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8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8

 

  申二、苦断

  修静虑者,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

  现在是说色界的第四禅。第四禅裡边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这一大科。这一大科裡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显断的差别,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乐断」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苦断」。

  「修静虑者」,不管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都有人放下欲修学禅定。这个修学禅定他已经成就了色界第四禅了,这是很高的境界了。这位修行人,「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就是这位修行人在成就色界第四禅的时候,所有的苦、所有的乐「皆得超越」,完全都解脱了;不为苦所困、也不为乐所困。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厌苦而求乐;但是到了第四禅的那个境界的时候,苦也不要、乐也不要,他都是在不苦不乐的境界裡面安閒自在。

  申三、先喜忧没

  由是因缘,若先所断,若今所断,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

  这是第三科「先喜忧没」。「由是因缘」,由于他成就了色界第四禅;先是成就初禅,而后才是二禅,而后三禅,然后才可以到四禅,成就了四禅的因缘。「若先所断」就在成就四禅之前,成就第四静虑之前所断掉的、所息灭的。「若今所断」,或者是成就了四禅的时候,才还有消灭什麽。「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就是以前所断的、现在所断的,总合起来说,是乐也断了,苦也断了。「先喜忧没」以前的喜、以前的忧都没有了,这文就是这样意思。

  未二、配属分位

  谓入第四静虑定时,乐受断故;入第二静虑定时,苦受断故;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入初静虑定时,忧受没故。

  这是第二科「配属分位」。前边那一大段显示断的差别,就是有乐、苦、忧、喜,这是所断的不同的感觉。现在第二科「配属分位」,断除去这麽多的觉受、「配属分位」就在什麽阶段断除去什麽,倒不是同时断的,是有前后的次第的。

  「谓入第四静虑定时,乐受断故」,先说这「乐受」断灭的时候的时间,是已经入第四禅的人这个时候他的乐受才没有了,因为成就第三禅的时候当然是有乐,但是久了他就厌这个乐,所以再继续修定就把这个乐断了,这是一件事,是这样子。「入第二静虑定时,苦受断故」,这个苦什麽时候断的呢?是第二静虑定的时候「苦受」是断了;这个「苦受」是什麽苦受呢?这在前面的〈三摩呬多地〉说了,譬如大火所烧,这个得初禅的人那他还是受不了的、他还是苦,大火所烧;若风一直吹他,他也受不了;或者他常在那儿立在那裡,他也辛苦,就是有很多的这些事情也令他有苦恼的觉受。但是进入到第二静虑定的时候「苦受断故」,这个苦没有了,没有这个苦了。这是那个阶段的成就,有那样的功夫了,就能超越那样的苦恼。

  这个意思,前面〈三摩呬多地〉那麽说,譬如说大火烧的时候他能不苦,到了第二静虑的时候他就不苦吗?这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他心裡面有那样的定力,或者有几种可能,就是那个定力能把苦排除出去。像那个密勒日巴尊者被人下了毒药的那个境界,密勒日巴尊者也能把自己的苦恼能移转,也有这种事情,这是一种可能。另外一个情形,他能够摄心不乱入在第二禅裡面,那麽这个苦受就不干扰他,那这也是所以这个苦就断了。但是在〈三摩呬多地〉那个地方说;得初静虑的时候这个苦受还没有断,但是不现行,他有这样功夫的人,这些事情能苦恼他但是他也会没有这些事情,这些苦恼事情不苦恼他;虽然他还没解脱苦但是没有这种苦恼来困扰他,还有这麽一句话的。

  「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这是进一步成就第三静虑的时候,得到这样的禅定的时候,「喜受没故」,这个欢喜的觉受没有了,他不生欢喜心;这个禅定令他生欢喜心,他现在心情不生起;那当然他心自在了,他有定力,他这个内心的活动他自己能作得主,能到这样境界。譬如我们没有禅定功夫的人,人家骂我轻视我、我就不高兴;讚歎我、我就欢喜,就是日常生活裡面不如意的事情心就不高兴,如意的事情就欢喜。但是你多少有一点向上意愿的时候,你用理智来化解,那也有效,也会有效的;现在不高兴,我用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诸法如梦,你用这样的智慧去观察,这个苦恼呢也就会变化,你内心的觉受就会转变,也会转变的。当然没有禅定的功夫,只是理智上的分别是有限度的。但是现在这裡面说是得到色界四禅的人,当然那是高过未到地定很多了。这是「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

  「入初静虑定时,忧受没故」,这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得到这样定的时候「忧受没故」,这忧恼这种感觉没有了,不忧愁。这个不忧愁这应该是容易明白;前面文曾经讲过,有欲他就有忧,就是要求这个欲:我欢喜这个欲,我欢喜暖,我欢喜健康,很多很多的欢喜,我要求我所欢喜的,求而不能得,心裡面就忧;求得了以后又怕失掉,也是忧;真是失掉了不得了,这都是忧。现在得初禅的时候,对于这件事,因为他没有欲了,得初禅的人对欲界的欲没有了,所以因欲界的欲而引起的忧通通没有了,而不生起了。在初禅的这个人,很多事情对他没有压力了。这是「配属分位」。

  午二、释不苦不乐

  今于此中,且约苦乐二受断故,说有所馀非苦乐受。是故说言,彼于尔时不苦不乐。

  这是第二科「释不苦不乐」。前边是解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现在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第四禅的人,他没有乐、也没有苦、也没有忧,那麽他有什麽?他现在的内心是什麽样子呢?就说这个。

  「今于此中」现在处在第四禅的人,「且约苦乐二受断故」姑且按照他内心裡面也没有苦受、也没有乐受,这两受都断灭了,「说有所馀的非苦乐受」就是剩下来也不苦、也不乐这种清淨的境界。初禅也还有喜、乐受、有苦受而不现行;二禅、三禅、四禅他们的觉受不一样。现在第四禅那个禅定的人,就是非苦非乐这样的觉受。「是故说言,彼于尔时不苦不乐」,所以说那个禅师在第四禅的时候,他内心的觉受就是不苦不乐,这和我们不一样。

  《披寻记》一○七八页:

  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等者:第四静虑于色界定最为后边,唯除捨根,所馀受根皆已出离,是故于此总集宣说。然彼非无先后差别,〈三摩呬多地〉说:于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乃至广说,其义应知。(陵本十一卷十页)。

