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0、念处经 (南)一0 念处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0、念处经 (南)一0 念处经

 

  一0 念处经

  北传中阿九八、念处经(大正藏一、五八二页。)

  巴利 长部二二、大念处经(南传七、但其十八--二一本经缺,其他全合。)

  本经为得一乘之究竟解脱涅槃而说四念处者。

--------------------------------------------------------------------------------

  第十 念处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库卢国康摩萨单摩之聚落。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

  彼等比丘应世尊言:‘世尊!’世尊乃曰:

  56     ‘诸比丘!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

  之作证,此有一法,即四念处也。四者何耶?曰:比丘!于此,于身随观身,热心

  而注意,甚深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受随观受,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

  间除去贪忧。于心随观心,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于法随观法,

  热心而甚注意,有持念,于世间除去贪忧。[如是谓四念处]。

  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

  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丘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

  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

  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

  十 念处经                                           七三

  中部经典一                                          七四

  一切身而入息。’又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或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入息。

  诸比丘!恰如精巧之辘驴工或辘驴工之弟子,或长旋转而知‘予长旋转,’或短旋

  转而知‘予短旋转,’如是,比丘或长出息而知‘予长出息,’……乃至……修观

  ‘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

  随观身。于身而随观某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灭之法。彼现‘身是存

  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

  则于身随观身也。

  诸比丘!复次,比丘或行,而知‘予在行,’或立而知‘予在立,’或坐而知

  57 ‘予在坐,’或卧而知‘予在卧。’如彼身之所示,其知如是。如是,于内身而随

  观身……不执着世间也。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诸比丘!复次,比丘是往、是归,善识之;前观、后观,善识之;欲屈、欲伸,

  善识之;欲持大衣、衣钵,善识之;在啖,饮、嚼、味,善识之;大小便时,善识

  之;在行、住、坐、眠、寤、言、默,善识之而住。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

  世间也。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善观此身,从头顶至足底止,皆为皮肤所覆,其中充满种

  种不净,即:‘于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

  脾、肺、肠、脏腑、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洟、滑液、

  小便也。’诸比丘!恰如有两口之袋,以充[填]种种谷物,即:稻、粟、绿豆、

  豆颗、胡麻、米。以此,具眼者出而观察‘此是稻、此是粟、此是绿豆、此是豆颗、

  此是胡麻、此是大米也。’如是,比丘善观此身,从头顶至足底止,为皮肤所覆,

  其中充满种种不净,即:‘此身有发、髦、爪、齿、皮、肉、筋、胃、髓、肾、心、

  肝、肋、脾、肺、肠、脏腑、胃、粪、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

  洟、滑液、小便也。’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

  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以此身,其如所置、如其所示,以观察界,即:‘此身有

  58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诸比丘!恰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于衢屠

  牛,坐干路口,一分一分以割其体。如是,比丘以界观察此身,其如所置、如其所

  示,以观察界,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如是,于内身随观身

  十念处经                                            七五

  中部经典一                                          七六

  ……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或经一日、或二日、或三日,

  膨胀而变色青黑,分化腐烂,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难免如

  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世间。复次,诸比丘!譬如比丘见死

  尸被遗弃于墓地,或被鸟、兀鹰、鹫野狗、豺或被种种虫类啄啖,彼致念此身:‘观

  此身亦如是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是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着

  世间。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骸骨之连锁,尚带血肉,被筋连

  缚。又,连锁之骸骨(已经)肉隤血污,被筋连缚。又,血肉皆无,唯筋连缚。又,

  骨节解散,散乱诸方,手骨、足骨、胫骨、腿骨、腰骨、脊骨、头骸骨等,各于异

  59 处。彼致念此身:‘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

  内身随观身……而不执着世间。复次,诸比丘!比丘见死尸被遗弃于墓地,其骨白

  似螺色,经年堆积,又腐烂而为碎 ,彼致念此身:‘观此身亦如是之法,成为如

  是,彼难免如此之状况。’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于外身随观身、于内外身随观身

  而住。于身随观集法、于身随观灭法、于身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现‘身存在’之

  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身随观

  身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耶?于此,比丘受乐受而知:‘予受乐受;’

  受苦受而知:‘予受苦受;’受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不苦不乐受;’受物质之

  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乐受;’受非物质之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乐受;’

  受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物质之苦受;’受非物质之苦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

