业感缘起),世间一切万事万物,不论有情、无情,都不是天生有真实的自性,都是依靠因缘条件而生起,这样的业因感这样的果报,而它的本质就是空性,佛法就是讲这个。通达空性有何等殊胜的利益,不了解又有多么大的祸患,这个在后面别学毘钵舍那的时候再说。这个内涵非常深广,也是三乘最重要的,所谓般若是三乘之母,修学声闻、缘觉尚且要,何况是佛、菩萨,佛菩萨所证悟的般若更是深远,这里暂时不谈。 【今当略说所余德失,先说功德,此中慧是现后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龙猛菩萨云:「慧为见不见,一切功德本,为办此二故,应当摄受慧。明是求法义,及大解脱本,故应先敬持,大般若佛母。」】 除了这个最核心问题以外,现在简单说明一下其它的胜利过患。有这个基础以后,才会启发我们一心一意要学这个最重要的中心。因为这个中心本身非常深奥、难懂,一时不容易体会得到,所以虽然一般情况应该是先从根本上讲起,这里却先不讲根本,先把其余枝枝叶叶的好处说出来,你了解了枝枝叶叶都有这样的好处,那更会启发我们的好乐、羡慕之心。枝末的祸患了解了以后,才会进一步了解根本的过患更是厉害得不得了。所以先把其余的、次要的,一步一步说出来,暂时不说明根本。 先说通达智慧有什么好处,这个功德还不是指如实了知人我、法我的空性智慧。智慧是现世乃至后世将来所有一切好处的根本,这句话要牢牢记住。这里先标「宗」,也就是整个大主题,我们一直学习、体会、应用的就是这个。你能够深广去体会,你的行持就能跟它相应,自然而然你的痛苦就相对地减少,功德也相对地渐能圆满。不要说心理的,就是生理的,乃至于平常我们眼前所看见的这一切,千真万确的就是这样。 龙猛菩萨是佛所悬记的传性宗的一位大宗师,也是所有真正有成就的人所共同推仰接受的。不管从哪一个立场来说,他确实最能够如理决择佛的深义以及智慧,可以说是一位代表者。现在先引他的话:智慧是现见功德与不现见功德等一切功德的根本。为了成办此二功德,应该在智慧上好好地努力摄取受持。所以我们应该常常告诉自己:来出家不是自讨苦吃,是为求真正快乐,而苦乐的根本原因就在智慧的有无,应该从这里深入。就像看病一样,你病得难受,不是光躺在那里,这是没有用的,你应该先找到病因在哪里,以及如何对治它,一切问题都是这样的,所以说真正佛法的中心在智慧。 了解了这个,要生生努力去追求与学习般若,因为这是佛法的中心,我们要把修行的重心摆在这里。所以如果谈修行,却连这一点都不了解,那修些什么行呢?这就是越修越错的原因,这一点必须要了解。这个虽然是浅近的,但却是得大解脱的根本,大解脱就是彻底圆满地解决生死。在这传承当中的说法,有一种解脱是二乘果,另外一种是无上菩提的佛果,也就是彻底的大解脱。所以我们首先应该以最恭敬的心情去受持大般若,这智慧是诸佛之母,佛果就是从般若出生的。前面提到将如实通达无我真实慧摆在后面讲,先讲余德,也的确应该如此。在我们还没有如理修学之前,余德确是应该先了解的,见到原来我们要的内涵都在这里,会推动自己步步依法深入,一直到罪障渐渐净除,资粮功德渐渐积累了,才能够彻底、如实了解无我真实之慧。 【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摄颂》云:「若时为慧所摄持,尔时获眼得此名,如画事毕若无眼,未画眼来不得值。」于余功德皆须慧者,譬如妙金所作庄严虽已殊妙,若更嵌饰帝青等宝,尤为可意。如是从施乃至静虑,五种金庄严具,若以拣择理非理慧钿宝嵌饰,更为希有。】 所谓「五度如盲,六度如导」,第六度就是智慧,它就像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眼睛。《摄颂》说,做任何事情有慧的摄持,就得到了眼睛。就好像我们画一个人,别的部位都画好了,没画眼睛的话,这张画没有用,若画上眼睛,这张画应该有的价值就显出来了。反过来说,画一个简单的轮廓,也有眼睛,大家一看就清楚;当然轮廓没有是不行的,轮廓本身就像五度。我们以前提过《大智度论》中的比喻:好比菜当中加盐一样,盐应该加在菜里吃的,不能单吃盐,彼此之间有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说方便摄慧,慧摄方便。其它五度的功德都需要慧的摄持,譬如我们有一个上好的金子做的庄严的东西,再以最好的帝青宝放上去,真是锦上添花。就像古代帝王的皇冠是用金子做的,上面再嵌一颗宝石或金刚钻。同样的道理,前面的五度如果能够由智慧拣择,才知道如理非理。钿是金做的花,实际上还有其它的意义,譬如在高贵的东西上面镶嵌的特别装饰,这个就是钿宝。前五度若以智慧的钿宝来装饰,那更是希有。 我们常常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戴璎珞」,虽然福是修了,但因为没有智慧摄持,结果下生的果报是畜生戴璎珞,那有什么用呢?只是让人看起来很好看而已。举个简单的譬喻,把小鸟捉在笼子里面,你把这个笼子装饰得非常好,我们人看起来觉得非常好,而小鸟却痛苦不堪。所以畜生虽然戴了璎珞,却是苦不堪言。当然这个畜生什么心情我们不知道,不妨体会奴隶扮帝王相的感受,把帝王的衣服穿在奴隶身上,然后叫他做傀儡,你说这个奴隶会舒服、开心吗?我想我们也感受得到,或者叫你做一个政治傀儡,你还是苦不堪言。所以并不是人家向你磕头、给你钱,你就快乐,没有智慧摄持就会这样。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需要智慧摄持。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净故,犹如意识,能于眼等五根之境,分别德失而为进止。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诸金庄严,嵌宝尤光显。慧于彼彼义,增广功德力,如根于自境,由意显其力。」】 「清净」就是无漏的、究竟圆满的。漏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染污」,所以清净就是无染的,由智慧能够成就无漏的功德,最后是究竟圆满的报身报土。在我们身体上也是一样,眼、耳、鼻、舌、身对境会有感受,但是对境能清楚地分别决择进止取舍的却是意识,「智慧」对于五度亦复如是。吉祥勇所说的偈子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大宝积经》上面有两句话:持戒如果是执着戒相的话,这个持戒根本不清净。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果没有智慧摄持的话,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什么持戒而执着戒相,戒就不清净?要持戒的话,不执着也不行,执着又不行,到底怎么办?有很多人觉得不要执着,要自在,所以他要这样就这样,早上要几点钟起来,就几点钟起来,晚上睡不着,就大家闹一闹,何必执着呀!你说这个对吗?当然不可以。反过来说,持戒而太过执着,这又不对,那怎么办?没有智慧摄持则处处觉得矛盾,有了智慧摄持的话,所有在以前看起来矛盾之处,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互相符顺,没有这样还不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我们能够坐在教室里面上课,之前一定要造一栋房子,否则风吹雨打、太阳晒,那可不行。所以把房子造起来,墙壁、地板、天花板统统盖起来,这就好像佛法上面所说的「有」。墙当然要围起来,可是偏偏围起来的时候还要挖两个洞,把有的地方拿掉。一方面要砌起来,一方面要把它挖掉,是不是很矛盾?如果把所有的墙挡得死死的,这样造起来的房子变成了你的棺材,死路一条;如果你在外面,没有入口,那这个房子对你毫无价值。墙壁要挖几个洞,明明要砌起来的地方却把它拿掉,一个是「有」,一个是「空」。之前觉得有空两个相反,懂得以后晓得,你要这个房子,还非要把这两样配合起来,才能够派上用场。晓得要配合了,还要恰到好处,比如门一定要开在这里,如果把门开在屋顶上,那当然不行,在地下挖一个洞也不行,一定要在恰当的位置,不能乱开,而且门是门,窗是窗。你有了智慧的话,就会了解平常看起来好像很矛盾的事情,不但不矛盾,而是必须要如此互相配合的。 原则已经说明了,进一步谈刚才的持戒,当你不了解的时候,讲戒相就以为在持戒。现在深入探讨为什么要持戒,修学佛法,不管是自求解脱也好,乃至于究竟圆满解决一切众生的苦乐问题而发大菩提心也好,目的是共同的,就是解脱,就这一点来说大小乘完全一样,只是解脱的量小大不同。现在了解了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业,业的主导是惑,惑的正对治是明,明是对治无明的,所以你要对治无明,必须是得到了智慧以后,问题才能解决。可是要得到智慧要有方便,换句话说,要有这样的因,才感得这样的果。那么这个因、这个方便就是戒定慧,把握住这个原则去走的话,那就对了。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第一步的确要持戒。 以前对事实的真相之所以不懂,是因为没有辨别的能力,这是要有人来教导的,世间法要世间人教导,出世法要出世者的教导。教导我们出世间的是佛陀,在还没有跟他学得相应之前,我们是浑身错误、无始无明所惑的凡夫,从知见开始到行为,一切都在错误当中,所以你只有依靠他、听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还是为了自己。就像念书一样,我们付了学费跑到学校里听老师的话,不是为了老师,是为了自己,这个是很正确很简单的事情。同样地,佛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你有好处,那样做没有好处,所以我们要持戒。持戒的目的及究竟意义是要解脱一切烦恼,一步一步地推究,烦恼的根本就是不了解世间真相而起的执着,这又分人我执、法我执。你学了半天,如果不但根本问题不能解决,反而更执着的话,请问你学什么呀!不是完全学错了吗?但是的确学上去是要方法,所以要择善固执,了解了这点就一点都不矛盾。 《金刚经》上有个譬喻,我们在生死苦海当中恐怖无比,要渡过生死轮回大海到彼岸去,需要方便舟,在你没有去之前,要战战兢兢地去造舟、划船,不能让船有一点漏洞。所以持戒的时候,如浮囊喻:罗刹来要那个浮囊,整个给他固然不可以,半个也不可以,乃至于说一个小洞也不可以给,因为只要浮囊有一个洞漏了气,你就会送命了,所以要执持得非常严密。等到一旦过了岸,当然不会把船扛在肩膀上,也不会坐在船上,因为已经到了。现在你还在苦海当中,等将来到彼岸了,你一定要舍舟而去。所以这个次第很清楚、很明白。要是我们不了解这个次第,会认为不要执着,实际上又犯了一个毛病,我们完全在此岸,还在生死苦海当中,连动都没动,结果连过岸所需要的船也不要了,自己还觉得不执着,那注定你永远就在这里转。所以每一个次第都有一定的内涵,能够辨别这些都靠智慧。不要说世间法,就是已经修学佛法了,五度是如理或非理,还要靠智慧来决择,所以「智慧」是真正稀有啊!布施虽然使你得到好的福报,可是弄得不好的话,是大象戴缨络,那可不好受!反而成了布施的奴隶。就算感得帝王的福,这也不是我们要的!外表的绣花枕头固然好看,里面真实的内容才更为稀有,要把这两样东西配合起来。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为主,若有慧主,则善了知施信等德,悭等过失。次乃善巧尽诸烦恼,增长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为主,如余根中须意识,有此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断烦恼。」】 修学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第一个四念处,它的本质就是智慧,有了智慧,然后根据这个一步步地行持。其次是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当中最主要的也是「慧」。如果以慧为主来摄持,而修行信进念定的话,样样都能成就。同样地,六度当中也是以慧为主。这里「施信等德」中的「施」是指六度的前面五度;「信」指五根的前面四根。能善巧地了知施信等德及悭等过失,然后如理行持,才能够净化一切烦恼,增长一切功德。所以所有修行的种种方便都在「慧」当中。 【又诸菩萨将自身肉施诸求者,如从药树而取,无慢怯等分别变异,亦因智慧现证真实。又由慧故,能观生死涅槃所有衰损,为利他故,修学尸罗能令戒净。由慧通达忍与不忍功德过失,令心调伏,则邪行众苦无能夺转。由慧善知为应精进事,即勤修彼道极升进。又住真实静虑所有最胜喜乐,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发。故净施等五法以慧为依。】 由前面这么一步一步上来到登地,乃至于到成佛了,这个过程当中要行种种殊胜难行苦行,譬如说施身肉等等,我们看起来觉得这么难哪!但是大地菩萨做起来并不难,就像从药树上面取药一样容易。所以对菩萨来说,布施这些内心是无慢、无怯等分别变异。我们布施的时候会有两种心情,如果我们有能力布施,心里会瞧不起对方,总觉得好像是我送他的,乃至于先教训他一顿,这种心态都是慢心;反过来,如果他一开口向你要一百万,这时你内心就怯了,总之不是慢就是怯。菩萨完全没有这种心情,不要说钱,乃至于身肉手足等等任何一样东西,他没有一点慢怯等分别变异,内心当中如如不动,这就是由于有智慧摄持而行。当现证无我真实慧以后,会发现原来我们一向执着的这个「我」,以及我所依凭的五蕴,本身是空的,因此别人来取身肉时,就像在「空」当中拿一样。就譬如尽管火光烛天,或风大得不得了,对虚空本身始终了不相干,就像这样,这都是靠智慧。 由于有了智慧,如理了解了过失与功德,是处与非处,才辨别得出生死涅槃当中应取应舍的差别。我们现在因为不了解这个,所以明明是苦的事情,却认为是乐的,大家在名利上面争得头破血流,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忙这个,结果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把自己害得苦不堪言,要认识这个需要靠慧。真正了解、认识了以后,不忙颠倒事,更进一步为利益他人而广学六度的时候,你也必须要以慧来布施、持戒等。持戒能不能清净要靠慧;忍辱也是一样,因为有了智慧,能够通达忍与不忍的功德过失,就不会为外面的种种境界所转。对于有情我们能够耐怨害;对于修行我们能够安受苦;而更重要的是谛察法时,由于对法的特质了解了,所以可以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受种种的难行之苦,进一步再去济度一切众生,那时众生种种的非理邪恶,你也不会退转。总之,由于智慧,种种的艰苦事不会使你退转,这些邪行众苦也不会把你原来的志趣压伏,如此才能够无动无转,也不损害你真正的愿心、行心。 有了智慧,会善巧了解应该如何行精进,藉由精进在所学的道路上才能更深进。乃至于学静虑的时候也是如此,也要依止慧才知道如何依正理引发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正确深入地说明定,可是我们大略都了解一点。举一个大家最常见的《小止观》中的数息为例,在修学定的十个方便当中,前面几个是准备,譬如说要「呵欲」、「具缘」等等。正修的方便有五样: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做任何事欲一定是第一,没有欲的话,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里的欲是善法欲,世间则是跟无明相应的贪欲,没有贪欲心策励你的话,你也不会有兴趣的。修学佛法要善法欲,有善法欲以后要勤精进,此外还要念,更进一步还要巧慧,善巧了解才能够安住、得到。所以五度当中任何一度要想得到圆满与清净,一定要以智慧为依。 【如云:「菩萨开慧眼,虽施自身肉,如从药树取,无别无高下。」