  「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等者:第四静虑于色界定最为后边」,第四静虑,在色界一共有四种静虑它是最边,也就是最高的这个禅定。「唯除捨根,所馀受根皆已出离」,这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这五种受都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叫做「根」。这个第四禅的这个人,唯除掉「捨根」还存在,所剩馀的「受根」苦、乐、忧、喜「皆已出离」都解脱了,也没有苦、也没有乐、也没有忧、也没有喜。「是故于此总集宣说」,合在一起来说明。

  「然彼非无先后差别」,他说没有乐、没有苦、没有喜、没有这些受,还是有先后的差别的。「〈三摩呬多地〉说:于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乃至广说,其义知应。」(陵本十一卷十页),就这看那裡就知道了。

  午三、释捨念清淨(分二科) 未一、释前因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喜、乐、入息、出息。由彼断故,此中捨念清淨鲜白。

  这是第三科「释捨念清淨」。第二科是「释不苦不乐」,现在是第三科解释「捨念清淨」。这第四静虑叫「捨念清淨地」,这个第三静虑是「离喜妙乐地」。现在是第四静虑名之为「捨念清淨」什麽原因呢?这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释前因」,就是它的原因。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就是在这个第四静虑的下边,一切下边的这些禅定的灾患;下边就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一切的下地所有的灾患,在第四禅的人都没有了,没有这些灾患了。什麽灾患呢?「谓寻、伺、喜、乐、入息、出息」这是灾患;初禅有寻伺,第二禅有喜,第三禅有乐,有入出息;这个入出息从第三禅以下的人都有入出息,到了第四禅的时候没有了,这些事情通通没有了。

  「由彼断故,此中捨念清淨鲜白」,由于那个禅师到了第四禅的时候,断了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所以这个时候这个第四禅的人「捨念清淨鲜白」,他就弃捨了那麽多的灾患。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是内裡边的灾患,所以外边的灾患就是火、水、风;初禅有火灾,二禅有水灾,三禅还有风灾。风灾这个事情是破坏他的依报;譬如说初禅天有广大的世界、有广大的宫殿,这个人、这个禅师在那裡住,但是寿命到了就死掉了、那个世界还在,等到火灾来了就把宫殿都烧了。水灾来就是破坏他的依报的世界,不是破坏他的正报。这个第四禅的人他也有广大的世界和宫殿,但是这个第四禅的人寿命到了,死掉了宫殿也随着没了,和初禅、二禅、三禅不一样;所以在那个四禅没有什麽灾难,没有水、火、风的灾难;他内裡边没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外边也没有水、火、风的灾难。

  「由彼断故,此中捨念清淨鲜白」,这「捨」就是弃捨了这些灾难,心裡面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念」、心裡面明明了了不散乱,这个「念」就是记忆力明了现前。心裡面「清淨」,没有这些寻、伺、喜、乐、入出息这些事情。「鲜白」就是清洁的意思、清淨,这「鲜白」还是形容「清淨」的意思。

  《披寻记》一○七八页: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者:初三静虑,由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故于坏劫有三种灾:谓水、火、风。第四静虑,彼已断故无灾能坏,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者:初三静虑」就是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由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故于坏劫有三种灾」,谓水灾、火灾、风灾。「第四静虑,彼已断故无灾能坏,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未二、正辨相

  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静虑定时,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是故说言捨念清淨。

  这是第二科「正辨相」,辨这个「捨念清淨」的相貌。

  「由是因缘」由于前面它没有这麽多的灾患了的关係,所以「正入第四静虑定」的时候,心裡面安住无动;有寻伺也是动,有喜也是动,有乐也是动,有入出息也是动;现在都没有了,他就是完全寂静住的。「一切动乱皆悉远离」,都没有了,「是故说言捨念清淨」。

  《披寻记》一○七九页:

  一切动乱皆悉远离者:〈摄事分〉说: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陵本九十七卷十八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

  「一切动乱皆悉远离者:〈摄事分〉说」,这个本论的〈摄事分〉说:「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这裡「所说义」是这个意思。

  午四、指释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第四等言,如前所说初静虑等,应知其相。

  这是第四科。第三科解释「捨念清淨」,这第四科「指释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第四等言」就是「第四静虑具足安住」这些话,「如前所说」像前面文解释的;前面文是那裡呢?就是「初静虑」那地方解释;为什麽是「初静虑」?为什麽叫「具足」?什麽叫「安住」?你去看看那儿就知道了,「应知其相」。

  辰二、四无色(分四科) 巳一、空无边处(分二科) 午一、释众义(分五科) 未一、色想出过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所有青黄赤白等相应显色想,由不显现故及厌离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说言色想出过故。

  这个第四色界四禅,从本论上前面的〈三摩呬多地〉,后来到这裡解释得很清楚。这学习静坐的人应该知道这件事;你应该要理解它这件事,也应该要记住它。你有因缘为人讲解佛法的时候你不会煳涂,不会说煳涂话,不会乱说话的。说到我们出家人所修的禅,你是世间禅;你是出世间禅,说得清清楚楚地。世间禅: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禅、还有无色界四空定,说得清清楚楚;出世间禅是怎麽怎麽回事,清清楚楚,不乱说话的。但是这件事,你非要学习《瑜伽师地论》,你才能清楚。当然唯识的经论…,《阿毘达摩杂集论》裡面也有说;就是唯识的经论对于这个名相,它就是说得清楚。其他的地方有说,就是比较说得简略,没有这裡说得详细。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这以下是第二科「四无色」。前面是「四静虑」,色界四静虑说完了,现在就说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一样,其他的地方说得不够清楚,只有《瑜伽师地论》说得清楚。这裡分四科,第一科「空无边处定」分二科,第一科「释众义」分五科,第一科「色想出过」。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也就是色界成就第四静虑这个人,你不能超越色界四禅直接去修无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的。就是我们欲界的人你成就了四禅,当然你若是没有修四空定,你成就了色界四禅、死掉了,你就生到色界天去了;你成就了初禅你就会生到初禅天,乃至成就四禅就往生到色界天的第四禅。当然到了天上也还可以修,那就是看个人了,也有人不愿意修了就安住在这裡;也有人愿意再进步,这也是个人的不同。现在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间,你一定是在第四禅裡面修这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这个修空无边处定也还是一样,就是「欣」、「厌」两个字;我不高兴这个地方,我就要到第二个地方去,还是这样意思。

