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1 安那般那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1 安那般那念

  5-1-1{安那般那念}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而结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现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长入息,而知:「我在长入息,」又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又短入息,知:「我在短入息,」又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诸比丘!恰如熟练之辘驴匠或辘驴之弟子,或长转(辘驴)者,知:「我在长转,」或短者,知:「我在短转。」诸比丘!比丘如是在长入息者,知:「我在长入息,」或长出息者,知:「我在长出息。」短入息者,知:「我在短入息,」短出息者,知:「我在短出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如是,或于内身之观身而住;又于外身之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又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对于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南传长部二 大念处经275-276)

  诸比丘!如何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耶?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行于闲林、或行于树下、或行于空闲处,结跏趺坐,以身正直,当前丘念。彼念而出息,念而入息。或长出息,知「予长出息;」或长入息,知「予长入息。」或短出息,知「予短出息;」或短入息,知「予短入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出息;」或修观「予觉一切身而入息。」又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或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入息。

  诸比丘!恰如精巧之辘驴工或辘驴工之弟子,或长旋转而知「予长旋转,」或短旋转而知「予短旋转,」如是,比丘或长出息而知「予长出息,」……乃至……修观「予令静止身行而出息。」如是,于内身而随观身,于外身而随观身,于内外身而随观身。于身而随观生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生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则于身随观身也。

  (南传中部一 念处经73-74)

  数息观,梵语 ānāpāna-smrti。又作阿那般那观、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译作念入出息、念无所起、息念观、持息念。简称安般、数息。乃五停心观之一。即计数入息或出息之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此为除散乱、入正定之修法。

  梵语 āna,原为遣来之意,转指入息; apāna,原为遣去之意,转指出息。亦即先入息、后出息之调息(呼吸)法。然亦有主张「先出息、后入息」之方式,而意译为

  「念出入息」。

  数息法一般专注的所缘在鼻头,但亦可往下腹部的起伏为专注之所缘,有一专注的所缘相,精神才能集中而不飘散,两腿盘坐正身不倾斜,舌轻抵上颚两肩放松,数息法是诸多禅修方法之一,其它如念佛号、持咒、拙火……等,以数息观较为普遍且稳健之修习法。

  于数息禅坐期间,依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会产生痛痒、粗涩、气动、幻觉……等许多会干扰甚至中止禅修的原因,所以于内在原因 (心跳、血流、气动…… )所生起的任何状况,会随时间的消逝而灭去,不要太在意他且持续的专注于所缘;同样的,如果是由外来的干扰(虫鸣、鸟叫、低沉之震动声…… ),或内、外干扰同时发生,紧守着出入息所缘相而让生起的内外法,随时间的逝去而自然消灭,于身,观生法而住;又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这些的观察自然会有「身是存在」的念头,但此身是多难系苦非依止之处,应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这才是修习安般念的目的。

  佛世时的比丘除了托钵、禅修外,还有一件重要且增进禅修进步的行门--经行。于增支部经典五集第三五支品中提到,经行得五胜利,何等为五?耐于远行,堪能精勤,无病,食、饮、嚼、味正而消化,依经行而得定者久住,或者亦可配合拜佛、瑜珈或行禅等,动静相互配合禅坐才能持续长久。

  「友!比丘或比丘尼不论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四支,或由其随一。四者为何?

  友!世间有比丘,依止修观,于依止修观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有比丘,依观修止,于依观修止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有比丘,止与观一双统修,止与观一双统修彼道生,彼习其道,多所作,彼习修、其道,以多所作结断,疏远随眠。

  复次,友!比丘意离于法之掉举,彼坚持。友!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时,彼之道生,彼习此道……疏远。

  友!比丘或比丘尼,不论是谁,凡于我前,明示得阿罗汉者,悉由此等四支,或其随一。」 (南传增支部二 行品 263-264) (北传杂阿含二一(大正藏、二.一四六 c))

  止观,止为梵语 .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 vi-pa.yanā(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能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解脱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圆满完成解脱之阿罗汉者,是依着止观之方法多所作与勤修习,截断烦恼与疏远随眠,其方法可依四种修习法或随其中一种方法,达成截断烦恼与疏远随眠,终至圆满解脱之阿罗汉。 (一)依止修观:于欲贪染与寻思粗重者,先由不净观与数

