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

 

  如果列表写出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就会从中发现很多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面向。

  一佩玛·丘卓( Pema 。h。d了。n),《从当下开始》

  最近,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觉得“慈”和“悲”这两个字眼太冷漠了,听起来很疏远,而且太学院派,太像是一种要对他人遭遇,感到难过的心智练习。“为什么就不能用比较简单或直接的字眼呢?比如‘爱’这个字?”他问道。

  佛教之所以用“慈心”和“悲心”这样的名相,而不用简单的“爱”,其实是有原因的。“爱”这个字非常接近与欲望相关的心理性、‘情绪性或生理性反应,因此会产生一种危险理解上的偏差——误把这敞开心门的慈悲心与“自他”二元的概念(比如“我爱你”或“我喜爱那个东西”)混淆在一起。因为我们对所爱的对境会产生一种依赖感,并且会强调在“爱人”和“被爱”中的个人利益。当然,也有某些爱是超越个人利益且涵盖利他的意愿,例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大部分的父母应该都会同意,他们对孩子的爱其实是牺牲远大于个人回报。

  不过,总体而言,“慈心”相“悲心”有点像是语言上的一种“暂停标志”,它能使我们停顿一下,想一想自己跟他人的关系。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慈心”即是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包含我们不喜欢的众生在内——都能体验到我们自己所渴望的喜乐和一由,换句话说,也就是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需求和渴望:都想要安居乐业,都能免于对痛苦与伤害的恐惧。即使是蚂蚁或蟑螂,它们的需求和恐惧跟人类完全相同。身为有情众生,我们都是一家人。慈心暗示着在情感,甚至是行为上发展慈心或认同感的觉知,而非停留在知识概念的挑战。

  悲心则是慈心的扩展,将其他有情众生看成跟自己同等,甚至更重要。悲心的基本意义即是¨同理心”,也就是“感同身受”,只要是会让你伤心难过的,我也会感到伤心难过,而任何对你帮助的,也就对我有帮助。以佛教名相而言,“悲心”就是能够完全同情他人的感受,而且随时随地积极准备好以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人。

  更实际地说,假使你撒谎,最后受害的是谁?是你自己。你必须一直活在惦记着自己撒过谎的阴影中,为了圆谎,还得编织出更多的谎言;偷了东西,即使只是小小的一支笔,

  要小心掩饰才不会露出马脚,而且或者,假设你从办公室或其他地方想想看,你得花多少工夫才能掩饰自己的行为?然而,虽然你尽力掩饰自己的行为,但几乎不可能不被逮到,因为想要完全不露出马脚是不可能的。所以,整件事到最后,只是徒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而已,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精力川在对他人生起慈悲心这种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上。

  悲心,其实就是认出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是其他人和其他事物的投影反射。古老的《华严经》中描述,宇宙是印度神因陀罗( Ind了a)的意志力所创造的一张无边的网。在这张无边的网中,每一个连接点都挂着一颗精雕细琢且具有无数切面的宅石,而每一颗宝石的每一个琢磨面上都映现着其他宝石的所有琢磨面。由于这张网本身、宝石的数量,以及宝石的琢磨面都无量无边,所以投影反射也无量无边。如果这张无边际网中的任何一颗宝石有所改变,其他的所有宝石也会跟着改变。

  用因陀罗网来解释看似无关联的事物之间其实却有着神秘关联,是很诗意的。最近很多学生告诉我,现代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努力想要了解粒子之间的“关联”,或物理学家所说的“纠结”( entanglements)问题,这些粒子是人类心智,甚至用显微镜都不易看到。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所进行的亚原子粒子实验明显指出,任何曾经有过关联的事物,彼此问的关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因陀罗之网的宝石一样,无论它们们在时空相隔多远,任何影响到其中一个微小粒子的事物,自动就会影响到另一个。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理论也提到,形成这个宇宙的大爆炸发生之际,所有物质就已经在单独的一点中结成一体,因此,“任何影响到宇宙中任一粒子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其他粒子”的说法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理论上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陀罗之网所提到的深奥连接,目前虽然只是对当代科学理论的一个比喻,但有一天很可能会成为科学的事实,而这种可能性就会让我们把培养慈悲心的整个观念,从只是某种好的想法转化成一件震撼生命的大事。就这样,只是改变一下观点,你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经验,还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呢!

-----------------------------------------------------------------------------------------------------------------

更多咏给明珠仁波切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循序渐进慢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一阶段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二阶段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三阶段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十四章

 

后五篇文章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十三章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善用你的情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不愉快的念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善用你的念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十二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