  「以于虚空起胜解故」,他对于这个色不高兴,所以他就对于「虚空」;这个不是佛法裡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空」,不是这个「空」。譬如说我们静坐的时候我感觉没有身体了,这个「没有身体」这个空是一个「感觉」,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空」,不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那个「空」,不是的;那个「空」是什麽?是智慧呀!所以古代的教下的这些大德在着述上诃斥禅宗的禅师「暗证」,就是说他煳涂,他不知道他那个境界是什麽,就是乱说、胡说八道;这古德的着述裡面有说这些话。你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的。

  现在这裡是说「于虚空起胜解故」,他心裡面就思惟这个虚空,就是外边我们感觉无障碍的虚空,在禅定裡面观想这个虚空,「起胜解故」。

  「所有青黄赤白等相应显色想,由不显现故」,你就是一直地思惟这无障碍的虚空的话,这是在禅定裡面思惟不是散乱的境界,所以「所有的青黄赤白等相应的显色想」,这是眼识所见的境界,眼识一刹那就是第六意识了,第六意识去分别。这些「想」;这些青色想、黄色想、赤白这些「显色想」、「由不显现故」:你思惟虚空的时候这些色的这些想就不会出现了,你内心裡面就没有这个想了。

  「及厌离欲故」,这个「不显现」是一回事,还有第二件事是「厌离欲故」。这个禅师他不高兴这个色,厌离这个色,于色没有欲。我们色界天的人和欲界天的人这个生命体裡面都是有色,你所居住的地方也一定有色;山河大地、房舍、饮食都是色,你要有这个;有这个那就表示你对于色有欲的关係。现在这位色界天第四禅的人,这个襌师他不高兴这件事了,他就厌离,不高兴。「皆能超越」,因为他对虚空起胜解的关係,就对于这些色想都能解脱了。

  「是故说言色想出过故」,所以那经上说,这个禅师色的想解脱了。当然他这个时候…;譬如说成就了空无边处定的人,他入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他就像犹如虚空这样子、不感觉到有身体;但是别人看他身体还在啊!所以只是他内心裡面没有色想而已,那个果报你还不可以变动的,你寿命没有到那第八识还是要负责任的,你这个身体还是存在的,是这样意思。所以现在说到出离,是出离你内心的色想,内心的分别,是这麽意思。

  未二、有对想灭没

  由不显现超越彼想以为因故,所有种种众多品类因诸显色和合积集有障碍想皆得除遣,是故说言有对想灭没故。

  这第二科「有对想灭没」,这个「对」就是触对,我们的拳头向牆壁那个地方有触对;这一切色法彼此之间都能触对,所以叫「有对想」。前面说「有色想」是约眼识和第六意识说;现在说「有对想」,当然是眼识所见色也包括在内,但是耳、鼻、舌、身,所有的色法都叫「有对想」了。

  「由不显现超越彼想以为因故」,由于这位禅师,他是在禅定裡边做如是观的时候,于虚空起胜解的关係这些色想不显现了,没有这个色想了;就是内心裡面一切色都没有了,他这个第六意识…;当然色界第四禅还是第六识的境界,他在禅定裡边这一切色都没有了,乃至山河大地的色、内身的色都不显现了。「超越彼想」,在内心裡面超越了「色」的想,解脱了「色」的想。

  「以为因故」,以此为因就会出现一件事:「所有种种众多品类因诸显色和合积集有障碍想皆得除遣」,这句话也就是解释那个「不显现」、解释那个「超越」。所有的种种的众多的品类;花草树木、房廊屋舍…、乃至身体,各式各样的品类的。「因诸显色和合积集」,这些色也就是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些色和合在一起积集而有的,都是有障碍的;只要是色它有质碍的。「皆得除遣」,也就都解脱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成就了这个「不显现」、「超越」彼,有这个力量了,所有这麽多的色都没有障碍了,都除遣这一切障碍了。「是故说言有对想灭没故」,这个「有对想」没有了。

  未三、种种想不作意

  由远离彼想以为因故,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谓饮食瓶衣乘庄严具城舍军园山林等想于是一切不作意转,是故说言种种想不作意故。

  这是第三科「种种想不作意」。「由远离彼想以为因故」,由于前面「色想出过故、有对想灭没故」,这些就是「远离彼想」。以此为因故,「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就是各式各样的色集聚在一起所成就的这些色法,各式各样的差别想;我们没有得这种定的人,我们看见这是高山、这是大海、这是猫、这是狗,「种种差别想转」。「差别想转」、甚麽差别想转呢?「谓饮食」,这是米、这是麵;这是瓶;这是衣;这是乘、就是车;这是庄严具;这是城;这是舍;这是军;这是园;这是山;这是林「等想」,「种种想转」。这句话就是解释前面「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这句话。「于是一切不作意转」,现在这一位禅师,在这一切法他心裡都不分别,没有这些想了,都不现前了。

  「是故说言种种想不作意故」,所以经上说「种种想」都不作意了。那麽连接起来就是「色想出过故」、「有对想灭没故」、「种种想不作意故」,经上就是这麽三句,这个《瑜伽师地论》作者把这三句作这样解释一下。

  未四、入无边空

  除遣如是有色有对种种想已,起无边想虚空胜解,是故说言入无边空。

  这是第四科「入无边空」。「除遣如是」,这一个色界第四禅的这一位禅师,他在定裡边除遣了这麽多的「有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已」成功了,把这三种想他都灭了。「起无边想虚空胜解」,这时候现起了「无边」,这个空无边处想;都是虚空、只是虚空而已,而这个虚空也就是他的内心的一个胜解而已,就是有力量的一个认识,就是这麽一个境界。但这就是在定中的时候,他是这样完全是空的境界,而没有这个山河大地、眼耳鼻舌的这些事情了。

