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14
玄三、无量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风聚藏隐,无量风聚,于中积集。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全部的身体不管那一部分都有风聚随顺那里出入,都有「风聚所摄」,属于这个风聚的。「风聚藏隐」也在那裡藏着,隐藏在那裡。「无量风聚于中积集」这个身体每一部分它都有风,这麽多。 如妒罗绵或叠絮等,诸轻飘物。于是诸相而起胜解。 「如妒罗绵」这妒罗绵是什麽呢?就是那个柔软的花草,叫做「妒罗绵」。或者是木本的、或是草本的花,这花柔软都叫做妒罗绵。「或叠絮等」,这个「叠」我查字典上,和这个文的义不合,要加个毛字呢,就可以了。加个毛字就是特别微细的毛布做的手巾叫做「叠」。「絮」呢,就是柳花,柳树的花,柳絮。这些东西「诸轻飘物」,妒罗绵也好,叠也好,絮也好,都是轻飘物。「于是诸相而起胜解」这些轻飘物,为风所动,你就知道那是有风。 这是阿那波那念法门的学习情况,昨天这一段文是讲过了。「如是所有一切身分」,这个生命体的一切的部位都是风聚所随逐的,到处都有风,「风聚所摄」是风所统摄的。这个风在身体裡面运行,就可以使令这个身体,成为一个灵活的一种生命体,所以是它所统摄的;如果它不动了,这个身体就结束了,所以是「风聚所摄」。「风聚藏隐」它在这个身体到处都有风的藏隐,藏隐在一切处,是「无量的风聚于中积集」,这个风实在就是通常所谓气,气血的这个气,在生命体裡面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妒罗绵、或叠絮等,诸轻飘物。」这个身体,这个风在身体裡边,就像是轻飘物那样子,非常的灵活。「于是诸相,而起胜解。」这个阿那波那念,你学习这个法门的时候,你可以在这麽多的相状上起观想,这是辨品类。下边第三科是修念住,分三科,第一科于内。 地三、修念住(分三科) 玄一、于内 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内住循身观。 「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这是那个人他的体内的入息和出息,「流转不绝」就是流动不断,不断的在流动。「作意思惟」,这位禅师就这样的作意,思惟这个出入息在流动。「尔时名为,于其内身住循身观」,你这样子观察呢,能使令你的心寂静、不散乱。 玄二、于外 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转断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 「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这是第二科,于外。「入息、出息流转断绝」,这是说,这个人生命结束了,身体变坏了,那麽去观察他的身体呢,就是他的入出息不活动了,那麽「作意思惟」呢,「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 玄三、于内外 若复于自临欲死时,而起胜解。 这是第三科,于内外。若是这位禅师,对于他自己临欲死亡的时候,他这个时候,他还是修这阿那波那念,他要再观想,观想这个内,这个身体,这个气息的情况,那当然这是内。 或于已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 或者这个人,这个禅师的功夫很高,他自己已经死掉了,他还能够观察这个入息、出息不流转的情况,他作如是观,那麽这就是于外了。 或于未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 或者这位禅师,是对于这个生命体还没有死亡的时候,他的入息、出息就不动了,没有出入息了,那麽作这样的观想。没有死,那麽这就是内;没有出入息就是外,所以于内外,这是两种观想。没有死亡,怎麽会没有出入息呢?如果是得到了色界第四禅,那当然就是没有出入息,那他并没有死亡;或者是在母腹中,在胎藏的时候,那也是没有出入息。 由法尔故,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 这是「由法尔故」,就是你修行到那个程度,自然是这样子。在心裡上说呢,这修行人他不愿意有出入息,感觉到有出入息也是一个打閒岔的事情,可是没有到那个程度,它就是要有出入息,那麽一直到三禅都有出入息;小孩子没有出胎的时候,那时候也是没有出入息。这个情形是「法尔故」自然是这样子,「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这是第三科。 地四、显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应修如是上品助伴、上品所摄,无倒加行。 这是第四科显加行,也等于是讚歎的意思。「遍于一切正加行中」,这位禅师普遍于一切加行中。这是三十二卷,前边三十一卷初有这九种加行,这是遍于一切正加行裡面,这就是九种正加行裡面,九种裡面有一个加行叫「正加行」。但是这裡面是说,所有的九种加行,都名为正加行。「应修如是上品助伴」,你应该学习前面说的阿那波那念这个加行。这个「助伴」呢,就是为心作助伴,因为你没得圣道,没有与第一义相应,心是有助伴的。「上品所摄,无倒加行」,这个加行是属于上品的,是最正确的,没有错误的一种修行。 《披寻记》一○五九页: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等者:如说阿那波那念所缘,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陵本二十七卷七页)。此说一切正加行,义应准知。即于此中修习如前胜解,说名上品助伴,上品所摄,无倒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等者:如说阿那波那念所缘,若是处转」。「是处转」,就是出入息:就是由脐至鼻,这叫出息;由鼻至脐,这是入息。这个出入息就在这个地方流动,这叫「是处转」。「若乃至转」,「乃至」:就是这个出息,是由脐能到鼻,这就是「至」;这个入息呢,是由鼻到脐,脐是它所至的地方。当然这是初开始用功的时候,就是这个境界;若是久了的时候,这个入息能到脚趾头,那个境界就微细了,这是「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这入息的情况,和出息的情况,如其自然地活动,你不要控制它,你不要叫它长、叫它短,都不要,要「如所转」。 「若时而转」就是你修这个入出息,稍为地有一点相应的时候呢,就会出现你不修行的时候没有的境界。这是什麽呢?这譬如说出息:出息本来是由脐至鼻,叫出,但出出就不出了,但它没有入,也没有入息,这中间还有个内出息,那麽这就是有这样的情形。这入息是由鼻至脐,这是入息,可是入入以后就不入了,但是也没有出,这中间有一个内入息。你若是用功有多少相应的时候,这个内出息,和内入息,就很分明的出现了。这样子呢,有出息,也有内出息;有入息,也有内入息,这叫作「若时而转」。你若是有多少相应的时候,这个内入息和入出息会长,所以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十六胜行裡面有这件事,这叫作「若时而转」。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于此一切」,就是前面说的这几个,「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由安住念」,因为你能够安住在出入息上,正念分明的话呢,这是「能正随行」就是随着出入息这样子,没有其他的散乱、掉举,也没有昏沉,你就随时这样子做;如果你散乱了,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就不随行了。