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见悲青增格西:大车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见悲青增格西:大车轨

 

  我们称呼宗喀巴大师为雪域的大车轨,但是不可以称其为大车轨,大车轨是有佛陀的授记:龙树菩萨开创中观、无著菩萨开创唯识。因为大乘只有中观宗与唯识宗二宗,所以车轨只有二道,没有第三道。车轨一词类似高速公路般的大道,可供多人安全、舒适地行走,在此之前只有人行的小道,危险重重。在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之前,并不是没有人修学中观、唯识,但那时候的人并没有留下什么典籍,只有少数人知道、修行这些内容,所以只能说是羊肠小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则将大乘的基、道、果都做了清楚的剖析、宣说,再带动出宗派产生,所以有大车轨之言。

  龙树菩萨修文殊从而亲见文殊菩萨,亲见程度如同人与人相见一样,可以向文殊菩萨问问题,所以龙树菩萨是根据文殊菩萨所说的内容开创了中观宗;无著菩萨修的是弥勒,依据弥勒菩萨所说的内容开创了唯识宗。我们现在会说龙树菩萨开创了深见道、无著菩萨开创了广行道,这个是从智慧与方便方面上说。若问他们开创了什么车轨?则是中观宗与唯识宗。有部、经部没有开创者,是因为他们没有衰败过,从佛陀时代以来就陆续一直发展下来,所以没有开创的说法。

  可以这样说,教导的方式分整体性的引导与个别性的引导。前者是如那烂陀寺学习的方式[注1],将五部大论、经藏都学全,学了以后,内心产生改变,从而产生证悟;后者是如马尔巴尊者教导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是依个人根器作引导。个别性的引导在有如马尔巴尊者、宗喀巴大师般具格上师引导下,针对被引导者的根器讲说,对被引导者来说,因为是量身订作的法门,所以十分适合,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就有可能成为误导。在没有如马尔巴尊者、宗喀巴大师圣者的情况下,依整体性的引导——即那烂陀寺学习的方式就没有被误导的问题。因为整体性引导方式是可以厘清各种错误与倒执的概念,厘清后就容易了解真实的情况,而且是对佛法从整体到细节都用相同的方式引导,就不易出现误解的情况。

  因此,在西藏会很强调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开创的宗派与那烂陀寺的宗派。这个情况与台湾并不相同,在台湾会很强调我们的导师是世尊,所以要学世尊的教法才是真实的,不然如何能确定龙树菩萨等所说的是真实无误?所以不同于西藏的学习者喜欢看论,在台湾的人喜欢看经。不仅如此,现代的人会将经典区分为初期的经典、中期的经典、后期的经典。如说《阿含经》是原始的经典,《般若经》是佛涅槃后才出现的。这样的说法有暗指《般若经》不是佛亲口说的,倾向原始的经典才是真的感觉。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了解原始佛经,就没什么问题,以《阿含经》为例,对有部、经部来说,《阿含经》是有部、经部的经典;但对应成派来说,《阿含经》也会谈应成派的空性,所以也是应成派的经典,类似佛以一音说法,众生各得其解的情况。

  现代的问题是,各自解读的情况太多了,只相信佛说的,佛以外的解释都不相信,归纳起来,要不要相信都是凭自己的判断,但是自己又没有判断的智慧,就想依凭自力,去依赖字典等,这样去解读佛经十分危险。我们距离佛陀时代有二千五百年,与当时的时空环境、教育等相较,彼此背景相差太大,以这样的情况去解读原本就不熟悉的内容,要做出正确解读极为困难。也就是因为佛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解读,所以后来的那烂陀寺及西藏的智者提倡的是:佛教只有三乘、四宗[注2],指的就是不能各自解读之意,而要去看那烂陀寺智者所说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将误导、错解的地方一一厘清。

  ---------------------------------------

  [注1]整体性的引导是由那烂陀寺的智者所开创的,但是溯其本源,是来自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

  [注2]四乘及五宗,并非佛所说。

 
 
 
前五篇文章

见悲青增格西:考古不是研究经论的方法

见悲青增格西:异熟因与异熟果

见悲青增格西:大乘与小乘

见悲青增格西:学法的心态

见悲青增格西:道和道谛

 

后五篇文章

见悲青增格西:礼敬三宝:顶礼与稽首礼

见悲青增格西:胜义菩提心

见悲青增格西:大悲心的重要

见悲青增格西:如法学佛

见悲青增格西:三种悲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