又云:「慧见三有狱,胜解度世间,持戒非自利,何况为三有。」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敌莫能害,如调伏象王,堪多业差别。唯勤堕苦边,有慧成大利。」又云:「诸已趣歧途,集过重罪染,恶人岂能成,静虑妙喜乐。」】 经文上说:当菩萨慧眼开了时,从自己的身上取肉,犹如从树上摘颗果子一样,没有什么,动都不动。除了布施以外,持戒也是这样。由于有智慧,所以清楚地见到三有如同牢狱一样,而且对这个知见能够产生殊胜的定解,这个胜解就是欲,它就会策发你,所谓「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勤就是精进,有了精进的话,一切的善法都能生起,我们要求超越世间的果就可以得到了。在大乘佛法当中,持戒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样样东西都是为了别人,对于三有的一切,根本不为它所动、所骗,这些都是以智慧的力量才能够这样如理办到。 就如同上面说:菩萨开了智慧眼以后,即使身肉送给人家,都像在树上采药一样毫无痛苦,而采下的药也确实能够把病治好。现在亦复如是,舍掉外面种种的金钱、名利等,乃至于头目脑髓,对菩萨而言一点也没痛苦,还能把众生的病都解救好,众生的病好了,自己的病也就好了。这个都靠智慧!所以我们真正要求的是智慧。不过这个地方特别注意,智慧要用在布施、持戒上面,这些都必须深入地观察了解。千万不要说,既然智慧最重要,别的就不要了;反过来学别的,智慧又不要了,这些都要靠智慧来辨别。 有了智慧的话,就能够忍种种的怨害,就像已经调伏的大象王。象力量大得不得了,以前印度打仗的胜败往往就决定在大象王上。你的心一旦调伏了,就什么事情都不怕了。精进也要靠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摄持的话,忙了半天,受很大的苦,都是没有用的。像印度外道受的苦,例如倒吊在树上面、挨饿,乃至于学牛、狗吃粪等等,我们做得到吗?但是这样做没有用,一定要有智慧摄持才可以,有智慧摄持才能够有大利益。静虑也是一样,如果认识错误,走上错误的路,造了种种的罪恶过患,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不可能得定的,所以这也要智慧。上面是针对五度一一说明。 【又二功德似有相违,由是慧故能令无违。】 往往几件事情好像相违背的,但是如果有慧摄持就能够无违。实际上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这样,譬如说持戒的目的是要去掉执着,但戒本身却是要由执着开始,那怎么持呀?这个我们就不懂了。不必说通达甚深智慧,一开始如果我们学对的话,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我们第一步学,一定要持戒,戒的目的就是要跳出生死轮回,生死轮回的根本在业跟惑,业跟惑不在外面,而在自己身心。所以持戒要从内心持起。当烦恼生起来,一见到就要把它停止;有些事情你不想去做,但是却是必须要做的,就努力策励自己去做,这就是持戒。所以说「不执着」的意思是不要执着戒相,应该从戒法、戒体上面用功,在这个上面就要执着了,这叫择善固执,把持着戒法、戒体,一步一步走上去,就可调伏自己的内心。 内心粗猛的烦恼调伏了,就能够渐净相续,这有两个好处:第一,修学佛法并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必须要来世生生增上,如果因为未调伏而造了种种恶业,以致堕落恶道当中,就没有修行的机会了。而要生生增上,戒是根本因,持戒才能够得到人天身,才能够修学佛法,这是戒的第一个功德。第二个功德,因为你能够持戒,能把内心种种的烦恼调伏,进一步才可以学定,得了定之后才能够开慧,开了慧就能把烦恼的根本──二我的执着彻底拿掉,那个时候,就是把你摆在火里面烤,用原子弹炸你,你仍安然自得。注意!那个时候的不执着不是我要睡觉就睡觉,要吃饭就吃饭,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即使把最严格的戒相摆在那里,你却找不到一点戒相可得,这个才是不执着的真实原意!绝不是我们凡夫自以为的不执着,这千万要认识。现在我们看经不懂得内涵却说:唉呀!你不要执着。不执着的真义是把人我、法我二执根本拿掉,找不到可执之处,所以尽管一天到晚严格地持戒,却没有一点戒相可得,这个才是不执着的真义! 说起来真是可怜,教理本来是告诉我们修学佛法应有的知见,是最好的,现在我们不要了,只想修行,结果没有教也修不成。反过来,学了教以后,真正意义又不了解,认为不要执着,实际上连执着的意义都不了解,结果戒也不要了,认为这样才是解脱,这两者都错!都是犯了相似之见。对于一件事情,总觉得不同做法之间好像是互相违背的;如果有了智慧,是完全不违背的,那时候你才能正确地了解。 不执着有几个层次。譬如说刀砍在头上你了然不动,那个是修相应的层次;我们现在不要说刀砍上来受不了,眼睛瞪你一下,你马上跳起来,心想这家伙为什么瞪我?这也是有方法调伏的,那是属于闻思相应的层次。如果你了解的话,他瞪你也好,打你也好,因为持戒是从自己内心上戒起,所以当你做到了以后,会知道自己做对了,然后安住在这个戒上面,这是我们现在相应的不执着。假定你内心不调伏的话,会觉得他为什么打我?然后两个人就打起架来了;或者虽然当前你忍住了,可是心里面老是想着:他打了我一下,我总要想一些办法来对付他。世间说起来,这个人蛮有修养的,说得不好听是老奸巨滑,这不是正确的办法。闻思相应的部分也有它一定的次第步骤,我们要了解在什么状态时学这个法,以及如何去行,凡是这些事情都是要靠智慧。 【譬如菩萨作转轮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随欲尘迁转,是由具足慧臣之力。如是虽生猛利慈心,见诸有情极可悦意,然无少分贪欲和杂染,见有情苦,虽生恒常猛利难忍大悲,然无懈怠忧恼蔽覆不乐善行。又虽具足欢喜无量,心于所缘全无散动。又虽具足大平等舍,然于众生所有义利刹那不舍,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灭除此等力均之障。】 菩萨在修学佛道当中一定会生生增上。因为要广度一切众生,所以一直在世间转,所呈现的都是世间的大富大贵,乃至于做转轮圣王统领四大部洲。尽管有这么多世间的欲乐,但是他不会随欲乐所转,就是靠这慧臣的功力。所以在上士道一开头的时候就说明:「由慧摄持的方便是菩萨的解脱;由方便摄持的慧是菩萨的解脱。」反之如果没有彼此摄持的话,不管是偏重慧或是方便,这个菩萨都被绑住了,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行菩萨道了。《广论》前后是一贯的,前面是提出总纲,现在这地方是个别细说。总之,修行最重要的是对于所学的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而非只是一味地想学,学了半天却是学我。正因为我想学,所以要去学佛,那佛怎么讲的?对于经论上面所讲的我们还不一定懂,因此一定要靠菩萨、祖师的批注,而且要「无垢」的,这个很重要,否则你随便听人说,讲得好像头头是道,却是相似法,结果愈走愈错。 修学菩萨道的人,第一个一定要有大慈悲心,就是与乐、拔苦两样事情。你要给人家快乐,应该是看见一切有情都是可悦意相,亲爱得不得了。如果是世间的亲爱就害了,那个都是为情所染!修学菩萨道的人,虽然慈心远远超过世间人,却没有一点点的贪欲和杂染在里头。另一方面,看见有情受种种苦恼,因而生起恒常猛利难忍的大悲,希望帮忙拔苦。要是看见了苦就害怕得不得了,怎么去帮忙别人呢?如同自己需要动手术、吃苦药,心里非常害怕,要你进一步帮别人除苦的话,一定会产生忧恼,就算去做也会懈怠。现在因为有智慧摄持,所以虽然生起这样猛利的大悲,但在救度别人的时候心不忧恼,身心不会懈怠,而且乐于行善,不会被懈怠、忧恼所覆蔽、障碍。同样地,我们修慈悲喜舍中的喜心,平常我们一欢喜心里面就散动了,现在尽管欢喜无量,内心却安然不动。修舍要舍掉一切,是无量舍、平等舍,也就是样样东西都一点不挂在心上,但是对于利益一切有情,即使是一刹那,乃至于最小的事情你也不舍弃。 上述慈悲喜舍的两种状态,表面看起来矛盾极了,修了舍心,却要对有情一刹那也不舍;欢喜到绝顶,心里面却了然不动;痛苦无比,却是一点都不怕;亲爱得不得了,却是一点没有染着,这两个力量所以能够并驾齐驱,都是靠智慧,所以一定要止观双运。修学佛法也是一样,没有智慧,那真难哪!说是要弘法,弘了半天,被法弘去了,所以六祖大师说:「现在你才是转法华,以前你是被法华转!」这个话很有道理。没有智慧去看经典,看到哪里就被它牵到哪里。譬如,学唯识的人只说唯识好,学中观的人只讲中观好,大家吵得天翻地覆,那不是学经,而是被它转去了。现在了解了这个,你才能真正的转*轮。 近代有很多大德都非常了不起,结果仍难免偏在自己所学上面。当然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菩萨示现,为了接引后面初机的学者,当条件不够时,不必样样都学,先学一门,再慢慢深入,最后自然可以摸得到,其它的暂时不管,这种情况绝对是正确的。另外一类就可能会有错了,学唯识的就说中观不对,学中观的说唯识不究竟,乃至于说某部经是伪造的等等,弄到后来变成大乘非佛说,到最后连小乘也否定了。这些情况我们必定要了解,并且要会辨别,所以具慧是最最重要的。 【如云:「菩萨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变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纯利他,然无贪熏染,悲不忍他苦,不忧懈低劣。虽喜无散动,舍不弃利他,诸德所治品,由慧灭故妙。」】 就像上面所比喻的,重颂中又说:当菩萨具转轮王位时,所享有的根身乃至外面所对的一切境界,就像天上来的一样,好得不得了,但是不管外境怎么好,他仍能安住,而不被它所动,这是由于能如实了知事实的真相,这个是靠智慧。 为什么这里称为慧臣而不是慧王呢?因为菩萨的方便跟智能两样主要特征之中,不共的是方便,所以王不是智慧而是方便,智慧是臣,因此称方便是父,智慧是佛母。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每一样都有它殊胜的功德及其所对治品。它们所以不被障碍而能产生功效,对治它们各别所对治的种种烦恼等等,都是靠智慧成就的。 【又如《赞应赞》云:「不弃舍法性,亦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于此法性获大定解而不弃舍,然与世俗内外因缘各别生果,所获定解无违随顺。】 这就是常常讲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话讲起来好容易,但是做起来可不简单!法性本身是空,换句话说「如如不动」,不是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而是根本了无动静之相,也就是在任何状态下,当外境动得天翻地覆时,自己内心却是了无动相。所以「不舍弃法性」是指不变,「亦随顺世俗」,却能随缘;反过来,随缘却能不变。正因为内心能不变,才能随缘,否则连自己都在里面翻筋斗,还说要救人,救些什么呢? 世俗是千变万化的,你一旦跟着世俗转,必定会处处被绑。这「相缚」特别的意义是指对于眼前我们所对的一切境相,包括种种外境以及里面的根识,不能如实了达它是如幻如化,缘起而性空的。里边能认识的,在法相上称为识的见分,外境叫相分。不论里面的识心或外面的六境,处处被事相所绑。法性是根本「性空」,乃至无微尘许可得。所以祖师们在开悟以后,发现「大地无寸土」,什么都找不到。这时候不能停在那里,停在那里是不对的,因此「无佛处急走过,有佛处也莫停留」。这种情况虽然相上是随顺世俗,但内心却安住在法性上,反过来正因能安住在法性上,所以才能随顺世俗。既然你对世间平常所执着的那些相,已体会到无微尘许可得,在世俗当中就可以任缘而转,而且了然不动。 法的特性总相是空,所以叫如所有性,又叫真如,如如不动。对法性获得了大定解,并且不弃舍,然而与世俗因缘内外个别生果却不违背。虽然一切都空,但是正因为空,所以一定有缘起,因为缘起,所以有空,这就是中观不共的殊胜法门,这个在毗钵舍那当中慢慢再讲。中观以下是说「空,所以不常;有,所以不断。」这是普通的讲法,中观不共的胜法却不是这样的,它是「空故不断,有故不常。」跟我们平常的概念不太一样,也正是它真正殊胜的道理。关于这点要等到后面毗钵舍那讲完了,那个时候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核心。 智慧的特质是能够了解看起来相违的两样东西,不但没有违背而且还随顺,你靠我,我靠你,就像拿两枝筷子夹东西一样,你不能说是哪根筷子夹的,而是互相依靠,相对安立的,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 所以我常常说我真是个常败将军,在这里向大家报告自己失败的经验,虽然是屡战屡败,我却晓得虽屡败还要屡战,如此而已。真正弘法还谈不到,因为对法我还并不真正了解,只是在摸索、闻思的阶段,这一点自己最清楚不过了,若被眼前一点小小境界转走的话,那连做学生都不一定够资格,这话怎么讲?在佛门当中,古代的大德们不像世间的父母这样哄你,而是要你去求的,因为法一定要用求的!也许有人会问,那不是不慈悲吗?正因为他们慈悲,所以非这么做不可。原因在此简单地说一下:法是尊贵、庄严的;法尔如是,你如果对它稍微有一点点不恭敬或轻慢,那对自己是无比地伤害,如果还起瞋心的话,那对自己的伤害更是无法计算。世间人动不动就闹别扭、发脾气,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如果对上师你也动不动就发脾气、闹瞋恼的话,那你亲近了他不但法没学到,还会因为这个脾气把自己送进地狱,真正的佛菩萨绝不忍心这样。由于不懂得佛法,我们总是想像佛菩萨应该比父母还要慈悲,所以应该一天到晚在你旁边哄你,可是实际上的状态并非如此。如果不如理造了恶业堕到地狱中,受了无边大苦出来时,因为老脾气还在,遇到善知识后,犯同样的毛病,又堕落下去了,所以永远在生死中轮转!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 本论最后的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我暂时不讲,有好几位同修说,这部分不讲觉得不够圆满,的确佛法真正的中心一定是在毗钵舍那,可是不要说在座的诸位,当然,内秘菩萨行者是陪着我们玩的不谈,以我自己来说,本论开始的第一步我都没有学好,也正在学,虽然文字懂得了很多,可是连要怎么亲近善知识都还不知道,所以真正谈修行还在门外。要想把前面的部分学好的话,已经够我们学一段时间了。如果真正照着这么去做,那后面的毗钵舍那一定会有因缘学的,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所以不要以为现在好像没有学到什么,如果这样想,表示你连佛法应该怎么学都不懂,应该回过头来看《广论》前面。那种好乐的心本身是正确的,我们的确要有这个好乐心,而且岂止要学毗钵舍那,我们要学佛耶!即使往生净土,不要说下品下生,就算上品上生我都不要,因为我要学阿弥陀佛!去西方也是为了效学阿弥陀佛,要度尽法界一切有情,以这种心去才是正确的。所以对自己的目地及心里的行相等等,每一个地方都要能辨别得很清楚,这些都是要靠智慧。所以智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现在不说智慧的内容,而先让我们了解它真正的特质以及有什么特别好处,我们就不会忙着去盘腿、要拜多少佛,或者要念哪部经了。念经是为求智慧,实际上做一切事情的目的也无不为此。 【又诸余人认为极相违事,然具慧者皆能随顺令无所违。】 很多在别人以为是相违背的事,你若真正具足智慧,就会觉得没有违背。记得当年我修学佛法时,处处地方觉得这样做有这个毛病,那样做有那个毛病,弄来弄去都不对,一直等到依止了善知识,经过学习后才慢慢地了解其实并不违背。