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苏济瓦尊者: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14 理解内观智慧 |
 
苏济瓦尊者: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14 理解内观智慧
因为我们在这裡练习内观禅修,理解内观,对我们只会有利益的。为了使开示更加完整,我必须要讨论某些禅修经验,你们中有许多人,可能还没作准备好;但是你们可以把它当作禅修的通论。我将要说的,可能会冒险进入「敏感地带」,因为通常内观禅修不讲这些,唯恐它被误会、曲解。虽然如此,当你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我觉得你必须知道某些事情,至少在理论上,足够帮你来处理些东西,特别是当没有资深禅师,在我们身边的时候。 ▓ 内观和智慧 首先,我们将讨论内观,或者智慧。「内观的智慧」意思是什麽?可以定义为理解或者智慧,来使人知道,来作启示。 它就好像打开电灯,当你开灯后,就揭示你周遭有什麽,以及什麽是真实法。再次强调这一点,《清淨道论》在知道的层次上,给了三个明喻:感知 (perception),意识 (con- sciousness),以及领悟性的智慧 (understanding)。感知被定义为,知道哪个要观照或者标记。这个被比喻成,像小孩认识事物。第二种知道是意识。意识(觉知),它不像领悟或者智慧般,探讨所理解的程度。第三种知道是领悟性的智慧。在这点,佛教书籍区分出两类领悟性的理解: 1.世俗的理解、智慧,2.宗教、精神上的智慧。这裡的差别,在心的驾驭以及烦恼。关于世间智,虽然我们能思考得非常好,得到很多答桉,并且做很多事情,但就凌驾烦恼而言,世间智是乏善可陈的。那就是为什麽有聪明才智的人,会做出像造原子弹之类可怕的事。这个是受世俗的思考方式影响。虽然如此,主要控制思考过程的力量,在世间智思考背后的,可能会是贪、瞋、痴之类烦恼。因此,这类型的智慧如果被错用,它是有危险性的。 宗教、精神上的智慧不同。它跟心的清淨有关,清淨心要能对治三毒,减少烦恼。这类的智慧可以更进一步,分成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来自见、闻,这指的是资讯、理论知识。例如,你读佛书,你知道什麽是善、恶业,什麽是贪欲,为什麽这个是不好的,等等。这些全部都是理论。再进一步的理解,来自思考。例如,如果你研究《阿毗达摩》,会知道有多少个心所,多少类的意识心在。你可以在心裡头,内外翻转,反覆思惟,度量分析,从中获得另一种不同见解。或者,你能把所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想到它,那心、心所就成为新的知性理解。这个是第二种层次,你通常无法从书本上(直接)获得的。这种智慧是来自沉思默想及推理思惟。需要强调的重点,是第三种层次,智慧由禅修所而来,因为禅修时,心能在较深的层次运转,比起一般可以作到的思考层面深多了。 有两种类型的禅修,寂止禅和内观智慧禅禅修(这个是我们现在探讨的)。寂止禅禅修,虽然主要要素是心力集中,仍然需要理解和智慧,才能开发深层的定力。当深层的定力被开展出来,心变得强而有力,就能发展像心灵感应术、千里眼、知道很多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之类技能。这也其来自心灵开发的智慧。 那这个是来自寂止禅的禅修智慧。 ▓ 毗婆舍那禅修 毗婆舍那智慧的生起,与世间的真实性有关连,例如身心过程。整个器世间,包括我们,能被概分成为两类:心理过程(名法)和物质过程(色法)。当你彻底的观察过程,心把它们视为无常、不满意(苦)、无我,而发展出深厚的智慧。当心反覆地观照它们,你会获得更深邃的智慧。 这类内观智慧进入身心过程,以及无常,苦,无我三共相,帮助我们从所有的现象中,断欲去爱。因此我们超越世俗,找到出世间的寂静。这是毗婆舍那(内观)禅修的特点。只有透过这类禅修,我们才能看清楚,怎样地去发展智慧,以及为什麽人要出离世间、解无为法。 ▓ 开展内观智慧 如我所说的,内观智慧不是来自思考,不是从书本可以得到的。它来自实修。这种智慧是以经验依据、实证性的。它来自一种心的层次,比其他时刻更清明、更深地专注着。那就是为什麽当我们内观禅修,从一开始,就强调正念和清楚的觉知,不带任何思考。这非关过去、未来,而在于当下的现象经验。如果你回溯过去,你会思忆。如果你去到将来,这只是你的想法的投射作用。