  息观,平息身心之粗动而渐次修观,此依止修观法为最为普遍之修习法。

  (二)依观修止:于法善观与薄尘者,观察五蕴、六处之集、灭、味、患、出离如实作观,使身心沉淀止息,而渐次相应于止。

  (三)止与观一双统修:止能增上观;观亦能增上止,止与观交互修习增上,而达于止观平衡之统合修习,前二之修止观法,如果相互淳熟后亦能达此止与观一双统修。

  (四)意离于法之掉举:此一方法为禅定(止)不深厚,但意志力坚强坚固,远离对五蕴、六入处法之掉举,安住正持而专注一趣,此为须深盗法中未有四禅八定之慧解脱阿罗汉所修习。

  由上四支止观修习法,不论是谁,明示得阿罗汉者,悉是由此等四支,或其随一,皆能成就解脱生死轮回之无生者。

  另外一个重要的数息观──十六胜行修习法,十六特胜,又作十六胜行。为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有关其内容细目、顺序、解释,诸经论说法不同,据成实论卷十四所载,有下列十六种:

  (一)念息短,心若粗杂散乱,则呼吸短促,在此短促之呼吸中,集中心念,作意识分明之呼吸。

  (二)念息长,如(一)所述,观心微细而呼吸亦长。

  (三)念息遍身,知肉身是空,而作气息遍满全身之观想。

  (四)除身行,除去身体之行为,使心安静,并消灭粗杂之气息。

  (五)觉喜,即心得到欢喜。

  (六)觉乐,即身体得到安乐。

  (七)觉心行,知从喜心可能引起贪心之祸。

  (八)除心行,即灭贪心,除粗杂之受。

  (九)觉心,觉知心之不沉浮。

  (十)令心喜,心沉则令之振起生喜。

  (十一)令心摄,心浮则将之摄归于静。

  (十二)令心解脱,舍离心之浮沉而解脱。

  (十三)无常行,知心寂静,一切无常。

  (十四)断行,知无常而断烦恼。

  (十五)离行,断烦恼,生厌离心。

  (十六)灭行,厌离而得一切之灭。

  十六特胜如果给予分类,可发现与四念处之身、受、心、法是互相吻合的,见表《表 5-2》四念处与十六特胜对应表,十六特胜 (一)~(四)之念息部份归属身念处; (五)~(八)之觉喜乐部份归属受念处;(九)~(十二)之心浮沉部份归属心念处;(十三)~(十六)观离灭行部份归属法念

  《表 5-2》四念处与十六特胜对应表

  四念处与十六特胜之四部份十六行相之修习是有其次第性内容,四部份之每前二行相是观察身与心较为浮

  动、粗杂之反应,每第三行相则汇整前二行相之粗动性,与予调整回归平等,每第四行相则舍离、除灭每前三行相所生之过患,予以不执着地断灭舍离。此四部份十六行相适合于初修禅者乃至第四禅者修习,在《清净道论》里有很详细的讨论,欲详知者可参阅之。

  修习十六特胜有一重要之前提,那就是必须先熟悉四念处之详细修习内容,以作为修习十六特胜法之依据,如《表 5-3》四念处与十六特胜之相依关系表,身念处之四威仪乃至墓园九想观对自我身体之执着与不正知先与予调伏除遣以利资助安那般那念之修习;受念处于三受之了解以利觉知身心喜、乐二受之除遣;心念处于十六种心之观察以利于收摄浮沉不安之心令心解脱;法念处配合七觉支先除遣五盖之障碍,于五取蕴、十二处与四圣谛,因受无常法则之支配,而断烦恼生厌离心,厌离而得一切之灭。由图表之说明可知,欲解脱之行者应多加利用十六特胜之指导方法,不仅事半功倍且俾能圆满完成解脱涅槃之修习。

 
 
 
前五篇文章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4、十上经 (南)三四 十上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4、十上经 (北)十 十上经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4、十上经 (北)长阿含十报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其他 (北)十一 增一经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其他 (北)十二 三聚经

 

后五篇文章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3、等诵经 (北)佛说大集法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3、等诵经 (北)九 众集经

向灭比丘: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3、等诵经 (南)三三 等诵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32、阿吒曩胝经 (南)三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