我们也常有这种经验,有时候大家争论了半天的问题,当了解了以后,发现根本不需要争论。 具慧还有个妙处:平常以世间来说,任何一场论辩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来不可能得结论的。但是当对佛法了解了以后,在任何情况之下,你都能够找到一个很合理、圆满的解答。不过有个先决条件:大家是如理来修学佛法的,不是蛮不讲理。对于蛮不讲理的人而言,尽管你说得很正确,他会说:「就算你有理,我就是不信你那一套,你拿我怎么办?」这种情况我们不谈。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真正具足智慧以后,别人觉得不行的事情,你全都能解决了,更重要的是本来看起来违背的事,现在不但不违背,反而相随顺了! 我们常用一个比喻:厕所的粪便真是臭得要命,人人不欢喜,但是如果你有智慧,不要说佛法的智慧,单以世间的智慧,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好得不得了,因为最好最美的花,以及最好的果,都靠它长成,化学肥料有种种副作用,它却一点点副作用都没有。东西是一样的,就看你怎么用。世间的事情尚且如此,何况佛法。同样地,当人家来骂你时,以前你是难以忍受,现在懂得了佛法,知道这是善知识,来成就我的忍辱,没有他,我还不能成佛呢!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了解到,在别人以为相违的,有了智慧就不觉得违背了。佛法的确太美了! 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特别说明功德呢?就是为了让我们产生最深刻、最殊胜的见解──智慧是真正修学佛法的重心。如果能把握住智慧,然后运用在修行上面,不管修什么都能成就。 【如前论云:「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谓大小乘及经咒中,见有众多开遮不同,若以一人双修二事,寻求无边经论密意时,诸愚无慧虽觉相违,然诸智者实见无违,亦是慧之所作。】 前论告诉我们:有一些事情,有的时候该做,有的时候不该做,该做的是开,不该做的是遮。有的事情佛承许决定要这样,有的时候不决定这样,但是不管决定或不决定,彼此都不相违背,这就是靠智慧的决择。 在大乘、小乘,性宗、相宗,显教、密教中,有太多地方看似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学得不善巧,才会是此非彼。《法华经》上说得很清楚:十方诸佛无一例外都已究竟圆满了,诸佛引导众生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众生成佛,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用种种的方便,把无量劫舍头目脑髓所证得的法,辛苦地传布在世间。现在学佛的弟子却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怎么会不堕落地狱?佛千辛万苦所证的无价法宝,你却一下子就否定它,你赔得起吗?所以现在不要急着跑去修行,而是应该先要有无误的认识。自己修行的内容要没有错,否则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大大退步,结果不是伤害别人,而是伤害自己,这件事情我们务必要了解!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刚出家时,总觉得我是来修行的,到庙里还要做那、做这,处处觉得不对。现在才了解以前错了!正因为要修行,所以跑到庙里来,从早上打板开始,我样样愿意做,如果我还有点气力的话,恨不得把四十八单全担起来。尽管现在我即使早上做一点点就没气力,我唯一能贡献给大家的就是讲课,所以我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叫我去做什么我都不怕,我就怕自己不做事情,不是要来积聚资粮净除罪障的吗?若不努力净罪集资,那要靠什么?这就是智慧啊!当了解了这点后,岂不是正好有助于福慧双修吗? 我们学佛要解决一切人的问题,现在我虽然才刚开始,还没有把佛法的内容学会,像佛一样亲自做到,可是我若能把佛的法圆满地留在世间的话,不就等于像学了佛一样的功德吗?因为我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即使是扫地、烧饭或把佛桌擦干净,只要让别人看到很欢喜,那我就得到功德了。尽管没有佛陀的智慧及圆满的功德,我却可以得到这么大的福报,而这些福报是跟智慧相应的,是无漏的,自然地我们做任何事情就会高高兴兴,做的时候有功德,高兴又是随喜功德,那真是增上无比呀!眼前这些都靠智慧。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自己以前的错误,很痛心地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经验告诉大家:要想修行,不要先忙着去盘腿,第一件事情,在内涵上务必要先认识! 当一个人要修两件事情,而要找无边经论的秘密意趣之时,对愚痴没有智慧的人而言,会觉得相违背,然而对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却觉得不违背。刚才我所引的比喻都是说明这个。真俗二谛是绝对不能分开的,所以慧和方便一定是不能分开;浅的也是一样,我们原本来是要念佛修行的,现在却偏偏要我做很多事情,那怎么可以,以为这两件事情是互相违背的;如果真正了解后,会觉得不但不违背,而且正是帮助自己念佛的!反过来,若说「我是要来求福德的,不要念佛!」你求福德是为了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如果不求佛的智慧,所得到的福德是三世怨,将来到地狱去,这是福德吗?所以,凡是这种地方,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内涵认识,然后照着所认识的不断地行持,真正修道就是从这个地方修起的,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都是这个样子。 【如是无慧觉为相违,及有慧者见不相违事虽有无边,然二谛建立及经论中互相开遮众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无违,即是智慧无上功德。】 像前面所说的,愚痴者不了解而觉得相违背,而有智慧的人却觉得不相违背,这样的事件是无量无边。因为眼前没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做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副作用,但当有了智能以后,这些副作用不但可以减到最低限度,乃至彻底消灭,而且变成正助双修,真是妙不可言,这就是佛法。在这里面最重要的不相违是真俗二谛的建立,真谛讲「空」,要空到「一法不立」,有一点点都不行。俗谛讲「有」,有就是「一事不遗」,一点小事都不能遗漏。这两个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不但不相违背,而且是互相依止、相待而安立的,拿掉了「有」绝对没有「空」,拿掉了「空」绝对没有「有」,经论、祖师都特别开示这一点,对空、有二者,我们一定要这样彻底地了解。不过学上去时,应注意绝对不是先从「空」下手,因为学「有」时万一学得不对,还有「空」来破,可是一旦「空」学错,那完了,就没什么东西好破了。就如同我常常讲的,学了世间法,还可以拿佛法来破,但是学了佛法还执着的话,那就没有办法破了。因为你总觉得自己对,别人的不对,那完了!所以说持戒不要执着,也是这个意思。 除了二谛建立以外,经论互相之间众多开遮不同之处,都要有智慧来分别,意趣才会无违,这就是智慧无上的功德。世间得到的只是小小的好处,而实际上一切好处,从小的乃至到最究竟圆满的,都要靠智慧,这里我们真正最重视的智慧是属于最高、最究竟的。 现在不必讲真俗二谛,就像大小二乘的开遮持犯,单单从形相上去看是绝对不一样,就我们现在能了解的道理来说,虽然开遮是不同,但原则绝对没有违背,都是要解脱生死的痛苦。假定只为自己,那就只针对自己的立场谈解脱,如果是为一切众生,目的还是相同的!大乘行者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乃至杀人也对,这在小乘怎么可以,杀了人那还得了,但实际上它不违背。从戒相上看是错了,但从目的而言,实质上都是求解脱,不同的是:小乘人只求自己解脱,当然不会杀人;而大乘人为了帮一切人,处处以利益众生为决择点。比如佛陀因地行菩萨道时,眼看着某人将杀五百人,杀了五百人以后他会堕落,而且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却阻止不了他,为了救这五百人并且帮助此人不堕落,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他以免让他造大恶业。杀他是为了帮助他免于长劫堕落地狱,那岂不正是持菩萨戒必须要做的吗?这其中还有更深的道理,单单从这个点是不能辨别的,我只是从很浅的地方说明。真正主要的无非是告诉大家:修学佛法的特质,就是在每一件事相上要把握住。事相是俗谛,就是前面的五度;把握住里面的特质,知道怎么做,那就是智慧。每一件事都要用「慧」这个德臣来辅助。 【一切功德皆从慧生者,如云:「世间圆满从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胜力,一切无等最胜事,及余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世间艺术及胜藏,所有如眼诸经典,救护觉慧及咒等,种种建立法差别。众多异门解脱门,彼彼利益世间相,大力佛子所显示,此等皆从慧力生。」】 世间的种种圆满都是从智慧出生的,就像母亲生儿子一样没什么稀奇,换句话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世间一切到佛陀最究竟圆满的十力、四无所畏,世界上最殊胜究竟,乃至所余的一切功德,都是以慧为因。世间的艺术乃至五明,没有一个不是依慧而生的。其中的内明必须从闻思修开始,经典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但是你还要靠智慧才能看到经典真正的内涵。救护我们的法有显密等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是依不同的根性,对治不同的烦恼而建立不同的法门,都是为了得到一个共同的利益──解脱。所有的这种种的方便,都是「大力佛子所显示」,是佛子所行、所成就的,这都从智慧开始。以智慧这个因,才能生起这样的功德和力量。 智慧的功德这么好,听过了以后,要在心里不断地思惟观察。如果觉得思惟不起来,这个时候更应该努力,更应该忏悔。既然我们了解了这是根本,就不要因为思惟不起来而放弃。而且这种状况很明白地说明一件事情:现在之所以不好乐或者不善巧,是因为宿生善根不够、障碍力大。总算有幸还碰得到佛法,眼前唯一的机会就是忏除罪障,然后增强自己的力量。假定现在碰到了却不做,后果是什么?时间过去了,机会失去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没有一刹那不在造业,既然现在积集的业跟修学佛法不相应,那么将来能够感得跟佛法相应的果吗?修学佛法的人对这点都不懂,还谈什么呢?现在没有种思惟观察的因,将来一定没有智慧的果,而现在造的种种恶因一定先感果,使你辗转受苦,请问你愿意在地狱当中受尽了千辛万苦,百千万劫之后再来吗?这是我们平常真正要注意的。所以不要认为思惟观察很难而偷懒,应该要往另外一个方向走,这都是针对智慧而言。 宿生没有努力,如果还不趁这个机会赶快净除罪障,以后就没机会了!只要能够加强这个概念,虽然还没去做,这个概念放下去就是业!业包含思、思已业。你想到自己以前没做,现在一定要咬紧牙关去做,那个时候就会多一分力量,看见佛,就会一心地礼拜、念佛、求忏悔,那句佛号念起来是有力得不得了,亲切无比,因为你觉得唯一的依靠就是佛,将来你很快地就会见到佛亲自来告诉你这个与法界相应的法,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接着,反过来说明没有智慧有什么害处。刚才说有了智慧会有这么大的好处,但是单单凭这个还不够,也就是说,只有前面拉的力量不够,后面还要有推的力量。譬如前面有好得不得了的引诱,后面却有狮子、老虎,乃至于刀、兵、水、火逼上来,那时候我们一定会拼命向前冲!现在,看看后面是什么东西逼着我们。 【无慧过患中,施等无慧如无眼目,《摄颂》云:「俱胝庾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净,亦复不能获得正见。】 虽然你也布施或做种种好事情,假定没有智慧的摄持,就像没有眼睛一样。所以《华严经》以及其它大乘经论上都是这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别以为我们已经在修行了,如果没有智慧摄持的话,所修的是魔业,我们只要仔细一看就晓得了。以我来说,我很了解自己以前的错误,所以才这么大声疾呼。我刚在狮头山元光寺出家的时候,跟着老师学,持戒持得很认真,自己也觉得认真得不得了。我认为要持午,大众十二点钟还不吃,我就不吃了!我师父就哄我:「那这样子好了,你一个人先吃,十一点半叫人送上来。」人家辛辛苦苦煮完,送上来,我还觉得:「这些人修学什么佛法!」我现在一直在忏悔这件事,你说这个叫做修吗?实际上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还有自己的衣服穿得破破烂烂,好的也不肯穿,只管一天念多少佛。我也曾经得到过念佛的经验,我刚出家就已经有了一些体会,可是现在再反省这件事,我那时都做错了。所以不要说你念佛念得多么好,念得好都不一定能够往生净土,何况我们现在在这里胡思乱想,这是千真万确的呀!所以,修行最主要的是靠智慧。 俱胝是一个大数,要走这么长的路,瞎了眼睛,还没有人引导,让他自己去走,能够走到城里吗?不可能的!经上面有个比喻,好像大海底的一只盲眼的乌龟,一百年浮出海面一趟,出来时要正好遇见一块浮木,浮木上有一个洞,头刚好钻进去,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倘若没有智慧的引导,不可能证得菩提。 所以布施等等没有智慧摄持是不能清净的。「亦复不能获得正见」,我们刚开始下脚第一步是持戒,然而现在要持戒持得清净,绝无可能。只有一件事情可以保障我们不堕落,就是正见。昨天有一位同学来问我一件事情,我肯定地告诉他有过错,他听了就很怀疑。实际上,我们不妨仔细想想看戒上怎么说,尤其是所谓的百众学法,一动就错了!坐一定要怎么坐、站要怎么站、穿衣服要怎么穿…,比对我们现在的随便,其实是一天到晚在违反规矩当中,这还只是小乘戒,真正要能持清净戒,初地菩萨还不行,至少到二地的离垢地才行。戒持不清净,你是一定堕落的,经上说得很明白,乃至衣服穿得不好一点;走路的时候,眼睛随便乱看,你就犯了一个最轻的罪,佛告诉我们,犯了那个罪,要堕落地狱相当于人间九百万年的时间。那像我们这样的话,到哪一年持戒才能够清净? 所以有一个特质我们要把握住──正见不能破,只要正见未破就比较好。别以为我们得到正见了,你们怎么样我不敢说,对我来说的话,我还未得到,只晓得正见的门在哪里,正向那个地方走。有了正见的标准去判别,就晓得该怎么办,尽管你行持上稍微有一点错误也不怕。这个不只是理论,事实也确是如此。如果没有智慧,就得不到正见,而且过患还大得不得了。下面我们看看有哪些过患。 【如云:「无慧求果报,施体不能净,利他为胜施,余唯为增财。」