内观禅修观照当下,不思考过去、未来,观照当下发生在身心过程的现象,你经验到的真实法性。 这类觉知,必须在一段期间来建立、增长,因此当你坐禅和经行,它可以连续,吃饭、喝水也都可以连续。我们时时刻刻培育清明觉知,了知当下现象。当我们这麽做,觉知和观照变得更强而有力、更集中。 最后它成为强大的动能,继续增强,刹那刹那地经验当下的现象。如果你能保持连续不断的正念,迟早你就能专注于目标,这个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要强调毗婆舍那目标的性质,一定要用真实法目标。不可以用概念法目标。所以,在这方面,有必要理解概念是什麽。 ▓ 概念是什麽? 如我所说,概念是透过心来思惟、想像或创造出来的。有个非常明显的形式,当我们计画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或想像筑造「空中楼阁」。这些都只是概念,并不是真正的,是被我们的心所创造的。其他类型的概念,有更微细的,我们必须把它们辨认出来。这些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它们与心理活动过程一起出现。其中有一种是叫「声音」的概念,例如:文字和旋律。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是心造的。例如:英文单字「自私」,就究竟的意义而论,其实它并不存在。它是由子音和母音组成,只是声音。这个单字有两个音节「self」跟「ish」。 在一刹那间,你不能听到整个字「selfish」。你听到不同的声音消世而去。这是声音的顺序,它给心那个「自私」的观念。实际上,它们只是跟随着声音的振动。另一种类型的概念是旋律,“do- re- me …do, a deer, a female deer…”。在一刹那间是不成调的。只有音符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到达心,心铭记下,因此旋律就出现了。这是声音概念。 另一类型的概念与形状有关。形状跟距离、方向、尺吋有关。它们全部不是究竟真实。例如,这在我的右边,这在我的左边,对你而言,哪个是我的右边,哪个是我的左边?左、右边是概念,依所谈到的两个物体的关係而定,你当时正面向哪一边等等。同理,距离和时间也一样。甚至对形式和形状的想法都是概念。我们好像马上就看到了一整个东西,但是在思考过程,并不是那样出现的。电视上的图像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一个又一个,迅速的出现,但是我们看见的是同时出现。形式和形状是概念。就形成而论,我们经验到的,只是颜色和光,迅速地来来去去。时间也是一个概念,它倚赖过往事物的功能。来来往往的事物,他们真的全部在。他们出现并且消失,然后成了过去。如果还没出现,那我们会说那是未来。当它正在进行,我们说它是当下。这些全部是概念,我们不能从它们中见到究竟真实。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也必须提及的,那就是人-「我」的概念。这是个相当中心的概念。当心抓住了「人」的概念,由于坚持这个概念而被蒙蔽,就不能超越这个层次的思考逻辑、经验。当我们说一个人-「我」,「你」,「史密斯先生」或者,「史密斯女士」-谁是这个人?你努力地往内看。当你一直在观照「坐」,「触」时,在那裡的是什麽?你在身体裡找到自己吗?你找到的是身体在走路、坐、移动、紧张、热等等。这不是你,你在那裡不能找到自己。那当你看感受,感官觉受来来去去,它们也是不你。看着你的心。你的心并不听你说的。当你要它不要去思考,它还是在想东想西;当你要它想时,它偏不想。当你不想要睡,它偏睡;当你想要睡,它偏不肯。好像它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样。我们通常说的「我」是这些过程的功能,但是如果你执着人是种究竟真实时,你就不能超越这种观念。当我们说,「这个人是谁」?你往内看,有的只是这些複杂的身心过程。 我们还会遇到其他概念。例如,那些跟着观想而来的,这与止禅禅修较有关係。有时人们观想很多事物;譬如观想像天人和佛陀。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你知道了你造出他们,通常你就不会把它们当一回事。不过,有人在心裡造了一尊佛,他们认为那是真正的佛陀。当你能认清观想是概念时,那它们出现在你的禅修时,你就不会去专注它们。你要集中注意力在真实法上,即身心过程,观身如地、水、火、风四大要素。