现在能安住在正念呢,你能这样作。「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那个时候,是由于你自己用功就会明白,这个修行有这样的相貌。我不是听别人讲,也不是看书本,是由你自己用功,知道这件事,认识这件事的相貌,就是「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前面这一段文是(陵本二十七卷七页)我们已经学过了。 「此说一切正加行,义应准知。」这裡说的正加行,「遍于一切正加行中」,这个正加行的义,应该准照二十七卷那一段文,就明白它的义了。「即于此中修习如前胜解,说名上品助伴」,即于此阿那波那念的法门裡面,你就修习这样的观想,「如前胜解」像前面的数息观,所说的那个胜解,也就是这裡边说的这一段文,「说名上品助伴」这就叫作「上品助伴」,也就是这是个最殊胜的法门。「上品所摄无倒的加行」,这是最殊胜的一个修行的方法。 天二、例同前 所馀一切如前应知。 这是正加行,或者说这是无倒加行,一共九种加行,这裡说出来一种无倒加行。其馀的呢,和前面三十一卷初那裡面说的应该知道。 午二、正修行(分三科) 未一、标 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这一科是前面如应安立修习作意那个地方,分二科,第一科总徵,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正教诲,教我们修厌离相、欣乐相、过患相、光明相、还有了别事相,很多很长,这是正教诲,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现在这一科正修行,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标。 「如是所有初修业者」,像前面这一大段文说的这个法门,所有初修业的人,就是初开始坐禅的人,「蒙正教诲」他蒙受善知识的教诲,他就开始努力修行的时候。「安住炽然正知具念」,他安住在所缘境上,很勇勐、很努力的这样做,他有正知、有正念。他这个正知也具足了正念的话呢,「调伏一切世间贪忧」世间的贪、世间的忧都被调伏了。心裡也不贪、也不忧,就是得自在了。这一段是标,下面就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这个炽然。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炽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毕竟修作、无倒作意,非諠闹等所能动乱,是名炽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作意」,不懈怠,常是这样用功,早晨起来就这样用功,乃至到晚间睡觉之前也是这麽用功。「毕竟修作」,就所有的时间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无倒作意」,没有颠倒妄想这种分别。「非諠闹等所能动乱」,你能这样长时期用功,虽「諠闹」这种諠譁吵闹的境界不能动乱你,就是在动乱的境界你不动乱,你另有一个世界。「是名炽然」这就表示你非常殊胜,你的用功有所相应了。 申二、正知具念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如是名为正知具念。 这是第二科正知具念,前面解释了安住炽然,正知具念怎麽讲呢?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若是你这样子修这五停心观,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就是很真实的,很认真的,知道这时候心裡面是乱了;有诸相、诸寻思、诸随烦恼在你心裡面扰乱,使你心裡动乱。「不乱」这时候也没有诸相的扰乱,也没有诸寻思的扰乱,也没有随烦恼的扰乱;你心裡面无相、无功用、寂静、最极寂静。 「如是名为正知具念」,这个正念,具足了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缘境;如果你打妄想了,你就失掉了所缘境了,那就没有正念了。你不忘所缘境呢,一直的忆念所缘境,就是具足正念。 就是我打了妄想了,自己还不知道打妄想,那就没有正知。这个「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心一动,这个正知就发生作用,就知道:喔!我的心不对了,没有正知,就是正知有力量。这是解释「正知具念」。 申三、调伏贪忧 若能善取诸厌离相、诸欣乐相,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这是解释最后这一句。「若能善取诸厌离相」,假设这位修行人,他能够取得诸厌离相。这个老、病、死是可厌离的事情。这个身体有病痛、寿命衰损、财宝的衰损,很多不快乐的事情,你有厌离心!其实这话,谁高兴这些事情?都是有厌离心。不是!现在说有厌离心是说修圣道的人。社会上的人,虽然也都是不高兴这个事情,但是继续努力,继续努力这件事!那他就是没有厌离心了。明知道这件事是没有前途的嘛,还继续努力!终究有一天要放弃了嘛,但是继续的不厌弃,不厌弃这件事。现在说是「善取诸厌离相」,这就是佛教徒。若能善取「诸欣乐相」,有欢喜学习戒、定、慧;欢喜学习佛法,你对于佛法裡面所说这个圣道的事情有欢喜心。 「若能善取诸厌离相,若能善取诸欣乐相。」你从你的心裡面深深的,你有这样的智慧了,「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你调伏世间的贪,就是有了厌离相,就不会再对世间上的事情有兴趣了,这是调伏贪。这个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们出家人,出了家的时候,把世间的荣华富贵放弃了,这是很不容易,能放弃不容易!但是愿意修学圣道,修学圣道能成就吗?几时才能成就?心裡面还担心,这叫做忧。现在有欣乐相,就是生欢喜心,一直修学圣道,不担心我不能成就这件事。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就。不会,哎呀我不能成就呀!不会有这个想法。 未三、结 由是因缘,宣说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调伏世间贪忧。 这是第三科结束,前面这三段的解释由这个因缘,由这样的理由,就宣说彼那个禅师,能安住炽然,能够乃至调伏世间贪忧。正知具念,调伏世间贪忧。 午三、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分三科) 未一、加行(分三科) 申一、初位 先发如是正加行时,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微劣而转,难可觉了。 前面是正修行这一科,说到正修行的相貌:就是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这就是正修行的相貌。下面第三科是最初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就是你正修行有多少成就了,这个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位,初开始那个阶段的情况。 「先发如是正加行时」,最初由善知识的教导,你就开始行动了,「先发」就是开始,开始这样努力修行了。