  「是故说言入无边空」,所以说这个色界第四禅的禅师,超越了色界第四禅,进一步到了空无边处定了,他入这个定裡边了。

  未五、空无边处具足安住

  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空无边处具足安住。

  这第五科「空无边处具足安住」。「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竟作意」,我们从欲界定向前修也会得到了色界初禅的「近分定」,「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这个定是接近色界初禅;若成就了色界初禅就是根本定了。但是这个地方有点特别,还有个「中间禅」这个地方有特别;就是我们成就了有寻有伺定,进一步成就了无寻唯伺定,再进一步成就了无寻无伺定;中间的那个「无寻唯伺定」叫「中间禅」。只有初禅这个地方有这麽一个「中间禅」,但是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处定以后再也不设这个中间禅了,只有近分定和根本定、只有这个。

  「由已超过近分」,由于这个色界第四禅的这个禅师他修无色界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他这时候的功夫超过了近分定了。超过了近分定那是甚麽定呢?现在我们知道「七种作意」裡边,由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六种作意都是近分定,到了第七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禅了。而现在由色界第四静虑到空无边处定也一样有这七种作意;有这七种作意的时候,超过了「近分定」,那就是超越了这个了相作意,乃至到加行究竟作意,超过了前六种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那就是得到了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叫做「根本定」,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成功了。

  「是故说言空无边处具足安住」,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名之为,这个禅师他是由色界第四禅进入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具足安住」了,他成功了。如果你是在摄乐作意、观察作意,你空无边处定的根本禅还不具足;一定要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定的时候,这空无边处定才具足了,安住在这个禅定裡头。

  午二、辨所缘

  当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虚空、亦缘自地所有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

  这是第二科「辨所缘」。前面是「释众义」,「释」这个空无边处定的「众义」,现在是「辨」这空无边处定的「所缘」。

  「当知此中」,应该知道在修学无色界空无边处定的裡边,「依于近分定」,你也是一样,也有个近分定。「乃至到未入上根本定」,初禅对二禅说,二禅的根本定就叫做「上」;对初禅来说二禅就是「上」,对二禅来说三禅就是「上」了,展转都是「上」;现在是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叫作「上」。「未入上根本定」的时候,你在近分定的时候「唯缘虚空」,你入定的时候就思惟虚空广大无边,就是「唯缘虚空」,不去观察其他的事情的。

  「若已得入上根本定」,若是这位禅师他已经修空无边处定成功了,进入到、契入到空无边处定的根本定了,这个时候他的所缘境是甚麽?「亦缘虚空」,也是缘虚空、普遍的虚空,「亦缘自地所有诸蕴」;这个时候多出一件事来,也能够观察他本身的境界;他本身的境界、这个时候他不见自己有身体的,他见他还有受、想、行、识四蕴。我们现在有色、受、想、行、识五蕴;他只是受、想、行、识四蕴,那个色蕴没有了,没有色蕴的。

  「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这样说呢,「近分中」也缘「下地」;「下地」那就是,空无边处定的下地就是色界四禅了,他也缘他们的诸蕴;他们是五蕴都具足的,色、受、想、行、识都有;这是说他的所缘境的不同。

  巳二、识无边处(分二科) 午一、超过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

  复次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相应。若有欲入识无边处,先捨虚空无边处想、即于彼识次起无边行相胜解。尔时超过近分根本空无边处。是故说言超过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

  前面的「空无边处定」解释完了,现在这下边解释这个「识无边处定」。分两科,第一科是「超过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

  「复次若由此识」,这「空无边处定」这个境界很高深,但是还是有另外的「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怎麽回事呢?说「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在修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你一定要凭藉你的内心,就是与定相应的那个识,「于无边」无际的虚空「发起胜解」,就是一直地观想这个虚空,而这个观察的这种智慧,观察的这个分别心,去观察虚空这个力量不可移转;其他的什麽事情…;不可以说「你不要观了」,不可以;你不能够动摇他的,这叫「胜解」。

  「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相应」,应该知道你这个识,能观的识与无边的「空相胜解」相应的,是相应的、是和合的;你这无边空是你定的所缘境,这个无边空不会自然现前的,是由你内心的识,就是你那胜解的力量把无边无际的虚空现前;这胜解是谁?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心所法。所以这个时候就知道,你这个所缘境「空无边处」,还有一个能缘的心也是无边的,这样意思。

  「若有欲入识无边处,先捨虚空无边处想」,「若有」这个人,就是成就无色界空无边处定这个人,他现在又不高兴以虚空为所缘境了,他要把虚空这个所缘境弃捨了,回来、反过来观察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缘,我观察自己这一念心,以心为所缘境;以心为所缘境入定了那叫作「识无边处定」。「若有欲入识无边处」的时候那怎麽办呢?「先捨虚空无边处想」,你要弃捨这个虚空无边处的这个想,就不以虚空为所缘境了。「即于彼识次起无边行相胜解」,那这时以识为所缘境的时候,就是观想这个识是无量无边的;有过去的识、有现在的识、有未来的识,无量无边的分别。这样说如果成功了,这是个什麽境界?就是唯独一念了别的心明了的心、或者是一个灵明的心湛然独立,一切法都不可得,是这麽一个境界,这叫「识无边处定」。你认为这个境界高不高?你想一想。

  「若有欲入识无边处,先捨虚空无边处想,即于彼识次起无边行相胜解,尔时超过近分根本空无边处」,那个时候也一样,也要由近分定然后入根本定,也是这样子。「尔时超过近分根本空无边处」,这裡说这个「近分根本」是说这个空无边处定的近分和根本;现在你学习识无边处定的时候,超过了空无边处定的近分定和根本定,是这麽意思。「是故说言超过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超过了空无边处定的近分和根本,入于识无边处的近分和根本定,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现在下面第二科「识无边处具足安住」。

  午二、识无边处具足安住

  由彼超过识无边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识无边处具足安住。

  「由彼超过识无边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这位修行人他超过了空无边处定的近分根本定;谁超过的?就那个「识无边处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入于识无边处定的根本定,那麽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故说言识无边处具足安住」,就具足安住,这就成功了。这是「识无边处」。

  巳三、无所有处(分二科) 午一、显彼胜解

  复次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馀境都无所得;谓诸所有或色非色相应境性。彼求境界无所得时,超过近分及以根本识无边处发起都无馀境胜解,此则名为于无所有假想胜解。

  这是第三科「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又分二科,第一科「显彼胜解」,显这个无所有处定的胜解。

