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第五节 知道妄念 VS 看到妄念 |
 
隆波通禅师: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第五节 知道妄念 VS 看到妄念 问:是不是要做到妄念少的时候,才会看到法的生灭?或者妄念仍然很多,还是会看到法的生灭? 答:妄念很多,要继续地练习,一定要练习到觉性越来越强,念头越来越少的时候,才有办法看到苦的生灭。如果妄念还很多,是没有办法看见苦的生灭,这是不是看见,只是知道而已。 问:知道念头、看到念头与没有念头,境界是否有高低? 答:知道与看到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念头,这是用弱的觉性知道的,是一般程度的觉性,而看念头则是用很强的觉性,二者是不同的体验。看念头时,有时看到念头生起,有时看到没有念头,就像你坐着看工人工作, 有的工作停止了,有的正在进行。如果生起的是不想要的妄念,可以立刻丢。有用的念头(如煮饭时要起念头)则照常进行,不用丢。 念头的本性就是如此,有时有,有时无。 问:我觉得我只是知道,但是我可以砍断—这样是知道?还是看见? 答:如果可以砍断就是看见,如果只是知道就没办法砍断。 问:想的时候如何带着觉性? 答:念有两种,自然的念是做事、思考、企划所必需,不自然的是妄念、无明。只有自然念头的时候,想也是带着觉性的,做事也是。如果连自然的念头都没有,就不能做事。自然的念,想的时候,一样用平常心想。例如:空气很强就变成风,连树都会摇动,但和平而自然的空气则让我们可以呼吸。为了让人听懂,需要藉名相做比喻,但有时候也无法让人完全了解。 问:无常故苦?知道无常不能体会苦,如何去思维? 答:不用思维苦,只要培养觉性就会知道。有听闻的,有思维的,最高的是实修的。苦不需要思维,只要培养觉性之后就会知道苦,苦就会熄灭。有的会教你去思维苦,现在这个方法不用思维苦。只要实修就好。实修才能产生智慧,苦就会减少、熄灭。 问:如何看见身心?法的思维是否也是妄念? 答:每个人都有身心。有觉性之后就能见身心。现在知道身心,只是别人从知识上告诉我们的,不是真正的了解。像这样练习,未走到的地方走到了,自然会看见。从经典上或知识上知道的,不是真正的知道。看见是用心眼或智慧之眼看见。肉眼只能看到外在的东西,此时心眼或智慧之眼尚未发展出来。培养觉性以后,内在之眼就可以看见。肉眼所见是外在的,心眼所见是内在的。用肉眼看,名相上是真的,实际上不是真的。如果用想的,不是真正地了解。心眼看到才是真正的知道。练习能让我们真正地了解,不用思维,自然就会明白。 问:怎样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恶念? 答:用我所教的方法来练习,起恶念或善念时,我们将会知道。觉性的责任是知道发生在周遭的所有事物,你们可能看过佛像有里面,前后方与左右边,象征着觉性能知万物。 问:见法是见佛陀,见佛陀是见自性。请问所谓的见法是什么? 答:在行、住、坐、中,见到自己的动作,自己的行为,就会见到佛、法。知道与看到是不一样的东西,看到是比较高的,知道的层次比较低。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但看不到自己的念头。知道念头是停不下来的,但是看到念头却可以让它停下来。知道念头会跟着念头走,但看到念头可以停下来,是不一样的,那就是见到法:先看到外面,再看到里面。 问:有什么最好的方法可以帮我更有决心消除所有烦恼与不净? 答:如果不停止培养觉性,觉性会逐渐增长增强。停止练习后觉性将会退转,所以不要中断练习,要随时随地知道每个身体的动作,让练习与日常生活结合。巴利文经典提到:有觉性的人每天都很快乐。 问:觉受与觉知有何不同?什么是超越? 答:感受有两种:一种会苦,一种不会苦。觉知是做事情的时候你都知道,行、住、坐、卧都有感觉,像这样就是觉知。不论感觉是痛苦或快乐,都不要去执着那种感觉、那种感受。有时候我们会去执着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但是有觉性,就会超越这个感觉、感受。觉性是在感觉、感受之上,是超越的。有时候很快乐、很满意,这是感觉、感受;很不满意、很难过、悲伤,这也是感觉、感受。如果有觉性、有定,就会了解什么是觉知,什么是感受。因此,不论什么事情,满意或是不满意,都可以接受,可以超越的。我们来学习法,了解法,这种了解也是一种感觉,喜欢、讨厌也是一种感觉,疼痛、酸麻也是感觉。练习的时候有舒服的感觉,还是要继续练习,练到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这就是超越了感觉,在这感觉之上。如果身体上真的很不舒服,不必勉强,可以换一个姿势,变换姿势时要觉知身体的移动。如果你能忍受而超越,也很好,会越来越坚强。有时要忍受是做不到的,还是要变换姿势。不过慢慢的,忍受度会越来越强。刚开始可能没办法,做久了越能够忍受,这是需要培养的。 问:当觉知越来越强时,是否可以了知五蕴真相? 答:当觉性完整时,你将会了知五蕴真相及自性三藏。在觉性圆满时,对三藏(经、律、论)会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知道,并能彻底地放下。培养觉性就好象读经、律、论一样,到候自然一切了解,不需再依持。经、律、论是为尚未达到圆觉的人而说的。觉性圆满的人是不需要的,但我们必须为觉性未圆满的人保存,为下一代保留。
---------------------------------------------------------------------------------------------------------------- 更多隆波通禅师佛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