这个时候「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微劣而转」,这个时候你也是能够把这一念散乱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但是时间不是很长,又跑了,再把它收回来,再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你身心也是有轻安乐的,只要你心裡安住在所缘境上,教它不要乱,也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乱,就是会有轻安乐。但是「微劣而转」,力量很小、很隐微,不明显,在你身心上活动,就是不明显。「难可觉了」,不容易觉知道,不容易明白。初位是这样子。 申二、中位(分二科) 酉一、标 复由修习胜奢摩他、毘钵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调柔、身心轻安。 这是第二科,是中位。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复由」初开始用功修行,但是你的意愿没有满愿,你还继续努力,继续修习「胜奢摩他」,展转殊胜,初开始修奢摩他,奢摩他是不值得讚歎的,但是展转呢,它就不错了,我就能安住半小时心裡面不乱、能安住一小时不乱、能安住两小时、四小时、八小时心裡不乱。「毘钵舍那」,同时也修观。「身心澄淨」,因为有这样好的奢摩他、毘钵舍那出现了,你这个身心就清淨,身清淨,心也清淨。就是没有这些不合道理的、不如法的事情。「身心调柔」,你的身也调柔、心也调柔。这个「调柔」就是表示烦恼不那麽强了,有烦恼是一个动乱的相貌,是一个刚强的相貌。这个贪心来了,你说不要贪不可以;瞋心来了,说不要瞋是不可以的!那是一个刚强的相貌。现在没有烦恼了是调柔,身调柔、心也调柔。这是标,标出来,下面解释。 酉二、释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 在你内心裡面,初开始用功的时候,就有身心轻安,但是那个「微劣的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逐渐地就增长了。因为你现在天天不怕辛苦,也不怕腰疼,也不怕腿疼,也不怕头疼,所以你能忍耐住,一直地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呢,你的奢摩他、毘钵舍那有增长;这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它也增长。 能引彊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 达到最后呢,就是逐渐地,在没有成功之前,它逐渐地能引发出来力量强大的,容易觉了的「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出来了,知道有轻安乐了。这是中间阶段的时候的情况,现在第三是后位。 申三、后位 谓由因力展转引发方便道理。 这是说由因力,就是依止于它,能发展出来更殊胜的境界叫「因」。而这因力不是顿,不是忽然间就完全成功了,不是!是展转的引发。由小小的一个境界引发出来一个比较好一点,比较好一点的力量又引发这个殊胜的境界。 在经论上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就是国王要造一个很高、很高的柱子,这个柱造好了,当然周围是有梯子,这个匠人,由梯子就上到最高的柱上去。但是最后造好了的时候呢,国王没有等那个匠人下来,他就下令把这个梯子都撤走了。那麽那个匠人就在柱子上下不来,下不来怎麽办呢?等到夜间的时候他的亲戚朋友,就关心他,就到柱子旁边就同他说,怎麽办呢?这个匠人聪明,他就把他的衣服拿下来,撕成一条一条的,一条一条的。一条一条都连接起来,这条就长了。他就告诉下面亲人,你拿那个细的绳子,栓在这个布条上面,我可以载上来,你再用粗一点的绳子,再连结这个细的绳子,我再把它带上去。最后拿个大的、粗的绳子连结这个细的绳子,把它带上去。这个时候匠人把那个粗的绳子那一条,绑在上面,然后他绑在这绳子就直接下来了。 所以说我们用功修行的人也是这样子。就譬喻这柱:是生死的柱,下这个生死柱怎麽办法呢?最初是持戒。这个戒,然后要修定、要修慧。这个戒是最初、最细的一个布条;这个定呢,是稍微细的绳子;慧是大绳子。你成就这个了呢,带这个大绳子就下来了;那麽就是从生死柱由戒、定、慧就下来了。这裡面正好有这个意思,就是展转的引发的方便道理,有这个道理。 彼于尔时,不久当起彊盛易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 这展转引发的道理,那个禅师到那个时候呢,那个禅师「彼于尔时」,「不久当起」不会很久了,你自己知道的,不须要别人告诉,你就知道会生起来彊盛的「易了的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就知道了,会知道这件事的。 《披寻记》一○六○页: 身心澄淨身心调柔者:除诸垢秽说名澄淨,堪任自在说名调柔。 「身心澄淨身心调柔者:除诸垢秽说名澄淨。」就是灭除去这个垢秽,就是五盖,「垢秽」,说名叫做「澄淨」。「堪任自在说名调柔。」「堪任」就是有能力修更殊胜的法门,有这个能力叫做「调柔」。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 前面由展转引发的道理,你的轻安乐逐渐逐渐地强盛起来了,就是这种情形。「乃至有彼前相」就是一直到最后,有强盛的轻安乐出现的时候,在出现之前有一个相貌,在初发的时候有一个相貌。 于其顶上似重而起。 在这头顶上感觉到重,感觉到沉重。 非损恼相。 这个沉重,本来我们头不舒服感觉头重;但是这个时候不是有病的那个重,能损恼你,不是!能损害你、来恼乱你,不是这种事情。这个地方这个「重」呢,是饶益相。 未二、触证(分二科) 申一、于断喜乐(分二科) 酉一、辨障治(分二科) 戌一、于心(分二科) 亥一、灭麤重 即由此相于内起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麤重性,皆得除灭。 这是第二科触证,第一科是加行,努力的修行。这是第二科触证,就是接触到你所证悟的心一境性,得到了轻安乐了。分两科,第一科是于断喜乐。分两科,第一科是辨障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心。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灭麤重,这是灭粗重。 「即由此相于内起故」,就由于这个「重」相,于你的身体裡面,就是你头顶上也属于身体,在那上面生起了。这个「重」相就是有这种感觉,感觉到这个头顶上有点重,是一种感觉。「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这个重相现起了之后,表示什麽意思呢?表示这件事:能障碍你乐断诸烦恼品的心粗重性。这个「心麤重性」能障碍你乐断诸烦恼品的,它有这个能力,这个心麤重是障碍你乐断诸烦恼品。「乐断诸烦恼品」心裡面欢喜断烦恼,有了烦恼心裡厌烦这件事;和我们现在心,有了烦恼不在乎!那个时候心裡起了烦恼,心裡不欢喜。这个心麤重性「皆得除灭」,就是破除出去了。这是灭麤重,下面起轻安。 亥二、起轻安 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 「能对治彼心调柔性」:「能对治彼」这个麤重性它怎麽会除去呢?就是能破除出去麤重性的那个,就是心调柔、心轻安,是能对治心麤重性的。这个心调柔、心轻安乐「皆得生起」,就现起了。这个现起了呢,心麤重性就没有了。这个心调柔、心轻安能对治这个心麤重性。 《披寻记》一○六○页: 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麤重性者,此说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是即名为心麤重性。 