  「复次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这个修行人以空为所缘境,成功了以后又弃捨了然后用心用识作所缘境;但是用识作所缘境成功了以后,他又不高兴这个识,「求上进时」还要再向前向上进,向上进的时候「离其识外,更求馀境都无所得」,这修行一个法门一定要有所缘境,那麽现在我要从识无边处定再进一步,我用什麽作所缘境呢?就是这样子;说「离其识外」,他就在识无边处定裡面,离了识以外,更求其他的法作所缘境的时候「都无所得」,没有了;他成就色界四禅的时候,你不能离开色;空无边处定的时候弃捨了色,把色不要了,以空为所缘境;到了识无边处定的时候,把虚空也弃捨了、用识;现在要再进一步的时候、不用识,那麽用什麽作所缘境呢?「都无所得」,不能再得一个法作所缘境了。

  怎麽叫做「都无所得」呢?「谓诸所有,或色非色相应境性」,「谓」所有的那些境界,或者是属于「色」,或者属于「非色」就是识;与色相应的、与非色相应的境性,这都是有法作所缘境的。「彼求境界无所得时」,他在识无边处定弃捨了识,另外求一法不可得的时候,他一直地思惟这个无所有,思惟这个无所有「彼求境界无所得时」,就安住在那无所得的境界的时候,「超过近分及以根本识无边处」,这个时候就超过了识无边处定的近分定及根本定。「发起都无馀境胜解」,这个时候也没有色、也没有空、也没有识,就想这个「无所有」,这个时候以「无所有」为所缘境,达到了由近分定到根本定、成就了,「发起都无馀境胜解」,就是无所有,在这个无所有为所缘境上得到了胜解。

  「此则名为于无所有假想胜解」,这个「想」天天地修、天天地修,就成功了,所以叫「假想胜解」。这是叫做「显彼胜解」这一科,下面「释具足住」。

  午二、释具足住

  即于如是假想胜解多修习故,便能超过无所有处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超过一切识无边处,无少所有无所有处具足安住。

  这个识无边处定的这个人,「即于如是假想胜解」,就是无所有,想这个无所有胜解「多修习故」,可见也不是那麽容易,要多修习啊!「便能超过无所有处一切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个地方是这样;这个「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这都是近分定,超过了近分定「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这就是入于无所有处定了。「是故说言超过一切识无边处,无少所有无所有处具足安住」,这个「无少所有」是解释这个「无所有」的,解释这个「无所有处定」,在这裡湛然安住,这个「无所有处定」。

  巳四、非想非非想处(分三科) 午一、释非有想非无想

  复次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由于无所有处想起麤想故,便能弃捨无所有处想。

  这底下第四科是「非想非非想处」,这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我现在多说一句废话;这个禅师说那个十牛图…,如果你用这样的这无色界的这些…、色界四禅和这个来对比的话,你能说那是出世间的禅吗?说那十牛图是出世间的禅吗?那麽出世间的禅和世间禅有什麽差别?你怎麽解释?

  这前面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现在是第四科「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色界天的最高一层定了,分三科,第一科「释非有想非无想」。

  「复次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在无所有处定住久了又不高兴这个无所有,他还希望再进一步,「由于无所有处想起麤想故」,就感觉无所有处…,心裡面在无所有处,感觉什麽也没有,实在是个愚痴的境界,所以「起麤想」。「便能弃捨无所有处想」,他感觉到不好就弃捨它了,不高兴它,这上面也是一样。

  《披寻记》一○八○页:

  由于无所有处想起麤想故者:谓由了相作意于无所有处想了为麤相故。

  到了这个定有什麽好处呢?实在没什麽智慧,智慧还是不够。

  由是因缘,先入无所有处定时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非无想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

  现在解释这个「非想非非想定」,什麽叫做「非想」?

  「由是因缘,先入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先」就在非非想定之前,你成功了,入于无所有处定的时候。「超过一切有所有想」,就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这都是有想,想这个虚空这是有想,想这个识无量无边也是有想,是「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这个无所有处定还是想,不过是想「无所有」,还是想;现在是到了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要超过这个「无所有想」,不想这个无所有了。「是故说言非有想」,这样子,空无边处定也是有想、识无边处定也是有想、无所有处定也是有想;现在到了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把这个想超过了,所以叫「非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

  「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这解释前面这句话;超越这个「非有想」,非有什麽想?「谓或有所有想」,就是空无边、识无边。「或无所有想」就无所有处也是想,就是没有这个想。没有这个想,这样子,这个非非想定是无想吗?「非无想」,这第二句,不是无想。「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这地方讲说是不是无想;什麽叫做无想呢?就是「无想定」是无想、「灭尽定」是无想,现在说是「非无想」,不像「无想定」那样无想,也不像「灭尽定」那样无想,就是这样意思,「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这个无想定和灭尽定他们是「一切诸想皆悉灭尽」了,都灭掉了,那就是第六识的境界统统息灭了。

  这是解释「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不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也不像无想定和灭尽定那样子,所以「非无想」,就是这样子。这样是什麽?就是还有微细想,这样意思。

  午二、释非想非非想

  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是故说言非想非非想。

  这第二科「释非想非非想」。「唯有微细想」,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他内裡边就是有最微细的还是有想,他这个想不像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的想那麽粗,那是粗显的想;现在是微细的想。「缘无相境转」,他这个想他还是要有所缘境的,但这个境是「无相境」,也不是空、也不是识、也不是无所有,就是没有名字,说不上来什麽形相的,「无相境转」。「是故说言非想非非想」,所以这个定名字叫做「非想非非想定」。

  这是第二科「释非想非非想」,下面第三科解释「具足住」。

  午三、释具足住

  即于此处起胜解时,超过一切近分根本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于非想非非想处具足安住。

  「即于此处起胜解时,超过一切近分根本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这个时候就是这样,超过了无所有处的根本定,也超过了非非想定的近分定,入于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说言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于非想非非想处具足安住」,就是到这个境界了,这个定。