例如,在你坐的禅过程中,你观腹部上、下,你专注在真实法,而不是胃的形状,形状是一个概念。同样的,上、下这些字眼本身也是概念。虽然如此,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有方便法来当(辅助)工具。这些是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在真实法上的。即使当你经行的时候,你唸「右步」、「左步」,单字的「右」、「左」也是概念。当你观脚步的「提起」、「踩下」时,你会有脚的形状出现,那也是概念,但是在开始时,这是无法避免的。做些练习后,当你专心于脚步时,你就不会去想脚的形状、脚趾和后跟的位置…等等;你只觉知移运动和感受,那是经行的过程。同理,当你观腹部上、下,你要专注在那些真实法上,而不去看胃的形状,但是你也要觉察到那些延展的感觉,如扩张、收缩的移动。重要的是对这些要有清楚的觉知。正念是在这种状况下建立起的。 ▓ 正念 就觉知而言,正念像一道非常清楚的光,彻头彻尾的照耀着我们的觉受,身心过程。如果你要求某个人,把他的手放在腹部上来观上、下,他知道它提升上、并且下降。不过,你要那个人详细地描述过程,那个人就没办法告诉你;他只会说:「嗯,它上上下下。」那是很肤浅的正念,无法渗透。最多,它只是普通的知道,带着一点点的正念,不足以发出内观。如果你能跟腹部上升和下降很久,它将变得清楚一点,因为你持续的好一点。就增强定力而言,这样的正念是好一点,但是还不够产生内观。内观超过定力。对于内观的出现来说,你必须要就三共相的特性来观上、下。 例如,当你观看上、下,很有正念地跟着它。当你更有正念时,你必须观不同的类型的上、下,它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快,有时慢,以便能侦察所经历的顺序。然后,再进一步它上、下变得像波浪一样,以着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这显示上、下运作的形式、模式变得更清楚了。最初,主要是形式。整个腹部提升,像气球一样扩张;然后它下沉,像气球一样拽洩般收缩,这些是形式。它朝这方向、那方向快速移动,这些都是模式。虽然这些还是概念,但是有移动的观念在,紧绷、振动的特性,等等将变得更清楚。它变得非常清楚,那裡只有紧绷(硬),不再有这样或那样。有的只是刹那间特性的生灭。 再次以上、下为例。它有一个起始端点,缓慢或迅速地移动,直到端点,停了下来。如果它慢慢地移动,上、下就变得很长。当它快速移动,上、下好像短了点。它们是有关的。如果我们用长短、快慢来讨论,那我们觉知到了移动,不过还是有概念牵涉在内。所以,它可以没有开始、中间和结束。如果它是在末端,那它就不会在起点。如果它是在起点,就不会在末端。末端和起点不会在同一个刹那发生。然而中间呢,有许许多多的点在移动。那在刹那间,你怎样地经历到一个长或短的上、下呢?你如何经验到快或慢的上下呢?这些长,短,慢,快…等等语彙,起先它们都很有用,否则是不可能观到任何东西的,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定力就没办法培育。当你学会集中注意力时,你将被告知,去觉知刹那刹那间的移动,例如,它的特性、感受、觉受 。那就能够观照移动,像它是一个个点,而不是一段线。当你能这样做,你到达之处,是纯然的觉知的生起,不再有其它的东西。那你就到达我们称胜义法,究竟真实的境界,譬如纯移动的要素,或纯风大的要素。当你能够非常清楚地观照它,你也就能观三共相了。 在此,有必要的强调,能够持续观照究竟法,并不意味着内观智慧出现。另一种究竟法,你太不需要费工夫去找的就是痛。痛是种感受。不管谁有痛在,它就是痛,它并不主观,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另外,当你观痛时,它也是出现并消失。不过,观痛并不意味着你有内观智慧。相反的,你可能变得更粗暴、忿怒。虽然如此,如果你能保持心的平静,专注在当下,在目前的现象,在痛的感觉,你非常清楚地观照它,那你就能理解它的特性。 ▓ 内观智慧 第一个内观观智是名色分别智。他们说,当你观上、下,你能注意到心的特性,那就是观照要做的事。观照的心是一件事情,上、下的移动却是另一件事。内观智慧是一种能力,它依现象的自然发生,来认知它们的特性。我们可以把它们当纯究竟法,巴利称 paramattha dhamma。当你从概念法中释放你的心,它的特性就会呈现。当你不带思考、概念(不论是主动或被动的概念)来体验它,它就会在那裡,因为它是特性的呈现。