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2、施分别经 (南)一四二 施分别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2、施分别经 (南)一四二 施分别经

 

  一四二 施分别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一八0,瞿昙弥经(大正藏一,七二一页。)

  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亲手织之新衣施佛,佛说应施于僧伽。阿难怜愍佛姨母,劝

  应接受。因此事,世尊对阿难说十四种对人施,即上施佛,下至施畜生类之十四种,

  其施功德极大,说有德施布者,更是无数无量倍,更有七种之僧类施,说此僧伽施

  之功德,比前之十四种之个人施之布施更大。最后说明分别由施者与受者而施之清

  净时及不然之四种差别。

--------------------------------------------------------------------------------

  253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释迦族之迦毗罗城尼拘律树园。时,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持来一

  套新衣,诣彼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瞿昙女摩诃波阇

  波提,如是白世尊:‘世尊!此一套新衣,我特为世尊,自纺自织之物。世尊!为我、

  哀怜我,请世尊纳受此。’如是言[时]。世尊如是告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女!

  应施于僧伽。若汝之施于僧伽时,我亦受供养,又僧伽亦[然]。’瞿昙女摩诃波阇

  波提再次如是白世尊:‘世尊!此一套……为哀怜我……。世尊如是再次告瞿昙女摩

  诃波阇波提曰:‘瞿昙女!应供养僧伽……僧伽亦[然]。’三次,又摩诃波阇波提

  ……僧伽亦[然]。’

  如是言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世尊!请世尊受纳瞿昙女摩讨波阇波提此一

  套新衣。世尊!瞿昙女摩词波阇波提对世尊饶益多。是姨母、养母、养育者、授乳

  者,生母之命终后,奉乳饮于世尊。世尊!世尊对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亦多所饶益。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                                   二六五

  中部经典四                                          二六六

  世尊!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因世尊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也。世尊!瞿昙女摩

  诃波阇波提因世尊而离杀生、离偷盗、于诸欲离邪行、离虚诳语、离须罗、迷罗耶

  饮酒之放逸处。世尊!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因世尊,对佛具证净、对法具证净、对

  僧伽具证净、对圣戒具证净也。世尊!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因世尊,对苦无疑、对

  苦集无疑、对苦灭无疑、对苦灭之道无疑也。世尊!世尊亦对瞿昙女摩诃波阇波提

  多所饶益。

  254     [世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阿难!实际上,凡有人(甲),因人

  (乙)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甲),对其人(乙),

  要十分报恩。--即所谓以赞仰、起迎、合掌之业、恭敬之业、依服、饮食、座卧、

  缘病以供养医药资具。阿难!实际上,凡有人(甲)、由其人(乙)而离杀生、离偷

  盗、于欲离邪行、离虚诳语、离须罗、迷罗耶饮酒之放逸处时。阿难!我不言由此

  人(甲)对其人(乙),须十分报恩。--即所谓以……之供养。阿难!实际上,凡

  有人因其人而对佛具证净……对圣戒具证净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对其人,须时

  十分报恩--即所谓以……之供养。阿难!实际上,有人因于人而对苦无疑、对苦

  集无疑、对苦灭无疑、对苦灭之道无疑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对其人须十分报恩。

  --即所谓以……之供养。

  ‘阿难!然而,有此等十四对30人施。对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供养布施,

  此为第一对人施。对辟支佛供养布施,此为第二人施。对如来之弟子阿罗汉供养布

  施,此为第三对人施。对证阿罗果之道中者供养布施,此为第四对人施。对不还者

  255 供养布施,此为第五对人施。对证不还果之道中者供养布施,此为第六对人施。对

  一来者供养布施,此为第七对人施。对证一来果之道中者供养布施,此为第八对人

  施。对预流者供养布施,此为第九对人施。对证预流果之道中者供养布施,此为第

  十对人施。对外学于诸欲离贪者供养布施,此为第十一对人施。对凡夫之戒具足者

  供养布施,此为第十二对人施。对凡夫之恶戒者供养布施,此为第十三对人施。对

  畜生供养布施,此为第十四对人施。

  阿难!于此等中,若对畜生供养布施,应望得百倍之施[报]。若对凡夫之恶戒

  者供养布施,应望得千倍之施[报]。若对凡夫之具戒者供养布施,应望得百千(十

  万)倍之施[报]。若对外学诸欲之离贪者供养布施,应望得亿百千倍之施[报]。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                                   二六七