这个麤重性这麽讲,是这个意思。「此说贪欲盖等」,心裡面有贪欲,有瞋恨这些障碍。这些烦恼呢,就是「诸随烦恼」,不是根本烦恼。「令心扰动」你有这个烦恼的时候,它能扰乱你的心,使令你心裡面动乱,不寂静。「是即名为心麤重性」。这是心调柔、心轻安现起的时候,能够破除去心麤重性。这是第二科起轻安。 戌二、于身(分二科) 亥一、遣麤重 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大遍增。 这是第二科于身,前面是于心。就是心裡面有调柔性、有轻安性,就破除去心麤重性。这下面是于身体,分两科,第一科是遣麤重。「由此生故」,由于你心调柔、心轻安现起了,能破除去心麤重的关係,就「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就是「身轻安」的现起,先要现起来「风」,这个风是随顺生起身轻安的。有这个风的时候就能使令你身体裡有轻安。这个「风大遍增」,本来我们身体是有风的,但是现在呢,这个是随顺身轻安的风,这一方面「遍增」,单独地它的力量强大一点。 众多大种,来入身中。 就是众多的风大,风大的种来到你的身体裡面。 因此大种入身中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 也就破除去了,「皆得除遣」。 亥二、获轻安 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充溢。 「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这个其实普遍的充满你的身体裡边。有这个「身调柔,身轻安」,这也是。 酉二、显喜乐 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性,于心中现。 第二科显喜乐,前面是获轻安,显喜乐。「彼于初起时」,这个身轻安乐,身调柔,身轻安乐,初开始现起的时候,「令心踊跃,令心悦豫」,因为这时候有轻安乐现起的时候,你心裡面很踊跃,心裡可能是跳起来了。「令心悦豫」这心裡面非常喜悦,「欢喜俱行,令心喜乐」,这时候有欢喜,和你的心一同的活动。「令心喜乐所缘境性,于心中现」,这个轻安乐的所缘境性,身轻安,身调柔,心调柔;身轻安、心轻安,这个变成你心的所缘境了,在心裡面现出来。 《披寻记》一○六○页: 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麤重性者:此说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于其身中俱时流转同生住灭,令身沉重无所堪能,是即名为身麤重性。 「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麤重性者:此说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于其身中俱时流转」,这个贪欲瞋恚和你这个身体同时流转。「同生住灭」你身体有生、住灭,那麽你就是色受想行识有生住灭,而那个贪欲、瞋恚等烦恼也是有生住灭,同时生住灭在一起。「令身沉重」,你身体裡面有贪欲、瞋恚等烦恼,就使令你这个身体沉重。「无所堪能」,就没有定的能力,「是即名为身麤重性」,身麤重性也是烦恼。身的麤重,心的麤重,都是烦恼,烦恼为麤重,这是指现行说的。那这时候你这个身轻安、心轻安现起了,就把这个身麤重排出去了。这是第一科于断喜乐,现在第二科是心一境性。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这个身心相。分两科,第一科是轻安随行。 申二、心一境性(分二科) 酉一、辨身心相(分二科) 戌一、轻安随行 从此以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行,在身中转。 「从此以后」,你这个身心裡面有了调柔,有了轻安乐,断除去心麤重、身麤重了。要注意这段文!先有心的调柔轻安,而后才有身的调柔轻安,这个次第还是先是心。「从此以后」,彼初所起的轻安的势力,初开始是轻安的势力,「渐渐舒缓」,初开始生起的时候很勇勐、很强大,可是生起来以后呢,逐渐的逐渐的就缓和下来,不那麽样的紧张了。「有妙轻安,随身而行」,这个时候原来那个轻安的境界过去了,有更微妙的、更好的轻安乐随身而入,「随身而行」,随顺你这个身心继续的相续下去。「在身中转」在你的身体裡面活动,这个轻安乐,这个轻安。这是轻安随行第一科,第二科是所缘寂静。 戌二、所缘寂静 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 「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最初那个心裡面生欢喜的境界,现在也渐次退减,那个欢喜心逐渐减少下来。「由奢摩他所摄持故」,说是有这个境界出现,心裡面会乱了吗?没有!「由奢摩他」由这个定摄持的力量,「心于所缘寂静行转」心在所缘境上,它是寂静的,这麽活动下去,而不是动乱的。 酉二、名有作意(分四科) 戌一、标 从是已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 这是第二科名有作意。第一科是辨这个身心相,现在第二科名有作意,分四科,第一科是标。「从是已后」,有妙轻安随身而行,在身中转,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从此以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这个时候在这个修禅的,初修业的禅师裡面说呢,算是有了作意了。就是有这样的作意,就是有奢摩他成就了,有轻安乐与你的心相续而行,这叫「有作意」。 始得堕在有作意数。 这时候你得到这个就是未到地定,这时候你才入于有作意的这个范围内了。 戌二、徵 何以故? 这是徵。 戌三、释 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这是释,解释。由此最初获得,成就了色界定地所摄的,它还是属于色界定,但是又是少分,是色界定的少分,是很微妙的正作意故。 戌四、结 由是因缘,名有作意。 这叫做有作意,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一○六○页: 始得堕在有作意数等者:谓彼已得所修作意,名有作意。七作意中除了相作意,从胜解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此五作意皆定地摄,名修作意。以彼犹未能住加行究竟果故,由是说言少分微妙作意。 「始得堕在有作意数等者:谓彼已得所修」的「作意」,「名」叫做「有作意」。「七作意中除了相作意」不算在内,「从胜解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这中间是五个作意,「此五作意皆定地摄」,就是属于这个地,这五皆定地所摄,「名修作意」。「以彼犹未能住加行究竟果故」,他还没能到这个境界,这个究竟果就是初禅了,他还没能得初禅,「由是说言少分微妙作意。」 我看圆瑛老法师的《愣严经讲义》,他说到一件事:就是他得到了未到地定的相貌,这个圆瑛老法师。但是我看那个文上,看那情形,这圆瑛老法师,他没有读《瑜伽师地论》,他也没有读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他没有读这个书,所以他对那个事情他不大认识,但是记住那件事;后来他各处讲经,这个境界失掉了。你不继续入定,它就会失掉的,他失掉了。这可见,得到未到地定不容易,但是他可是得到了!其他谁还有得到什麽,不知道谁得到?我在香港的时候,也有一个有多少名气的禅师,我就说到这个轻安乐,他说那是佛性,唉呀!我听这句话是这样讲法!这可见,就是对这一类的经论没有读过,出现这件事,他不认识是怎麽回事!