又云:「无破暗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又云:「慧倒心混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王名。」又云:「智者所称赞,无余最细深,欲未障直道,无慧不能往。」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见不能净。」王名称者,谓如无德之王,名称一扬后仍退失。】 如果你布施,但因没有智慧,送给别人东西却要求果报,这种布施是不清净的。真正的布施是完全为了利他,而且要究竟圆满的利他才是殊胜的。除了这个以外,其它的都是只能增加财富,这样而来的财富是跟佛法不相应的,乃至于是染污的,跟法相应的才是真正的布施。进一步讲持戒。如果没有智慧,不能冲破无明,持戒就不能清净。虽然戒相做得很好,乃至于执着得很厉害,这个尸罗还是成浊染。反过来,也许戒相上不能究竟圆满,但是如果把握得住根本的话,我们还是可以渐渐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譬如做生意,绝对没有百分之百只赚不赔的,这都是相对的,重点是你做对的话就赚;做不对的话就赔,一定会有一点副作用,这个都是靠智慧。 由于我们没有智慧,所以内心处在颠倒无明的混乱当中,因此「不信住忍德」,忍的真正中心是谛察法忍,对法要如实了解,以净信心安住在这上面,才能够行忍德。没有智慧就会「不乐观善恶」,也就是不会好好如理决择是非善恶。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形相上面做到了一点点,以忍来说,你硬忍也做到了,人家看起来也觉得你很能忍,但是这个忍不究竟,就像「无德王名」一样。国王的地位在世间是最高的,尤其是古代,别人我们可以不知道他,国王是谁一定知道。偏偏这位国王是一个昏君,大家不知道还好,一知道的话,会指指点点说:「这个家伙!」他必定名誉扫地。所以无德而得到了国王这个好名誉,并不是真正的成就啊!想要无障碍地走上真正智者所赞叹的、所需要的,最深细的这一条菩提大道,没有智慧不可能进去。学佛真正中心是正知见,依此而究竟圆满的是无上菩提。正知见必定要靠智慧建立,而这需要努力修学才能具足。 【乃至未发大慧光明,愚痴黑暗终不可灭,慧发即灭。故于发慧应随力能精勤修习。如云:「由发大慧光明力,犹如出现大日光,众生身中黑暗覆,悉皆除遣唯余名。」又云:「故应尽自一切力,于如是慧勤修习。」】 从亲近善知识,乃至于到究竟圆满的闻思修相应,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听到一点就算了,听了要思,思了以后要修,直至得到了究竟圆满的智慧光明,无明才能彻底地消除。慧一开发,黑暗无明就消灭了。所以对于发慧,我们要真正努力地去修习。 因为我们依着次第如理地闻思修,所以能启发相应的大智光明。日光是世间最强烈的,任何黑暗都可以破除,慧光就像日光一样,众生所具有的无明黑暗,也被它彻底破除无余。「唯余名」的名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虽然还有这个名字在,却没有实质的内涵;也可以说「名」就是指名言──世俗谛,换句话说,他真正已内证到某种境况,但在世俗谛的名言当中,表面上呈现烦恼相,别人看见了觉得他有烦恼,事实上他内心却是了无烦恼。 不要说证得佛果,很多菩萨行者,乃至于罗汉行者,你去对他伤害或者干扰,他都寂然不动。或者他现出贪瞋相来,也就是所谓的逆化,就像济公活佛──南宋的道济禅师。他一天到晚喝酒,好像没有酒就受不了,尽管形相上面还有烦恼,但内在却没有,他只是刚开始进入某个内证的阶位就能如此,何况是佛呢?「故应尽自一切力,于如是慧勤修习。」看看智慧有这么多的好处,实质上我们所要的好处全部在这个里头啊!为了一点世间的小利,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看见这么大的殊胜利益,当然更应该这样去做。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正说明我们的愚痴,而愚痴唯一的对治就是智慧。所以可以说什么都是次要的,勤修智慧才是我们唯一该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点,下面所说的就很重要了。 【愚痴之因,谓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方广、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如云:「懈怠懒惰近恶友,随睡眠转不观择,不信能仁最胜智,邪慢所覆而轻问。心劣自眈以为因,不信亲近有智士,并其邪妄分别毒,及诸邪见为痴因。」】 既然已经见到了愚痴的祸害,也见到了智慧的殊胜利益,如果要得到它的话,一定要从去除愚痴的因下手,所以必定要正确地把握住,然后努力去行持。愚痴之因分几方面,其中最严重的是「近恶友」,这个恶友不是和我们吵架的冤家,反而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一定要辨别清楚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恶知识。在修学佛法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善知识;而最可怕的莫甚于恶知识。这一点一定要自己去体验,然而之前一定要如法如理地了解。 有些人虽然修学了佛法,也了解应该远离恶知识,却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好意思!请问不好意思的结果是什么?不要说下地狱,打你个耳光,比起不好意思来,你愿意接受那一个?如果说打耳光受不了,将来岂止打耳光,而是长劫在地狱里,你愿意就为了眼前的不好意思,把自己埋葬在地狱里无量无边劫吗?众生的愚痴是莫甚于此啊!已经知道愚痴最主要的原因是恶知识,偏偏还不好意思;假如你今天被毒蛇咬了,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而让它去?当然小孩子因为不懂,他虽然痛得要命,要他把手指切掉,绑着他都还不愿意呢!就这样眼看着毒周流全身。假定你晓得咬伤了非死不可的话,马上一刀切断自己的手指,这点很清楚。所以本论一开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善、恶知识之辨,又特别说明这个道理不是听懂就算,进一步要如理思惟。 现在我们讲修行,听完了以后,书本一合,就没有了!这是为什么不得力的原因。所以,我们真正要行持,必定要从如理思惟开始,了解内涵了以后要忏悔业障,才能够把心里面这种力量扭转过来,这种力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种推动我们的业习气,这是五蕴当中行蕴所摄。下面接着说明我们行蕴的真实状态。 譬如上早课,无论持咒也好,敲法器也好,有的时候你是心力集中一直念,有的时候心力没有集中,但是因为背得很熟,你照样可以咕噜咕噜地把它念下去。可是如果我中间突然提一句,请你从那句接下去,你想了半天就是接不下去。为什么接不下去,这我们就弄不清楚了。又比如告诉你怎么敲法器,你听懂了以为会了,一旦真的上场时,敲得手忙脚乱;可是等到熟了以后,你不要去想它,一上去就可以敲起来了,自己也不晓得为什么敲得这么好,这个经验大家都有。 这里边很明白地说明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想心所的功效,一个是行心所的功效。法器要怎么敲,他讲得清楚,你也听得清楚,可是叫你做的时候,就不清楚了,这是想心所的功效,它的特质就是缘想长短好坏等等,就像你觉得听懂了这样的一个心理。行心所是造作的力量,一定是你心里面决定要这样去做,然后身口也跟着这样不断地去做,养成了一种业习气,这就有一股力量,这个叫行。所以「行」跟「想」是两件事情,你们一定要分辨清楚,当人家在那里讲,你觉得听懂他所讲的名句文身的内涵,那是跟「想」相应的。要真正深入,必定要透过思,思就是行心所、行蕴。不过「思」必定要如理思惟,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就可以。平常人很少肯去用心思惟,不管是哪一方面,等到你开始有了思惟之后,再把「如理」两个字加进去。经常这样如理思惟的话,自然而然起心动念就是所思惟的内涵,乃至于不刻意去想,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自然反应就是这样。就像刚才说的念楞严咒,维那一起腔,你就可以很流畅地从头背到尾;或者是你拿起铃鼓来就自然打得很好。所以一定要了解业习气的力量,修行过程中重要之处才把握得住。 前面尽管已经告诉我们善知识、恶知识的行相,在依师听闻的过程当中,你的想心所相应的,跟思惟观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对思惟的功效要辨别清楚,尽管道理懂了,但是心里这个习气的力量还是转不过来,这时候一定要修行,照着它去思惟观察,你才不会碍于情面随顺别人,一听见别人在外面聊天,心里就立刻警觉起来,知道这个像是毒素一样,万万碰不得,必须要有这种力量。当然在这之前你对善、恶知识的行相必须已经辨得很清楚了。凡是跟世间相应的,增加你贪婪情染的,譬如他对你很好,常安慰你、夸奖你,这正好配你的胃口,跟你的情见、名利相应,完了!所谓善知识,最起码他一定告诉你世间的真相是苦,策发你的厌离心,不是我们世间的厌离,而是对三有厌离,哪怕这里像妙天宫,给你王位或一切财富,你都看得像毒药一样,这个我们要很清楚。 恶友是外在的原因,内在就是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方广等等。通常对我们来说,这些内在的原因都是以前留下来的随眠,遇见了外缘就会引发,而恶知识就是引发内在恶缘最有力的一个力量。人家影响我们,同样地,我们也影响别人。以上是属于情方面的。 「不乐观择」也是同样状况,很多人总觉得观择实在很麻烦,最好能有一个讨巧的方法,听见念佛好,大家就说:「你只要念佛,什么都不要管。」念佛的确是个太殊胜、太好的法门,不幸的是这个本来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弄到后来是万修难得一、二人去,紫柏大师的语录上告诉我们:大家现在动不动说念佛,实际上是懒惰的人的符桃术。紫柏大师是明末四大师之一,大家尊称他为紫柏尊者,这个人真了不起,他绝对不会说互相安慰的话,他就是针对病症指出来,告诉你问题在哪里,你一定要在那个病根上面痛下决心,才谈得上修行。同样地,参禅的人也是如此,他觉得念佛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情,因此他去参禅,参禅更是要精进努力,弄得不好的话,就会像古人讲的「吃得酒肉饱,来寻僧说禅」,自己觉得解脱自在,然后喝酒吃肉,再跑到庙里去找一个和尚来谈谈禅,觉得很高明。这样完全错了。 所以真正的修学佛法,一定要找到它根本的问题在哪里,不要随着自己的习性,我们欢喜的无非是世间的情染!真正修学佛法,一定要了解它的中心是智慧,要得到智慧要经过一定的次第步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我们目前一下子做不到,确实也是很难做到,但是心里记住:一定要把这个圆满种子种下去!正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为无明所覆,没有在这上面努力,所以现在不能跟法相应而发起精进,偏偏随着习气而转,这是要深深惭愧,好好地忏悔,应该策励自己一定要做到。这个因种你只要慢慢不断地加进去,自然而然果就会来。所以一方面告诉我们愚痴之因,一方面下面会说明总共的对治方法。 「不乐观择」跟「不解方广」,也就是自己的习性和无知,这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有两种障碍:有一种是不愿意学,一种是自己学了以后的障碍,例如得少为足、自以为是、未会先会,都是犯了大毛病。下面说「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增上慢是并没有了解而自以为知道,换句话说,你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自以为很高深了,虽然有一点相似,可是境界不到。还有一种「上品邪见」,那更是根本完了。这个都是属于见方面的,前面是情,这是见。 下面「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这是卑劣慢,慢的根本就是「我」,老是认为「我不行啊!跟着爬也爬不上去!」于是就窝在避风港里,跟那些人混在一起。本来害我们的莫过于这些恶知识,偏偏你又不肯亲近善知识,结果那些人正好保护你的烦恼及习性。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的确一时改不过来,但是了解了以后,自己应该痛下决心努力去做。像我们在寺院里,为什么时间要注意到分秒必争?为什么早晨打了板,一听到马上坐起来?每一个地方就是要策励我们,从刚开始下脚第一步,就要把法摆在第一位,来对治自己的情见。你能够从这种小地方慢慢做的话,一旦好习性养成了、力量增大了以后,大的自然做得到了。现在你处处地方保护这个「我」,自然而然会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也不对,还找了种种理由去批评外境,结果注定你只有亲近恶知识,他会告诉你:「何必这么麻烦呢?何必这么认真呢?成佛又不在这个上头成的。」你听了他的话,就不会亲近真正有智慧的人,而是亲近保护我们烦恼的人,真正恶友是莫过于此啊!前面说得很清楚,冤家仇人最多把你这一生的生命杀掉,他绝对不会把你送到地狱去的;恶知识眼前是甜言蜜语,帮你样样弄得好好的,但是把你送到地狱里面的一定就是这些人,我们必须了解这都是愚痴之因。 不能信解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深入前面说的方广大乘,这个才是最圆满究竟的。对自己不懂的,要好好努力去学、去问。怯弱往往耽误了自己,所以不要说人家来害我,实际上只有我们自己害自己;人家骗你、伤害你,也只是伤害了他自己而已。你如果懂得了佛法以后,他绝无可能伤害你,真正重要的就在这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不能深入的话,那自己白白耽误了一生。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亲师,为引慧故求多闻。」】 前面所谈的是属于自己这部分,就总的来说,又特别告诉我们:真正要修学的话,一定要亲近有智之士,这是关于人的;关于法的是指恶友的邪妄分别等等,由于这样会增长我们的愚痴邪见,这就是愚痴之因。真正要对治它的方法是什么呢?应该亲近可亲之师,他必须具有一定的内涵。对他应该承事恭敬,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末法时代,说起来我们好可怜,因为出家人难得,人家总觉得应像凤凰一样捧你,这就害了。我们要了解,真正为自己好,一定要去亲近善知识,而且要至诚恭敬地承事,这个道理在前面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到寺院来,稍微对你一点点要求就不行,总觉得我是来修行的。好像修行都是现成坐在那里,看着人家跪着把红包送给你,然后样样安排好了,请你老人家坐着享受大菜,吃完了以后,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念几声佛、磕几个头,这就算是修行了。我看了心里面真是觉得应该从这个地方反过来,去看看古来大德亲近善知识的榜样,他们的确受尽千辛万苦,遭到种种喝斥,看起来会觉得这位善知识好像不慈悲,其实正因为他的慈悲才这样对你,大家务必要记住! 