  中部经典四                                          二六八

  若对证预流果之道中者供养布施,应望得无数无量之施[报]。何况对预流果者耶!

  对证一来果之道中者……乃至……何况一来者……[乃至]……对证不还果之道者

  [乃至]……何况不还者……[乃至]……对阿罗汉果之道中者……[乃至]

  ……何况对如来弟子之阿罗汉……[乃至]……辟支佛……[乃至]……何况对如

  来、阿罗汉、正等觉者耶!

  256     复次,阿难!此等有七种之僧31类施。对佛在世时之两32种僧伽供养布施,此

  为第一之僧类施。对如来灭后之两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二之僧类施。对比丘之僧

  伽供养布施,此为第三之僧类施。对比丘尼之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四之僧类施。

  为‘如是数之比丘与比丘尼,应由我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五之僧类施。为‘如

  是数之比丘,应由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六之僧类施。为‘如是数之比丘尼僧伽,

  应由我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七之僧类施。

  复次,阿难!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

  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

  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33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阿难!于此有四种之施清净。何者为四?阿难!施之由施者为清净而非由受

  者。阿难!施之由受者为清净而非由施者。阿难!施之非由施者为清净亦不由受者。

  阿难!施之由施者清净而亦由受者。

  然者,阿难!如何施之由施者为清净而非由受者?阿难!兹有施者是具戒善

  法,而有诸受者是恶戒恶法。阿难!如是者,施是由施者为清净而非由受者。

  然者,阿难!如何施之由受者为清净而非由施者?阿难!兹有施者是恶戒恶法

  而有诸受者,是其戒善法。阿难!如是者,施是由受者为清净而非由施者。

  然者,阿难!如何施之非由施者为清净而亦非受者?阿难!兹有施者是恶戒恶

  法。又有受者是恶戒恶法。阿难!如是者,施乃非由施者为清净而亦非由受者。

  257     然者,阿难!如何施之由施者为清净而亦由受者?阿难!兹有施者是具戒善

  法。又受者亦是具戒善法。--如是者,阿难!施乃由施者为清净而亦由受者。

  阿难!此等为四种之施清净。’

  世尊如是说。如是说已,[大]师善逝更又如是说曰:

  是人为具戒34        布施恶戒者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                                   二六九

  中部经典四                                          二七O

  施之得如法          有善欣乐心

  胜信大业果          如是之布施

  施者为清净          是人为恶戒

  布施具戒者          施之得非法

  有不欣乐心          无信大业果

  如是之布施          受者为清净

  是人为恶戒          布施恶戒者

  施之得非法          有不欣乐心

  无信大业果          如是之布施

  两者具不净          是人为具戒

  布施具戒者          施之得如法

  有善欣乐心          胜信得大果

  我言如是施          实有广大果

  是人已离贪          布施离贪者

  施之得如法          有善欣乐心

  胜信大业果          我言如是施

  实有广大果          --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                                   二七一

 
 
 
前五篇文章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2、施分别经 (北)一八0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3、教给孤独经 (南)一四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直指大印 第四章 问答(一)

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直指大印 第五章 调息

净界法师:执持名号: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

 

后五篇文章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1、谛分别经 (北)增含一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1、谛分别经 (北)佛说四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1、谛分别经 (北)三一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1、谛分别经 (南)一四一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40、界分别经 (北)一六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