不认识这是怎麽回事情,就会有这些事情。说这是佛性!这句话怎麽讲?不明白。 未三、相状(分三科) 申一、标 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 这是第三科相状。第一科加行,第二科触证,现在第三科说这个相状。分三科,第一科标。「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得到这个作意,这是初修业的人的成就,他是有这样的相状的,是有这麽一个相状可说的,不是凭空说这件事。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能淨诸行。分二科,第一科标。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能淨诸行(分二科) 戌一、标 谓已获得色界所摄少分定心,获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缘加行。 说是得到这个作意,就是已经得到了色界定,初禅所摄的一少分的定心,不是很多。「获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不是很多。「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缘加行」,那麽这一少分的定心有什麽作用呢?有力有能。这个人有能力「善修淨惑所缘加行」,前面解释过这个淨惑所缘,世间的淨惑所缘,出世间的淨惑所缘。现在到了这个程度呢,就是他有能力来修这个法门了,淨惑所缘的修行。 令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能淨诸行。 「令心相续滋润而转」,他有能力使令这个心,继续地静坐得到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滋润,一点一点的滋润他,叫它继续的活动下去。「为奢摩他之所摄护」,你正念一提起来,奢摩他就出现了,这奢摩他就能保护你,为奢摩他之所摄护,能保护你。「能淨诸行」,能使令你这个心,「诸行」就是心,就是行。能清淨你的色受想行识,逐渐逐渐的清淨。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举可爱境 虽行种种可爱境中,勐利贪缠亦不生起。虽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对治,暂作意时,即能除遣。 「虽行种种可爱境中」,前面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可爱境。 说这个修行人,他现在出定了,他要办事情嘛!办事情,他出去的时候,他会走在种种可爱的境界裡面,在那裡面走。「勐利贪缠亦不生起」,很勐利的贪欲心它不生起。「虽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对治」,虽然小小的有一点贪欲心,有一点。但是依止少分的、微劣的对治,就是正念,就是不淨观,少分的微劣的不淨观。「暂作意时」,很短的时间去观察,「即能除遣」就把这个欲心就排遣出去了,即能除遣。 《披寻记》一○六一页: 为奢摩他之所摄护等者:奢摩他力摄受其心藏护其心,是故能淨烦恼诸行。 亥二、例可憎等 如可爱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寻思境,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可憎,前面是可爱的境界。如可爱的境界是这样子,只是小小的有一点爱心,小小的正念提起就能对治;那麽其馀的可憎恶的瞋心,还有可愚的、观察这缘起的境界,可生憍慢的、可寻思境,这裡面种种妄想的境界,「当知亦尔」。应该知道也是和前面的贪心一样,这个境界它还是有,还是有这个瞋心,这些愚痴心、高慢心还是有,但是很容易对治就清淨了。所以就是破除去五盖了以后,修学更深的法门的能力成就了。 酉二、不障轻安(分二科) 戌一、住时 宴坐静室,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 这第二科是不障轻安。分二科,第一科是住时。「宴坐静室」,不是说一定要在山裡面,就在一个寂静的房子裡面静坐,「暂持其心」,暂时、小小的时间,就摄持其心不要乱,这时候身心轻安就「疾疾生起」,很快地就现起来了。 不极为诸身麤重性之所逼恼。 他的色受想行识不是很厉害的,为这身的麤重性,就是这些烦恼所逼恼。我们没有得到这种定,这个没有修行的人烦恼来了,你受不了!很苦恼。但是这个人不是,这个人不是,不极为诸身麤重性之所逼恼。 不极数起诸盖现行。 他不是很厉害的生出来这个五盖的现行,这些烦恼。 不极现行思慕,不乐忧虑俱行,诸想作意。 「不极现行思慕,不乐忧虑俱行」,也不是生起来很大的思慕,想家、想我原来住的地方好,那裡的空气好,不这麽思慕;也没有这些忧虑这些事情。这样的「诸想」的「作意」,没有这些事情。 戌二、行时 虽从定起,出外经行,而有少分轻安馀势,随身心转。 「虽从定起」,这是第二科行时。前面是住时,这是你静坐的时候。这个行时,就是出定了的时候。「虽从定起」出外面经行的时候,「而有少分轻安馀势」,你静坐的时候有轻安乐,现在从定裡面出来以后,轻安乐不会一下子就没有的,它还有少分的轻安乐的馀势,剩馀的力量。「随身心转」,随你的身和心继续的下去。 申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状。 「如是等类」这是结束,「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状」,相貌是这样的。说到轻安乐,《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清楚,你怎麽样用功,现出什麽样的相貌来,说得很清楚。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处之一 辛四、广释修相(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标(分二科) 癸一、世间道 复次此嗢柁南曰:七作意离欲,及诸定广辩;二定五神通,生差别诸相。 癸二、出世道 观察于诸谛,如实而通达;广分别于修,究竟为其后。 这个〈声闻地〉一共是分四大科,第一科是「离欲资粮」,第二科「品类建立」,第三科是「安立瑜伽」,这三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四科「广释修相」,再详细的解释修止观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分二科,第一科是「世间道」。 「七作意」,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七种作意,七种作意是能离欲界欲的。「及诸定广辩」:就是广辩诸定,广辩这个四禅和四空定。「二定」:说这个无想定,说这个灭尽定。说「五神通」:得到了禅,得到了色界四禅,还能引发神通,五种神通。「生差别诸相」,这个「生差别」,你若成就了四禅八定的话,你在人间死了,你就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会这样,就不在这个欲界裡生活了,这是有种种的差别。还有「诸相」,升到色界天以上就是离欲了,离开了欲界欲;你的欲界欲若没能够调伏,你不可以离开欲界的。现在是因为他成就了色界定、无色界定,他就往生到上界去了,这时候才有离欲的相貌。这一个颂是世间道。 「观察于诸谛」这下面是出世道。「观察于诸谛」就是你得到了未到地定,你也可以直接修学圣道,观察苦、集、灭、道。