我们现在如果太下劣、愚痴的话,唯一的办法是至诚恭敬供养三宝,然后把这个功德回向于增长智慧。很快地,本来记不住的就记得住了;不了解的就了解了;不能深入的就深入了。亲近善知识第一个要孝子心,不能随自自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跑到这个庙里看看,打听打听这里配不配我胃口,舒服才来,不舒服就不行。乃至于认为我有钱,出几十万来讨一个单,什么都不要做,末法之衰莫甚于此。这一点应就两方面来说,对我们自己来说是这样,但不要要求别人,千万记住!佛经上面说得清清楚楚,佛用种种的方法来说法,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引导他,目的只要他能够趣入佛法。所以对于没有基础条件的人,你用这个方法是对的,而刚才所说的是要求我们自己,不是要求别人。所以你们应经常看大经大论,尤其是《法华经》。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想真正向上吗?如果是的话,那就该走亲近善知识这一条路。对于那一些人,就算不随顺他,至少不必去排斥,这个理路要很清楚。 那么,亲近善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地恭敬承事,舍自自在而一心一意体会善知识的心呢?无非为了引慧、求多闻。最主要的是慧,为了引发我们的智慧,要从多闻开始。现在我们亲近了以后,往往还是随自意乐,既然这样的话,你还亲近他干什么啊?那不是你去亲近他,而是你去教他,告诉他该怎么做。事实上自己的看法完全都是无始以来的无知无明,这个都是垃圾,把它拿掉都来不及,你还自以为是的话,那还谈什么佛法?这个概念我们必定要清楚。这里是要鼓励我们思惟观察,你了解了这件事情是这样的,诚恳地请问自己错在哪里,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然后善知识告诉我们了以后,要把他以及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道理拿来净化内心,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原则。 刚才说的是一般性的,还有一类见解特别强的人,他看见了一点文字,不一定真的懂却以为自己懂了,这种叫做增上慢。然后就找种种的根据、理论等等成立他的,排斥别的,这个更是糟糕。宗派之间有时会这样,尤其是研究教理的人,见解本来是必需要的,如果到后来变成引经据典把跟他自己不相应的忽视掉,甚至去攻击对方,那更是错了! 【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若不尔者,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则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闻,由思所闻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闻生盲不知修,彼无多闻何所思,故应精勤求多闻,因此思修生广慧。」】 这是我们修行上真正重要的。假定我们不能这样做的话,是无法修行的。因为真正修学过程必须经过善知识的引导,从听闻开始,所以道前基础一开始就说,要修学佛法时,先把你内在的三种过失去掉,然后还要具六想。三过当中第一个是你的器不能覆,覆的意思是不接受别人的,自己觉得要这样那样;你不接受别人,对自己没有用处。第二个就是虽然能接受,可是心里面有种种自己的概念,然后要求根据你的想法去做,那又错了。如果将上面两样过失去除掉了却记不住,这也是过失,一定要断除。何况我们现在是保护自己的习性,实际上应该这么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在无明当中,这个习性都是害我们的。所以下面紧跟着要具六想,第一个就告诉我们,我们无始以来在长夜无明当中,起心动念都是与法不相应的,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得阿罗汉已,乃能信汝意!」修学佛法第一件事情是: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知见去衡量,知见本身是最好的东西,可以使用它作为工具,去辨别如理非理,而这点要靠善知识教。亲近了善知识以后,如何从他听闻?要听闻就要去掉过失,具足听闻的条件。有了闻作根据再去思,你如果不照着次第做的话,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都生不起来。既然没有闻慧、思慧的话,你根本没有办法修,因为你不知道怎么修。 以一件简单的事来说明,譬如修的时候,刚开始能盘腿最好,当然行住坐卧都是修,可是打坐时较能够一心一意把思所成慧在念头上面提持住。不管是止或者是观,在这之前一定有闻思相应的基础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两腿一盘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你能够修些什么?不要说打坐,乃至于拜佛、念佛无一不是如此。就譬如你忙着去烧饭却没有米,拿空壳子乱烧一通,那都是在白忙。如果能够从善知识那里多闻,就能根据这个去思惟观察而生起思慧。有了思惟观察的力量,「从此能生广大修慧」,是这样一步一步来的。 寡闻的人就像生盲──天生的瞎子一样,我们就像天生的瞎子,在无明长夜当中,大幸而得到了人身,具有思惟观察的能力,却用来造种种的恶业,这个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这个不好意思、那个也不好意思,最大的损失莫过于此!这种能力原本是最宝贝的东西,结果反而用来害自己,把自己送到地狱里面去,好可惜!因为没有多闻,所以脑筋里想的,自然是忙世间那一套东西。因为没有佛法的内涵,等这一些事情忙完了以后,就会觉得无聊得很,于是再想办法,不是睡觉,就出去玩,白白浪费生命,这是他的次第。现在我们学佛第一步应该是精勤求多闻,按着次第来,有了闻、思,再由思而生广慧。假定对所闻的道理能深入思惟的话,进步会更大。如果能够认真听,而且随分随力去思惟,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自己渐渐地进步、改善了,所以处处都应该拿这个来策励自己。 【慈尊亦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本,故闻为第一。」《集学论》云:「应忍求多闻,次当住林薮,精勤修等引。」自释中云:「不能忍者,则由厌患,不能堪耐,退失闻等。无多闻者,则不能知静虑方便,净惑方便,故应无厌而求多闻。」《那罗延问经》云:「善男子,若具多闻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灭烦恼,若无烦恼魔不得便。」】 所知障跟烦恼障,一个是从知见上面讲,一个是从情绪上面讲。这两样只能以慧来断除,此外没有其它任何方法可以代替。要得到慧的话,要从听闻开始。因为要得到如此的果,一定要种下正确无误而且圆满的因;得到智慧圆满正确的因就是闻。闻是真正殊胜智慧之本,所以闻是第一。 《集菩萨学论》也告诉我们:真正修学的人,应该要忍种种的苦,精勤努力求多闻。了解了内涵以后,再远离群众住在林薮(就是阿兰若处),精勤修定慧。寂天菩萨自己对这段解释说:如果对于求法、亲近善知识,不能忍得住,觉得很麻烦,这样的话就没有用。假定没有多闻,就不能了解定是怎么修的,怎么把无明烦恼的种子断除掉也不知道(「净惑」就是以智慧断除烦恼,所谓「定缚、慧断」)。一切的根本因,都在如理地亲近善知识、如理听闻。所以我们应该求多闻,而且要不知厌足。我们应该看看佛陀因地当中为求一偈而舍身的故事,倒不一定马上要学他舍身,实际上也不可能,否则往往看了以后,把自己先吓退了。你如果善巧地了解怎么学的话,尽管这样的行为我们眼前做不到,但是因地当中要策励自己:「佛是这样做的,我也要这样做!」有了这个因以后,从当下一念不断策励自己,至少前面所说的那些,都是我们目前真正可以做得到,而且是必须做的。关于亲近善知识,前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要学《大般若经》当中求善知识不知厌足的常啼佛子,以及《华严经》当中的善财童子等等。 《那罗延问经》说:有了多闻,以这个为因,就能如理地生起智慧之果;有了智慧这个因,就能灭除烦恼;没有烦恼,魔不得便,因此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是故圣道最胜命根谓择法慧。慧无上因,谓于无垢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 所以圣道最殊胜、就像命一样的根本,就是能够决择法的智慧。前面说业果是圣道的根本,这里又说择法慧是根本,两者并没有冲突。智慧的内容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从行相上看,正因为你有智慧,必然了解业果。智慧是能辨别的能力,所辨别的事相正是如是因感如是果的真理。这两样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能够这样思惟的话就对了。因为业因感业果,从这个上面说世间没有一定的常相,所以一切都没有自性。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话,从一件事情就可以得到圆满的了解。所以从前面到这里,正是层层深入,从事相说到根本。佛法的整个重心,最殊胜的根本是择法慧,也就是智慧;就是对于法能够鉴别、决择是非。 智慧最重要的因必定要靠无垢经论。「无垢」两个字很重要。求多闻是就自力方面来说必须如此。因为我们已有一个基本认识──了解皈依的外支已成,所以你一定会去找善知识,而且只有找到善知识,才会得到法。所以就自己方面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经论上面勤求多闻。而只有多闻不够,还要「以诸教理善为成立」。所以本论真正殊胜的地方,不是告诉你一个道理就算了,还一定要非常善巧地决择、辨别。 为什么要这样?平常我们念一部经就很难得了,譬如《金刚经》、《弥陀经》、《楞严经》、《法华经》等等,自己觉得很好了,而且又有人说:「一经通,经经通。」这个道理是没错的,可是我们都误解了,事实上我们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误解的。这个「一经通」以我们的能力,只是把文字念通,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们也会如此这般地讲一遍,从耳朵进来,然后从嘴巴出去,讲得一字不漏,在文字上编排得很好,自己就觉得通了。六祖大师说得很清楚:「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通是要心里跟它通,就像太阳处在虚空中一样,光明而没有一点遮障,一切黑暗都能破除,是这样的情况。不是听见了以后执着得要命,觉得我这个最好,别人都不对;乃至学小乘的说大乘非佛说;学大乘的又说小乘不行,大家吵得天翻地覆。完全错了!所以我们必定要在无垢的经论上勤求多闻,还要以种种的教理善巧地把它建立起来。譬如我们中国古代的祖师建立藏、通、别、圆,小、始、终、顿、圆,这种种次第都有它们特殊必要的条件。所以性宗、相宗之间,一定也是彼此相辅相成,绝无矛盾之处。你如果能够把握认识这个,自然就能把佛的圣教圆满地建立起来,而这种毛病也都可以避免掉了。 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先入为主,我们无始以来的执着就是这样,碰到哪里粘到哪里,听见一个法,觉得对了,就排斥其它的,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障碍。而且因为有自以为对的事,好学的人往往会找种种根据,来成立自己的论点,证明自己的对。事实上,即使你读通了三藏十二部教典都还不行,何况实际上我们读的经典是很少的! 对这点佛说得很清楚,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在地上用手指甲挑了一点土,问道:「阿难!你看我爪上的土多,还是地上的土多啊?」阿难回答:「这爪上的土怎么可以跟地上的土比呢?」佛说:「我未说的法像大地土,已说的法就像爪上土这么一点点。」龙树菩萨也是一样,到龙宫一看,原来他没看过的经有这么多。本论的师承阿底峡尊者,他通达五明,当年在印度几乎遍学一切,他自己也觉得三藏十二部没有不通的,于是梦中就有空行母带他去看各种经典,结果没有一部是他看过的,因此摧伏了他的慢心。就算你觉得那是梦中所见,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他到了西藏桑耶寺的时候也是这个情况,发现原来还有很多经典自己以前都没看见过。你们如何我不知道,我坐在这里虽然讲得你们服服贴贴的,可是我看过的经论只有一点点,说老实话,三藏十二部我实在碰都没碰到;尽管《华严》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阿含》、《大般若》我都看过;可是就像蚂蚁在纸上爬,当时看是看了,但是莫名其妙,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懂了一点点,乃至于听人家讲了以后,居然就执着得要命,致命伤就是这个。 这里告诉我们要勤学无垢经论,其次以诸教理善为成立。所以第一个先要把我们心里面这种执着拿掉,不忙着马上去学很多,先认得自己心里的障碍,勤加忏悔。能够把这个拿掉了以后,自然而然有机会能够深入。要不然你还没有动,这个障碍已经先在前头挡住你了,然后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自然而然就忙着去找,找了半天,争论的资料是越来越多,一开起口来就跟人家吵半天,这和佛法完全不相应。另外一种情况是不跟人家吵,而且说法时说得非常动听,觉得自己了不起,那更是害了! 【然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闻为必须者,是由于修时不能定解,必须观慧思择而修,反颠倒解,不须多闻过失所致,故自爱者,应弃此过犹如恶毒。】 很多想修行的人,不知道听闻是必须的。这是因为他对修行时必须由观察慧思择而修这个道理没有确定的认识;又由于自己的执着误解,就以为不要多闻,害了这个大过失。所以真正自爱的人,对于这个毛病要弃之如毒,而且是「恶毒」,可怕极了! 关于思择修,我不妨说得简单一点。我们会觉得念佛好像不要思择,参禅好像也不要,真的不要吗?我们不妨仔细看看:念佛法门是个善方便,虽说是完全靠弥陀他力,但是行者也一定要具足信、愿、行。请问你信些什么?愿些什么?「一句佛号欣厌具足」,请问欣厌的内容是什么?假定你的脑筋里一片混沌,只是嘴巴念的话,请问这一句佛号当中有没有欣厌?你的信、愿从哪里来?你必定要先了解这个世间可厌,一心想逃,而唯一去处只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一心向往,由于有这个心理,所以就拼命念阿弥陀佛,一心皈投依靠。这个功效就是靠思择而来的,怎么会不要观慧思择呢?乃至于修的时候,要念得清清楚楚,也要听得清清楚楚,请问这是什么?然后所谓「正助双修」,正的要怎么修,助的要怎么修,这不要动脑筋吗? 参禅也是一样,有人可以定在那里一坐八个钟头,祖师说这个没有用,就像冷水泡石头。石头本来就泡不开的,用开水去烫都没有用,何况还用冷水去泡。参禅一定要起大疑情,譬如去想:念佛的是谁?这不是全部的精神就放在那里找吗?这不是思惟吗?