  这是把无色界的四空定解释到这裡。

  卯二、辨定相(分二科) 辰一、标差别

  复次此中入静虑定时,其身相状如处室中;入无色定时,其身相状如处虚空。

  这是第二科「辨定相」。前边「往世间道」;得到了未到地定以后有二条路,一条路是「往世间道」,第二条路是「往出世间道」现在还没有讲。「往世间道」分二科,「略问答」、「广分别」。「广分别」裡边分六科,第一科是「七作意」解释完了,第二科「广辨离欲及诸等至」,「及诸等至」那就说到四静虑和四空定,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辨定相」分二科,第一科「标差别」。

  「复次此中入静虑定」的时候,你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你入在那个定裡面的时候。「其身相状如处室中」,那个时候的相状就像在房子裡面的感觉,他在定裡面的那一念心的感觉并不是心在身体裡面;好像在房子裡面,因为这个身体不像是有,有若无的样子。「入无色定」的时候,「其身相状如处虚空」,那就不是有房子的,就像虚空似的;他在禅定裡面的感觉是这样。

  这是「标差别」,第二科「随难释」。

  辰二、随难释

  当知此中由奢摩他相,安住上捨勤修加行。

  应该知道,「此中」就是指无色界的四空定。「由奢摩他相」,一个奢摩他、一个毘婆舍那两个修行方法,而他就是偏于「奢摩他相」。「安住上捨」,在这奢摩他裡面安住最殊胜的捨的境界,就是一层一层的弃捨;就是空无边处定弃捨掉色,识无边处定又弃捨掉空,展转的弃捨。「勤修加行」,他努力的这样修行,最后成功了就是非想非非想定,这样子。

  《披寻记》一○八○页:

  由奢摩他相安住上捨等者:此释前说入无色定,是故唯说由奢摩他及住上捨。离诸苦乐最极寂静,名上捨故。

  若是前面色界的四禅是有毘婆奢那的,那裡面有奢摩他也有毘婆奢那的。而这个无色界的四空定就偏于奢摩他,毘婆奢那就是很少很少了,就是可以说没有了,这麽一个意思。

  寅三、二无心定(分三科) 卯一、标

  复次依静虑等,当知能入二无心定。

  这是第三科「二无心定」。第一科是「七作意」,第二科「广辨离欲离诸等至」,现在是第三科「二无心定」,解释这个「二无心定」分三科,第一科「标」。

  「复次依静虑等」,修行人因为思想不同就会出现种种的事情,那麽依据色界的四静虑「等」,就是「等」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成就了四禅八定的人。「当知能入二无心定」,那你应该知道你成就了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你才能入于「二无心定」,不然你是不能入的。这是「标」,下面「列」。

  卯二、列

  一者、无想定。二者、灭尽定。

  「二无心定」是什麽呢?就是「无想定」和「灭尽定」,都是没有第六意识,就叫做「无心定」。这是列。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能入补特伽罗」就是能入定的这个人。分二科,第一科「无想定」。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略说(分二科) 巳一、能入补特伽罗(分二科) 午一、无想定

  无想定者;唯诸异生,由弃背想作意方便能入。

  「无想定者」是怎麽回事情呢?「唯诸异生,由弃背想作意方便能人」,这个「无想定」这个人,「唯诸异生」唯独是凡夫;这「异生」这句话,就是不同的见有不同的烦恼、不同的业力,得到不同的果报,就叫「异生」。但是现在是说你要成就色界第四禅的人;不是其他的,不是初禅、二禅、三禅。是成就了色界第四禅的人「由弃背想作意」,就是弃捨了、厌离了「想」的作意,不高兴这个「想」,由于这个厌离心的方便「能入」,就能入于无想定,他就是在第四禅裡面他心裡面厌恶这个想,他厌恶它,慢慢地这个想就没有了,那麽就入于无想定了,是这个意思。

  午二、灭尽定

  灭尽定者;唯诸圣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第二科是「灭尽定」。「灭尽定者;唯诸圣者」,这唯独是佛教徒得圣道的人;或者已经得阿罗汉,或者是大菩萨,最低限度你要成就了三果的圣人。「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就是他在禅定裡面要把想、受这两个心所法要停下来,心裡面不要有受、不要有想,要停止它的作意;这也是作意,你心裡面作意不愿意有想、也不愿意有受,以此为方便就能入于灭尽定。这地方是简略的说。

  巳二、能入方便(分二科) 午一、标

  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

  这是第二科。前面说「能入补特伽罗」,现在是第二科「能入的方便」,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就是一个「弃背想作意」,一个是「止息想受作意」,这两个作意你才能入于这两个定。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无想定」。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无想定

  谓无想定、由弃背想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

  「谓无想定」,这个修行无想定这个人,「由弃背想作意为上首」,这裡面也是有止有观;你厌烦呵斥这个想的过失这是毘婆奢那,然后心裡面又修奢摩他;奢摩他修完了又修毘婆奢那再观察想的过失、呵责这个想;这样子止而又观、观而又止「以为上首」,「勤修加行」努力的用功,「渐次」地就能入于无想定。

  未二、灭尽定

  若灭尽定,由从非想非非想处欲求上进,暂时止息所缘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

  前面「无想定」是由色界四禅才可以修这个无想定;若是「灭尽定」呢?「由从非想非非想处欲求上进」,这是要佛教徒已经得三果以上的圣人,他从非想非非想这个地方「欲求上进」,就是超越这个非非想定向前再进一步。那麽他内心裡面是什麽样的动机呢?「暂时止息所缘作意」,「暂时」不是永久的,「止息」这个「所缘作意」,不以非想非非想这种作意「以为上首」。「勤修加行渐次能入」,也是止观这样子。

  前面是「略说」,下面是「广显」分二科,第一科是「无想定」分二科,第一科「辨加行」。

  辰二、广显(分二科) 巳一、无想定(分二科) 午一、辨加行

  若诸异生作如是念;诸想如病、诸想如痈、诸想如箭,唯有无想寂静微妙。摄受如是背想作意,于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习不念作意,由此修习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无间心不复转。

  「若诸异生作如是念;诸想如病」,若是这个凡夫;就是邪知邪见的人,他认为没有想的时候这就是得涅槃了。所以他这个异生作如是念;「诸想如病」,心裡面种种分别就像人有病了似的。「诸想如痈」,像那严重的cancer病了。「诸想如箭」,像那个箭射到你的身体裡头。「唯有无想寂静微妙」,这是最好的东西。