「如实而通达」就是如其真实的通达了苦、集、灭、道的四谛;这个意思就不只是名言相,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就是名字上:这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在名字上这样子分别。但是修行人他是知道那个义,有名也有义;真实的通达。「广分别于修」,你通达了这个四谛之后,就告诉你怎麽样修这个四谛去得圣道,这是「广分别于修」,就是详细地开示修学圣道的情况。「究竟为其后」,最后得了圣道了,这是在最后。 壬二、长行释(分二科) 癸一、总显(分四科) 子一、标 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唯有二趣更无所馀。 前面这个颂是标,下面是长行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总显」分四科,第一科「标」,这是标这个「总显」,就是后面这一大科的大义就是这样。 「已得作意」,已经成就未到地定的这个瑜伽师,那这就是初修业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他已经契入这样色界定的「少分乐断」,他欢喜修学断烦恼的事情。「从此以后唯有二趣」,从得未到地定以后还就是两条路。「更无所馀」,除了这两条路之外,没有第三条路的,没有。 子二、徵 何等为二? 前面是「标」,这下面第二科是「徵」。是那两种呢?是「徵」。下面第三科「列」。 子三、列 一者、世间。二、出世间。 就这两条路。「世间」呢,你现在得到未到地定,你可以修色界四禅、无四界的四空定;这一条路是属于世间,你还没能够成为圣人。「二、出世间」,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修八正道、修四念处,就是出离世间了,就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圣道。 这是「列」,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修作意」,第一科「多修习」。 前面我们学习的也不少了,其实怎麽叫作修行?就是你心裡面在修止观,这就是修行,不是另外的事情。那麽止观就是作意;止也是作意,观也是作意,就是这样用功修行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多修习」。 子四、释(分二科) 丑一、修作意(分二科) 寅一、多修习 彼初修业诸瑜伽师,由此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或念我当往出世趣。复多修习如是作意。 这是第一科「多修习」。这个「初修」禅的「诸瑜伽师」。「由此作意」,由于得到这未到地定的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他这个时候这个人内心在干什麽呢?或者他在忆念:「我当往世间趣」,我应该修色界的四禅。「或念我当往出世趣」,或者心裡想:我应该修学圣道、超越世间。就是他发愿了,但这两个愿只能够发一个。「复多修习如是作意」,这个修行人应该多多的修习这个作意;就是你不要忘了你的愿,你常常愿呢,由愿导行;你若忘掉了愿,就不能修行了,所以要「多修习如是作意」。 寅二、极多修习 如如于此极多修习,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等位,转复增广。 这第二科是「极多的修习」。「如如于此」,就是这个修行人如是如是,在这个地方极多的修习,他不要忘了他的愿。「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经过一天一天的经过,一个月一个月的经过。「等位」,这些阶段。「转复增广」,那你的轻安和心一境性,就更增加、更殊胜了。 丑二、起加行 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彊盛而转;发起清淨所缘胜解,于奢摩他品及毗钵舍那品善取其相。彼于尔时,或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或乐往出世道、发起加行。 「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彊盛而转」,这第二科「起加行」。若是你这位修行人内心的「作意」,这未到地定是个作意。「坚固」地「相续」,你要时时的入定,「相续」,不能因为一件事而耽误了功课。坚固地相续强盛地这样活动,就一直地常常入定,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发起清淨所缘胜解」,这个时候在奢摩他裡面发起清淨所缘的胜解,就是所缘境能令你的烦恼得消除,所以叫做「清淨所缘」。「于奢摩他品及毘钵舍那品,善取其相」,这个时候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他怎麽修行呢?还是一样,要「善取其相」,你修奢摩他、你要善取其相,修毘钵舍那也要善取其相。 「彼于尔时,或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或乐往出世道发起加行」,就是这个人善取其相,「彼」那个时候,或者他欢喜到世间道,欢喜学习世间道发起努力,或者欢喜往出世间道,发起修行。 《披寻记》一○六三页: 发起清淨所缘胜解等者:由此所缘,令或清淨,是名清淨所缘。谓观下地麤性上地静性,此即世间道摄清淨所缘。若观苦集灭道四种圣谛,此即出世间道清淨所缘。胜解为先善取相已,随其所应发起加行。 「发起清淨所缘胜解等者:由此所缘,令惑清淨,是名清淨所缘。谓观下地麤性上地静性」,「下地麤性上地静性」,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这是最麤恶的地方。「上地」就是色界初禅,他们是寂静微妙的地方。「此即世间道摄清淨所缘」,世间道摄的清淨所缘。「若观苦集灭道四种圣谛,此即出世间道清淨所缘。胜解为先善取相已,随其所应发起加行。」 癸二、别辨(分二科) 子一、往世间道(分二科) 丑一、略问答(分二科) 寅一、问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非出世道? 这是第二科「别辨」。前面第一科是「总显」,现在是「别辨」。这个「别辨」分二科,第一科「往世间道」分二科,第一科是「略问答」分二科,第一科「问」。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几种人「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有多少人「即于现法乐」,这个「现法乐」就是现在的生命体有轻安乐叫「现法乐」。「往世间道」,从未到地定这裡开始,往色界世间去,到色界天去。「发起加行」,发起修行。「非出世道」,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圣道。那麽这是问。 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补特伽罗」,分二科,第一科「四种」。 寅二、答(分二科) 卯一、补特伽罗(分二科) 辰一、四种(分四科) 巳一、标 答:略有四种补特伽罗。 简单的说就有四种人。 巳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正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 「一、一切外道」,这些外道如果他要得了未到地定,他们也是「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的。 