不管是参「无」字也好,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也好,就是全部的精神在那里找,所以叫疑情。疑就是去思惟、观察,不断去找它,哪里会不要观察思惟呢?而且我们更要清楚,禅是在大乘加行位以上修的,那是已经发了大菩提心,积聚了资粮,跟空慧相应的时候,才学这个法门的,这个次第步骤非常清楚明白。我们现在不了解,只是表相上看看,觉得人家坐在那里好像蛮舒服的样子,于是也想这样修,思惟、观察都不要了,觉得看那些经论干什么?这是一个大误解!所以真正自爱的人,对于修行不须听闻的这种错误要放弃,就像弃舍恶毒一样。 【大瑜伽师云:「觉口窝 瓦,欲成佛一切种智者,不于牛负量经函办其所作,而将掌许若讲若藏,皆无所成。」】 大瑜伽师就是阿底峡尊者在康地三位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一生跟着尊者。他说:菩萨呀!你想成就一切种智(成佛),要在什么情况之下才能成办呢?「于牛负量经函办其所作」,西藏的运载工具最大的是牛,可以运载很多经函,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能在众多的经论上多作听闻,而只是在如「掌许」这么一点点的典籍讲说,乃至于只把它收藏在那儿,而自己觉得很了不起的话,这是没有用的。 【朴穷瓦开启经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学者故,纵未能看,应于此等而发愿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 另外一位善知识朴穷瓦他打开经卷放在枕前说:「我现在正在学,就算一口气不能看那么多,应于此等而发愿心。」这句话我们用得上,记得前面六度每一度都告诉我们要以大地菩萨的行持作为我们的愿境,我也常跟大家说,我们因地当中要常发愿:「这是我要的!」现在真正的问题是还没学已经先打退堂鼓了,觉得自己不行,算了、算了,不要学了。如果在因地当中已经种了这个因,请问会结成什么果啊?你总是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由于这样的因,将来遇到苦的境界,这个「不行」的心念就起来了。其实要面对事实唯一的办法就是学这个愿心:现在虽然做不到,可是我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发这个愿就对了!由于你不断地发这个愿,将来遇到缘时,这个因就会成熟,你就能做到了,这是因果的必然性。要晓得「若不知法,云何能修!」道理这么简单,你了解了,时时刻刻发这个愿,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增长这个善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 【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时,三云:「汝等快乐。」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识,不须于他更起口水,不劳多看红红本释,事业微少,不劳思业果内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业令心饱满。」】 慬哦瓦的弟子送博朵瓦时,博朵瓦再三地说:「我但愿你们能真正地相应,得到这个快乐!」 这是一个方言。实际上,因为博朵瓦、慬哦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也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再传弟子。唯一得到阿底峡尊者全部传承的就是敦巴尊者。能够亲近这么一位得到全部圆满师承可以说「如天覆地」的大善知识,以后再也没有疑义了。当再看见其他的大上师、大善知识时,你也不需要去羡慕了,只要真正能够跟到这个大善知识就好了。而且「不劳多看红红本释」,这里面有大理由在!并不是不要我们多闻,正因为要亲近善知识,必要的条件一定是以师心为心,处处揣摩老师的用心,绝对不会随自意乐,自然而然全部的信心一直是在老师身上;因为他的信心百分之百,所以透过师长的加持,各种经教能够传到他身上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不是像我们所想的,亲近了这个人,就不要看书了,反正跟着他。于是大家一天到晚弄弄吃的、喝的、玩的,那就完了!注定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生死不绝。所以你能够如法依止一位大善知识的话,就能得到这样的效果。博朵瓦的传记我们容或不太清楚,从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好老师的确就会有这样的力量,能把最精要圆满的东西传给他的弟子。其实从这个传记上也看得出来亲近善知识的条件,当善知识看起来不合理时,他绝对不会觉得善知识不合理、很残忍,绝对没有一点点这种想法,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在任何情况下,他只是觉得:「我的业障很重啊!」这是我们该学的地方。所以到现在为止,我感觉到连本论一开头怎么亲近善知识,我都还不知道! 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弟子:「你们能依止到这样最了不起的大善知识,真好啊!真好啊!」一方面是赞叹,一方面是随喜。我常常记得《入菩萨行论》上寂天菩萨说:「当知善知识,如命不可舍。」善知识像命一样地珍贵,换句话说,能跟到善知识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乐,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末法时代我们第一件要辨别的就是这个。所以当我看见很多人要去找道场修行,我是非常欢喜赞叹,可是注意哦!你要别具慧眼认清楚,千万不要以这个道场吃得好、事情少,样样省力,又没有约束,我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这样就完了!应该找有道之处,注意这个地方的善知识如何、同行如何。前面说过「有道、有食,尽寿不去」,既有道又样样供给,则任何情况绝不离开;其次如果「有道无食」,道是有的,但吃的东西没有,这种情况你要咬紧牙关,一定要安住下来。密勒日巴尊者就是这样,他的老师说:「我给你吃的,就不给你讲法;给你讲法,就没吃的。」「没关系,我自己讨饭。」这样苦、这样折磨他,他都不走,而他的成就也就在这里。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地方无道的话,不管有食无食,赶快站起来就走,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 【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学无完,至成佛时始得完毕。」】 如法依止善知识,一直要到成佛,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连大地菩萨都不能离开善知识,而我们居然不依止,这怎么可以?或许我们会觉得修行人也不一定能见到佛!实际上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虽然看不见大地菩萨,但是经论上面说得清清楚楚,《华严经》善财童子第一位参的大善知识德云比丘,他得到的法门叫做念佛三昧,得到后一切时处十方诸佛就在眼前,再也没有任何时刻会离开,一直到成佛都能亲见佛,因为他已破无明了。而我们现在无明未破,居然不依善知识,怎么可以呢?《大乘止观》说:我们是瞎子!虽然看不见佛,但是佛看得见我们。我们应该怎么见佛呢?用信心跟愿力去见佛。所以这一句佛号不只是嘴巴上面念出来,而是心心念念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宝。所以一直到最后的等觉菩萨,还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广义的说,十方一切诸佛的共同现象都是极乐,世间之乐是有漏的,不能叫极乐,唯有成佛才是彻底圆满的。普贤之愿是一切诸佛的愿,换句话说,一切诸佛在因地当中,从凡夫开始一直到等觉,都是这样做的,最后成就的是圆满的报身报土。 【迦摩瓦云:「若谓修法何须求知,是自失坏,我寡闻者易生此失,易说修行不须求知。然修法者,实定须知,纵于此短寿未能圆满,须不失暇身,相续多闻。若谓修者不须,说者乃须,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 祖师又告诉我们:假若你说要修行就直接去修,不须要求知,那就是自己伤害自己,尤其是寡闻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过失,以为修行不需要善知识指导。所以要修行一定要多闻多了解,就算人身寿命很短,无法一生圆满,也一定要在此生不断地努力修行,来生能不失暇身,才可以相续多闻。有人说修行的人不要多闻,讲说的人才要多闻,因为要懂得很多道理才能讲给人家听。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这样,说法的人固然错了,修的人也不对。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虽自许为受持三藏之法师,亦多认为修之前导,或仅为左证,非实教授。】 所以真正如理修行的人,多闻是必须要的,要得到智慧,一定要有智慧的因,而这个都是从多闻开始,因此它是绝不可以少的。关于这个道理,一定要获得广大定解!但是这个定解,对不了解修的时候一定要去观察修的人,是很难生起来的。尽管我们现在听见了,为什么仍然得不到定解?这需要很多条件,因此我们必定要克服前面的种种障碍,净除种种罪障,如理去思惟,得到相应的认识,那个时候净信心就有根了,然后慢慢从这上面增上。所以要了解这些修行正确的内涵,一定要靠观察修,而不是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或者做其它的修持就可以了。 这个道理很难生起定解,所以特别告诉我们要勤勤恳恳很认真去做,至少先在心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努力去忏悔,深发大愿,勉励自己一定要做到。千万不要用种种方便保护自己的坏习气和大邪见,找种种理由及借口,总觉得什么也不能少,在世俗时固然不能少,进入佛门当中还是不可以少。现在我们有太多方便,实际上都是把我们送上死路上去的,好可惜啊!所以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先对圆满的道体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在这个构架上面步步深入;否则一旦走上错路,要扭过来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自许为三藏法师的人(这「自许」两个字特别有意思),他们「受持三藏」,但是并没有真正把握住三藏的重点。自己觉得看过了,但因为没有把握住经论真正的内涵,所以错误地以为多闻只是在修之前引导一下,或只是作为佐证,如此而已,修行的时候真正的教授不是这个。这个就是错误的根本,在宗喀巴大师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那些广学的人尚且如此,已经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 【由此因缘,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内自修与利圣教别执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圣教中,除教证法别无圣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轨,后者是令知已予以实行,故修行能无错谬者,即是最胜住持圣教。】 因为上面这样的误解,有人就说:「你要快速成佛,就要勤修;如果你要『利圣教』,想要广弘佛法,那才要多闻;因为听懂了才可以讲给别人听啊!」就是把自修与弘法看成两件事情,我们对这点的确很容易产生误解。在《法华经·学无学人授记品》当中,阿难尊者也被授记,有很多新发意的菩萨就想:「阿难尊者乃是一个学人,他怎么会得到授记呢?」心中就起了怀疑。佛就说:「你们不要弄错哦!我跟阿难两个人同样在空王劫的时候,就发了大菩提心了!我精勤地修学,而阿难只求多闻,所以现在我成佛了,他还没有,还在学人的地位。」《楞严经》上也这么说。我们往往因为这些根据而误解,以为修行只要精进就好,不须多闻。所以前面才会说「自许受持三藏」,由于不能如理决择这个道理,看了经典以后,很容易就会自以为是,实际上却错了! 把自修跟利圣教别执为二,这种说法是完全矛盾、完全错误而且狂妄的。因为真正的圣教只有两样:教跟证。教是因,告诉你怎么修,你懂得了而如理去修,才会有证,所以教证彼此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现在你不要多闻,没有因会有果吗?如果修行能够一点都不错误,那才是真正住持圣教、利益圣教。很多人修错了自己也不知道,还把错误的讲给别人听,说相似法。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在弘法,在如法行持僧的事业。佛经上面说得清清楚楚,破坏佛法最严重的只有两件事情:说相似法、行筹。第一个就是讲弘法,可是对法的真正内涵不知道,只是在文字上弄懂了讲给别人听;虽然讲得天花乱坠,动听得不得了,但是却似是而非。还有一种是行筹,僧团当中作羯磨的时候有一个行筹的仪式,换句话说,大家要表决同意或不同意的时候要行筹,如果表面上好像认认真真地做,实际上却没有法的内涵,这是相似法。佛说一般人没办法破坏佛法,外道也没办法破坏佛法,但若前面两件事情发生的话,就破坏佛法了。 真正要住持、弘广佛法,在行持上要如理如量地做到,这样就算你不开口,佛法还是长存世间。一旦有人来问时,你有机会讲出来,而且处处行持正确,那个才对。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说要去弘法,实际上你弘的是相似法还是如理的法?如果是相似法,你不弘还不坏,一弘就完了,这是我们必定要知道的事情! 【又能无错住持修证之圣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时即应修彼法义,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当随慧力而求多闻。】 所以真正想住持圣教,要靠如理无错谬的修证,一错就不行了。前面在卷十的时候告诉我们,修行的时候如果修错了,就好像蒸沙煮饭,煮了半天还是一锅子沙,即使把锅子烧破了,饭也烧不出来,所以「必依无错了解教法」。知道了以后,在修的时候就照着所了解的去做,不可以忘失,如果忘失了,你就只能修你自己的;修自己的则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增长邪见。譬如有时忽然想出什么来,自己就觉得很得意。天台小止观也告诉我们一定要辨别邪正,有没有走上邪路,一定要依圣教辨别。《十六观经》上面也说「如此观者是正观」,否则就错了!因此处处都教诫我们,圣教是修行时必须要的依据,告诉我们怎么修的是它,修的时候验证对错的也是它。现在居然有人说不要了,请问修些什么啊?修持而无法成就的原因都在这里。所以已经知道很多法的人,要依着法去修,假定还不知道的话也不必怕,要随自己的力量广求多闻。 【复非听闻此法,别修他法,即所修处而求闻思,故又不应唯修一分,定应依止,初业菩萨所修圆满道之次第。】 