  「摄受如是背想作意」,他就是逐渐地学习、逐渐地来成就;这个「摄」是取来,拿过来以后放在心裡面就不失掉,叫作「摄受」;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有成就,就是这个意思。就是用这个呵斥这个想的过失;如病、如痈、如箭,「唯有无想寂静微妙」,这就是一个麤、一个淨。「摄受如是背想作意,于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习不念作意」,在禅定裡面他也有其他的想,现在不高兴这一切想,「不念」这一切想,把这一切想都停下来。「由此修习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你没成就的时候,在前方便努力修行的时候,虽然是修无想定,而实在你还是有想,有心。「入定无间,心不复转」,若到根本位的时候入于无想定的时候,这个加行道和无间道中间是没有第三法间隔的,所以叫「无间」。「心不复转」,这时候你的内心就是第六识不动了,那就是无想定了。

  这是「辨加行」,下面「结证得」。

  午二、结证得

  如是出离想作意为先,已离遍淨贪,未离广果贪,诸心心法灭,是名无想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

  「如是出离想作意」,前面这个外道、这个邪知邪见这个人,「出离想作意」,不高兴这个想,他这样子作意「为先」,以此为主要的一个观想。他「已离遍淨贪」,这个遍淨天是第三禅,少淨、无量淨、遍淨;对于第三禅的爱着心解脱了。「未离广果贪」,这个无想天是第四禅,第四禅就是广果天。他在广果天的时候,对于广果天的境界,这个爱着心还没弃捨,「未离广果贪」。「诸心心法灭」,到这成就了无想定的时候,这一切心所法都灭了,「是名无想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就是由前面这样的方法,就是成就了无想定了。

  巳二、灭尽定(分二科) 午一、辨加行

  若诸圣者已得非想非非想处,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

  这是第二,解释「灭尽定」分二科,第一科「辨加行」。

  怎麽样能够成就「灭尽定」呢?「若诸圣者」已得圣道的圣人,要超过初果、二果,是三果圣人以上。「已得非想非非想处」,这个人不但是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完全都成就了;他成就了以后「复欲暂时住寂静住」,他还想「寂静住」,心裡面远离一切分别。「从非有想非无想处心求上进」,从这个定想要再进一步。「心上进」的时候,「求上所缘竟无所得」,他向上求一个所缘境的时候,「无所得」,没有一个所缘境了。前面以空为所缘境、识为所缘境、无所有为所缘境、非想非非想为所缘境;现在再求一个所缘境,「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没有所缘境,能缘的心也就不动了,「灭而不转」。

  午二、结证得

  如是有学已离无所有处贪,或阿罗汉求暂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是名灭尽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

  这是第二科「结证得」。「如是有学」,这个「有学」、佛教徒这个有学的圣人,他要到什麽程度才可以学习入灭尽定呢?是「已离无所有处贪」,他要到无所有处定,无色界的第三个「无所有处定」的贪没有了、解脱了;但是他还没有离「非想非非常处定」的贪,所以他不是阿罗汉,所以还是「有学」。「或阿罗汉」,或者他已经离了非想非非想处定,得了阿罗汉果了。「求暂住想作意为先」,他心裡面想要暂时地把这个想停下来,这样的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一切的心所法灭了,「是名」叫作「灭尽定」。「由是方便证得此定」,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入灭尽定,但这个是佛教徒;前面那个「无想定」是外道。

  都是把想灭了,那有什麽分别这是佛教徒?那个是外道?有什麽分别呢?就是:这佛教徒有无我观的智慧;那个无想定的人没有这个智慧,这是不同的。

  《披寻记》一○八一页:

  复欲暂时住寂静住等者;〈三摩呬多地〉说: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谓于此二心深生厌捨。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陵本十二卷二十页)其义正同。此中二心,谓受及想。由欲暂时住解脱乐,故于此二深生厌捨,此二灭故,名灭尽定,亦名想受灭定。

  「复欲暂时住寂静住等者;〈三摩呬多地〉说: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依非想非非想为所缘相,而入于非非想定的这个人。「谓于此二心深生厌捨」,这个佛教徒在非非想定这个时候,他于这两种心深生厌捨。这个「二心」可以有三种说法;一个是「非想」是一个心、「非非想」是一个心,对它「厌捨」,这是第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对「无所有处想」和「非想非非想」这个想,这两个心都不高兴、也「厌捨」,这是第二个说法。第三个说法就是「受、想」,我们色受想行识五蕴裡面一个受、一个想,「二心深生厌捨」。

  「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这个厌捨「非想非非想处」向前进,要找一个所缘境,「皆灭尽故」,找所缘境的时候没有法可做所缘境,都灭尽了。「心便寂灭」,他的心就寂静了,就入灭尽定。(陵本十二卷二十页)「其义正同」,这个〈三摩呬多地〉说的这个话和这裡说得正好一样。

  「此中二心」是什麽呢?「谓受及想」这二心。「由欲暂时住解脱乐,故于此二深生厌捨」,「住解脱乐」就是涅槃乐了;这个入灭尽定和涅槃相似。「此二灭故,名灭尽定,亦名想受灭定」,是这样意思。

  但是佛教徒,你在初禅裡面也修四念处;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也都修四念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也修四念处,那麽这就是佛教徒,就是不同于外道了,不同于世间禅。而这个圣人也可能是三果,也可能是四果;他这种人得了非非想定,已经没有无所有处定的欲贪,他可以入灭尽定,就是这样子就入灭尽定了。一切法皆灭尽故,没有做所缘境的时候心就寂静住了,在那个〈三摩呬多地〉说得详细。

  寅四、五神通(分二科) 卯一、徵

  复次依止静虑发五通等。云何能发?