「二、于正法中根性赢劣,先修正行」,第二就是佛教徒,在佛教的正法中学习佛法的人;他不是利根人,他是钝根人,他的根性,他的无漏圣道的根性「赢劣」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你教他修学圣道修不来,他修不来,「根性羸劣」。「于正法中根性赢劣,先修正行」,那他就先修世间道的正行。 「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第三个人就是佛教徒,这个佛教徒他是利根人,他的根性利。「善根未熟」,但是栽培的出世间圣道的善根没成熟,就是还有困难,也不行。 「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这是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他欢喜他发愿将来得无上菩提,不是现在,不是这一生。「非于现法」,不是现在的生命就得无上菩提,他不是发这个愿。那麽他也是修这个世间道,因为得了四禅以后会有神通容易度化众生,所以他也是修四禅的。 这个度化众生为什麽要现神通呢?现神通使令众生容易有信心,会生欢喜心、生信心;真实令众生得度还是佛法,你要学习佛法才能得度。你看见那个人有神通,看见白看见,你还是不行,你若想得度,自己要修戒定慧才可以的,不然你还是不成功。但是有了神通使令人有信心、有欢喜心,有这件事,所以这个菩萨他也修神通,修这个色界四禅。 巳四、结 如是四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段文。「如是四种补特伽罗」,就前面列的这四种人。四种人:第一种人是外道,后面三种人是佛教徒,这加起来是四种人「于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他欢喜修禅。 《披寻记》一○六四页: 略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最初一切外道唯乐世间。第二、为显正法异生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以彼根性羸劣,未能速疾证入正法故。第三、为显善根未已成熟,未能趣入正性离生,故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第四、为显菩萨于现法中不乐修涅槃道,乐住静虑极寂静乐,是故亦说乐往世间发起加行。 「略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最初一切外道唯乐世间」,这个外道他不知道佛教涅槃,他不欢喜,他就是欢喜世间的禅,那就是涅槃,「唯乐世间」。「第二、为显正法异生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第二种「为显正法」,显示正法中的「异生」,相信佛法的凡夫,「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他要修禅,「以彼根性羸劣」,因为他无漏善根的根性很羸劣,没有力量,「未能速疾证入正法故」,他的善根不够,他不能很快的证入法性,不可以。「第三、为显善根未已成熟,未能趣入正性离生」,第三种人也是佛教徒,而且也是利根,是为显善根未已成熟的人,他未能趣入正性离生,善根没成熟也是不行。「故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第四、为显菩萨于现法中不乐修涅槃道,乐住静虑极寂静乐」,欢喜这样子,「是故亦说乐往世间发起加行」,也是这麽说。 辰二、二种(分二科) 巳一、略标 此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复有二种。 这是第二科「两种」。前面是说「四种」,现在说「两种」。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这个欢喜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的人,「复有两种」,前面说四种,现在说两种。 巳二、列释 一者、具缚,谓诸异生。二、不具缚,谓诸有学。 「一者、具缚」,第一种就是具足烦恼的繫缚,就是凡夫和外道,「谓诸异生」。「二、不具缚」,没有烦恼的繫缚了。「谓诸有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这种有学、这种人,那麽菩萨也包括在内。 卯二、世间加行(分二科) 辰一、徵 此复云何? 这是第二科「世间加行」分二科,第一科「徵」。这又怎麽回事情呢?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明离诸欲」。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明离诸欲 谓先于欲界、观为麤性,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发起加行,离欲界欲。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当知亦尔。 「谓先于欲界观为麤性,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就是这位修行人「先于欲界观为麤性」,他怎样修行去得到去色界天去呢?成就了色界定呢?就是「先于欲界」,这个人现在还是在欲界,他怎样修行呢?「先于欲界观为麤性」,观察欲界是粗劣,是有过失、过患的地方。「于初静虑若定若生」,或者是你现在得到初静虑,叫作「定」,或者是你弃捨了命,生到色界初禅去,叫「生」。「观为静性」,这个修行人,观察初静虑若定若生的人,他们内心裡面是寂静的,因为没有欲界的烦恼扰乱他。「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发起加行,离欲界欲」,就开始用功修行,远离欲界的欲。 「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这样子离欲界欲,若修学成功了就是得初禅。得初禅以后修二禅,远离初禅的欲。这样子乃至到「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就是无色界四空定的第三,你有无所有处的欲,你不能超越它,跑到无色界的四空定,非想非非定你不能去的。「当知亦尔」,乃至发起加行去修行这个离无所有处的欲,「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 巳二、出引发等 又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及发五神通等,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当广说。 这是第二科「出引发等」。「又依静虑」,又是这个人以静虑而为依止。「能引无想定」,就是你若得到色界四禅,以四禅为依止修无想定,就成功了,那麽就是依静虑为依止,「能引无想定」。又依非想非非想定,假设是佛教徒三果圣人,依这个非想非非想定就能引灭尽定,从这裡可以入灭尽定。「及发五神通」,那就是依色界四禅才能发五神通。「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当广说」,应该详细说这件事。 《披寻记》一○六四页: 又依静虑等至皆当广说者:谓依静虑能引无想定,依非想非非想处能引灭尽定,名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又依静虑能发五种神通及诸功德。五神通者:谓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诸功德者:谓无诤愿智,四无碍解等诸圣功德。