此处说明我们真正听闻的目的是要照着去修,这个在前面道前基础破除邪执的部分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有很多修行人有一种错误的执着,以为只要止修,不需要思惟观察,大师特别说明那是错误的。我们可以重新思惟一下,不了解的人切记回过头去看。道前基础是这样说的,然后从下士到上士一步一步上来,一直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要辨别,特别到第十卷上士的时候,又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辨别,我们一定要知道。 所以必需是所修的就是所思的,而所思的就是所听闻的,这个是必然的次第;不是你听的或讲的是那个,而修的却是另外一套。现在有人也觉得是要闻思相应,要信解行证,解行要并重,于是就到处讲说,讲完了把书本一合,跑到佛堂去拜佛打坐,修的是另外一套,以为这样叫做信解相应、解行并重。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坐在讲堂里听讲,为的是讲完了去修行。讲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修,讲完了不能停在这里以为自己懂了,到佛堂里面不管是拜或坐,要把刚才讲的拿来修行,这样才叫相应,否则那是炒杂烩,把两个不相干的硬兜在一块,就像冷水泡石头,没有用的。真正相应的话,就像米洗干净了放下水,摆在锅子里面烧,到最后水跑到米里面去,饭就煮熟了,这才叫相应。所以你的因是米、水、火;果则是饭,饭里面一定有米有水,还有火的力量在里面,哪里是离开这些东西而能产生另外一样东西呢?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先听懂道理,然后照着去修,修得对,果一定成就;所以这个果其实是靠前面的听闻,然后照着修得来的。天下的事情无一例外,烧饭是如此,做衣服也是如此,就像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布经过裁缝穿在身上,所以布里面有棉纱、棉花、还有人工,这些全都在里头。世间这么浅近的事都如此,何况佛法!不了解的人以为修行不需多闻,这固然错了,知道解行两样都要,结果变成解是解,行是行,然后再把两个硬兜在一块儿,那还是不相应!所以一定要依止「初业菩萨所修的圆满道之次第」,这是我们初修行的人应该要依止的圆满道的次第,它必定是:质对、量够,还要次第无误,这三个一点都不可以少,不可以乱。现在不是叫我们一口气要做到它,但是因地当中要一点都不能错,因为有完全正确的因,才能够感得圆满无缺的果,这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如是二心初心难」,记住!不怕佛果难求,就怕你下的初因弄错了,那的确会弄到驴年也没希望;初因弄对了,只要把这个因继续积累下去,无有不得果者。 【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广大或初虽微劣,由修习故增广之时,将此道次渐为增广,能与一切清净经论相属而修,亦非定须别求多闻。】 假定我们现在条件比较差,「慧劣弱即令修彼」,换句话说,前面告诉我们本论的道次,就是从佛传到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两位十地菩萨,辗转传到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然后再由阿底峡尊者合并起来,这样的圆满道次第,你依着这样走上去就对了。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这两个传承一定是合起来的,绝对不能自己打架,大小、性相是不能分开的,一定要互相配合,这样才圆满。 假定你的智慧比较广大,或者一开始虽然比较差,但是不断修习慢慢会增广──这就是我们现在最用得上的;我们千万不要说自己差,然后就陷在这里,我们是差,但是正因为差所以更要修,修了就增广。所谓增广是从这个上面慢慢一步步上来的,你能够照着这个次第这样做的话,还是跟清净的经论互相配合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确可以不必另外再求多闻,因为经论的精要都在这里,而从这里才可以说「一经通,经经通。」 尤其大乘经典,它的内涵必定是究竟圆满的,问题是我们凭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够把它的精要全部决择出来,这才是问题!所以我常常拿自己失败的经验告诉你们:当初我听人家说,《法华经》非常圆满,我就去看,看了半天看不出它圆满在那里,只是说你也成佛,他也成佛,以为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是看不出来的。可是到天台智者大师手上,他讲一个「妙」字就讲了三个月还没讲完,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深广的意义!假定真的能够这样通了,依之修行一定能成就。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要有清净的师承!千万不要师心自用,文字上看懂了,就自以为对了,那就错了。 【故凡圆满无错教授,略亦能摄一切经咒大小诸乘道之宗要,若广开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获如斯教授之时,于少分修易生喜足,然于圣教全体修行宗要,难获定解。】 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凡是圆满、无误的教法(根本因是正确而且圆满的,这两样完全具足),虽然它是一个简略的纲要,也能把一切佛法,不论小大、性相、显密,所有道的纲宗及枢要统统包括在里头。你能把这个纲要推广开的话,一定能跟一切的教法相应,而且绝对不会有错,它有这个特质。 假定没有得到这个教授,又不求多闻,那是不对的。我们要广学一切的确比较困难,但不用怕,有这样一个完整的教授在,你得到这个教授的话,它也能很深广地包含一切。可是这个教授一定要有传承,不是凭空想像,或者看看文字自己就看得出来的。当然,你宿生有善根也许可以,但是这样得到的也不圆满。我自己是个凡夫,说出来都是错的,我们可以看看祖师典型的公案,像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龙树菩萨、世亲菩萨等等,这些祖师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有谁是看了一本经论就懂了?假定他自己看得懂的话,就不要上山下海到处去求善知识了。现在这个时候飞机、汽车、轮船方便得不得了,而那个时候完全靠着两条腿走!印度又是那么热,但他只要听见哪里有善知识可求,没有不去求的。阿底峡尊者亲近过那么多的大善知识,性宗、相宗、显教、密教、大乘、小乘、十八部,乃至于到后来的金洲大师,没有一位不亲近学习的。金洲据说就是现在的锡兰,而阿底峡尊者是东印度孟加拉国湾的人,从孟加拉国湾要到锡兰去,不晓得有多远,为的就是佛传下来的教授。而且他不是只得到一个教授,所有善知识都传承给他教授,但他还不以此为满足,所以才能圆满菩提!否则就算是个开悟的过来人,我们从他那一条路摸上去,错是不会错的,但是要达到圆满还是不够。念佛也是如此,所谓的一心念佛是要你现在除了念佛外,其它都不管,等到见到佛了,自然而然后面的教授会跟着来。如果你眼前要想得到圆满的教授,非要有清净的传承不可,否则凭我们自己看看经,自己以为开悟了,或者得到一心不乱了,你把这个经验告诉别人,就你念佛或参禅这一点来说,或许没有错,可是对圆满的教授而言,那却是枝末,这个我们应该分辨清楚。 所以大师告诉我们,在还没有得到正确教授的时候,「于少分修便生喜足」,前面讲精进的时候,特别提到我们「得少为足」的毛病实在好严重!现在真正可惜的还不是得少为足,而是由于得到了少分而沾沾自喜,常常再走上去就走错了。错得小只是在门外空转,错得大的就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好可怕!「然于圣教全体的修行宗要,难获定解」,对真正修行的全部的纲要会忽视甚或排拒,自己掉入陷阱而不自觉,还以为自己都对,跟人家谈起法来,好像什么都懂,犯的都是这个毛病。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多看古德的传记,像宗喀巴大师、印度当年的大师、白教的那诺巴尊者等等,看他们是怎么做的。那诺巴祖师他自己是国王,从小绝顶聪明,对世间的学问没有一种不通晓,进入佛门之后也是大小、性相、显密没有不精通的。在他广学一切之后,一位善知识告诉他:「你要讲道理可以,真正论修行还不对。」当时他一下子还觉得不服气,这个基本精神从这里很明白地看得出来。所以不管你学的是哪一教、哪一派,如果真正想学成就的话,所有的祖师没有例外的都是广学一切!这一点我们要先摆在心里。净土宗尊慧远大师为初祖大有道理,在东晋当时他的地位之高,世间、出世间的学问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他可没有说只要四个字就够了。我们再看看禅宗的达摩祖师,他在印度当年的情况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不要说学佛,即使说学祖师,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要记着以圆满的教法作为我们的希愿处。不是要我们一下子做到,而是必定要注意因要下对。 【故应亲近良师,净持尸罗,数闻教授,每日四次修习所缘,至诚祈祷师长本尊。又由多门积集资粮,净除罪障,若能勤修此圆满因,其慧倍复殊胜增长,乃能生起彻底定解。】 你只要靠对了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他一定会把圆满的教授告诉你。真正亲近了善知识以后,一定要照着规矩来,千万不要把「尸罗」两个字看得太狭义。前面已经一再说过了,我们起心动念乃至行为都是跟着凡夫心走的,所以一定要跟着善知识,以他的知见为知见,以他行持的方法为行持,这个才是尸罗的本质。持戒绝对不是这件衣服这样穿才如法,那样不如法,如不如法绝对不在这个上头,而是在正知见,这是根本,然后根据这个根本而修正身口的行为。其实不要说大乘,就算小乘的教法当中,你仔细看南传的《清净道论》,也一定是以正见为最重要。这个正见是什么呢?只要是「我觉得」、「我想」,那你就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不论见或行,一定不能以「我的」为准,而是善知识告诉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亲近了善知识以后,开始要接受他告诉我的正知见,那个时候一方面听闻教授,一方面如理行持,所谓骑着马找马,就是这样,听闻了教授以后照着次第去做。 正规的修法,照着佛世的规定,早晨两点钟就起来,修第一座,第一座完了以后就早斋,早斋完了是第二座,午斋后第三座,然后晚上一座,每天就是这样的四座。至于所缘内容就看你层次的高下,虽然没有特定,而大纲就是下面讲的。 真正要做的就是至诚祈祷师长本尊,也就是皈依、发愿,而且至诚这两个字一定要如法做到。我们祈求的是什么?祈求净除无始以来的无明,不管是所知障、烦恼障,或者是人我执、法我执;不但是现行,随眠种子也要净除,而且是彻底无余地净除。这个目标在开始第一步千万要确立。所以如果说我念佛,我的目标就是学阿弥陀佛,要像他一样,绝对不是因为在这里很苦,只求去净土就行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如果你仅仅为脱苦求往生净土的话,就连去都去不了,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本尊就是我们所修学的根本目标,这特别是密教中说的,其实显教亦复如是。譬如念佛的人,本尊就是阿弥陀佛,你一心一意要学他;或者学教理,希望像文殊菩萨一样,实际上文殊菩萨是诸佛之师,你们看看《法华经》就晓得了,他早就成佛了。所以本尊就是我依靠学习的根本目标。那么师长代表什么?我所祈求的不管是阿弥陀佛也好,释迦世尊也好,文殊菩萨也好,观世音菩萨也好,这个教法实际上要从师长传下来,必须经由师长的引导才能步步走上去。所以你能够把师长看成跟佛一样,你就得到佛的加持。当然这个善知识,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不是随随便便的,要有一定的条件,你要经过思惟、观察、如理决择才跟他学。其次,还要于多门中净罪集资,一是把罪障消除,就是忏悔等等。忏悔要包括四力,前面下士道已经说过了,还要积集资粮。 整个说起来一共是四件事情,其中第一个善知识是外在的,自己要努力的就是听闻如理无垢的教授、至诚祈祷师长本尊,还有多门中修集资粮净除罪障。如果能够努力于这三事,就具足了圆满因。圆满因一定是正确的,而且一点没有遗漏,否则怎么算是圆满。在这种状态下,「其慧倍复殊胜增长」,那个智慧的增长不但是加倍加倍的,而且是殊胜的增长,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样做下去,对于前面所说的完整的道理能够生起彻底的定解,胜解是一切善法之本!善法欲的根本在这个上头。一定要对它有殊胜圆满的定解,一点也没有遗漏而且绝不动摇,有了这个心的话,对眼前的决择会看得很清楚。我们常常说的比喻:被毒蛇咬了,你必定要百分之百肯定:蛇的毒一旦跑到心脏就非死不可。有了这个完全的正确的认识的话,一被咬到,你马上会很快地拿刀剁掉被蛇咬的部位,不会在那里考虑:「哎唷!想想看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这个犹犹豫豫的心不叫胜解。 这个内涵我们自己不一定了解,但是不妨看看《了凡四训》或《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他刚开始做的时候「非疑即惰」,这两个字好像很容易懂,实际上仔细检查,惰是什么?懒懒散散的不努力;疑呢?要去做时心里就想: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啊?仔细看看我们的内心,不检查不知道,检查了以后,发现好像有很多事要做,但到那时候总有各种借口,这个也不好意思,那个也要考虑,都是非疑即惰。真正生起殊胜定解的话,这种心理是一点都没有了。这种心理行相我们一定要认识得很清楚,认识清楚以后,修行才有希望;要不然只是文字的认识,而文字所指的行相到底是什么,跟你了不相干,既然了不相干,你修些什么?修一张嘴巴而已,修得好的话变成鹦鹉,吱吱嘎嘎叫起来很好听,要是修得不好,堕落饿鬼地狱痛苦地惨叫。这个一点都不是开玩笑哦!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从它的本质上去体会! 【如先觉云:「先所闻法,令心总现,数数思惟称量观察,若忘其法专学持心,则无助伴。」】 在我们之前已经成就的人叫做先觉。他们的经验说:修的时候,一定是要如理如量把以前听闻的法在心中现起来,再照着这个去思惟称量观察,这个才是修。假定把先前听闻的法忘记掉了,只是专注持心,这没有用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心里是什么状态,比如说念佛,古德告诉我们「一句佛号信愿具足」,信是信些什么?愿是愿些什么?就是念的时候,的确觉得娑婆是无比地苦啊,哪怕叫你做皇帝,你也觉得是一无是处,一心一意厌离娑婆,那个时候你唯一的路是归投依靠,心里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你会拼命念佛。那这句佛号的确是信愿也具足,欣厌也具足,这道理不是很简单吗?