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7 人间预流向学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7 人间预流向学人

 

  公元前525年左右,人间便陆续出现了许许多多佛陀的四双八士弟子。公元1990年的人间,尤其是南传佛教的化区裡,仍有很多世尊的贤圣弟子僧正在寂静的林间树下,宁静而安详地修习着世尊所说的正法律。公元2000年,公元3000年,公元4000年…乃至公元10000年,世尊的贤圣弟子众仍有可能继续存在人间。虽然「法灭」、「末法」是历代学众常有的忧患意识,然而正法却未曾有所动摇。日可令冷,月可令热,山河大地可以化为微尘,四圣谛却不会改变。与其耽忧法灭,大声疾呼,热心弘化,不如先冷静地检讨一下,是否已入「预流向」?是否己证「预流果」?因为只有世尊的四双八士贤圣弟子众,才真正能够住持正法。缺乏正见的信仰、护持和宣扬,儘管法会隆盛,还是徒然扩充了像法的流传,加速正法的隐没而已。

  世尊的预流向弟子有四种,所谓「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行法次法向」。亲近善男子─譬如世俗拜师学艺,每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又如交友,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影响深刻。师傅选择弟子时,常能一目了然;但是弟子追随师傅,则每每只能凭藉师、友的因缘,或是根据世俗的名声来求学,因为弟子的能力大多无法辨识师傅的境界。师友的因缘常常会物以类聚,即使在僧团裡,气质相近的也较有同修的因缘;例如舍利弗尊者的周遭,大都是重视智慧而修习八正道的学众;目犍连尊者的附近,大都是喜好神通而修习八正道的学众。至于世俗的名声并不一定适合修行人的抉择,因为世尊的贤圣弟子僧皆已远离了世间的名利慾望,不能用名利来加以评断;即使有些名僧大德,虽然看破了名利,仍不一定是世尊的弟子僧。必须见谛得法眼淨的学人,才具备判别善男子的能力;然而却又需要先亲近善男子,才易于闻法见谛。其间的相互依存关係,每令因缘不易成就,有时良师偏逄朽木,有时名驹不遇伯乐,不亦苦哉!然而,智慧的思惟、诚恳的态度和正直的个性,加上持续的追寻,还是会渐渐引导因缘的流向,走向善知识的增上缘中,感受到师友薰习的兰蕙芬芳;体会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师友策励之功;日渐趋入预流向。

  听闻正法─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今日留存的三藏十二部皆是演说的记录。问题是历代演说的祖师大德们都瞭解正法了吗?所传出的经论都是正法吗?如果答桉是否定的,那麽就不能坚持「离经一句,允为魔说」的观念。事实上,各宗各派,诸多大乘经论,每每自赞本身才是正法,才是殊胜法门,而彼此的内容却有很多差异,常令学人无所适从。亲近善男子的学人,自然容易听闻正法;但必须得到法眼淨的学人,才能分辨正法。一般学人,都只能追随师承或广读经论来抉择自己所认同的正法而已。然而若所追随的师承有问题,或者所阅读的经论有问题,却又缺乏思辨的能力,那麽即使踏破铁鞋,读破大藏,还是不一定能够听闻正法。因此,亲近善男子或研读史实明确的经藏,比较有听闻正法的机会。听闻正法之后,若能于法起敬信之心,心向正法,便会日渐趋入预流向。

  内正思惟─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之后,如果不能够加以观察思惟,那还是记诵之学而已。即使加以观察思惟,却只做学术思想的研究或历史的考据,那也不是内正思惟。必须要就自己的身心世界,依据听闻的正法,透过内心的观察思惟,加以认知、求证,而于正法产生不动摇的信念,才能日渐趋入预流向。

  行法次法向─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之后,若不能发起正志加以实践,还是不能明确地体验正法,因此必须顺着正法的次序和方向,透过身心的实践,探索并练习八正道,才能逐渐感受到缘自觉知的法力和法乐,进入预流向。

  行法次法向的预流向学人,虽然对佛、法、僧已具备了明确的信念,也能感受到初级的法乐,可以说已经到达了八正道的交流道口,也可以说是到达了正法流的渡口,但是并没有真正入于八正道的法流。譬如他已经开上高速公路的入口,却有可能顺着交流道又熘下来;譬如他已经进入了溪流的渡口,却有可能犹豫不决,仍未登上渡流的船筏。因此,预流向的学人还是有退却的可能,必须全力以赴,趋证预流果,才是真正入于法流,走上八正道,未来必定趋向解脱、涅槃,不虞退转,成就此生学法的因缘。

  愿与人间预流向学人真诚地忆念佛、法、僧。

  念佛─世尊具有如是德行: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可化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念法─世尊说正法律,现见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念僧─世尊弟子僧正向、直向、等向、善向,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戒、定、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一切世间所应恭敬,尊重供养之处无上福田。

  并共勉于持戒及力行法次法向。

  【引用及参考资料】

  1.杂阿含经。

 
 
 
前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76.我们的利益和快乐

相应部经:有偈篇 第一 诸天相应

相应部经:有偈篇 第二 欢喜园品

相应部经:有偈篇 第三 剑品

相应部经:有偈篇 第四 沙睹罗巴天群品

 

后五篇文章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6 从信法师与显如法师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5 曾银湖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4 印顺导师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3 近代欧亚及日本学者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2 中国历代祖师大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