  苦受;’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而知:‘予受物质之不苦不乐受;’受非物质之不苦

  不乐受而知:‘予受非物质之不苦不乐受。’如是,于内受而随观受,于外受而随

  观受,于内外受而随观受。于受而随观集法、于受而随观灭法、于受而随观集灭之

  法而住。若彼现‘受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

  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受随欢爱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耶?于此,比丘有贪欲心而知:‘有贪欲心。

  无贪欲心而知:‘无贪欲心;’有嗔恚心而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而知‘无嗔

  恚心;’有愚痴心而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而知‘无愚痴心。’摄心而知‘摄

  十 念处经                                           七七

  中部经典一                                          七八

  心,’散心而知‘散心,’高广心而知‘高广心,’非高广心而知:‘非高广心。’

  有上心而知:‘有上心,’无上心而知:‘无上心,’定心而知:‘定心,’非定

  心而知:‘非定心,’解脱心而知:‘解脱心,’非解脱心而知:‘非解脱心。’

  如是,于内心随观心,于外心随观心,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于心而随观集法,于

  60 心而随观灭法,于心而随观生灭之法而住。彼现‘心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

  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耶?曰:于此,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

  比丘如何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内存有爱欲而知:‘予内存

  有爱欲,’若内无爱欲而知:‘予内无爱欲。’未生之爱欲生起者,其知之;已生

  之爱欲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爱欲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又,于内有嗔恚而

  知:‘予内有嗔恚,’内无嗔恚而知:‘予于内无嗔恚。’有未生之嗔恚生起者,

  其知之;有已生嗔恚之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嗔恚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于

  惛沈、睡眠、掉悔、及疑,亦如是。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于外法随观法于内外法

  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集法而住,于法随观灭法而住,于法随观集灭之法而住。彼

  现‘法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

  比丘于五盖法随观法而住。

  61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五取蕴之

  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于:‘有如是色、有如是色之集、有如是色之没。有

  如是受、有如是受之集、有如是受之没。有如是想……[乃至]……想之没,有如

  是行……[乃至]……行之没。有如是识、有如是识之集、有如是识之没。’如是,

  于内法随观法……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

  处之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

  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知耳、

  知声、知缘此两者而生结……乃至……知鼻、知香、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舌、

  知味、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身、知触、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意、知法、知

  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已舍离之

  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如是,于内法随观法而住……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

  十 念处经                                           七九

  中部经典一                                          八0

  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七觉支法随

  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内有念觉支而知:‘予内有念觉支,’内无念觉

  62 知而知:‘予内无念觉支。’若未生念觉支有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念觉支修习

  完满者其知之。内有择法觉支而知:‘予内有择法觉支。内无择法觉支而知:‘予

  内无择法觉支,’未生之择法觉支有生起者,其知之;有已生之择法觉支修习完满

  者,其知之。……[乃至]……知精进觉支……[乃至]……喜觉支……[乃至]

  ……轻安觉支……[乃至]……定觉支……[乃至]……舍觉支。如是,于内法随

  观法……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七觉支之法随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比丘如何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

  耶?诸比丘!比丘于此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

  ‘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致苦灭之道。’如是,于内法随观法而住、于外

  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集法、于法随观灭法、于法随观集

  灭之法而住。彼现‘法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不

  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

  诸比丘!此等四念处如是修习七年者,彼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即:于现法得

  63 究竟智、又,若有依1者,则不还位也。虽不至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

  二年、或一年,修习此四念处者,不,虽不至一年,于七个月修习此四念处者,彼

  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依者,则不还位也。不,虽不至七月,

  实于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或半月!不,虽不至半月,仅七日修

  习此四念处者,彼于二果中可豫期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又,若有依者,则不

  还位也。

  如此说:‘诸比丘!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

  到达、涅槃之作证,有此一法,即四念处也。’是缘此而说之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十念处经                                            八一

 
 
 
前五篇文章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0、念处经 (北)九八 念处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1、师子吼小经 (南)一一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1、师子吼小经 (北)一0三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2、师子吼大经 (南)一二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12、师子吼大经 (北)佛说身

 

后五篇文章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9、正见经 (北)增阿含四六-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9、正见经 (南)九 正见经

阿姜放:熄灭之时 解脱

阿姜放:熄灭之时 领悟

南北传《中阿含经》对照:8、削减经 (北)九一 周那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