另外,当你非常清楚观照特性,你会清楚照会到,它不是你。观照的心,也是另一特性的呈现,那也不是你。那裡没有人。观照者(主)和观照(客)都是特性的呈现。这是非常清明的经验,一旦你体验过它,你就能激发它,把它带到其它目标。这是心以纯然究竟法来做它的观照目标。 当一个人能够观照痛时,通常发生的是,他可能会想,「我的脚痛﹗」然后,脚的概念来自两种方式:「我」和「脚」。如果脚的概念放下了,剩下就是「我很痛﹗」。当你放下了对「我」的想法,只有痛和心在,但是如果心没有正念,那心只会躁动,不能正确地觉知事情。不过,如果心有正念,你能忍受痛苦,只知道痛在那裡。如果正念非常彻底,你观照痛,它将非常清楚,它的性质将非常生动,如此地生动以致于痛将与你无关,这只是它本身特性的呈现。心知道,这也是特性它本身的呈现,应该是不会有任何干扰。以这种方式,你所理解的,会更符合我所想的内观智慧层次。然后,你知道这是真实法,而不是因为书裡有写,不是因为某人这麽说,不是因为你认为它是这样子的;你以清楚的正念觉知到它,这不是想像。这样的觉知是非常清楚、敏锐。比平常的觉知更敏锐。 经常发生在较低层次的内观智慧的就是:概念化紧跟在经验之后。特别是当内观很清楚,它能引起其他类型的理论,使事情更加错综複杂。经验是一件事情。跟在后头的想法是另一件事。你可能会开始建立一套理论,关于这些是怎麽发生的,你可能会开始把经验跟不相干的事情相结合,这些可能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有二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实际的经验,另一件事是对平常生活的思考有影响。初期内观经验的影响可能很勐烈的,有些人可能没有心理准备。这样的话,很多负面的思考会跟随着出现。恐惧可能出现,因为在平常生活中,可能会起执着。关于这点,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支援组织,可能会完全失去信心。你的内观可能很强,但是它可能不足以去除全部的烦恼,如果相关的烦恼很强,可能会使事情更加複杂。它们可能会鼓励你,以不同的观点来看事情,直到你会害怕的程度。原先的经验是真实的体验,但是如果没有心理准备,随后的思考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当然,这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容易接受它,有些人就不是这样。如果在禅修期间,这个状况发生了,展延禅修期,实际内观特性进入身心,没有概念,没有思考,持续深化直到建制良好之处。它甚至可能会证达道智果智,开悟的层次,完全证悟。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弹指间可得。通常它是很长的过程。整个过程层次,论书、佛经提到的有七种清淨或十六观智。 第一个内观智慧与想法的清淨有关,放弃概念上的「我」。在经书中,佛陀开示我们,对一般的作息和思考的生起,要正确的觉知。通常,当一个人在想事情时,思考过程围绕一件事,就是「我」、「我的」、「自我」,所做的事情,还有全世界都围绕着自己旋转。佛陀说这个是没智慧的注意力,特别是执着有个「我」在。这不是正见,因为这样的想法,渴爱,忿恨,等等出现。但是在佛法裡,当你能够观照到,那裡实际上并没有个「我」在,只有身心现象,「全世界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与这个人并没有关连,而被看待成,缘于纯正无私的正念,一种纯然清明的觉知,那就是只有现象的特性。一切事物不是「我」,不是我的。它们只是现象事件,由于因缘条件而生起。在这阶段,我们说的是从错误的看法中清淨,邪见是执持个自我,执取有「人」、「我」、「我的」这种观念。 《沙门果经》(Brahmajala Sutta)提及六十二见,这些邪见是依附对自我的执着。当你能根据自相,观察这现象,你非常清楚地、一个接一个地观照他们,相依性的缘起或者相依性的存在关係,生命的因缘条件就变得非常清楚。这相依性的缘起、因缘条件,关係着第二种见地的清淨,和第二内观观智。这与对治相关的时间、过去、未来等等的概念有关。它摧毁了对时间等等的概念。这个一旦可行,三共相会变得更清楚。 全部十六内观观智(有时会说是十八内观观智,前二是蕴育阶段,不算正式观智)可被归为三类。这些是洞察无常、关于无常的智慧,洞察苦、关于苦的智慧,洞察无我、关于无我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