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又依静虑等既离欲已,于现法中有离欲相,是名依此若生若相。如是一切,下自文中皆当广说。 「又依静虑等至皆当广说者:谓依静虑能引无想定,依非想非非想处能引灭尽定」,得灭尽定,你要依非想非非想定才可以。要得无想定,要得色界第四禅才可以。「名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又依静虑能发五种神通」,就是依色界的四静虑,你可以发出来五种神通。「及诸功德」,还有其他的功德。「五神通者」是什麽呢?「谓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这是五种神通。「诸功德者」,什麽功德呢?「谓无诤愿智」无诤三昧、愿智三昧。「四无碍解等」,能发出这些功德来,「诸圣功德」。 「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这个初禅也有上中下品,乃至四禅也是有,乃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也是有这上中下。「善修习故」,你能善巧地修习禅定,「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那麽你若得了三禅,你在人间得了三禅,那麽你就生到色界三禅去。你在人间得空无边处定,死掉以后升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了。就是「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初禅与初禅众同分,众同分就是你的生命体,你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但是,色界初禅当然不同于欲界。「众同分中」,你生到那个世界就和那个人是众同分,「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又依静虑等既离欲已,于现法中有离欲相,是名依此若生若相。如是一切相,自文中皆当广说。」 丑二、广分别(分六科) 寅一、七作意(分二科) 卯一、依六事辨(分二科) 辰一、举初静虑离欲界欲(分四科) 巳一、标 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 这是第二科是「广分别」。前面是略说,这是「广分别」分六科,第一科是「七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依六事辨」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初静虑离欲界欲」分四科,第一科「标」。 「为离欲界欲」,就是得到未到地定的人,他心裡面还是有欲界的欲,他为了远离欲界的烦恼,「勤修观行的诸瑜伽师」,还要精进地修禅。修什麽禅呢?「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你要修这七种作意,成功了你才能够得到离欲界的欲烦恼。 巳二、徵 何等名为七种作意? 这是第二科「徵」。怎麽叫做七种作意呢?第三科就列出来。 巳三、列 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这七种作意。这是标,下面是徵。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七科) 未一、了相作意(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了相作意? 这是「徵」,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总标 谓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麤相,初静虑静相。 「谓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麤相」,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在奢摩他裡面观察,他观察的结果就能正确地觉知了欲界的这些麤蔽的形相。「初静虑静相」,色界初静虑对比欲界欲,初静虑是特别美好的地方。 酉二、别辨(分二科) 戌一、觉了欲界麤相(分四科) 亥一、徵起 云何觉了欲界麤相?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辨」分二科,第一科「觉了欲界麤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徵起」。「云何觉了」,前面说「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麤相」,怎麽样才能觉了欲界的麤相呢?这是问。 亥二、标列 谓正寻思欲界六事。何等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这下面第二科是「标列」。「谓正寻思」就是你在内心裡面去寻思。寻思什麽呢?欲界的六种事情。「何等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寻思这六种事。这是「标列」。下面第三科是「随释」分六科,第一科解释义,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亥三、随释(分六科) 天一、义(分二科) 地一、徵 云何寻思诸欲麤义? 怎麽样去思惟观察,欲界的欲是特别麤蔽有过患呢? 地二、释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有多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于诸欲中多过患义、广说乃至多灾害义,是名麤义。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谓正寻思」,这位禅师在未到地定裡面在寻思、在思惟:「如是诸欲,有多过患」,色声香味触的诸欲有很多的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于诸欲中多过患义,广说乃至多灾害义,是名麤义」,这个「麤义」就是这麽讲。这下面这个「有多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在下面有解释。 《披寻记》一○六五页: 如是诸欲有多过患等者:如下自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是名有多过患。愁歎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是名有多损恼。无量疾病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疫疠。老病死苦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灾害。 「如是诸欲有多过患等者:如下自说」,下文就解释了。「习近诸欲有五种过患,是名有多过患。愁歎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是名有多损恼」,这样意思。「无量疾病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疫疠。老病死苦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灾害,」这是简单解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