现在你忘得干干净净,只在嘴巴上面喊,然后心里面胡思乱想,就算你拼命念,我想大家都有经验,念得辛苦无比,三天、五天也许还可以,过了一年、两年那就完了,原因就是这里所讲的,内心还没跟法相应就专学持心。所以凡是修过来真正成就的先觉都有这个体会:你没有跟法相应的内涵,是修不成的。初机的人也许不一定了解,诸位有很多久修上座,我想一定有同感吧!毛病就在这里,赶快从这个地方痛改还来得及。 【故上修者是上法师,中品修者是中法师,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坚固,则诸恶友唱说,善恶一切思惟,皆是分别悉应弃舍者,自知法中无如是语,良师不许,便能不随彼转。】 上修是最完整的修,这是真正最了不起的法师,开口说法就都对;中品修的是中法师;下品的这里根本不谈。一定要了解所修的法就是之前所闻思的,对于这个获得坚固的定解,有了这个确定的认识,就能不随恶友转。恶友不是跟你打架的人,而是说那种似是而非的话,说起来很好听,而且引经据典,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如理,就像说:「一切思惟都是分别,所以不要去思惟,我们一开始就要如如不动。」也有很多人说:「一开始的时候要学《楞严》,《楞严》的宗旨是要得到根本定,所以你不要去妄分别。」他一开始就去找心到底在哪里,当然你找到固然好,结果找不到,又叫你不要分别,实际上处在大无明当中,还觉得这是修!《楞严》本身就说得很清楚,佛陀跟阿难「七处征心十番显见」,这都是在思辩当中,去找这个心是在身体里边还是在外头,若在身体里边,是这个吗?不对;若在外面,是这个吗?不对;若在中间,这个吗?不对。那都是如理的思惟啊!最后找到了,然后安住在这个上面,这个才是《楞严》的宗旨。现在我们没有下过这种功夫,也没有善知识指导,又听人家说思惟分别像蒸沙煮饭,所以不用分别。结果别人蒸的是沙,而我们蒸的是粪!因为我们都在妄想当中。如果把如理思惟这个好东西排除掉了的话,他蒸沙最多只是浪费柴火,你蒸粪是臭气冲天,害人不浅,所以我们对这一点要了解得很正确。当然我们说道理让人家听,至少种一个善根,那也可以;真正重要的是对自己修行而言,你要把握得住这个。所以,当恶友说:「善恶一切思惟皆是分别,悉应弃舍。」你了解在真正完整的教法当中,可没有这样的说法,真正的良师也不许,就不会跟着他转。 【若无此解有信无慧,见哭则哭,见笑则笑,随他所说觉为真实,犹如流水随引而转。】 如果你对这个道理没有正确的认识,有信心而无智慧,那害了!听见别人这么说,你也这么来。他说不对,你也说不对,这个叫「见哭则哭」;他说对,你也说对,这叫「见笑则笑」,你根本不晓得他说的是对是错。就像水一样,哪里低下,就跟着流得不晓得到哪里去了,所以说没有智慧有这么大的祸害。 前面告诉我们智慧的重要,有了智慧有这么大的好处,没有的话,有这么大的缺陷。所以古人告诉我们「宁愿千年不悟,不要一日错入」,就是这个道理。宁愿停在这里摸索,你没有走远,就算你原地踏步也不怕;就怕一走错路了以后,你跑得越起劲就离得越远,不晓得跑到哪一年哪一日才能回头,这个概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晓得了智慧这么重要,我们想学。这时慢一点,先告诉你智慧还有三种不同的差别。 ※﹝第三慧之差别分三:① 通达胜义慧,② 通达世俗慧,③ 通达饶益有情慧。今初﹞ 【谓由总相觉悟,或由现量觉悟无我实性。】 量证得,可是有闻思相应的比量,了解一切法的共相都是空,没有真实性,这是胜义谛所指的内涵,第一个就是通达胜义谛的智慧。 【第二通达世俗慧,谓善巧五明处慧,如《庄严经论》云:「若不勤学五明处,圣亦难证一切智,故为调伏及摄他,并自悟故而勤学。」谓为调伏未信圣教者故,应求声明及因明处,为欲饶益已信者故,应求工巧及医方明,为自悟故应求内明,此是别义。又此一切皆为成佛故求,是为通义。】 通达世俗慧就是通达俗谛的智慧,它包含了五明处慧,也就是了知世间一切事相的智慧。前面通达胜义慧是总相,这里是别相。对世俗慧(又叫道相智)要彻底地了解,下面引经证明,如果不学这个的话,没办法证得一切智智(也就是圆满的佛果),菩萨跟小乘的根本差别就在这里。所以不管是为了调伏别人,以及自己要想彻底圆满地解决,都要勤学。为了帮别人,调伏没有信的人,要求声明跟因明。声明是语言、文字、音韵,你善巧地运用就可以利益他人。譬如跟人家谈话,你要懂得谈话的善巧。因明就是说话的逻辑,问题在哪里,你找到了,针对这个去解决,不要说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所以要把握住所谓的理则,我们讨论一个问题,这个原则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然后你, 用种种比喻辅助,就是所谓的宗、因、喻,这个是因明。因明先把握住,然后表达的方式,你用的语言、文字等等,这个是声明,这二个是调伏未信的人。对已信的人,怎么去摄受他呢?用工巧明(就是其它种种的技术),还有医方明。为了自悟应求内明。以上是个别地说,实际上就整个来说,这五明全部都是为了成佛而求的。以上是世俗慧。 【第三通达饶益有情慧,通达能引有情现法后法无罪义利。】 要把一切有情引进来学佛,要带给他们的是对眼前也好、将来也好的。世俗上的利益是眼前好将来不好,眼前好最多是短短一百年,将来不好是无比长劫的生死轮回,而且大部分在地狱里边痛苦无比。佛法眼前好,而且一直增上将来是更好。 【第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发三慧时,应令具足六种殊胜,及具六种波罗蜜多,自住慧已,立他于慧是为慧施,余如前说。】 这一点,前面五度也都是这样做,这个概念很重要,修六度真正殊胜的原因,是它一定具足六种殊胜,所依的一定是大菩提心,所做的事情一定是遍缘一切。譬如布施是遍施一切,智慧是遍学一切,没有一点遗漏,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是以这样的心去做。详细的内容在二六七页。 【第五此等摄义。虽有现证空性之慧,若无大菩提心,仍非菩萨之行,故应增长大菩提心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愿境。】 要晓得慧的特质,慧是三乘之母,大乘不共的父是菩提心。所以尽管有了现证空性之慧,如果没有方便,没有大菩提心的话,这个不是菩萨行。所以我们修智慧一定要以大菩提心为行所依,然后以地上菩萨的智慧作为我们所愿学的目标。这个慧是总相的,只是见空性;而菩萨一开始修的是道相智,悲、智两个同样重要,所以空性慧与大菩提心要同时相辅增长。 【其能圆满无上妙智资粮所有方便,谓发三慧,现应励力而求多闻。若不尔者,违越学处罪所染着,诸余生中亦不乐多闻,不能学习菩萨学处。】 要能够圆满无上妙智的资粮,因地当中先要做些什么呢?方法就是要启发闻思修三慧。所以眼前从闻思下手,说来说去我们真正要努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假定不能这样去学的话,自己该做的本分事都不知道,行为处处地方为罪犯所染,你还谈什么!或许有人说:「我是念佛的,其它都不要了。」但持戒对念佛更重要啊!你念佛的目的就只是单纯念一念,还是要求生净土?假如只是要念一念,那不必谈;如果要求生净土,经典上说得很清楚,持戒最稳,只要能够把戒持得很清净的话,那一定往生。即使是沙弥戒,乃至于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你持清净了就能去。但是要想持得清净,必须要多闻,否则不了解戒的内涵,自以为持了,却是违犯了,这是不行的。更何况我们要求无上大菩提!所以我是要去净土,但是我的目的是成佛,因此一定要生生增上。不管从哪一个法门都没关系,持戒也好,净土也好,禅宗也好,教下都一样,一定都是先从闻思下手。如果不能励力而求多闻,除了违越学处之外,眼前因地当中把不乐多闻这个恶因种下去了,将来下一生又会现起。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现在赶快努力,一定要把宿生种下的恶因,靠现在听见正法的时候努力拔除,那就有希望了。好的话这一生就成就,否则下一生也能很快地拼命去学,不会像现在,听见了还觉得这个麻烦。在因地当中把恶因拿掉了,心里种下「我要努力多闻,勤学菩萨学处!」的因,缘起之法,将来自然而然这个心就现起来了。 【若于现法勤修开发智慧方便,能遮现法不学之罪。如《妙手问经》所说,余生亦能速疾圆满般若波罗蜜多。】 这样去学的话,能够遮止不学的罪过,这是就这一生而言,下一生也很容易就把要学的内涵学起来。所以你只要一念如理相应去做的话,马上果报就跟着来。不但是佛法,我们要从处处地方去体会。实际上佛法包含了世间的一切,深的地方我们容或看不见,但是浅的地方我们应该多去看。所以我经常把《了凡四训》摆在旁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看,可是心里会想到,一点都没错,袁先生听了云谷法会禅师的话以后,第二年考试的名次马上改了;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要你听了这个教法肯下功夫的话,现生就改了,然后下一生学得更快,就是这个道理。 前面说我们如果不学的话,因为不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现生会被罪所染污,余生也很难学习。将来除了很难学习之外,实际上还有一点──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波罗蜜多,不晓得如理取舍,所行的事情都是非理的,结果所集的种种恶业,将来感得的果是一直在恶道当中轮转,即使偶然有因缘脱出来,还是不了解如理的取舍,继续造恶、受苦,在恶趣里头辗转,这个后果对我们是太大的损失。反过来,我们能够学的话,就能用智慧决择,遮止很多不理想的罪染,现生就能在身心两方面得到种种的增上,而余生也很容易学,生生这样一直向上,自然解脱乃至于无上大菩提都容易成就。所以经论上面说,你学习般若的话,不久当证菩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主要的关键都在这个上头。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再三深入思惟观察,策发自己全心全意去学习般若。 【如是经咒二道栋梁,六度之中,修习静虑之次第,尚似略存,修余五度之次第,皆已隐没,故于修行摄要及引发定解之方便,略为宣说。】 宗喀巴大师是鉴于当时佛教界的状况,而略宣说六度修行之纲要及引发定解之方便。栋梁就是撑持整个建筑物最重要的支柱,现在这里是指支撑大乘佛法的。通常经就是指显教,咒就是密教,大乘不外显密两部分,那么这两部分的栋梁是什么呢?就是六度。而在大师当时,六度当中只有学定(静虑)还有一点教授留下来,其它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于般若,这五度的次第慢慢地都隐没了。既然完整的教授隐没了,请问你怎么修?没有如理的修行,佛法还靠什么?如果嘴巴上面讲讲就可以成佛的话,所有的人都成了佛了。所以很多经论上面都这么说,假定只是嘴上讲「我要成佛」,或者光是心里想要成佛就能成佛的话,那天下没有一个不是佛!实际上一定要如法行持才行,而要如法行持,一定要有完整如理的教授。既然现在完整的教授隐没了,佛法当然因此就隐没衰退了。所以大师看见了这个情况,特别是希望我们对于这个关键要产生正确的认识,所以他把修行的纲要以及引发定解主要的方法,像前面这样概略地宣说。这个「略」分两方面:第一个是的确很简略,第二个这是大纲,纲要,你能够把大纲把握住了,从这个上头一步一步深入,就能得到你所要的东西。 【诸大经论所说,修习缘如所有及尽所有般若自性毗钵舍那之次第,及修习静虑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后当广释。】 除了这个简略的说明以外,特别是关于学定慧这部分,在后面会详细说。定慧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真相分两部分: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所谓如所有性是一切法的共相──空性,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真如,或者天台所立的真谛。尽所有性就是平常我们说的俗谛,就是一切杂染法、清净法的缘起相,比如说品别、边际,换句话说,这是哪一样东西,属于哪一类,它的界限范围、彼此关系等等。例如一切有为法以五蕴就可以统统含摄,这五类每一类有它的性相等等。乃至于十二处、十八界,也都可以说明一切有为法。不但有为法,无为法也要了解,这个叫作尽所有性。所以不但了解它的总相、本质(如所有性,空性),而且空性当中所生起的种种不同的差别相、因缘、功效等等也要彻底地了解,那就是佛陀圆满的法身。要了解这个一定要学止跟观,关于这一部分,后面再详细说明。 【凡菩萨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萨地〉中,于六度一一之后,皆珍重宣说,故应了知,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众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无上大嗢柁南。如《菩萨地》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所有一切修学佛道的佛子(就是菩萨),从修菩萨行而成佛都依这六度。在〈菩萨地〉当中,除了详细说明六度以外,每说一度,最后都特别珍重叮咛,说明这件事情。所以应该知道,六度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的共同行处。实际上我们将来要做的也必定是这六度,除了六度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尽管我们现在愚痴,由于怯弱或者为眼前其它的小事情蒙蔽了而不走,结果自己伤害了自己,要受很多苦恼,最后你还是要走这条路,才能够真正圆满无缺地得到一切功德,以及净除一切痛苦。所以这六度就是完完整整地包含所有白法的内容,好比大海是世间一切的水最后汇归之处,换句话说,菩萨该修学的全部的内容就是六度了,所以六度是修行当中真正最无上最扼要的内容。「嗢柁南」有几个解释,这地方是指全部内涵的大纲宗要。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上也说,这六种波罗蜜多,是菩萨为了证得无上菩提的佛果而努力修学的内容,是一切白法的大海,也是要圆满一切有情一切希愿之因,所有的大宝都从六度出来,由于行六度而积聚了无量无边圆满的福智资粮,这个因感得的果,再没有其它的果可以跟它相提并论,就是无上正等菩提的佛果。 我曾经提起一件公案,阿难尊者跟佛陀在空王劫的时候(就是空王佛出世的时候)一起发菩提心,结果阿难到现在还在学地,而佛陀却已经成了佛果,差别在于一个是好多闻一个是精进修,从这点看,好像真正修持只要精进就够了,不要多闻,其实不是的。不但《法华》、《楞严》,大小乘很多经典都这样说,本论在这个地方又特别告诉我们,修习的时候一定要透过多闻,那么到底多闻跟精进之间怎么配合呢?这个大家想一想。学了本论以后,了解修学佛法一定要从多闻开始,但经上明明有这个公案,毛病在哪里?你们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你只要肯去想,然后再经过大家讨论了以后,听讲的时候你就很快能够把握住重点,要不然,我们很容易就陷在这个错误里面而不自觉,结果虽然有一番好心,走上去时,难免因为认识不够,总是走得千辛万苦,弄得不好的话,乃至于不晓得转到哪里去了。六度讲完了以后,下面是四摄。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