  这是第四科。这个世间道的「广分别」一共有六科,现在是第四科是「五神通」;人是欢喜有神通,但是究竟怎麽样才能有神通呢?很少有的地方说,就是这裡可是详细告诉我们了,怎麽样才能有神通呢?这地方说了。寅四、「五神通」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复次依止静虑发五通等」,这佛教徒因为佛菩萨的大智慧,开示学习神通的方法是圆满的;这非佛教徒,一切世间的神仙他们开示的不圆满。「复次依止静虑发五通等」,要以色界的四静虑做根据地,要在这个色界四静虑裡面才可以发出神通来;这样说就是你一定要得到色界四禅,然后学习神通的方法,再修行这个神通的方法,才发出来神通来的。

  这样子可以知道,你若有神通就表示你一定有色界四禅;如果说没有色界四禅,你说你有神通那就是说谎话了。或者是其它的神通也可以,有鬼通也可以,就是鬼帮助你有点神通,你自己没有神通是鬼帮助你,鬼若不帮助你的时候你就没有神通了。一个吃药,吃药也能令你有一点神通。一个是念咒,念一种咒的时候也能发出一点神通。而这些神通有的时候灵、有的时候是不灵,不是那麽好。还有一种就是果报来的,前生的果报,前生的业力现在得的果报,果报上有点异能就是果报的神通;这都是小神通。现在若是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修神通而成就神通,这个神通是不可思议,是很广大的是很厉害的。这个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都不可以有神通,顶多有点灵感就是了。无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若是已经得到四静虑而又得到无色界四空定,它们可以合起来有点帮助的。那问题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它定太多而没有毘钵舍那观,对于得神通也困难;这个色界四禅可不同,它裡面有奢摩他也有毘钵舍那,有定也有慧,这有神通容易,可以发出神通来。

  「云何能发?」得到了色界四禅怎麽样才能发出神通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分二科,第一科是「加行」又分二科,第一科「依定思惟」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略(分二科) 巳一、加行(分二科) 午一、依定思惟(分二科) 未一、标

  谓静虑者已得根本清淨静虑,即以如是清淨静虑为所依止,于五通增上正法听闻受持令善究竟。

  「谓静虑者」就是成就静虑的人;成就了初禅也可以学习神通,二禅也可以学习神通,三禅、四禅;最好是第四禅,这个有神通是很广大的。「已得根本清淨静虑」,这个「静虑者」他已经不怕辛苦,有人照顾他,他成就了根本的清淨静虑;就是色界四禅是根本,而得到了清淨的静虑;「清淨静虑」,当然你有爱、见、慢就不清淨了,当然也有程度的不同。「即以如是清淨静虑为所依止」,就是为你修神通的住处,你内心在这个禅定裡面住,禅定就是你的依止处。

  「于五通增上正法听闻受持」,那麽这个人怎麽样才会有神通呢?「于五通增上正法」,就是佛菩萨知道成就五神通的「增上正法」,这个就是特别殊胜的佛菩萨说的得神通的方法、「增上正法」,「听闻受持」,佛菩萨或者是大阿罗汉他们都有这样的增上正法,他为你讲解的时候你能听闻能受持;佛菩萨可不随便告诉你的啊!「令善究竟」,你学习这种得神通的正法,你要叫它…「善」者能也;能学习得很圆满,要这样才可以;一知半解、不可以的。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未二、释

  谓于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等,作意思惟。

  「谓于神境通、宿住通」,这个神通的增上正法,什麽神通呢?就是「神境通」,我们通常就叫「神足通」就是这个。「宿住通」就是宿命通,还有「天耳通」,「死生智通」就是天眼通,「心差别通」就是他心通,「等」,这个「等」应该加一个就是漏尽通;或者向上「等」就是这五通。「作意思惟」,这个神通怎麽样得呢?你要根据那个增上正法去作意思惟去,在禅定裡面作意思惟,这是解释。

  午二、修治作意

  复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于义、了知于法。由了知义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

  这第二科「修治作意」就是你正式修这个方法,修这个禅定得神通的方法。

  「复由定地所起作意」,你原来是听那个善知识教授你神通的增上正法,你光是学习这个法还不够的,「复由定地作意」,还要在色界四禅裡面「定地」所起的「作意」,你要生起一种学习修这个禅定的作意。「了知于义」,怎麽作意呢?「了知于义、了知于法」,就是了知那个增上正法的义、那个所诠的义,和那个「了知于法」,能诠的文句;能诠的文句是法,所诠的道理是义;这一个法,一个义,而义是最重要的,法还是次要的。你要在定地裡面在禅定裡面,去思惟这个义、思惟这个法。「由了知义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你根据你善知识告诉你的那个增上教法,这样「如是修治其心」、「如是修治其心」,你不可以自作聪明,你要根据那个善知识说的这样子去修。

  巳二、修果

  由此修习多修习故,有时有分发生修果五神通等。

  这是第二科「修果」。前面「修治作意」就是正式修行。

  从这裡面看,从开始用功修行看完全是思想的事情,完全内心裡面作意的事情;不管你是修不淨观也好、修无我观也好、修慈悲观也好、修缘起观也好、修神通也好,完全是内心的作意,和世间上的事情完全不同。

  「由此修习多修习故」,修习又修习、修习又修习,要长时期修习。「有时有分发生修果五神通等」;「有时」就是说昼夜六时,一时是四个钟头,我这一坐四个钟头「有时」;「有分」,我没有坐四个钟头,是四个钟头的一少分;或者一分、或者一半,叫做「分」,或者是也不到一半,我坐一个钟头。「发生修果五神通等」成功了,就出来了你这个修果,在禅定裡面叫「修」,得到神通的果报了,得到神通的果利了。

  《披寻记》一○八二页:

  复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于义等者;《解深密》说:修所成慧,了知其义,与闻思别。此应准知。

  「复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于义等者;《解深密》说:修所成慧,了知其义,与闻思别」,和闻慧思慧了知法、了知义还是不同的,因为有了禅定了;闻思的智慧没有禅定,那是有差别的。

  把下面这段讲完它。前面是略说,辰一是「略」,现在是第二科广说。

  辰二、广(分五科) 巳一、标

  又即如是了知于义、了知于法,为欲引发诸神通等,修十二想。

  前面是略说,这是广说。前面说这样了知义、了知法,这个义和法裡面还有它的内容的。「为欲引发诸神通等」要修十二种想,就十二种胜解。这是「标」。

  巳二、徵

  何等十二?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一、轻举想。二、柔软想。三、空界想。四、身心符顺想。五、胜解想。六、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七、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八、光明色相想。九、烦恼所作色变异想。十、解脱想。十一、胜处想。十二、遍处想。

  修这十二种想你就得五种神通,乃至更殊胜的圣人的神通你都成就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23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